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5的平方根是()A. B.5 C.-5 D.2.如图,△ABC中,AB=AC,AD⊥BC,垂足为D,DE∥AB,交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CAD=∠BAD B.BD=CD C.AE=ED D.DE=DB3.在中,分式的个数是()A.2 B.3 C.4 D.54.如果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A.1 B.0 C.﹣1 D.±15.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B.∠A:∠B:∠C=3:4:5 C.∠C=∠A-∠B D.a:b:c=5:12:136.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若△ADC的周长为14,BC=8,则AC的长为A.5 B.6 C.7 D.87.已知,则值为()A.10 B.9 C.12 D.38.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则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A. B. C. D.9.如图1,点F从菱形ABCD的顶点A出发,沿A→D→B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图2是点F运动时,△FBC的面积y(cm2)随时间x(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的值为()A. B.2 C. D.210.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分别交BC,AC于点D,E,若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为()A.16cm B.19cm C.22cm D.25cm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若分式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2.若分式的值为0,则的值为______.13.若,则可取的值为__________.14.如图,已知为中的平分线,为的外角的平分线,与交于点,若,则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P在线段AB上,PC⊥x轴于点C,则△PCO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16.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17.在△ABC中,∠ACB=90°,∠B=60°,AB=8,点D是直线BC上动点,连接AD,在直线AD的右侧作等边△ADE,连接CE,当线段CE的长度最小时,线段CD的长度为____.18.计算的结果等于.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0),B(0,4),点C是x轴负半轴上的一动点,连接BC,过点A作直线BC的垂线,垂足为D,交y轴于点E.(1)如图(1),①判断与是否相等(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②若OC=2,求点E的坐标.(2)如图(2),若OC<4,连接DO,求证:DO平分.(3)若OC>4时,请问(2)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画出图形,并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20.(6分)计算及解方程组:(1)(2)(3)解方程组:21.(6分)如图,已知∠AOB和点C,D.求作:点P,使得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C=PD.(要求:用直尺与圆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22.(8分)如图,已知直线,直线,与相交于点,,分别与轴相交于点.(1)求点P的坐标.(2)若,求x的取值范围.(3)点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和于点,当EF=3时,求m的值.23.(8分)分解因式:24.(8分)如图:已知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25.(10分)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1);(2)(3);(4).26.(10分)(1)计算:(﹣1)2020+﹣|﹣|+(π﹣2019)0(2)解方程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分析】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是平方根,根据此定义即可解题.【详解】∵(±1)2=21∴21的平方根±1.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定义,关键是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2、D【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AB=AC,AD⊥BC,∴∠CAD=∠BAD,A正确,不符合题意;BD=CD,B正确,不符合题意;∵DE∥AB,∴∠EDA=∠BAD.∵∠EAD=∠BAD,∴∠EAD=∠EDA,∴AE=ED,C正确,不符合题意;DE与DB的关系不确定,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详解】解:在中,分式有,∴分式的个数是3个.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象不是分式,是整式.4、A【解析】试题解析:分式的值为0,且解得故选A.点睛: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5、B【分析】解答此题时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当一个角是直角时,或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也可得出它是直角三角形,分别判定即可.【详解】解:A、∵b2=c2-a2,

∴c2=b2+a2,∴△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A+∠B+∠C=180°,∠A:∠B:∠C=3:4:5,∴最大角∠C=×180°=75°,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本选项符合题意;C、∵∠C=∠A-∠B,

∴∠C+∠B=∠A,

∴∠A=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a:b:c=12:13:5,

∴a2+c2=b2,

∴△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6、A【分析】根据题意可得MN是直线AB的中点,所以可得AD=BD,BC=BD+CD,而△ADC为AC+CD+AD=14,即AC+CD+BD=14,因此可得AC+BC=14,已知BC即可求出AC.【详解】根据题意可得MN是直线AB的中点的周长为已知,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中的等量替换,关键在于MN是直线AB的中点,这样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7、A【分析】由题意根据等式和分式的基本性质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对式子进行变形,进而整体代入求解.【详解】解:由,可知,已知,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可得:,将,代入,所以.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结合等式和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用整体替换的思想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利用多边形外角求得该多边形的边数,再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即可解答.【详解】解:多边形外角和为360°,故该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n-2)×180°=(6-2)×180°=7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外角和以及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熟练掌握相关公式是解题关键.9、C【分析】通过分析图象,点F从点A到D用as,此时,△FBC的面积为a,依此可求菱形的高DE,再由图象可知,BD=,应用两次勾股定理分别求BE和a.【详解】过点D作DE⊥BC于点E.由图象可知,点F由点A到点D用时为as,△FBC的面积为acm1..∴AD=a.∴DE•AD=a.∴DE=1.当点F从D到B时,用s.∴BD=.Rt△DBE中,BE=,∵四边形ABCD是菱形,∴EC=a-1,DC=a,Rt△DEC中,a1=11+(a-1)1.解得a=.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10、B【分析】根据作法可知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作法可知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DE垂直平分线段AC,∴DA=DC,AE=EC=6cm,∵AB+AD+BD=13cm,∴AB+BD+DC=13cm,∴△ABC的周长=AB+BD+BC+AC=13+6=19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解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时,分式有意义,列出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解:因为分式有意义,所以,解得,故答案为.12、1【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条件得出4-x1=0且x+1≠0,再求出即可.【详解】解:∵分式的值为0,

