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牡丹亭《惊梦》
1
牡丹亭《惊梦》
1江西臨川市汤显祖塑像2江西臨川市汤显祖塑像2
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家,享有“东方莎士比亚”的美称。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位于临川市却家山,占地200亩,由具有特色的小园林仿古建筑群“四梦村”组合而成,体现了汤显祖的巨著《临川四梦》中的意境,集瞻仰、研究、旅游观光为一体。3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戏剧江西臨川市杜麗娘之墓4江西臨川市杜麗娘之墓4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一、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1550-1616。汤显祖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王朝。21岁中举,后来科考一再受挫,34岁中进士,在南京作太常寺博士。1591年因上《论辅臣科臣疏》批评时政,被贬广东徐闻县任小吏,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五年后因痛感社会腐败和爱女、娇儿、大弟先后夭折,毅然辞官,归隐临川玉茗堂,创作“四梦”,展示至情论。汤显祖塑像5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一、生平与创作汤显祖塑
(二)思想
汤显祖思想儒、释、道兼有。其师罗汝芳是泰州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李贽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意识影响。与佛学大师达观神交多年。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风影响。祖父40岁后隐居乡村;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启蒙老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罗汝芳深通神佛吐纳之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信仰。6(二)思想6汤显祖在哲学思想上深受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的影响,对李贽尤为崇拜,称其为“畸人”,说“寻其吐属如获美剑”。他激烈反对宋明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认为人不能无欲。他敢于标出一个“情”字来和理学家的“性”、“理”相对抗。他把“情”分为善的“真情”与恶的“矫情”两种,认为摆脱封建专制束缚的合理要求的真情,具有永恒力量;而贪恋和放纵是不正当的“矫情”,是要坚决反对的。汤显祖这种对“真情”的推崇和追求,构成了他蔑视权贵、痛恨腐败政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他的晚年,由于政治上失意,崇尚佛道,滋长了人生如梦的消极出世思想,这种思想在后期创作中有明显的反映。7汤显祖在哲学思想上深受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的影响,对李贽尤汤显祖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是一致的。他面对皇帝昏庸腐朽、权臣擅权、宦官特务横行的现实,始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敢于一针见血地指出万历时期朝政的弊端,并直接批评皇帝本人。他向往廉洁政治,认为当官“必须不要钱,不惜死”,为政应当“因百姓所欲去留”。他处理政事与诉讼争端,常以人之常情为断案的是非标准,对当时的根本大法——《大明律》持怀疑和否定态度。8汤显祖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是一致的。他面对皇帝昏庸腐朽、权臣汤显祖的戏剧创作,除《牡丹亭》外,尚有《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因他人的书斋名玉茗尝,故又称“玉茗堂四梦”。其同时代人王思任曾概括“临川四梦”的主旨:《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情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汤显祖思想中包含着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和侠义思想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既有冲破儒家道学思想藩篱束缚、向往美好的社会理想的进步的一面,也包含着世事皆空、避世消极的思想因素,但究其指归还是他在《牡丹亭》中所阐扬的“至情”说。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明确说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9汤显祖的戏剧创作,除《牡丹亭》外,尚有《紫钗记》《南柯记》、把情突出地置于“生”与“死”之上。因为有了情,人可以由生而死,也可以由死而复生,显然,情成为人们生生死死的根本动力。正由于赋予“情”以至高无上的意义,故而与理学家所鼓吹的“理”发生了不可弥合的冲突,“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可见在情与理的关系问题上,汤显祖确是主张“情不可论理”(王思任语),即情不必受理的限制。可以说汤显祖是一个唯情主义者。10把情突出地置于“生”与“死”之上。因为有了情,人可以由生而死
1、“至情”论(尊情)内容有三:①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世总为情”(《耳伯麻姑游诗序》)
“人生而有情”(《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②有情人生的极境是“至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题词》)③“至情”的感悟方式是借戏剧来演绎。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2、抑理111、“至情”论(尊情)内容有三:11(三)创作
传奇五种:
《紫箫记》《紫钗记》(1587)《牡丹亭》(1598)《南柯记》(1600)《邯郸记》(1601)
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
汤显祖主要著作图影12(三)创作汤显祖主要著作图影12
第二节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
江西抚州牡丹亭13第二节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
江西抚州牡丹亭13
一、《牡丹亭》题材渊源及剧情
(一)题材渊源:
1、《牡丹亭题词》:“传杜太守事,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微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见《太平广记》之《法苑珠林》、《列异传》)
2、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重刻增补燕居笔记》)14一、《牡丹亭》题材渊源及剧情14取材《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见于明代何大伦纂辑的《燕居笔记》卷九(晁栗《宝文堂书目》已有着录,题为《杜丽娘记》),余公仁的《燕居笔记》卷八题《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两种《燕居笔记》都刊刻于万历年间以后,与汤显祖《牡丹亭》的上演时间难分前后,故有人(谭正璧)认为它们是对传奇戏的改编,这种观点近年来遭到驳斥。可以确定,传奇戏借鉴了上述话本小说,故汤显祖在剧前说得明白:“传杜太守事”,“杜太守事”即指《杜丽娘慕色还魂》一类话本所说的故事。15取材《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见于明代何大伦纂辑的《燕居笔记》
(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
宋朝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美貌多姿,才华出众,受封建礼教束缚,从小生长闺中,深居简出。一天,丽娘背着父母和塾师,与丫环到后花园去游春。美丽的风光,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色,激发起她对青春易逝的惋惜和对爱情的向往。游倦的丽娘回房休息,在梦中与一个英俊的少年男子柳梦梅相遇,两人互相爱悦,许多花仙齐来作媒……但好景不长,母亲将丽娘唤醒后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她以后少去游园。丽娘虽然应允,但心中仍在追恋梦境,并对梦中所爱之人日夜思念,怅然感伤,日久成疾,病入膏盲。杜丽娘临终时自画肖像一幅,题曰:“他年得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死后,家人将她葬在梅花庵。16
