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9_第1页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9_第2页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9_第3页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9_第4页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共22分)1.0.4=:4=4÷=%2.5.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5立方米=升;2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10.01升=毫升.3.如果7A=8B,那么A:B=(:);B:7=(:).4.=,那么x和y成关系;如果14x=y,那么x和y成关系.5.一个圆柱体杯子盛满15升水,把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倒放入水,杯子中还有水.6.将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立方分米.7.把一张长18.84厘米,宽12.56厘米的纸圈成一个圆柱体,圈成的圆柱体底面积最大可能是.8.有两个高相等的圆柱,第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第二个底面半径的比是2:3.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6立方厘米,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9.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10.在一个比例里,已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合数,另一个外项是.11.请写出两个内项相等,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4的一个比例.12.一段路全长16千米,在比例尺为1:800000的设计图上应画厘米.如果画在一张长6厘米,宽40厘米的纸上,你认为选用比例尺比较合适.1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它们的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二、判断14.如果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积和高也一定相等..15.如果乙数是甲数的1.75倍,那么甲数:乙数能与14:8组成比例.(判断对错)16.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则这个圆柱和这个圆锥一定等底等高..(判断对错)17.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用底面积×高来表示.(判断对错)18.圆锥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它的高.(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如图中的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一些B.圆锥的体积是正方体的C.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相等20.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6厘米,则圆锥的高是()A.2厘米 B.3厘米 C.6厘米 D.18厘米21.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乘3,它的体积应乘()A.3 B.6 C.9 D.2722.全班总人数一定,及格人数和及格率()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2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比是()A.1:π B.1:2π C.π:1 D.2π:124.画统计图时,要根据信息的特点来画,在下面信息中,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适合用条形统计图的是,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的是.A.洋洋6﹣11岁的身高情况B.大豆的营养成分C.乐乐三门功课的成绩.四、计算.25.直接写出得数.0.48÷0.3=36﹣=2.5×40=0.23=×9÷=1÷×=45+90÷45+90=2.67+=26.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3.5×98+35×0.2÷(+)×﹣÷1312×(+﹣)÷〔(+)×〕27.求x的值+x=2==0.75:.五、正确操作.28.如图是一块长方形铁皮,用它做一个圆柱形的水桶,现在要配上一块正方形铁皮,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正方形的铁皮?(单位:分米)29.量量、算算、画画.(下图是缙云县老城区的示意图,取整厘米数.)(1)镇政府位于十字街口边大约米处;(2)缙云实验小学在十字街口北偏东40°方向300米处,请在图中画出“缙云实验小学”的位置.(3)十字街口东边300米处是寺后路,它与复兴街平行,在图中画线表示寺后路.六、解决问题.30.如图,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长方体,已知长方体的长是3.14米,高是2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31.一个圆锥形砂堆,高是1.8米,底面直径是16米.如果工人师傅用容积是0.7立方米的小推车用这堆砂子,要运多少车?32.笑笑新买一支净量45立方厘米的牙膏,牙膏的圆形出口的直径是6毫米.她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挤出的牙膏长约20毫米.这瓶牙膏大约能用多少几天?(取3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33.在比例尺是1:400的图纸上,测得一块长方形地的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4.小明读一本书,已经读了全书的,如果再读15页,则读过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是2:3,这本书有多少页?35.一张照长10厘米,宽6厘米.如果按3:1的比把这张照片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如果要使放大后照片的宽是30厘米,那么放大后照片的长应是多少厘米?36.养殖场的1号笼中关着的鸡和兔共有34只脚,11只头,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多少只?37.在一个圆柱形的储水箱里,把一段底面半径是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全部放入水中,水面就上升9厘米;把钢材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后,水面就下降4厘米.钢材的体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22分)1.0.4=1.6:4=4÷10=40%【考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4,根据比的前、后项和比值之间的关系,0.4×4=1.6,由此得出1.6:4=0.4;根据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4÷0.4=10,由此得出4÷10=0.4;把0.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40%.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解答】解:0.4=1.6:4=4÷10=40%;故答案为:1.6,10,40.2.5.4平方分米=540平方厘米;1.05立方米=1050升;240立方厘米=0.24立方分米;10.01升=10010毫升.【考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分析】(1)把平方分米化成平方厘米,用5.4乘进率100即可;(2)把立方米化成升,用1.05乘进率1000即可;(3)把立方厘米化成立方分米,用240除以进率1000即可;(4)把升化成毫升,用10.01乘进率1000即可.【解答】解:5.4平方分米=540平方厘米;1.05立方米=1050升;240立方厘米=0.24立方分米;10.01升=10010毫升.