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_第1页
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_第2页
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_第3页
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_第4页
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芒市生态城市规划11、不为五斗米折腰。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芒市生态城市规划11、不为五斗米折腰。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战略研究与总体城市设计Eco-GardenCityConstructioninMangshiCityDevelopmentStrategyResearchUrbanDesign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06汇报框架1-项目理解与工作思路2-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路径3-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行动计划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面对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现象,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维设计,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课堂教学不仅要关心知识的量,更要关心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获得知识和获得什么样的知识。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如果教师对提问的类型、方法、技能、态度、梯度等方面缺乏良好的设计和把握,就难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很好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此如何设计教学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成为很多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粗浅谈谈自己的认识,以作引玉之砖。一、创设“问题”温床,营造良好环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的源头。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对于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新课程也指出:教师应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里特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那么如何创设这一良好环境?首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转变角色,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合作者,应实施民主化教学。其次,必须打破“教师权威”,敢于打破传统,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标新立异,让学生明白认识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第三,要营造心里安全机制。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改变自己的角色,从“权威者”到“参与者”,放下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改变学生过去“不敢思、不敢想、不敢问、不敢说”的状况,营造一个“感思、感想、敢问、敢说”的安全氛围。第四,教师还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教师的认真倾听可以通过表情、态度呈现给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以信心。而教师任何一个否定的表示都会给学生一个极大的打击,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大胆质疑、提问、探究。第五,教师的眼神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能否上好一节课,关键之一是看这一节课能不能统领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态度和蔼,目光炯炯有神,就像一束手电光线,具有扩散性,时不时地“扫描”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用眼神鼓励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精神振作,信心百倍,积极投入到观察和思考问题之中。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的设疑必须具有思维价值,教学设计巧妙得法,提出问题干脆明晰,要求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有时限性,能让学生保持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思维状态,能够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通过“温故知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教学过程,梯度深入,发展思维,激发创造力。在学习“扇形、锥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首先复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其次提问弧长公式的推算方法。前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提问个别差生,让他获得成功的喜悦,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的思维活动中去,而后一个问题可以让优生回答,引导启发其他学生的思维。继而让学生探索扇形面积的推算方法。对于这个问题先分小组讨论,再叫各个小组成员回答,他们在弧长公式推导的启迪下,均能正确地推导出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扇形面积=nπR2/360)。这时让学生拿出课前用纸制作好的锥形体模型,拆开观察,这时课堂活跃了,差生、优生都争先恐后抢着回答问题:“锥形的面积实际就是扇形的面积+底面圆的面积,而扇形的弧长就是锥形底面圆的周长。”学生自己解决了新问题,得出了结论。这样通过教师巧妙的启发诱导提问,依靠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为爬梯,层层递进,比较顺利地解决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两个重点知识点。同时,设置问题要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梯度,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来编制难度不同的问题,提问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这种梯度是多元的,它可以是不同问题的难易梯度,可以是同一问题的难易梯度,也可以是同一问题对不同学生的回答梯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注重“问题”培养,“发展性”的评价学生新课标指出:课程评价要由终结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所谓发展性评价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仅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或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而且还要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探究能力、情感态度等学习目标进行综合性评价,不能给学生贴上“优、中、下”等不同的标签。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促进每一个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程还注重过程的评价,因此教师针对开放性的问题,一定要坚持答案的多元性,对学生不同的答案,特别是标新立异,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评语,即使学生答案不正确,也可以就它的过程如回答问题的勇气、声音的洪亮等做出鼓励,慎用终结性鉴定和判断性结论,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我克服,开放性的发展。四、培养“问题”延伸,达到问题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这句话在实施新课改时有关专家就提出了,的确如此。如果教师一节课“填鸭式”“满堂灌”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机械地听,被动接受,这样就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出问题。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听讲,注意思考之外,还要使学生跟上课堂教学的思维,通过教师的教学导入,层层梯度设疑提问,学生对教师后面所教的内容,或者是即将要提出的问题,能跟上思维,提前心知肚明,知道老师要写什么、要说什么、要问什么,达到问题共鸣。这样学生就沿着所提出的问题为导向,依靠所学过的知识为爬梯,层层递进,梯度深入,较为轻松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目标。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化解抽象问题为直观问题。当遇到抽象知识难以讲解或学生难以理解时,我们往往采用挂图、投影或实物模型等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直观教学,借助声、像、图、文等快捷的表达方式,对学生不同的感官产生全方位的刺激,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更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在近年来的初中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爱不爱学,是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兴趣需要引导。