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复习_第1页
护理学导论复习_第2页
护理学导论复习_第3页
护理学导论复习_第4页
护理学导论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其基本概念1、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1836年,德国牧师西奥多·弗里德尔(Fliedner)在斯瓦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较为正规的护士训练班。3、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被士兵称为“提灯女神”4、南丁格尔对护理发展的贡献列为以下几个方面(1)、为护理向正规的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为现代护理赋予了科学的内容,使护理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2)、著书立说,阐述其基本护理思想:1858----“医院札记”1859-----“护理札记”(3)、致力于创办学校使护理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的圣多马医院开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4)、创立了一整套护理制度(5)、其他方面,强调了护理伦理及人道主义护理观念,要求平等对待每位服务对象,不分信仰、种族、贫富给服务对象平等的护理。5、.护理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1)以疾病为中心(1860年~20世纪40年代)(2)以病人为中心——开始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及生活方式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70)(3)以人为健康的中心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6、专业特征:(1)、以服务为目的(2)、有完善的教育体制(3)、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4)、有良好的科研体系(5)、由专业自主性(6)、不断发展以满足社会需要7.护理专业的划分根据护理功能来划分(1)独立的护理功能(independentfunction)(2)合作性护理功能(interdependentfunction)(3)依赖性护理功能(dependentfunction)根据工作的专业性质来分(1)专业性工作(2)类专业性(3)非专业性8、护理功能:(1)独立的护理功能(independentfunction)(2)合作性护理功能(interdependentfunction)如与医生配合,饮食方面指导(3)依赖性护理功能(dependentfunction)应用各种药物,使用呼吸机等9、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包括以下4各方面:①伦理学知识②美学知识③个人知识④科学知识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CouncilofNursesICN中华护理学会————ChineseNursingAssociation,CAN1909年在江西成立1888年在福州成立了中国第一所护工学校世界卫生组织WMO(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第二章健康与疾病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2、亚健康状态: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体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时,这种生理状态称亚健康状态。3、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它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4、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⑴、日常健康行为:合理的营养、平衡膳食⑵、保健行为:如定期体检⑶、避免有害环境行为:如空气污染、紧张的生活环境⑷、戒除不良嗜好行为:如戒烟、不酗酒⑸、预警行为:系安全带⑹、求医行为:察觉到自己有某种疾病时,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⑺、尊医行为:确认有病后,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⑻、病人角色行为:伤病致残后积极康复5、患病(illness):指病人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病人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厌恶不愉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6、疾病状态(sick):其对自我感觉或他人认为患病的人的各种症状进行测量或测定的一种表述,或者用病理生理等各种医学术语概括及解释的可观察、可感知的现象。7、疾病:是机体身心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和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部及机体与外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况的偏离或终结。8、致病模式:⑴、三角模式⑵、轮况模式9、病人角色有如下特征:(1)脱离或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角色及义务(2)病人对于其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有权利接受帮助(3)病人有恢复健康的义务(4)病人有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10、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及心理原因(1)病人角色行为冲突(意识到自己有病但不接受病人角色)(2)病人角色行为强化(害怕离开医务人员对正常生活缺乏信心)(3)病人角色行为缺如(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承认自己有病)(4)病人角色行为异常(久病有悲观厌倦甚至自杀)(5)病人角色行为消退(病人因父母有病而转变为儿子)11、身体心像(bodyimage):个人脑海中对自己身体所具有的一种影响12、预防疾病的措施:(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primaryprevention)是从病因上防止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采取自我保健及特殊保护措施。(2)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关键是早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及“三早预防”(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tertiaryprevention)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低限度。