(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
宋朝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
三年后,一个名叫柳梦梅的青年赴京赶考路过南安,他因风雨所阻借宿于梅花庵。柳生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产生爱慕之情,遂与其魂魄相恋。在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魂灵接触中得知真情,遂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并同赴临安。柳梦梅参加科举考试后,正赶上金兵入侵,朝廷延迟发榜。此时,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在淮安被乱军包围,柳梦梅冒险前去寻找,而杜宝却不承认这个女婿,并把柳梦梅关押起来。入侵的金兵退走以后,朝廷发下榜来,柳梦梅中了头名状元。但是,顽固的杜宝仍然不同意女儿的婚事,想要拆散他们。最后,在皇帝的支持下,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17(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三年后,一个名叫柳梦梅的青年(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作者通过编织梦与醒、生与死等曲折离奇故事,突显出理想与现实、情与理之间的矛盾,破除“恒以理相格”的藩篱,赞颂了人性中的真情、“至情”。18(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作者通过编织梦与醒、生与死等曲折离奇(三)《牡丹亭》的思想内容《牡丹亭》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题材,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由梦生情、因情而死、死而复生、终得团圆的曲折过程,歌颂了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和对自由生活的执着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罪恶,以人间的至情否弃了僵化虚伪的“理”学和“礼”教,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封建精神。19(三)《牡丹亭》的思想内容《牡丹亭》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题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贵族家庭的生活环境,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礼教对人性的扼杀。杜宝家的生活方式是枯燥空虚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又是僵化陈腐的,这一切都构成了杜丽娘追求个性发展、爱情幸福的巨大压力,由此透露出封建礼教对人性,对人的正常身心需求的扼杀。杜丽娘年已二八,情窦渐开,对生活充满了渴望和梦想。然而她却被终日禁闭在绣房和塾书之中,不仅与社会隔绝(比崔莺莺的境况更悲惨),而且与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隔绝,甚至白天刺绣累了在自己的闺房中打个盹儿,也被视为有背家教的非礼行为。在这种倍受压抑的近乎变态的生活环境里,她的梦想、她的渴望也只能以一种非现实的甚至变态的形式来表露、实现。由此不难看到杜丽娘的处境是多么可悲,她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被完全剥夺了。20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贵族家庭的生活环境,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礼教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品并不是把杜宝、甄夫人、陈最良等人物描写成杜丽娘的对立面、刻意夸大他们“恶”的一面,而是兼写他们的长处和自身的不幸遭遇:杜宝勤政爱民、积极抗敌,是封建社会中的“能吏”,在他身上寄托着作者的理想;陈最良被封建科举制度耽误了一生;甄夫人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他们之所以扼杀杜丽娘的个性发展,并非出于恶意,往往是出于关心爱护,唯其如此,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是多么严重和深入人心,“以礼杀人”不是哪个人的罪恶,乃是封建社会制度的普遍罪恶。《牡丹亭》准确地合乎逻辑地刻画出了杜丽娘的思想性格,揭示了她由特定的生活环境、社会身份所形成而又与她的环境、身份极不协调的灵魂深处的矛盾,表明人性、人情终将冲破礼教的束缚。21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品并不是把杜宝、甄夫人、陈最良等人物描写(四)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
1、作者以反封建礼教作为创作目的,把戏剧冲突提炼到情与理对立的高度,用情与理的冲突贯穿全剧。
2、作品用情与理的冲突和尊情抑理的主张,表现明代社会生活中传统观念与新生思想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22(四)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1、作者以反封建礼(三)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
3、戏剧冲突是在现实和幻想两个世界中交叉展开进行的,幻想世界里是自由的,现实世界则是残酷的。
23(三)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3、戏剧冲突是在现实和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杜丽娘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苦于幽闺,乐于梦境:游园惊梦标志着杜丽娘青春意识的觉醒。杜丽娘对“情”的追求显然是以“欲”为基础,是“欲”——“情”,蕴含的个性解放精神,更具时代色彩。
24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24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二)因情而死,为情再生。她经历了由梦怀情、因情而死、由情复生的过程。“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杜丽娘因情而死,为情再生,正是作者在《题词》中说的那种“至情”,表现出“情”可以使人出生入死、可以起死回生的巨大力量。
25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二)因情而死,为情再生。她经历了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三)捍卫爱情,勇于抗争。
还魂后回到现实世界中坚决捍卫保护自己的爱情婚姻。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之恋和浪漫婚姻,是作家美好理想的闪光。26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三)捍卫爱情,勇于抗争。26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形象塑造,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与反动;反映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表现他们为实现理想的不屈不挠斗争,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27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形象塑造,揭露
