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练型育婴师沟通技术
(宝宝篇)
讲师:李小燕教练型育婴师沟通技术
(宝宝篇)
1题纲一、教练型育婴师为什么要学习与宝宝沟通二、与宝宝沟通的三把钥匙三、与宝宝沟通的三项原则四、与宝宝沟通的三大方法五、与宝宝沟通的四项技巧六、培养宝宝健康心理的十大策略七、宝宝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分析八、如保与0-3岁的宝宝沟通九、如保与3-6岁的宝宝沟通题纲2一、教练型育婴为什么要学习与宝宝沟通1、镜子:宝宝是育婴师的镜子,宝宝的表现和反应直接照见了育婴师工作的真实结果2、指南针:宝宝是育婴师的镜子,指引了育婴师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方向,实现宝宝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3、催化剂:宝宝家人是育婴师工作的催化剂,可以让育婴师的工作更顺利和卓有成效,同时获得家庭认可一、教练型育婴为什么要学习与宝宝沟通3教练型育婴师沟通技术4二、与宝宝沟通的三把钥匙1、爱是沟通的基础,无论孩子如何,都应无条件地去爱他2、顺应孩子的天性,为孩子带去新奇、开心的互动体验3、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二、与宝宝沟通的三把钥匙5一:爱是沟通的基础,无论孩子如何,都应
无条件地去爱他关系重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关系胜于一切,良好的关系是教育的前提.一:爱是沟通的基础,无论孩子如何,都应
6二、顺应孩子的天性,为孩
子带去新奇、开心的互动体验◆用成长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教育的方式大于教育的内容偷钱的孩子(物权不清)乱扔垃圾的小男孩(秩序不清)二、顺应孩子的天性,为孩
子带去新奇、开心的互动体7三、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
尊重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多交流、多沟通保持理智,持之以恒
三、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8亲子沟通的三项原则理解原则平等原则引导原则亲子沟通的三项原则理解原则9亲子沟通的三大方法就事论事不贴标签不伤感情亲子沟通的三大方法就事论事10案例1:孩子打翻了茶杯。甲:没关系,快拿抹布。(关心和爱护解决问题)乙:你总是笨手笨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案例2:孩子数学考试不及格。甲:对这次考试成绩满意吗?需要我帮忙吗?(了解孩子的感受)乙:你那么聪明,怎么会不及格?(训斥)就事论事案例1:孩子打翻了茶杯。就事论事11双赢案例(1)
人物:父亲、孩子(10岁左右)场景:孩子在看电视,父亲开家长会回来父亲:你数学都不及格!还在家看电视!我在那都坐不住!(父子对视)孩子:我的作业做完了,我在等你呀!父亲:看你的同桌,数学100,语文98,人家老爸坐那多有面子呀!(孩子低头不语)双赢案例(1)
人物:父亲、孩子(10岁左右)12双赢案例(2)
人物:父亲、孩子(10岁左右)场景:孩子在看电视,父亲开家长会回来父亲:看什么呢?孩子:动画片。父亲:等一会咱们一起看一下你的卷子,好吗?孩子:好吧。(片刻)爸,现在就看卷子吧?(孩子给父亲到了一杯水)孩子:爸,我知道这次数学没考好。父亲:你说的对,你这次数学不及格。孩子:爸爸,我保证下次考好!父亲: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能考好,爸爸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孩子:爸爸我一定努力。父亲:好,现在就来看卷子,看问题出在哪里。双赢案例(2)
人物:父亲、孩子(10岁左右)13不贴标签案例1:给孩子讲了两遍,孩子还没有听懂。甲:你觉得有哪一点我还没讲清楚?乙:你怎么这么笨!简直是榆木疙瘩。案例2:孩子吃饭慢。甲:时间不多了,吃快一点。乙:你总是磨磨蹭蹭,干什么事都慢。不贴标签案例1:给孩子讲了两遍,孩子还没有听懂。14我信息案例(1)
场景:5岁孩子与母亲在商场走散,互相寻找后见面母:你跑哪里去了,跟你说了多少遍,人多的时候别乱跑,你就是不听。子:(低头不语)母:如果下次再走丢,我就不找你了。子:(委屈的哭)我信息案例(1)
场景:5岁孩子与母亲在商场走散,互相寻找后15我信息案例(2)场景:5岁孩子与母亲在商场走散,互相寻找后见面母:宝贝!妈妈终于找到你了!刚才把妈妈都急死了(拥抱孩子)。子:我到处找你!母:刚才你找不见妈妈,是不是很害怕?子:是呀!母:商场人多,妈妈就怕把你丢了!以后你想看什么,想去哪里告诉妈妈,妈妈陪你去,好吗?子:妈妈,我以后再也不乱跑了!我信息案例(2)场景:5岁孩子与母亲在商场走散,互相寻找后见16不伤感情案例1:孩子打断家长的话。甲:我想把话说完,好吗?乙:你总爱打岔,懂不懂礼貌!案例2:孩子上课举了五次手,老师没有提问一次。甲:你确实感到挺委屈的,下次我们再举手。老师已经知道你学会了。乙:肯定是你上课表现不好。不伤感情案例1:孩子打断家长的话。17接纳案例:吃晚饭
父子对话
子:嗯,啥事不好说,非要让你去?父:看来你不想让我去?[引导]
子:不就是我上数学课时与老师顶了两句嘛!父:你感到没啥,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分析]
子:不过我不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她难看!父:你是不是很想自己把这件事解决好?[引导]
子:嗯!我想可不可以现在给老师打个电话。父:(点一点头)[支持]
子:(给数学老师,班主任打电话)
爸!你可以不去了,吃饭吧!
