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同步练习1.以下不属于西方国家因鸦片战争签订条款而获得的权益是()A.协定关税 B.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2.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该方案是()A.《海国图志》 B.《临时约法》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3.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C.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4.当京师同文馆拟开设天文、算学馆并聘洋人教习西方科学时,便遭到守旧者的强烈反对,将引进西方科学上升到“用夷变夏”的高度,“中体西用”说提供了可以抵御顽固派攻击的一种解说。据此可知,“中体西用”()A.反映了当时知识界的普遍共识 B.限制了洋务运动的演进和深化C.有助于西方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有利于打破传统文化心理障碍5.马勇《甲午战争十二讲》:“经过黄海海战,李鸿章认为中国不值得再继续这样打下去,因此他命令海军全部回到旅顺港,之后便采取保船避战的政策”。这直接导致了()A.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B.中国丧失了黄海制海权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D.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6.“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如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却被完全忽略了”。“这场运动”是()A.洋务运动B.清末新政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7.甲午战争前,《申报》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出甲午战前的中国()A.盲目自信,轻视日本B.闭关锁国,闭目塞听C.实力强大,雄霸东亚D.民族觉醒,同仇敌忾8.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发起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英国有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国内外普遍认为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B.日本经济问题凸显C.中国政治日益黑暗D.西方转变侵略手段9.《洋务运动史话》的作者丁贤俊认为洋务运动的纲领萌芽于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主要在于二者()A.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救国纲领 B.都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之间的差距C.都沿着“师夷长技”的方向探索救国真理 D.都通过西方的政治体制看到了自身的不足10.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凡有仿造外国火车、轮船、器皿者,给予专利鼓励”11.“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后官,遍历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相,不求温饱是真儒。”该题词称赞的是()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12.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主要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A.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B.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C.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意识 D.具有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13.太平军所到之处,即对农民广泛宣传太平军的宗旨,揭露清王朝的腐败与罪恶。为此曾大量印行宣传的通俗小册子诸如《太平诏书》《待百姓条例》等同时还注意随时随地对当地农民进行口头宣传,当时人称之为“讲道理”。据此可知,太平天国()A.注意提高农民素质 B.注意打破封建礼教C.注重组织动员农民 D.重视基层政权建设14.至《马关条约》签订,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趋势是:由沿海入长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陆腹地。有学者指出,这些埠口,在中国封建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之而源源不断地泄人、渗开。据此可知,通商口岸开设()A.使中国领土主权不断受到破坏 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C.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变化和发展15.据统计,从1861—1890年,清政府全国44名总督中,汉人有34名;同一时期,挑选候任巡抚的117人中,汉人就有104人。这反映了清王朝()A.中央集权逐步弱化 B.政权性质完全改变C.君主专制受到冲击 D.汉人地主掌控了全国政权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台湾外纪》材料二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台湾人民抗战檄文》材料三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开罗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意义何在?(2)材料二中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感情?(3)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4)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倭寇从海上进犯,帝(明太祖)惠之,顾谓(汤)和曰:“卿虽老,强为朕一行。”和请与方鸣谦俱,鸣谦,习海事,常访以御倭策。鸣谦曰:“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近海民四丁籍一以为军,戍守之,可无烦客兵也。”帝以为然。——摘编自《明史》材料二

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欲其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海延表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蛤,势必大溃。惟有分剐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至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摘编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奏稿》(1)分别阐述两则材料对研究明代和晚清海防的价值。(2)结合材料二,概括李鸿章的海防思想,并做简要评价。(3)指出研究明代和晚清海防的史学方法,请至少列出两种。参考答案:1.B2.C3.B4.D5.B6.A7.A8.A9.C10.D11.C12.C13.C14.D15.A16.(1)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膨湖巡检司措施: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海防(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给日本;表达了台湾民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卖国贼的愤恨之情(3)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应归还中国(4)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1)材料一摘编自正史《明史》,可用于研究明代沿海地区倭寇骚扰和东南沿海抗倭的相关历史;材料二摘编自晩清名臣李鸿章的奏稿汇编,对研究近代海防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2)海防思想:重视口岸防守,以陆制海;主张分区设防,重点防御。评价:积极:有利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传播,推动了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