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7能源学院工业通风作业(论文)论文题目:置换通风的原理及应用专业:安全工程班级:安全1001班小组:混合宿舍、5124电话:153****3176
置换通风的原理及应用郑克明(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6500)摘要:本文介绍了置换通风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特征,并简要分析了置换通风的应用前景。关键词:置换通风全面通风空气湖目录1置换通风的发展背景 22置换通风的概念 23置换通风的原理 34置换通风的特性 44.1自然对流 44.2温度分布 54.3速度分布 64.4浓度分布 74.5热力分层 84.6置换通风与混和通风的对比 95置换通风的设计 105.1置换通风设计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105.2置换通风的设计参数 105.3置换通风器的选型,其而风速应符合下列条件: 105.4置换通风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条件: 115.5置换通风末端装置的选择与布置 116置换通风的应用 126.1落地式置换通风末端装置在上业厂房的应用 126.2落地式置换通风在会议厅的应用 136.3架空式置换通风器在办公室的应用 137置换通风的应用前景分析 147.1置换通风末端产品的发展历史 147.2我国置换通风末端产品的现状 157.3新一代置换通风末端装置的研究 158结论 169参考文献 1610参与工作小组成员 171置换通风的发展背景随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为节约能源,许多工厂采用间歇通风的方式来降低能耗。虽然这种方法减少了能源消耗,却使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工人长时间工作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会引发许多疾病,不仅对工人造成了人身伤害,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人员作业区的空气品质,在欧美国家率先提出了置换通风的理念并应用于实践。2置换通风的概念置换通风是将低温空气通过靠近地面的送风口送至室内,经室内热源(设备、人员等)加热后升温,依靠自然热浮力向上浮动,再经上方排风口将污浊空气排出的一种通风方式(见图1)。图1置换通风3置换通风的原理置换通风是将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工作区,并在地板上形成一层较薄的空气湖[1]。空气湖是由较凉的新鲜空气扩散而成。室内的热源(人员及设备)产生向上的对流气流。新鲜空气随对流气流向室内上部流动形成室内空气运动的主导气流。排风口设置在房间的顶部,将污染空气排出。送风口送入室内的新鲜空气温度通常低于室内上工作区的温度2-4℃。较凉的空气由于密度大而下沉到地表面。置换通风的送风速度约为0.25m/s左右。送风的动量很低以致对室内主导气流无任何实际的影响。较凉的新鲜空气犹如倒水般地扩散到整个室内地而并形成空气湖。空气湖中的新鲜空气受热源上升气流的卷吸作用、后面新风的推动作用及排风口的抽吸作用而缓慢上升,形成类似活塞流的向上单向流向,因此室内热而污浊的空气被后续的新鲜空气抬升到房间顶部而排出。热源引起的热对流气流使室内产生垂直的温度梯度。在这种情况下,排风的空气温度高于室内上作温度。由此可见,置换通风的主导气流是由室内热源所控制。置换通风的气流流动如图2所示。图2置换通风的气流流动4置换通风的特性置换通风与传统混合通风因为通风空调方式的机理和目的不同,形成了两者之间特性的差异[2]。传统的混合通风是以稀释原理为基础的,而置换通风以浮力控制为动力。这两种通风方式在设计目标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前者是以建筑空间为本而后者是以人为本。由此在通风动力源、通风技术措施、气流分布等方而及最终的通风效果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差别,也可以说置换通风以崭新的而貌出现在人们而前。其特性是主要与传统混合通风相比下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4.1自然对流置换通风是以浮力作用为动力源而形成空气自然对流射流为主要特征的通风空调方式。