《牡丹亭》:共五十五出,写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因梦而死,死后因得到爱情而生的过程。它通过杜丽娘为情而死的,情节,揭露了在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下,青年女性被摧残的事实,同时又通过她为情而生的情节,表达了广大青年要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强烈呼声。正因如此,它问世以后,在青年中,尤其是在青年妇女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三、《牡丹亭》28《牡丹亭》:共五十五出,写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因梦而死,死关于课文:《惊梦》是《牡丹亭》中的一出重戏。这出戏前半出写游园,后半出才是惊梦。作者通过杜丽娘要求冲破封建礼教牢笼的强烈愿望和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表达了以“情”反“理”的进步思想。从情节发展上看,它是杜丽娘由生到死的关键,而前半出“游园”,是杜丽娘冲破封建礼教牢笼的第一个实际行动。这一行动,促使她进一步地觉醒起来。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游园”,杜丽娘就不会受到美好春光的强烈刺激,因而也就不会做那样离奇的梦,不会有“寻梦”、“写真”、“诘病”、“闹病”等一系列的戏剧情节。29关于课文:《惊梦》是《牡丹亭》中的一出重戏。29《牡丹亭·惊梦》赏析《惊梦》是《牡丹亭》的第十出,由[绕地游]和[山坡羊]两套组成:前者为“游园”,后者为“惊梦”[绕地游]这套曲最后一支曲子是【尾】,“隔”表示唱至此为一段落,但尚未唱完,故下面还接[山坡羊]。《游园》一段,由六支曲子组成。作者运用写景,抒情和人物心理刻划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大好春光、良辰美景对深闺少女杜丽娘心理的影响,表现了杜丽娘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内心的痛苦和对自由幸福的向往。30《牡丹亭·惊梦》赏析《惊梦》是《牡丹亭》的第十出,由[绕地游牡丹亭.游园
汤显祖31牡丹亭.游园31T.99M
中国古典名著----《牡丹亭·
游园》32T.99M中国古典名著----《牡丹亭·游园》32[绕地游]
思春曲,抒发自己清晨醒来百无聊赖的情绪。唱出了少女的苦闷、彷徨。[步步娇]
迎春曲,写杜丽娘步出香闺前的娇羞。写出少女对春光的向往、矜持和自我欣赏。[醉扶归]
伤春曲,是杜丽娘自怜的集中表现。感叹美貌无人欣赏,青春将逝的悲伤。内容赏析:33[绕地游]内容赏析:33[皂罗袍]
面对美好的春光,青春已觉醒的杜丽娘性格发展,表现了追求幸福的苦闷,仍是一首伤春曲。[好姐姐]抒发面对花鸟而产生的惆怅和悲伤,由花鸟而及人。大力渲染了春天的美丽。
[隔尾]对比,为下文的惊梦作感情上的铺垫。34[皂罗袍]34(1)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2)曲辞典雅清丽,具有抒情诗的意味。3535[绕池游]“梦回莺啭……”——在鸟语花香,满园春光的景色中,杜丽娘独立远眺沉思。景是那么的欢快,而人却是那么孤独寂寞,这是一个矛盾。婉转的莺歌不但惊醒了她的春梦,而且唤醒了她的春情。“乱煞年光遍”,写出了春光的热闹,也透露了闺中少女春意缭乱、春情难遗的心情,“人立小庭深院”,人外在沉静,而内在的思想感情又是那么动荡,这又是一个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正是由于情与景的对立,客观环境限制了主观感情,使其不能自由地向外表露,只能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结果。这就构成了戏剧冲突,展开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这样一个欢愁很不协调的意境中,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思索,这是为什么?接着春香的几句唱“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对疑问作了回答:杜丽娘百无聊赖,无心女红,因为今年怀春之情更比去年深,故而愁怀难遣,凝神沉思。这就预示着她不会再象往年那样谨守闺阁,而要走出深闺,去游赏美丽的新天地,借春光来排解春情。这支曲子揭开了游园的序幕,为整个游园奠定了感情的基调。36[绕池游]“梦回莺啭……”——在鸟语花香,满园春光的景色中,下面[乌夜啼]杜丽娘的独白以及与春香的对白,进一步具体展现上面所描写的场面,把意境进一步深化:杜丽娘的“人立小庭深院”,其具体形象是“宿妆残”,痴情地在“望断梅关”,此时内心感情正是“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无边的愁绪,使她懒于梳妆,这正是她对目前处境不满的表现,但是外面的春光,毕竟是迷人的,正因此,她想冲出闺房庭院,到花园去一游。在杜丽娘看来,游园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大喜事,所以她精心打扮自己,“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可以看出她对游园的热切渴望和郑重的态度。同时也表现出杜丽娘冲破封建礼教的樊篱去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决心。37下面[乌夜啼]杜丽娘的独白以及与春香的对白,进一步具体展现上但未冲出樊篱,先写其处境,景之迷离引起情的迭宕。在[步步娇]一曲中,作者以情景的对比,突出其内心矛盾的加剧,促使她做出坚决冲出樊篱的行动。杜丽娘身处深院紧锁的香闺,意味着她被禁锢在封建礼教的牢笼中,虽然如此,却锁不住春光,锁不住春情。“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里既写景也写情。春风吹来,睛丝摇漾,使这个“闲庭院”有了生机。“情丝”是春天晴空中的游丝,据说是虫鸟所吐,晴丝袅袅,极细极微只有像杜丽娘这样细心闲适的闺房小姐才会发现,也只有对春天十分“好奇”的人才会专注地观察它。作品以细腻的笔触,从侧面揭示了杜丽娘的身份和性格。而且“晴丝”同“情思”是谐语双关,空中的“晴丝”正像杜丽娘心中的“情思”,这一缕“情思”是受了《关雎》的启示而开始萌生,又遇到春光的引诱,触发而逐渐苏醒。但它还不明确,也不强烈骚动,恰如空中的游丝,纤细朦胧,飘忽不定,难以捉摸。38但未冲出樊篱,先写其处境,景之迷离引起情的迭宕。在[步步娇]所以,“摇漾春如线”,这“春”字,既是指春光,也可以说是杜丽娘心中的零星情象细线般颤动。春景与春情情融洽得如此紧密巧妙,曲折细腻,真可谓达到了水乳交融、天衣无缝的地步。接着写杜丽娘开始正式梳妆。起初,她还象往时那样懒散地梳妆,“停半晌,整花钿”。这个细节,表现出少女的矜持。“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意思是说:没料到镜子把她的半张脸偷偷地照了进去,惹得她急忙躲闪,把耸起的如云秀发都弄得偏斜了。这里不说人照镜子,却说菱花偷人半面,把镜子拟人化了,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而且把杜丽娘娇羞天真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镜子照着面容而羞惊,要是让小伙子遇到呢,岂不更不好意思?这说明封建礼教对闺中少女束缚得该是多么严重。“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进一步写出了杜丽娘春情荡漾又怕违背家教的复杂矛盾心理。总之,这支曲子写得新颖别致,把杜丽娘细腻复杂的内心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39所以,“摇漾春如线”,这“春”字,既是指春光,也可以说是杜丽[醉扶归]曲抒写杜丽娘的情怀。当丫环春香说她“今日穿插得好”时,她感到春香对她不知心,不关情。她再也无法忍耐没有知心者的苦闷,一古脑儿把自己的情怀倾泄出来:“你道翠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里,一方面活龙活现地刻画出杜丽娘这个富家少女孤芳白赏,沾沾自喜的得意神态。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她并不满足于外表美,她所追求的是按着人的天性去表现青春,去自由幸福地生活。这是她真正的情怀,内心的追求。这样的情怀和追求在封建礼教统治的时代是无法实现的。“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一句,说明杜丽娘已感受到自己的美无人发现,情怀无人知晓,青春无人爱惜,少女的价值无人重视,白白长得这般美丽,有什么用?已是一位青春女子,所以产生了“羞花闭月花愁颤”的忧虑,透露了春情难遣的寂寞和对环境的不满。这支曲子通过春香的一句恭维的话引出了杜丽娘一段“气恼”话,这种借反驳之机唱出的曲词,反衬并深化了杜丽娘的思想性格,也使情节更曲折生动,生活气息更浓。40[醉扶归]曲抒写杜丽娘的情怀。当丫环春香说她“今日穿插得好”[皂罗袍]一曲写杜丽娘游园感受,直接表达她对封建家庭的不满和牢骚。物质生活已够丰富的了,然而精神生活却如此贫乏,农家少女尚能采桑踏青,自己却连后花园也不得观看,无怪乎她发出惊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原来”二字,把她深锁深闺,从未见到春色之美,在忽然一见时意想不到的美使她顿觉吃惊又生感慨的强烈感受,传神地表现出来。这样美的春色早就应该让她尽情地欣赏,从而获得欢乐,但不!因为“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美丽的景色,不能享受,正是在写她的情。她想到这些,悲从中油然而生,发出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引起的只是苦闷、惆怅、烦愁;她在无可奈何之中,只得发出痛苦的反问:能使人心情愉快的欢乐的事哪家才有呢?”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进一步形象地渲染杜丽娘触景而生的惆怅、感伤。通过合唱,展开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美景描绘:“朝飞幕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微微清风,雾露苍茫的湖面上画船摇荡,真是仙界般的美丽啊!