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第二版 )课件 第九章_第1页
刑法总论(第二版 )课件 第九章_第2页
刑法总论(第二版 )课件 第九章_第3页
刑法总论(第二版 )课件 第九章_第4页
刑法总论(第二版 )课件 第九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犯罪主观要件

第一节犯罪主观要件概述第二节犯罪故意第三节犯罪过失第四节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1.犯罪主观要件的概念 2.犯罪故意的概念及内容 3.犯罪过失的概念及内容 4.意外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5.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本章重点提示:第一节犯罪主观要件概述一、犯罪主观要件的概念犯罪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的故意和犯罪的过失(又称为罪过),还包括犯罪的目的和动机这几种因素。犯罪主观要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犯罪主观要件的内容是心理态度(二)犯罪主观要件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心理状态(三)犯罪主观要件是说明行为人主观恶性的特征(四)犯罪主观要件是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要件1.犯罪主观要件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2.犯罪主观要件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3.犯罪主观要件对区分一罪与数罪具有重要意义。4.犯罪主观要件对区分重罪与轻罪具有重要作用。二、犯罪主观要件的意义第二节

犯罪故意一、犯罪故意的概念犯罪故意的概念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犯罪的故意包含两项内容: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明知”属于心理学上所讲的认识方面的因素,亦称意识方面的因素;二是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希望”或“放任”的心理属于心理学上意志方面的因素。《刑法》第14条明文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犯罪故意有以下重要特征:(一)在认识因素上,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谓认识因素,又称意识因素,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乃至后果的辨认。对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应当着重探讨和明确以下几点:其一,如何理解明知的内容?(1)对行为本身的认识,即对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内容及其性质的认识。(2)对行为结果的认识,即对行为产生或将要产生的危害社会结果的内容与性质的认识。(3)对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相联系的其他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其二、犯罪故意内容是否要求包含违法性认识?所谓违法性认识,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违反一般法规范或者说抽象意义上的法的认识,相对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会造成某种危害结果这一事实判断而言,它属于价值判断范畴。我们认为,按照法律的规定,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显然是只要求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危害性,而没有再要求行为人明知行为及结果的违法性,更没有要求行为人具体认识到自己行为及结果的刑事违法性。这与我国目前广大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法律意识普遍较低的现实相适应。其三,如何理解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所谓“会发生”,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要发生某种特定的危害结果。另一种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要发生某种特定的危害结果。(二)在意志因素上,必须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持“希望”或“放任”态度所谓意志,是行为人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态度。一般认为,只有故意犯罪的行为人才具有行为意志因素。所谓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抱着积极追求的心理态度;该危害结果的发生,正是行为人通过一系列犯罪活动所易欲达到的犯罪的目的。所谓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指行为人虽然不希望、不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和不设法阻止这种结果的发生,而是对结果的是否发生采取听之任之的心理态度。(三)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关系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成立犯罪故意的两大心理因素,它们彼此联系、互相促进形成完整的犯罪故意。认识因素是意志因素存在的前提,也是犯罪故意成立的基础;意志因素是认识因素的发展和犯罪故意形成的推动力,对行为人将犯罪故意变成犯罪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决定着行为方式的选择与修正。二、犯罪故意的类型(一)直接故意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两种表现形式: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即“明知必然发生+希望发生”。2.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即“可能发生+希望发生”(二)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即“明知可能发生+放任发生”。三种情形:1.行为人为了追求某一种危害结果,而放任另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1.就二者的认识因素而言,直接故意既包含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必然发生的预见,也包含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预见;而间接故意则只包含对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预见。2.就二者的意志因素而言,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地甚至顽强地实现犯罪目的,造成犯罪结果。而在间接故意中,危害结果的发生并非行为人追求的直接目的,因而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是放任。“放任”即对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不发生结果他不懊悔,发生结果也不违背他的本意。意志因素的不同,是两种故意区别的关键所在。3.与意志因素相联系而由意志内容所决定,直接故意是一种有目的的故意,间接故意是无目的的故意,因此,有无犯罪目的,是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显著标志。四、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分类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认识犯罪故意在主观方面复杂的情况,从而可以正确地把握犯罪故意完整的内涵和外延2.有助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3.有助于实践中对故意犯罪案件区分危害程度予以轻重不同的处罚,这是区分和研究故意两种类型的主要实践意义。第三节犯罪过失一、犯罪过失的概念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相比较,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1.其相同之处在于:过失与故意均统一与罪过的概念之下,即过失与故意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都说明行为人对合法权益的保护所持的反对态度。2.其区别在于:过失与故意又是两种不同的罪过形式,各自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具体内容不同,过失所反映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犯罪过失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在认识因素上,必须对危害社会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者“已经预见”。2.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根本不希望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结果或者说希望自己的行为不发生危害结果。二、犯罪过失的类型(一)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一种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异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虽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行为人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行为人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致的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有相同之处:两者都是行为人对有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并因此而发生了这种结果。二者的区别在于: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和当时的情况,意外事件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疏忽大意的心理而导致了未能实际预见。(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一种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1)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之所以实施行为,是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1)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2)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有采取避免危害结果的措施;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事实上也采取了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简言之,前者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后者是行为人轻信危害结果可以被避免。(3)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作为犯罪过失的两种类型,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都有所不同:在认识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有所预见,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根本没有预见;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二者虽然都持排斥态度,但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轻信能够避免,而疏忽大意的过失是疏忽麻痹。三、过失行为向故意犯罪的转化在过失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变化,过失行为有可能向故意犯罪转化。认定过失行为向故意犯罪转化的理论依据是:发生在前的过失行为属于先行行为,由于该先行行为是行为人所实施的,因此行为人就有义务避免更严重的危害结果发生;行为人在有条件履行该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说明其主观上具有放任这种更严重的危害结果发生的故意,如果其所放任的危害结果实际发生了,从主客观两方面结合起来判断,其行为完全符合故意犯罪的特征,因此,应当认定为间接故意犯罪。正确认定过失行为向故意犯罪的转化,应当注意把握的根本依据是看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或具备避免更严重危害结果发生的客观条件。四、意外事件《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意外事件的主要特征:

