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中国古代汉语文学(二)_第1页
首师中国古代汉语文学(二)_第2页
首师中国古代汉语文学(二)_第3页
首师中国古代汉语文学(二)_第4页
首师中国古代汉语文学(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汉代论说散文与史传散文第一节汉代论说散文发展概说一、贾谊和晁错与西汉政论文。1、西汉论说文的特征:是奏、疏、表、策之类的应用文,是探讨政治问题、表达政治见解的说理散文,多从治国、修身、笃学等方面切入。它以先秦诸子散文为基础,但与之又有明显的不同。先秦诸子处在国家分裂历史转折时期,汉代文学家则处在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下,他们的文章比先秦缺少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度但却严谨质实,武帝后向着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由越世高谈轩为本经立义。2、陆贾的《新语》3、贾谊:是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其散文58篇,收录于《新书》。政论散文的代表作《过秦论》,有战国纵横之遗风;疏牍文的代表作《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中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4、晁错的代表作:《论贵粟疏》提出务农贵粟的主张,还有《守边劝农疏》《言兵事疏》。5.贾谊、晁错文章风格比较:贾文语言精练而形象,多用排比句、感叹句和反诘句,显得言辞激切,感情饱满,气势充沛,富有文采。晁错文章朴实而流畅,议论严密而较深刻,切合实用,但文采略逊于贾文。二、经学文风与西汉其他散文1、董仲舒:影响最大者是《贤良对策》,从政治上提出了“更化”主张,从思想上提出了推尊儒术、抑黜百家的学说和春秋大一统的理论。《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为汉代今文经学的奠基之作。2、刘向:《说苑》《新序》上承《韩非子》,下开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政论散文《极谏用外戚封事》《谏营昌陵疏》。3、刘安与《淮南子》:共21篇,东汉高诱说此书“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刘熙载说“《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4、刘歆的《移让太常博士书》是汉代第一篇反“今学”、复“古学”的文章。5、桓宽《盐铁论》、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解难》6、书信体散文: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枚乘《谏吴王书》、司马迁《报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三、王充与东汉论说散文王充、王符与仲长统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1、王充与《论衡》:宗旨疾虚妄,撰写本文的目的是要使语言的表达轻重得体,合乎实际,提出辨别真伪的标准。共85篇,现存84篇。作者用事实说话,援引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批驳各种虚妄之论,文字接近汉代口语,准确精练又通俗易懂。2、王符与《潜夫论》。文章在议论政治上的得失时,往往采用正反对照和排比的手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语言朴实无华,准确简练。3、仲长统与《昌言》。其文言无不尽,挥斥自如,骈散相间,颇有气势,风格似贾谊。第二节司马迁和《史记》一、关于《史记》的一些基本常识记事时代:黄帝至西汉武帝3000年,成书于BC91年,历时14年。2、体例:12世纪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终始,10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8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30世家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70列传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二、《史记》的叙事艺术沟通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报任安书》说其修史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本书最有文学价值的部分人物传记体现了这一特点。根据传主政治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存联系,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如合传就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通过叙述某一类型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他对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断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对始因的苦苦思索和在行文中的自觉揭示,使得人物传记血脉贯通,各篇都有自己的灵魂,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其叙事有详略之分,一般情况下,对于事情发展的起因,往往都详写;而对于这种原因所引发的最终结果,往往得略写。每篇都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和主线相关的事件是详写的对象。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不同的场面有不同的气氛,他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了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司马迁更善于写复杂事件和重大场面,是《史记》一书的厚重之处。三、《史记》的人物刻画1、闾巷之人的入传:迁希望借助于《史记》一书而扬名后世,实现立言不朽的人生追求。出于这种心态,他对那些在历史上虽有卓越表现、终因无人奖掖而难以扬名的布衣平民怀有深切的同情,为他们鸣不平。2、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书中人物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在刻画人物时,能准确地把握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许多人物形象的个性非常突出。同时,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族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经以恰如其分的表现,不但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对形成人物个性特征的原因也有或明或暗的显示。使书中的人物都按各自的方式说话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教养。书中的人物形象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既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书中的人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是共性与个性完美的结合。共性寓于鲜明的个性之中,二者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人物的共性主要有:(1)知恩图报,以德报德(2)以牙还牙,以怨报怨(3)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4)富贵还乡的理想和追求3、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采用多维透视法一方面能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使笔下的人物显露出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如对刘邦的描写即是。