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金属材料成形第一节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基础第二节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基础第三节金属连接成形工艺基础第5章金属材料成形第一节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基1第二节金属塑性成形工艺板料冲压锻造第二节金属塑性成形工艺板料冲压锻造2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3汽车锻件汽车锻件4典型的冲压件典型的冲压件5塑性成形工艺
金属塑性成形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塑性变形,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金属塑性成形可分为:自由锻、模锻、板料冲压、挤压、拉拔、轧制,成形方式如图所示。常用压力加工方法a)自由锻b)模锻c)板料冲压d)挤压e)轧制f)拉拔塑性成形工艺常用压力加工方法6压力加工与其它成形方法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改善金属组织、提高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经压力加工后,其组织、性能都得到改善和提高。(2)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金属塑性成形主要靠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改变形状,使其体积重新分配,而不需要切除金属,因而材料利用率高。(3)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塑性成形加工一般是利用压力机和模具进行成形加工的,生产效率高。(4)可获得精度较高的毛坯或零件。压力加工时坯料经过塑性变形获得较高的精度,可实现少或无切削加工。压力加工与其它成形方法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改善金属组织、7金属的塑性成形基础一、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1、材料的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则材料的塑性成形性越好,越适合压力加工。2、常用材料的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来表示塑性指标。3、金属塑性变形时遵循的基本规律主要有最小阻力定律、加工硬化和体积不变规律等最小阻力定律是指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各质点将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最小阻力定律符合力学的一般原则,是塑性成形加工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加工硬化规律金属在常温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变形抗力增大,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体积不变规律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时,变形前与变形后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此规律,可以确定毛坯的尺寸和确定变形工序。金属的塑性成形基础1、材料的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则材料的8二、金属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变形程度的影响压力加工时,塑性变形程度的大小常用锻造比Y锻来表示,拔长时的锻造比Y锻=S0/S(S0、S分别表示拔长前后金属坯料的横截面积);镦粗时的锻造比Y锻=H0/H(H0、H分别表示镦粗前后金属坯料的高度)。锻造比越大,毛坯的变形程度也越大。生产中以铸锭为坯料锻造时,碳素结构钢的锻造比在2~3范围选取,合金结构钢的锻造比在3~4范围选取。以钢材为坯料锻造时,因材料轧制时组织和力学性能已经得到改善,锻造比一般取1.1~1.3即可。2.冷变形与热变形
在再结晶温度(T再=0.4Tm)以下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变形,因冷变形有加工硬化现象产生,故每次的冷变形程度不宜过大,否则会使金属产生裂纹。冷变形加工的产品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常温下的冷镦、冷挤压、冷拔及冷冲压都属于冷变形加工。
热变形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形,热变形时加工硬化与再结晶过程同时存在,而加工硬化又几乎同时被再结晶消除。热变形可使金属保持较低的变形抗力和良好的塑性,可以用较小的力和能量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会产生裂纹,同时还可获得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再结晶组织。但是,热变形是在高温下进行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表面易产生氧化皮,精度和表面质量较低。自由锻、热模锻、热轧、热挤压等工艺都属于热变形加工。二、金属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9常用塑性加工方法一、自由锻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铁之间,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内部质量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自由锻分为手工锻造和机器锻造两种。