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秦汉的秘书工作《中国秘书史》第三章秦汉的秘书工作《中国秘书史》1知识点:秦汉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确立时期秦代:1.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秘书机构2.建立起全国划一的各项秘书工作制度汉代:秘书工作制度趋于稳定,并确立下来。其基本内容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仿照、沿袭,被视作基本模式知识点:2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3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秦朝以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为政府的中枢机构,其秘书工作以丞相府为主,御史大夫寺为辅(一)削弱相府、起用尚书(二)尚书署的设立(三)尚书台取代相府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丞相4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四)尚书台的结构及地位东汉光武帝时的尚书台规模颇大,结构严整,主要官署包括:
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尚书台下分六曹理事:
三公曹;吏部曹;民曹;二千石曹;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尚书台还从孝廉中选任贤能三十六人配给六曹,称“尚书郎”。每曹另辖有令史三名。
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5封建社会秘书机构的“膨胀-回位”现象丞相府被尚书台逐步取代的过程,说明封建社会中,皇帝设置秘书机构的目的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保证其实行君主独裁。一旦秘书机构职权扩大,威胁到皇权,皇帝就对其进行抑制、削弱,或直接将其解散,重新设立一个听命于他的新的秘书机构。这种现象自汉武帝开始,在以后两千多年中反复出现,成为一条规律。我们称之为“膨胀-回位”现象。这种现象使得封建社会中央秘书机构处于反复建立、兴盛、削弱、重新建立的周期性演变过程中,使得秘书官员的职名处于不断变更、秘书处于不断流动中,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封建社会秘书机构的“膨胀-回位”现象丞相府被尚书台逐步取代的6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一)御史寺秘书职能的盛衰1、御史的职掌2、御史寺官员: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御史、侍御史(二)皇宫、朝廷的秘书机构分流(三)皇宫其他秘书官职
谒者、符玺令、太史令、女史、秘书监(四)宦官秘书
中常侍、侍中、黄门侍郎、中书令(五)信访机构公车府、谤木和肺石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7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六)地方政府和军队中的秘书机构秦代地方政府:郡—县—乡—厅、里郡:郡守、郡丞;主簿、记室令史、书史县:县令或县长;县丞、主簿、书史汉代地方政府:州—郡(王国)—县州:刺史(州牧);别驾、治中、郡国等;主簿、书佐郡:郡守、郡丞、长史、都尉;主簿、主记室。郡国:仿中央政府。丞相、御史大夫;内史、中大夫、大夫,谒者、侍中、常侍等。县:县令或县长;县丞,主记室:主记、记室史、记室书佐、主记书佐、录事史等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8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六)地方政府和军队中的秘书机构秦代军队中已有秘书机构;汉代军队:太尉府秘书班子;将军幕府;都尉府设有尉史,下有掾、守卒史、书佐等;侯官:掾、佐、令史等。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9
第二节
秘书官吏
第二节秘书官吏
10
第二节
秘书官吏
一、秘书官吏的选拔(一)秦朝秘书官吏的来源1、中央政府重要秘书官员:一是从开国功臣中选用(如李斯)二是从六国旧部中招用(如博士)2、地方政府秘书官吏:试吏法(如萧何)3、中央各部门及地方郡府的一般秘书人员:通过学校培养、输送;以吏为师。
第二节秘书官吏
一、秘书官吏的选拔11
第二节
秘书官吏
(二)汉朝秘书官吏的来源1.察举、征召、辟除2.学校培养(1)太学:儒学五经;博士弟子(2)鸿都门学:辞赋、书法中国古代第一所设有书法课程的高级学校。(3)各地郡国兴办的官学
第二节秘书官吏
(二)汉朝秘书官吏的来源12第二节
秘书官吏二、秘书官吏的任职资格(一)秦朝秘书官吏的任职资格1、秦律规定:“非史子(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2、规定:“下吏能书者,毋敢从史之事。”3、犯罪者不得为史。保证秘书政治上的可靠性第二节秘书官吏二、秘书官吏的任职资格13第二节
秘书官吏(二)汉朝秘书的任职资格考试录用:年龄须在17岁以上;能背诵籀书9000字以上,考8种字体;面试。不但注重其文采,还注重其实际工作的经验第二节秘书官吏14第二节
秘书官吏三、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一)秦朝的“五善”、“五失”考核法“五善”是:1.“忠信敬上”,即忠顺于朝廷,尊重上司2.“清廉毋谤”,即廉洁奉公,任劳任怨3.“举事审当”,即处理政事要谨慎,妥当4.“喜为善行”,即多做好事,利国利民5.“恭敬多让”,即谦虚为事,诚恳待人第二节秘书官吏三、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15第二节
秘书官吏“五失”是:1.“夸以迣lì”,即夸夸其谈、滥唱高调而不务实2.“贵以大”,即好大喜功、不实事求是3.“擅制割”,即独断专行、飞扬跋扈4.“犯上弗知害”,即犯上作乱、目无法纪5.“贱士贵贝货”,即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只重视钱财第二节秘书官吏16第二节
秘书官吏
(二)汉朝的“常课”和“集簿”
常课汉朝规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小考根据其德行、勤懒、是否忠顺朝廷、忠于主官、勤于职守为标准,对一年工作作出评定,好的评为“最”,差的评为“殿”。大课是根据三次小考的成绩予以综合,分别奖或罚
集簿
县的秘书官员由县长考核,对县丞以下的实绩考核予以记录,即集簿,并根据考核结果赏罚。第二节秘书官吏(二)汉朝的“常课”和“集簿”17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
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
18