故答案为:540,1050,0.24,10010.3.如果7A=8B,那么A:B=(8:7);B:7=(A:8).【考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析】因为7A=8B,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写出这个比例式,问题即可逐步得解.【解答】解:因为7A=8B,则A:B=8:7;B:7=A:8;故答案为:8、7、A、8.4.=,那么x和y成反关系;如果14x=y,那么x和y成正关系.【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根据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则有xy=4,x与y的积一定,则x与y反比例关系;因为14x=y,则=14,y与x的商一定,则x与y正比例关系;故答案为:反,正.5.一个圆柱体杯子盛满15升水,把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倒放入水,杯子中还有10升水.【考点】圆锥的体积.【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形的体积是圆锥形的体积的3倍,知道等底等高的圆柱形的体积和圆锥形的体积相差圆锥形体积的2倍,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15÷3×2,=5×2,=10(升).答:杯子中还有10升水.故答案为:10升.6.将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500立方分米.【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分析】锯成4段,需要锯4﹣1=3次,每锯1次,表面积就增加2个底面的面积,所以表面积增加了60平方分米是增加了6个圆柱的底面积,由此利用除法的意义即可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5米=50分米,底面积:60÷6=10(平方分米),10×50=500(立方分米);答:这根木料的体积是500立方分米.故答案为:500.7.把一张长18.84厘米,宽12.56厘米的纸圈成一个圆柱体,圈成的圆柱体底面积最大可能是28.26平方厘米.【考点】圆、圆环的面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使所圈成的圆柱体底面积最大,也就是用这张纸的长作为圆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圆的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圆的面积.【解答】解:18.84÷3.14÷2=3(厘米);3.14×32=3.14×9=28.26(平方厘米);答:圈成的圆柱体底面积最大可能是28.2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8.26平方厘米.8.有两个高相等的圆柱,第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第二个底面半径的比是2:3.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6立方厘米,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分析】“第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第二个底面半径的比是2:3”,因为圆的面积的比等于半径的平方的比,所以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之比是4:9,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圆柱的高,高一定时,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成正比例,由此可得圆柱的体积之比是4:9,因为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6立方厘米,由此即可求出第二个圆柱的体积.【解答】解:因为第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第二个底面半径的比是2:3,所以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之比是4:9,则圆柱的体积之比是4:9,因为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6立方厘米,所以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16×9÷4=36(立方厘米),答: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故答案为:36.9.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2:3.【考点】比例尺应用题.【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令甲乙两圆的图上直径为2d,3d,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圆的直径分别是16d,24d,由此利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令甲乙两圆的图上直径为2d,3d,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甲乙两圆的直径分别是2d×8=16d,3d×8=24d,16d:24d=(16d÷8d):(24d÷8d)=2:3.故答案为:2:3.10.在一个比例里,已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合数,另一个外项是.【考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倒数的认识;合数与质数.【分析】由“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可知两个内项的积是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可知两个外项的积也是1;再根据“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进而用两外项的积1除以一个外项4即得另一个外项的数值.【解答】解: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最小的合数是4,因为两个内项的积是1,所以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等于1,一个外项是4,则另一个外项是:1÷4=;故答案为:.11.请写出两个内项相等,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4的一个比例2.4:6=6:15.【考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可假设两个内项都是6,则求的是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也就是第一个比缺比的前项,就用比值乘上比的后项;第二个比缺比的后项,就用比的前项除以比值;分别求出后,再写出比例即可.【解答】解:假设两个内项都是6,第一个比的前项:6×0.4=2.4,第二个比的后项:6÷0.4=15,这个比例式是:2.4:6=6:15.故答案为:2.4:6=6:15.12.一段路全长16千米,在比例尺为1:800000的设计图上应画2厘米.如果画在一张长6厘米,宽40厘米的纸上,你认为选用比例尺1:800000比较合适.【考点】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应用).【分析】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答即可;再根据所求的图上距离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即可.【解答】解:16千米=1600000厘米1600000×=2(厘米)2厘米<4厘米<6厘米所以,选用比例尺1:800000比较合适.答:设计图上应画2厘米,如果画在一张长6厘米,宽40厘米的纸上,选用比例尺1:800000比较合适.故答案为:2,1:800000.1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它们的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14.4厘米.【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分析】设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为V,圆柱的底面积为3S,圆锥的底面积为5S,利用它们的体积公式先求出它们的高的比,再进行解答.