手工锻造只能生产小型锻件,生产率也较低。机器锻造是自由锻的主要方法。优点:使用的工具简单;操作灵活;通过局部成形组合出所需锻件的形状、尺寸缺点:锻件的精度低,生产率低,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应用:单件、小批、形状简单的锻件,大型、重型锻件,尤其是特大型锻件常用塑性加工方法一、自由锻优点:使用的工具简单;操作灵活;通101、自由锻设备1、自由锻设备11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2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3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42、自由锻工序自由锻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三大类。一)基本工序基本工序包括镦粗、拔长、弯曲、冲孔、切割、扭转和错移等。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1.镦粗沿工件轴向进行锻打,使其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操作过程。常用来锻造齿轮坯、凸缘、圆盘等零件,也可用来作为锻造环、套筒等空心锻件冲孔前的预备工序。镦粗时,坯料不能过长,高度与直径之比应小于2.5,以免镦弯,或出现细腰、夹层等现象。坯料镦粗的部位必须均匀加热,以防止出现变形不均匀。2、自由锻工序自由锻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三152.拔长拔长是沿垂直于工件的轴向进行锻打,以使其截面积减小而长度增加的操作过程,常用于锻造轴类和杆类等零件。拔长时工件要放平,锻打要准,力的方向要垂直,并且拔长过程中要不断翻转和送进工件。2.拔长163.冲孔利用冲头在工件上冲出通孔或盲孔的操作过程。常用于锻造齿轮、套筒和圆环等空心锻件,对于直径小于25mm的孔一般不锻出,而是采用钻削的方法进行加工。较薄的坯料通常采用单面冲孔;
厚度较大的锻件,一般采用双面冲孔法冲孔工艺a)薄坯料冲孔b)厚坯料冲孔1-冲头2-坯料-垫环3.冲孔较薄的坯料通常采用单面冲孔;
厚度较大的锻件,一般采17(二)辅助工序为使基本工序操作方便而进行的预变形工序称为辅助工序,例如,为方便挟持工件而进行的压钳口、局部拔长时先进行的切肩等工序都属于辅助工序。(三)修整工序用以减少锻件表面缺陷而进行的工序,如校正、滚圆、平整等。修整工序的变形量一般很小,而且为了不影响锻件的内部质量,一般多在终锻温度或接近终锻温度下进行。典型锻件图锻件余量及敷料
1—敷料2—锻件余量(二)辅助工序典型锻件图锻件余量及敷料
1—敷料2—锻18二、模锻使金属坯料在模膛内受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内部质量锻件的加工方法称为模锻。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限制,锻造终了时可获得与模膛形状相符的模锻件。备料热处理检查表面喷丸校正切除飞边预锻终锻制坯加热二、模锻使金属坯料在模膛内受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19
模锻具有如下优点:(1)生产效率较高。模锻时,金属的变形在模膛内进行,故能较快获得所需形状。(2)能锻造形状复杂的锻件,并可使金属流线分布更为合理,从而进一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3)模锻件的尺寸较精确,表面质量较好,加工余量较小。(4)模锻件减少切削加工工作量。在批量足够的条件下,能降低零件成本。(5)模锻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但模锻生产受模锻设备吨位限制,模锻件的质量一般在150kg以下。模锻设备投资较大,模具费用较昂贵,工艺灵活性较差,生产准备周期较长。因此,模锻适合于小型锻件的大批大量生产,不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以及中、大型锻件的生产。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20模锻按所使用的设备不同,分为锤上模锻、压力机上模锻、胎模锻等。(一)锤上模锻的工艺特点锤上模锻是将上模固定在锤头上,下模紧固在模垫上,通过随锤头作上下往复运动的上模,对置于下模中的金属坯料施以直接锻击,来获取锻件的锻造方法。模锻按所使用的设备不同,分为锤上模锻、压力机上模锻、胎模锻等21锤上模锻的工艺特点是:(1)金属在模膛中是在一定速度下,经过多次连续锤击而逐步成形的。(2)锤头的行程、打击速度均可调节,能实现轻重缓急不同的打击,因而可进行制坯工作。(3)由于惯性作用,金属在上模模膛中具有更好的充填效果。(4)锤上模锻的适应性广,可生产多种类型的锻件,可以单膛模锻,也可以多膛模锻。终锻预锻模锤上模锻的工艺特点是:终锻预锻模22二)锤上模锻工艺规程的制定锤上模锻工艺规程的制定主要包括绘制模锻件图、计算坯料尺寸、确定模锻工步、选择锻造设备、确定锻造温度范围等。1.绘制模锻件图模锻件图是设计和制造锻模、计算坯料以及检验模锻件的依据。根据零件图绘制模锻件图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恰当的分模面、预留加工余量和锻件公差。模锻时金属坯料是在模锻模膛中成形的,因此模锻件尺寸较为精确,其公差和余量比自由锻件小的多。二)锤上模锻工艺规程的制定23(2)模锻斜度。为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模锻件上平行于锤击方向的表面必须具有斜度,称为模锻斜度。对于锤上模锻,模锻斜度一般为5°~15°之间。模锻斜度还分为外壁斜度α与内壁斜度β,如图所示。内壁斜度值一般比外壁斜度大2°~5°。生产中常用金属材料的模锻斜度范围见表。锻件材料外壁斜度内壁斜度铝、镁合金钢、钛、耐热合金3°~5°5°~7°5°~7°7°、10°、12°(2)模锻斜度。为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模锻件上平行于锤击方24(3)模锻圆角半径。模锻件上所有两平面转接处均需圆弧过渡,此过渡处称为锻件的圆角,如图所示。圆弧过渡有利于金属的变形流动,锻造时使金属易于充满模膛,提高锻件质量,并且可以避免在锻模上的内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角处的磨损,提高锻模使用寿命。