(1)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的结果。

(2)行为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既非出于故意,亦非出于过失,基于此,又可将其称为无罪过事件。

(3)损害结果的产生是由于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第四节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犯罪目的,是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状态。如《刑法》第152条规定的走私淫秽物品罪,法律特别载明应“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刑法》第217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罪,法律特别规定须“以营利为目的”;《刑法》第363条规定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法律特别规定必须“以牟利为目的”。犯罪目的仅存在于直接故意中,间接故意与过失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一、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概念犯罪动机,是指刺激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起因。从犯罪意识到犯罪过程是一个线性过程,犯罪需要产生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催生犯罪目的,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必然的递进关系。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联系与区别二者的密切联系表现在:(1)二者都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心理活动,它们的形成和作用都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及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2)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犯罪目的来源于犯罪动机,犯罪动机促使犯罪目的的形成。(3)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的联系,即他们所反映的需要是一致的,如出于贪利动机实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犯罪即是如此。二者的相互区别表现在:(1)二者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不同。即动机产生在前,目的产生于后。(2)二者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动机揭示行为人产生犯罪的主观原因;目的揭示其希望达到的结果。(3)二者的内容、作用不同,犯罪动机是表明行为人为什么要犯罪的内心起因,比较抽象,是内在的发动犯罪的力量,起的是推动犯罪实施的作用;犯罪目的则是实施犯罪行为所追求的客观危害结果在主观上的反映,起的是为犯罪定向、校正行为、确定目标和侵害程度的引导、指挥作用,它比较具体,已经指向外在的具体犯罪对象和客体。所以说,动机决定目的的产生,目的支配行为的实施;有目的必有动机,有动机不一定有目的;二者都伴随行为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动机对行为起的是推动作用,目的起的是导向、指挥作用。(4)对定罪量刑的意义不同。三、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意义1.犯罪目的的意义

犯罪目的的意义在于,它突出影响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问题。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在法律标明犯罪目的的犯罪中,特定的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其二,在法律未标明犯罪目的的犯罪中,犯罪目的也是其犯罪直接故意中必然存在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在剖析具体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时,明确其犯罪目的的内涵并予以确切查明,无疑对定罪具有重大作用。2.犯罪动机的意义犯罪动机的意义在于,它侧重于量刑。犯罪动机是犯罪的重要情节之一,根据立法规定和司法经验,量刑要考虑犯罪的各种情节,犯罪动机就可能影响到不同量刑幅度的选择。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