【解答】解:设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为V,圆柱的底面积为3S,圆锥的底面积为5S,则圆柱的高为:;圆锥的高为:,所以圆柱与圆锥的高之比是::=5:9,因为圆柱的高是8厘米,所以圆锥的高:8×9÷5=14.4(厘米),答:圆锥的高是14.4厘米.故答案为:14.4.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4.如果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积和高也一定相等.错误.【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分析】此题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进行判断.【解答】解:设圆柱1的底面积是5,高是10,则体积是:5×10=50;设圆柱2的底面积是10,高是5,则体积是:10×5=50;由上述计算可知,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积和高不一定相等,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5.如果乙数是甲数的1.75倍,那么甲数:乙数能与14:8组成比例.×(判断对错)【考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析】根据“乙数是甲数的1.75倍”,可知乙数:甲数=1.75=,所以甲数:乙数=4:7,进而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分别计算求出两内项的积和两外项的积,如果等于,就说明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不等于就不能组成比例.【解答】解:因为乙数:甲数=1.75=,所以甲数:乙数=4:7,又因为4×8≠7×14,所以甲数:乙数不能与14:8组成比例.故答案为:×.16.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则这个圆柱和这个圆锥一定等底等高.错误.(判断对错)【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分析】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但是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这个圆柱和这个圆锥不一定等底等高,此题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进行说明判断.【解答】解:设圆锥的底面积是1,高是3,则这个圆锥的体积是:×1×3=1;设圆柱的底面积是3,高是1,则这个圆柱的体积是:3×1=3;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但这个圆柱和这个圆锥不是等底等高,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7.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用底面积×高来表示.√(判断对错)【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分析】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据此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因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表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8.圆锥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它的高.×(判断对错)【考点】圆锥的特征.【分析】根据圆锥的高的含义: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圆锥的高的含义可知:圆锥的高只有一条,所以从圆锥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它的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三、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如图中的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一些B.圆锥的体积是正方体的C.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相等【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分析】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若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则圆柱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3×圆锥的体积,据此即可进行选择.【解答】解:因为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则圆柱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3×圆锥的体积,故答案为:B.20.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6厘米,则圆锥的高是()A.2厘米 B.3厘米 C.6厘米 D.18厘米【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与圆锥的体积公式V=sh,知道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相等时,圆柱的高与圆锥的高的比是1:3,再根据圆柱的高是6厘米,由此即可求出圆锥的高.【解答】解:因为,圆柱的体积公式是:V=sh,圆锥的体积公式是:V=sh,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相等时,圆柱的高与圆锥的高的比是1:3,所以,圆锥的高是:6×3=18(厘米),答:圆锥的高是18厘米,故选:D.21.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乘3,它的体积应乘()A.3 B.6 C.9 D.27【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积的变化规律.【分析】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则它的底面积就扩大9倍,若高也扩大3倍,则体积就扩大9×3=27倍,所以应选D;也可用假设法通过计算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因为V=πr2h;当r和h都扩大3倍时,V=π(r×3)2h×3=πr2h×27;所以体积就扩大27倍;或:假设底面半径是1,高也是1;V1=3.14×12×1=3.14;当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时,R=3;H=3,V2=3.14×32×3=3.14×27;所以体积就扩大27倍;故选:D.22.全班总人数一定,及格人数和及格率()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考点】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分析】判断两个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及格人数÷及格率=全班总人数(一定),是对应的比值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及格人数和及格率成正比例;故选:A.2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比是()A.1:π B.1:2π C.π:1 D.2π:1【考点】圆柱的展开图.【分析】因为将圆柱沿高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由此再根据“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圆柱的高相等;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表示出圆的底面周长,即圆柱的高,由此即可得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比.【解答】解: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圆柱的底面周长是:2πr,即圆柱的高为:2πr,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比是:r:2πr=1:2π;故选:B.24.