(刻画复杂人物性格方法06年论述题2、3条)四、《史记》的风格特征害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形成雄深雅健的风格:人物传记绝大多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他不是一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朝廷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浓郁的悲剧气氛:迁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他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史记》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悲剧人物形象,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按其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分,有些悲剧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如推行变法的吴起、商鞅;有些人物是则是相信旧制度的合理,如田横。按其品格分,有完美型(如程婴)和缺失型(项羽)。迁在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时,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心脏命运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之感。强烈的传奇色彩:(1)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荒诞不经的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2)写的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如鲁仲连;(3)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也富有传奇性;(4)传奇性还源于司马迁叙事写人的笔法,形疏荡多变,忽起忽落,起灭转接,令人莫测端倪。五、《史记》的地位和影响1、传纪文学的开端: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开创了纪传体,成为后世正史之祖,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2、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对诗、楚辞、战国散文都有借鉴。3、人文精神的弘扬,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人文精神主要有:积极入世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勇于牺牲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价格自尊精神。4、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的渊源关系:(1)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影响到后来的唐宋古文八大家、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2)书中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小说塑造人物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3)书中的许多故事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5、考信求实精神,确立了史学的优良传统。故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三节班固与《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断代史,与《史记》在思想、体例、取材、历史人物描写、语言、风格方面进行比较。主角:西汉士人宦海沉浮的艺术再现《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云蒸龙变,建功立业,涌现出的一批草莽英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汉书》的精华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全面地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所写的人物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固然不不乏武将和谋士,但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他们的阅历虽然少传奇色彩,但许多人的遭遇却是富有戏剧性的,如朱买臣。展示了官场上形形色色的世态人情,生动地再现了西汉盛世各类士人宦海沉浮的情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构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面。家族兴衰史的展示西汉盛世培育了一大批官僚世家,他们不是一代为官,而是几代人相承,长盛不衰。《史记》除《世家》外,其人物传记基本都是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族的兴衰史。对酷吏揭露深刻,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西汉社会刑法的严酷,吏士的残暴。《汉书》则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如张汤、杜周。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作了多方面的展示。虽然也批判酷吏,但在揭露其本人的同时,对他们子孙的美德懿行多有称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酷吏的反感,使他们的形象更接近于生活实际。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师悲剧人物的传记。《汉书》中悲剧人物的不如《史记》那样众多,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苏武的传记,和《史记》的许多名篇一样,写得酣畅淋漓,悲剧气氛很重,塑造出苏武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四、精密的笔法:和《史记》疏荡往复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1、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2、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它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汉代各种制度的演变,强化了叙事的力度。3、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和《史记》一样,《汉书》也写了许多人物的轶闻逸事,有的甚至是生活琐事。对于这类事情,司马迁把它放在传记的前面、中间或末尾,没有固定的位置。班固则把几属传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使作品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波澜起伏。第四节《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东汉赵晔撰的《吴越春秋》今存书10卷,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开志怪小说之先河。