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题目及答案梳理_第1页
中特题目及答案梳理_第2页
中特题目及答案梳理_第3页
中特题目及答案梳理_第4页
中特题目及答案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五中特题目完整版思考1:怎样实现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就是指我们通常说的公正。公平正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普遍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正义就是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路;公平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一)当前我国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主要问题有:(1)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绝对贫困问题依然严重。(2)制度化的分配不公,如财政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居民收入和GDP的增速。(3)制度腐败下,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依然存在严重问题,征地中对农民的不公现象依然存在等等。(二)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首先要求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因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而导致两极分化。然而,社会公平的内容绝不只是合理的财富分配,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司法等其他内容。要全面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除了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维持基本的经济公平外,还必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教育、医疗、福利、就业、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接受法律保护等权利。(三)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现代条件下,没有民主和法治,断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正义。政府在维护公平正义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体系和公民社会也应当发挥积极作用。(1)正确认识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意义。首先,社会公正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其次,社会公正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社会公正通过权利的合理分配、义务的合理承担,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2)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先决条件。始终坚持发展首位,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3)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有助于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处境,缓解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同时要抓好制度的落实,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享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才能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4)加强制度建设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根本保障。第一,完善民主权利的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必须在坚持和完善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第二,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第三,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以司法公正为目标,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第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调节收入分配。第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5)建立公正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第一、建立公正的利益表达机制公正的利益表达机制,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平台。第二、建立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所涉及所有的利益主体有参与权、发言权和竞争权,使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思考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关键是如何把握和运用机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决克服片面追求速度的倾向,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调整结构、促进协调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鼓励符合转变发展方式和节能减排要求的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新型业态发展,拓展金融、交通、物流、信息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丰富消费性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五)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完善配套政策,抓好重点领域,推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加强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七)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思考3: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人力资源工程建设。人力资源工程建设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特别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第二,优化教育结构。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特别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的影响,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二)扩大就业工程建设。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就业压力大。因此,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一,扩大就业。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第二,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不仅是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运用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扩大就业容量。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要依法规范企业行为,认真执行工时、休息休假、最低工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标准,继续完善和落实对农民工的政策。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三)收入分配工程建设。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目的在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第二,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长期以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和企业所占比重持续提高,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这是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增长缓慢、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提高这“两个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总的原则是,“提低、扩中、调高、打非”。“提低”,就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要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使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较多地增加。“扩中”,就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调高”,就是切实对过高收入者进行有效调节。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税收等形式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严格执法,对偷税漏税、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依法取缔和惩处。总之,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致富。(四)社会保障工程建设。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此外,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加快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要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五)医疗卫生工程建设。社会的医疗卫生建设是一项事关人民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大公益事业,必须全力抓好。一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了消除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必须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并且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二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三要面向基层。要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四是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杜绝在医药购销过程中的回扣和医生收取红包等腐败现象的发生。(六)社会管理工程建设。第一,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第二,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完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尽量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使事态不至在层层上访中逐步扩大。第三,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社会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功能。