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概念框架课件_第1页
会计概念框架课件_第2页
会计概念框架课件_第3页
会计概念框架课件_第4页
会计概念框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基础综合申心吉会计基础综合申心吉1第一章会计学总论第一章会计学总论2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耗费生产活动劳动成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会计活动对劳动耗费和成果的计量、计算和记录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3三、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会计萌芽阶段古代会计阶段近代会计阶段现代会计阶段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标志: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

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标志:会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的产生

15世纪以后--20世纪50年代的会计,标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核算。我国:四柱清册、龙门账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标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三、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会计萌芽阶段古代会计阶段近4四、会计定义及会计学分支1.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综合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全过程,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学组成内容会计学理论会计学应用会计学会计理论会计史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四、会计定义及会计学分支会计学理论会计学应用会计学会计理论会5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一)基本含义及其内容

●基本含义: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基本内容: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纳为两种:核算(反映)职能与监督(控制)职能。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6(二)会计的核算职能1.基本含义●指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的表现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2.显著特征

(1)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劳动量等为辅助计量单位。(二)会计的核算职能7(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3.基本内容记账经济业务算账报账(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8(三)会计的监督职能1.基本含义●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计划等,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第一章会计概念框架课件92.显著特征

(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3.基本内容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2.显著特征10(四)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1.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2.监督职能是核算职能的保证。核算监督反映系统会计控制系统(四)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核算监督反映系统会控制系统11二、会计的目标两种观点:

1.决策有用观。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2.受托责任观。如实的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二、会计的目标12第三节会计法律制度一、会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和根本依据,也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二、会计行政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发布或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其效力仅次于会计法律第三节会计法律制度一、会计法律13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一)会计部门规章--《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代理记帐管理办法》;(二)会计规范性文件--《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14第四节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的经济组织。

◆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A会计主体C会计主体B会计主体D会计主体第四节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假设ACBD15

(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全部会计质量质量要求原则建立的基础。(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16二、持续经营假设

(1)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破产和清算等特殊情况。二、持续经营假设17

(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金正常运动期间发生的经济活动)。

◆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18三、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的定义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运动)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三、会计分期19(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20四、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的定义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

四、货币计量

21(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

◆使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等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22第五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核算停

虚假经济业务停虚假会计信息会计报告第五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会计停虚23

2.相关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2.相关性原则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24

3.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运用。3.可理解性25

4.可比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横向可比纵向可比

★如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使用等4.可比性原则横向可比纵向可比★如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方26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7

6.重要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6.重要性原则28

7.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7.谨慎性原则29

8.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8.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30第六节会计核算对象第六节会计核算对象31一、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资产的基本特征一、会计要素的内容32A是由形成交易或事项形成B必须为一定的会计主体所拥有或控制C预期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资产A是由形成交易或事项形成B必须为一定的会计主体所拥333.资产确认的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3.资产确认的条件344.

资产的构成内容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资产以上各项除流动资产外,其他统称非流动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投资性房地产4.资产的构成内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其他35(1)流动资产●概念:是指企业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营业周期——一般为1年,某些特殊行业(如轮船、飞机制造业)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为一个营业周期。

变现——转变为货币资金。●内容:(1)流动资产36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等等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等等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37(2)非流动资产●概念:是指企业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其他资产包括: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和商誉(2)非流动资产38(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基本特征(二)负债39

A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导致的现时义务负债B将来必须以债权人所能接受的经济资源加以偿还

C清偿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A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导致的现时义务负债B403.负债的构成内容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不超过一年)和非流动负债(偿还期超过一年)两种。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应付及预收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等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

其他应付款交易性金融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非流动负债3.负债的构成内容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短期借款长期借41(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以后的余额。其实质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吸收的资本及其增值,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本钱”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三)所有者权益42所有者权益A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B投资者有权按投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等C投资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的权利净资产企业资产总额负债形成投资者投资形成所有者权益A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B投资者有权按43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包括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和留存收益等。实收资本:投资者直接投入企业部分资本公积:资本在投入过程的增值等盈余公积:按规定比例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部分未分配利润:已经实现但留待以后年度分配部分所有者权益投入资本留存收益利得与损失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实收资本:投资者直接投入企业部分资本公积44