当室内某物(如人和发热设备)的温度高于其周围室内温度形成热源时,室内空气将沿着热源周围进行自然对流换热,换热后的热源周围空气如烟羽状自然上升,从而使热源周围空气形成自下而上自然对流射流,并夹带热源周围空气一起升至室内顶部(见图3)。这时自然就形成了室内下部区域温度低和上顶部区域温度高的现象(见图4)。图3置换通风状态下人体周围空气的自然对流图4置换通风状态下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4.2温度分布置换通风室内空气温度分布特征为:除靠近热源处外,在水平方向同一高度平面上空气温度无差别。在垂直方向室内温度基本上分为三个温升:地板面空气层温升段、工作区温升段和上顶部区温升段。根据试验研究置换通风室内温度分布与热源负荷无关,但与热源设置的高度有关[2]。置换通风室内温度分布特点可见图5一图6图5室内仅人员时空气温度曲线图6室内热源设置高度不同时的空气温度曲线4.3速度分布置换通风室内空气的速度分布决定了室内人员会不会感到有吹风感,为了保障室内人员的舒适感,置换通风的送风速度很低,约为0.2m/s左。图7为当送风速度为0.2m/s时,置换通风室内工作区的空气流动速度分布。图7置换通风工作区速度分布由图7可见,当送风日出日风速为0.2m/s,在距地面1.1m处的风速为0.08m/s,在距地面0.1m处的风速为0.12m/s。整个工作区内的速度分布比较均匀。有资料表明,当送风速度极低,可保证在工作区的大部分区域风速低于O.15m/s,使室内人员不会产生吹风感。4.4浓度分布在理想情况下,热污染源散发出的污浊空气将随着周围空气的对流气流夹带入上部污染区域,在室内将形成明显的上、下两个浓度相差较大的区域(见图8)。当污染源是均布在室内地板上目温度较低(如地面水池)时,室内的污浊空气浓度分布将犹如温度分布一样。图9置换通风热污染源污浊空气分布示意图4.5热力分层置换通风根据浮力原理,借助室内空气的密度差形成室内空气由下而上的自然对流流动。现假定置换通风系统通风量为S,热源产生的自然对流射流量即烟羽流量为R。在热源周围自然对流射流形成的初期阶段,热烟羽流量卞要是由置换通风的送风量来补充自然对流射流形成的吸卷周围空气的流量,此时R<S,R是与高度成正比函数关系(见图10)随着热烟羽的不断上升,必有某高度h处,自然对流射流的吸卷周围空气的量与置换通风系统风量相等,即R=S。当热烟羽继续上升时,送风量己不能满足自然对流射流吸卷的空气量,并将有一部分空气回返予以补充,即R>S.随着空气在下部区域的不断送入以及顶棚处热污浊空气的不断排出,使室内热烟羽状态予以稳定下来,形成以h高度处为分界的上、下两个区域。h高度以下为单向流动的清洁区,h高度以上为混和紊流的污浊区(见图11)图10点、线自然对流射流图11置换通风热力分层在热力分层高度h处,详细地分析应该还有一个厚度为δ的过渡层,该层是由于对流紊流和热力扩散的平衡作用而形成的,该空气层极不稳定,易受各种外界因素而扰动。4.6置换通风与混和通风的对比两种通风方式的比较混合通风置换通风目标全室温湿度均匀工作区舒适性动力流体动力控制浮力控制机理气流强烈掺混气流扩散浮力提升措施1大温差高风速小温差低风速措施2上送下回下侧送上回措施3风口紊流系数大送风紊流小措施4风口掺混性好风口扩散性好流态回流区为紊流区送风区为层流区分布上下均匀温度/浓度分层效果1消除全室负荷消除工作区负荷效果2空气品质接近于回风空气品质接近于送风5置换通风的设计5.1置换通风设计时,应符合下列条件:①污染源与热源共存时;②房间高度不小于2.4rn;③冷负荷小于120W/(m*m)的建筑物。5.2置换通风的设计参数①坐着时,头部与足部温差△t≤2℃;②站着时,头部与足部温差△t≤3℃;③吹风风险不满意率PD值不大于15%;④热舒适不满意率PPD值不大于15%;⑤置换通风房间内的温度梯度小于2℃/m。5.3置换通风器的选型,其而风速应符合下列条件:①工业建筑,面风速取0.5m/s;②高级办公室,面风速取0.2m/s;一般根据送风量和面风速0.2-0.5m/s确定置换通风的数量。5.4置换通风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条件:①置换通风器附近不应有大的障碍物;②置换通风器宜靠外墙或外窗;③圆柱形置换通风器可布置在房间中部;④冷负荷高时,宜布置多个置换通风器;⑤置换通风器布置应与室内空间协调。置换通风房间内工作区的温度梯度是影响人体舒适的重要因素。离地而0.1m的高度是人体脚踝的位置,脚踝是人体暴露于空气中的敏感部位。该处的空气温度不应引起人体的不舒适。房间工作区的温度往往取决于离地而1.1m高度处的温度(对坐姿人员如办公、会议、讲课、观剧等)。5.5置换通风末端装置的选择与布置置换通风末端装置通常有圆柱型、半圆柱型.1/4圆柱型、扁平型及壁型5种。在民用建筑中置换通风末端装置一般均为落地安装,如图12a所示。