接纳案例:吃晚饭父子对话18五、亲子沟通的四大技巧聆听(倾听)区分(澄清)发问(引导)回应(反馈)五、亲子沟通的四大技巧聆听(倾听)19聆听的技术使孩子畅所欲言并产生被接纳的感觉,能够宣泄自己的情绪。积极的听众:面部表情,嗯,对话中要有词句重复,表示聆听的样子,身体前倾,眼睛注视孩子。若有急事,告诉孩子,请孩子讲,我在听着呢。聆听的技术使孩子畅所欲言并产生被接纳的感觉,能够宣泄自己的情20积极倾听的方法1、反馈孩子的语言:把孩子的话整理后重复给他听,孩子知道父母听到他的话了,有被尊重的感觉。2、标明孩子的感受:把孩子说话时的心理状态讲出来,孩子感到你是理解他的,有被理解的感觉。积极倾听的方法:反馈信息+标明感受积极倾听的方法1、反馈孩子的语言:把孩子的话整理后重复给他听21聆听,最好的帮助积极聆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孩子的这种能量被理解接纳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安全感。最好的帮助方式是:不帮助!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让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孩子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个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开发的。聆听,最好的帮助积极聆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情绪22区分当孩子表达不清楚,要想法了解问题的真相,有助于拟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有效的解决问题。区分当孩子表达不清楚,要想法了解问题的真相,有助于拟定解决问23发问(引导)的技术目的是让孩子说出内心感受,使谈话能继续下去,多用鼓励和启示,避免使用批评和责难。你觉得,你似乎,你的想法是,根据你的经验,根据你的观点,我猜想你是,这是你的意思等。发问(引导)的技术目的是让孩子说出内心感受,使谈话能继续下去24回应(反馈)的技术家长如一面镜子,区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家长贵在真实和深入,并且要表现出体谅、尊重和温暖、坦率。案例:一女生向家长说,我问了某男生两次问题,同学们就说我对他有意思。甲:你就是问问题而已,结果被同学误解。(理解、体谅的态度)乙:一定是你有问题,同学们都不说别人。回应(反馈)的技术家长如一面镜子,区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家长25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干扰了父母,让父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父母想要改变他的这种行为。有一天你的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到你家玩,你们坐在客厅里面聊天,你的孩子要在客厅看电视,他打开电视,把声音开得很大,让你和你的朋友无法谈话。这时候你对孩子怎么说?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干扰了父母,让父母的需求无法26父母的回应1、“把声音关小点!”或“关掉电视,回你自己房间去!”(命令)2、“再不调小点,马上让你看不成!”(威胁)3、“客人在我们家说话,你不能把电视声音开得那么大。”(说教)4、“我和客人说话的时候,你应该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尽量小一些。”(建议)父母的回应1、“把声音关小点!”或“关掉电视,回你自己房间去27父母的回应5、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没看到我们在说话吗?(批评)6、你怎么这么惹人厌烦!没有脑子啊!(辱骂)7、你是故意开这么大的声音来影响我们说话。(分析)8、在大人们说话时,你开这么大的声音是不礼貌的。(教训)父母的回应5、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没看到我们在说话吗?(批评)28你信息你信息的特点:
1、语言形式上,以“你”字为开头;
2、内容上,矛头指向孩子,要求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当一个人被强迫改变自己的行为时,会产生本能性的抗拒,导致冲突。你信息你信息的特点:29我信息“你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我的心理很烦,我和你叔叔(或阿姨)在这谈话都听不清楚。”我信息的特点:指出孩子问题行为,说出你心中对这一行为的感受,告诉孩子他的这些行为将会或者已经给你带来的影响。我信息的表达方法是:行为+感受+影响我信息“你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我的心理很烦,我和你叔叔(或30八、培养宝宝健康心理的十个策略:
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2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3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4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5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八、培养宝宝健康心理的十个策略: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316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7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8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9给孩子一个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10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6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32七、宝宝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孩子有很多表情:哭;撒娇;害羞等,每个表情后面都有和大人不太一样的原因,让我们解开所有的密码。
七、宝宝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孩子有很多表情:哭;撒娇;害羞等33表情一打人、咬人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表情一打人、咬人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34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35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办法: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感想:其实孩子打人,根本也不会打怎么样,如果别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没什么。如果他打了别人,当父母的总会说自己的孩子不对。我的想法是:当他打了人后,要及时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原因,然后告诉他如何用语言来解决。再告诉他打人是野蛮的行为(幼儿园总这么说,所以我也要家园一致)。然后告诉他妈妈爱他(以免他有种做错事不被爱的担忧)。这样,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对,也知道下次该怎么解决,还知道妈妈无论何时都是爱他的。孩子感觉被爱包围着,他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无论怎样,妈妈都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他的,他永远都是好孩子,对事不对人,一时行为不对,不能说孩子就坏呀。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36表情二插话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引起的,大体在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1、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
2、别人谈的或讨论的内容,孩子曾经听说过或有点似懂非懂,产生“共鸣”、激动,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3、孩子独自玩耍或独自尝试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急于求得帮助,可能会不顾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
表情二插话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引起的,37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处理方式。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因事制宜”“相机诱导”“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处理方式。家长应注意38表情三撒谎“你听我说,我们家有三个电视机。”“哎呀,太棒了!”“一个是爸爸的,一个是哥哥的,还有一个是我的。”“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动画片啦。”“当然啦。一吃完饭,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你多美呀!”
