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论证知识系统建构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准确鲜明。(1)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①有的直接出现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出现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③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2)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2.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3.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论点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服力。4.“三要素”的关联图解5.论证方法论证方法特点作用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使说理有事实依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权威性。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识,化深奥为浅显。类比论证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物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通过相同属性的类比,推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以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使文章逻辑性强,思辨性强,无可辩驳。引用论证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公式、定理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使论证显得有高度,有深度,有可信度。归谬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由此推导出更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效果。6.论证结构(思路)(1)整体文本结构(思路)安排论述类文本一般由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但它又是富有变化的:有的只有引论、本论,无“结论”;有的只是在开头提出论题,在结尾点明论点;有的文章是驳论文,采用破立结合的结构方法。从整个文本结构来看,主要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和“分总”式。(2)“本论”结构(思路)安排“总分”结构中的“分”即议论文的本论部分,这是论述类文本的论证分析部分,其内部层次有:①并列式。各分论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阐明中心论点,各论点、各段落是平行的;有时,提示分论点的语言形式也大致相同。②对照式。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角度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作分析。③层递式。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过程。④综合式。综合运用几种结构方式,如先并列,再层递;先对照,再层递等。⑤特殊式。针对驳论文的破立式,有的先破后立,有的先立后破,有的边破边立。7.论证语言(1)语言风格可以用如下词语概括表述:高屋建瓴(有理论高度,理论性强)、气势凌厉、逻辑缜密、娓娓道来、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选择题考法精研:文体论证特点分析这个考法主要是对论述文文体特征的考查,包括论点出现的位置、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证方法的判断、论证过程的分析、论证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等内容。考题一般是对论述文文体特征进行分析,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解答论证分析类选择题时要抓住每个选项中的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等关键信息点,从而快速对应文中相应信息,并结合对原文论证要素、论证结构的分析,快速有效地作出准确判断。主观题考法精研:热考的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思路从结构的角度看,有结构特征(引论、本论、结论,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结构类型(总分、并列、递进、对照)两类;从具体的思路分析,就是指出如何提出问题(开篇点明题旨,通过事例、名言等引出论点),然后从哪几个方面使用什么论证手法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高考对论证思路的考查多是要求直接写出文本的论证思路。一、(辽宁省抚顺市2022年高三模拟)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为偶像疯狂做数据打榜,花重金购买周边产品集资,为维护偶像形象粉丝间互相谩骂……圈里人如痴如醉、斗志满满,圈外人瞠目结舌、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怎么就值得这样为之疯狂?”随着一批流量明星变“流星”,一个平行于普通大众生活之外、却又时常干扰每个人视听的“饭圈”产业链浮出水面,引发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对于明星和演艺机构来说,“饭圈”与他们是一种共生关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当下饭圈’形成了‘势力化’的群体和利益化的关系,粉丝可以对明星出演什么角色产生影响。一旦出现负面舆情,粉丝们会不顾一切为之辩护,制造公共关系事件,甚至触犯法律。与此同时,围绕明星的获利方变得更为复杂,包括公司、‘粉头’、平台、资本等‘饭圈’上下游的很多社会关系。”追星本无罪,但正常的追星异化就变了味。“原本是先有偶像再有粉丝,我们看重的是偶像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功业,体现的是社会主流价值共识。而‘饭圈’乱象下偶像则是由资本、明星、粉丝等主体共同构造而成的一个‘人设’,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甚至有时很简单——‘颜值即正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曹刚分析,“如今饭圈’的伦理是‘爱豆’至上,对于成员来说就是只问忠诚不问是非。”“利益的存在导致‘饭圈’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内容经济、数字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他提出,“层出不穷的‘饭圈’丑闻也对社会精神文明秩序带来巨大冲击,同时‘劣币驱逐良币’让好的文艺作品失去了关注。放任‘饭圈经济’盲目、无序、混乱甚至是低俗地野蛮生长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饭圈文化’呈现出低龄化、社群化、组织化、极端化、排他化等特点。”结合调研情况,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提出,“我们尤应警惕‘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学习和社交产生的不良影响,它不仅误导青少年不当消费,甚至可能导致网络暴力、网络诈骗和青少年犯罪等,炮制‘顶流’的造星运动还会诱发青少年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饭圈”乱象还在改变着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格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介绍,现在“饭圈”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组织化,它会形成群体动员和群体压力。邓希泉指出:“‘饭圈’的压力和约束对青少年产生控制,偶像崇拜转变为组织化、长期化行为,由精神投入为主、经济投入为辅转变为精神和经济双方面的巨大投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冲击。”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容易陷入“饭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认为,这反映出美育教育的缺失。彭锋表示:“‘饭圈文化’炮制出的流量明星像是生产线上一刀切的产品,是一种快餐式‘人造美’,不需要审美的敏感力,易于消费。如果青少年从小就能获得好的审美教育,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敏感,就不容易被这样的‘人造美’所俘虏了。”治理“饭圈”乱象的关键是认识其背后的机理,把准脉、挖病灶、开药方,抓住核心问题。2021年8月24日,在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修身守正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发布;8月27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优化调整排行规则、严管明星经纪公司等10项措施。