∴4-x1=0且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根据题意得出4-x1=0且x+1≠0是解题的关键.13、或2【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得出答案.【详解】解:∵,

∴当1-3x=2时,x=,原式=()2=1,

当x=2时,原式=11=1.

故答案为:或2.【点睛】本题考查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4、5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表示出∠ACE和∠DC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C=2∠DBC,∠ACE=2∠DCE,然后整理即可得解.【详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E=∠A+∠ABC,∠DCE=∠D+∠DBC,∵BD为△ABC中∠ABC的平分线,CD为△ABC中的外角∠ACE的平分线,∴∠ABC=2∠DBC,∠ACE=2∠DCE,∴∠A+∠ABC=2(∠D+∠DBC),整理得,∠A=2∠D,∵∠D=28°,∴∠A=2×28°=56°故答案为:56°.【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与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运用外角性质将角度转化是解题的关键.15、【解析】先根据一次函数列出周长的式子,再根据垂线公理找到使周长最小时点P的位置,然后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可设点P的坐标为周长为则求周长的最小值即为求OP的最小值如图,过点O作由垂线公理得,OP的最小值为OD,即此时点P与点D重合由直线的解析式得,,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则周长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几何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线公理等知识点,依据题意列出周长的式子,从而找到使其最小的点P位置是解题关键.16、【解析】直接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即可求出结果,在计算的时候注意符合的问题.【详解】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即原式==【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7、1.【分析】以AC为边作等边△ACF,连接DF,可证△ACE≌△AFD,可得CE=DF,则DF⊥CB时,DF的长最小,即DE的长最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以AC为边作等边△ACF,连接DF.∵∠ACB=90°,∠B=10°,∴∠BAC=30°,∵AB=8,∴BC=4,∴AC==4,∵△ACF是等边三角形,∴CF=AC=AF=4,∠BCF=30°.∵△ADE是等边三角形,∴AD=AE,∠FAC=∠DAE=10°,∴∠FAD=∠CAE,在△ACE和△AFD中,,∴△ACE≌△AFD(SAS),∴CE=DF,∴DF⊥BC时,DF的长最小,即CE的长最小.∵∠FCD'=90°﹣10°=30°,D'F⊥CB,∴,∴CD'==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18、【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可得.【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掌握立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66分)19、(1)①,理由见详解;②(2)见详解;(3)结论依然成立,理由见详解【分析】(1)①通过得出,再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②通过AAS证明,得出,从而可确定点E的坐标;(2)过点O分别作OG⊥AE于点G,OH⊥BC于点H,通过得出,从而得出,最后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出结论;(3)过点O分别作OM⊥AE于点G,ON⊥CB于BC于点H,先证明,通过得出,从而得出,最后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①,理由如下:②在和中,(2)过点O分别作OG⊥AE于点G,OH⊥BC于点H∵OG⊥AE,OH⊥BC∴点O在的平分线上∴DO平分(3)结论依然成立,理由如下:过点O分别作OM⊥AE于点G,ON⊥CB于BC于点H在和中,∵OM⊥AE,ON⊥BC∴点O在的平分线上∴DO平分【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1);(2);(3).【分析】(1)首先化简绝对值,然后根据二次根式乘法、加减法法则运算即可;(2)首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运算即可;(3)首先将第二个方程化简,然后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求解.【详解】(1)====(2)===(3)由②得:③②-③得:把x=10代入①得:y=2∴原方程组的解是:【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本题的关键.21、见解析.【分析】作∠AOB的平分线和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的交点为P点.【详解】如图,点P为所作.【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22、(1)P(-2,1);(2)-3<x<-2;(3)m=-3或m=-1.【分析】(1)由点P是两直线的交点,则由两方程的函数值相等,解出x,即可得到点P坐标;(2)由,联立成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到x的取值范围;(3)由点D的横坐标为m,结合EF=3,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点D在点P的左边;点D在点P的右边,分别计算,即可得到m的值.【详解】解:(1)P点是直线l1与直线l2的交点,可得:2x3=x+3,解得:x=2,∴y=1;∴P点的坐标为:(2,1);(3),,解得:;;(3)∵点D为(m,0),根据题意可知,则E(m,2m3);F(m,m+3),第一种情况:点D在点P的左边时,此时点E在点F的上方;∴,;第二种情况:点D在点P的右边时,此时点E在点F的下方;∴,;∴m的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