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页/共9页高一期中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饥”“伐病”的功效。苏轼认为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国之将兴也,贵其本而贱其末;道之将废也,取其后而弃其先。用舍之间,安危攸寄。”作者把文章重“体用”还是重“华采”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强调“以体用为本”。“以体用为本”与“有为而作”的精神完全一致,都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的苏轼文艺的反映。苏轼认为诗画要传神,他的“诗画一律”精辟地阐述了诗画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关系。绘画过分追求形似,则不能传神;作诗仅仅满足于摹写物象,意尽句中,也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诗画都要遗貌取神,抓住客观物象的本质特征,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这就是诗与画共同的本质特点。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但苏轼认为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即“天工与清新”。“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苏轼在评论诗歌时,常常用天工清新作为审美标准。苏轼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审美标准,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感情率真。苏轼在很多诗文中,都以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诗的标准。苏轼特别推崇陶潜,就因为陶诗情真:“渊明独清真,谈笑过此生。”其二,意境清新。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它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苏轼用“境与意会”概括意境的含义,认为诗歌应有清新的、超尘脱俗的意境。苏轼“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渊源于庄子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法天贵真”等,就已道出了不事人工雕琢的“天工”的实质。苏轼追求自然之美,实际上是以他最理想的、至高无上的“道”或“自然”作为他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摘编自文师华《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材料二:如果就东坡的词学观念而言,“词体之尊,自东坡始”的判断似失之过率。事实上,东坡是轻视词体的,他认为词乃“闲居之鼓吹”的“小词”观,与陈世修谓冯延巳填乐府新词以“娱宾而遣兴”的观点实无很大区别。只是轻视词体的他并不排斥填词,尤其在词已经渗透到官僚文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候。而从东坡不满柳永词俚俗但又独赏其“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来看,清旷当是东坡所追求的词学审美理想。东坡的人生态度是旷达的,他拥有闲心的寓物观,能以变换视角的办法来承认悲哀存在的普遍性并以此否定对悲哀的执着。因此,假借词以表现自我人格与性情抱负的东坡乐府,其词风趋向必然是清旷的,因为风格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成就或语词上的和谐。《燕喜词序》所云:“盖东坡平日耿介直谅,故其为文似其为人。”东坡的清旷词学审美理想在当时不是孤立地呈现为偶见独悬的形态。黄庭坚对苏词“落笔皆超轶绝尘”极为赞赏,他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认为“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实际上接触到东坡雅化词风趋于清旷的深层问题。肯定了东坡不向音律做无条件皈依的晁补之,一如东坡“以诗为词”,把抒发一己情性作为词创作的首要目的。尽管如此,东坡词学审美理想在北宋末年“鲜与同调”却是事实。一方面是因为此时颂歌频奏,艳词遍行;另一方面是因为对词之体性的认识大多仍囿于所谓“本色”论,即便在苏门之中也是如此。《后山诗话》谓苏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方叔坚持词乃妙龄少女演唱,当具婉媚风调。徐度《却扫编》卷下谈到柳永时说:“其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柳氏之作,殆不复称之文士之口,然流俗好之自若也。”可见东坡之词学审美理想与当时流俗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且并不占主流地位,而柳词也并不仅称于“流俗人”,靖康元年冬宰相何栗“日于都堂饮醇酒,谈笑自若,时一复讴词”,便是佐证。因此,北宋末年的词坛总体上是为侧艳之词所笼罩的,即便是如张元千这些南渡后杰出的词人,也未跳出时尚之外。(摘编自李康化《从清旷到清空——苏轼、姜夔词学审美理想的历史考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B.