13、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HealthCare,PHC):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顾,包括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及康复服务。14、初级卫生保健特点:⑴、普及性⑵、综合性⑶、整体性⑷、参与性⑸、持续性15、初级卫生保健原则:⑴、公平(equity)⑵、可获得性(accessibility)⑶、充能(empowerment)⑷、文化感受性(culturalsensitivity)⑸、自我决策(self-decision)第三章人的基本需要1、需要(need):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2.人的基本需要(basicneeds):是个体生存、成长、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需求。时产生行为的原动力。3、需要的特征:⑴、需要的动力性、无限性⑵、需要的共同性与独特性⑶、需要的整体关联性⑷、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4、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HierarchyofBasicHumanNeedsTheory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physiologyneeds):维持生存及种族延续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氧气、食物、水、排泄、温度、避免疼痛、休息和活动、性等。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最低层次、最强有力的需要,是其他需要产生的基础安全的需要(Safetyneeds):指希望受到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涉及生理和心理的两个方面,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3)、爱与归属感的需要(loveandbelongingnessneeds):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和支持的需要,包括得到和给予两个方面。⑷、尊重的需要(esteemneeds):包括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⑸、自我实现的需要(needsofself-actualization)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需要。6、入院病人可能出现的未满足的需要及满足途径(1)生理的需要(氧气、水分、营养、排泄、温度、休息和睡眠、避免疼痛)(2)刺激的需要(3)安全的需要(4)爱与归属感的需要(5)尊重的需要(6)自我实现的需要7、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1)必须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考虑较高层次的需要(2)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间不同(3)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较高层次的需要产生的基础(4)各层次需要重叠出现(5)各需要之间的层次顺序并非固定不变(6)越高层次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和程度差异越大(7)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密切相关8、需要理论对护理实践的意义:⑴、识别病人未满足的需要⑵、领悟和理解病人的行为和情感⑶、预测病人即将出现或为表达的需要⑷、识别病人需要的轻重缓急第四章人的成长与发展1、成长(growth):又称生长,只有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种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2、发展(development):又称发育,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是质的变化,一般不容易通过量化的指标来测量。3、成长与发展的规律:⑴、预测性⑵、顺序性⑶、连续性阶段性⑷、不平衡性⑸、个体差异性⑹、关键期4、意识(consciousness):个体直接感知的心理部分,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部分。如感知觉、情绪、意志和思维等被形容为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之巅部分。5、潜意识()6、人格的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⑴、本我:处于潜意识深处,本我受快乐原则⑵、自我(ego):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受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是人格中最理性的部分,由_________和自我理想两部分组成,遵循完美原则。7、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婴儿期(infancy)0—18个月,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2)幼儿期(earlychildhood)18个月—3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3)学龄前期(latechildhood)3—6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主动对内疚(4)学龄期(schoolage)6—12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勤奋对自卑(5)青春期(adolescent)12—18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6)青年期(youngadulthood)18—35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亲密对孤独(7)中年期(adulthood)35—65岁,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创造对停滞(8)老年期(oldage)65岁以上,此期发展的危机是完善对失望8、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理论的主要内容(1)意识的层次(意识、潜意识、前意识)(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3)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9、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10、性心理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1)、指导护士为父母提供健康教育(2)、指导护士在护理中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1、压力(stress)::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认知评价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把压力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三个环节。