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与胶体复习题_第1页
溶液与胶体复习题_第2页
溶液与胶体复习题_第3页
溶液与胶体复习题_第4页
溶液与胶体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NJ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1.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故在相同温度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2.在液体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图上,曲线上的任一点均表示气、液两相共存时的相应温度及压力。()3.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尿素分别溶解在100g水中,则形成的两份溶液在温TOC\o"1-5"\h\z度相同时的Ap、ATb、ATf、n均相同。()4.若两种溶液的渗透压力相等,其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5.某物质的液相自发转变为固相,说明在此温度下液相的蒸气压大于固相的蒸气压。()6.0.2mol・L-i的NaCI溶液的渗透压力等于0.2mol・L-i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力。()两个临床上的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临床上的等渗溶液。()将浓度不同的两种非电解质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时,水分子从渗透压力小的一方向渗透压力大的一方渗透。().c(NaCl)=c(C6H12O6),在相同温度下,两种溶液的渗透压力相同。()•—块冰放入0°C的水中,一块冰放入0€的盐水中,两种情况下发生的现象一样。()所有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均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根据相的概念可知,由液态物质组成的系统中仅存在一个相。()13.稀的水溶液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冰不断析出,因此溶液的浓度会不断上升。()•因为0°C的冰与0€的水的蒸汽压相同,所以把冰投入到0€的溶液中必可存在两相共存。•溶液达凝固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均以固态析出,形成冰。()二、选择题在什么情况下,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似()A•低温和高压B.高温和低压C.低温和低压D.高温和高压在标准状况下,25L气体重50g,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22B.34C.45D.56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体积是()在该气体分压下该气体的体积B.混合气体总压力下该组分气体所占的体积C.101.235KPa下该组分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下,气体某组分A的摩尔分数与其体积分数在数值上的关系是()A.成正比B.相等的C.既不相等,也不成正比,但有一定关系同温同体积下,气体某组分A的摩尔分数和其分压与总压之比PA/P在数值上的关系()A.成正比B.相等C.既不相等,也不成正比,但有一定关系在25oC,总压为101.325kPa的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是()0.1gH2B.1.0gHeC.1.0gN2D.1.0gCO2NO2在密封容器中,如果温度在100oC时压力为101.325kPa,温度降低到5oC时压力应为A.5.066kPaB.70.928kPaC.75.994kPaD.三者都不对在等温条件下,1L密闭容器中,装有A和B两种气体,总压力为100kPa,气体A的分压为50kP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0.5B.A与B的物质的量相等A的体积为0.5LD.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将空气相对密度为0.293的N2与H2混合气体通入合成塔,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在1020K,101.325kPa压力下,密度为0.12g/L,则N2的转化率为()A.10.2%B.30.7%C.69.3%D.31%101.325kPa和313.15K下,4L空气慢慢通过CHCI3(每个气泡都为CHCl3饱和,CHCl3在313.15K下的蒸汽压为49.3kPa),则被空气带走的CHCl3质量为()A.17.64gB.138.04gC.35.28gD.8.82g295.15K和100kPa下,在水面上收集0.1g氢气,在此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7kPa,则H2的体积为()A.1.26LB.2.45LC.12.6LD.24.5L在283.15K,101.3kPa下,在水面上收集1.5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已知:283.15K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2kPa)()A.0.064molB.0.065molC.0.0013molD.0.00029mol在温度T,体积VT恒定条件下,将A、B两种气体放入一容器中,A、B的分压力分别为pA和PB,总压力为PT,分体积分别为VA.VB,以下正确的是()A.pAVT=nARTB.pBVB=nBRTC.pAVA=nARTD.pTVB=(nA+nB)RT14.