具有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荒幻离奇的浪漫色彩,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外貌描写,以伍子胥的形象最为丰满,对后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有很大影响。东汉的另一部历史散文《越绝书》的许多内容和《吴越春秋》相同,二者可以相互印证。二者都以吴越争霸为主要线索,皆出自吴越文士之手,具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的特点,如重剑轻死、信巫淫祀,是吴越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三章汉代赋体文学第一节赋体名称的来源1、赋的特征内容侧重于叙事,多用陈述性、叙事性和描绘手法,形式上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于朗读。2、诗和赋的关系诗可歌,赋是不歌而颂的。3、楚辞与赋的关系取刘勰说,“辞”(或称作“骚”)与“赋”是不同的文体,“赋”是由“辞”演变而成。4、汉赋的分类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各具特点,也是汉赋的三个发展阶段。汉赋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第二节汉初骚体赋及其流变一、汉初骚体赋:汉代君臣多为楚地人,他们在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和审美感受付诸文学时,便不自觉地采用了楚辞所代表的文学样式,从而创造出汉代文坛独具风貌的赋。1、骚体赋的特征:继承《楚辞》“怨刺”传统,抒写贤人失志,忠奸不分,怀才不遇之情;形式上弃散用整,通篇用韵,句中带“兮”字,大抵保持了《楚辞》于整饬中见变化,情与辞相宛转的特点。在手法上,尚铺陈,又借用楚辞“香草美人”式的比兴手法。2.贾谊贾谊是汉初骚体赋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其《吊屈原赋》是骚体赋的第一篇,也是汉初赋的代表作,认为屈原的悲剧在于“彼寻常之汗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保全自己,才合乎“圣人之神德”。《鵩鸟赋》是赋史上第一篇成熟的哲理赋与比较完整的以四言诗句为主的问答体赋。阐明自己对生死祸福的达观态度,“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表现出鲜明的道家倾向。二、骚赋变体武帝时代,赋体有所突破。淮南小山《招隐士》在句型、用语及意境方面多有创新。西汉成帝时,班婕妤作《自悼赋》、《捣素赋》,亦为骚赋变体。《捣素赋》的句型特点,是取消“兮”字,以其他虚字协调音节,抑扬声调,又以三、四言杂糅于骚体句式,以虚字统率之,很能见出散体赋的影响。三、骚赋的规范化西汉中叶以后,骚体赋在内容与形式大抵走上规范化、类型化的道路。刘向《九叹》与班彪《冀州赋》是这类赋的代表。第三节汉代散体赋一、散体赋的文体因素散体赋是汉代的代表性文体,是汉人在前人文学成就之上进行创造的成果。荀卿的《赋篇》、《成相》,屈原的作品,对其形成有直接影响。兴起于武帝时代。不拘篇制,时空容量大,句型丰富,韵散结合,富于韵律美。二、汉代主要的散体赋作家1、枚乘生平及其作品枚乘是梁园文学团体(梁孝王刘武)的杰出代表。《汉书·艺文志》载“枚乘赋九篇”,《七发》是劝戒膏粱子弟的一篇成功之作,是散体赋的奠基作,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其主客问答的形式和七段的章式,已成为一种定势、模仿之作不断出现,乃有“七体”。它借鉴了《吕氏春秋》,在体制上沿袭了楚辞的《招魂》和《大招》,都是大肆铺排饮食之盛、歌舞之乐、女色之美、以及宫室游观鸟兽之事。2、司马相如生平与作品:(1)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晚年居茂陵。《汉书·艺文志》载“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今仅存6篇:《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哀二世赋》《美人赋》《难蜀父老》。(2)《子虚赋》《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典范之作,成为后代赋类作品的楷模。是大赋的典型作品,奠定了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确立了“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是后世摹拟的标准。《子虚赋》《上林赋》描写帝王生活,为汉帝国壮国威、颂皇权,表现出盛世的气象和雄心,迎合了汉武帝好大喜功的心理,赋末委婉致讽,稍存劝戒。扬雄说:“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聘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汉书·司马相如传》。盛世景象的艺术显现、奢华生活的生动描绘、讽喻的宗旨、恢宏壮丽之美、汪洋恣肆与法度的和谐。《长门赋》以骚体写成,表现失宠宫人复杂感情,真挚而细腻,为历代宫怨作品之祖,是受历代文学家称赞的成功之作。3、王褒的《洞箫赋》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它以善于描摹物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另外,王还有《圣主得贤臣颂》《甘泉赋》。4、扬雄:字子云,成都人。其《蜀都赋》开京都赋之先河。以《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四篇最为著名。扬雄的赋驰骋想象,铺排夸饰,表现出汉赋的基本特征,同时又有典丽深湛,词语蕴藉的特点。和司马相如赋的意气风发,词语雄肆相比,呈现出另一种风格。以模仿相如为主,但有一些新的变化。一、拓展了题材来源。二、加强了“讽劝”色彩。三篇幅相对缩小,描摹对象更为集中。5、班固的生平与作品《两都赋》为东汉建都洛阳而作,是一篇典型的汉颂,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其创新表现为改变了传统表现方法中劝与讽篇幅相差悬殊的结构模式,这是他对赋的艺术表现和篇章结构关系的重大突破,也是他推动汉代文学思想发展的可贵贡献。以往的赋,对所不赞成的社会现象常常是极尽铺张描写之能事,而髡的正面主张则在文章结尾处画龙点睛,这被称为劝百讽一的表现原则。6、张衡的生平与作品存《张河间集》,有赋13篇。张衡完全模仿《两都赋》作《二京赋》,假托凭虚公子和安处先生,描写了长安、洛阳的都市生活,是前此的都城赋所不及的。《二京赋》的讽刺性有所增强,其创作宗旨是“敬好剿民以喻乐,忘民怨之为仇”。以其规模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极轨。在京都赋作家中,王延寿以《鲁灵光殿赋》而赢得了“辞赋英杰”的声誉。三、散体赋的艺术特征:1.结构为宾主问答体,作品中均为寓言式人物,多以序——主体——讽谏三部分组成。2.运用排比铺陈、夸张渲染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事物。3.运用华美而丰富的词藻描绘物象,追求时空两个方面的完整,五彩缤纷,形成了具有图案化倾向的艺术特征。4.体制宏伟,篇幅庞大,一般都在千字之上。5.结构、题材的类型化、公式化的倾向。6.用字造语的怪异重沓,同偏旁字的联绵堆砌,具体名词的连续排列等。大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股逆流。第四节赋的抒情化与小品化一、西汉与东汉赋的比较:1、创作题材的变化:东汉士人贫了作为文学侍从参与上层统治集团重大活动的条件,环境和地位的变化给予他们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现实生活的动荡不安也给他们以极大的震撼。他们所关注的热点已跨出宫廷苑囿,从更广阔的范围寻找有价值的题材。于是,各个时期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往往成为他们创作的直接、间接诱因。2、创作宗旨的变化:在司马相如时代,赋的讽喻效果同赋家的主观愿望之间存在着差距。东汉时,讽喻不仅不起作用,甚至还可能招来灾难,这就迫使辞赋家们考虑如何处理赋的社会作用问题。社会现实的黑暗及统治集团所采取的党锢政策,使士人普遍受到压抑,他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赋这种文学样式来抒发自己的不平。于是,东汉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感情激切的抒情赋。