一些诗好奇务新,或者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苏轼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文章要“以体用为本”。C.苏轼词风趋向清旷,因为他对人生持旷达态度,承认悲哀存在的普遍性并以此否定对悲哀的执着。D.北宋的词坛总体上是为侧艳之词所笼罩的,苏轼的词学审美理想与当时流俗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的“诗画一律”认为绘画追求形似,则不能传神;作诗满足于摹写物象,就是成功的艺术作品。B.苏轼认为诗画有共同美学标准,只要出自“天工”者,有着创作者的个性,就能给人以清新之感。C.庄子不事人工雕琢的“天工”的美学思想对苏轼影响很大,使得苏轼以此作为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D.苏轼词学审美理想在当时“鲜与同调”,是因为人们对词之体性的认识大多仍囿于所谓“本色”论。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苏轼“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4.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与词学审美理想有何共同点?他是如何达到这种美学境界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家喜欢马梳理刘建超大家喜欢马梳理。马梳理病了,住院了,说是胰腺有毛病。男怕胰腺女怕肝,都说男的胰腺出现病变,那问题就严重了。马梳理的病房住着四个病人,要是没有马梳理的嘴在吧唧,那就是一个死静,连呼吸声都听不到。马梳理等医生查完房,护士给扎上针,嘴就开始吧唧,几个病友的家事都被他扒拉个遍,当然,马梳理也把自己的家事同病友们分享了,将心比心啊,不然的话,住院就够糟糕了,谁还有心情跟你谈论家长里短?大家喜欢马梳理,到医院探望马梳理的人就多。马梳理会向病友恰到好处地炫耀眼前这位如何不得了。要么介绍来人的背景,享受什么待遇,部门如何重要;要么介绍来人的父辈多了不起,参加过什么战役,立过什么功;要么就夸来人教子有方,孩子多么优秀,考上了哪个名牌大学,学的专业多么高端;要么讲当年哥们义气,偷捕人家院子里的大枣,被狗追得撕破裤子;女同学当年多么漂亮,被高年级的同学娶走了,伤了班里一众男生的心。探望马梳理的人,出了医院门都觉得自己是来接受马梳理的洗礼的。大家确实喜欢马梳理。马梳理在一家内刊做编辑。单位经常为赶一个会议资料,让大家加班到午夜。刚有人嘟囔着肚子饿了,外卖小哥就把热乎乎的夜宵送到了门口。马梳理招呼大家吃夜宵,说咱主任早都安排好了,加班尽义务,主任请大家吃夜宵。大家吃舒服了,主任脸上也有光了,马梳理就嬉皮笑脸地把付款二维码举到主任脸前。单位露姐孩子上初中,老公在外地,学校有点大小事都得露姐去,经常请假,主任的脸色就不好看。有时露姐接电话,再看看表,马梳理就知道露姐的孩子在学校又有事情了。他说,露姐,这个稿子中的几个数据还是要实地核实一下,辛苦你跑一趟吧。露姐总是暖暖地感动,到了腊月灌了香肠就会给马梳理带去一包。年终评比,先进工作者的票大家都会投给马梳理。大家喜欢马梳理,住院的马梳理精神状态很好。去医院探望的人说,马梳理还是嘴不得闲,高调得没边没沿,他是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状况啊。马梳理当然清楚自己的状况,只是他从来不闻不问,医生说啥他听啥,医生让吃啥他吃啥,从不问医生自己的病情。夜深人静的时候,马梳理会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发呆。在医院待了半年,马梳理死活不住了。在哪里都是耗时间,还不如回家耗着安静呢。家人劝不住,只好办了出院手续,回家养着。中秋一过,马梳理的身体状况就明显差了,虽然嘴还嘚吧,气息已经跟不上了。单位同事来家里看望他,说着言不由衷的安慰话。临别时,他笑着说,再见时,可能就是在我的追悼会上了。大家喜欢马梳理,来参加马梳理追悼会的人很多。马梳理的追悼会是马梳理自己主持的。吊唁大厅前方放着一台投影仪,屏幕上播放着马梳理录好的仪式。马梳理给自己致悼词,悼词里说自己在办杂志时太较真,得罪人。县委办主任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给几家大报写专栏,据说都是稿子一遍过,报社的编辑都改不了一个字。可是他给本刊写的一篇稿子,马梳理就是挑出毛病据理力争,主任也服气,改了两个词和三个标点符号。马梳理说自己对年轻人提携不够,关爱不足。杂志社新来一个年轻编辑,负责诗歌。他编发了一组他的同学写的诗歌,马梳理对这组诗歌提出了不同意见,可年轻人还是坚持给发了。结果出现了问题,领导追究,马梳理全部给揽下来,受到警告处分。马梳理还说了一件事,五年前他去了一个偏远山村,走了几百里路,帮助村里的一个残疾青年修改作品,晚上就住在青年的家里。青年有个梳着大辫子的漂亮妹妹,看到一个城里干部大老远地来山里帮助残疾的哥哥,颇受感动。晚上,她把自己梳洗干净了,坐在马梳理的床边。马梳理是一动不动地劝说着妹妹,妹妹流着泪给马梳理磕头表示感谢。马梳理说完,大家也听明白了。屏幕上的马梳理一本正经地说,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送别马梳理,他要去没有病痛、不惧冷热、不需金钱的极乐世界了。向大家喜欢的马梳理先生一鞠躬——向大家喜欢的马梳理先生再鞠躬——向大家喜欢的马梳理先生三鞠躬——终于有人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连锁反应,整个吊唁大厅都爆发了哈哈哈的笑声。笑着笑着,有人就流泪了,女人嘤嘤哭出了声。屏幕上的马梳理定格在平日里大家看习惯了的那张干瘦的带着微笑的脸上。大家喜欢马梳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梳理向病友“恰到好处地炫耀”,从中可看出马梳理说话讲究分寸,既夸耀了来客,又不会让病友觉得浮夸。B.马梳理在工作中考虑周密,体贴关心同事,在单位加班大家都喊饿时他早已叫好了外卖,但他把功劳归于主任。C.