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在单位时间内是有限的,如果每天、每节课、每一分钟都保持高度注意,这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所以通过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在灵活多样的各种活动中,适当缓冲,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才能实现高效。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如果处于无效或低效的困境中,就会导致厌学、厌教,花费了精力却事倍功半。兴趣的萌发,是学生的成功体验。当学生从课堂的自我展现中寻找到自信之后,求知就会变成爱好。笔者在教授一节自主探究课前,班上有四位学生课前找到老师,说想自己讲,设计幻灯片。教师适时表扬并询问了他们的设想,并让他们四人分成两组,讲同样的课题比赛。两组学生都制作了幻灯片,对照白板,二人配合,边讲边展示,不时还进行提问。有一组还设计了小短剧表演,学生对照屏幕,即兴表演,得到了大家赞许。两组学生制作的幻?羝?,有几幅背景是相同的,都是下载的,可内容各有特点互不相同,可见学生不仅在网上查阅了资料,还进行了整理和创新,真正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成果感,尝到学习成功体验,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兴趣的深入,从“学会”到“会学”。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活动,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激励表达,讨论总结、练习作业、迁移应用、书写练笔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自学能力逐步提高,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兴趣的载体,学生活动。处理好学生活动,教师要做到适时调控,构建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要扮演的是导演,而不是演员。学生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是教师无法代替的。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给予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查资料、阅读、思考、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并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兴趣的度,课堂的设计。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备课强调备学生,不能只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依照固有经验,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适时引导的重要性,把握课堂节奏。刚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兴趣的影响因素,作业量与难易度。作业布置与学习兴趣息息相关。要分层布置,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或极少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学生出现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总之,师生关系是双方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组合。教学评价着眼于长期的效应,注重过程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研究各种类型的课,学习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芒市生态城市规划11、不为五斗米折腰。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芒市生1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战略研究与总体城市设计Eco-GardenCityConstructioninMangshiCityDevelopmentStrategyResearchUrbanDesign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06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规划2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田园城市”理论对我国影响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美丽家园新梦想:强调城市建设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λ城市,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髙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田园城市建设目前我国大陆只有成都、遂宁、玉林等城市正式实施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苘无实践成功案例片段式”田园城市印迹:城市新区规划,对城市进行功能的分区规划,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注重城市里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定位三方面内涵里市里后场x的田园城市”理论对我国影响7田园城市”建设案例借鉴台湾宜兰:“北北吉宜”都市圈中的节点城市空间组织模式:组团发展生态控制要素:生态敏感区划定居住社区理念:邻里单元产业选择: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科创通组织:公共轨道交通城市建设控制要素:容积率控制泰国清迈:泰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空间组织模式:中心放射生态控制要素:农业保护区划定空间布局:城在田中、绿色环绕居住社区理念:街坊产业选择:旅游业+农业交通组织:控制主要交通廊道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城市建设控制要索:建筑高度控制新西兰基督城:南岛经济、文化中心,国际门户城市空问组织模式:中心放射生态控制要素:外国农业区划定,城市空间布局:城绿交融、花园点缀内部公园规划文体利研中心O产业选择:现代农业+高科技领域产业居住社区理念;街坊+旅游业交通组织:控制主要交通廊道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成市建设控制要柰:建筑高度控制田园城市”建设案例借鉴8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目标田园城市建设五要素建设目标2格局田在城中山水格局功能产城融合功能完善4城关系乡村秀美城市直居3稻田花海四季飘香城特民族特色乡愁韵味城市效率与乡村休闲兼得宜居宜业宜游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目标9总体思路全域视野关注生态田园建设:发展战略的高度,城市设计的方法总体把握、系统梳理、突出重点融合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蓄7器图分管控、建设、改造量m#盟微需mc>逐步推进,建构长效行动机制:m常态下,长期的行动、理念和意识曾理办法(试行)项目行动计划的统筹安排和实施落实城市法规制度完善,治理水平提升总体思路10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路径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路径11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12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13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14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15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16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17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18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19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20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21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22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23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24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25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26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27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28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29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0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1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2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3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4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5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6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