要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第四,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五,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思考4: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强调人属于自然、统一自然并依附自然。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还强调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条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继进行生产,进行人类改造社会的活动。(1)人是自然界的一员。自然界才是人类真正的母体,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前提条件,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进步的基础。只有我们切实做到尊重它、爱护它、善待并呵护它,大自然才能够为我们人类的长远有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自然环境制约人类社会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在某个固定的社会发展形态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与自然条件密不可分的。社会的发展加深了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意义。(3)人与自然相依共存。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依共存的有机整体关系。(二)强调人能够改造自然,但不可主宰自然。(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实现自然的人化过程。人的劳动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能动活动,人在劳动中能改善自然环境。人又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然产生人化过程,符合人类的发展需要。如果人类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忽视自然规律,只注重物质生活财富而不注重环境成果,那么必然会导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而限制甚至取消社会的发展。(2)实践是人和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劳动过程是人同自然之间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过程。在交往中,人和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三)强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与自然的相互和解。(1)尊重自然资源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要爱护自然。(2)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如果人类长期停留在物质享受上,就会产生恶性消费和恶性发展从而破坏环境,也会摧毁人类自身。(3)处理好内外尺度以便于其协调进化。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人类生产有两种尺度①内在尺度是人内在需要的尺度,是指人的生产首先要以人为本;②外在尺度是其他物种需要的尺度,是指人类在生产时要考虑到其他物种的存在和发展需要,要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来生产。(4)从制度上变革人与环境的关系。加快向循环经济的转换,建立合理的社会组织、制度,在国家规模甚至在全球规模上合理地开发、改造和利用自然界。思考5:试述中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把发展的速度和生态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指向和多层次的内涵,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四个层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有经济方面的活动都要贯穿生态文明的思想,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不仅要爱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把生态问题作为国家重大的政治问题,纳入到“政治”的高度。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在制度层面上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全民生态意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切思想、方法、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如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生态意识。以上四个层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经济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政治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文化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思考6:制度建设对于执政党的重要意义?(一)党的建设、党的制度建设的含义党的建设,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指导下,为完成自身的使命而进行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既包括内部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使党良性运行;也包括外部领导:改善党的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以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为执政服务。党的制度建设就是把长期以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和党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形成党的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等党的制度,并狠抓贯彻落实。其作用在于调节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二)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1)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2)判别是非,制度具有明确的规范作用。党的制度在调整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时,对有关的职责、权限、权利、义务、程序等,或是作质的界定,或是作量的界定,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一些人在改革中钻空子。(3)纠正错误,制度具有强制作用。制度一经颁布,对每个党员、党的干部都产生强制性、约束力。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违反制度搞不正之风,就会受到批评。这种强制作用是思想教育所不能替代的。(4)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制度具有保障作用。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制度制定之后到其修改之前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效力,它不会因领导者的更迭而废止,也不会因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党的建设中可长期发挥作用。(5)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一是执政党的地位和任务要求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更加重视党的制度建设;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求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四是加强对党的执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要求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三)如何加强党的制度建设(1)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以党的事业为轴心,将治党治国理政统一起来,不断推进执政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2)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以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将党的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3)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党内民主为价值取向,保证各项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具有整体观念,使党的制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效的系统,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绩效。(5)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并以制度为准绳规范人的行为,严肃责任追究,在制度治党、制度管人中树立制度权威。思考7: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党的建设改革?(一)深化党的建设改革,首先要明确党的建设改革的四项基本目标。分别是:(1)党的组织制度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有效落实,党内生活严格规范(2)干部人事制度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科学有效,优秀干部充分涌现。(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不断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更加严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4)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流动配置、评价激励等制度基本健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二)基于这些基本目标,深化党的建设改革必须做到以下“六个着力”,即:(1)组织制度改革是核心和根本,深化党建改革首先要着力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更好地坚持和有效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党内生活规范,强化组织纪律,保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一致。(2)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是关键,要围绕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个目标,着力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抓紧解决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保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3)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是重点,要着力深化干部管理制度改革,以有力的改革举措扎紧制度的笼子,堵住干部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在选好干部的同时管好干部。(4)作风建设常态化是突破口,要着力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持而不息解决“四风”问题。要在落实八项规定、狠刹“四风”问题的过程中,下大力气推进制度化建设,严防不良风气死灰复燃。