模锻圆角半径圆角的大小,用圆角半径表示,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肋高、锻造方法、锻件材料以及操作条件等。钢的模锻件外圆角半径(r)一般取1.5mm~12mm,内圆角半径(R)比外圆角半径大2~3倍。模膛深度越深,圆角半径值越大。为了便于制模和锻件检测,圆角半径尺寸已经形成系列,其标准是1、1.5、2、2.5、3、4、5、6、8、10、12、15、20、25和30等,单位为mm。(3)模锻圆角半径。模锻件上所有两平面转接处均需圆弧过渡,此25(4)冲孔连皮。对于具有通孔的锻件,由于锤上模锻时不能靠上、下模的突起部分把金属完全排挤掉,因此不能锻出通孔,终锻后,孔内留有金属薄层,称为冲孔连皮,锻后利用压力机上的切边模将其去除。冲孔连皮可起到减轻锻模刚性接触的缓冲作用,避免锻模的损坏,并使金属易于充型,减小打击力,因此冲孔连皮不能太薄。常用的连皮形式是平底连皮,如图所示,连皮的厚度s通常在4~8mm范围内。(4)冲孔连皮。对于具有通孔的锻件,由于锤上模锻时不能靠上、26各参数确定后,便可绘制锻件图。图所示为齿轮坯模锻件图。图中双点划线为零件轮廓外形,分模面选在锻件高度方向的中部。由于零件轮辐部分不加工,故无加工余量。图中内孔中部的两条直线为冲孔连皮切掉后的痕迹。各参数确定后,便可绘制锻件图。图所示为齿轮坯模锻件图。图中双272.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模锻件坯料质量与尺寸的计算步骤与自由锻件相类似。坯料质量包括锻件、飞边、连皮、钳口料头以及氧化皮等的质量。通常,氧化皮约占锻件和飞边总和质量分数的2.5%~4%。3.确定模锻工序模锻工序主要根据锻件的形状与尺寸来确定。根据已确定的工序即可设计出制坯模膛、预锻模膛及终锻模膛。锻造的后期为修整工序:包括切边与冲孔;校正;热处理;清理;精压。4.选择锻造设备锤上模锻所用的设备有蒸汽-空气锤、无砧座锤、高速锤等。一般工厂中主要使用蒸汽-空气锤。模锻生产中所用的蒸汽-空气锤与自由锻锤基本相同。模锻设备的选择应结合模锻件的大小、质量、形状复杂程度及所选择的基本工序等因素确定,并充分考虑到工厂的实际情况。5.确定锻造温度范围模锻件的生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碳钢上限为液相线以下200℃、下限为800℃左右。2.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28图2-11锻件余量及敷料
1—敷料2—锻件余量图2-11锻件余量及敷料
1—敷料2—锻件余量29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30锤锻模结构设计
连杆锤用锻模图锤锻模结构设计
连31板料冲压1、板料冲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使板料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冲压件的加工方法称为板料冲压。2、板料冲压的特点:(1)冲压生产操作简单,生产率高,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2)冲压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可作为零件使用。(3)冲压塑性变形产生冷变形强化,使冲压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和刚性好的优点。(4)冲模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制造费用相对较高,故冲压适合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采用。3、冲压基本工序:分离工序:落料、冲孔、切断等变形工序:拉深、弯曲、翻边和胀型等板料冲压1、板料冲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使板料分离或变形,从32冲孔落料弯曲拉深翻边胀形冲压工艺分离工序变形工序切断
冲压使金属板料在模具内受力成形。冲压工艺冲孔落料弯曲拉深翻边胀形冲压33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344、冲压设备:图4-17开式冲床工作原理、传动示意图及开式冲床实例1—脚踏板2—工作台3—滑块4—连杆5—偏心套6—制动器7—偏心轴
8—离合器9—皮带轮10—电动机11—床身12—操作机构13—垫板4、冲压设备:图4-17开式冲床工作原理、传动示意图及开式35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36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375、冲压模具5、冲压模具38图4-31简单冲模1—固定卸料板2—导料板3—挡料销4—凸模5—凹模6—模柄
7—上模座8—凸模固定板9—凹模固定板10—导套11—导柱12—下模座图4-31简单冲模396、冲压产品6、冲压产品407、冲压工序1)、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封闭轮廓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冲裁模冲裁模包括落料模和冲孔模分类普通冲裁精密冲裁基本工序:落料和冲孔7、冲压工序1)、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封闭轮41冲裁件排样设计—材料的经济利用冲裁件在板料上的布置称为排样。排样合理,材料的利用率高。
材料利用率:η=A0/A×100%
式中:A0—零件实际面积;A—消耗板料面积。冲裁件排样设计—材料的经济利用冲裁件在板料42冲裁件的排样方法有三类:有搭边排样少搭边排样无搭边排样
少、无搭边排样,材料的利用率高;有搭边排样,冲裁件尺寸精度高。搭边数值与材料硬度、板料厚度、零件形状等因素有关。冲裁件的排样方法有三类:有搭边排样少搭边排样无搭边排样432)弯曲:板料、型材等按要求弯成一定的角度或曲率,形成所需弯曲零件的冲压工序。2)弯曲:44典型弯曲零件(Ⅰ)
典型弯曲零件(Ⅰ)45典型弯曲零件(Ⅱ)典型弯曲零件(Ⅱ)46典型弯曲零件(Ⅲ)典型弯曲零件(Ⅲ)47弯曲件的弯曲方法