当这个孩子的谎话被揭穿时,他受到了母亲的斥责。妈妈责备他“撒谎就是当小偷儿的开始。”
儿童的心理分析:
儿童根本不懂撒谎和小偷儿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对孩子来说,与其说不懂,还不如说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有三个电视机”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话不能单从表面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它的真正含意。
讲这句话的孩子当时的心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个电视机该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个电视机,爸爸就不会因为要看夜间棒球比赛而霸占电视机了;哥哥也不会因喜欢足球赛节目而独占电视机了;当然我也就可以独自看我所喜欢看的动画片了!”
他把这个愿望和空想联系在一起了,因此,采取了“有三个电视机”的语言表达形式。幼儿的心理结构,往往是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这种现象称为“主客观未分化心理”,是幼儿心理的一个特征。
表情三撒谎“你听我说,我们家有三个电视机。”“哎呀,太棒了39表情四嫉妒孩子的嫉妒,是对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及其他条件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孩子嫉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许爸爸妈妈亲近或爱别的孩子。
2、别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学习上有了进步,或受到教师的表扬时,认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气,对别的孩子中伤、讽刺、排斥等。
3、别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啵蛐』锇槎啵痛蚧鳌⒊芭⑹柙叮踔猎购蕖?br/>
4、别的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产生对立情绪,或怨恨,或采用另外的形式补偿和替代,如别的孩子不借水彩笔给他,他就向别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给那个孩子玩,以借此压倒对方。
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养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健康成长。
表情四嫉妒孩子的嫉妒,是对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40对于好嫉妒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来消除。
1、对孩子严格要求。鼓励孩子勤奋踏实、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对于浮躁、损人利己的不足的行为要予以处罚、教育,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2、对孩子的赞许、表扬要恰当。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认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围伙伴的贡献和帮助,而不可趾高气扬,好图虚荣;同时,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骄傲自满,过高估计自己,藐视别的孩子。
3、激发孩子把嫉妒转化为竞争意识。使孩子在赶、超先进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压力转变为动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诚实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理解小伙伴,交流和沟通感情,增强与小伙伴团结共进的气氛。
对于好嫉妒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来消除。41表情五哭“哇……哇……”“好啦,好啦,别哭了。”“哇……哇……”“叫你别哭了,有什么可哭的,你说呀!亏你还是个男孩子呢。”“哇……哇……”
母亲拚命想办法不让孩子哭,可是孩子却越哭越起劲。母亲认为,首先应该使孩子停止哭,一切问题要等停止了哭以后再说。可越这样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表情五哭“哇……哇……”“好啦,好啦,别哭了。”“哇……哇42妈妈的高招: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说:“别哭了。”而首先应该关心的是了解他为什么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后,对孩子的悲伤心情或气愤心情,总之是对孩子当时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并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孩子,也就是说,把孩子的感情反馈过去。
切记莫用大道理去批评,而无视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畅了,其结果,不仅停止了哭泣,而且爱哭的毛病也会逐渐得到克服。妈妈的高招: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说:“别哭了。”而首先应该43表情六重复我发现我五岁的孩子最近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在看动画片、图画书时,特别喜欢重复。即对看过的动画片和图画书不厌其烦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对新的、未看过的反而不太感兴趣。请问这样正常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表情六重复我发现我五岁的孩子最近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在看动画44儿童心理分析:这位家长对孩子的观察很细心。四五岁的孩子出现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一特点。
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个性的原因。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能表现出人的个性的不同特点,孩子的个性正在形成和发展,这种个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表现出来。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正是一部分孩子喜欢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喜欢重复的个性的一种体现。
二是心理发展水平的原因。由于幼儿的认识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象成人一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这样,孩子如果是每次都看不同的动画片和图画书,就会出现记不住、无法接受的现象,而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则能避免这一现象,使孩子在重复中检验自己的记忆和期望,从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所以,孩子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的现象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害处。如果这种现象的程度非常严重时,家长可以适当进行引导。
儿童心理分析:这位家长对孩子的观察很细心。四五岁的孩子出现喜45表情七、撒娇我女儿特别爱撒娇,家中的老人说:孩子哪有不撒娇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时地告诫我:撒娇过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纠正。我该听谁的?