这一美景的描绘,既是杜丽娘的想象,进一步把美的景致扩展,表现了处处美景处处春;同时又是对赏心乐事难家院的回答,处处都有赏心乐事。可是这一切对杜丽娘来说,只是一种想象,她一回到现实,却只能引起“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的惋惜悲叹,这种惋惜悲叹不是在埋怨自己,而是在控诉封建礼教对她的束缚!这里景色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是交叉进行的。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把杜丽娘目中之景,心中之情形象地展现出来。41[皂罗袍]一曲写杜丽娘游园感受,直接表达她对封建家庭的不满和[好姐姐]一曲进一步表达了杜丽娘幽怨伤感的情绪。曲中句句写景,却句句抒情:“遍青山啼红了杜鹃,”杜鹃花开满山野,该是多美啊,却是杜鹃泣血染红的,这不就是杜丽娘内心的悲鸣吗?“荼蘼外烟丝醉软”荼蘼架飘动着游丝,正是春的景致,而却是醉软——迷离恍惚,柔弱难支,这不就是杜丽娘的写照吗?“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这才是作者笔意所在。牡丹乃国色天香,娇贵无比,可是,等它开放,春天就要过去了。花开太迟了,这又是寓意着杜丽娘对美丽青春被耽误了的幽怨和伤感。杜丽娘以牡丹自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处境,正是“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怎能不感到愤满、伤感?上面几句是以花喻人,下面几句又是以鸟衬人。“生生燕语明如前,呖呖莺歌溜的圆”,成双成对的莺燕快活地唱和,简直是人间夫唱妇随,更反衬出杜丽娘的孤寂,声声鸟鸣,就像一针针地刺痛她的心,这就把她那悲痛的感情推向高潮。春香发出“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的感叹与杜丽娘“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杜然”的心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杜丽娘感到身边连个知心姐妹都没有,因而更加苦闷、怅惘,游兴急转直下,唱出了“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的灰冷的曲子。42[好姐姐]一曲进一步表达了杜丽娘幽怨伤感的情绪。曲中句句写景游园更是为了消愁解闷,谁知越游愁越重。显然杜丽娘的愁闷是时代、社会所决定的,决不是游园所能解决的。但是游园唤起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此后,她在追求自由和幸福爱情的道路上迈出了勇敢的步子。“游园”后的“惊梦”部分,描写梦境中的杜丽娘与柳梦梅爱情的真挚与热烈,表现了杜丽娘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和对封建家教的不满。43游园更是为了消愁解闷,谁知越游愁越重。显然杜丽娘的愁闷是时代游园之后,杜丽娘发现了自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婚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她想到自己正像落叶一样,自生自灭,对世人是无所谓的。浓绿欲滴时尚且无人顾盼,等它悄悄而落,更无人垂怜了。游园之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朦胧要求终子明朗化了。她开始意识到往日的寂寞、苦闷、彷徨,原来根子在于得不到自由的爱情。“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她大胆地发出了悲怒的咒骂声!“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她勇敢地发出了愤怒的抗议声!44游园之后,杜丽娘发现了自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吾生于宦族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惊梦45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牡丹亭》杜丽娘梦见柳梦梅46《牡丹亭》杜丽娘梦见柳梦梅46杜丽娘不愿将自己的青春埋葬在牢笼般的闺房里,她要追求自己的爱情的幸福。但杜丽娘所能见到的唯一外人男子是迂腐透顶老气横秋的陈最良,现实不可能给她提供爱情的机缘。要得到爱情除非在梦里。游园之后的奇梦就这样悄悄地走近了杜丽娘。牡丹亭畔,芍药阑边。杜丽娘得到了她所追求的柳梦梅的“千般爱惜,万种温存”。梦,毕竟是梦,而非现实。作者认为,这样的梦,虽说是“理之所必无”,却是“情之所必有”。爱情之梦天下谁人没有?这不独是杜丽娘一个人的梦,它是普天下青年男女的幻梦,是对自由爱情的热烈向往,是摆脱理学枷锁束缚的历史要求,只要天下人都能像杜丽娘一样及早觉醒,为实现爱情而奋斗,生死不渝,爱情就在身边。杜丽娘青春的觉醒,是对封建礼教的公开挑战,也是向广大妇女发出的呼唤,这在封建礼教最猖獗、社会最黑暗的晚明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统治者不把精力放在治国安邦上,而要整人,对本来就毫无政治地位可怜得很的妇女没有半点仁慈,连她们最低的生理要求和感情需要也要压制,如此压抑、愤闷,杜丽娘能不喊吗?千百万妇女能不喊吗?只不过是大多数不敢喊,杜丽娘喊出来了,她是爱情的勇士,是反封建社教的旗手。47杜丽娘不愿将自己的青春埋葬在牢笼般的闺房里,她要追求自己的爱“游园惊梦”曲文艳丽典雅,绚烂多彩;语言既华美俊丽,又有丰富的思想含义,可谓声情并茂,文采郁郁。写景抒情巧妙结合,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人物的心理描写与人物的语言动作搭配默契,人物的心理刻画与景物描写相互衬托,形成了诗情画意、景奇人活的特色,使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它体现了汤显祖和戏剧创作以“意、趣、神、色”为主的特点,显示了他卓绝的艺术才华。48“游园惊梦”曲文艳丽典雅,绚烂多彩;语言既华美俊丽,又有丰富《惊梦》精讲【山坡羊】心里烦乱的时候难以派遣春情,忽然生起幽怨的思人之情。为我生出个如意郎君,拣一个生于名门、和我配成神仙眷属。什么良缘,把青春拋的远!我的梦中之情谁看见?只得害羞的因循传统。梦中会遇上谁,和我一同度过春光?拖延,我这心中的话儿何处言说!遭受着折磨,苦命的人,只有老天才知!49《惊梦》精讲【山坡羊】心里烦乱的时候难以派遣春情,忽然生起幽讨论:
【山坡羊】反映出杜丽娘什么样的心情?50讨论:50
【山桃红】为了你这如花一样的美眷,流年似水,到处把你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我和你那边儿讲话去。(旦作含笑不行)(生作牵衣介)(旦低问)到哪里去?(生)转过这芍药栏向前,紧靠着湖山石边。(旦低问)秀才,去干什么呀?(生低答)和你松领扣,宽衣带,用袖梢儿遮盖着身体。你要忍耐,我要将你抚爱一会儿。(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在哪处曾经相见过,相看眼熟,难道这么相好相逢却没说一句话?(生强抱旦下)(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催花御史惜花天,检点春工又一年。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彩云边。”我是掌管南安府后花园的花神。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小姐游春感伤,导致柳秀才入梦。我们花神专掌惜玉怜香,所以来保护她,使她云雨之情十分欢快。
51【山桃红】为了你这如花一样的美眷,流年似水,到处把你寻遍
【鲍老催】(末)真是混阳蒸变,看他像虫儿般蠢动搧情。娇凝翠绽魂儿都在颤抖。这是梦幻中的情缘,前世注定,必将要实现的情缘。呀,淫邪弄脏了花台殿。让我拈片落花儿惊醒她(向鬼门丢花介)他正梦酣,梦中春情正浓,怎生留连?花片拈碎红了一片。秀才才到半梦;梦结束之后,好送杜小姐仍回香阁。我去了。(下)52【鲍老催】(末)真是混阳蒸变,看他像虫儿般蠢动搧情。娇凝
分析:在性爱自由被完全排除的礼教现实中,历代情爱作品多从男性视角写性幻梦、写女性的美艳及荐枕行为,实是表现男性在现实中受压抑、遭挫折的欲望,是对男性性欲望的排解、宣泄和自我抚慰、疗救。
《牡丹亭》摆脱了这种男性中心主义的性视角,把关注的目光转向女性这一弱势群体,它以杜丽娘为主角,从女性角度正面表现比任何前代更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明代妇女所受的压迫,表现她们性的苦闷以及对性爱的渴望和追求。这一性视角的转换,显示出作者对女性同情和尊重,显示了性爱中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内容。53分析:在性爱自由被完全排除的礼教现实中,历代情爱作品多从
【山桃红】(生、旦携手上)(生)这一霎那老天留给人方便,早枕着花眠。小姐你可好么?(旦低头介)(生)一个劲地把头点,红松翠偏。小姐休忘了呀,见了你紧紧相偎,慢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一片,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旦)秀才,你可要走了吗?(合)在哪里曾相见,相看的眼熟,难道这樣相好未曾说过一言?