目前,一些网络平台上的明星榜、CP榜已经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饭圈”乱象产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资本逐利、监管乏力、平台失守等各个方面,因此,其治理更需要各方联动,形成长效协同机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张海君建议,要加强文化、广电、新闻等全行业的协调工作机制和整体联动机制,加强对艺人机构、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等监管力度,严格行业从业标准,发挥出行业组织的中间管理作用。祝燕南特别强调在治理“饭圈”乱象的过程中,要厘清几个对象:“我们治理的对象是明星经纪公司、文艺娱乐平台机构和资本;演艺人员是我们的管理对象,对于那些触及法律红线的要依法追究责任;粉丝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是我们引导教育的对象。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用更多积极健康的节目充实文艺阵地。”文艺评论承担着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职责使命。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提出,针对“饭圈”怪病,文艺评论家要“激浊扬清、褒优贬劣”,对不良现象敢于表明态度,并利用自身专业和特长,建设性地开展批评,充分发挥智力支持作用。(摘编自李笑萌《“饭圈”何以成潘多拉魔盒》《光明日报》2021年8月30日)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对待偶像,“饭圈”内外迥乎不同,圈里人为偶像不惜一切,圈外人则对所谓“偶像”的行为表示不理解。B.“饭圈”与明星、演艺机构共生存,粉丝可以决定明星出演什么角色,甚至不惜触犯法律维护明星利益。C.本文把“饭圈”乱象产生的根源归结为资本逐利、监管乏力、平台失守等多个方面,抓住了问题的实质。D.本文在论证结构上采用了递进式,主要论证方法采用了“引用论证”,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偶像应具备内在品质和外在功业,体现社会主流价值共识,而当前各种“饭圈”丑闻,极大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B.“饭圈文化”呈现低龄化、社群化、组织化、极端化、排他化等特点,已经引起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C.青少年受“饭圈”压力和约束的控制,偶像崇拜组织化、长期化,在经济上的投入逐渐超过在精神上的投入。D.青少年审美标准和敏感缺失,极易痴迷于具有“人造美”的流量明星,成为不良“饭圈文化”的俘虏。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饭圈文化”的一项是()A.全国各地的粉丝团赶来上海,为刘德华音乐会呐喊助威,歌迷们激动不已,气氛燃炸,场面几近失控。B.青少年钟爱流量明星,对“娘炮”艺人盲目推崇,导致许多艺人故意模糊人们的视线,演艺界乱象丛生。C.微博平台上众多网友因肖战被黑而选择与对家对骂,言语极尽恶毒,并对相关作者进行人肉搜索。D.电影《长津湖》赴美上映,影评透露美国网友高呼“反派”无罪,为战争辩解并对中国进行了所谓客观评价。4.“引用论证”贯穿本文的始终,请结合文章的论证思路,分析概括作者引用专家学者论述的目的。5.自近日警方通报依法刑事拘留某艺人后,在“粉丝”群和网络话题下,有一些青少年表示要组团“探监”“救人”。目前,类似现象在青少年中屡屡出现,请你根据本文的观点,谈谈应该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有效教育引导。【1~5题答案】【答案】1.C2.C3.D4.(1)引用张颐武和曹刚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论证“饭圈”与明星和演艺机构是一种共生关系,指出这种共生关系的具体表现和社会危害。(2)引用张洪生、邓希泉的观点,指出“饭圈文化”呈现出的低龄化、社群化、组织化、极端化、排他化等特点,并指出“饭圈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的严重冲击。(3)引用彭锋的观点,指出美育教育的缺失是孩子容易陷入“饭圈”的重要原因。(4)引用张海君、祝燕南的观点,指出“饭圈”乱象产生的根源并给出治理途径。引用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5.①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偶像观,对青少年加强美育教育,使青少年拥有正确审美标准和敏感;②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协同发力,厘清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切实加强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为青少年营造良好健康的文化氛围;③用更多积极健康、适合青少年的节目充实文艺阵地,尽量满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④充分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多一些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文艺评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圈里人为偶像不惜一切”错,原文是说“圈里人如痴如醉、斗志满满”;“圈外人则对所谓‘偶像’的行为表示不理解”错,原文“圈外人瞠目结舌、百思不得其解”说的是对粉丝的行为表示不理解。B.“粉丝可以决定明星出演什么角色”错,原文“粉丝可以对明星出演什么角色产生影响”,“产生影响”不同于“决定”。D.“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错,本文的引用论证主要引用了专家学者的观点,增强的是文章的说服力。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在经济上的投入逐渐超过在精神上的投入”错,原文“由精神投入为主、经济投入为辅转变为精神和经济双方面的巨大投入”强调的是精神和经济双方面的投入,没有指出经济上的投入逐渐超过在精神上的投入。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饭圈文化”指的是粉丝组成的组织和团体,自发地给偶像助威或宣传的文化现象。D.说的是电影《长津湖》赴美上映的影响和引发的评论,与粉丝宣传偶像无关。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二段,段首亮明观点“对于明星和演艺机构来说,‘饭圈’与他们是一种共生关系”,然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曹刚分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他提出……”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论证这一观点,指出这种共生关系的具体表现和社会危害。第三段,首先“‘饭圈文化’呈现出低龄化、社群化、组织化、极端化、排他化等特点。”引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的观点,指出“饭圈文化”呈现出的低龄化、社群化、组织化、极端化、排他化等特点,并“提出……”,再结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介绍……”等观点的引用,指出“饭圈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的严重冲击。第四段,段首“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容易陷入“饭圈”?”提出问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认为,这反映出美育教育的缺失”引用彭锋的观点,指出美育教育的缺失是孩子容易陷入“饭圈”的重要原因。第六段,段首“‘饭圈’乱象产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资本逐利、监管乏力、平台失守等各个方面,因此,其治理更需要各方联动,形成长效协同机制”指出“饭圈”乱象产生的根源并给出治理途径;然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张海君建议”引用张海君的建议,给出具体措施。第七段,“祝燕南特别强调在治理‘饭圈’乱象的过程中,要厘清几个对象”引用祝燕南的观点,指出治理“饭圈”乱象的过程中,要厘清的几个对象。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具有权威性。被引用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在学术界有相对系统的研究成果或者已经是较为成熟的理论,引用论证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如果青少年从小就能获得好的审美教育,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敏感,就不容易被这样的‘人造美’所俘虏了”概括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偶像观,对青少年加强美育教育,使青少年拥有正确的审美标准和敏感。