表情七、撒娇我女儿特别爱撒娇,家中的老人说:孩子哪有不撒娇的46表情八、不合群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门惹是生非,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
表情八、不合群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门惹是生非,总是把孩子关在家47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大人不要在孩子身边,也不要叮嘱太多,甚至孩子们的争吵,哭闹等事也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家长尽量不要去干预。让孩子广交朋友。同各种类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于邻居亲戚家的孩子。尽可能改变孩子的依赖状况。要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夏天自己洗澡,单独睡觉,自己起床,自己决定一天的活动等。如果孩子一时离不开妈妈,可将他们寄放到亲戚家,让其适应一下离开妈妈的生活。
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大人不要在孩子身边,也不要48表情九、摸生殖器2岁多时,豪豪开始时不时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从小带大他的爷爷奶奶认为,男孩子嘛,都是这样,长大自然就好了。有时爷爷甚至还以此当众逗乐。3岁多上幼儿园后,老师渐渐地发现了他的问题,这才引起父母的重视,但似乎已经来不及了,耐心说服、批评教育、甚至巴掌“伺侯”,软的硬的都用过了,豪豪却只不过将原来的公开行为转为地下。白天躲在没人的地方玩,晚上入睡前或早晨醒来后躲在被窝里玩。更糟糕的是爷爷此时仍不以为然,有时父母教育豪豪,爷爷还充当其保护伞。
表情九、摸生殖器2岁多时,豪豪开始时不时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49表情十、执拗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小宝宝逐渐变得执拗起来,不太听话了;有时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带有一种故意性。基于此,家长们采取了打、罚、哄、物质引诱等方法,但效果也只体现在一时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副作用。那么运用哪种行为规范、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才能处理好此类问题呢?对此需要认识以下几点:表情十、执拗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50表情十一、发脾气孩子由此感到,只要我发脾气,在人前大闹,父母就会满足我的愿望。于是,每当孩子有新的愿望,父母不答应,孩子就大发脾气,最后家长不得不屈从。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得寸进尺,脾气也越来越大,人也变得越未越任性、粗暴。
另一方面,到了会走路的时候,孩子的“什么都想自己来做”的意欲便开始萌发出来了。例如,吃饭时想自己吃,可因为还不会用调羹,撒掉的比吃进去的还多,结果会变成用手抓着吃了。不过,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即便是这样也不要去阻止他。
开始表现出自发性的孩子,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话就大发脾气,不是哇哇叫唤,就是倒在地上打滚,或者是乱扔东西。
对于妈妈来说,这是一个很伤脑筋的时期,于是,当孩子想自己一个人做什么时,妈妈很可能就不由分说地训斥道:“不行。”
但是,孩子的这种自己来做的愿望正是意欲在成长的表现。因此,妈妈要了解1岁左右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时候就让他试着做一做。并且,当孩子因达不到自己的想象而又吵又闹时,大人要若无其事地应付过去。
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前后出现的现象,一旦不如意,便大声哭闹、跺脚、打滚。这种“动肝火”不一定是对着别人,有时候还会冲着自己。
希望别人“那样”,自己想要“这样”--这些欲望过于强烈,而现实又无法满足,这时孩子幼稚的心便慌乱起来,在情绪上表现出不安定。想睡觉了、肚子饿了、感到累了的时候,一点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发脾气。
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应不声不响地把他抱起来,或者是平静地注视着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静下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这种脾气暴躁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妈妈爸爸们需要了解这一点。不要觉得孩子这是“变坏了”,去责怪、训斥他。
表情十一、发脾气孩子由此感到,只要我发脾气,在人前大闹,父母51表情十二、偷窃不少孩子都有过顺手牵羊,偷拿东西的行为。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采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既骂,而收效却甚微。其实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反应过度和“姑息养奸”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到底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呢?表情十二、偷窃不少孩子都有过顺手牵羊,偷拿东西的行为。面对孩52表情十三、恐惧很多父母难以忘记孩子恐惧的表情,他们经常害怕的说:“那声音太响了”“梦里的怪兽”“危险到处都有”“分离”“没尝试过,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表情十三、恐惧很多父母难以忘记孩子恐惧的表情,他们经常害怕的53表情十四、害羞让妈妈头疼的是每次家里有生人来,女儿点点总是显现出六神无主的样子;那么小的人儿,显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好静不好动,每次到朋友家里串门,她会一路吵着“不去”,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像被钉在地上一样就是不进人家的家门。
表情十四、害羞让妈妈头疼的是每次家里有生人来,女儿点点总是显54表情十五、缠人独生的儿童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容易产生缠人、磨人的坏习惯。比如:吵着要你帮他找玩具,帮他找出来了,玩了不一会儿,他又丢下玩具拿起你手上的绒线当球踢;你写东西他也要写,给了纸、笔还不干,又要抢你手中的笔等等,很容易让家长恼火。
表情十五、缠人独生的儿童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容易产生缠人、磨人55八、如何与0-3岁的宝宝沟通接近性沟通拒绝性沟通八、如何与0-3岁的宝宝沟通接近性沟通56
接近性沟通
宝宝不满一岁的时候,只能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有些父母费尽心思去猜想宝宝在说些什么。实际上,他们不过在学习说话而已。要想真正进入宝宝的世界,请您按下面的步骤试试:
接近性沟通
宝宝不满一岁的时候,只能57多与宝宝皮肤接触
不妨与宝宝聊聊天用笑声和音乐去感染宝宝
多与宝宝皮肤接触58
拒绝性沟通巧用“冷处理”给宝宝喂食适量维生素“N”平等性沟通耐心当好宝宝的听众和宝宝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宝宝共商一些家庭事务
拒绝性沟通巧用“冷处理”59九、如何与3-6岁的宝宝沟通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合格的父母,不仅是孩子衣食住行的提供者,也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的朋友。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把家长的期望、爱充分地传递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最适宜的成长环境和最有效的教育。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和孩子沟通中遇到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吧。九、如何与3-6岁的宝宝沟通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建立良60
●孩子做错了事后要怎么办?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做错了事,一般都具有恐惧和后悔的心理。这种恐惧感主要是担心由于犯错误所引起的对自己的不利后果。这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家长对他的错误将如何处置。如果这种心理状态得到强化,就会妨碍孩子对错误的认识。
●孩子做错了事后要怎么办?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做错了事,61●孩子无理取闹怎么办?
