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第八章-补益剂课件_第1页
方剂学第八章-补益剂课件_第2页
方剂学第八章-补益剂课件_第3页
方剂学第八章-补益剂课件_第4页
方剂学第八章-补益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补益剂一、概念:组成:补益药物为主

功效: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

主治:各种虚证二、适应证、代表方:

●补气—气虚证

—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补血—血虚证

—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气血双补—气血双亏证

—八珍汤、泰山磐石散●补阴—阴虚证

—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补阳—阳虚证

—肾气丸、右归丸

●阴阳并补—阴阳两虚证

—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气血阴阳并补—气血阴阳俱虚证

—炙甘草汤、补天大造丸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茯苓

甘草各等份

《圣济总录》【组成】【用法】【主治】脾胃气虚证运化无力—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面色萎白,体倦乏力,语音低微,舌淡脉虚弱【病机】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治法】益气健脾方解君:人参——甘温补气,健脾养胃。

臣:白术——甘温苦燥,补气益中,健脾燥湿

·参、术相须为用,增强补气健脾益胃之效佐:茯苓——健脾渗湿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术、苓相配,健脾助运,相辅相成。补中健脾;渗湿助运。白术《本草汇言》:“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甘草《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腑寒执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运用:3.临证加减:

●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

●胸肋满闷者可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兼肾阳虚备加附子以温肾助阳2.辨证要点:

·面色萎白,食少神倦,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1、本方是治疗气虚的常用方,亦是补气剂的基本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均从此方衍化而来。

*名医论方4、现代研究:

●对动物离体肠管运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促使受损肝脏线粒体的修复

●明显提高脾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

●抗肿瘤和抗突变作用

●抗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

3.现代运用:

·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均可用之。5、衍化方:

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卷三》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卷一》

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组成: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功效:益气健脾,行气化滞。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

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卷三》组成:人参、陈皮、茯苓、甘草、白术、半夏、生姜、大枣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多色白,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虚。四君子汤其他的加减变化⒈消化性溃疡病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5克,三棱10克,乌贼骨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尤其对脾虚型的患者效果较好。⒉慢性胃炎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10克。每日工剂,水煎服。⒊慢性肝炎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柴胡6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每日1剂,水煎服。四君子汤其他的加减变化⒋子宫肌瘤加味: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3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服。⒌经前紧张综合征加黄茂20~40克,附子10~2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有满意效果。⒍小儿低热加味: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6克,炙甘草3克,山药10克。每日1剂,水煎服。但是从我临床体会,我的主张健脾不如补肾。为什么呢?第一健脾,无非就是补气补血,补气补血要碍胃,你补的不好,要影响食欲,病人的胃口一倒,那损害大了,再好的药吸收也打折扣呀,因此呢,古人发明了醒脾,在补气补血里面加醒脾药,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气和血的互关,气血相关,当然不如一个肾双向,更好调。肾西医来讲没有区别,都一样,是泌尿系统。但中医就学问大了,一个主火一个主水,一个阴一个阳,就是调肾,调阴阳呀,调肾阴阳绝对不会碍胃,不影响胃,里面避免滋阴药就行,讲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调肾。那么健脾什么时候用呢?就在于调肾效果不好,也许十之八九调好了,还有一二没有调好,用了好多办法不行,调肾阴阳也用了,不行,这个时候你再反治,反过来治,他补气健脾,健脾呀,也许一健脾,肾也调过来了,起作用。【主治】

1、脾气虚夹湿泄泻证。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证。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面色萎黄、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舌淡、脉虚缓。湿浊阻滞湿阻气滞:胸脘痞闷、苔白腻气机升降失司:吐、泻。【病机】

脾胃气虚,湿浊阻滞。【治法】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方解

君:人参—甘温益气,补气健脾白术—益气补中,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臣:山药、莲子肉—补脾益气,固涩止泻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佐:砂仁—行气和胃,化湿醒脾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大枣—补脾养胃使:甘草—调药和中。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虚实并治

●输布精气养肺,体现“培土生金”之法●配伍桔梗意义:方中桔梗一是借其升浮之性,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二则取其上行入肺,以其宣利肺气

配伍要点:3.现代运用:

·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夹湿者。4、名词解释:培土生金5、病例分析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肺法,指用补益脾土的药物,治疗肺脾两虚之证,使脾气健运,能正常化生水谷精气,止养于肺,以治疗肺脏亏损病证的一种治法。代表方如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组成】

黄芪一钱甘草(炙)五分人参(去芦)

升麻当归身(酒焙干或日晒干)

橘皮(不去白)柴胡

白术各三分

【用法】

黄芪

气虚发热:发热,自汗,渴喜热饮【主治】脾不升清证;气虚发热证;中气下陷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

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体倦食少,少气懒言,舌淡、脉虚弱【病机】

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发热。【治法】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甘温除热。方解君: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肺实卫固表止汗