4.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是否需要偿还的区别:后者需要偿还;前者一般不需要归还。▲享有权益内容的区别:后者只有按期收回本息权;前者具有参与利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双重权利。▲清算时求偿权的区别:后者拥有优先求偿权;前者则没有。4.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45(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的特征(四)收入46收入B可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如以销售的产品抵债)或二者兼而有之A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C增加利润,因而最终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D仅指属于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代收款项等收入B可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如以销售的产品抵债)或二者兼473.收入的内容

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3.收入的内容48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49★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汽车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积压材料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统称为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50营业外收入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非货币性交易中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收益、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收益营业外收入51(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的特征(五)费用52费用C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与向使用者分配利润无关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B会引起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如预提费用),或二者兼而有之费用C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与向使用者分配利润无关533.费用的构成内容

广义的费用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等;狭义的费用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3.费用的构成内容54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投资净损失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投资净损55(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2.利润的特征

(六)利润56

A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润B会增加企业的资产C为投资者所有,增加所有者权益A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B会增加企业的资产573.利润的构成内容

企业的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3.利润的构成内容58营业利润利得、损失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营业利润利得、损失-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59二、会计确认与计量(一)会计确认理论基础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1)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实收实付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实际收到了款项即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实际支出了款项即作为本期费用处理。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二、会计确认与计量60★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假定在5月实际收到货款。全部计算为5月份的收入。3月实际付款。全部计算为3月份的费用,其他月份不再分摊费用★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假61(2)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应收应付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属于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支付,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2)权责发生制62

63

(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的确认过程。

计量属性对资产的计量对负债的计量历史成本按购置时的金额按承担现实义务时的金额重置成本按现时购买的金额按现在偿还的金额可变现净值按现时销售的金额

现值按预计使用和处置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折现金额按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公允价值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债务清偿的金额(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计量属性对资产的计量对64第七节会计核算方法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七节会计核算方法1.设置账户65(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内容1.设置账户

◆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科学的确定会计对象分类项目的过程,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专门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内容66资产货币资金

成品资金

生产资金

储备资金

固定资金

存放在企业的现金

存入银行的存款仓库储存的材料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会计信息的存储器】仓库存放的包装物包装物资产货币成品生产储备固定存放在企业的现金存入银行的存672.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登记的专门方法。

500500银行存款原材料经济业务:企业用银行存款500元购买材料。2.复式记账银行原材料经济业务:企业用银行存款500元购买材68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审查经济业务合理、合法性的方法。

◆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人员的职责。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账户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经济会计凭证账户694.登记账簿

◆按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的在账户的载体——账簿中记录的专门方法。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账簿(内设账户)4.登记账簿经济业务会计凭证705.成本计算◆归集一定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借以确定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

原材料1080/4件总成本:1000元+80元=1080元单位成本:1080元╱4=270元经济业务:购入A材料4件,买价1000元,支付运费80元。记账成本计算5.成本计算原材料总成本:经济业务:购入A材料4件,买价10716.财产清查

◆通过盘点实物等查明财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方法。买价1000元,运费80元。共计4件。原材料1080/4件盘点实物(4件)账实核对6.财产清查买价1000元,运费80元。共计72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定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的方法。账簿财务报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经济业务会计凭证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经济业务会计凭证73(二)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程序1.日常经济业务发生后,先要取得合法凭证;2.根据设置的账户,按复式记账方法登记账簿;3.根据账簿记录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4.期末,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二)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程序财务报告74会计基础综合申心吉会计基础综合申心吉75第一章会计学总论第一章会计学总论76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耗费生产活动劳动成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会计活动对劳动耗费和成果的计量、计算和记录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77三、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会计萌芽阶段古代会计阶段近代会计阶段现代会计阶段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标志: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

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标志:会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的产生

15世纪以后--20世纪50年代的会计,标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核算。我国:四柱清册、龙门账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标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三、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会计萌芽阶段古代会计阶段近78四、会计定义及会计学分支1.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综合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全过程,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学组成内容会计学理论会计学应用会计学会计理论会计史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四、会计定义及会计学分支会计学理论会计学应用会计学会计理论会79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一)基本含义及其内容

●基本含义: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基本内容: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纳为两种:核算(反映)职能与监督(控制)职能。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80(二)会计的核算职能1.基本含义●指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的表现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2.显著特征

(1)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劳动量等为辅助计量单位。(二)会计的核算职能81(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3.基本内容记账经济业务算账报账(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82(三)会计的监督职能1.基本含义●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计划等,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第一章会计概念框架课件832.显著特征

