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东林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东林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东林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东林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东林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东林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表为1960年、1962年农轻重工业比重变化表,对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21.826.152.1196233.330.336.4

A.“二·五”计划后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B.“大跃进”运动提高农业和轻工业产值C.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三大改造”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参考答案:A2.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死亡,其财产将转归其父。后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门服务时获取的财物。此外,对不是来源于父亲的财产,同样也允许儿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说明在罗马帝国时期A.积极鼓励儿子离家外出当兵

B.父亲的利益是执法的唯一标准C.父子关系是法律关注的核心

D.用法律来协调财产权的矛盾参考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可以解决财产权上的矛盾。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解读。3.据估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B.推广大农场经营方式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D.稳定农村社会阶级结构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英国的农业经营方式能够使农场主获得更多的收益,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的方式更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方式,故选B。4.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凯瑟琳·鲍恩将费城制宪的一百二十七天称为“费城奇迹”,下列各项中,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对总统规定的是A.总统对宪法负责B.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C.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选出D.总统决策须由内阁附署才能生效参考答案:A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所以总统对宪法和选民负责,故选A;BC出自1875年法兰西第三那共和国宪法,排除;D出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5.以下文本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艰苦卓绝斗争历程,按照时间顺序早晚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第①项发表于1945年中共七大上,第②项通过于1949年新政协一大召开时期,第③项在19世纪末由严复翻译至中国,第④项创办于1916年,故本题应选A项。6.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A

B

C

D参考答案:C7.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称为“火德”,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参考答案:A8.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主要是指A.官员的职责经常变动并要受制于中央政府B.官员的任职地域经常变动C.官吏来源有一定社会性且由中央任免调遣D.所有官员完全听命于皇帝参考答案:C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材料“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的内在含义。君主专制的刚性即皇权专制至上,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实为选官的手段,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进入专制集权制度体系之内。结合所学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做官,在维护君主专制的同时保证了官员的流动性。故选C项。A项不是选官手段体现;B项与选官无关;D项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不符合。【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的正确理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通过考试成绩授予官职。科举制的实行,一方面使得下层地主也有条件通过努力进入到上层,另一个方面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刚性和柔性的相结合。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本身就存在着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弊端日益明显。总的来说科举制为历朝所沿用。9.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甲午战争前夕全国棉布消费总量占比;洋布占13.5%,加上国产机制布亦不过只占14.15%;而农村土布则占8235%,其中自给布占42.04%,商品布占40.31%。这表明A.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B.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D.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的优势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虽然“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但经过30多年,到甲午战争前夕“农村土布则占82.35%,其中自给布占42.04%”,可见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的信息,而是强调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洋布和土布的比较,且与洋布相比,“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10.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评价认为正确的是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B.田中正明的言论肯定了传闻(口述)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C.此观点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D.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日本侵略的历史,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参考答案:D11.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A.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B.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C.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D.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参考答案:A雅典民主政治。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分析得出引文的意思是:公民皆为男性,他们是城邦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希腊属于奴隶社会时期,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没有公民权,不属于公民范围。所以答案选A。12.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B.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当时经济的迅速发展

D.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轻工业参考答案:B13.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参考答案:B14.图9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范畴B.都达到了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效果C.美国通过兴修水电工程,增强重工业实力D.苏联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促进国家就业参考答案:B解析:美国不是计划经济,排除A项;增强重工业实力是苏联的目的,排除C项,增加国家就业是美国的目的,排除D项。两个水利工程的兴建都有利于各自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B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运用排除法进行解答。15.16世纪,开辟新航路的西葡两国普遍认为海洋不是开放的,所有海域属于发现它的国家;17世纪初,在荷兰产生了海洋主权观念;二战后,国际上逐渐形成了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等海域分类。这种变化反映了A.西葡殖民体系分崩离析B.荷兰人成为海上马车夫C.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海洋问题的法制化趋势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西葡殖民体系既包括海洋也包括陆地,故A项错误;荷兰只是在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后来被英国打败,丧失殖民霸权,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海洋问题,从个别国家的主权意识、主权观念到国际上逐渐形成了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等海域分类,形成国际共识,这体现了法制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16.“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帮等等是不行的。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来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这种主张可能出现在: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参考答案:A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依据材料中的“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来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都组织起来”,体现了主张是要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故选A。17.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美、英、德、日等国家企业研发总支出的80%~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62%~90%是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美国企业所掌握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以上的企业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占有。这表明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B.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其创新能力C.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要地位D.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参考答案:C18.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士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参考答案:B19.某学者在其作品中指出:“中共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武装割据之后,第一次向国民党提出中央政府权力再分配的政治要求”。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共开始将争取怎样一个抗战结果的问题提上议程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表B.《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C.《论联合政府》的发表D.《双十协定》的签订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中共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武装割据之后,第一次向国民党提出中央政府权力再分配的政治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口号标志着中共开始将争取怎样一个抗战结果的问题提上议程,故C正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未涉及抗战结果的问题,故A排除。《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双十协定》的签订,属于重庆谈判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论联合政府》20.《西方文明史》记载:“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牛顿的力学体系打破了中世纪的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所以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只能是牛顿。21.现代宇宙学的“爆胀宇宙论”认为,我们面临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发端于时空极小的“奇点”的绝热膨胀,破除了神创宇宙论。下列哪位古代文化名人的思想与该理论有类似之处(