54【山桃红】(生、旦携手上)(生)这一霎那老天留给人方便,
【绵搭絮】梦中幽会,才到梦边。无奈母亲,将我唤醒,说不在闺阁的纱窗中不能睡。使我出了一身冷汗,吓的我内心发荒脚步歪斜,心意发软发髻偏斜,差不多费尽神情,坐起来与谁适意?还是去睡觉吧。(贴上)“晚妆销粉印,春润费香篝。”小姐,熏了被窝再睡吧。分析:
杜丽娘的春心萌动,是从学《关雎》开始。只不过汤显祖对《关雎》有他自己的理解罢了,这便是借春香之口说出来的:
“俺小姐说:关了的雎鳩,尚然有洲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55【绵搭絮】梦中幽会,才到梦边。无奈母亲,将我唤醒,说不在
于是面对明媚春光,杜丽娘会发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这样动人心魄的浩叹;会发出“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的抱怨。也正是基于一个日渐成熟的女性生理上的追求,她的梦并没有滞留在那“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儿女缠绵之中,而是“将奴抱去牡丹亭畔,芍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两情初合,真是个千般爱情,万种温存”;是“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稍儿愠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看他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一般儿娇凝翠绽魂儿颤”《牡丹亭·惊梦》。惊梦之后,她念念不忘的还是梦中品尝的欢娱,“只图旧梦重来”。
56于是面对明媚春光,杜丽娘会发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
(宾白部分)讨论:由杜丽娘与母亲的冲突看杜丽娘的爱情观:
杜宝夫妻反对他们相爱,也恰恰因为他们要求天然本性的自然发展。
杜宝夫妇:一个姑娘,自己想男人,有男女要求,犯了天条。
杜丽娘:追求人的自然要求,“天然之情”,也就是“欲”:性欲、情欲,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美满婚姻。
冲突:父母不允许她有“欲”,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权利,礼教和程朱理学。
《牡丹亭》不像《金瓶梅》、《肉蒲团》那样满纸淫秽地去表现这种人的追求,而是给肉欲的放纵与追求这种本能加上了一个外衣:“情”,并将它提升到与“天理”相抗衡的程度。57(宾白部分)讨论:由杜丽娘与母亲的冲突看杜丽娘的爱情观:
它以人性和人的本能的复苏为基础,以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满足为目标,这也就使人与社会的冲突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它公然倡导人性的复苏与回归,表现出追求人性,要求个性解放的倾向,即灭天理,颂人欲,大声疾呼冲破理学禁锢的枷锁,以求得对活生生的自然的人的体认与尊重。应该说,这才是杜丽娘爱情的真实含义。《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虽然都写了爱情,但是情的内容有区别。崔莺莺的情是要求婚姻自主,要求郎才女貌;杜丽娘的情是女人应当有得到男性情爱的权利;林黛玉的情是男女之间思想、感情、道德的一致。这三种不同的情,标志着中国古代爱情史上的三大发展步骤。58它以人性和人的本能的复苏为基础,以人的基本生58
【尾声】(旦)春心发困,游赏疲倦,也不用香熏绣被就可以睡了。天呀,有心情那梦儿离去还不远。春望逍遥出画堂,张说间梅遮柳不胜芳。罗隐可知刘阮逢人处?许浑回首东风一断肠。韦庄
59【尾声】(旦)春心发困,游赏疲倦,也不用香熏绣被就可以睡《牡丹亭》丽娘拜见老师60《牡丹亭》丽娘拜见老师60《牡丹亭》侍女春香61《牡丹亭》侍女春香61《牡丹亭》春香闹学62《牡丹亭》春香闹学62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惊梦63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物
梦荷
王美芳
赵国经工笔人《牡丹亭》杜丽娘梦见柳梦梅64《牡丹亭》杜丽娘梦见柳梦梅64T.99(4-3)写真T.99(4-4)婚走65T.99(4-3)写真T.99(4-4)婚走656666杜丽娘的艺术形象1,杜丽娘的性格矛盾:一方面,养尊处优的社会地位形成了她性格上爽朗、恬静、驯顺的一面。这在她初上场时表现显得明显,她对封建家庭礼教给予的精神枷锁并无清晰的意识,而是处处标榜“儒门旧家数”;对那些“三从四德”的“贤达女”十分佩服,认为“都是些古镜模”,值得效仿,甚至对使女春香说:“你便略知书也做好奴仆”,可见她是不自觉地安于妇女的附庸地位的。这种来自封建家庭、教养而形成的驯顺、恬静性格,使得她在追求个性自由的道路上显得含蓄、矜持、内倾,除了自伤自怜、最终逃于梦境,竟找不到一种现实的解决途径。另一方面,杜丽娘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生活执著的热爱,她开始萌动的情怀是封建礼教所不能扼杀的。因此在陈最良讲述素来被看作是歌颂后妃之德的《关雎》诗时,却意外地“讲动”了杜丽娘的“情肠”,唤醒了她蛰伏的青春渴望。正是基于内心深处生命力的骚动,当她和春香私下游园后,那外在的自然界的融融春光,便与她内在的青春思绪发生了强烈的共鸣。67杜丽娘的艺术形象1,杜丽娘的性格矛盾:672,杜丽娘的觉醒:杜丽娘的觉醒发生在她游园之中、之后。当杜丽娘来到后花园,那明媚的春光、满园的美景,顿时使她兴奋不已、惊喜不止,惊呼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面对袅袅的晴丝、姹紫嫣红的美景,她开始是好奇、喜悦,但紧接着是触景生情:自然美景充满活力,充满生机,这和她个人生活空虚、无聊、沉闷的情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她发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慨叹。在大自然中,她发现了自身的价值,更进一步促使她青春的觉醒。游园之后,她叹息自己青春年华的虚度: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jī),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年华(或作“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682,杜丽娘的觉醒:杜丽娘的觉醒发生在她游园之中、之后。当杜丽于是憧憬着自由幸福的爱情,并且开始了热烈的追求。然而可悲的是,在那样一个缺乏人性自由的时代,在那样一个严酷、狭小的家庭环境,杜丽娘美好、正常的人性要求并不能在现实中实现,只能以一种非现实的变态的方式来表达,即把自己的欲望、愿望挤压到梦境之中,在梦境中与一个并不知名的男子(抽象的“男性”)幽会。而杜丽娘对这一可怜的梦境沉迷不已,再三回味,以致为此抑郁而死。她在相思病危之际,迸发出长期郁积的呼声: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是对摧残她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的抗议,但这一抗议却充满了辛酸、悲凉的意味。69于是憧憬着自由幸福的爱情,并且开始了热烈的追求。693,杜丽娘性格的发展:作品中杜丽娘的性格经历了三度发展与升华。第一度发展是在游园、惊梦之后,当她的青春愿望被唤醒,便由唯唯诺诺的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发展到勇于决裂、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此次发展与升华是如此迅速、猛烈,而梦境与现实的距离和反差又是如此巨大,以致杜丽娘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价,病死于寻梦的徒然渴望之中。这一发展即是汤显祖“至情”说的第一阶段:生者可以死。第二度发展是在杜丽娘死后,她面对阎罗王据理力争,身为鬼魂而对情人柳梦梅一往情深,以身相慰,最终历尽艰难,为情而复活,与柳梦梅在十分简陋的仪式下结为连理,这最突出地表现出杜丽娘“生生死死为情多”的性格特点,属于汤显祖“至情”说的高级阶段:死者可以生。703,杜丽娘性格的发展:作品中杜丽娘的性格经历了三度发展与升华第三度发展是杜丽娘在历尽劫难、终得团圆之后,为保卫自己的幸福成果,勇敢向顽固、无情的父亲斗争。金銮殿上,杜宝大施淫威,再三弹压状元柳梦梅,并指着杜丽娘狠心地请求:“愿吾皇向金阶一打,立见妖魔。”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对此,杜丽娘针锋相对,她在朝堂上时而娓娓而谈,述其衷情;时而慷慨陈词,辩其道理。将自己为情而死而生的过程演述得哀婉动人,催人泪下,就连皇帝也为之动容,甚至亲自主婚,“敕赐团圆”,这正是社会对杜丽娘、柳梦梅生死恋情与浪漫婚姻的承认和礼赞。71第三度发展是杜丽娘在历尽劫难、终得团圆之后,为保卫自己的幸福可以比较《西厢记》崔莺莺的爱情遭遇。莺莺的爱情,首先是现实的,她对张生一见钟情,由此产生爱慕之心;其次,张生是现实中实有之人,且就在她的身边,并曾得到母亲的许诺,有成功的可能。杜丽娘则不然,她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情人,其爱情的产生乃是源于人性深处不能泯没的正常情欲,甚至就是青春期到来时,正常情感、情欲受到过分压抑的变异体现。因此,比起莺莺来,它缺少现实基础,但却更富有人性特质;与之相随,这种爱情成功的希望在现实中并不具有,而杜丽娘竟然如愿以偿,反而更能反映出她的坚定、执著、生死不渝。《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奇特的爱情遭遇,一方面鞭挞了造成这种爱情畸形化的封建礼教,控诉了“理”对“情”的压抑和剥夺;另一方面又肯定歌颂了杜丽娘争取爱情幸福的顽强斗争,揭示出“情”是“理”所扼杀不了的。72可以比较《西厢记》崔莺莺的爱情遭遇。莺莺的爱情,首先是现实的《牡丹亭》的浪漫主义风格:
主题上:为演绎生死“至情”,剧中主人公对“情”执著追求,对“理”强烈反叛,最终如愿以偿,实现理想。主题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色彩。
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因病而死,死而再生。与意中人先有梦中结合,继而人鬼结合,最终人间结合。没有爱可得到爱,没有情人可生出情人,现实生命死亡可作为理想人生起点。奇幻情节和感人形象,既充满浪漫色彩,又带有时代特征。73《牡丹亭》的浪漫主义风格:主题上:为演绎生死“至情”,四、“临川四梦”的比较:
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王思任《牡丹亭序》)。(一)“四梦”相同处:一是均系改编前人旧作而赋予新的内容;二是均以“梦”为关键情节而现出浪漫特色。74四、“临川四梦”的比较:74(二)“四梦”不同处:
1、从题材内容看,《紫钗记》、《牡丹亭》属儿女风情戏,女性为主;《南柯记》》、《邯郸记》属政治问题剧,男性为主。
2、从审美倾向看,《紫钗记》、《牡丹亭》肯定赞颂,《南柯记》》、《邯郸记》否定批判。
3、从哲学主张、理想皈依看,风情戏标举真情、至情可歌可泣;政治戏揭示矫情、无情可鄙可憎。晚明王思任说:“其立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情也。”(《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序》)汤显祖:“词家四种,里巷儿童之技。人知其乐,不知其悲!”