(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3.基本内容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2.显著特征84(四)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1.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2.监督职能是核算职能的保证。核算监督反映系统会计控制系统(四)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核算监督反映系统会控制系统85二、会计的目标两种观点:

1.决策有用观。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2.受托责任观。如实的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二、会计的目标86第三节会计法律制度一、会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和根本依据,也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二、会计行政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发布或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其效力仅次于会计法律第三节会计法律制度一、会计法律87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一)会计部门规章--《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代理记帐管理办法》;(二)会计规范性文件--《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88第四节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的经济组织。

◆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A会计主体C会计主体B会计主体D会计主体第四节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假设ACBD89

(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全部会计质量质量要求原则建立的基础。(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90二、持续经营假设

(1)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破产和清算等特殊情况。二、持续经营假设91

(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金正常运动期间发生的经济活动)。

◆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92三、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的定义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运动)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三、会计分期93(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94四、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的定义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

四、货币计量

95(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

◆使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等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96第五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核算停

虚假经济业务停虚假会计信息会计报告第五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会计停虚97

2.相关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2.相关性原则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98

3.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运用。3.可理解性99

4.可比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横向可比纵向可比

★如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使用等4.可比性原则横向可比纵向可比★如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方100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101

6.重要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6.重要性原则102

7.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7.谨慎性原则103

8.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8.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104第六节会计核算对象第六节会计核算对象105一、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资产的基本特征一、会计要素的内容106A是由形成交易或事项形成B必须为一定的会计主体所拥有或控制C预期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资产A是由形成交易或事项形成B必须为一定的会计主体所拥1073.资产确认的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3.资产确认的条件1084.

资产的构成内容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资产以上各项除流动资产外,其他统称非流动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投资性房地产4.资产的构成内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其他109(1)流动资产●概念:是指企业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营业周期——一般为1年,某些特殊行业(如轮船、飞机制造业)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为一个营业周期。

变现——转变为货币资金。●内容:(1)流动资产110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等等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等等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111(2)非流动资产●概念:是指企业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其他资产包括: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和商誉(2)非流动资产112(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基本特征(二)负债113

A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导致的现时义务负债B将来必须以债权人所能接受的经济资源加以偿还

C清偿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A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导致的现时义务负债B1143.负债的构成内容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不超过一年)和非流动负债(偿还期超过一年)两种。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应付及预收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等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

其他应付款交易性金融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非流动负债3.负债的构成内容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短期借款长期借115(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以后的余额。其实质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吸收的资本及其增值,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本钱”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三)所有者权益116所有者权益A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B投资者有权按投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等C投资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的权利净资产企业资产总额负债形成投资者投资形成所有者权益A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B投资者有权按117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包括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和留存收益等。实收资本:投资者直接投入企业部分资本公积:资本在投入过程的增值等盈余公积:按规定比例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部分未分配利润:已经实现但留待以后年度分配部分所有者权益投入资本留存收益利得与损失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实收资本:投资者直接投入企业部分资本公积118

4.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是否需要偿还的区别:后者需要偿还;前者一般不需要归还。▲享有权益内容的区别:后者只有按期收回本息权;前者具有参与利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双重权利。▲清算时求偿权的区别:后者拥有优先求偿权;前者则没有。4.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119(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的特征(四)收入120收入B可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如以销售的产品抵债)或二者兼而有之A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C增加利润,因而最终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D仅指属于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代收款项等收入B可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如以销售的产品抵债)或二者兼1213.收入的内容

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3.收入的内容122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123★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汽车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积压材料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统称为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124营业外收入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非货币性交易中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收益、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收益营业外收入125(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的特征(五)费用126费用C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与向使用者分配利润无关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B会引起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如预提费用),或二者兼而有之费用C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与向使用者分配利润无关1273.费用的构成内容

广义的费用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等;狭义的费用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3.费用的构成内容128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投资净损失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投资净损129(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2.利润的特征

(六)利润130

A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润B会增加企业的资产C为投资者所有,增加所有者权益A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B会增加企业的资产1313.利润的构成内容

企业的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3.利润的构成内容132营业利润利得、损失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营业利润利得、损失-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133二、会计确认与计量(一)会计确认理论基础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1)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实收实付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实际收到了款项即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实际支出了款项即作为本期费用处理。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二、会计确认与计量134★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假定在5月实际收到货款。全部计算为5月份的收入。3月实际付款。全部计算为3月份的费用,其他月份不再分摊费用★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假135(2)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