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
一、文书工作制度秦汉时期的文书载体,以简牍为主,缣帛为辅汉朝出现了纸质文书和铁质文书(一)行文规定(二)书写格式(三)避讳制度(四)文书运转程序(五)文书校勘制度(六)用印制度(七)公文传递制度(八)公文的保密制度
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
一、文书工作制度19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二、公文文体
(一)皇命文书(下行文)秦代:制、诏汉代:“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二)上行文臣下上呈皇帝的文书有:奏、章、表、疏、议、状、书(三)各级政府的下行文汉代:告、令、教、敕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二、公文文体20高帝求贤诏盖闻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zàn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高帝求贤诏盖闻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21汉兴三诏汉代的兴盛和三个诏书有重要的关系。即:汉文帝的《议佐百姓诏》汉景帝的《令二千石修职诏》汉武帝的《求茂才异等诏》统称“汉兴三诏”汉兴三诏汉代的兴盛和三个诏书有重要的关系。即:22汉文帝的《议佐百姓诏》《议佐百姓诏》颁布于西汉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全文191个字。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汉文帝的《议佐百姓诏》《议佐百姓诏》颁布于西汉后元元年,公23汉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汉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24武帝《求茂才异等诏》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fěng)驾之马,跅(tuo)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武帝《求茂才异等诏》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25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四)平行文汉代:檄移、品约(五)机密文书汉代:封事、合檄、飞檄(六)公开张贴的文书汉代:露布、扁书、板檄
汉代公文的总称为“文书”,也称“文案”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四)平行文26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三、档案工作(一)档案的收集(二)档案的利用秦代:以吏为师、焚书坑儒汉代:修史(三)档案库的建立秦代:藏府、书府汉代:石渠阁、兰台、东观(四)档案保护制度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三、档案工作27思考题:1.简述秦汉中枢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2.简述秦汉秘书的选拔与任用。3.简述秦汉秘书的考核制度。4.结合尚书台取代丞相府的过程分析中枢秘书机构变更的主要原因。5.结合“学校培养”谈谈学校教育对秘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思考题:28第三章
秦汉的秘书工作《中国秘书史》第三章秦汉的秘书工作《中国秘书史》29知识点:秦汉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确立时期秦代:1.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秘书机构2.建立起全国划一的各项秘书工作制度汉代:秘书工作制度趋于稳定,并确立下来。其基本内容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仿照、沿袭,被视作基本模式知识点:30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31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秦朝以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为政府的中枢机构,其秘书工作以丞相府为主,御史大夫寺为辅(一)削弱相府、起用尚书(二)尚书署的设立(三)尚书台取代相府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丞相32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四)尚书台的结构及地位东汉光武帝时的尚书台规模颇大,结构严整,主要官署包括:
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尚书台下分六曹理事:
三公曹;吏部曹;民曹;二千石曹;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尚书台还从孝廉中选任贤能三十六人配给六曹,称“尚书郎”。每曹另辖有令史三名。
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一、从丞相府到尚书署33封建社会秘书机构的“膨胀-回位”现象丞相府被尚书台逐步取代的过程,说明封建社会中,皇帝设置秘书机构的目的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保证其实行君主独裁。一旦秘书机构职权扩大,威胁到皇权,皇帝就对其进行抑制、削弱,或直接将其解散,重新设立一个听命于他的新的秘书机构。这种现象自汉武帝开始,在以后两千多年中反复出现,成为一条规律。我们称之为“膨胀-回位”现象。这种现象使得封建社会中央秘书机构处于反复建立、兴盛、削弱、重新建立的周期性演变过程中,使得秘书官员的职名处于不断变更、秘书处于不断流动中,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封建社会秘书机构的“膨胀-回位”现象丞相府被尚书台逐步取代的34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一)御史寺秘书职能的盛衰1、御史的职掌2、御史寺官员: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御史、侍御史(二)皇宫、朝廷的秘书机构分流(三)皇宫其他秘书官职
谒者、符玺令、太史令、女史、秘书监(四)宦官秘书