结合“加强文化、广电、新闻等全行业的协调工作机制和整体联动机制,加强对艺人机构、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等监管力度,严格行业从业标准,发挥出行业组织的中间管理作用”“演艺人员是我们的管理对象,对于那些触及法律红线的要依法追究责任;粉丝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是我们引导教育的对象”概括出: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协同发力,厘清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切实加强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为青少年营造良好健康的文化氛围。结合“我们也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用更多积极健康的节目充实文艺阵地”概括出:用更多积极健康、适合青少年的节目充实文艺阵地,尽量满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文艺评论承担着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职责使命”“文艺评论家要‘激浊扬清、褒优贬劣’,对不良现象敢于表明态度,并利用自身专业和特长,建设性地开展批评,充分发挥智力支持作用”概括出:充分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多一些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文艺评论。二、【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2023届10月阶段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已成为一项亟待取得突破的事业,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近些年来,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东方卫视出品的节目《这就是中国》,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传达民族自信的精神。《上新了·故宫》以勃发创新的时代力量,让文物活起来。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已经建成多语种电视频道,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媒介的壁垒。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开通了视频号,利用网络的便捷,提高及时性。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被“污名化”“政治化”的挑战。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因此,提升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尚克和艾贝尔森认为,故事解释着世界,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故事允许他们看到的世界。当下的中国不乏好的故事,关键在于如何讲。不同的媒体类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叙事资质,不同媒体对不同故事类型或者叙事性模式有着特别的适用关系。有的媒体强调“情境再现”,有的凸显“煽情陈述”,有的注重“理性分析”,有的体现“深度解剖”。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利用媒体的这些特质,在叙事话语、叙事符号、叙事关系和叙事主体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稳固娴熟的政治、学术话语,还是鲜活灵动的网络、生活语言,都可以在多元话语的融通中为讲述中国故事贡献力量;传统的言语交流媒介已不再独享支配地位,图像、声音、音像、超文本等传播媒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各类媒体应深挖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以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打造独特的感官盛宴;注重共情、共动、共享,让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体验者,这种参与、体验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对于中国故事的感性认识;在叙述的主体上,多元主体共同讲述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无论是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可以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甚至也可以搭建与不同国别媒体的合作,借由外国人的声音来讲述中国的故事。(摘编自史卫文《讲好中国故事的媒介创新思考》)材料二:陈贝儿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由她主持的“扶贫攻坚”纪录片《无穷之路》在香港和内地广受好评,这部纪录片成本很低,摄制团队仅有5人,它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制作者在地域选择上很成功。他们从精准扶贫政策入手,挑选了最有特色、港人最少接触的主题,比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然后根据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脱贫地区,且尽量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国家的脱贫奇迹,更有各地令人惊叹的壮美山河。“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密不可分。《无穷之路》的制作者说,脱贫最大的受益人是普通老百姓,因此他们尽量选择一线村民作为受访者,这些村民朴实的讲述是扶贫工作最有力的见证和回应。为了承诺坚守近40年的“溜索医生”邓前堆,《山海情》中“马得福”的原型谢兴昌,带领乡亲致富、为妇女争取权益的佤族咖啡农叶萍……他们的善良和奉献、勤劳和拼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构成这个时代最温暖的底色。主持人陈贝儿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她的采访像聊家常,她态度真诚,说话接地气,访谈有人情味儿,当地人很自然地向她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生活。而最打动受访者和观众的,是陈贝儿及摄制组脚踏实地的真实体验。《无穷之路》之所以能感动无数观众,包括部分过去对内地有偏见的港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是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的扶贫记录。在3个月的时间里,摄制组辗转数千里,跨越6个省份,深入探访了十几个曾深度贫困落后的地区。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陈贝儿攀爬四川“悬崖村”1500米钢梯时的颤抖、在云南海索渡怒江时的惊惧、在宁夏荒漠戈壁上“吃沙”的狼狈……她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会观众瞬间“代入”,更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摘编自流景《〈无穷之路〉:令港人重新认识祖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飞跃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国家形象传播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B.新媒体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它淡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让传播更加快捷、多样。C.不同媒体类型有不同的叙事资质,多模态叙事就是要充分利用不同模态的不同资质,打破言语交流媒介的绝对支配地位。D.陈贝儿以平实的语言风格,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在与百姓的亲切交流中表达最真实的感受,让《无穷之路》极具共情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媒体既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冲击,也丰富了它们的传播模式;既给讲好中国故事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挑战。B.根据尚克和艾贝尔森的观点,叙事非常重要,讲述中国故事就是在构建外部世界对于中国的具体认知、理解和认同。C.我们要打造中国媒体海外布局,借力海外媒体宣传中国,让更多的外国人为中国故事代言,让中国故事更具说服力。D.《无穷之路》没有聚焦政治热点,而是以平视的角度观察生活,这样的讲述方式赢得了香港、内地观众的理解、信任。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冬奥会开幕式通过电视直播,以虚拟影像与场景演员表演互动的方式,展现中国的力量,演绎中华文化之美。B.孔子学院创办10多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0万余场,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外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C.