臣:人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助君益气升阳。

佐:当归—养血补虚陈皮—理气和中,使全方补而不滞佐使: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引药上行炙甘草—调和诸药《珍珠囊》: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疮,为疮家圣药,五也。黄芪·《医学启源》:升麻,若补其脾胃,非此为引不能补。·《药品化义》:升麻,善提清气,少用佐参、芪升补中气。柴胡引肝气从左而上,升麻引胃气从右而上,入补中益气汤有鼓舞脾元之妙,使清阳之气上升而浊阴之气下降。升麻·《药品化义》:(柴胡)若多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佐补中益气汤,提元气而左旋,升达参芪而补中气。

柴胡●

补气药与升提药相配,为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代表方;●方中以黄芪配柴胡、升麻,尤善益气而升阳,体现了“虚者补之”、“陷者升之”、“甘温除热”之法。配伍要点运用3、临证加减:●兼腹中痛者,加白芍●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气滞脘腹胀疼加枳壳、木香、砂仁。2、辨证要点:

·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恍白,脉虚软无力。·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1、本方是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名医方论3、现代运用:

·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等;妇科之于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经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者。4、附方: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5、名词解释:甘温除热6、类方比较黎崇裕医案补中益气汤治疗耳胀案黎某某,男,31岁2015-10-27就诊,失眠伴有耳鸣数年,现耳胀,无疼痛,疲倦乏力,出虚汗,咽部充血,脉软。耳胀黄芪15白术10当归10新会皮6柴胡10升麻10红枣10党参10僵蚕10蝉蜕10蔓荆子10桔梗10甘草6车前子65剂2015-10-31就诊,前药后耳胀后消失,诸症好转。黎崇裕医案补中益气汤治疗头晕案丘某某,女,24岁2015-7-4就诊,江西客家人头晕两年,情绪不佳时加重,起着头眩,口干饮不多,下肢倦怠无力,冒冷汗,食欲尚可,小便频量不多,夜寐不佳,舌淡暗苔薄黄,脉浮弦略细滑。头晕黄芪15白术10炙甘草6新会皮6升麻6红枣10柴胡6蔓荆子6生晒参6当归10玄参10首乌藤30代赭石15藁本67剂2015-7-18前药后头晕基本痊愈。黎崇裕医案补中益气汤治愈舌头发涩案朱某某,女,27岁2014-7-2就诊主诉:舌头发涩数天。刻下:前几天因上火服用西药后感觉舌头发涩,稍疲倦,舌红苔白厚,地图舌,大小便正常,脉沉。黄芪15红参片8白术10炙甘草15当归10新会皮6升麻6生姜10柴胡10大枣10

3剂2014-7-17前药后舌头发涩,舌苔第二天就消退,但是近几日舌苔又变厚,夜寐不佳,晨起口干口苦,疲倦乏力,大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底浮黄舌尖红,脉沉弦。姜半夏8生牡蛎12黄连3肉桂6柴胡12黄芩6红参片6炙甘草6生姜10大枣10

3剂黎崇裕医案舌头发涩患者临床上见得还是比较少的。《中医临证备要》舌麻条云:舌上麻辣或麻木,称为“舌痹”,由于心绪烦扰,忧思暴怒,气凝痰火而成。并记载有治疗方式:用荆芥,雄黄各五分,研末,木通煎汤送服,或用皂角末掺舌上。夏季脉当偏浮,但患者脉沉,切有疲倦之态,故而采用补中益气之法,用补中益气汤原方,用药后不但舌苔退,而且舌头发涩痊愈,说明不但活血化瘀可以退厚苔,补中益气亦可退厚苔,今天患者来复诊,主诉舌苔厚,但是舌头已无发涩,除开药外亦给患者普及舌苔之正常和病态之别。甘温除热:指应用性味甘温的药物组合成方,以治疗机体因虚而发热的一种治法。诸如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证,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发热证,小建中汤治疗阳虚发热证。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功效:益气升陷主治:大气下陷证。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脉沉迟微弱,或叁伍不调。·重在益气健运脾胃,为补气的基础名方。是治

脾胃气虚证的代表方。凡中气不足,脾胃运化

乏力而见面色萎白,气短体倦,食少便溏,脉

虚弱者,均可应用。

·均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之功。用脾胃气虚而见面色萎白,少气体倦,纳呆,舌淡脉虚弱等见证。四君子汤·尤善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临证尤多用治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证,久泻久痢证,崩漏证,以及气虚发热证。

补中益气汤

使用补中益气汤的三个要点

1.辨证:治内伤脾胃始得量轻效宏

《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脾胃之证,是“始得之证”,临床表现可以和外感风寒之证相类同。其病因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忧恐,劳役过度”。病机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治则为《内经》所说的“劳者温之,损者温之”,