下列水溶液:①0.100molkg-i的C6H12O6.②0.100molkg-i的NaCI③0.100mol.kg-i的H2SO4。在相同温度下,蒸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②、①〉③B.①、②〉③C.②沁>①D.③'②〉①E.①>③>②下列几组用半透膜隔开的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水从右向左渗透的是()5%的C6H12O6II2%的NaCI0.050mol.kg-1的NaCIII0.080mol・kg-1的C6H12O60.050mol・kg-1的尿素II0.050mol・kg-1的蔗糖0.050mol・kg-1的MgSO4I0.050mol・kg-1的CaCl20.90%的NaClI2%的NaCl与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有关的因素为()A.溶液的体积B.溶液的温度C.溶质的本性D.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质点数E.以上都不对1750g水中溶解0.5g非电解质101.3kPa时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31C,TOC\o"1-5"\h\z水的Kf=1.86K・kg.mol-i,则此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60B.30C.56D.28E.28018.欲较精确地测定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合适的测定方法是()A.凝固点降低B.沸点升高C.渗透压力蒸气压下降E.以上方法都不合适.欲使相同温度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A.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质量浓度相同D.质量分数相同E.渗透浓度相同•用理想半透膜将0.02mol・L-i蔗糖溶液和0.02mol・L-iNaCl溶液隔开时,在相同温度下将会发生的现象是()蔗糖分子从蔗糖溶液向NaCl溶液渗透Na+从NaCl溶液向蔗糖溶液渗透水分子从NaCl溶液向蔗糖溶液渗透D.互不渗透水分子从蔗糖溶液向NaCl溶液渗透•配制萘的稀苯溶液,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在凝固点时析出的物质是()A.萘B.水C.苯D.萘、苯E.组成复杂的未知物质•下列有关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理想的溶剂在凝固点时,系统温度维持不降,直至全部溶剂都变为固相,温度又开始降低理想的冷却实际操作上作不到,一定会出现过冷现象,即到了凝固点仍为液态溶液的冷却曲线在理想测定中在凝固点时出现拐点,观察凝固点比较困难由于过冷使溶液的凝固点观察变得容易,温度降到最低点是凝固点过冷严重将会造成较大误差,应该加以控制。23.将0.542g的HgCl2(Mr=271.5)溶解在50.0g水中,测出其凝固点为-0.0744°C,K=1.86K・kg・mol-i,1摩尔的HgCI2能解离成的粒子数为()TOC\o"1-5"\h\zA.1B.2C.3D.4E.524.将0.243g磷分子Px[Ar(P)=31.00]溶于100.0g苯(Tfo=5.50C,Kf=5.10K・kg・mol-i)中,测得其凝固点为5.40C少为()A.1B.2C.3D.4E.5在稀溶液的依数性中,起主导因素的是A.蒸汽压下降B.沸点上升C.凝固点下降D.渗透压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常数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溶液的浓度B.溶质的性质C.溶剂的性质D.溶剂的摩尔分数在一封闭的系统中,置入一杯水和一杯糖水,经过充分的放置,可能发生A.糖水增多而纯水减少B.糖水溢出而纯水消失C.纯水增多而糖水减少D.纯水溢出而糖水消失溶剂形成溶液后,其蒸汽压A.—定降低B.—定升高C.不会变化D.无法判断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A.葡萄糖B.HAcC.NaClD.CaCl2

0.1mol/kg的葡萄糖溶液和0.05mol/kg的NaCI溶液,其沸点一定是A.t(葡萄糖)>t(NaCl)B.t(葡萄糖)<t(NaCl)bbbbC.t(葡萄糖)二t(NaCl)D.t(葡萄糖)"(NaCl)bbbb当1mol不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水3mol溶剂时,溶液的蒸汽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为(蒸气压之比为(A)1/432.下列水溶液凝固点最高的是((A)0.1mol・LjKCl(C)0.1mol・LjHCl(B)1/3(C)3/4(D)4/3)。(B)0.1mol・L-1CH3COOH(D)0.1mol・L-1K2SO4在200g水中含9g某非电解质的溶液,其凝固点为-0.465°C,则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1)为()。(A)135(B)172.4(C)90(D)180土壤中养分的保持和释放是()。