纪录片《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展现了一个守正创新的新黄山,先后在法国电影节、纽约电影节中收获大奖。D.《做客中国》节目,邀请三位外国主持人做客中国乡村,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讲述中国的乡村文化。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紧紧围绕论题展开论述的。5.学校团委拟开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研讨活动,并希望你能以《无穷之路》为例来发表演说。请根据材料内容,列出发言要点。【答案】1.C2.D3.B4.①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论述的。②开篇提出论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③接下来分析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上的做法和面临的挑战。④最后论述利用媒体的不同叙事资质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5.①多元话语的融通。例如《无穷之路》表现扶贫攻坚的政治主题,却采用了聊家常的生活化语言。②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例如《无穷之路》除了讲述故事,还在拍摄中注重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呈现视觉美感。③注重共情、共动、共享。例如《无穷之路》中陈贝儿实地体验中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令观众瞬间“代入”,更能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④叙述主体多元化。例如陈贝儿是香港人,让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祖国的发展和变化。【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打破言语交流媒介的绝对支配地位”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内容,传统的言语交流媒介失去绝对支配地位,是作者提出多模态叙事的背景和前提,而不是多模态叙事的目的。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没有聚焦政治热点”错误。由原文“他们从精准扶贫政策入手,挑选了最有特色、港人最少接触的主题,比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然后根据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脱贫地区,且尽量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可知,《无穷之路》关注的就是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它只是在讲述时没有采用宏大叙事策略。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材料一最后一段论述的是利用媒体特质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而“孔子学院”不属于媒体。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文章的开篇由时代背景,引出“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那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第一段提出论题,即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第二段是在说近年来,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很大挑战。但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所以第二段分析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上的做法以及面临的可能性和挑战。第三段说到当下的中国不乏好的故事,关键在于如何讲,不同的媒体类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叙事资质,不同媒体对不同故事类型或者叙事性模式有着特别的适用关系。而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利用媒体的不同叙事资质。所以材料一第一段是提出问题,第二段是分析问题,第三段是解决问题。【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题目情境,发言的要点必须要围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而且要以《无穷之路》为例。从两则材料的关系来看,材料一侧重从理论上阐述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材料二则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因此作答本题,可以先从材料一中提炼理论观点,然后到材料二中进行比照,把能找到验证的部分作为要点进行作答;也可以先从材料二中分析《无穷之路》取得成功的具体因素,然后与材料一的理论观点进行比照。材料一说到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稳固娴熟的政治、学术话语,还是鲜活灵动的网络、生活语言,都可以在多元话语的融通中为讲述中国故事贡献力量,而《无穷之路》就采用了多元话语的融通。《无穷之路》从精准扶贫政策入手,表现扶贫攻坚的政治主题,但是主持人陈贝儿的采访像聊家常,她态度真诚,说话接地气,访谈有人情味儿,采用了聊家常的生活化语言。材料一说到各类媒体应深挖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以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打造独特的感官盛宴。《无穷之路》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根据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脱贫地区,且尽量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国家的脱贫奇迹,更有各地令人惊叹的壮美山河。材料一说到要注重共情、共动、共享,让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体验者。《无穷之路》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陈贝儿攀爬四川“悬崖村”1500米钢梯时的颤抖、在云南海索渡怒江时的惊惧、在宁夏荒漠戈壁上“吃沙”的狼狈……她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会观众瞬间“代入”,更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做到了注重共情、共动、共享。材料一说到在叙述的主体上,多元主体共同讲述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无论是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可以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而《无穷之路》之所以能感动无数观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是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的扶贫记录,而主持人陈贝儿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三、【武汉市第一中学2022年10月下旬月考高三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在《红楼梦》,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悲剧为什么演成?辛酸泪的解说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我们先说第一个。“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普通分三种人为善恶与灰色。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是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这是最悲惨的结局。在当事人,固然不能无所恨,然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又何所恨?希腊悲剧正与此同。国王因国法而处之于死地,公主因其为情人而犯罪而自杀,其妹因其为兄长而犯罪而自杀。发于情,尽于义,求仁而得仁,将何所怨?是谓真正之悲剧。善恶对抗的悲剧是直线的,显然的;这种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剧是曲线的,令人失望的。《红楼梦》写悲剧已奇了,复写成思想冲突的真正悲剧更奇,《红楼梦》感人之深即在这一点。(摘编自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材料二: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落空。