)A.老子

B.荀子

C.韩非子

D.朱熹参考答案:A百家思想。老子强调万物的本源来自于“道”,道源于自然,且道生万象,这否定了神创万物的观点,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其它三项与题干无直接联系。22.近年来,“穿越”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如果让王守仁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一项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参考答案:B本题容易误选D项。错选原因在于忽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宇宙观的不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和行都产生于心”都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这是心学的特点,故A、C两项不是二者的共同点。“探究万物”以明“天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朱熹的主张一致,故D项不是二者的相同点。双方都认为,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B项为双方共识。23.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哪一时期(

A.唐代

B.元代

C.明清

D.民国初年参考答案:B24.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B.美国、西欧、日本的相互竞争C.两极格局已经彻底结束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明显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根源是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故答案为A项。B项,当今世界的多个经济力量中心除了美国、西欧、日本之外,还有中国、俄罗斯、不结盟运动等其他力量中心,绝不仅仅是美国、西欧、日本之间的相互竞争,排除;C项,两极格局结束仅仅是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诱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而不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排除。【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25.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0年底,中国决定实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其开放的背景是建立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的基础之上的,故B项正确;A发生在1991年,C项出现在1992年,D发生在2001年,ACD三项不可能成为浦东开放的背景。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共十四大26.有学者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力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首先明确美国宪法的性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当时还没有使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各州获得的是一定的自治权力,因此,B、C、D说法与史实不相符。根据“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可知A正确。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名师点睛】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27.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参考答案:B略28.“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参考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宰相”可以判断出是与中央集权制有关的,唐代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央主要就表现为三省六部制。29.下表是某地区的人口估计数字,对表中人口变化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年代白人黑人+混血原住民1490年0050,000,0001570年138,000共260,0009,700,0001650年725,000815,000+644,0009,105,0001825年1,319,0001,188,000+6,252,0008,211,300

A.人口总数呈现增加趋势

B.土著居民人口不断上升C.人口结构呈现复杂化趋势

D.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指拉美地区参考答案:B30.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磅A.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B.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C.中国经济日益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庸D.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史学家为说明综合国力的变化状况,引用了如下公式:综合国力=社会环境×(政策或制度十社会思想十劳动力十劳动工具)。这一公式表明,社会环境具有乘法效应,他能放大其他要素的作用。请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综合国力和公式中的2个以上(包含2个)要素进行探讨论证。)参考答案:例文:唐朝时期,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唐朝的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例如生产领域出现了曲辕犁,它的使用方便调节耕地的深浅,有利于提高精耕细作的水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唐朝对商业进行有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朝商业的发展。在政治方面唐朝中央实行了三省六部制,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思想上推行“三教并行”思想,相对自由。而这些新变化出现在一个相对稳定统一的社会环境里,其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推动了唐朝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唐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强国,号称“大唐帝国”。(12分)要求观点明确、(4分)史论论结合、(4分)事实准确、逻辑得当(4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应用所学知识探讨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提出明确的观点,并且能够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任选一个事例进行论证。

3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38年,从纳粹德国传来一条惊人的消息:核裂变会产生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座城市。威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推举爱因斯坦.书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罗斯福采纳了建议。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加速了研制,原子弹的进程。1942年开始实施以“曼哈顿工程”命名的庞大计划。l945年7月16目凌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何青青《美国原子弹研制内幕》

材料二:罗斯福时期的远东战略最突出的表现在雅尔塔协定上,由于太平洋战场日益增长的美军伤亡人数,苏联出兵远东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的利益……7月l7日,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明确表示:“因为现在已发现了一种力量与性质都是全新的武器,以致我们不需要俄国人了,也不需要其他任何国家”。他还在l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相信在俄国人参战前日本人就将彻底失败;我相信当曼哈顿(原子弹)出现在它们本土上时肯定会如此。”——戴超武《美国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与原子弹的使用》(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进行原子弹研制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原子弹研制成功对美国远东战略的影响。(9分)参考答案: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1)依据材料一“从纳粹德国传来一条惊人的消息:核裂变会产生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座城市”归纳为德国已经着手原子弹的研制;依据材料一“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加速了研制原子弹的进程”归纳为珍珠港事件爆发;依据材料一“一些科学家,推举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罗斯福采纳了建议。……开始实施以‘曼哈顿工程’命名的庞大计划”归纳为美国具备人才和科技条件及政府的支持。(2)依据材料二“我们不需要俄国人了”归纳为排斥苏联出兵;依据材料二“在俄国人参战前日本人就将彻底失败”归纳为加速日本投降;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战后独占的角度归纳。答案:(1)背景:德国已经着手原子弹的研制;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具备人才和科技条件及政府的支持。(6分)(2)影响:排斥苏联出兵;加速日本投降;战后美国独占日本。(9分)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