2、压力源(stressor):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3、压力源分类(或压力性质的分类):(1)躯体性(2)心理性(3)社会性(4)文化性4、席尔被称为“压力理论之父”5、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GAS):又称全身适应综合征,是人体对压力源的全身性、紧张性、非特异性反应局部适应综合征(LocalAdaptationSyndrome,LAS):机体在出现全身反应的同时所出现的某一器官或区域内的反应6、适应反应的过程①、警告期(alarmstage)②、抵抗期(resistancestage)③、耗竭期(exhaustionstage)7、认知评价的包含三种方式(或拉扎勒斯的三级认知评价)①、初级评价②、次级评价③、重新评价8、危机(crisis):是一个人重要的生活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及瓦解。简单地说,危机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突然遭到破坏后的反应。9、危机的特征①、普遍性②、循环性③、时限性④、综合性10、压力反应(stressresponse):个体对压力源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11、适应(adaptation):生物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及个体为了维持恒定的状态所使用的一切技巧12、适应的层次①、生理适应②、社会文化适应③、技术适应④、心理适应13、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DefenseMechanisms):又称心理防卫机制或自我防御机制,指人们在面对压力源时,采取的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以减轻焦虑、紧张和痛苦。14、适应的特点:①、所有的适应反应,都力图最大限度地维持机体的内稳态②、适应是一种主动地反应过程而不是被动服从或接受压力源③、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会保持自己的特征④、适应能力因人而异⑤、适应是有限度的⑥、适应能力有个体差异15、护士工作的压力源:①、不良的工作环境②、紧急的工作性质③、沉重的工作负荷④、复杂的人际关系⑤、高风险的工作性质16、压力的预防及应对主要有四大原则:⑴、减少压力刺激①改善人际关系②学会管理时间⑵、正确认识评价压力⑶、减轻压力的反应①进行有规律的运动②注意饮食营养和适当的休息③应用各种放松技巧④有效调节心理平衡⑤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⑷、寻求专业帮助。17、帮助病人预防压力的方法:(1)为病人创造轻松地康复环境(2)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3)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4)锻炼病人的自理能力(5)加强病人的意志训练18、帮助病人应对压力的方法⑴、心理疏导及自我心理保健训练⑵、调动病人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⑶、放松训练①深呼吸训练②固定视物深呼吸训练③听音乐或其他美妙的自然声音④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⑤引导性想象放松训练⑥言语想象暗示放松训练19、工作压力(jobstress):指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时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20、疲溃感(burnout):是一种强烈的而持久的工作压力所造成的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21、皮溃的过程分四期:(1)热忱期(2)停滞期(3)挫折期(4)皮溃期第六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是在社会实践中,个体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及生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与他人建立及发展起来得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2、人际关系的特征①、互动性②、心理性③、明确性④、渐进性⑤、多面性⑥、动态性⑦、复杂性3、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ve):是个体对他人、自己及人际关系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推测与判断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4、社会认知的特征:①、知觉信息的选择性②、社会认知的互动性③、认知行为的一致性④、社会认知的评估性5、首因效应(primaryeffect):及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印象或先入为主的效果,是指观察者在首次与对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仪表、打扮、风度、言语举止等外显效果行为作出综合性判断与评价而形成的初次印象。6、社会认知的偏差(1)首因效应(primaryeffect)(2)近因效应(recenteffect)(3)晕轮效应(haloeffect)(4)社会固定印象(socialeffect)7、心理方位(psychologicalposition):是人际交往的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是评价及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指标之一,其包含两种状态:及心理差位关系及心理等位关系。8、心理方位的相对差位:①、微弱差位②、中强差位③、显著差位④、超强差位9、a、心理距离:是指两个社会角色因情感亲疏程度不同而表现出的人际间的心理距离的变化。b、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等级:9级(负一二三四零正一二三四)10、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①、适度原则②、人性原则③、选择原则11、建立良好护理人际关系的意义:①、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效率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健康服务范围③、有利于陶冶护士情操④、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⑤、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12、护理人际关系的特征:①、专业性②、时限性③、多面性④、复杂性⑤、协作性⑥、公众性13、护患关系(nurse-patientrelationship):狭义的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在特定环境及时间段内主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关系。