具体治法是“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方中黄芪、炙甘草配伍升麻、柴胡,重在“实其表”,“不令自汗,损其元气”;人参、炙甘草重在“补脾胃中元气”;白术除用其“甘温”之外,重在用其“苦”;橘皮“导气”,当归酒洗“和血脉”。2.辨脉:右脉大于左脉数中显缓李东垣临证注重辨脉,对外感、内伤之别首列“辨脉”,并且认为辨脉已足够,

那么,补中益气汤所治证的脉象是什么呢?右脉大于左脉,或脾脉独大于其他部位脉,并且见数脉时可“数中显缓”。这一点对于使用补中益气汤是很有临床意义的。

脉弦不可用,当用小建中汤;脉沉细不可用,当用理中汤;脉缓不可用,当用平胃散。从脉象鉴别方证,简单而实用。

3.加减:不解原意易坏事后世医家提到了补中益气汤的禁忌症。如张景岳说:“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柯琴说:“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这些论述对后学者的临证是极其有用的。

玉屏风散《医方类聚》【组成】

防风一两

黄芪(蜜炙)白术各二两【用法】脏脏经络失于濡养:面色恍白,少气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浮软

【主治】

肺卫气虚证卫外不固,津液外泄:恶风汗出,或易感风邪肺气虚【病机】

肺虚卫气不固,腠理疏松。【治法】

益气固表止汗。方解

全方三药合用,补中寓散,散中有补,共奏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之效

●用之犹如御风的屏障,珍贵如玉,故名玉屏风散。君:黄芪——大补肺脾之气而固表止汗臣:白术——健脾益气,固表止汗佐:防风——辛散疏风而御邪·配伍要点:·黄芪、白术相须为用,增强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之力常规其用量为:黄芪12克,防风3克,白术15克。注意两点:其一,防风用量要少于黄芪,这是根据东垣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之说,又因防风为疏散之品,汗症不宜多用,与黄芪相配达相畏相使之目的便可;其二,白术的量须是黄芪与防风之和,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邓铁涛先生曾有1例自汗盗汗之患儿,治以玉屏风散,稍效,后因药房缺白术,一医建议用苍术代之,结果大汗淋漓!苍术辛燥发汗,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之过,只走不守,发散不收,故汗水淋漓!

临床运用

3、临证加减:

●自汗较重者可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

●表虚外感风寒,汗出不解,脉缓者,可与桂枝汤合用

2、辨证要点:

·自汗恶风外,以面色恍白,舌淡脉虚1、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

*名医论方3、现代运用:

·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因表阳不固而外感风邪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致病情反复者均可加减用之

4、现代研究: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胸腺、脾腺重量

●抗病毒作用

●抗菌作用生脉散

人参麦冬各三钱

五味子十五粒《医学启源》【组成】

【用法】

水煎服

阴津不足,津不上承:口渴咽干舌燥,舌苔薄而少津

【主治】

气阴两伤证气虚脏腑经脉失于濡养:气短体倦,神疲懒言,甚者气促气喘,脉虚气阴两虚【病机】

气阴耗伤。【治法】

益气生津,敛汗生脉

方解佐: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君:人参——甘温,益气生津,固脱止汗臣: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

·人参、麦冬合用,益气养阴之功益彰,气阴双补。·《本草正义》:麦冬,其味大甘,膏脂浓郁,故专补胃阴,滋津液,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凡胃火偏盛,阴液渐枯,及热病伤阴,病后虚羸,津液未复,或炎暑燥津,短气倦怠,秋燥逼人,肺胃液耗等证,麦冬寒润,补阴解渴,皆为必用之药。返回麦冬·《药品化义》:五味子,五味咸备,而酸独胜,能收敛肺气,主治虚劳久嗽。盖肺性欲收,若久咳则肺焦叶举,津液不生,虚劳则肺因气乏,烦渴不止,以此敛之、润之,遂其脏性,使咳嗽宁,精神自旺。但未久不可骤用,恐肺火郁遏,邪气闭束。必致血散火清,用之收功耳。返回五味子●

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养心生脉之效●气复津回,汗止阴存,气阴充养于心脉,则脉绝可复生,故曰生脉散配伍要点:运用3、临证加减:

●元气大虚者用红参或别直参

●阴虚较甚者用生晒参、或西洋参●阴虚生热者加生地、知母等。

2、辨证要点:

·体倦气短,自汗神疲,口燥咽干,舌红脉虚。1、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

·对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的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均可加减应用。

·本方加丹参、山萸肉、何首乌、大枣,即为益心方(经验方)。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增加心肌缺氧耐受力和降压作用,用治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病证3、现代运用:四物汤当归(酒浸微炒)川芎

白芍药熟地黄(酒蒸)各等分《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

【用法】

闭经不行,脐腹作痛、脉细或细涩。【主治】营血虚滞证清窍形体失养—面色苍白无华,唇口色淡,耳鸣、舌质淡心失所养——心悸肝失所养—头晕目眩,爪甲无华冲任失养—月经不调,经量减少营血亏虚不能濡养滞涩不畅【病机】