4、从曲词风格看,风情戏艳丽多姿;政治戏尖锐深刻。75(二)“四梦”不同处:75
牡丹亭《惊梦》
76
牡丹亭《惊梦》
1江西臨川市汤显祖塑像77江西臨川市汤显祖塑像2
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家,享有“东方莎士比亚”的美称。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位于临川市却家山,占地200亩,由具有特色的小园林仿古建筑群“四梦村”组合而成,体现了汤显祖的巨著《临川四梦》中的意境,集瞻仰、研究、旅游观光为一体。78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戏剧江西臨川市杜麗娘之墓79江西臨川市杜麗娘之墓4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一、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1550-1616。汤显祖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王朝。21岁中举,后来科考一再受挫,34岁中进士,在南京作太常寺博士。1591年因上《论辅臣科臣疏》批评时政,被贬广东徐闻县任小吏,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五年后因痛感社会腐败和爱女、娇儿、大弟先后夭折,毅然辞官,归隐临川玉茗堂,创作“四梦”,展示至情论。汤显祖塑像80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一、生平与创作汤显祖塑
(二)思想
汤显祖思想儒、释、道兼有。其师罗汝芳是泰州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李贽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意识影响。与佛学大师达观神交多年。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风影响。祖父40岁后隐居乡村;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启蒙老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罗汝芳深通神佛吐纳之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信仰。81(二)思想6汤显祖在哲学思想上深受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的影响,对李贽尤为崇拜,称其为“畸人”,说“寻其吐属如获美剑”。他激烈反对宋明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认为人不能无欲。他敢于标出一个“情”字来和理学家的“性”、“理”相对抗。他把“情”分为善的“真情”与恶的“矫情”两种,认为摆脱封建专制束缚的合理要求的真情,具有永恒力量;而贪恋和放纵是不正当的“矫情”,是要坚决反对的。汤显祖这种对“真情”的推崇和追求,构成了他蔑视权贵、痛恨腐败政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他的晚年,由于政治上失意,崇尚佛道,滋长了人生如梦的消极出世思想,这种思想在后期创作中有明显的反映。82汤显祖在哲学思想上深受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的影响,对李贽尤汤显祖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是一致的。他面对皇帝昏庸腐朽、权臣擅权、宦官特务横行的现实,始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敢于一针见血地指出万历时期朝政的弊端,并直接批评皇帝本人。他向往廉洁政治,认为当官“必须不要钱,不惜死”,为政应当“因百姓所欲去留”。他处理政事与诉讼争端,常以人之常情为断案的是非标准,对当时的根本大法——《大明律》持怀疑和否定态度。83汤显祖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是一致的。他面对皇帝昏庸腐朽、权臣汤显祖的戏剧创作,除《牡丹亭》外,尚有《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因他人的书斋名玉茗尝,故又称“玉茗堂四梦”。其同时代人王思任曾概括“临川四梦”的主旨:《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情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汤显祖思想中包含着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和侠义思想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既有冲破儒家道学思想藩篱束缚、向往美好的社会理想的进步的一面,也包含着世事皆空、避世消极的思想因素,但究其指归还是他在《牡丹亭》中所阐扬的“至情”说。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明确说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84汤显祖的戏剧创作,除《牡丹亭》外,尚有《紫钗记》《南柯记》、把情突出地置于“生”与“死”之上。因为有了情,人可以由生而死,也可以由死而复生,显然,情成为人们生生死死的根本动力。正由于赋予“情”以至高无上的意义,故而与理学家所鼓吹的“理”发生了不可弥合的冲突,“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可见在情与理的关系问题上,汤显祖确是主张“情不可论理”(王思任语),即情不必受理的限制。可以说汤显祖是一个唯情主义者。85把情突出地置于“生”与“死”之上。因为有了情,人可以由生而死
1、“至情”论(尊情)内容有三:①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世总为情”(《耳伯麻姑游诗序》)
“人生而有情”(《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②有情人生的极境是“至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题词》)③“至情”的感悟方式是借戏剧来演绎。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2、抑理861、“至情”论(尊情)内容有三:11(三)创作
传奇五种:
《紫箫记》《紫钗记》(1587)《牡丹亭》(1598)《南柯记》(1600)《邯郸记》(1601)
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
汤显祖主要著作图影87(三)创作汤显祖主要著作图影12
第二节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
江西抚州牡丹亭88第二节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
江西抚州牡丹亭13
一、《牡丹亭》题材渊源及剧情
(一)题材渊源:
1、《牡丹亭题词》:“传杜太守事,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微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见《太平广记》之《法苑珠林》、《列异传》)
2、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重刻增补燕居笔记》)89一、《牡丹亭》题材渊源及剧情14取材《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见于明代何大伦纂辑的《燕居笔记》卷九(晁栗《宝文堂书目》已有着录,题为《杜丽娘记》),余公仁的《燕居笔记》卷八题《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两种《燕居笔记》都刊刻于万历年间以后,与汤显祖《牡丹亭》的上演时间难分前后,故有人(谭正璧)认为它们是对传奇戏的改编,这种观点近年来遭到驳斥。可以确定,传奇戏借鉴了上述话本小说,故汤显祖在剧前说得明白:“传杜太守事”,“杜太守事”即指《杜丽娘慕色还魂》一类话本所说的故事。90取材《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见于明代何大伦纂辑的《燕居笔记》
(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
宋朝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美貌多姿,才华出众,受封建礼教束缚,从小生长闺中,深居简出。一天,丽娘背着父母和塾师,与丫环到后花园去游春。美丽的风光,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色,激发起她对青春易逝的惋惜和对爱情的向往。游倦的丽娘回房休息,在梦中与一个英俊的少年男子柳梦梅相遇,两人互相爱悦,许多花仙齐来作媒……但好景不长,母亲将丽娘唤醒后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她以后少去游园。丽娘虽然应允,但心中仍在追恋梦境,并对梦中所爱之人日夜思念,怅然感伤,日久成疾,病入膏盲。杜丽娘临终时自画肖像一幅,题曰:“他年得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死后,家人将她葬在梅花庵。91
(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
宋朝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