相信每位家长都碰到过孩子无理取闹的情形,虽然我们对孩子的脾气多半都很宽容,但是,绝对不要对无理取闹的孩子投降。
在孩子们爆发之后,跺脚、大哭、躺在地上打滚、拳打脚踢等都是经常事,总是要上演一幕惊天动地的大戏。这个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声说话,不要生气,也千万不要对孩子粗手粗脚。只要很平静地告诉他,等他不哭不闹了,他就可以来找你。
●孩子无理取闹怎么办?
相信每位家长都碰到过孩子无理取闹的情62●孩子有进步,怎么表扬?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表扬要及时,对应表扬的行为,父母要及时具体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孩子有进步,怎么表扬?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63
●孩子爱问问题,家长该如何应对?
家长应该积极回应孩子的问题。孩子问问题的时候,成人采取不理睬、厌烦甚至嘲笑的态度是错误的。一些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大人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沮丧,从而放弃了对问题的提问,使孩子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泯灭了。因此,切忌“你怎么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一边玩去!”“你真傻!”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孩子提问题的时候,你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出注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姿态:弯下腰,目光注视孩子,用点头和微笑鼓励他,并且用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兴趣,如:“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哦!”“是吗?”等。
●孩子爱问问题,家长该如何应对?
家长应该积极回应孩子64一.爱孩子从“懂”孩子开始;二.言行,孩子内心的外在表现;三.“眼”为心声——读懂孩子的眼神,用眼神与孩子交流;四.“不听话”中的心理需求;五.成绩起伏暗藏心理玄机;六.观同伴关系,察孩子内心;七.了解孩子,从兴趣爱好开始;一.爱孩子从“懂”孩子开始;65
1.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2.听听孩子心里话,让孩子有倾诉机会
3.捧打孩子不是教育正确方式
4.父母不能失信于孩子
5.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孩子唯一标准
6.小心孩子患上人格障碍
7.注意隔代教养的问题1.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66教练型育婴师沟通技术67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68教练型育婴师沟通技术
(宝宝篇)
讲师:李小燕教练型育婴师沟通技术
(宝宝篇)
69题纲一、教练型育婴师为什么要学习与宝宝沟通二、与宝宝沟通的三把钥匙三、与宝宝沟通的三项原则四、与宝宝沟通的三大方法五、与宝宝沟通的四项技巧六、培养宝宝健康心理的十大策略七、宝宝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分析八、如保与0-3岁的宝宝沟通九、如保与3-6岁的宝宝沟通题纲70一、教练型育婴为什么要学习与宝宝沟通1、镜子:宝宝是育婴师的镜子,宝宝的表现和反应直接照见了育婴师工作的真实结果2、指南针:宝宝是育婴师的镜子,指引了育婴师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方向,实现宝宝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3、催化剂:宝宝家人是育婴师工作的催化剂,可以让育婴师的工作更顺利和卓有成效,同时获得家庭认可一、教练型育婴为什么要学习与宝宝沟通71教练型育婴师沟通技术72二、与宝宝沟通的三把钥匙1、爱是沟通的基础,无论孩子如何,都应无条件地去爱他2、顺应孩子的天性,为孩子带去新奇、开心的互动体验3、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二、与宝宝沟通的三把钥匙73一:爱是沟通的基础,无论孩子如何,都应
无条件地去爱他关系重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关系胜于一切,良好的关系是教育的前提.一:爱是沟通的基础,无论孩子如何,都应
74二、顺应孩子的天性,为孩
子带去新奇、开心的互动体验◆用成长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教育的方式大于教育的内容偷钱的孩子(物权不清)乱扔垃圾的小男孩(秩序不清)二、顺应孩子的天性,为孩
子带去新奇、开心的互动体75三、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
尊重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多交流、多沟通保持理智,持之以恒
三、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76亲子沟通的三项原则理解原则平等原则引导原则亲子沟通的三项原则理解原则77亲子沟通的三大方法就事论事不贴标签不伤感情亲子沟通的三大方法就事论事78案例1:孩子打翻了茶杯。甲:没关系,快拿抹布。(关心和爱护解决问题)乙:你总是笨手笨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案例2:孩子数学考试不及格。甲:对这次考试成绩满意吗?需要我帮忙吗?(了解孩子的感受)乙:你那么聪明,怎么会不及格?(训斥)就事论事案例1:孩子打翻了茶杯。就事论事79双赢案例(1)
人物:父亲、孩子(10岁左右)场景:孩子在看电视,父亲开家长会回来父亲:你数学都不及格!还在家看电视!我在那都坐不住!(父子对视)孩子:我的作业做完了,我在等你呀!父亲:看你的同桌,数学100,语文98,人家老爸坐那多有面子呀!(孩子低头不语)双赢案例(1)
人物:父亲、孩子(10岁左右)80双赢案例(2)
人物:父亲、孩子(10岁左右)场景:孩子在看电视,父亲开家长会回来父亲:看什么呢?孩子:动画片。父亲:等一会咱们一起看一下你的卷子,好吗?孩子:好吧。(片刻)爸,现在就看卷子吧?(孩子给父亲到了一杯水)孩子:爸,我知道这次数学没考好。父亲:你说的对,你这次数学不及格。孩子:爸爸,我保证下次考好!父亲: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能考好,爸爸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孩子:爸爸我一定努力。父亲:好,现在就来看卷子,看问题出在哪里。双赢案例(2)
人物:父亲、孩子(10岁左右)81不贴标签案例1:给孩子讲了两遍,孩子还没有听懂。甲:你觉得有哪一点我还没讲清楚?乙:你怎么这么笨!简直是榆木疙瘩。案例2:孩子吃饭慢。甲:时间不多了,吃快一点。乙:你总是磨磨蹭蹭,干什么事都慢。不贴标签案例1:给孩子讲了两遍,孩子还没有听懂。82我信息案例(1)
场景:5岁孩子与母亲在商场走散,互相寻找后见面母:你跑哪里去了,跟你说了多少遍,人多的时候别乱跑,你就是不听。子:(低头不语)母:如果下次再走丢,我就不找你了。子:(委屈的哭)我信息案例(1)
场景:5岁孩子与母亲在商场走散,互相寻找后83我信息案例(2)场景:5岁孩子与母亲在商场走散,互相寻找后见面母:宝贝!妈妈终于找到你了!刚才把妈妈都急死了(拥抱孩子)。子:我到处找你!母:刚才你找不见妈妈,是不是很害怕?子:是呀!母:商场人多,妈妈就怕把你丢了!以后你想看什么,想去哪里告诉妈妈,妈妈陪你去,好吗?子:妈妈,我以后再也不乱跑了!我信息案例(2)场景:5岁孩子与母亲在商场走散,互相寻找后见84不伤感情案例1:孩子打断家长的话。甲:我想把话说完,好吗?乙:你总爱打岔,懂不懂礼貌!案例2:孩子上课举了五次手,老师没有提问一次。甲:你确实感到挺委屈的,下次我们再举手。老师已经知道你学会了。乙:肯定是你上课表现不好。不伤感情案例1:孩子打断家长的话。85接纳案例:吃晚饭
父子对话
子:嗯,啥事不好说,非要让你去?父:看来你不想让我去?[引导]
子:不就是我上数学课时与老师顶了两句嘛!父:你感到没啥,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分析]
子:不过我不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她难看!父:你是不是很想自己把这件事解决好?[引导]
子:嗯!我想可不可以现在给老师打个电话。父:(点一点头)[支持]
子:(给数学老师,班主任打电话)
爸!你可以不去了,吃饭吧!