营血虚滞,血行不畅(虚、瘀)。【治法】

补血、和血。方解君:熟地黄——甘润味厚,滋阴养血

佐:白芍——酸甘质柔,养血敛阴

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气,调经止痛臣:当归——补血养肝,活血调经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熟地、当归,相须为用,增强补虚止血之力,又具活血行滞之功《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熟地黄及其原植物《本草纲目》:引李杲语:(当归)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守中;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当归《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珍珠囊》:主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白芍《本草汇言》: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川芎●地、芍得归、芎之助则补血而不滞血;●归、芎与地、芍同用则行血而不伤血;●本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共奏补血养肝,行血调行之效。是临证补血、调经的常用基础方。配伍要点:临床运用2、辨证要点:

·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3、临证加减:

●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瘀滞重者白芍易赤芍,再加桃仁、红花

●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吴茱萸。1、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名医论方4.衍化方:

●胶艾汤(《金匮要略》)●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3.现代运用:

·对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殿、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均可应用。【台湾许多明星推崇四物汤】大S台湾女生普遍习惯用“四物”来调养身体,嗜美如命的大S除了勇于尝试各种保养品外,更不忘内调补血,钟情于在生理期结束后喝“四物汤”,早晚两次,连续喝一周,让身体恢复过来。吴佩慈也许因外公是中医,吴佩慈固执地认为只有中医美容才不会有副作用。像四物汤、十全大补汤、红枣汤等药膳汤水,她从小就没少喝。“美丽达人”不是白叫的,坚持喝四物汤真的对皮肤、身材都大有好处呢!③赖雅妍作为中药店老板的女儿,赖雅妍从青春期刚来月经时就开始喝四物汤。她特别喜欢那种为自己炖汤补药的感觉,由于有很多朋友向她咨询四物汤的问题,她在自己写的书里与大家分享了不少心得。【为什么女性要喝四物汤】调经止痛、养血疏筋.不少女性因月经来潮而无法正常工作,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②滋润肌肤、防止老化.四物汤的方中组成多为温补的行血剂,若养成从年轻就服用的习惯,有助于气血通顺,不易手脚冰冷,并使脸色红润及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看起来更为年轻。一直在喝四物汤,效果很好。皮肤白里透红的,跟化妆的效果一对比,很明显这种调理出来的肤色比化妆的要好看。【四物汤最佳的服用时机】每次在经期干净后,就连续服用10天份的四物汤;不但可以减少经痛、经血不出、腹胀等症候群,到老年时生理机能及皮肤也较不易老化,通体顺畅自然能远离癌症入侵。另外,平日也可将四物汤与鸡、猪肚或鳗鱼一起炖煮,是一道对女性极为有益的美味食补。【四物汤的做法】基本煮法:加水煎服,一日一剂。三碗水烧成一碗,冷水煮开再小火烧大约半个小时。经期停喝,月经干净后连续服用7-10天。甜蜜煮法:煮四物汤时,把上好的红枣、枸杞大把地放下去,汤水绝对会变得甜蜜起来。当然,你也可以稍加些白糖或冰糖进去。肉汤煮法:将四物洗净后装入过滤纱袋中,与去皮土鸡腿一只一起放入锅中,加水覆盖,先以大火烧至水滚,后改小火慢炖,煮至鸡肉熟透后锅锅。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加排骨或鱼肉,这样炖出来的四物汤味道很好,又不会有重的中药味。

胶艾汤(《金匮要略》)组成:川芎、阿胶、甘草、艾叶、当归、芍药、干地黄、清酒功效: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胞阻,胎漏下血,腹中疼痛。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组成:熟地黄、川芎、白芍、当归、桃仁、红花功效: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粘稠,腹痛等。当归补血汤

黄芪一两当归(酒洗)二钱)

《内外伤辨惑论》【组成】【用法】

·上咀,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空腹时温服。不能充养于脉——脉虚,重按无力【主治】

1.血虚发热证2.妇女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气无所依,阳气浮越于外——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血虚【病机】

血虚气弱,阳浮于外。【治法】

补气生血。方解臣:当归——养血和营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黄芪配当归,补气生血,气旺血生,血充气固,阳生阴长,阴平阳秘,虚热自退。配伍要点:

君:黄芪——大补脾肺元气,以资生血之源运用2、辨证要点:

·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而虚。

·阴虚发热者忌用本方3、临证加减:

脾虚食少者加党参、白术

血虚眩晕者加阿胶、首乌、熟地1、本方为补气生血之剂

*名医论方3、现代运用:

·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放、化疗骨髓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等气血两虚者。4、名词解释:补气生血补气生血:治法之一,是指通过应用补益脾气之药,使脾胃健运以化生生血液的一种治法。代表方如当归补血汤。归脾汤