7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8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39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0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1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2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3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4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5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6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7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8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49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0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1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2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3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4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5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6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7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8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59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0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1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2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3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4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5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6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7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8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69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70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谢谢!71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芒市生态城市规划11、不为五斗米折腰。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芒市生态城市规划11、不为五斗米折腰。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战略研究与总体城市设计Eco-GardenCityConstructioninMangshiCityDevelopmentStrategyResearchUrbanDesign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06汇报框架1-项目理解与工作思路2-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路径3-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行动计划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面对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现象,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维设计,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课堂教学不仅要关心知识的量,更要关心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获得知识和获得什么样的知识。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如果教师对提问的类型、方法、技能、态度、梯度等方面缺乏良好的设计和把握,就难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很好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此如何设计教学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成为很多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粗浅谈谈自己的认识,以作引玉之砖。一、创设“问题”温床,营造良好环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的源头。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对于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新课程也指出:教师应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里特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那么如何创设这一良好环境?首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转变角色,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合作者,应实施民主化教学。其次,必须打破“教师权威”,敢于打破传统,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标新立异,让学生明白认识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第三,要营造心里安全机制。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改变自己的角色,从“权威者”到“参与者”,放下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改变学生过去“不敢思、不敢想、不敢问、不敢说”的状况,营造一个“感思、感想、敢问、敢说”的安全氛围。第四,教师还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教师的认真倾听可以通过表情、态度呈现给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以信心。而教师任何一个否定的表示都会给学生一个极大的打击,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大胆质疑、提问、探究。第五,教师的眼神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能否上好一节课,关键之一是看这一节课能不能统领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态度和蔼,目光炯炯有神,就像一束手电光线,具有扩散性,时不时地“扫描”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用眼神鼓励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精神振作,信心百倍,积极投入到观察和思考问题之中。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的设疑必须具有思维价值,教学设计巧妙得法,提出问题干脆明晰,要求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有时限性,能让学生保持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思维状态,能够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通过“温故知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教学过程,梯度深入,发展思维,激发创造力。在学习“扇形、锥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首先复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其次提问弧长公式的推算方法。前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提问个别差生,让他获得成功的喜悦,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的思维活动中去,而后一个问题可以让优生回答,引导启发其他学生的思维。继而让学生探索扇形面积的推算方法。对于这个问题先分小组讨论,再叫各个小组成员回答,他们在弧长公式推导的启迪下,均能正确地推导出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扇形面积=nπR2/360)。这时让学生拿出课前用纸制作好的锥形体模型,拆开观察,这时课堂活跃了,差生、优生都争先恐后抢着回答问题:“锥形的面积实际就是扇形的面积+底面圆的面积,而扇形的弧长就是锥形底面圆的周长。”学生自己解决了新问题,得出了结论。这样通过教师巧妙的启发诱导提问,依靠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为爬梯,层层递进,比较顺利地解决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两个重点知识点。