3、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的变化:铺张扬厉、汪洋恣肆为主调的风格和豪放昂扬的气势,已被深邃冷峻、平正典雅的风格所扬弃;散句单行的语言,演变为骈俪对偶的句式。杜笃的《论都赋》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它把以往天子王侯生活的题材转化为关乎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4、创作主题的变化:西汉赋家把“悲士不遇”作为抒情的主题,感慨自己未能遭逢历史的机遇;而东汉的抒情赋则以知命为解脱,反映出对人生的理发态度,同时流露出个人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惆怅。二、抒情赋的特征:形式趋向短小,不用问答体,不务铺排堆砌。内容多以讥时讽世、抒情咏物为主,甚至借谩骂讪笑,以发泄心中的愤闷。以赋抒情是汉代作家对屈原艺术创作的直接继承。代表作家是张衡、蔡邕和赵壹等人。三、抒情赋作品:(一)西汉时:贾谊《吊屈原赋》、司马相如《长门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扬雄《逐贫赋》。(二)东汉纪行赋:源于西汉刘歆的《遂初赋》。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的感慨。是后代游记文学的先声。班彪《北征赋》、班昭《东征赋》、蔡邕《述行赋》(三)东汉述志赋:指赋家在社会动乱、宦海沉浮中用以宣寄情志的作品。1、冯衍《显志赋》、班固《幽通赋》、张衡《思玄赋》《归田赋》、赵壹《邪世疾邪赋》《穷鸟赋》2、《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比较成熟的、完整的骈体抒情小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它是赋风转变的标志。3、《刺世疾邪赋》不事雕琢,词气峻急,思想和艺术已超过了以往的贤人失志之作,而更接近于“诗人的愤怒”他表示“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在整个汉赋之中,都是极为罕见的。第四章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诗歌第一节汉乐府民歌

一、乐府与乐府诗的含义:1、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是继《诗经》《楚辞》后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新诗体。2、乐府和太乐是西汉朝廷设置的音乐管理部门。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掌管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武帝时,强化了乐府的职能,广泛搜集各地歌谣。自哀帝始,汉代再无乐府建制。3、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分太予乐署和黄门鼓吹署两个系统,后者实际上发挥了西汉乐府的作用。二、乐府诗的分类: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整理,分为12类,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歌辞、相和歌辞、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三、思想内容(一)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与统治阶级的横暴奢侈,苦与乐的深刻揭示。《汉书.艺文志》说西汉乐府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表现平民百姓疾苦时,兼顾到对象物质生活的饥寒交迫和精神、情感世界的严重创伤,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而《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任斜行》三诗对富贵之家的展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具有示范性。表现平民百姓疾苦和反映富贵之家奢华的乐府诗同被收录在相和歌辞中,在客观上引导读者遍历天堂地狱,领略到人间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两极世界。有国风、小雅的余韵。(二)反映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爱与恨的直率表白。爱情婚姻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多是来自民间或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在表达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如鼓吹歌辞中的《上邪》《有所思》。(三)表达了强烈的乐生恶死的愿望。如何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是古人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两汉乐府诗在这个领域较之前代文学作品有更深的开掘,把创作主体乐生恶死的愿望表现得特别充分。如《蒿里》《薤露》《战城南》在描写死亡的凄惨悲哀时,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和留恋,对死亡的疏远和拒斥,死亡被写成是无法回避而强加于人的残酷事件。在传达对死亡的厌恶之情的同时,乐府诗又以虚幻的形式把乐生愿望寄托在与神灵的沟通上,如《日出入》《艳歌》。把神和人置于同一层面,神灵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人神同游、彼此亲近。通过人的神仙化、神仙的世俗化,表达作者沟通天人的理想。显然是《庄子》《离骚》的遗响。(四)反映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四、汉乐府民歌的文学史地位:汉乐府民歌在文学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特别是对后代诗歌产生着巨大影响。(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二)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以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的叙事技巧、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新范本。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积累了宝贵经验。1、生活镜头的选取: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既能别具慧眼选择常见生活情节,又能很有新意地捕捉偶然性、突发性事件。如《羽林郎》《上山采蘼芜》。2、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多数叙事诗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代表性的作品都是讲述一个有头有尾、有连续情节的故事。如《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3、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形象,各具特点,绝无雷同。4、叙事详略得当、繁简有法。遵循以下规则:(1)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2)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3)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显示出由形似向神似演变的征兆。5、寓言诗的创作:寓言诗是汉乐府叙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寓言的形式叙事成为两汉乐府诗的一个特点。通过动植物之口,劝告世人谨于持身、爱惜生命。如《雉子班》《乌生》。五、艺术成就1、叙事诗数量增加,诗中叙事成分的比重加大。两汉乐府叙事诗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2、善于运用戏剧性的对话独白。3、形式较自由。4、语言质朴、凝炼。