白术当归白茯苓

黄芪炒

龙眼肉

远志酸枣仁炒

各一两钱

人参一钱木香五分甘草炙三分

《正体类要》【组成】【用法】气虚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2、脾不统血证脾不健运—食少体倦

气不摄血—便血,或崩漏血虚:心失所养—心悸失眠,舌淡苔白,脉细弱【病机】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治法】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解臣:黄芪、白术——益气补中,健脾养胃当归——补血和营,助龙眼肉补血养心君:人参——甘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二药合用,益气养血,补脾益心,心脾两调佐:酸枣仁——养心血,安心神远志——安神益志白茯苓——健脾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全方补而不滞

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酸枣仁●气血双补,重在补气;心脾两调,重在补脾。意在益气以生血,补脾以统血,达到气旺血生,统血归脾之目的。●脾气虚,血失所统之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紫癜等,可因补脾以统血,益气以摄血而治之。配伍要点:

临床运用2、辨证要点: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3、临证加减:●月经先期,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断,久久不止者,加煅龙骨、阿胶;●崩漏有寒者,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腰膝酸痛者,加续断、杜仲、桑寄生。

1、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不足的代表方。

*名医论方3、现代运用:

·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殿、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病例分析

黎崇裕医案归脾汤治疗头晕案符某某,女,43岁2015-9-3就诊形体中等面色黄暗,唇淡白,头晕数天,双手疼痛,脾气急躁,睡眠浅,多梦,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迟。头晕白术10茯苓15甘草3当归10黄芪10龙眼肉10远志5木香3大枣10酸枣仁30党参10生姜1片

7剂2015-9-17就诊,前药后头晕后基本痊愈。八珍汤

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茯苓甘草(炙)白术各一两《瑞竹堂经验方》【组成】

【用法】血虚,不能荣养脏腑: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舌淡脉虚【主治】气血两虚证气虚,不能温养脏腑:四肢倦怠,气短乏力

气血两虚【病机】

气血不足。

【治法】

益气补血方解

佐:茯苓——健脾渗湿白芍——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气

君:人参、熟地——甘温益气补血

臣:白术——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助熟地补益阴血

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运用2、辨证要点: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精神困倦,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1、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的常用方。

*名医论方3、临证加减:

●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胃弱纳差者加砂仁、神曲4、现代运用:

·重症肺结核、贫血、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萎缩性胃炎属气血两虚者。

4、附方

●十全大补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养荣汤

(原名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八珍汤加人参、肉桂、生姜、大枣 功效:温补气血主治:气血不足,饮食减少,久病体虚,脚膝无力,面色萎黄,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人参养荣丸(原名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组成:八珍汤加陈皮、黄芪、桂心、五味子、茯苓、远志、生姜、大枣功效: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主治:积劳虚损,气血不足,四肢沉滞,骨肉酸痛,行动喘咳,小便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形体消瘦等。

泰山磐石散

《古今医统大全》

人参黄芪各一钱当归一钱

川芎白芍药

熟地黄各八分白术

炙甘草各五分续断一钱

糯米一撮黄芩一钱砂仁五分

【组成】

·胞宫不固,胎元失养:胎动不安甚或堕胎【主治】

气血虚弱,胎元不固证

·脏脏经络失养:面色淡白,倦怠无力,不思饮食,舌淡,脉弱;气血虚弱【病机】

气血虚弱,胞宫不固,胎元失养。【治法】

益气健脾,养血安胎。方解

君:人参——益气健脾安胎熟地——滋阴补血养胎

臣:黄芪——助人参益气健脾以固胎元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血助熟地养胎元佐:续断——补肾安胎白术——补脾安胎黄芩——清热安胎砂仁——理气安胎,且醒脾理气调药糯米——补脾养胃以助安胎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君臣相伍,双补气血以安胎元。

●补虚安胎:益气养血与安胎药并用。●补脾养肝益肾并用,气血旺盛,冲任安固,胎元得保。用于妊娠气血两虚之胎动不安,犹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故名泰山盘石散。

配伍要点:临床运用3、现代运用:

·妊娠恶阻,先兆流产,痛经,闭经,习惯性流产属气血虚弱,胎元不固者1、辨证要点:

胎动不安,腰酸神疲,舌淡,脉滑无力2、临证加减:热扰冲任者可倍黄芩以清热安胎恶心呕吐者,加生姜、竹茹和胃止呕食少脘痞加砂仁,减黄芩治疗先兆流产的法则现在为数不少的女性有习惯性流产,怀孕以后小心翼翼保胎,但还是动辄流产,甚者有习惯性流产十多次的,

西医角度看来不外以下几个原因:

一,种子原因。胚胎畸形,病变,染色体异常,等属于种子发育不良,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个流产不需要保胎的,相反需要终止妊娠。