同时,设置问题要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梯度,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来编制难度不同的问题,提问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这种梯度是多元的,它可以是不同问题的难易梯度,可以是同一问题的难易梯度,也可以是同一问题对不同学生的回答梯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注重“问题”培养,“发展性”的评价学生新课标指出:课程评价要由终结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所谓发展性评价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仅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或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而且还要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探究能力、情感态度等学习目标进行综合性评价,不能给学生贴上“优、中、下”等不同的标签。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促进每一个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程还注重过程的评价,因此教师针对开放性的问题,一定要坚持答案的多元性,对学生不同的答案,特别是标新立异,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评语,即使学生答案不正确,也可以就它的过程如回答问题的勇气、声音的洪亮等做出鼓励,慎用终结性鉴定和判断性结论,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我克服,开放性的发展。四、培养“问题”延伸,达到问题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这句话在实施新课改时有关专家就提出了,的确如此。如果教师一节课“填鸭式”“满堂灌”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机械地听,被动接受,这样就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出问题。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听讲,注意思考之外,还要使学生跟上课堂教学的思维,通过教师的教学导入,层层梯度设疑提问,学生对教师后面所教的内容,或者是即将要提出的问题,能跟上思维,提前心知肚明,知道老师要写什么、要说什么、要问什么,达到问题共鸣。这样学生就沿着所提出的问题为导向,依靠所学过的知识为爬梯,层层递进,梯度深入,较为轻松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目标。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化解抽象问题为直观问题。当遇到抽象知识难以讲解或学生难以理解时,我们往往采用挂图、投影或实物模型等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直观教学,借助声、像、图、文等快捷的表达方式,对学生不同的感官产生全方位的刺激,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更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在近年来的初中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爱不爱学,是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兴趣需要引导。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在单位时间内是有限的,如果每天、每节课、每一分钟都保持高度注意,这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所以通过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在灵活多样的各种活动中,适当缓冲,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才能实现高效。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如果处于无效或低效的困境中,就会导致厌学、厌教,花费了精力却事倍功半。兴趣的萌发,是学生的成功体验。当学生从课堂的自我展现中寻找到自信之后,求知就会变成爱好。笔者在教授一节自主探究课前,班上有四位学生课前找到老师,说想自己讲,设计幻灯片。教师适时表扬并询问了他们的设想,并让他们四人分成两组,讲同样的课题比赛。两组学生都制作了幻灯片,对照白板,二人配合,边讲边展示,不时还进行提问。有一组还设计了小短剧表演,学生对照屏幕,即兴表演,得到了大家赞许。两组学生制作的幻?羝?,有几幅背景是相同的,都是下载的,可内容各有特点互不相同,可见学生不仅在网上查阅了资料,还进行了整理和创新,真正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成果感,尝到学习成功体验,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兴趣的深入,从“学会”到“会学”。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活动,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激励表达,讨论总结、练习作业、迁移应用、书写练笔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自学能力逐步提高,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兴趣的载体,学生活动。处理好学生活动,教师要做到适时调控,构建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要扮演的是导演,而不是演员。学生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是教师无法代替的。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给予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查资料、阅读、思考、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并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兴趣的度,课堂的设计。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备课强调备学生,不能只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依照固有经验,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适时引导的重要性,把握课堂节奏。刚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兴趣的影响因素,作业量与难易度。作业布置与学习兴趣息息相关。要分层布置,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或极少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学生出现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总之,师生关系是双方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组合。教学评价着眼于长期的效应,注重过程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研究各种类型的课,学习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芒市生态城市规划11、不为五斗米折腰。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芒市生72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战略研究与总体城市设计Eco-GardenCityConstructioninMangshiCityDevelopmentStrategyResearchUrbanDesign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06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规划73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74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75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76芒市生态城市规划课件77田园城市”理论对我国影响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美丽家园新梦想:强调城市建设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λ城市,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髙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田园城市建设目前我国大陆只有成都、遂宁、玉林等城市正式实施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苘无实践成功案例片段式”田园城市印迹:城市新区规划,对城市进行功能的分区规划,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注重城市里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定位三方面内涵里市里后场x的田园城市”理论对我国影响78田园城市”建设案例借鉴台湾宜兰:“北北吉宜”都市圈中的节点城市空间组织模式:组团发展生态控制要素:生态敏感区划定居住社区理念:邻里单元产业选择: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科创通组织:公共轨道交通城市建设控制要素:容积率控制泰国清迈:泰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空间组织模式:中心放射生态控制要素:农业保护区划定空间布局:城在田中、绿色环绕居住社区理念:街坊产业选择:旅游业+农业交通组织:控制主要交通廊道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城市建设控制要索:建筑高度控制新西兰基督城:南岛经济、文化中心,国际门户城市空问组织模式:中心放射生态控制要素:外国农业区划定,城市空间布局:城绿交融、花园点缀内部公园规划文体利研中心O产业选择:现代农业+高科技领域产业居住社区理念;街坊+旅游业交通组织:控制主要交通廊道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成市建设控制要柰:建筑高度控制田园城市”建设案例借鉴79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目标田园城市建设五要素建设目标2格局田在城中山水格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