三年后,一个名叫柳梦梅的青年赴京赶考路过南安,他因风雨所阻借宿于梅花庵。柳生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产生爱慕之情,遂与其魂魄相恋。在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魂灵接触中得知真情,遂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并同赴临安。柳梦梅参加科举考试后,正赶上金兵入侵,朝廷延迟发榜。此时,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在淮安被乱军包围,柳梦梅冒险前去寻找,而杜宝却不承认这个女婿,并把柳梦梅关押起来。入侵的金兵退走以后,朝廷发下榜来,柳梦梅中了头名状元。但是,顽固的杜宝仍然不同意女儿的婚事,想要拆散他们。最后,在皇帝的支持下,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92(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三年后,一个名叫柳梦梅的青年(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作者通过编织梦与醒、生与死等曲折离奇故事,突显出理想与现实、情与理之间的矛盾,破除“恒以理相格”的藩篱,赞颂了人性中的真情、“至情”。93(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作者通过编织梦与醒、生与死等曲折离奇(三)《牡丹亭》的思想内容《牡丹亭》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题材,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由梦生情、因情而死、死而复生、终得团圆的曲折过程,歌颂了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和对自由生活的执着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罪恶,以人间的至情否弃了僵化虚伪的“理”学和“礼”教,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封建精神。94(三)《牡丹亭》的思想内容《牡丹亭》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题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贵族家庭的生活环境,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礼教对人性的扼杀。杜宝家的生活方式是枯燥空虚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又是僵化陈腐的,这一切都构成了杜丽娘追求个性发展、爱情幸福的巨大压力,由此透露出封建礼教对人性,对人的正常身心需求的扼杀。杜丽娘年已二八,情窦渐开,对生活充满了渴望和梦想。然而她却被终日禁闭在绣房和塾书之中,不仅与社会隔绝(比崔莺莺的境况更悲惨),而且与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隔绝,甚至白天刺绣累了在自己的闺房中打个盹儿,也被视为有背家教的非礼行为。在这种倍受压抑的近乎变态的生活环境里,她的梦想、她的渴望也只能以一种非现实的甚至变态的形式来表露、实现。由此不难看到杜丽娘的处境是多么可悲,她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被完全剥夺了。95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贵族家庭的生活环境,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礼教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品并不是把杜宝、甄夫人、陈最良等人物描写成杜丽娘的对立面、刻意夸大他们“恶”的一面,而是兼写他们的长处和自身的不幸遭遇:杜宝勤政爱民、积极抗敌,是封建社会中的“能吏”,在他身上寄托着作者的理想;陈最良被封建科举制度耽误了一生;甄夫人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他们之所以扼杀杜丽娘的个性发展,并非出于恶意,往往是出于关心爱护,唯其如此,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是多么严重和深入人心,“以礼杀人”不是哪个人的罪恶,乃是封建社会制度的普遍罪恶。《牡丹亭》准确地合乎逻辑地刻画出了杜丽娘的思想性格,揭示了她由特定的生活环境、社会身份所形成而又与她的环境、身份极不协调的灵魂深处的矛盾,表明人性、人情终将冲破礼教的束缚。96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品并不是把杜宝、甄夫人、陈最良等人物描写(四)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
1、作者以反封建礼教作为创作目的,把戏剧冲突提炼到情与理对立的高度,用情与理的冲突贯穿全剧。
2、作品用情与理的冲突和尊情抑理的主张,表现明代社会生活中传统观念与新生思想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97(四)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1、作者以反封建礼(三)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
3、戏剧冲突是在现实和幻想两个世界中交叉展开进行的,幻想世界里是自由的,现实世界则是残酷的。
98(三)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3、戏剧冲突是在现实和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杜丽娘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苦于幽闺,乐于梦境:游园惊梦标志着杜丽娘青春意识的觉醒。杜丽娘对“情”的追求显然是以“欲”为基础,是“欲”——“情”,蕴含的个性解放精神,更具时代色彩。
99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24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二)因情而死,为情再生。她经历了由梦怀情、因情而死、由情复生的过程。“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杜丽娘因情而死,为情再生,正是作者在《题词》中说的那种“至情”,表现出“情”可以使人出生入死、可以起死回生的巨大力量。
100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二)因情而死,为情再生。她经历了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三)捍卫爱情,勇于抗争。
还魂后回到现实世界中坚决捍卫保护自己的爱情婚姻。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之恋和浪漫婚姻,是作家美好理想的闪光。101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三)捍卫爱情,勇于抗争。26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形象塑造,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与反动;反映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表现他们为实现理想的不屈不挠斗争,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102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形象塑造,揭露
《牡丹亭》:共五十五出,写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因梦而死,死后因得到爱情而生的过程。它通过杜丽娘为情而死的,情节,揭露了在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下,青年女性被摧残的事实,同时又通过她为情而生的情节,表达了广大青年要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强烈呼声。正因如此,它问世以后,在青年中,尤其是在青年妇女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三、《牡丹亭》103《牡丹亭》:共五十五出,写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因梦而死,死关于课文:《惊梦》是《牡丹亭》中的一出重戏。这出戏前半出写游园,后半出才是惊梦。作者通过杜丽娘要求冲破封建礼教牢笼的强烈愿望和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表达了以“情”反“理”的进步思想。从情节发展上看,它是杜丽娘由生到死的关键,而前半出“游园”,是杜丽娘冲破封建礼教牢笼的第一个实际行动。这一行动,促使她进一步地觉醒起来。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游园”,杜丽娘就不会受到美好春光的强烈刺激,因而也就不会做那样离奇的梦,不会有“寻梦”、“写真”、“诘病”、“闹病”等一系列的戏剧情节。104关于课文:《惊梦》是《牡丹亭》中的一出重戏。29《牡丹亭·惊梦》赏析《惊梦》是《牡丹亭》的第十出,由[绕地游]和[山坡羊]两套组成:前者为“游园”,后者为“惊梦”[绕地游]这套曲最后一支曲子是【尾】,“隔”表示唱至此为一段落,但尚未唱完,故下面还接[山坡羊]。《游园》一段,由六支曲子组成。作者运用写景,抒情和人物心理刻划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大好春光、良辰美景对深闺少女杜丽娘心理的影响,表现了杜丽娘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内心的痛苦和对自由幸福的向往。105《牡丹亭·惊梦》赏析《惊梦》是《牡丹亭》的第十出,由[绕地游牡丹亭.游园