当某地高级办公大楼采用夹层地板时,置换通风末端装置可在地而上,见图12b。在工业厂房中由于地面上有机械设备及产品零件的运输,置换通风末端装置可架空布置,如图12c所示。图12置换通风末端装置及排风口的布置a落地安装b地平安装c架空安装6置换通风的应用置换通风在北欧已普遍采用。它最早是用在工业厂房用以解决室内的污染物控制问题。然后转向民用建筑,如办公室、会议厅、剧院等。6.1落地式置换通风末端装置在上业厂房的应用(如图13)图13落地式置换通风在工业厂房的应用6.2落地式置换通风在会议厅的应用落地式置换通风末端装置在会议厅的应用如图14所示。从图中可见分层高度在坐姿人员头部以上。下部区为新鲜空气,上部区为污浊空气,排风口设置在房间上部。图14置换通风在上海某会议厅的应用6.3架空式置换通风器在办公室的应用(如图15)架空式置换通风器的出风以低流速向下沉降并在地而形成空气湖,在热源的浮力作用下新鲜空气向上流动。热浊的污染空气在顶部并经排风口排出。7置换通风的应用前景分析置换通风的应用是随着置换通风的概念被广泛接受和置换通风末端产品的大量开发、生产、应用而推广开来的。笔者认为置换通风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很大关系,一是与置换通风末端产品的发展和新产品的开发有关,二是与人们对它的深入了解,特别是设计人员和业主的深入了解有关。7.1置换通风末端产品的发展历史最初的置换通风末端装置仅考虑让新鲜空气平稳、均匀的送入室内,送风速度低、温差小,故送风末端体积较大,相应的末端装置有圆柱型、半圆柱型、1/4圆柱型、扁平型及平壁型等几种。末端装置一般落地安装。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根据新的建筑特点和功能开发了地板送风、座椅下送风的末端装置。其后开发了结合置换通风和冷却吊顶的末端送风装置,并得到应用.“置换通风末端装置+冷却吊顶”形式解决了脚冷头暖的不舒适感觉,置换通风末端用来保证卫生要求的通风量和消除湿负荷,冷却吊顶可以消除垂直温度梯度对人的不适感觉,冷却吊顶的应用相对传统的空调系统有特殊意义,就是其采用了辐射换热技术,传统的混合通风,是以采用对流为主的传热方式,而冷却顶板辐射换热的比例大大提高.7.2我国置换通风末端产品的现状置换通风的应用与发展是与置换通风末端装置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置换通风目前在我国运用还不十分广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国内生产置换通风末端的厂家少,产品单一,研发能力不强是一重要原因。设计置换通风的工程可选择的设备少,妨碍了置换通风的广泛使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工厂化育苗精量播种生产设备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年羊肉加工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采购、合同管理模块
- 铁路行车应急处置
- 采购员晋升述职报告
- 关于学雷锋队活动
- 跑步服务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2篇)
- 钻探工程与安全生产规程模版(3篇)
- 2024年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计划模版(4篇)
-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课件-第七组 农民问题专题调研
- 《陆上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生产技术规程》
- 第30课 家居收纳技巧 课件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
- 学校保安执勤方案
- 2024中国一汽校园招聘1000+岗位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19533-2024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 妇产科护士晋升述职报告
- 骨髓腔内输液(IOI)技术
- 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 小学数学与思政融合课教学设计
- 体育公园运营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