《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构成悲剧的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其中蕴含的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世间内在于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无一例外把罗密欧和朱丽叶、奥赛罗、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等主人公带入死亡。比较起来,《红楼梦》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作品。虽然有一个神话的背景,但整部小说描述的不过是处在欲望、情感、秩序、伦理、宗教之间的心灵冲突和生命挣扎,不幸和死亡贯穿其中。十二钗中,元春、迎春、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的生命各个不同,却都无法躲过香消玉殒的结局。而在十二钗之外,作者不断地安排着冯渊、贾瑞、林如海、宝珠、秦钟、秦业、金钏儿、尤三姐、尤二姐、晴雯等的死亡,让那些刻意营造的成功或者欢乐显得非常苍白和脆弱。每个人的悲剧被安放得自然而然又合情合理,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摘编自王博《<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材料三:我认为《红楼梦》是康、雍、乾三朝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历史趋向的一个艺术的总概括和总反映。《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而后一种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所以这两种毁灭,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曹雪芹的笔是非常狡狯的,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都是对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颂德,但一开头他就写了一桩贪赃枉法的人命案,同时带出了炙手可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此开头,也就开始了他对封建社会的大揭露,大批判。贪赃枉法的贪官贾雨村,是全靠贾府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枉断了薛蟠所犯的人命案以后,还直接向贾府和王子腾报告,这说明一切横行不法的事,都与“四大家族”有关。通过对这个具体的“贾”府的描写,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具体情况,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这就是封建社会政治势力的一张关系网。所以“葫芦僧乱判”一案,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封建官场的一个总揭露和总批判。当然《红楼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他们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这个爱情悲剧的内涵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摘编自冯其庸《读<红楼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悲剧之演成常以善恶与灰色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只如此,还在兴亡盛衰之无常。B.鲁迅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因为只有如此,价值的毁灭才能构成真正的悲剧。C.金陵十二钗认同的价值不同,选择的生活不同,但她们追求的价值和生活最后尽都落空,这体现了小说的悲剧性。D.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中虽有意规避“伤时骂世”,表面上对封建朝廷歌功颂德,但仍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的悲剧是各人性格、思想、见地、立场等方面上的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情有未通、欲亦未遂的真正的悲剧。B.早期的古希腊悲剧蕴含着人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时所表现出的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赋予悲剧以崇高的意味。C.十二钗的悲剧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看都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与莎士比亚的悲剧所反映的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有相似点。D.宝黛爱情的毁灭,反映了新生事物在历史前进中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荣宁两府的毁灭象征着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两种毁灭的社会意义不同。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红楼梦》所体现的“真正之悲剧”不同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 B.《哈姆莱特》 C.《雷雨》 D.《边城》4.材料二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从论证方法、语言、论据中选择两个角度加以说明。5.材料一认为《红楼梦》的悲剧产生的原因,一是人生见地之不同,二是兴亡盛衰之无常。请结合三则材料,以“宝、黛爱情悲剧”或“宝、钗婚姻悲剧”为例谈谈自己的理解。【答案】1.C2.D3.B4.①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如开篇引用鲁迅对悲剧的阐述,论证有力。
②论证语言严谨。如“几乎所有的”“似乎更接近于”等,表述严谨。
③论据选择典型,文中选择了莎士比亚悲剧和《红楼梦》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为论据,说服力强。5.示例一:①宝、黛的爱情悲剧,主要源自于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当时周围人的人生见地不同。贾府人看重封建大家族政治势力关系网的维系,而宝黛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毁灭。②宝、黛爱情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黛的爱情悲剧。示例二:①宝、钗的婚姻悲剧,主要源自于宝、钗二人的人生见地不同。宝玉追求自由本真,厌恶仕途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而宝钗却理性现实,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支持者。二人志趣见地不同,最终也只能是悲剧。②宝、钗婚姻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钗的婚姻悲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惟《红楼梦》之悲剧,不只如此”错,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可见,原文是“不是如此”,而非“不只如此”。B.“鲁迅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错,曲解文意,“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这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鲁迅的观点。D.“有意规避‘伤时骂世’”错,根据原文“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可知,是表面上说“伤时骂世”,“有意规避”的说法错误。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错,曲解文意,过于绝对。根据原文“《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可知,作者认为新生事物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的缘故。而且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说法曲解文意,且过于绝对。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分析可知,《红楼梦》的悲剧不是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而造就的悲剧。ACD中《孔雀东南飞》《雷雨》《边城》中的悲剧均源于社会以及个人之思想、性格、人生见地之不同,都未涉及善恶之攻伐。B.《哈姆莱特》讲的是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的故事。这已经涉及到了善恶之征伐。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从论证方法来看,文章开篇引用鲁迅对悲剧的看法“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利的论证了“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这一观点;然后举《红楼梦》的例子“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落空”来佐证,论证有力。