模压拉弯滚压折弯弯曲件的弯曲方法模压拉弯滚压折弯483)、拉深工序拉深是使平面板料成形为中空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拉深变形过程及拉深件如图4-22所示,原始直径为D的板料,经过凸模压入到凹模孔口中,拉深后变成内径为d、高度为h的筒形零件。图4-22拉深变形过程及拉深件1—凸模2—毛坯3—凹模4—工件3)、拉深工序拉深是使平面板料成形为中空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49圆筒形件圆筒形件50拉深件类型1)规则拉深件
a)轴对称旋转体
b)盒形件c)不对称拉深件拉深件类型1)规则拉深件51不规则拉深件—汽车覆盖件不规则拉深件—汽车覆盖件52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53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是衡量拉深变形程度大小的主要工艺参数,它用拉深件直径d与毛坯直径D的比值m表示,即m=d/D。拉深系数越小,表明变形程度越大,拉深应力越大,容易产生拉裂废品。能保证拉深正常进行的最小拉深系数,称为极限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是衡量拉深变形程度大小的主要工艺参数,它用54图4-23拉深件废品a)起皱b)拉裂a)
b)图4-23拉深件废品a)b)55拉深件的有关尺寸要求如图所示,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拉深件的形状应力求简单、对称。拉深件的形状以回转体形,尤其是直径不变的杯形件最易拉深,模具制造也方便。(2)尽量避免直径小而深度过大的拉深件,否则不仅需要多副模具进行多次拉深,而且容易出现废品。
3)拉深件的底部与侧壁,凸缘与侧壁应有足够的圆角,一般应满足R>rd,rd≥2t,R≥(2~4)t,方形件r≥3t。拉深件底部或凸缘上的孔边到側壁的距离,应满足B≥rd+0.5t或B≥R+0.5t(t为板厚)。(4)不要对拉深件提出过高的精度或表面质量要求。拉深件直径方向的经济精度一般为IT9~IT10,经整形后精度可达到IT6~IT7。拉深件的表面质量一般不超过原材料的表面质量。拉深件的有关尺寸要求如图所示,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564)、翻边这是将平板坯料的预制孔边缘或外边缘冲制成竖立直边的成形方法。内孔翻边拉深件翻边圆筒扩高翻边内外双向翻边外缘内翻边双向凸缘翻边4)、翻边这是将平板坯料的预制孔边缘或外边缘冲制成57冲压模设计冲压模设计58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59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60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61成形模拉深模弯曲模冲裁模承担分离工序包括冲孔、落料
承担变形工序属于单工序模冲压模一、冲模结构1、冲压模的分类成形模拉深模弯曲模冲裁模承担分离工序承担变形工序冲压模62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等。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等。631—固定卸料板2—导料板3—挡料销4—凸模5—凹模6—模柄
7—上模座8—凸模固定板9—凹模固定板10—导套11—导柱12—下模座1—固定卸料板2—导料板3—挡料销4—凸模5642、冲压模结构1)工艺结构部分工艺结构部分2、冲压模结构1)工艺结构部分工652)辅助结构部分辅助结构部分2)辅助结构部分辅663、冲压模典型结构图例分析敞开式落料模(单工序模)侧壁冲孔模(单工序模)3、冲压模典型结构图例分析敞开式落料模侧壁冲孔模(单工序模)67说明:单工序模是指在压机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V形弯曲模(单工序模)带压边圈的拉深模(单工序模)说明:单工序模是指在压机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V形68电机定子落料冲孔复合模说明:
复合模是利用压机一次行程在模具同一位置完成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电机定子落料冲孔复合模说明:69图4-33复合冲模1—凸凹模2—拉深凸模3—压板(卸料器)4—落料凹模
5—顶件板6—条料7—档料销8—坯料9—拉深件10—零件11—切余材料图4-33复合冲模70落料拉深复合模落料拉深复合模71侧刃定距的落料冲孔级进模(又称连续模)说明:级进模是在压机一次行程中,于模具不同位置同时完成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侧刃定距的落料说明:72图4-32连续冲模1—落料凸模2—定位销3—落料凹模4—冲孔凸模
5—冲孔凹模6—卸料板7—坯料8—成品9—废料图4-32连续冲模73谢谢谢谢74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12月-2212月-22Saturday,December31,2022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1:54:4911:54:4911:5412/31/202211:54:49AM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12月-2211:54:4911:54Dec-2231-Dec-22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1:54:4911:54:4911:54Saturday,December31,202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2月-2212月-2211:54:4911:54:49December31,2022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31十二月202211:54:49上午11:54:4912月-22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十二月2211:54上午12月-2211:54December31,2022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12/3111:54:4911:54:4931December2022