接纳案例:吃晚饭父子对话86五、亲子沟通的四大技巧聆听(倾听)区分(澄清)发问(引导)回应(反馈)五、亲子沟通的四大技巧聆听(倾听)87聆听的技术使孩子畅所欲言并产生被接纳的感觉,能够宣泄自己的情绪。积极的听众:面部表情,嗯,对话中要有词句重复,表示聆听的样子,身体前倾,眼睛注视孩子。若有急事,告诉孩子,请孩子讲,我在听着呢。聆听的技术使孩子畅所欲言并产生被接纳的感觉,能够宣泄自己的情88积极倾听的方法1、反馈孩子的语言:把孩子的话整理后重复给他听,孩子知道父母听到他的话了,有被尊重的感觉。2、标明孩子的感受:把孩子说话时的心理状态讲出来,孩子感到你是理解他的,有被理解的感觉。积极倾听的方法:反馈信息+标明感受积极倾听的方法1、反馈孩子的语言:把孩子的话整理后重复给他听89聆听,最好的帮助积极聆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孩子的这种能量被理解接纳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安全感。最好的帮助方式是:不帮助!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让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孩子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个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开发的。聆听,最好的帮助积极聆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情绪90区分当孩子表达不清楚,要想法了解问题的真相,有助于拟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有效的解决问题。区分当孩子表达不清楚,要想法了解问题的真相,有助于拟定解决问91发问(引导)的技术目的是让孩子说出内心感受,使谈话能继续下去,多用鼓励和启示,避免使用批评和责难。你觉得,你似乎,你的想法是,根据你的经验,根据你的观点,我猜想你是,这是你的意思等。发问(引导)的技术目的是让孩子说出内心感受,使谈话能继续下去92回应(反馈)的技术家长如一面镜子,区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家长贵在真实和深入,并且要表现出体谅、尊重和温暖、坦率。案例:一女生向家长说,我问了某男生两次问题,同学们就说我对他有意思。甲:你就是问问题而已,结果被同学误解。(理解、体谅的态度)乙:一定是你有问题,同学们都不说别人。回应(反馈)的技术家长如一面镜子,区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家长93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干扰了父母,让父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父母想要改变他的这种行为。有一天你的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到你家玩,你们坐在客厅里面聊天,你的孩子要在客厅看电视,他打开电视,把声音开得很大,让你和你的朋友无法谈话。这时候你对孩子怎么说?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干扰了父母,让父母的需求无法94父母的回应1、“把声音关小点!”或“关掉电视,回你自己房间去!”(命令)2、“再不调小点,马上让你看不成!”(威胁)3、“客人在我们家说话,你不能把电视声音开得那么大。”(说教)4、“我和客人说话的时候,你应该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尽量小一些。”(建议)父母的回应1、“把声音关小点!”或“关掉电视,回你自己房间去95父母的回应5、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没看到我们在说话吗?(批评)6、你怎么这么惹人厌烦!没有脑子啊!(辱骂)7、你是故意开这么大的声音来影响我们说话。(分析)8、在大人们说话时,你开这么大的声音是不礼貌的。(教训)父母的回应5、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没看到我们在说话吗?(批评)96你信息你信息的特点:
1、语言形式上,以“你”字为开头;
2、内容上,矛头指向孩子,要求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当一个人被强迫改变自己的行为时,会产生本能性的抗拒,导致冲突。你信息你信息的特点:97我信息“你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我的心理很烦,我和你叔叔(或阿姨)在这谈话都听不清楚。”我信息的特点:指出孩子问题行为,说出你心中对这一行为的感受,告诉孩子他的这些行为将会或者已经给你带来的影响。我信息的表达方法是:行为+感受+影响我信息“你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我的心理很烦,我和你叔叔(或98八、培养宝宝健康心理的十个策略:
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2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3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4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5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八、培养宝宝健康心理的十个策略: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996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7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8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9给孩子一个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10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6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100七、宝宝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孩子有很多表情:哭;撒娇;害羞等,每个表情后面都有和大人不太一样的原因,让我们解开所有的密码。
七、宝宝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孩子有很多表情:哭;撒娇;害羞等101表情一打人、咬人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表情一打人、咬人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102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103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办法: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感想:其实孩子打人,根本也不会打怎么样,如果别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没什么。如果他打了别人,当父母的总会说自己的孩子不对。我的想法是:当他打了人后,要及时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原因,然后告诉他如何用语言来解决。再告诉他打人是野蛮的行为(幼儿园总这么说,所以我也要家园一致)。然后告诉他妈妈爱他(以免他有种做错事不被爱的担忧)。这样,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对,也知道下次该怎么解决,还知道妈妈无论何时都是爱他的。孩子感觉被爱包围着,他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无论怎样,妈妈都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他的,他永远都是好孩子,对事不对人,一时行为不对,不能说孩子就坏呀。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104表情二插话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引起的,大体在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1、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
2、别人谈的或讨论的内容,孩子曾经听说过或有点似懂非懂,产生“共鸣”、激动,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3、孩子独自玩耍或独自尝试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急于求得帮助,可能会不顾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