14、护患关系的特征1)护患关系是以治疗为目的的专业性、帮助性关系2)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3)护患关系是一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关系4)护患关系是一种多方位的人际关系5)护患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6)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7)护患关系是一种短暂的人际关系15、护患关系的意义:①、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开展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②、融洽合作的护患关系对服务对象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16、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1)主动—被动型:以生物医学模式及疾病的护理为主导思想的护患关系模式,其特征为“护士为服务对象作什么”其心理差位为显著的心理差位。这种模式适用于昏迷、休克、全麻、有严重创伤及精神疾病的服务对象进行护理。2)指导—合作型:以生物医学——社会心理及疾病的护理为指导思想。其特征是“护士教会服务对象作什么”护士在护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微弱的心理差位这种模式适用于对急性病服务对象护理的护患关系。3)共同参与型:以生物医学——社会心理模式及健康为中心的护患关系模式,其特征是“护士帮助服务对象自我恢复”为心理等位关系,这种模式适用于对慢性病服务对象的护理。17、护患关系的基本过程:①、观察熟悉期②、合作信任期③、终止评价期生命伦理学: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护理法:是由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关于护理人员的资格、权利、责任和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是以法律的形式对护理人员教育的培训和服务实践方面所涉及的问题给予限制。18.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1)创造良好护患关系的气氛及环境(2)与服务对象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3)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4)为服务对象树立角色榜样(5)健康的工作情绪,良好的工作热情第七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1.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狭义的沟通指以信息符号为媒介,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信息、思想及感情的交流。2.沟通的基本要素(1)沟通的触发体(2)信息的发出者(3)编码(4)信息及传递途径(5)解码(6)信息的接触者(7)信息的反馈3.治疗性会谈护患双方围绕与服务对象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性的工作会谈4.沟通交流的层次(1)一般性沟通(2)事务性沟通(3)分享性沟通(4)情感性沟通(5)共鸣性沟通5.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1)信息发送的最佳方法(2)促进人际沟通向纵深发展的技巧(3)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的技巧6.护患沟通(nurse-patientcommunication)是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服务对象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7.护患沟通的特征(1)专业性、目的性、工作性的沟通,有特定的内容及要求(2)沟通信息涉及服务对象的健康及生命的安危(3)沟通渠道多,涉及范围广(4)在沟通时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5)涉及服务对象的隐私,具有一定的法律及道德意义(6)以服务对象为中心8.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1)突然改变话题(2)虚假的、不恰当的保证(3)主观判断或说教(4)信息发出的量及速度超载(5)言行不一(6)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过早的作出结论(7)过度发问或调查试提问9.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1)治疗性的会谈技巧(2)日常护患沟通技巧1)设身处地的为服务对象着想,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体谅服务对象2)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维护服务对象的权利3)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及时作出反应4)随时向服务对象提出有关健康的信息5)对服务对象提供的信息保密(3)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第八章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1.思维的特征(1)概括性(2)间接性(3)逻辑性(4)物质属性2.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深刻性(2)思维的灵活性(3)思维的独创性(4)思维的评论性(5)思维的敏捷性3.科学思维(scientificthinking)是人类智力系统的核心,是人类在学习、认识、操作和其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推理、讨论等所组成的综合思维4评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正确进行取舍。(1)核心认知技能: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及自我调控(填)(2)情感态度因素:自信负责、诚实公正、好奇执着、谦虚谨慎、独立思考、有创造5.评判性思维的特点(1)评判性思维是主动思考的过程(2)评判性思维是质疑、反思的过程(3)评判性思维是审慎、开放的过程6.评判的思维层次1)基础层次2)复杂层次3)尽职层次7.临床护理决策是指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由护士作出关于服务对象护理的专业决策的复杂过程。这种专业决策可以针对服务对象个体,也可以针对服务对象群体(1)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1)确定型临床护理决策:是指在事件的结局已经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护士所做出的决策。