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11:54:49上午11:54上午11:54:4912月-22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31/202211:54:49AM11:54:4931-12月-22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31/202211:54AM12/31/202211:54AM12月-2212月-22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31-Dec-2231December202212月-22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Saturday,December31,202231-Dec-2212月-22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己眷恋了。12月-2211:54:4931December202211:54谢谢大家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12月-2212月75第5章金属材料成形第一节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基础第二节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基础第三节金属连接成形工艺基础第5章金属材料成形第一节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基76第二节金属塑性成形工艺板料冲压锻造第二节金属塑性成形工艺板料冲压锻造77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78汽车锻件汽车锻件79典型的冲压件典型的冲压件80塑性成形工艺
金属塑性成形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塑性变形,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金属塑性成形可分为:自由锻、模锻、板料冲压、挤压、拉拔、轧制,成形方式如图所示。常用压力加工方法a)自由锻b)模锻c)板料冲压d)挤压e)轧制f)拉拔塑性成形工艺常用压力加工方法81压力加工与其它成形方法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改善金属组织、提高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经压力加工后,其组织、性能都得到改善和提高。(2)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金属塑性成形主要靠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改变形状,使其体积重新分配,而不需要切除金属,因而材料利用率高。(3)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塑性成形加工一般是利用压力机和模具进行成形加工的,生产效率高。(4)可获得精度较高的毛坯或零件。压力加工时坯料经过塑性变形获得较高的精度,可实现少或无切削加工。压力加工与其它成形方法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改善金属组织、82金属的塑性成形基础一、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1、材料的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则材料的塑性成形性越好,越适合压力加工。2、常用材料的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来表示塑性指标。3、金属塑性变形时遵循的基本规律主要有最小阻力定律、加工硬化和体积不变规律等最小阻力定律是指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各质点将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最小阻力定律符合力学的一般原则,是塑性成形加工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加工硬化规律金属在常温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变形抗力增大,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体积不变规律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时,变形前与变形后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此规律,可以确定毛坯的尺寸和确定变形工序。金属的塑性成形基础1、材料的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则材料的83二、金属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变形程度的影响压力加工时,塑性变形程度的大小常用锻造比Y锻来表示,拔长时的锻造比Y锻=S0/S(S0、S分别表示拔长前后金属坯料的横截面积);镦粗时的锻造比Y锻=H0/H(H0、H分别表示镦粗前后金属坯料的高度)。锻造比越大,毛坯的变形程度也越大。生产中以铸锭为坯料锻造时,碳素结构钢的锻造比在2~3范围选取,合金结构钢的锻造比在3~4范围选取。以钢材为坯料锻造时,因材料轧制时组织和力学性能已经得到改善,锻造比一般取1.1~1.3即可。2.冷变形与热变形
在再结晶温度(T再=0.4Tm)以下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变形,因冷变形有加工硬化现象产生,故每次的冷变形程度不宜过大,否则会使金属产生裂纹。冷变形加工的产品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常温下的冷镦、冷挤压、冷拔及冷冲压都属于冷变形加工。