表情二插话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引起的,105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处理方式。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因事制宜”“相机诱导”“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处理方式。家长应注意106表情三撒谎“你听我说,我们家有三个电视机。”“哎呀,太棒了!”“一个是爸爸的,一个是哥哥的,还有一个是我的。”“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动画片啦。”“当然啦。一吃完饭,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你多美呀!”
当这个孩子的谎话被揭穿时,他受到了母亲的斥责。妈妈责备他“撒谎就是当小偷儿的开始。”
儿童的心理分析:
儿童根本不懂撒谎和小偷儿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对孩子来说,与其说不懂,还不如说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有三个电视机”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话不能单从表面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它的真正含意。
讲这句话的孩子当时的心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个电视机该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个电视机,爸爸就不会因为要看夜间棒球比赛而霸占电视机了;哥哥也不会因喜欢足球赛节目而独占电视机了;当然我也就可以独自看我所喜欢看的动画片了!”
他把这个愿望和空想联系在一起了,因此,采取了“有三个电视机”的语言表达形式。幼儿的心理结构,往往是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这种现象称为“主客观未分化心理”,是幼儿心理的一个特征。
表情三撒谎“你听我说,我们家有三个电视机。”“哎呀,太棒了107表情四嫉妒孩子的嫉妒,是对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及其他条件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孩子嫉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许爸爸妈妈亲近或爱别的孩子。
2、别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学习上有了进步,或受到教师的表扬时,认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气,对别的孩子中伤、讽刺、排斥等。
3、别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啵蛐』锇槎啵痛蚧鳌⒊芭⑹柙叮踔猎购蕖?br/>
4、别的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产生对立情绪,或怨恨,或采用另外的形式补偿和替代,如别的孩子不借水彩笔给他,他就向别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给那个孩子玩,以借此压倒对方。
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养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健康成长。
表情四嫉妒孩子的嫉妒,是对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108对于好嫉妒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来消除。
1、对孩子严格要求。鼓励孩子勤奋踏实、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对于浮躁、损人利己的不足的行为要予以处罚、教育,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2、对孩子的赞许、表扬要恰当。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认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围伙伴的贡献和帮助,而不可趾高气扬,好图虚荣;同时,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骄傲自满,过高估计自己,藐视别的孩子。
3、激发孩子把嫉妒转化为竞争意识。使孩子在赶、超先进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压力转变为动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诚实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理解小伙伴,交流和沟通感情,增强与小伙伴团结共进的气氛。
对于好嫉妒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来消除。109表情五哭“哇……哇……”“好啦,好啦,别哭了。”“哇……哇……”“叫你别哭了,有什么可哭的,你说呀!亏你还是个男孩子呢。”“哇……哇……”
母亲拚命想办法不让孩子哭,可是孩子却越哭越起劲。母亲认为,首先应该使孩子停止哭,一切问题要等停止了哭以后再说。可越这样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表情五哭“哇……哇……”“好啦,好啦,别哭了。”“哇……哇110妈妈的高招: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说:“别哭了。”而首先应该关心的是了解他为什么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后,对孩子的悲伤心情或气愤心情,总之是对孩子当时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并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孩子,也就是说,把孩子的感情反馈过去。
切记莫用大道理去批评,而无视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畅了,其结果,不仅停止了哭泣,而且爱哭的毛病也会逐渐得到克服。妈妈的高招: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说:“别哭了。”而首先应该111表情六重复我发现我五岁的孩子最近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在看动画片、图画书时,特别喜欢重复。即对看过的动画片和图画书不厌其烦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对新的、未看过的反而不太感兴趣。请问这样正常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表情六重复我发现我五岁的孩子最近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在看动画112儿童心理分析:这位家长对孩子的观察很细心。四五岁的孩子出现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一特点。
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个性的原因。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能表现出人的个性的不同特点,孩子的个性正在形成和发展,这种个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表现出来。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正是一部分孩子喜欢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喜欢重复的个性的一种体现。
二是心理发展水平的原因。由于幼儿的认识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象成人一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这样,孩子如果是每次都看不同的动画片和图画书,就会出现记不住、无法接受的现象,而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则能避免这一现象,使孩子在重复中检验自己的记忆和期望,从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所以,孩子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的现象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害处。如果这种现象的程度非常严重时,家长可以适当进行引导。
儿童心理分析:这位家长对孩子的观察很细心。四五岁的孩子出现喜113表情七、撒娇我女儿特别爱撒娇,家中的老人说:孩子哪有不撒娇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时地告诫我:撒娇过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纠正。我该听谁的?