从论证的语言来看,用语严谨,如“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所有的”“似乎更接近于”等词语的使用,表述严谨。从论据的选择来看,文中选择了莎上比亚悲剧来论证“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其中蕴含的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选择《红楼梦》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为论据,说服力强。论据与论点高度统一,论证有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结合“《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这个爱情悲剧的内涵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分析可知,宝、黛追求爱情自由,而他们的这种追求与身边人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毁灭。结合“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分析可知,宝、钗的婚姻悲剧主要源自于宝、钗二人的人生见地不同。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而宝钗却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支持者。二人志趣见地不同,最终也只能是悲剧。结合“《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分析可知,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是必然的,而宝黛爱情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黛爱情的灭亡。四、【合肥一中2023届高三年级阶段性诊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的审美认知有历史传统,也难以离开现实影响。自孔孟至宋明理学家,重视内心生活修养,形成了古代特有的精神文明。传统的审美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之上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自然不知不觉中成为审美的对象。在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山林的幽深、河流的蜿蜒、植被的繁茂,都构成审美的影响因素。凝视和体悟对于传统审美而言无比重要。从绘画、音乐到舞蹈,都和劳动或者超越劳动的静观体味审美相结合。漫长的劳作和相对悠然的生活情态,促进了审美欣赏和规则的形成。从文化感知上看,沉淀下来的几个词和中国视角的审美息息相关,特别值得探讨的有所谓“对牛弹琴”的审美缺乏对象性、“相由心生”的审美内生性、“感同身受”的审美感应性、“悠然神会”的审美相通性等。其一,“对牛弹琴”强调审美需要修炼和教化,没有审美感知基础也就缺乏对象性呼应,再美的因素也难以被认同。中国审美期望的是彼此之间的对等感知,文人能够理解审美对象的美,是因为美在自身具有魅力,超越了牛的木然。强化审美素养就离不开美育,琴棋书画修养成为古人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二,“相由心生”体现审美内生性。创作得失的关键在于内涵,有怎样审美的根底就会有怎样的创作。“道”决定“术”,无论是作品品相体现出的内涵高下,还是创作者呈现出的人格态度,都需深究到内在根底来认识。其三,“感同身受”的审美感应性强调创作应让人们从内在和形式上感知到作品的美。作品惟妙惟肖地表现生活,观赏者如痴如醉地获得奥妙,实现共振。古文中不少谈及口技表演的出色,对观者有巨大吸引力,即是证明。其四,“悠然神会”的审美相通性,是从审美的高级阶段来确认的,出色的创作无需解说,自有滋润人心的美感。美好的东西具有透射力,从而能直达人心,实现如《易经》所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因此,审美者对于事物的美感能在悠然间认同并陶醉。总之,传统审美的感知强调审美的教养和教化,审美者内心生成审美期待和捕捉外化的可能,自身审美素养与审美对象相遇而产生审美感应,获得审美价值。时代发展打破了传统审美的一些基础,现代审美突破了长期以来对于审美的基本认知。工业化时代的生活和田园时代大不相同,产生了适应当下环境的文化情调。艺术越来越以形式的亮眼改变注重内涵的审美习惯。失去悠然心会和静观的美感,物质获取与迅疾变化对于心态的影响导致了审美的变化。网络时代的趣味时常是碎片的,许多人喜欢所谓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机趣,“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改变传统语言的好笑,审美沦为浅尝辄止和一笑置之的品位。诗歌和远方成为奢望,哲学和冥想遭遇困难。虽然审美的传统依然在一些场域留存,但“采菊东篱下”的境界,“鸟鸣山更幽”的趣味,乃至“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感都不太可得。(摘编自周星《审美三题从中国视角审视美育的审美观念认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农耕文化中,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的,人们通过凝视和体悟可以感受传统之美。B.修习琴棋书画是美育活动,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有利于在审美时实现对等感知。C.美能直达人心,审美者若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与审美对象相遇时更易获得审美价值。D.工业化时代,很多人的审美认知发生改变,喜好形式亮眼的艺术而忽略作品的内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依次从历史传统和现实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人的审美认知,论述思路清晰。B.文章聚焦“对牛弹琴”“悠然神会”等词语,阐释了中国传统审美认知的四个主张。C.文章引用“采菊东篱下”等诗句,表明如今只有书册中还留存着传统的审美。D.文章列举了现代社会的一些审美现象,并在与传统审美的对照中流露出反思意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的绘画、音乐、舞蹈往往与劳动相结合,可见劳动与审美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把握好劳动与静观体味的关系。B.“相由心生”强调作品内涵决定其品相,这与罗丹“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揭示的审美规律一致。C.“感同身受”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方法,只有具备和作者一样的生活经历或体验,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在美和形式美。D.网络时代的信息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态势,这导致人们的想象力缺失,审美活动难以深入开展,审美品位变得庸俗。【答案】1.A2.C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人们通过凝视和体悟可以感受传统之美”错。从原文“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自然不知不觉中成为审美的对象”“凝视和体悟对于传统审美而言无比重要”可以看出,人们通过凝视和体悟所感受的是自然之美,这种审美方式属于传统审美,而非把“传统”直接作为审美对象。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表明如今只有书册中还留存着传统的审美”错,文章引用诗句,意在指出诗句中蕴含的美如今“不太可得”;此外,“审美的传统依然在一些场域留存”,“场域”并不单指书册。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这与……审美规律一致”错,“作品的内涵决定其品相”强调审美对象自身,而罗丹的话更侧重于审美欣赏者和创造者。C.“只有具备和作者一样的生活经历或体验,才能……”错,“感同身受”强调的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共振,而不是“一样的生活经历或体验”。D.“导致”错,强加因果,“审美品位变得庸俗”的原因是多样的,信息的“多元化、碎片化”与想象力的缺失、审美活动的难以深入开展等没有必然关联。故选A。五、【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二中2023届高三上线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和而不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样态,符合天之“道”。宇宙是一个和合相生的整体,在天地间的“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中,“量子求和”是万物演化的构成性本质。现代物理学证明,量子是万象宇宙的最小“构件”,所有的物质与生命都是量子的聚合体,而量子世界里每个粒子具有无数条路径穿越“设定”测试通道实现其“求和”式聚合的特性,量子纠缠的“远距相关、瞬间同步”正是其“求和”本质的昭示。“和而不同”是社会融合发展的文化基因,符合人之“道”。世界是一个和合共生的家园,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类群求和”是呈现“战争-竞争-竞合-和合”演进轨迹的总体性规律。人类作为具有“类群”规定性的“类存在”,在共时态上是“共生”“共建”“共享”的,在历时态上是有着从暴力转向非暴力的“和合性”趋向的。