二,子宫病变。先天发育不好,畸形,等原因

三,人体疾病。梅毒,免疫性病变,及不明原因,西医治疗原发病后,保胎的安全性还是无法保证。

中医保胎古已有之。

金匮保胎方面有4个保胎方

金匮中的有4个保胎方

1.穹归胶艾汤(芎藭阿胶甘草各10克艾叶当归各15克芍药20克干地黄20克)治疗妊娠期间阴道出血。

2.当归芍药散(当归6克芍药3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24克川芎6克)治疗妊娠腹痛。

3.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当归黄芩芍药芎藭各10克白术5克)。

4.怀孕后可以用白术散(白术芎藭各12克蜀椒9克(去汗)牡蛎6克)养胎。

先兆流产的三大原因先兆流产无非三个原因,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

流产最主要原因是脐带血管血液循环不好,致使血管闭合,胎儿缺乏营养而导致流产。

这个原因就是导致胎儿死亡最直接的因素。

所以活血药的使用,至关重要,和以往教科书上活血药不可轻易使用活血药,还是有区别的,金匮记载的保胎的4个方子,芍药当归川穹都有使用的机会。

而且4个妊娠服用的方子,穹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当归散,白术散。前三个方子全部同时使用了当归芍药川穹。4个方子全部都有川穹。

活血药的使用在古代,其应用的比例就是相当高的。而在我们临床处理妊娠诸病的处方中,对此类药物的使用过度谨慎,使用以后也是惴惴不安。其实是大可不比的。

其中当归散,白术散金匮记载可以在妊娠期间全程使用,甚至于产后病也可以用来调理。只要是方证相合,还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无论其证如何变化,不外有三:

A实热证,热邪熏蒸,使血管闭合,免疫原因属此,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也可以使脐带血管堵塞,久之导致胎儿死亡而致流产。清热药的使用就相当重要

此种类型。一般整体壮实,病人外观一般壮实魁梧,体重超过70公斤,B超子宫内膜厚,要以清热的方法治疗。芩连必用表现如下:

阴道下血,色深红或鲜红,质稠,心烦少寐,口渴饮冷,溲黄便结,面红唇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止血可以使用三黄泻心汤。既有清热作用,又有抗免疫作用的黄连阿胶汤,小柴胡,黄芩汤等属此列

祖国医学,用黄连,黄芩保胎安胎的说法,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B虚证,脐带血管发育不好,也容易血液循环障碍,致使流产。其人整体虚弱,一般病人看起来虚弱,体重低于60公斤,看起来,比较孱弱,诸不足之状态,B超子宫内膜薄,需要滋补的方式来治疗,人参阿胶必用,其表现如下:

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

止血可以使用穹归胶艾汤。寿胎丸,泰山磐石散等,此时传统的补肾及温补药物就可以酌情使用。

C虚实夹杂证,2种原因都有,既有热像,又有虚证,此种类型很多见。临床最多见,既有虚证表现,又有实证表现。就需要清热温补一起用,很多分不清虚实的都可以使用柴归汤以及当归散,其中金匮的当归散就很典型

当归芍药川穹黄芩各一斤白术半斤。

以当归芍药川穹活血补血,白术健脾,黄芩清热。

总之最主要的是活血药物的使用,活血药可以促使脐带血管通畅,可以比较快捷迅速,畅通的供给胎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白术散在分不清虚实情况下可以使用。

当归芍药散,从金匮记载至今,保胎的作用,无可置疑,黄煌老师治疗干燥综合症也经常使用,抗免疫作用很强大。所以从活血及抗免疫角度来讲无论何种类型都可合用。

当归芍药散,及白术散的使用,从体质方面可以简单区别,瘦人当归芍药散,胖人白术散。

最主要是怎么样比较安全有效地遣方用药,这个很关键,具体办法,还是要分清体质,体质结合辩证最有效。补阴剂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八钱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小儿药证直诀》【组成】

【用法】

腰府失养:腰膝酸软骨髓失养:齿牙摇动,或小儿囱门不合,或足跟疼痛清窍失养: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虚热内扰:遗精梦泄,手足心热,盗汗,骨蒸潮热;口燥咽干,消渴、小便淋沥不畅,舌红少苔、脉细数

【主治】肾阴虚证肾阴虚证【病机】

肾阴亏损,虚热内生

【治法】

滋阴补肾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方解

佐:泽泻——利湿泻浊,并制约熟地黄之腻牡丹皮——清泄肝火,制药山萸肉之温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以益脾

君: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臣:山萸肉——补养肝肾,敛摄精气山药——补益脾阴,益肾固精

·君、臣“三补”之药相配,滋补肾、肝、脾,三阴并补,但以滋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其本●“三补”药与“三泻”药相伍,以补治本,以泻治标,补中有泻,标本兼顾●“三补”药量大于“三泻”药量,重补三阴,以肾为主。是一首滋阴补肾的著名方剂·配伍要点:临床运用1、本方是治疗真阴不足的常用方。