表情七、撒娇我女儿特别爱撒娇,家中的老人说:孩子哪有不撒娇的114表情八、不合群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门惹是生非,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
表情八、不合群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门惹是生非,总是把孩子关在家115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大人不要在孩子身边,也不要叮嘱太多,甚至孩子们的争吵,哭闹等事也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家长尽量不要去干预。让孩子广交朋友。同各种类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于邻居亲戚家的孩子。尽可能改变孩子的依赖状况。要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夏天自己洗澡,单独睡觉,自己起床,自己决定一天的活动等。如果孩子一时离不开妈妈,可将他们寄放到亲戚家,让其适应一下离开妈妈的生活。
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大人不要在孩子身边,也不要116表情九、摸生殖器2岁多时,豪豪开始时不时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从小带大他的爷爷奶奶认为,男孩子嘛,都是这样,长大自然就好了。有时爷爷甚至还以此当众逗乐。3岁多上幼儿园后,老师渐渐地发现了他的问题,这才引起父母的重视,但似乎已经来不及了,耐心说服、批评教育、甚至巴掌“伺侯”,软的硬的都用过了,豪豪却只不过将原来的公开行为转为地下。白天躲在没人的地方玩,晚上入睡前或早晨醒来后躲在被窝里玩。更糟糕的是爷爷此时仍不以为然,有时父母教育豪豪,爷爷还充当其保护伞。
表情九、摸生殖器2岁多时,豪豪开始时不时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117表情十、执拗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小宝宝逐渐变得执拗起来,不太听话了;有时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带有一种故意性。基于此,家长们采取了打、罚、哄、物质引诱等方法,但效果也只体现在一时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副作用。那么运用哪种行为规范、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才能处理好此类问题呢?对此需要认识以下几点:表情十、执拗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118表情十一、发脾气孩子由此感到,只要我发脾气,在人前大闹,父母就会满足我的愿望。于是,每当孩子有新的愿望,父母不答应,孩子就大发脾气,最后家长不得不屈从。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得寸进尺,脾气也越来越大,人也变得越未越任性、粗暴。
另一方面,到了会走路的时候,孩子的“什么都想自己来做”的意欲便开始萌发出来了。例如,吃饭时想自己吃,可因为还不会用调羹,撒掉的比吃进去的还多,结果会变成用手抓着吃了。不过,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即便是这样也不要去阻止他。
开始表现出自发性的孩子,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话就大发脾气,不是哇哇叫唤,就是倒在地上打滚,或者是乱扔东西。
对于妈妈来说,这是一个很伤脑筋的时期,于是,当孩子想自己一个人做什么时,妈妈很可能就不由分说地训斥道:“不行。”
但是,孩子的这种自己来做的愿望正是意欲在成长的表现。因此,妈妈要了解1岁左右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时候就让他试着做一做。并且,当孩子因达不到自己的想象而又吵又闹时,大人要若无其事地应付过去。
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前后出现的现象,一旦不如意,便大声哭闹、跺脚、打滚。这种“动肝火”不一定是对着别人,有时候还会冲着自己。
希望别人“那样”,自己想要“这样”--这些欲望过于强烈,而现实又无法满足,这时孩子幼稚的心便慌乱起来,在情绪上表现出不安定。想睡觉了、肚子饿了、感到累了的时候,一点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发脾气。
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应不声不响地把他抱起来,或者是平静地注视着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静下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这种脾气暴躁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妈妈爸爸们需要了解这一点。不要觉得孩子这是“变坏了”,去责怪、训斥他。
表情十一、发脾气孩子由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打印设备研发与市场合作合同可打印协议书下载3篇
- 2025年中国深层美白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终止补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储能电站项目合同能源管理优化升级协议2篇
- 2025版农业用地土地租赁与农产品收购一体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租赁给教育咨询服务机构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行业绿色包装材料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房设备用品绿色采购与可持续发展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地板售后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合同4篇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肺炎临床路径
- 外科手术铺巾顺序
- 创新者的窘境读书课件
- 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 如何克服高中生的社交恐惧症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三 APP的品牌建立与价值提供
- 电子竞技范文10篇
- 食堂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保障措施
- VI设计辅助图形设计(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