(5)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根基,要着力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让基层党组织真正强起来,充分有效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果基层党组织不能真正强起来,我们党就失去了全部工作的基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无从谈起,要通过改革创新让基层党组织时刻保持旺盛活力。(6)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保障,要着力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更好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完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深化党的建设改革,“六个着力”是互为关联、统筹协调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以“六个着力”为导向,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稳妥、扎实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坚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缺位的抓紧建立,不全面的尽快完善,不合理的坚决革除,不适应的努力改进,使党的建设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各级党组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始终发挥先锋壁垒作用。思考8:试述“以人为本”及其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说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以人为目的的,是以人类的彻底解放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把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明确规定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科学发展观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以更加简洁概括的语言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这里,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在西方哲学史上如费尔巴哈早就提出过的脱离了社会而孤立存在的、抽象的个人,而是有特定含义的人,即在现实当中存在的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具体的人。也就是说,应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并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人的发展。具体说来,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是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劳动者、建设者和参与者,主要指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也包括其他社会新阶层的人员,即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同时,提出“以人为本”的另一个含义,就是从价值观的高度提出,要从根本的价值取舍上来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与神、与物相比,人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关注的。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我们党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借鉴国际经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念而提出来的。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念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速增长,它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这种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其实质是一种“以物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为本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发展经济、促进GDP增长,但它更加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和GDP的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本段可记可不记)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胡锦涛同志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在坚持全国人民改变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现实意义体现为:(1)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能把经济发展本身作为目的,而只能把经济发展视为为人的利益服务的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应当把“人”而不是“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在引导人们奔“小康”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引导人们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而应把以人为本正确地理解成“以满足人的整体需求为本”,从而应当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仅用“物质水准”一个维度来作为衡量是否实现“小康”的标准。(3)在处理“资本与劳动”,即“死劳动与活劳动”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应当把人的劳动置于资本和一切死劳动之上,把以人为本具体化为“以人的劳动为本”,即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首先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基础之上,让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来创造财富。(4)在推进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不能像西方的无政府主义者、浪漫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者那样笼统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而主张生态中心主义,应当仍然坚持人的尺度,不是一般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资本主义形式,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变成按照人的正确的价值取向重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思考9:怎么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扬弃和超越,是符合民主本意、更高类型的民主。(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二)三者的有机统一,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三)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坚持把这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2)只有坚持三者在实践中的统一,才能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从事实上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四)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当今世界格局下,离开了三者统一就必然导致全盘西化,必然使中华民族的复兴成为泡影。坚持三者统一意义极其重大,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者对立起来。思考10:论协商民主的优越性?民主就是国家权力的最终来源掌握在人民手中,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有很多种。人民通过对话协商形成共识来行使权力,就是协商民主。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定位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指明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当代中国自主实践、自我探索的产物,在理论、实践和制度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优势。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协商民主既有理论上的思考,也有实践领域的探索。与西方的协商民主实践相比,中国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更丰富、实践效果更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更符合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一)中国的协商民主有效地拓展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实现了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并把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公民参与是实现民主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才能真正运转起来。公民参与需要制度化的参政渠道,如果合法的参与渠道不通畅,公民参与不但会变得无序,而且可能导致政治危机。中国的协商民主涵盖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等社会各界、各方面人士,能够使社会各群体中个别、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通过不同的协商渠道得到系统、综合的反映,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由于开拓了公民参与的新渠道,搭建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新平台、新机制,协商民主成为公民有序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在西方的协商民主中,因为自身制度的局限,其包容性远远无法满足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愿望。在欧盟政治生活中,虽然通过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等形式也尽量地照顾到了不同国家、区域和公民个人的代表,但其广泛性、普遍性依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即使是201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虽然选民增加了800万,但实际参加投票的人数反而减少了500万,投票率仅为57.5%。其基层治理中的协商会议等参与范围同样也面临着挑战。(二)中国的协商民主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了各种利益诉求,有效地推动了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民主决策主要解决权力的运行问题,即选举产生的官员不能为所欲为地使用其手中的权力,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协商民主能够利用制度化的渠道,广泛吸收决策信息,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表达,从而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我国“五四宪法”的制定过程就是最广泛的协商民主实践。宪法草案公布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在全国范围内共收到100多万条意见;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了九次会议进行集中讨论。中共十八大报告形成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扬协商民主的过程。