(A)分子吸附(B)离子选择吸附(C)离子交换吸附(D)电离作用下列四种电解质对某溶液的聚沉值是:①NaN0330.0mmol-1②Na2SO414.8mmol-1,③MgCl212.5mmol-1,④AlCl30.17mmol-1,则它们的聚沉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①〉②沁>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①二②二③二④250g乙醚中溶解了10.6g某难挥发性的非电介质,测得它的沸点上升了0.844C,已知乙醚的沸点上升常数Kb二2.11C・kg・mol-1,则该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为TOC\o"1-5"\h\zA.106g・mol-iB.10.6g・mol-iC.26.5g・mol-iD.53g・mol-i三、填空题计算下列气体在25oC,总压力为101.325kPa的混合气体中分压:1.0gH2,1.0gHe,1.0gN2,1.0gCO2。溶液的依数性适用于、的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是和_;水的渗透方向为或_。将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均为难挥发的非电解质)分别溶于水配成1L溶液,在同一温度下,测得A溶液的渗透压力大于B溶液,则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若将临床上使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是_溶液。依数性的主要用处在于,对于小分子溶质多用法,对于高分子溶质多用法。何谓拉乌尔定律?在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后,凝固点将如何变化?为什么?在临床补液时为什么一般要输等渗溶液?五、计算题某气体化合物是氮的氧化物,其中氮的质量分数为30.5%。在一容器中充有该氮的氧化物,质量是4.107克,其体积为0.5L,压力为202.7kPa,温度为0°C,试求:(1)在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密度(2)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3)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有一煤气罐容积为100L,27oC时压力为5OOkPa,经气体分析,煤气中含CO的体积分数为0.6,H2的体积分数为0.1,其余气体的体积分数为0.3,求此罐中co、h2的物质的量。实验室中常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制备氢气:Zn(s)+2H+(aq)=Zn2+(aq)+H2(g),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氢气。在298K,用此法在水面上收集的气体总压力为105.17kPa,体积为0.35L,问氢气的质量为多少(298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3.17kPa)?使总压力为6933Pa的C2H4和过量的H2混合气体通过铂催化剂进行下列反应:C2H4(g)+H2(g)=C2H6(g)o完全反应后,在相同体积和温度下总压力为4533Pa,求原来混合物中C2H4的摩尔分数。溶解0.1130g磷于19.04.0g苯中,苯的凝固点降低0.245°C,求此溶液中的磷分子是由几个磷原子组成的。(苯的Kf=5.10K・kg.mol-1,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10.0g某高分子化合物溶于1L水中所配制成的溶液在27C时的渗透压为0.432kPa,计算此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试比较MgSO4,K3[Fe(CN)6]和AlCl3三种电解质在下列两种情况中凝结值大小的顺序。(1)0.001mol・L-1AgNO3溶液和0.01mol・LKBr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的AgBr溶胶(2)O.OImol•L-iAgNO3溶液和0.001mol・L_iKBr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的AgBr溶胶混合等体积O.OO8mol・L-1AgNO3溶液和0.003mol・L-1的K2CrO4溶液,制得Ag2CrO4溶胶,写出该溶胶的胶团结构,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该溶液的稳定剂是何种物质?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V2、V3、x4、x5、V6、x7、x8、V9、x10、x11、x12、x13、V14、x15、x二、选择题1.B2.C3.A4.B5.B6.B7.C8.B9.A10.A11.A12.A13.B14.B15.D16.A17.C18.E19.E20.C21.D22.A23.D24.A25.C26.B27.D28.D29.D30.C31.B32.B33.C34.C35.B36.A三、填空题63kPa,31kPa,4.5kPa,2.9kPa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溶液的渗透压力存在半透膜,膜两侧单位体积中溶剂分子数不等,从纯溶剂向溶液,从稀溶液向浓溶液小于等渗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5)凝固点降低、(16)渗透压力、问答题精品精品感谢下载载感谢下载载7.8.7.8.RaoultFM探索溶液蒸气压下降的规律。对于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稀溶液,他得出了如下经验公式:p二p°xA又可表示为Ap=po-p=KbBAp是溶液蒸气压的下降,比例常数K取决于p。和溶剂的摩尔质量Ma。这就是Raoult定律。温度一定时,难挥发性非电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