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相互作用第二课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课件_第1页
海-气相互作用第二课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课件_第2页
海-气相互作用第二课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课件_第3页
海-气相互作用第二课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课件_第4页
海-气相互作用第二课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课程标准2教学目标运用图表,解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图表,说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极其命名地点和主要发生时间。结合景观图资料,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核心素养课标解读1视频导入秘鲁洪灾1视频导入※

上图秘鲁洪水秘鲁沿海受寒流影响,气候干旱。然而,2016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材料思考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气候异常现象?2.如何监测这种现象?01沃克环流02厄尔尼诺现象03拉尼娜现象目录第三节海—气用互作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异常,甚至出现极端天气。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课程新授1课程新授1.读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以太平洋为例,比较东西两岸的温度差异。思考※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东岸:海水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西岸: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高低2.形成这种温度差异的原因?复习4.2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课程新授1.读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以太平洋为例,比较东西两岸的温度差异。思考※世界洋流分布图东岸:海水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西岸: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高低2.形成这种温度差异的原因?①信风吹拂下→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形成赤道暖流→热量带到西岸→西岸温度高,东岸温度低。②暖流流经地区增温增湿

寒流流经地区降温减湿1课程新授高低1.读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以太平洋为例,比较东西两岸的温度差异。思考东岸:海水温度较低,气流下沉;西岸: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2.形成这种温度差异的原因?①信风吹拂下→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形成赤道暖流→热量带到西岸→西岸温度高,东岸温度低。②暖流流经地区增温增湿

寒流流经地区降温减湿低高2探究一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该环流称沃克环流。东岸:海水温度较低,气流下沉;气候干旱。西岸: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形成降水。异常的年份,太平洋东西两岸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沃克环流模式图沃克环流1.概念2.特点请同学们阅读学案,画出沃克环流模式图。3探究二厄尔尼诺现象3探究二1.当低纬信风减弱时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会发生哪些状况?气候状况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低纬信风比正常年份偏弱南北赤道暖流更弱2.探究其形成过程(成因)太平洋赤道附近暖水向西侧流失少,中东部水温高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思考※世界部分海陆分布图暖冷3探究二厄尔尼诺现象1.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2.时间12月25日前后,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讲解圣婴的由来)3.成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示意图3探究二冷暖※厄尔尼诺现象环流模式图3.成因思考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会给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厄尔尼诺现象低纬信风比正常年份偏弱南北赤道暖流更弱太平洋赤道附近暖水向西侧流失少,中东部水温高厄尔尼诺现象出现请同学们阅读学案,画出厄尔尼诺现象环流模式图。①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4.影响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如秘鲁和智利沿海3探究二厄尔尼诺现象冷暖※厄尔尼诺现象环流模式图太平洋东部低高※沃克环流模式图冷暖※厄尔尼诺现象环流模式图①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4.影响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如秘鲁和智利沿海导入答疑1.导入视频中,秘鲁洪灾就是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附近高温多雨引发的洪涝灾害。2.我们要通过RS遥感技术及时监测和预防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3探究二厄尔尼诺现象4.影响②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如1997-1998年印度尼西亚出现长时间干旱,引发了严重的森林大火。厄尔尼诺现象印尼森林大火3探究二冷暖※厄尔尼诺现象环流模式图低高※沃克环流模式图3探究二4.影响③赤道附近大洋东侧离岸风变弱,上升补偿流变弱,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变少,渔场大量死亡减产。厄尔尼诺现象冷水区※太平洋剖面图渔业减产请同学们思考,对海洋生物有什么影响?3探究二4.影响④对我国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请同学们阅读学案,思考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对我国的季风有怎样的影响?思考※亚洲季风“冬季风”图3探究二1°使冬季风变弱,寒潮天气减少,出现暖冬现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高压海洋:低压赤道太平洋西部气温低形成冷水区厄尔尼诺现象水平气压差减小冬季风减弱厄尔尼诺现象4.影响冷水区3探究二冷水区赤道低压带※太平洋剖面图2°使我国夏季风变弱,锋面雨带推移缓慢,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的现象4.影响a.厄尔尼诺现象西太平洋赤道地区形成冷水区。b.此时原来的西太平洋暖水池被冷水区替代,赤道地区的赤道低压带遇到冷水区,使得赤道低压减弱。c.也即:赤道上升气流减弱,到了30°N左右上空堆积下来的下沉气流就减弱,导致副高减弱。d.而此时夏季,我国陆地受印度低压控制,海洋是(夏威夷高压)副高控制,副高减弱。水平气压差减小,风力减小,故:夏季风减弱。0°偏转成东北风被迫下沉30°N上空30°N3探究二3°我国夏季台风数量变少4.影响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台风)。b.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赤道附近大洋西侧水温偏低(冷水区)对流较弱。c.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得比正常年份偏弱。故:夏季台风变少※台风云图4探究三拉尼娜现象4探究三1.当低纬信风增强时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会发生哪些状况?气候状况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拉尼娜现象思考2.探究其形成过程低纬信风比正常年份偏强南北赤道暖流更强太平洋赤道附近暖水向西侧流失多沃克环流变强拉尼娜现象出现4探究三拉尼娜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2.时间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讲解拉尼娜的由来)3.成因※太平洋剖面图4探究三3.成因思考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会给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拉尼娜现象冷暖※拉尼娜现象环流模式图低纬信风比正常年份偏强南北赤道暖流更强太平洋赤道附近暖水向西侧流失多沃克环流变强拉尼娜现象出现请同学们阅读学案,画出拉尼娜环流模式图。4探究三冷暖※拉尼娜现象环流模式图①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拉尼娜现象较正常年份气温下降、降水变少,更加干旱。4.影响②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气温上升、降水变多,甚至发生洪涝灾害。注: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低高※沃克环流模式图4探究三③赤道附近太平洋东侧离岸风增强,上升补偿流变强,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增多,渔场增产。拉尼娜现象※太平洋剖面图4.影响渔业增产请同学们思考,对海洋生物有什么影响?4探究三拉尼娜现象④对我国的影响※亚洲季风“冬季风”图1°使冬季风变强,寒潮天气增多,出现冷冬现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高压海洋:低压赤道太平洋西部气温高形成暖池拉尼娜现象水平气压差增大冬季风增强4.影响暖池4探究三拉尼娜现象暖池4.影响2°使我国夏季风变强,锋面雨带推移较快,可能出现北涝南旱的现象a.拉尼娜现象西太平洋赤道地区形成暖池。b.此时原来的西太平洋暖水池增强,赤道地区的赤道低压带气温更高,对流更加旺盛,使得赤道低压增强。c.也即:赤道上升气流增强,到了30°N左右上空堆积下来的下沉气流就被增强,导致副高增强。d.而此时夏季,我国陆地受印度低压控制,海洋是副高控制,副高增强。水平气压差增大,风力变大,故:夏季风变强。4探究三拉尼娜现象4.影响3°我国夏季台风数量增多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台风)。b.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赤道附近大洋西侧水温偏高(暖池)对流增强。c.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得比正常年份较强。故:夏季台风增多※台风云图5巩固提高分析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图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近东西方向的大气热力环流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2.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下降,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3.说明环流的变化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图4.18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的大模式气热力环流5巩固提高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

答:顺时针2.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下降,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

答:东南信风加强,太平洋西岸上升气流旺盛,东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