六、《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汉乐府叙事诗的双璧。(一)《陌上桑》的艺术特色突出成就:以生动的叙事,塑造了罗敷的艺术形象。艺术特色:1、善于运用铺陈、对话及侧面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2、情调幽默,具有喜剧色彩。3、截取事件发展富于戏剧冲突的部分作横向展开,在人物冲突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思索。(二)《孔雀东南飞》该诗以建安末年的事实为基础创作而成,长期以弹唱形式在民间流传,经过了民间诗人的不断加工。最早收于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主题思想: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忠于爱情的美好情操和反抗封建恶势力的创造精神,并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艺术成就:1.塑造了刘兰芝极其完美、又极具性格的悲剧形象。2.采用双线推进的复线交叉结构。3.结尾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使现实主义主题向理想升华。4.语言风格为自然、朴实、流畅、保留着鲜明的民歌色彩。第二节汉代文人诗歌五言诗起源于民间歌谣。乐府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汉末是五言诗的黄金时代,开始形成气候。从西汉五言歌谣到乐府五言诗,再到文人五言诗,这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一、庙堂诗歌西汉及东汉中叶以前的文人诗歌。代表作:唐山夫人《房中乐》,司马相如等的《郊祀歌》。二、楚歌诗东汉中叶以前,作者抒情言志,多用楚歌诗,今存不多,篇幅较小。代表作:项羽《垓下之歌》;刘邦《大风歌》;汉武帝《秋风辞》,三、东汉文人诗进入东汉后,文人诗歌创作出现新局面,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1、班固: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叙西汉缇萦救父一事。《竹扇赋》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2、张衡:《同声歌》借鉴了民歌的表现手法写新婚女子:情好新交接,恐栗如探汤。《四愁诗》是骚体整齐化后形成的七言诗,得《离骚》之神韵,开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为主的基本走势。3、秦嘉:秦嘉、徐淑夫妇《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诗成熟的标志。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4、郦炎《见志诗》、赵壹《疾邪诗》、蔡邕《翠鸟诗》都作于灵帝时期,具有典型的乱世文学的特征。较之前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他们通过自己的控诉呐喊,开创了诗坛的新风气。其作品流露出全身远害的忧患意识,诗人缺乏起码的安全感,发出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以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为宗旨,表现出深重的压抑感和强烈的抗争意识,汉代作家的价格再次放射出光芒。5、模仿民歌最出色的为辛延年《羽林郎》和宋子侯《董娇娆》。第三节《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采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它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趋向成熟。(一)作者与时代。《古诗十九首》最初作为一个整体载于《文选》卷29,因作者佚名,时代不能确定,故题为“古诗”。关于诗的时代和作者,诸说不一,目前认为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约为中下层失意的知识分子创作于东汉末年。(二)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以艺术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清人沈德潜说:“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说诗晬语》)其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一、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揭示人生哲理。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等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互补充。游子思妇徘徊于礼教和世俗之间,他们既有合乎传统礼教的价值取向,又有世俗的人生选择;时而有违礼之言,却不及于乱。此类作品还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1、永恒与有限的关系:把人生的短暂写得特别充分、突出,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2、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如《行行重行行》中的“思君令人老”。3、忧郁与欢乐的关系:诗人得乐且乐,化忧为乐,甚至是以忧为乐。“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欢乐难具陈”4、来去亲疏的关系:“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二、写文人士子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充满了感伤情调,表现出他们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如《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生年不满百》等。1、敏锐的节序感:不同季节的许多物候都被愁思所笼罩。2、微妙的空间感:“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3、深切的世态炎凉感:“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三)艺术特征。《古诗十九首》汲取《诗经》、《汉乐府民歌》的表现手法,换韵自然、章法重沓、长于叠字的运用,使诗歌的言情、写景、状物,无不因此生色。1.善用比兴寄托手法,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它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宛转,反复低徊。以写景叙事发端,极其自然地转入抒情,水到渠成而且又抑扬有致。2.长于抒情,善于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运用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达到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3.善以典型活动、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4、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浅近自然而凝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诗品》说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四)地位及影响。《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心雕龙》称“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文化环境较为宽松、文学艺术极为活跃的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进入自觉状态的极富创造性的时期。