“出了医院门都觉得自己是来接受马梳理的洗礼的”,大家去看望马梳理,被马梳理对待病情的乐观豁达感染。D.马梳理是个节俭之人,不愿因为自己生病而多花钱。他在医院待了半年,病情未好就办了出院手续,回家养着。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梳理的病房住着四个病人……那就是一个死静”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马梳理与其他病人的不同。B.“去医院探望的人说,马梳理还是嘴不得闲,高调得没边没沿”,这里是正话反说,从侧面刻画了人物形象。C.小说叙述节奏舒缓,不疾不徐地叙述了关于马梳理的几个故事,从多个角度突出了马梳理受大家喜欢的原因。D.小说语言幽默诙谐,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从第一人称视角,灵活采用插叙的叙述方式讲述马梳理的故事。8.“大家喜欢马梳理”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从马梳理住院到去世,他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史记·老子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B.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C.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D.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一般刚出生不久取名,长大以后取字,两者意义相关,但性质和用途不同。B.“孔子适周”与“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其一)》)两句中的“适”字含义相同。C.老莱子,春秋晚期的思想家,道家人物,楚国隐士,与老子、孔子一个时期。D.“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与“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以”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老子大概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有人说他活了二百多岁。B.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他,要去掉骄气和过多欲望,要去掉高贵的情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他没有什么好处。C.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秘而不求名声为主旨。他看到周朝衰落,就要离开。到了关口,关令尹喜请求他写书。D.因为学老子学说的人排斥儒家学说,所以学儒家学说的人也排斥老子学说。老子认为清静无为,百姓就能自己变得正直守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2)“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14.关令尹喜为什么请求老子为他写一本书?老子是如何回应关令尹喜的请求的?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途中赵汝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陡”“顿”两个表时间短暂的副词连用,既表明天气的阴晴转换之快,又透露出诗人的喜出望外之情。B.颈联“认”字极妙,不但表示远眺帆樯历时之久,而且写出雨后江面为迷蒙烟雾所笼罩,辨识帆樯之难。C.颈联的“微”字,既暗示农家机杼声之微弱,又摹写出诗人为途中的景物所吸引,侧耳静听,悠闲自在。D.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语言清新自然,雨后的感受既用议论来表达,又寄寓在绘声绘色的形象描写之中。16.这首诗是如何对途中的景物进行描写的?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现状,反映了南宋百姓的精神状态,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沉痛。(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对权贵的蔑视、对个性自由的向往。(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诗经》中的诗句,借写姑娘思念恋人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①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发展转型提供支撑,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保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②的经济社会变革,变革的浪潮不可阻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③我们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深入举行污染防治工作,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确实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刪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