2)风险型临床护理决策:是指在事件发生的结局尚不能确定,但概率可以估计的情况下作出的临床护理决策。3个基本条件:(○)(1)存在两种以上的结局(○)(2)可以估计自然状态下的事件概率(○)(3)可以计算不同结局的利益和损失3)不确定型临床护理决策:是指在事件结局不能确定,相关概率也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护士所做出的临床护理决策。(2)临床护理决策的模式1)服务对象决策模式:是指由护士提供各种方案的优点和风险等相关信息,服务对象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理解独立做出选择。2)护士决策模式:是指由护士主导,护士单独或者与其他医务人员一起考虑收益和风险进而替服务对象作出选择,告知服务对象的信息量由护士决定。3)共同决策模式:是指护士项服务对象提供各种相关信息,服务对象提供自身的病情和生活方式以及自己的价值取向等,然后双方对相关的备择方案进行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最优选择8.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病例题)(1)明确问题(2)陈述目标(3)选择方案1)寻找备择方案 2)评估备择方案3)作出选择(4)实施方案(5)评价与反馈9.临床护正理决策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价值观、知识及经验、个性特征(2)环境因素(3)情境因素10.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询证护理的基本含义是已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并运用证据,对服务对象实施最佳的护理,其核心思想是批判性地接受现有的专业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可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证据。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易变性,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基础的有证可循的现代护理发展。11.询证护理的步骤(1)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2)收集信息并列出证据(3)评价证据(4)使用最有效的证据(5)评价应用证据后的效果@第九章护理程序1、护理程序(nursingprocess):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2.(填)、护理程序的特征1)目标性2)个体性3)系统性4)科学性5)动态性6)互动性7)普遍性3.护理程序的步骤(1)护理评估(nursingassessment)(2)护理诊断(nursingdiagnosis)(3)护理评估(nursingplan)(4)护理实施(nursingimplementation)(5)护理评价(nursingevaluation)4.护理评估(nursingassessment):是指有组织地、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护理对象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或护理需要。5.护理评估的方法(1)交谈(2)观察(3)体格检查(4)阅读6.资料收集的途径(1)服务对象(2)服务对象的亲属及有关人员(3)其他医务人员(4)服务对象的病例和记录(5)医疗护理文献7.护理评估的步骤1)收集资料2)整理和分析资料(○)(1)整理资料(○)(2)检查有无遗漏(○)(3)与正常值比较(○)(4)评估危险因素8.护理诊断(nursingdiagnosis):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9.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1)名称2)定义3)诊断依据(○)(1)主要依据(○)(2)次要依据4)相关因素(○)(1)病理生理方面的因素(○)(2)心理方面的因素(○)(3)治疗方面的因素(○)(4)情景方面的因素(○)(5)年龄因素10.护理诊断的形成过程1)分析资料2)确认健康问题、危险因素和服务对象的需求3)形成护理诊段11.合作性问题(collahorativeproblem)是一些护工不能预防和独立处理的,需要护工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变化的并发症,是护工运用医嘱和护理措施共同处理以防并发症发生的问题(并非所有并发症都属于合作性问题、其陈述方式)项目护理诊断医疗诊断临床判断的对象对个体、家庭、社会的健康问题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对个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临床判断描述的内容描述的是个体对健康问题的反应描述的是一种疾病决策者护工医疗人员职责范围在护工职责范围内进行在医疗职责范围内进行适应范围适用于个体、家庭、社会的健康问题适用于个体的疾病数量往往有多个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是否变化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一旦确诊则不会变化12.护理计划的过程护理计划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排列护理诊断的顺序:(○)(1)首优问题(○)(2)中优问题(○)(3)次优问题2)排列护理诊断顺序应遵守的原则:(○)(1)按照Maslow的人类基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2)注重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3)关于潜在的问题3)确定预期目标:(○)(1)目标的种类(1)短期目标(2)长期目标(○)(2)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语+谓语+行为标准+条件状语(○)(3)确定预期目标的注意事项1)目标应以服务对象为中心2)目标应有明确的针对性3)目标应切实可行4)目标应具体5)目标应有时间限制6)目标必须有据可依7)关于潜在并发症的目标4)制定护理措施:(○)(1)护理措施的分类(1)独立性护理措施(2)合作性护理措施(3)依赖性护理措施(○)(2)制定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1)护理措施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2)护理措施应有针对性(3)护理措施切实可行、因人而异(4)护理措施应保证病人的安全(5)护理措施要具体细致(6)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制订护理措施5)护理计划的书写13.护理实施的过程(1)做什么(what)(2)谁去做(WHO)(3)怎么做(how)(4)何时做(when)14.实施护理计划的常用方法(填)(1)操作(2)管理(3)咨询(4)教育(5)指导(6)沟通(7)记录(8)报告第十章文化与护理1.文化的特征(1)超自然性(2)超个人性(3)地域性(4)超地域性(5)时代性与超时代性(6)文化的象征性(7)文化的传递性2.文化休克(cultureshock)特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应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3.