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理论等领域,是以五七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边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一、政治状况汉末大乱,群雄并起。至公元196年以来,经过二十余年混战,东汉帝国已名存实亡,形成了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265年,司马炎灭魏自立,建立西晋王朝;280年,晋武帝灭吴,统一全国。此后经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西北的匈奴、鲜卑少数民族趁机入侵,西晋王朝瓦解,统一的局面维持不到30年,我国进入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时代。这一时期多种政权并存、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并互相融合,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异常尖锐复杂。门阀士族制度逐步形成,世族与庶族矛盾异常激烈,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等级差异。二、社会思想及文人心态建安时期:大转变时期。儒家的正统地位动摇,士人开始重新寻求新的价值和标准,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文学由重功利走向非功利,文学的抒情特征越来越明显。魏晋之际,司马氏集团屠杀异己。士人为逃避祸端,喜好清谈,发言玄远,形成了正始玄学。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和嵇康等人。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后,确立了门阀制度。士族依靠门弟,把持高官,却又“不以物务婴心”。清谈玄理风气,更为兴盛。“太康诗人”:“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东晋王朝,豪门士族依旧拥有特权,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士人纵情于江南秀丽的山水中,并从中寻求精神慰藉,标榜一种脱俗的潇洒风神。佛道的发展也是这一时期思想领域中的重要现象。玄、佛合流。永嘉南渡后,出现了南北对峙局面。南朝社会安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文人信仰相对自由,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和学术气氛的活跃。三、文学概况(一)文学的觉醒与独立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文学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到了南朝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明确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的认识。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分文体为四科,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诗赋欲丽”;陆机的《文赋》分为10类,将诗赋分为同类,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刘勰的《文心雕龙》分为33类;挚虞的《文章流别论》。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这是文学自觉的最重要或者说最终的表现。如“绮靡”“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坍塌时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二)文学士族化和宫廷化倾向士族化倾向: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崇尚浮虚,向往声色,追求对偶工整,用词绮密,气质纤弱,情感细腻。宫体诗主要反映宫廷荒淫的生活,以描写女色为主,充满色情成分,风格轻靡、浮艳。(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轨迹诗歌是此期文学成就最高的领域。1、时代线索:建安诗歌:“三曹”,“七子”;正始诗歌,“竹林七贤”;太康诗歌,“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永嘉诗坛,刘琨、郭璞与玄言诗人许询、孙绰等;晋宋之际,陶渊明;齐、梁永明体诗,谢朓、王融、阴铿;梁、陈之际的宫体诗;北朝文学以庾信成就最高。2、内容线索:慷慨苍凉,梗概多气的建安诗歌;忧生嗟叹的正始诗歌;重模拟、颂功德的太康诗歌,借古讽今、笔力矫健的左思《咏史》;情感抑郁、体气豪迈的鲍照的《拟行难路》和《拟古》;抒发悲愤、清新老成的庾信《拟咏怀》。陶渊明的平淡自然之风。谢灵运和谢朓完成了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开山水诗一派。梁、陈宫体诗是诗风的一股逆流。3、体裁线索:曹操四言诗,曹植五言诗和建安七子的文人五言诗。永明体新诗,对七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曹操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并以四言写乐府,使四言诗出现中兴。南北朝民歌。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散文的多样化发展。晋陈寿《三国志》、宋范晔《后汉书》小说是此期产生的新的文学样式,《搜神记》和《世说新语》。文学意识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自由,带来了文学理论发展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是、钟嵘的《诗品》等。“四声八病”的理论。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一、文学自觉的标志:二、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汉末士族中流行着乡党评议的风气,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此风更盛。魏晋以后的人物品评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在预言性和政治道德的评议外,增加了许多审美的成分,为已经享名的人物用形象的语言、比喻象征的手法加以品题。人物审美的兴盛对文艺审美起了催化的作用,有的文学审美范畴来自人物审美,如“风骨”“骨气”“才情”等。而人物流品的划分,也直接影响着文艺批评,如钟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书画品录》。三、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萧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自唐代以来赢得文人的广泛重视。四、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五、新的文学思潮:即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的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文学的价值。