中常侍、侍中、黄门侍郎、中书令(五)信访机构公车府、谤木和肺石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35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六)地方政府和军队中的秘书机构秦代地方政府:郡—县—乡—厅、里郡:郡守、郡丞;主簿、记室令史、书史县:县令或县长;县丞、主簿、书史汉代地方政府:州—郡(王国)—县州:刺史(州牧);别驾、治中、郡国等;主簿、书佐郡:郡守、郡丞、长史、都尉;主簿、主记室。郡国:仿中央政府。丞相、御史大夫;内史、中大夫、大夫,谒者、侍中、常侍等。县:县令或县长;县丞,主记室:主记、记室史、记室书佐、主记书佐、录事史等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36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六)地方政府和军队中的秘书机构秦代军队中已有秘书机构;汉代军队:太尉府秘书班子;将军幕府;都尉府设有尉史,下有掾、守卒史、书佐等;侯官:掾、佐、令史等。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二、其他中央秘书机构37
第二节
秘书官吏
第二节秘书官吏
38
第二节
秘书官吏
一、秘书官吏的选拔(一)秦朝秘书官吏的来源1、中央政府重要秘书官员:一是从开国功臣中选用(如李斯)二是从六国旧部中招用(如博士)2、地方政府秘书官吏:试吏法(如萧何)3、中央各部门及地方郡府的一般秘书人员:通过学校培养、输送;以吏为师。
第二节秘书官吏
一、秘书官吏的选拔39
第二节
秘书官吏
(二)汉朝秘书官吏的来源1.察举、征召、辟除2.学校培养(1)太学:儒学五经;博士弟子(2)鸿都门学:辞赋、书法中国古代第一所设有书法课程的高级学校。(3)各地郡国兴办的官学
第二节秘书官吏
(二)汉朝秘书官吏的来源40第二节
秘书官吏二、秘书官吏的任职资格(一)秦朝秘书官吏的任职资格1、秦律规定:“非史子(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2、规定:“下吏能书者,毋敢从史之事。”3、犯罪者不得为史。保证秘书政治上的可靠性第二节秘书官吏二、秘书官吏的任职资格41第二节
秘书官吏(二)汉朝秘书的任职资格考试录用:年龄须在17岁以上;能背诵籀书9000字以上,考8种字体;面试。不但注重其文采,还注重其实际工作的经验第二节秘书官吏42第二节
秘书官吏三、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一)秦朝的“五善”、“五失”考核法“五善”是:1.“忠信敬上”,即忠顺于朝廷,尊重上司2.“清廉毋谤”,即廉洁奉公,任劳任怨3.“举事审当”,即处理政事要谨慎,妥当4.“喜为善行”,即多做好事,利国利民5.“恭敬多让”,即谦虚为事,诚恳待人第二节秘书官吏三、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43第二节
秘书官吏“五失”是:1.“夸以迣lì”,即夸夸其谈、滥唱高调而不务实2.“贵以大”,即好大喜功、不实事求是3.“擅制割”,即独断专行、飞扬跋扈4.“犯上弗知害”,即犯上作乱、目无法纪5.“贱士贵贝货”,即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只重视钱财第二节秘书官吏44第二节
秘书官吏
(二)汉朝的“常课”和“集簿”
常课汉朝规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小考根据其德行、勤懒、是否忠顺朝廷、忠于主官、勤于职守为标准,对一年工作作出评定,好的评为“最”,差的评为“殿”。大课是根据三次小考的成绩予以综合,分别奖或罚
集簿
县的秘书官员由县长考核,对县丞以下的实绩考核予以记录,即集簿,并根据考核结果赏罚。第二节秘书官吏(二)汉朝的“常课”和“集簿”45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
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
46
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
一、文书工作制度秦汉时期的文书载体,以简牍为主,缣帛为辅汉朝出现了纸质文书和铁质文书(一)行文规定(二)书写格式(三)避讳制度(四)文书运转程序(五)文书校勘制度(六)用印制度(七)公文传递制度(八)公文的保密制度
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
一、文书工作制度47第三节
文书档案工作二、公文文体
(一)皇命文书(下行文)秦代:制、诏汉代:“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二)上行文臣下上呈皇帝的文书有:奏、章、表、疏、议、状、书(三)各级政府的下行文汉代:告、令、教、敕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二、公文文体48高帝求贤诏盖闻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zàn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高帝求贤诏盖闻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49汉兴三诏汉代的兴盛和三个诏书有重要的关系。即:汉文帝的《议佐百姓诏》汉景帝的《令二千石修职诏》汉武帝的《求茂才异等诏》统称“汉兴三诏”汉兴三诏汉代的兴盛和三个诏书有重要的关系。即:50汉文帝的《议佐百姓诏》《议佐百姓诏》颁布于西汉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全文191个字。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业科技股权合作与农产品深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合同格式
- 2025年度国内快递物流行业环境保护合同
- 2025年度国际旅游服务与推广合同样书
- 2025年度股权抵押担保合同(绿色能源行业专用)
- 2025年度会议室租赁及增值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葡萄酒年份酒保险及理赔服务合同
- 2025年版黄金艺术品鉴定与交易合同
- 2025合同模板地板砖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化工设备合作合同书
- 【超星学习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尔雅章节测试网课答案
- 2024年中国工业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4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自然科学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中期报告
- 电梯使用转让协议书范文
- 工程变更履历表
- 煤矿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
- 唯物史观课件
-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 邮轮外部市场营销类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