数千年文明史,已使人类一步步从相互残杀与争斗中超拔出来,不断构建起“地球村”中和合共生、和衷共济的多种样式的命运共同体。“和而不同”对“量子求和”规律的昭示与“类群求和”价值的彰显,既表达了中国人追求“保合太和”“万国咸宁”的社会理想,也表达了中华文明对于其他文明形态的包容性与互鉴性。中国人历来重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承认文明的共生多样;也历来重视“合羹之美,在于合异”,提倡文明的交流互鉴。在与世界共处中,中华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内敛与防御,“重和”多于“尚争”,追求“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用“挑战-应战”模式解释了数十种文明兴衰之因,发现正是“和而不同”的生存方式促成了中华文明“有挑战又能应战”式的绵延与昌盛。(摘自余潇枫《“和而不同”:中国式全球化的探索》)材料二: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叙事逻辑作为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继承和创新,开辟了“后形而上学时代”历史辩证法的人类生存向度。当代西方世界历史理论仍然受制于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坚持“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在当代集中体现在“零和博弈”理论中。与此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的是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承认矛盾并扬弃矛盾。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坚持对立性是以统一性为前提,而统一性则以对立性为前提,两者互为前提。这在中国哲学中的表述是“求同存异”。正是这一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识论基础。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但是,各个国家或民族之间彼此利益交织在一起,因而每个国家的利益都是与其他国家利益相关联的。但这种相关并非以“零和博弈”的形而上学方式发生;相反,要以求同存异的辩证法思维方式去把握,其结果就是“合作共赢”。而所以要超越这种两极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乃是因为人类都有共同命运和共同价值追求——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可持续生存和发展”是使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价值承诺。辩证法的合理性也就在于,它扬弃了“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形而上学对立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导致的结果是人类无法实现“共生”,必有一方灭亡,因而不符合马克思世界历史永久和平的叙事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为,世界各国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是以彼此利益的相互承认为前提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否定他国的利益,因而是在“个体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合作共赢”。这是“后形而上学时代”历史辩证法的生存论向度。每个国家都是作为独立的文化价值主体而存在的。然而,在世界历史理论唯物史观范式下,马克思预见到因为文化交融而最终导致“民族消亡”的前景。如果说国家的消亡是以阶级消亡为前提的,那么,民族消亡则是以民族文化融合为前提的。“民族的消亡”是指,各个民族之间因为废除了资本逻辑的冲突,随着文化的交融,而达成了民族之间的真正的和解,从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都消失了。在唯物史观范式下,民族消亡是在保持其自身的文化价值观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的真正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独特性废除了以后形成的共同体,而是在尊重各自文化独立性和彼此差异性基础上构建的共同体,因而是辩证法意义上的“有差别的统一”。(摘编自吴宏政《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叙事主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量子求和”规律的昭示,对“类群求和”价值的彰显,说明“和而不同”既符合天之“道”,也符合人之“道”。B.对于其他文明形态,中华文明讲求包容性与互鉴性,在与世界共处中,内敛与防御是中华文明的最大的特征。C.因为“可持续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命运和共同价值追求,所以要超越“零和博弈”的形而上学对立思维方式。D.唯物史观认为,民族消亡终将成为现实,人类一切的矛盾和冲突都消失了,民族文化融合为一,实现真正的共同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二者论述的出发点不同,前者重文化借鉴,后者重历史辩证法的遵循。B.“和而不同”的生存方式促成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与昌盛。数千年文明史也证明,“和而不同”是人类发展的规律和趋势。C.各国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彼此利益相关,因而不能采用“零和博弈”的方式去处理,“零和博弈”将导致人类无法“共生”。D.每个国家都是作为独立的文化价值主体而存在的,“民族消亡”的唯物史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并不否认这一点。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B.瑞士联邦大厦穹顶上刻着的拉丁文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C.车前子《苏州慢》:“黛瓦在粉墙头上不露声色地一压,粉墙的白就白得从容、谦虚。”D.梁濑溟认为: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4.为什么说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叙事逻辑开辟了“后形而上学时代”历史辩证法的人类生存向度?请根据材料二分条概括。西方国际象棋是通过不断地“吃子”,令对方走投无路,而绝对地“获全胜”;中国围棋通过不断地“占空”,令双方都有活路,而相对的“积小胜”。请结合上述材料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答案】1.D
2.C
3.D
4.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零和博弈”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②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结果是“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非形而上思维导致的无法“共生”。③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化上坚持“有差别的统一”的辩证法思维方式。
5.①棋道背后体现的是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文化“重和”多于“尚争”,讲究和合共生;西方文化重个人,讲竞争。②棋道背后体现的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擅长用求同存异的辩证法思维方式去处理事务;西方坚持“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所以,体现在棋道上,国际象棋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中国围棋是并不赶尽杀绝的留有余地。【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人类一切的矛盾和冲突都消失了”偷换概念,文中指“民族之间”不是“人类一切的”;“民族文化融合为一”曲解文意,原文的“一”指“有差别的统一”。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强加因果,“各国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彼此利益相关”不是“不能采用‘零和博弈’的方式去处理”的必然原因。各国利益相关联,是采取何种处理方式的背景事实,西方受制于形而上学对立思维方式,采用“零和博弈”的方式,是错误的;而“合作共赢”是求同存异的辩证法思维方式的体现,是正确的。“‘零和博弈’将导致人类无法‘共生’”,表达也不精确,有曲解之嫌,原文是“形而上学思维导致的结果是人类无法实现‘共生’”,“形而上学思维”的概念要大于“零和博弈”,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是对文化含义的一种解释,并不能证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特点及对全球化探索的意义。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各个国家或民族之间彼此利益交织在一起,因而每个国家的利益都是与其他国家利益相关联的。