魏晋以后,诗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整个文学思潮的方向也是脱离儒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种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第二节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一、乱世与乱世文学: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第三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难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者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二、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三、药与酒引发的共同的文学创作主题: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1、死亡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善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对待人生的态度有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借助药而服食求仙;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借助酒及时行乐;四是不以生死为念,顺应自然,如陶渊明。2、游仙主题主要是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那个世界的向往以及长生的愿望。郭璞的《游仙诗》。3、隐逸主题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陶渊明使这类主题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诗品》说他是“古今隐逸人之宗”第三节门阀制度与门阀制度下的文学创作一、士族与庶族的对立:二、寒士的不平:宋玉的《九辩》“寒士失职而志不平”是寒士不平的最早呼喊。三、文学家族:三曹、三张、二陆、两潘四、宗族与伦理: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一、魏晋玄学摆脱了两汉经学的束缚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玄学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1、自然与真:自然是一种状态,即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真是一种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是受之于天的,性分之内的,自然而然的。自然和真,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虽然还未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体现着这种美的陶渊明的出现,以及他人对其论述,却对此后整个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2、言意与形神:言意之辨讨论的内容是言辞和意旨之间的关系,其中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论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荀粲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认为言可达意,但不能尽意,指出了言意之间的联系和差别,以及言辞在表达意旨时的局限。以王弼为代表的得意忘言论,认为象的功用是存意,言的功用是明象,只要得到象就不必拘守原来用以明象的言,只要得到意就不必拘守原来用以存意的象。言不尽意论对创作论有所启发,得意忘言论对鉴赏论有所启发。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中国诗歌的艺术精髓所在,正是受到了魏晋玄学的启发而得到的。二、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魏晋时期,儒家的道德教条和礼仪规范已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一种符合人类本性的、返归自然的生活,成为新的追求目标。这一代新人所所示的那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就是魏晋风流,是在乱世的环境中对汉儒为人准则的一种否定。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表现在外的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是追求艺术化的人生,或者说是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五、从玄言到理趣:严格说玄言诗不算诗,可是它沉淀了一种可贵的东西,即理趣。谢灵运把山水描写变成诗的主体,玄言的成分缩小为诗的尾巴,使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而获得新的生命。而理趣被宋代人发挥到极致。第五节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一、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师翻译二、文人与佛教:三、佛教对文学的影响:1、想象世界的丰富2、故事性的加强3、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4、词汇的扩大5、文学观念的多样化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一、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是曹氏父子和王粲、刘桢等,他们既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的精神、通脱的态度和应变的能力;他们不再拘守于儒学,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正始文学的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他们对抗司马氏的残暴统治,崇尚自然反对名教,作品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二、两晋文学:西晋武帝太康前后,文坛呈现繁荣的局面,三张、二陆、两潘、一左,诗风以繁缛为特点。虽丧失了建安诗歌的风力,但在语言的运用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东晋陶渊明将汉魏古朴诗风带入更纯熟的境地。三、南北朝文学:宋代谢灵运的山水诗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技巧,是中国诗史上的一大进步;鲍照在七言乐府上做出了突破。齐梁时,周禺发现汉语的四声,沈约与谢眺、王融创立了永明体;形成了三个文学团体。梁陈时,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它主要是以艳丽的词句表现宫廷生活,多有咏物的题材,女性也像其他器物一样成为吟咏的对象。这种风气到了初唐四杰和陈子昂手中才有根本的改变。庾信北上,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流,他成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四、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一个酝酿新变的时期:1、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2、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3、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这一时期的文体发展:1、五言古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增强了人的个性,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鼎盛。2、骈文兴盛,成为这个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文体3、汉代的大赋演变了抒情小赋,增加了骈俪的成分,骈文、骈赋在梁陈时进入高峰4、七言古诗确立,并取得可喜成就5、南北朝民歌6、小说初具规模,奠定了中国小说的基础,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第一章建安文学第一节建安风骨建安风骨的内涵(时代特征):(06、08年名词解释)1、政治理想的高扬:东汉末年的动乱,既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造成了当时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点。