*名医论方2、辨证要点: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脾虚泄泻者慎用3、临证加减:若阴虚而火旺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若腰有膝酸较较重加怀牛膝、桑寄生若遗精较甚者加覆盆子、龙牡4、附方●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杞菊地黄丸《医级》●麦味地黄丸《寿世保元》病例分析

3、现代运用:

·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均可加减应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组成:六味地丸加黄柏、知母功效: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杞菊地黄丸《医级》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功效:滋阴养肝明目主治: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麦味地黄丸《寿世保元》组成: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功效:滋补肺肾主治: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左归丸

怀熟地八两山药炒四两枸杞四两山茱萸四两川牛膝三两菟丝子四两鹿角胶四两龟胶四两

【用法】【组成】阴精亏损,机体失养:头目眩晕,耳鸣,腰腿酸软,形体消瘦封藏失司:遗精滑泄迫津外泄:盗汗虚火上炎: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数【主治】真阴不足证虚热内扰【病机】真阴不足,精髓亏耗,虚热内扰所致

【治法】滋阴补肾填精补髓方解配伍要点:

·纯补无泻;大量补阴药加少是补阳之品。臣:龟胶——滋阴潜阳鹿胶峻补精髓——温补肾阳

君: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佐:山萸肉——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菟丝子、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

运用1、本方是治真阴不足的常用方

*名医论方2、辨证要点:

·头目眩晕,腰酸肢软,舌光少苔,脉细。阴柔滋润为主,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碍胃,若脾虚泄泻者慎用3、临证加减:●虚火上炎者,去杞子、鹿胶,加女贞子、麦冬●虚火烁肺而干咳少痰者,加百合●夜热骨蒸者,加地骨皮●小便不利者,加茯苓4、现代运用: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肾性肾炎、多发性神经炎属真阴不足者可用本方大补阴丸

黄柏炒褐色知母酒炒浸炒各四两

熟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丹溪心法》【组成】【用法】

·上为末,猪脊髓,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阴不制阳,骨蒸潮热,足膝疼痛,盗汗,相火妄动遗精,舌红少苔,尺脉数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急躁易怒、心烦意乱虚火刑金,损伤肺络—咳嗽,咳血【主治】阴虚火旺证肾阴不足【病机】

肾阴亏虚,相火妄动【治法】

滋阴降火方解君:熟地黄—甘微温,滋阴补血,生精益髓龟板—甘咸寒,大补精血,滋阴潜阳臣:黄柏—性寒沉降,清热降火知母—苦甘寒而质润,滋阴泻火二药相须为用,清热降火力强,是清源一面佐:猪脊髓——益精补髓蜂蜜——甘润滋阴养液,兼制黄柏之苦燥

·熟地、龟板相配,均量重而用,增强滋阴填精,潜阳制火之力,以培本为主·运用3、临证加减:咯血、吐血者,加旱莲草、仙鹤草、侧柏叶盗汗甚者,糯稻根、浮小麦、煅牡蛎1、本方是滋阴降火的常用方。

*名医论方2、辨证要点:

·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6、类方比较:5、附方: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4、现代运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结核、骨结核、糖尿病等属阴虚火旺者均可应用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组成: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各六钱

麦冬五钱阿胶麻仁各三钱功效:滋阴养血,生津润燥主治:温热病后期,热灼阴伤。

·重在滋阴补肾,兼补肝脾,并能清泄虚火,寓泻于补,为滋阴补肾法的代表方。多用治肾阴亏损,虚热内扰而见腰膝酸阴软,眩晕耳鸣,盗汗遗精,手足心热,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

·均具有滋阴降火之功。用治肾阴亏虚,虚火内扰而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

·

滋阴与降火并重,尤偏于滋阴培本,兼能降火潜阳以清源,为滋阴降火法的代表方。多用治真阴不足,相火妄动所致之骨蒸潮热证或咳嗽咯血证。临证多伴有盗汗遗精,足膝热疼,尺脉数而有力等见证。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一贯煎名字来源一贯煎为何以“一贯”立名,后世医家鲜有论及者。考诸语源,一贯乃《论语·里仁》中“吾道一以贯之”的缩语,意指以一种道理贯穿于万事万物。细读《续名医类案》,笔者以为魏氏用“一贯”来命其验方,不仅突出其擅用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川楝等药配伍处方的临证特色,主要认为内伤杂病,多因肝病所致。重视肝体,主张养阴生肝。

一贯煎

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三钱

生地黄六钱至一两五钱

枸杞子三钱至六钱川楝子一钱《续名医类案》【用法】

水煎服【组成】肝阴亏虚: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肝气郁滞:胸胁疼痛、疝气、瘕聚肝郁犯胃:脘腹疼痛,吞酸吐苦,脉弦细【主治】