汤显祖106牡丹亭.游园31T.99M
中国古典名著----《牡丹亭·
游园》107T.99M中国古典名著----《牡丹亭·游园》32[绕地游]
思春曲,抒发自己清晨醒来百无聊赖的情绪。唱出了少女的苦闷、彷徨。[步步娇]
迎春曲,写杜丽娘步出香闺前的娇羞。写出少女对春光的向往、矜持和自我欣赏。[醉扶归]
伤春曲,是杜丽娘自怜的集中表现。感叹美貌无人欣赏,青春将逝的悲伤。内容赏析:108[绕地游]内容赏析:33[皂罗袍]
面对美好的春光,青春已觉醒的杜丽娘性格发展,表现了追求幸福的苦闷,仍是一首伤春曲。[好姐姐]抒发面对花鸟而产生的惆怅和悲伤,由花鸟而及人。大力渲染了春天的美丽。
[隔尾]对比,为下文的惊梦作感情上的铺垫。109[皂罗袍]34(1)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2)曲辞典雅清丽,具有抒情诗的意味。11035[绕池游]“梦回莺啭……”——在鸟语花香,满园春光的景色中,杜丽娘独立远眺沉思。景是那么的欢快,而人却是那么孤独寂寞,这是一个矛盾。婉转的莺歌不但惊醒了她的春梦,而且唤醒了她的春情。“乱煞年光遍”,写出了春光的热闹,也透露了闺中少女春意缭乱、春情难遗的心情,“人立小庭深院”,人外在沉静,而内在的思想感情又是那么动荡,这又是一个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正是由于情与景的对立,客观环境限制了主观感情,使其不能自由地向外表露,只能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结果。这就构成了戏剧冲突,展开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这样一个欢愁很不协调的意境中,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思索,这是为什么?接着春香的几句唱“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对疑问作了回答:杜丽娘百无聊赖,无心女红,因为今年怀春之情更比去年深,故而愁怀难遣,凝神沉思。这就预示着她不会再象往年那样谨守闺阁,而要走出深闺,去游赏美丽的新天地,借春光来排解春情。这支曲子揭开了游园的序幕,为整个游园奠定了感情的基调。111[绕池游]“梦回莺啭……”——在鸟语花香,满园春光的景色中,下面[乌夜啼]杜丽娘的独白以及与春香的对白,进一步具体展现上面所描写的场面,把意境进一步深化:杜丽娘的“人立小庭深院”,其具体形象是“宿妆残”,痴情地在“望断梅关”,此时内心感情正是“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无边的愁绪,使她懒于梳妆,这正是她对目前处境不满的表现,但是外面的春光,毕竟是迷人的,正因此,她想冲出闺房庭院,到花园去一游。在杜丽娘看来,游园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大喜事,所以她精心打扮自己,“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可以看出她对游园的热切渴望和郑重的态度。同时也表现出杜丽娘冲破封建礼教的樊篱去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决心。112下面[乌夜啼]杜丽娘的独白以及与春香的对白,进一步具体展现上但未冲出樊篱,先写其处境,景之迷离引起情的迭宕。在[步步娇]一曲中,作者以情景的对比,突出其内心矛盾的加剧,促使她做出坚决冲出樊篱的行动。杜丽娘身处深院紧锁的香闺,意味着她被禁锢在封建礼教的牢笼中,虽然如此,却锁不住春光,锁不住春情。“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里既写景也写情。春风吹来,睛丝摇漾,使这个“闲庭院”有了生机。“情丝”是春天晴空中的游丝,据说是虫鸟所吐,晴丝袅袅,极细极微只有像杜丽娘这样细心闲适的闺房小姐才会发现,也只有对春天十分“好奇”的人才会专注地观察它。作品以细腻的笔触,从侧面揭示了杜丽娘的身份和性格。而且“晴丝”同“情思”是谐语双关,空中的“晴丝”正像杜丽娘心中的“情思”,这一缕“情思”是受了《关雎》的启示而开始萌生,又遇到春光的引诱,触发而逐渐苏醒。但它还不明确,也不强烈骚动,恰如空中的游丝,纤细朦胧,飘忽不定,难以捉摸。113但未冲出樊篱,先写其处境,景之迷离引起情的迭宕。在[步步娇]所以,“摇漾春如线”,这“春”字,既是指春光,也可以说是杜丽娘心中的零星情象细线般颤动。春景与春情情融洽得如此紧密巧妙,曲折细腻,真可谓达到了水乳交融、天衣无缝的地步。接着写杜丽娘开始正式梳妆。起初,她还象往时那样懒散地梳妆,“停半晌,整花钿”。这个细节,表现出少女的矜持。“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意思是说:没料到镜子把她的半张脸偷偷地照了进去,惹得她急忙躲闪,把耸起的如云秀发都弄得偏斜了。这里不说人照镜子,却说菱花偷人半面,把镜子拟人化了,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而且把杜丽娘娇羞天真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镜子照着面容而羞惊,要是让小伙子遇到呢,岂不更不好意思?这说明封建礼教对闺中少女束缚得该是多么严重。“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进一步写出了杜丽娘春情荡漾又怕违背家教的复杂矛盾心理。总之,这支曲子写得新颖别致,把杜丽娘细腻复杂的内心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114所以,“摇漾春如线”,这“春”字,既是指春光,也可以说是杜丽[醉扶归]曲抒写杜丽娘的情怀。当丫环春香说她“今日穿插得好”时,她感到春香对她不知心,不关情。她再也无法忍耐没有知心者的苦闷,一古脑儿把自己的情怀倾泄出来:“你道翠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里,一方面活龙活现地刻画出杜丽娘这个富家少女孤芳白赏,沾沾自喜的得意神态。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她并不满足于外表美,她所追求的是按着人的天性去表现青春,去自由幸福地生活。这是她真正的情怀,内心的追求。这样的情怀和追求在封建礼教统治的时代是无法实现的。“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一句,说明杜丽娘已感受到自己的美无人发现,情怀无人知晓,青春无人爱惜,少女的价值无人重视,白白长得这般美丽,有什么用?已是一位青春女子,所以产生了“羞花闭月花愁颤”的忧虑,透露了春情难遣的寂寞和对环境的不满。这支曲子通过春香的一句恭维的话引出了杜丽娘一段“气恼”话,这种借反驳之机唱出的曲词,反衬并深化了杜丽娘的思想性格,也使情节更曲折生动,生活气息更浓。115[醉扶归]曲抒写杜丽娘的情怀。当丫环春香说她“今日穿插得好”[皂罗袍]一曲写杜丽娘游园感受,直接表达她对封建家庭的不满和牢骚。物质生活已够丰富的了,然而精神生活却如此贫乏,农家少女尚能采桑踏青,自己却连后花园也不得观看,无怪乎她发出惊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原来”二字,把她深锁深闺,从未见到春色之美,在忽然一见时意想不到的美使她顿觉吃惊又生感慨的强烈感受,传神地表现出来。这样美的春色早就应该让她尽情地欣赏,从而获得欢乐,但不!因为“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美丽的景色,不能享受,正是在写她的情。她想到这些,悲从中油然而生,发出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引起的只是苦闷、惆怅、烦愁;她在无可奈何之中,只得发出痛苦的反问:能使人心情愉快的欢乐的事哪家才有呢?”作者没有直接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转让合同详解
- 2024年度船员工作环境改善合同
- 灯具企业2024年度品牌授权合同
- 2024年度研发合作合同: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 2024版渣土运输行业标准合同2篇
- 2024年度物业公司提供的电梯维护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设备采购与安装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网站建设合同与内容托管协议
- 钢构清工承包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体育赛事举办权委托合同
- 审核评估报告(课堂PPT)
- 体育运动中的二次函数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PPT课件
- 历年中国建设银行面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
- 烹饪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 车库通风施工方案
- 美国标准黄卡
- CAD2019教程(最新完整版)
- 危大工程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清单(住建部2018第31号文)
- 26个英语字母象征意义(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