文化休克的原因(1)沟通与交流(2)日常生活差异(3)孤独(4)风俗习惯(5)态度和信仰4..文化休克的过程(1)蜜月阶段(2)沮丧阶段(3)恢复调整阶段(4)适应阶段5.文化休克的表现(1)焦虑(2)恐惧(3)沮丧(4)绝望6.(填)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要点是文化,中心是跨文化护理与人类护理关怀。他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中心思想。7.文化关怀(culturecaring)是指为了满足自己或他人现有的或潜在的完好健康,应对伤残,死亡或其他状况的需要,用一些符合文化,被接受和认可的价值观,信念和的表达方式,为自己和他人提供的综合性,符合相应文化背景的帮助,支持和促进性的行为。8.跨文化护理(trans-culturalnursing)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来影响服务对象的心理,使其能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康复。9.莱宁格的“日出模式”包含以下4个层次:(1)世界观和文化和社会结构层(2)文化关怀与健康层(3)健康系统层(4)护理照顾决策和行为层10.莱宁格对护理学基本概念的认知(1)人(2)健康(3)环境(4)护理11.帮助服务对象融入医院的文化环境(1)帮助服务对象尽快熟悉医院环境(2)尽量少用医学术语(3)掌握文化护理技巧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理解服务对象的行为12.提供适合服务对象文化环境的护理(1)理解服务对象的求医行为(2)明确服务对象对疾病的反应(3)尊重服务对象的风俗习惯(4)需找支持系统(5)注意价值观念的差异(6)重视服务对象的心理体验和感受第十一章护理理论1..护理理念的历史发展过程(掌握)1)禁欲主义阶段基督教殉道精神:崇尚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2)浪漫主义阶段护士被美化为白衣天使是柔韧与美丽的化身护士应依赖权威3)实用主义阶段以能否在现实中应用及其所获得的结果作为衡量事物的最终标准4)人本存在主义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完整性2.护理理论:是对护理现象及本质的规律性认识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护理3.护理理论的特征(1)理论能将概念以特殊的方式联系起来,从而提供一个全新的观察事物的方法或角度(2)护理理论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性(3)理论必须简单易懂,并容易推广应用(4)理论可以作为假设的基础而检验(5)通过对理论的实践及研究能增加对护理学科的知识(6)必须对实践有指导作用(7)必须与其他以正式的理论一致4.自护理论结构(Thetheoryofself-care)(1)自护(2)自护能力(3)自护主题(4)自护总需要5.奥瑞姆自护理论基本内容(1)自护理论结构(2)自我护理缺陷(3)护理系统理论结构1)全补偿护理系统2)部分补偿护理系统3)支持-教育系统6.罗伊适应模式基本内容(1)刺激1)主要刺激2)相关刺激3)固有刺激(2)适应水平(3)应对转机(4)效应器1)生理功能2)自我概念3)角色功能4)相互依赖功能(5)适应反应第十二章护理伦理1.道德的功能(1)调节功能(2)导向功能(3)教育功能(4)辩护功能(5)认识功能2.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3.安乐死:(1)是作为一种死亡的状态,及无痛苦的死亡(2)是作为一种死亡方法,指为结束不治之病的病人的痛苦所采取的无痛致死术4.人体实验就其性质分为天然实施自体实施志愿试验及强迫试验5.人体试验所具有的双重性及所存在的矛盾(1)主动与被动的矛盾(2)志愿与强迫的矛盾(3)利与弊的矛盾(4)科学利益与受试者利益的矛盾6.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1)医学科学目的原则(2)知情同意原则(3)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4)实验对照原则7.护理伦理的概念:是指护士再其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及规范的总和8.护理道德关系(1)护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2)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关系(3)护士与社会的关系(4)护士与护理科学、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9.护理道德的特殊性(1)护理工作的广泛性,社会性与护理道德关系的多维性(2)护理的严格性与道德的进取性(3)护理的整体性(4)护理工作的艺术性10.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1)自主原则(2)有利原则(3)无害原则(4)公正原则(5)知情同意原则(知情同意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服务对象必须对所接受的诊断治疗或护理完全知情2)必须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3)服务对象或家属是在完全清楚有能力判断及决定的情况下同意11.护理道德的基本规范(1)热爱本职(2)尊重服务对象(3)认真负责,任劳任怨(4)文明礼貌,举止端庄(5)言语贴切,保守秘密(6)团结协作,互相监督(7)廉洁奉公,遵纪守法(8)更新知识,勤学不辍12.服务对象的权利(1)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利(2)知情的权利(3)个人隐私或个人尊严获得保护的权利(4)参与决定有关个人健康的权利(5)获得住院时及出院后完整的护理记录权利(6)服务选择权(7)监督权(8)获得赔偿的权利13.服务对象的义务(1)积极配合医疗或护理的义务(2)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3)自觉维护医院秩序的义务(4)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14.护理道德修养:护士的道德修养是护士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将护理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过程15.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1)加强学习,提高修养(2)亲力亲为,勇于实践(3)重在自觉,净化心灵(4)持之以恒,贵有恒心(5)达到慎独,实现慎为16.所谓“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仍然坚持道德信念,自觉遵守道德原则,按道德规范行事第十三章护理专业中法律问题1.医疗卫生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1)1987.6.29由国务院颁发《医疗事故处理方法》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关于医疗事故处理问题的行政法规(2)2002.4.4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9.1实施(3)2002.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