热变形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形,热变形时加工硬化与再结晶过程同时存在,而加工硬化又几乎同时被再结晶消除。热变形可使金属保持较低的变形抗力和良好的塑性,可以用较小的力和能量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会产生裂纹,同时还可获得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再结晶组织。但是,热变形是在高温下进行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表面易产生氧化皮,精度和表面质量较低。自由锻、热模锻、热轧、热挤压等工艺都属于热变形加工。二、金属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84常用塑性加工方法一、自由锻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铁之间,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内部质量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自由锻分为手工锻造和机器锻造两种。手工锻造只能生产小型锻件,生产率也较低。机器锻造是自由锻的主要方法。优点:使用的工具简单;操作灵活;通过局部成形组合出所需锻件的形状、尺寸缺点:锻件的精度低,生产率低,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应用:单件、小批、形状简单的锻件,大型、重型锻件,尤其是特大型锻件常用塑性加工方法一、自由锻优点:使用的工具简单;操作灵活;通851、自由锻设备1、自由锻设备86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87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88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892、自由锻工序自由锻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三大类。一)基本工序基本工序包括镦粗、拔长、弯曲、冲孔、切割、扭转和错移等。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1.镦粗沿工件轴向进行锻打,使其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操作过程。常用来锻造齿轮坯、凸缘、圆盘等零件,也可用来作为锻造环、套筒等空心锻件冲孔前的预备工序。镦粗时,坯料不能过长,高度与直径之比应小于2.5,以免镦弯,或出现细腰、夹层等现象。坯料镦粗的部位必须均匀加热,以防止出现变形不均匀。2、自由锻工序自由锻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三902.拔长拔长是沿垂直于工件的轴向进行锻打,以使其截面积减小而长度增加的操作过程,常用于锻造轴类和杆类等零件。拔长时工件要放平,锻打要准,力的方向要垂直,并且拔长过程中要不断翻转和送进工件。2.拔长913.冲孔利用冲头在工件上冲出通孔或盲孔的操作过程。常用于锻造齿轮、套筒和圆环等空心锻件,对于直径小于25mm的孔一般不锻出,而是采用钻削的方法进行加工。较薄的坯料通常采用单面冲孔;
厚度较大的锻件,一般采用双面冲孔法冲孔工艺a)薄坯料冲孔b)厚坯料冲孔1-冲头2-坯料-垫环3.冲孔较薄的坯料通常采用单面冲孔;
厚度较大的锻件,一般采92(二)辅助工序为使基本工序操作方便而进行的预变形工序称为辅助工序,例如,为方便挟持工件而进行的压钳口、局部拔长时先进行的切肩等工序都属于辅助工序。(三)修整工序用以减少锻件表面缺陷而进行的工序,如校正、滚圆、平整等。修整工序的变形量一般很小,而且为了不影响锻件的内部质量,一般多在终锻温度或接近终锻温度下进行。典型锻件图锻件余量及敷料
1—敷料2—锻件余量(二)辅助工序典型锻件图锻件余量及敷料
1—敷料2—锻93二、模锻使金属坯料在模膛内受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内部质量锻件的加工方法称为模锻。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限制,锻造终了时可获得与模膛形状相符的模锻件。备料热处理检查表面喷丸校正切除飞边预锻终锻制坯加热二、模锻使金属坯料在模膛内受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94
模锻具有如下优点:(1)生产效率较高。模锻时,金属的变形在模膛内进行,故能较快获得所需形状。(2)能锻造形状复杂的锻件,并可使金属流线分布更为合理,从而进一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3)模锻件的尺寸较精确,表面质量较好,加工余量较小。(4)模锻件减少切削加工工作量。在批量足够的条件下,能降低零件成本。(5)模锻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但模锻生产受模锻设备吨位限制,模锻件的质量一般在150kg以下。模锻设备投资较大,模具费用较昂贵,工艺灵活性较差,生产准备周期较长。因此,模锻适合于小型锻件的大批大量生产,不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以及中、大型锻件的生产。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95模锻按所使用的设备不同,分为锤上模锻、压力机上模锻、胎模锻等。(一)锤上模锻的工艺特点锤上模锻是将上模固定在锤头上,下模紧固在模垫上,通过随锤头作上下往复运动的上模,对置于下模中的金属坯料施以直接锻击,来获取锻件的锻造方法。模锻按所使用的设备不同,分为锤上模锻、压力机上模锻、胎模锻等96锤上模锻的工艺特点是:(1)金属在模膛中是在一定速度下,经过多次连续锤击而逐步成形的。(2)锤头的行程、打击速度均可调节,能实现轻重缓急不同的打击,因而可进行制坯工作。(3)由于惯性作用,金属在上模模膛中具有更好的充填效果。(4)锤上模锻的适应性广,可生产多种类型的锻件,可以单膛模锻,也可以多膛模锻。终锻预锻模锤上模锻的工艺特点是:终锻预锻模97二)锤上模锻工艺规程的制定锤上模锻工艺规程的制定主要包括绘制模锻件图、计算坯料尺寸、确定模锻工步、选择锻造设备、确定锻造温度范围等。1.绘制模锻件图模锻件图是设计和制造锻模、计算坯料以及检验模锻件的依据。