2、人生短暂的哀叹:当时社会动乱,生灵涂炭,疾疫流行,人多短寿,对文人刺激很大。面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建安诗人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单纯的哀叹;二是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三是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价值。3、强烈的个性表现:建安诗人多高自标置,以文才武略自负,在朝廷诗歌创作时,便不肯踵武前贤或效法同辈,而是另辟蹊径,努力展现自己独特的风貌。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建安诗歌独具魅力的标志。“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文心雕龙》4、浓郁的悲剧色彩: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建安诗歌带有浓郁的色彩。建安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及他人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赢得不朽的名声。第二节孔融与曹操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扬、刘桢为七子。一、孔融生平与文学特点代表作:《论盛孝章书》;《难曹公表制酒禁书》;《荐祢衡疏》;二、曹操生平与文学成就(一)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的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古朴率真,胡应麟称是“汉人乐府本色尚存”。他的诗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其四言诗脱出“诗三百”束缚,为板滞僵化了的四言诗注入了活力,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二)诗歌的主要内容:1、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有“诗史”、“汉末实录”(钟惺)之称。《蒿里行》为代表。2、表达政治理想,抒发雄心壮志。悲歌慷慨,抒情性强,以《短歌行》为代表。3、抒写年命之悲和幻想长生的游仙诗。有《秋胡行》、《陌上桑·驾虹霓》等。曹操存诗仅20余首,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开建安文学一代风气。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是对乐府诗的创新,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三)曹操的散文,清峻通脱,不尚文采,表现了建安散文的新风貌,对魏晋散文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代表作品有《让县自明本志令》、《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遗令》等。第三节曹丕与曹植一、曹丕生平与文学成就曹丕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和文学理论著作。1、其诗风华美、清丽、哀婉,内容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宴游诗,在我国山水诗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二是抒情言志之作;三是写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体现了其诗的水平。代表作《燕歌行》的特点: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很大贡献。二是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曹丕诗的新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二是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绮丽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2、曹丕《典论》一书,二十卷,大部分已散佚,今存《自叙》和《论文》两篇。《自叙》述写生平,通脱而生动。《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文章讨论了文学的有关问题。二、曹植生平与文学成就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才华横溢,受曹操宠爱,乐观自信,为人不羁,积极奋进,要求建功立业。前期诗歌主要抒写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后期受曹丕、曹睿父子迫害,名为藩王,实近囚徒,抑郁忧惧。后期诗更多地抒写被压抑的悲愤不平之情。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40余篇。(一)思想内容1、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以《赠白马王彪》为代表。2、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七哀诗》抒写女子的相思与隐忧,寓有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3、述志诗: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以《杂诗》为代表。4、游仙诗。游仙之作如《五游》、《升天》、《仙人篇》,是诗人晚年的精神寄托。(二)艺术成就。1、钟嵘称:“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序》)。他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史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其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这一切形成了其自己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2、曹植的诗歌受到后人推崇的原因:一是由于文采富艳;二是因为他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三是他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3、曹植的文章。书札有《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文笔锋利简洁,表现其自视甚高的性格。后期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感情充沛,骈俪成分较多,写得酣畅淋漓,大有汉初政论文章的气势。《洛神赋》是一篇抒情小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华茂,抒情意味和神话色彩很浓,历来为人称道。第三节建安七子与蔡琰一、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扬、刘桢为七子。1、王粲生平与文学成就王粲诗文兼擅,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诗以《七哀诗》最有名。是建安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与与曹操的乐府一样体现了以旧题写时事的精神。沈德潜说此诗为“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自伤”是王粲的感情特征,方东树评之为“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登楼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脱尽汉赋铺陈堆砌的习气,显示了抒情小赋在艺术上的成熟。2、陈琳、阮瑀陈琳、阮瑀以书檄著称。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和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