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_第1页
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_第2页
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_第3页
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_第4页
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石之瓠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3.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恰当评价庄子的说理散文及其思想。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2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301知人论世01知人论世4“知人”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知人论世“知人”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5“论世”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庄子就生活在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经济的发展又给文人学士提供了物质保证,社会变革则为他们提供了社会实践论题。大批文人墨客议论社会局面,闸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惠子“五石之瓠”和庄子“不龟手之药”的辩论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真实写照。知人论世“论世”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6题目解析“石”是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瓠,葫芦《五石之瓠》节选自(庄子·道遥游(《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题目是编着加的。你的标题五石之瓠题目解析“石”是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瓠,葫芦《五石之702重点字词02重点字词8贻(yí)

大瓠(hú)之种瓠落(huòluò)

呺(xiāo)然不龟(jūn)手之药

洴澼絖(píngpìkuàng)鬻(yù)技百金

以说(yuè)吴王

掊(pǒu)

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字词识读贻(yí)93、文言常识总结(一)通假字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通“被”,使皮肤被裂。2、世世以并避畿为事。通“纹”,指棉絮.(二)词类活用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名作动,种植;实,使动,....实。2、其坚不能自举也。坚,形作名,硬度。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大,形作名,大的东西。4、能不龟手一也。龟,使动,使……皱裂;一,数词作形容词,一样。5、冬,与越人水战冬,名词作状语.在冬天。3、文言常识总结(一)通假字10(二)虚词的意义1、以以盛水浆介词,用来。剖之以为瓢介词,把。

客得之,以说吴王介词,凭着。2、为吾为其无用而掊之。介词,因为。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勐词,制作。3.与请与之

动词,给。与越人水战

介词,和。(二)虚词的意义1、以11文化常识

1.金:货币单位,秦代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2.诸子散文: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文化常识

1.金:货币单位,秦代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金,汉代以黄12瓠落(huòluò)呺(xiāo)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然后,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就如康德所言“仁望星空”,亦仿佛圣地亚哥老人独自在海上与鲨鱼搏斗。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就如康德所言“仁望星空”,亦仿佛圣地亚哥老人独自在海上与鲨鱼搏斗。掊(pǒu)越有难(nàn)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就如康德所言“仁望星空”,亦仿佛圣地亚哥老人独自在海上与鲨鱼搏斗。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诸子散文: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龟,使动,使……皱裂;一,数词作形容词,一样。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五石之瓠》一文是怎样通过“大瓠”与“不龟手之药”之用的对话阐述“无用”和“有用”的观点的?然后,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瓠落(huòluò)13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ǒu)之。”赠给葫芦V,种植果实结的葫芦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n.坚固的程度把……做成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因为砸破诵读课文,读懂文意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14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15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n.大的东西V.做实在洴:浮。澼:在水中漂洗。絖:丝絮。状语后置鬻:卖,出售。诵读课文,读懂文意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16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17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18诵读课文,读懂文意译文: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诵读课文,读懂文意译文: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19试概括文中庄子和惠子的形象特征惠子:有才能,讲究物的实用性;庄子:有智慧、善辩,不拘于外物,主张融合物我试概括文中庄子和惠子的形象特征惠子:有才能,讲究物的实用性;20深入品读,感悟赏析【示例】:首先,惠子对庄子发起“大瓠无用而掊之”的诘问,庄子回以“不龟手之药”的故事作为启发。然后,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由此可见,“无用”是“大瓠”的外在价值,而“有用”是事物的内在价值,“无用”很可能有大用。从“逍遥游”的角度来说,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来实现自我价值。《五石之瓠》一文是怎样通过“大瓠”与“不龟手之药”之用的对话阐述“无用”和“有用”的观点的?深入品读,感悟赏析【示例】:首先,惠子对庄子发起“大瓠无用而21深入品读,感悟赏析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这篇寓言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深入品读,感悟赏析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这篇寓言22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23课后总结课后总结24主旨归纳本文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五石之瓠”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五石之瓠”的特殊价值。本文运用寓意深刻的故事,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主旨归纳本文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五石之瓠”的功25“大用”“小用”会相互转化,对待事物,人们要更善于去发现这个事物的最大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眼界开阔,见识通达的才能不拘于一时一地的有限之用,才能达到逍遥之境。“大用”“小用”会相互转化,对待事物,人们要更善于去发现这个26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27你喜欢“实用派”的惠子还是喜欢“逍遥派”的庄子呢?有用和无用是不是绝对的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矛盾?“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有高于现实的信仰。就如康德所言“仁望星空”,亦仿佛圣地亚哥老人独自在海上与鲨鱼搏斗。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老人所得到的只是一副鱼骨架,毫无用处。但他终会被人们视为勇者铭记在心。也许我们终不能成一代大师,留传世杰作,但是我们却能够追逐心中信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以内心的坚守,将所谓有用之事看得豁达一些。否则,唯此是念,害怕失去,即使得到也无甚快意,终将被时光淘尽。正如苏轼,远谪黄州前,他是政治失意的,但当他让心中高于现实的放旷、对人生的热爱不再受压抑时,他就成为名垂千古的东坡。你的标题你喜欢“实用派”的惠子还是喜欢“逍遥派”的庄子呢?有用和无用281234背诵全文背诵重点字词完成练习预习下一课课后作业1234背诵全文背诵重点字词完成练习预习下一课课后作业29“石”是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大批文人墨客议论社会局面,闸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瓠落(huòluò)呺(xiāo)然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就如康德所言“仁望星空”,亦仿佛圣地亚哥老人独自在海上与鲨鱼搏斗。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恰当评价庄子的说理散文及其思想。但他终会被人们视为勇者铭记在心。【明确】:这篇寓言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诸子散文: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谢谢观赏“石”是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谢谢观赏30五石之瓠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31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3.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恰当评价庄子的说理散文及其思想。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32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3301知人论世01知人论世34“知人”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知人论世“知人”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35“论世”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庄子就生活在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经济的发展又给文人学士提供了物质保证,社会变革则为他们提供了社会实践论题。大批文人墨客议论社会局面,闸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惠子“五石之瓠”和庄子“不龟手之药”的辩论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真实写照。知人论世“论世”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36题目解析“石”是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瓠,葫芦《五石之瓠》节选自(庄子·道遥游(《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题目是编着加的。你的标题五石之瓠题目解析“石”是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瓠,葫芦《五石之3702重点字词02重点字词38贻(yí)