根据零件图绘制模锻件图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恰当的分模面、预留加工余量和锻件公差。模锻时金属坯料是在模锻模膛中成形的,因此模锻件尺寸较为精确,其公差和余量比自由锻件小的多。二)锤上模锻工艺规程的制定98(2)模锻斜度。为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模锻件上平行于锤击方向的表面必须具有斜度,称为模锻斜度。对于锤上模锻,模锻斜度一般为5°~15°之间。模锻斜度还分为外壁斜度α与内壁斜度β,如图所示。内壁斜度值一般比外壁斜度大2°~5°。生产中常用金属材料的模锻斜度范围见表。锻件材料外壁斜度内壁斜度铝、镁合金钢、钛、耐热合金3°~5°5°~7°5°~7°7°、10°、12°(2)模锻斜度。为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模锻件上平行于锤击方99(3)模锻圆角半径。模锻件上所有两平面转接处均需圆弧过渡,此过渡处称为锻件的圆角,如图所示。圆弧过渡有利于金属的变形流动,锻造时使金属易于充满模膛,提高锻件质量,并且可以避免在锻模上的内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角处的磨损,提高锻模使用寿命。模锻圆角半径圆角的大小,用圆角半径表示,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肋高、锻造方法、锻件材料以及操作条件等。钢的模锻件外圆角半径(r)一般取1.5mm~12mm,内圆角半径(R)比外圆角半径大2~3倍。模膛深度越深,圆角半径值越大。为了便于制模和锻件检测,圆角半径尺寸已经形成系列,其标准是1、1.5、2、2.5、3、4、5、6、8、10、12、15、20、25和30等,单位为mm。(3)模锻圆角半径。模锻件上所有两平面转接处均需圆弧过渡,此100(4)冲孔连皮。对于具有通孔的锻件,由于锤上模锻时不能靠上、下模的突起部分把金属完全排挤掉,因此不能锻出通孔,终锻后,孔内留有金属薄层,称为冲孔连皮,锻后利用压力机上的切边模将其去除。冲孔连皮可起到减轻锻模刚性接触的缓冲作用,避免锻模的损坏,并使金属易于充型,减小打击力,因此冲孔连皮不能太薄。常用的连皮形式是平底连皮,如图所示,连皮的厚度s通常在4~8mm范围内。(4)冲孔连皮。对于具有通孔的锻件,由于锤上模锻时不能靠上、101各参数确定后,便可绘制锻件图。图所示为齿轮坯模锻件图。图中双点划线为零件轮廓外形,分模面选在锻件高度方向的中部。由于零件轮辐部分不加工,故无加工余量。图中内孔中部的两条直线为冲孔连皮切掉后的痕迹。各参数确定后,便可绘制锻件图。图所示为齿轮坯模锻件图。图中双1022.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模锻件坯料质量与尺寸的计算步骤与自由锻件相类似。坯料质量包括锻件、飞边、连皮、钳口料头以及氧化皮等的质量。通常,氧化皮约占锻件和飞边总和质量分数的2.5%~4%。3.确定模锻工序模锻工序主要根据锻件的形状与尺寸来确定。根据已确定的工序即可设计出制坯模膛、预锻模膛及终锻模膛。锻造的后期为修整工序:包括切边与冲孔;校正;热处理;清理;精压。4.选择锻造设备锤上模锻所用的设备有蒸汽-空气锤、无砧座锤、高速锤等。一般工厂中主要使用蒸汽-空气锤。模锻生产中所用的蒸汽-空气锤与自由锻锤基本相同。模锻设备的选择应结合模锻件的大小、质量、形状复杂程度及所选择的基本工序等因素确定,并充分考虑到工厂的实际情况。5.确定锻造温度范围模锻件的生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碳钢上限为液相线以下200℃、下限为800℃左右。2.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103图2-11锻件余量及敷料
1—敷料2—锻件余量图2-11锻件余量及敷料
1—敷料2—锻件余量104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05锤锻模结构设计
连杆锤用锻模图锤锻模结构设计
连106板料冲压1、板料冲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使板料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冲压件的加工方法称为板料冲压。2、板料冲压的特点:(1)冲压生产操作简单,生产率高,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2)冲压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可作为零件使用。(3)冲压塑性变形产生冷变形强化,使冲压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和刚性好的优点。(4)冲模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制造费用相对较高,故冲压适合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采用。3、冲压基本工序:分离工序:落料、冲孔、切断等变形工序:拉深、弯曲、翻边和胀型等板料冲压1、板料冲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使板料分离或变形,从107冲孔落料弯曲拉深翻边胀形冲压工艺分离工序变形工序切断
冲压使金属板料在模具内受力成形。冲压工艺冲孔落料弯曲拉深翻边胀形冲压108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094、冲压设备:图4-17开式冲床工作原理、传动示意图及开式冲床实例1—脚踏板2—工作台3—滑块4—连杆5—偏心套6—制动器7—偏心轴
8—离合器9—皮带轮10—电动机11—床身12—操作机构13—垫板4、冲压设备:图4-17开式冲床工作原理、传动示意图及开式110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11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125、冲压模具5、冲压模具113图4-31简单冲模1—固定卸料板2—导料板3—挡料销4—凸模5—凹模6—模柄