但这种相关并非以‘零和博弈’的形而上学方式发生”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零和博弈”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结合“形而上学思维导致的结果是人类无法实现‘共生’,必有一方灭亡,因而不符合马克思世界历史永久和平的叙事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为,世界各国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是以彼此利益的相互承认为前提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否定他国的利益,因而是在‘个体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合作共赢’”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结果是“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非形而上思维导致的无法“共生”。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独特性废除了以后形成的共同体,而是在尊重各自文化独立性和彼此差异性基础上构建的共同体,因而是辩证法意义上的‘有差别的统一’”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化上坚持“有差别的统一”的辩证法思维方式。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宇宙是一个和合相生的整体”“‘和而不同’是社会融合发展的文化基因,符合人之‘道’。世界是一个和合共生的家园”“数千年文明史,已使人类一步步从相互残杀与争斗中超拔出来,不断构建起‘地球村’中和合共生、和衷共济的多种样式的命运共同体”可知,中国文化“重和”多于“尚争”,讲究和合共生,而中国围棋通过不断地“占空”,令双方都有活路,而相对的“积小胜”就是讲究和合共生的体现。结合材料二“当代西方世界历史理论仍然受制于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坚持‘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可知,西方文化重个人,讲竞争,而西方国际象棋通过不断地“吃子”,令对方走投无路,而绝对地“获全胜”就是重个人,讲竞争的体现。结合材料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的是辩证法的思維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承认矛盾并扬弃矛盾”“这在中国哲学中的表述是‘求同存异’。正是这一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可知,中国人擅长用求同存异的辩证法思维方式去处理事务,体现在棋道上,中国围棋是并不赶尽杀绝的留有余地。结合材料二“当代西方世界历史理论仍然受制于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坚持‘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在当代集中体现在‘零和博弈’理论中”可知,西方坚持“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体现在棋道上,国际象棋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六、(湖北蕲春实验高中2022届高三下4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生物质炭是作物秸秆、果木修剪枝条、农产品下脚料、动物粪便等各种来源的废弃生物质在厌氧环境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早在2006年,科学家提出将生物质炭施于土壤,以提高土壤肥力。这一思想源于亚马孙河流域黑色肥沃土壤的发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因高温多雨,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导致土壤快速退化而贫瘠。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土地广泛贫瘠的地区,零星分布着非常肥沃的土壤。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土壤的特征是存在大量的黑色炭颗粒。它是2 500多年以前当地原住民将植被开垦后的林木废弃物土法炭化后混入土壤中的。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对这种人为黑色肥沃土壤的研究热潮,也拉开了农业生物质炭研究的序幕。土壤健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健康的土壤拥有持续生产力,能够维持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并促进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孕育出了诸如秸秆养畜——畜粪肥田——土地生产的闭合循环农业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土壤地力得以持续。随着化肥工业兴起和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这一闭合循环模式被打破:化肥逐渐取代有机肥,规模化养殖取代分散式养殖,导致秸秆不再养畜和薪用,畜禽粪污产生集中、农牧脱节、种养分离,秸秆和粪污回田之路被阻断。秸秆和畜禽粪便变成了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于有机质得不到有效补充,土壤面临板结、结构变差、盐碱化等退化问题。设施农业中,大水大肥和高强度的土地利用模式,进一步加剧了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菌群失衡等问题,土壤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尽管各级政府一直引导和推动秸秆与畜禽粪污的回田利用,但收效甚微,农业废弃物利用难和土壤退化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作物秸秆热裂解的生物质炭科技与工程构想,以此作为我国农业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2017年,秸秆炭化还田被列入国家十大秸秆处理模式之一。2020–2021连续两年,秸秆炭化还田入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榜单。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生物质炭化还田是实现土壤改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食物优质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业科技,能够服务于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别于生活和环境用途的木炭和活性炭,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最显著的功能是施用于土壤,提升耕地质量。生物质炭农业应用经历了直接施用和炭基肥施用两个重要阶段。将生物质炭直接施用到农田土壤中,可显著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容重、增强保水性能等,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但对生产者来说,经济效益是生物质炭应用的关键,价格因素是限制生物质炭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目前,直接施用生物质炭仅限于经济作物(例如人参、三七等中药材和大蒜、山药等)生产中。因此,只有降低施用成本,才能发挥生物质炭的土壤改良与固碳效益。生物质炭基肥是将生物质炭与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造粒制成,可以替代化肥施用,同时增施了有机质。生物质炭基肥的施用量等同于化肥,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
- 六年级数学上册《高频错题训练》
- 西京学院《土木工程施工》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江西省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 西京学院《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中国宗教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图文《黄昏》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历史要籍研读》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数据结构》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围棋教案13教学设计
- EXCEL 支票打印模板
- 称念诸佛名号功德(3)
- 专用车六性分析报告
- 疯狂动物城歌词.doc
- 某住宅楼施工图预算毕业设计范本
- LCD数字显示体温计设计
- 辊压机施工方案
- 施工人员入场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二级)
- 42项饮用水常规指标卫生学意义
- 消防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进度网络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