大瓠(hú)之种瓠落(huòluò)

呺(xiāo)然不龟(jūn)手之药

洴澼絖(píngpìkuàng)鬻(yù)技百金

以说(yuè)吴王

掊(pǒu)

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字词识读贻(yí)393、文言常识总结(一)通假字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通“被”,使皮肤被裂。2、世世以并避畿为事。通“纹”,指棉絮.(二)词类活用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名作动,种植;实,使动,....实。2、其坚不能自举也。坚,形作名,硬度。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大,形作名,大的东西。4、能不龟手一也。龟,使动,使……皱裂;一,数词作形容词,一样。5、冬,与越人水战冬,名词作状语.在冬天。3、文言常识总结(一)通假字40(二)虚词的意义1、以以盛水浆介词,用来。剖之以为瓢介词,把。

客得之,以说吴王介词,凭着。2、为吾为其无用而掊之。介词,因为。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勐词,制作。3.与请与之

动词,给。与越人水战

介词,和。(二)虚词的意义1、以41文化常识

1.金:货币单位,秦代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2.诸子散文: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文化常识

1.金:货币单位,秦代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金,汉代以黄42瓠落(huòluò)呺(xiāo)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然后,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就如康德所言“仁望星空”,亦仿佛圣地亚哥老人独自在海上与鲨鱼搏斗。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就如康德所言“仁望星空”,亦仿佛圣地亚哥老人独自在海上与鲨鱼搏斗。掊(pǒu)越有难(nàn)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就如康德所言“仁望星空”,亦仿佛圣地亚哥老人独自在海上与鲨鱼搏斗。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诸子散文: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龟,使动,使……皱裂;一,数词作形容词,一样。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五石之瓠》一文是怎样通过“大瓠”与“不龟手之药”之用的对话阐述“无用”和“有用”的观点的?然后,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瓠落(huòluò)43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ǒu)之。”赠给葫芦V,种植果实结的葫芦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n.坚固的程度把……做成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因为砸破诵读课文,读懂文意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44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45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n.大的东西V.做实在洴:浮。澼:在水中漂洗。絖:丝絮。状语后置鬻:卖,出售。诵读课文,读懂文意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46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47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48诵读课文,读懂文意译文: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诵读课文,读懂文意译文: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49试概括文中庄子和惠子的形象特征惠子:有才能,讲究物的实用性;庄子:有智慧、善辩,不拘于外物,主张融合物我试概括文中庄子和惠子的形象特征惠子:有才能,讲究物的实用性;50深入品读,感悟赏析【示例】:首先,惠子对庄子发起“大瓠无用而掊之”的诘问,庄子回以“不龟手之药”的故事作为启发。然后,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由此可见,“无用”是“大瓠”的外在价值,而“有用”是事物的内在价值,“无用”很可能有大用。从“逍遥游”的角度来说,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来实现自我价值。《五石之瓠》一文是怎样通过“大瓠”与“不龟手之药”之用的对话阐述“无用”和“有用”的观点的?深入品读,感悟赏析【示例】:首先,惠子对庄子发起“大瓠无用而51深入品读,感悟赏析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这篇寓言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深入品读,感悟赏析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这篇寓言52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353课后总结课后总结54主旨归纳本文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五石之瓠”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五石之瓠”的特殊价值。本文运用寓意深刻的故事,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主旨归纳本文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五石之瓠”的功55“大用”“小用”会相互转化,对待事物,人们要更善于去发现这个事物的最大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眼界开阔,见识通达的才能不拘于一时一地的有限之用,才能达到逍遥之境。“大用”“小用”会相互转化,对待事物,人们要更善于去发现这个56统编版《五石之瓠》课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