画统计图时,要根据信息的特点来画,在下面信息中,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B,适合用条形统计图的是C,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的是A.A.洋洋6﹣11岁的身高情况B.大豆的营养成分C.乐乐三门功课的成绩.【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画统计图时,要根据信息的特点来画,在下面信息中,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大豆的营养成分,适合用条形统计图的是:乐乐三门功课的成绩,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的是:洋洋6﹣11岁的身高情况;故选:B,C,A.四、计算.25.直接写出得数.0.48÷0.3=36﹣=2.5×40=0.23=×9÷=1÷×=45+90÷45+90=2.67+=【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除法.【分析】①把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扩大10倍,再相除;②⑧把分数化为小数计算,注意小数点对齐;③根据积不变的规律,原式变为25×4;④原式为0.2×0.2×0.2;⑤调整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⑦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解答】解:0.48÷0.3=1.636﹣=35.52.5×40=1000.23=008×9÷=91÷×=45+90÷45+90=1372.67+=2.9226.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3.5×98+35×0.2÷(+)×﹣÷1312×(+﹣)÷〔(+)×〕【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分析】(1)先算括号内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2)可将3.5×98变为35×9.8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3)先算括号内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4)先算乘除,再算减法;(5)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6)先算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中括号内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解答】解:(1)(+)÷+=×+=+=(2)3.5×98+35×0.2=35×9.8+0.2×35=(9.8+0.2)×35=10×35=350(3)÷(+)=÷=×=(4)×﹣÷13=×﹣×=(﹣)×=×=(5)12×(+﹣)=12×+12×﹣12×=2+3﹣4=1(6)÷[(+)×]=÷[×]=÷=×=427.求x的值+x=2==0.75:.【考点】解比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减,两边再同乘以6即可;(2)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成外项乘积与内向乘积相等的等式25x=0.75×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除以25即可;(3)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成外项乘积与内向乘积相等的等式0.75x=40×,再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除以0.75即可.【解答】解:(1)+x=2+x﹣=2﹣x=x×6=×6x=7;(2)=25x=0.75×825x÷25=0.75×8÷25x=0.24;(3)=0.75:0.75x=40×0.75x÷0.75=40×÷0.75x=.五、正确操作.28.如图是一块长方形铁皮,用它做一个圆柱形的水桶,现在要配上一块正方形铁皮,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正方形的铁皮?(单位:分米)【考点】圆柱的展开图.【分析】由题意可知:需要的正方形的铁皮的最大内接圆的直径应等于正方形的边长,这个圆的底面周长已知,则可以求出底面直径,也就等于知道了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问题即可得解.【解答】解:正方形的边长是:9.42÷3.14=3(分米),面积是:3×3=9(平方分米).答:至少需要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铁皮.29.量量、算算、画画.(下图是缙云县老城区的示意图,取整厘米数.)(1)镇政府位于十字街口北边大约200米处;(2)缙云实验小学在十字街口北偏东40°方向300米处,请在图中画出“缙云实验小学”的位置.(3)十字街口东边300米处是寺后路,它与复兴街平行,在图中画线表示寺后路.【考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分析】(1)镇政府位于十字街北边,量出镇政府到十字街的图上距离,又因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于是即可求出镇政府到十字街的实际距离.(2)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即可求出缙云实验小学到十字街的图上距离,再据“缙云实验小学在东北边,与正北成40°夹角”即可在图上画出“缙云实验小学”的位置.(3)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即可求出寺后路到复兴路的图上距离,又因“它与复兴街平行”,于是就可以在图上标出其位置.【解答】解:(1)镇政府位于十字街北边,量出镇政府到十字街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镇政府到十字街的实际距离为:2×100=200(米);答:镇政府位于十字街北边大约200米处.(2)300÷100=3(厘米),又因“缙云实验小学在东北边,与正北成40°夹角”所以“缙云实验小学”的位置如下图所示:(3)300÷100=3(厘米),又因“它与复兴街平行”,所以“寺后路”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北、200..六、解决问题.30.如图,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长方体,已知长方体的长是3.14米,高是2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分析】这个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底面周长的一半,高就是圆柱的高,根据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体积,也就是后来长方体的体积.【解答】解: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14÷3.14=1(米);圆柱的体积:×12×2,=3.14×2,=6.28(立方米);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28立方米.31.一个圆锥形砂堆,高是1.8米,底面直径是16米.如果工人师傅用容积是0.7立方米的小推车用这堆砂子,要运多少车?【考点】关于圆锥的应用题.【分析】首先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求出沙堆的体积,然后用沙的体积除以小车每次运的数量即可.【解答】解:(16÷2)2×1.8÷0.7==120.576÷0.7≈173(车),答:要运173车.32.笑笑新买一支净量45立方厘米的牙膏,牙膏的圆形出口的直径是6毫米.她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挤出的牙膏长约20毫米.这瓶牙膏大约能用多少几天?(取3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考点】关于圆柱的应用题.【分析】求出一天她用牙膏的体积,再除这只牙膏的体积,就是能用的天数.据此解答.【解答】解:6毫米=0.6厘米,20毫米=2厘米,笑笑一天用牙膏的体积是:3×(0.6÷2)2×2×2,=3×0.09×2×2,=1.08(立方厘米),45÷1.08≈42(天);答:这瓶牙膏大约能用42天.33.在比例尺是1:400的图纸上,测得一块长方形地的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考点】比例尺应用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