阴虚肝郁证【病机】

肝阴不足,肝气郁滞【治法】

滋阴疏肝阴虚肝郁方解佐:北沙参、麦冬——养阴补肺,既资水上之源川楝子——苦寒,疏肝理气,清泄郁热君:生地黄——滋阴养血,补益肝肾臣:枸杞子——滋肾益精,养血补肝当归——养血补肝,辛散调畅二药合用,滋阴血,补肝肾,滋水涵木枸杞子运用1、本方是治疗阴虚气滞而致辞脘胁疼痛的代表方剂。

*名医论方2、辨证要点:

·胁肋疼痛,吞酸吐苦,舌红少苔,脉虚弦配伍要点:滋水涵木,金水相生补中有行3、临证加减:口苦燥者,加酒炒黄连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虚热多汗者,加地骨皮腹痛者,加芍药、甘草胸胁作痛,按之坚硬者,加鳖甲舌红而干,阴亏过甚者,加石斛3、现代运用:

·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同阴虚气滞备均可加减治之。4、名词解释

滋水涵木5、病例分析

滋水涵木:即滋肾养肝。指运用滋肾阴、补肾水以达到润养肝阴的方法。此法常用治肾阴亏虚,肝木偏旺的病证。如杞菊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之眼睛昏花、干涩等证。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组成】

百合一钱半生地黄二钱

熟地黄当归身各三钱

芍药炒甘草各一钱

贝母麦冬各一钱半桔梗玄参各八分【用法】

百合固金汤【主治】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肺失清肃:咳嗽气喘;灼伤肺络:痰中带血;肺肾阴亏熏灼咽喉:咽喉燥痛;虚火上炎虚火内扰:手足心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伤肺络。【治法】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百合固金汤【方解】

君:百合、麦冬—

清润肺燥,清虚火而止咳。

臣:生地黄—

养阴滋肾,凉血止血。熟地黄—

滋阴养血,补肾填精。玄参—

清热养阴,滋水降火,利咽解毒。

*君臣相配,滋肾阴,降虚火,金水相生。百合固金汤佐:白芍、当归身—

滋阴养血,柔肝保肺。贝母—

润肺化痰止咳。桔梗—

化痰利咽。使:甘草—

合桔梗即桔甘汤以清利咽喉,化痰散结;

调和诸药。百合固金汤*配伍要点:①百合、麦冬+生地黄、熟地黄、玄参;②滋养肺肾,有金水相生之妙。百合固金汤【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疗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血证的常用方剂。2、辨证要点:咳嗽,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3、临证加减:若痰稠难咯,加栝楼仁、桑白皮、花粉;若咳血甚者,加侧柏叶、仙鹤草、白茅根4、现代运用: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自发性气胸等属于肺肾阴虚者。5、、类方比较: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汤补阳剂赵献可根据《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之观点,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命门学说。指出命门于人身之中,对脐附脊骨,位于两肾之间。在命门两旁,又有两小窍,右为相火,左为真水,此一水一火,俱属无形之气。赵氏认为命门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谓心非真君,命门乃主宰十二官之真君真主,并譬人身如走马灯,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生动形象地说明命门之火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之原动力。补阳剂明赵献可以命门之火为性命之本,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通治各病,运用颇有心得。徐灵胎不满其偏,对于赵献可《医贯》逐一批驳;这样便带出薛己(明太医,善用二方),张景岳(崇尚温补),吕留良(评注《医贯》)等人。肾气丸干地黄八两山茱萸

薯蓣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金匮要略》【用法】【组成】不能温养肢体:腰膝酸软,下半身常有冷感不能化气行水: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为甚,舌淡而胖,脉虚弱寒凝经脉:少腹拘急【主治】

肾阳不足证肾阳不足【病机】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治法】

补肾助阳。方解臣:干地黄—滋阴补肾山药、山萸肉—补肝脾而益精血君:附子—大辛大热,温阳补火桂枝—辛甘温,温通阳气佐:泽泻、茯苓——渗湿泄浊丹皮——清泄肝火附子

·补阳药与补阴药相配,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温补肾阳之效

·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

·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配伍要点:临床运用3、临证加减:

●畏寒肢冷较甚将桂枝改为肉桂

●痰饮咳喘者加干姜、细辛、半夏

●夜尿多者加巴戟天、益智仁,芡实1、本方是补肾助阳的常用方剂

*名医论方2、辨证要点:

·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白,脉虚弱而尺部沉细。

·肾阴虚,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

4、现代运用:

·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均可加减应用5、附方

●加味肾气丸(又名济生肾气丸·《济生方》)

●十补丸(《济生方》)

病例分析·加味肾气丸(济生肾气丸·《济生方》)

组成:肾气丸加川牛膝、车前子

功效: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主治:肾(阳)虚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利十补丸(《济生方》)组成:肾气丸加五味子,鹿茸功效:补肾阳,益精血主治:肾阳虚损,肾精不足证。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右归丸

《景岳全书》

大怀熟地八两山药炒,四两山茱萸微炒,三两

枸杞微炒,四两鹿角胶炒珠,四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