中共中央组织了46家单位就15个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形成57份调研报告;报告起草组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中共中央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报告稿还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征求意见人数共4511人。2007年3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物权法》,从进入立法程序到最终通过,前后历时13年,召开座谈会、论证会近百场,收集群众意见上万条。现在一些地方的立法机构也积极尝试广开言路、民主协商的做法,如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将法律法规草案登报、上网,举行座谈会、听证会等征求专家学者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西方的协商民主虽然在体制定位上规范了民主决策的要求,但是在实践上,决策过程中政党竞争常常导致协商难以进行,公民的真实意愿和要求经常被忽视,协商民主所追求的共识和“理性之治”成为泡影。以美国的医改为例。在奥巴马医改方案之前,美国的医保体系严重失调:人均花费是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但是却仍有800多万人完全没有享受到医疗保险。奥巴马医改方案试图解决医疗体系的全民覆盖问题。在美国国会两院都居于少数的共和党无法阻止这个法案的通过。同时,在两党的意识形态和政策方向不能相向而行的情况下,美国缺乏有效的协商机制,使两党在公共决策的问题上趋于理性和达成共识。政治制度设计的制衡机制,以及对公共利益的漠然,极大地影响了公共决策的质量。(三)中国的协商民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有效地促进了执政方式的转变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利益诉求多元分化,利益矛盾时有激化。协商民主则能够积极构建责任机制、回应机制、服务机制,推动不同利益之间的协调和协商对话,能够促进政府官员重新评价自己的公共政策观念和措施。例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就是政府积极回应民众共识的结果;浙江温岭的参与式预算改革就有力地推动了党政机构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提升。协商民主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参与解决问题,同时还提升了民主的制度化水平。它开辟了公民与政府官员在日常活动和决策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出现危机和僵局时加强合作的途径,也推动了党政部门执政方式的转变。而在西方的协商民主实践中,政府的回应性、执行力严重不足。2002年2月,围绕纽约世贸大厦重建开始的“倾听城市”市镇会议实验,目的就是要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让市民参与世贸中心重建规划。超过上千名市民参加了“倾听城市”论坛。然而由于缺乏政府回应,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世贸中心大厦重建的讨论仍在进行中。最近几年美国接连发生的枪击案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和辩论,但枪支管制措施却千呼万唤而至今不见踪影。金钱政治和资本的影响既左右了政党政治,也限制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执行力。(四)中国的协商民主,能够更多地包容不同利益需要、更好地开展协商对话、更主动地寻求共识,从而有效地化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我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出现了各种矛盾和冲突。怎样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协商民主就是有效的应对之道。协商民主能够最广泛地包容差异和多样性,能够促进不同群体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理解并建立互信,能够使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更大社会的一部分并承担责任,从而有利于促进共同体的繁荣。中国政府通过协商民主方式有效地沟通和交流,释疑解惑,拉近距离,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的实践价值。反观西方,其协商民主则无法积极有效地应对社会冲突和危机。例如,西方国家如法国因民族冲突而爆发的骚乱、美国因播放侮辱穆斯林的电影而引发的世界范围内反美浪潮,都严重地影响了民众的经济社会生活。但协商民主作为共同利益的多元诉求、偏好表达与共识达成的有效机制,却难以发挥作用,其原因在于西方的政治体制强调的价值观和推行的社会、外交政策所具有的对抗性。思考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形成的基础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历经了怎样的演变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34年来,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形成于不同时期,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一)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不是完全清楚的。因此,从新时期一开始,我们党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从1978年到1992年,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实现了第二次飞跃。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进行了概括,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作为指导思想载入党章。

(二)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并且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三)理论体系的新境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思想,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围绕发展这个中心问题,我们党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思考12:海外学者如何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如何看待并应对他们的评价?此题暂无答案。思考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一)联系:(1)本质上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体现,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目标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制度安排和实践运动提供科学、完整的价值合理性依据。(3)发展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其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充实、加强和提升的过程,因而对于“核心”这个概念应当有更深入的理解。“核心”要坚持、要加强,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除了“核心”部分外,还有许多外围的、非“核心”的部分,也属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并且有些也会不断融入、充实、提升到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中。因此,只有用发展的观点、开放的观点,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丰富、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科学、更加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要重视“外围”部分,又要重视“核心”部分,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实践,又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但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二)区别:(1)内涵不同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它既包含自身文化的特质,又应具有超越自身的人类文明共有的内涵,代表一种文化类型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地位作用不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3)范围不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融汇了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多层次体系,既有其核心价值,又有其基本价值、具体价值。其中,核心价值以基本价值、具体价值为基础,是对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对基本价值、具体价值起着统领和支配作用,并蕴涵在基本价值、具体价值之中,通过基本价值、具体价值表现出来;而基本价值、具体价值又体现着核心价值,以核心价值为指导和灵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既包含着理想性的价值诉求,又体现着现实性的价值要求。从实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偏重于横向解析的话,即偏重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宏观领域方面的内容的话,那么核心价值体系则更倾向于纵向解构,即更倾向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等意识层面。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供稳固深厚的价值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和实现提供坚强保障。思考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三个层面?(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1)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了一百六十多年的实践考验,证明了它自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2)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3)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对精神生活的高度重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道德的严格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在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洪精神、北京奥运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4)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荣辱,是指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知荣辱,是人性的标志,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1)提出的过程:2006,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十七大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战略部署。2011,十七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2012,十八大:“三个倡导”,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价值认识历程:胡锦涛“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价值理念;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命题;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2)提出的原因: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