7—上模座8—凸模固定板9—凹模固定板10—导套11—导柱12—下模座图4-31简单冲模1146、冲压产品6、冲压产品1157、冲压工序1)、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封闭轮廓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冲裁模冲裁模包括落料模和冲孔模分类普通冲裁精密冲裁基本工序:落料和冲孔7、冲压工序1)、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封闭轮116冲裁件排样设计—材料的经济利用冲裁件在板料上的布置称为排样。排样合理,材料的利用率高。
材料利用率:η=A0/A×100%
式中:A0—零件实际面积;A—消耗板料面积。冲裁件排样设计—材料的经济利用冲裁件在板料117冲裁件的排样方法有三类:有搭边排样少搭边排样无搭边排样
少、无搭边排样,材料的利用率高;有搭边排样,冲裁件尺寸精度高。搭边数值与材料硬度、板料厚度、零件形状等因素有关。冲裁件的排样方法有三类:有搭边排样少搭边排样无搭边排样1182)弯曲:板料、型材等按要求弯成一定的角度或曲率,形成所需弯曲零件的冲压工序。2)弯曲:119典型弯曲零件(Ⅰ)
典型弯曲零件(Ⅰ)120典型弯曲零件(Ⅱ)典型弯曲零件(Ⅱ)121典型弯曲零件(Ⅲ)典型弯曲零件(Ⅲ)122弯曲件的弯曲方法
模压拉弯滚压折弯弯曲件的弯曲方法模压拉弯滚压折弯1233)、拉深工序拉深是使平面板料成形为中空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拉深变形过程及拉深件如图4-22所示,原始直径为D的板料,经过凸模压入到凹模孔口中,拉深后变成内径为d、高度为h的筒形零件。图4-22拉深变形过程及拉深件1—凸模2—毛坯3—凹模4—工件3)、拉深工序拉深是使平面板料成形为中空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124圆筒形件圆筒形件125拉深件类型1)规则拉深件
a)轴对称旋转体
b)盒形件c)不对称拉深件拉深件类型1)规则拉深件126不规则拉深件—汽车覆盖件不规则拉深件—汽车覆盖件127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28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是衡量拉深变形程度大小的主要工艺参数,它用拉深件直径d与毛坯直径D的比值m表示,即m=d/D。拉深系数越小,表明变形程度越大,拉深应力越大,容易产生拉裂废品。能保证拉深正常进行的最小拉深系数,称为极限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是衡量拉深变形程度大小的主要工艺参数,它用129图4-23拉深件废品a)起皱b)拉裂a)
b)图4-23拉深件废品a)b)130拉深件的有关尺寸要求如图所示,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拉深件的形状应力求简单、对称。拉深件的形状以回转体形,尤其是直径不变的杯形件最易拉深,模具制造也方便。(2)尽量避免直径小而深度过大的拉深件,否则不仅需要多副模具进行多次拉深,而且容易出现废品。
3)拉深件的底部与侧壁,凸缘与侧壁应有足够的圆角,一般应满足R>rd,rd≥2t,R≥(2~4)t,方形件r≥3t。拉深件底部或凸缘上的孔边到側壁的距离,应满足B≥rd+0.5t或B≥R+0.5t(t为板厚)。(4)不要对拉深件提出过高的精度或表面质量要求。拉深件直径方向的经济精度一般为IT9~IT10,经整形后精度可达到IT6~IT7。拉深件的表面质量一般不超过原材料的表面质量。拉深件的有关尺寸要求如图所示,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314)、翻边这是将平板坯料的预制孔边缘或外边缘冲制成竖立直边的成形方法。内孔翻边拉深件翻边圆筒扩高翻边内外双向翻边外缘内翻边双向凸缘翻边4)、翻边这是将平板坯料的预制孔边缘或外边缘冲制成132冲压模设计冲压模设计133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34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35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课件136成形模拉深模弯曲模冲裁模承担分离工序包括冲孔、落料
承担变形工序属于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早期学习支持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
- 2025健康美容项目服务合同
- 网络平台搭建合同范本
- 2025设备租赁合同书版
- 清单招标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租赁合同范本:住宅房屋出租合同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分数》 西师大版
- 2024年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招聘真题
- 2024年贵州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 2024年福建省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
-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说课稿1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000题)
- 2024年中国男式印花T-恤衫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保安指挥车辆标准手势培训
- 【MOOC】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建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光明乳业公司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优化建议(10000字论文)》
- 邀请招标文件模板
- 金融投资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 大学生职业规划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教育目的-(第五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