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课件_第1页
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课件_第2页
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课件_第3页
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课件_第4页
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楔子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楔子1楔子既然语文教学要从文字抓起,就先来说说文字。上古时代的人类祖先,在尚未发明文字之前,已懂得利用结绳的方式来记事。正所谓:“大事做大结、小事结小结。”

后来,人类祖先发明了文字,用来记录语言符号,这谁都懂。但是,文和字开始是不一样的,却不是什么人都懂。唐朝张怀作的《文字论》曰:“文字者,总而为言。若分而为义,则文者祖父,字者子孙。”

楔子既然语文教学要从文字抓起,就先来说说文字。2一、文与字说的是没有文,就没有字。东汉许慎认为“文”是“字”的父母,“字”是“文”的孩子。与唐朝张怀作说的是同一个意思。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个书名认为,“文”只能“说”,而“字”则可“解”。那么何谓文字?许慎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统而泛指文字。譬如:山、水、日、月、且、也等独体字为文;明、岭、钱、钟、概、权等合体字为字。一、文与字说的是没有文,就没有字。东汉许慎认为“文”是“字”3一、文与字譬如“文”字,在甲骨文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这是原意。就像“好”字,原意为“女子貌美”。“字”,从“子”,在“宀”下,原意为女人在家生孩子。三国魏时张揖编的《广雅》曰:“字,生也。”表示“字”像生孩子一样源源不断造出来。《广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收字18150个。《说文解字》是我国早期最权威的文字工具书,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异体字)1163个。一、文与字譬如“文”字,在甲骨文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4一、文与字东,繁体字“東”:是初升的太阳照在树中间。简体字去除了“東”字原意。钱,繁体字“錢”:金子是宝贵的,必须用一个“戈”抢夺,用两个“戈”保卫。概,本义是木尺:量米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大概”一词由此而来。非,相背展开的双翅形,表示违背,不合。想入非非,比喻违背事物规矩做事做不到。有专家指原意为做不到的男女之事,缺乏出处。一、文与字东,繁体字“東”:是初升的太阳照在树中间。简体字5一、文与字权,繁体字“木雚”:左边是“木”,象征印章;右上边是“草”字头,代表百姓;中间是两个“口”字,代表众口;下面是“佳”字,老百姓都说好的权力才认可。如今简写成“权”,随便一只手抓住印章便把令来行,缺乏监督。一、文与字权,繁体字“木雚”:左边是“木”,象征印章;6一、文与字“且”,原意为男性生殖器。《诗经·褰(qiān,套裤)

裳》:“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李敖这样解释:“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不想本姑娘,本姑娘不愁没别人想,你神气什么小子,鸡巴啦!”

于是衍生出苟且,姑且,且战且退等词和词组。孔丘,传说是其爹妈在坟包苟且生出的,故名丘。一、文与字“且”,原意为男性生殖器。《诗经·褰(qiān,7一、文与字“也”,原意为女性生殖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曰:“也,女阴也。”古人曰:“书中自有颜如玉。”因为“之乎者也”,“也”字连篇,足见使用频率之高。成语“空空如也”由此而来。“也”后来引申为副词使用。当老师的,一定要掌握文字的来龙去脉,即原意和引申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一、文与字“也”,原意为女性生殖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曰8一、文与字再譬如“安全”二字,都是会意字。“安”,从“女”在“宀”下,女人在家,表示没有危险。无危为安。“全”,从入,从王(玉)。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说文解字》曰:“全,完也。”无损为全。“安全”一词由此而来。

一、文与字再譬如“安全”二字,都是会意字。“安”,从“女”在9二、名与字现代人介绍自己,通常是把自己的名和字当作一回事介绍。但是在古代,名和字有很明显的区分。古人出生三个月后,确定这个小孩能活下来,才由父亲正式取名。不分男女。待到男子20岁,弱冠之年,正式取字;女子则到15岁,及笄(ji)之年,就可以取字。比如诸葛亮字孔明;张飞字翼德;朱熹字元晦;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二、名与字现代人介绍自己,通常是把自己的名和字当作一回事介绍10二、名与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4),原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后居北京。《水浒传》作者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亦号耐庵。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一说浙江钱塘或江苏兴化人。《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原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今太原人)。一说浙江钱塘或江西吉安人。《致橡树》作者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生于福建龙海石码,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厦门鼓浪屿。其父龚诗模,字祖泽,号箴斋。二、名与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4),原11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第一节从十个成语说起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第一节从十个成语说起12第一节从十个成语说起我们在写文章时,会发现使用成语笔墨最精炼。往往一个四字成语,如果用几十个字、几百个字、甚至几千个字都解释不清、归纳不了。成语是中国人长期使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一共有4000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但也有三个字,如“莫须有”;或四个字以上的,如“风马牛不相及”。“莫须有”是秦桧害死无辜的岳飞后,在韩世忠质问岳飞何罪之有时说的:“其事莫须有。”(“我认为那个事就是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莫须,摸寻之意。第一节从十个成语说起我们在写文章时,会发现使用成语笔墨最精13一、成语大师朱熹文章写作使用成语笔墨最精炼,理学大师朱熹似乎深谙此道,一生创造了几十个成语,都收入《汉语成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也有收入。如:风月无边融会贯通履薄临深物极必反阿谀奉承从容就义大惊小怪添枝加叶后生可畏洪水猛兽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福建武夷山“武夷书院”前的朱熹塑像一、成语大师朱熹文章写作使用成语笔墨最精炼,理学大师朱熹似乎14《观书有感》《春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研究朱熹的专家、浙大束景南教授考证,半亩方塘应在福建省尤溪县。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观书有感》《春日》半亩方塘一鉴开,胜日寻芳泗水滨,15二、十个成语十个成语概括人的一生:呱呱坠地——莘莘学子——脱颖而出——一见钟情——床笫之欢——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养家餬口——含饴弄孙——耄耋之年(或寿终正寝)2009年9月14日,106岁长沙老人李莲英娴熟地穿针引线。2009年9月28日印尼41岁母亲产下世界最重8.7公斤的男婴二、十个成语十个成语概括人的一生:2009年9月14日,116三、生活处处有学问“强项令”董宣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派69岁的董宣任洛阳令。董宣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家仗势杀人的恶奴给杀了。湖阳公主就去告状。刘秀明知董宣没错,可碍于面子就要董宣给公主认错。董宣拒不认错,刘秀就要两个太监按住董宣的头“强使顿之”——给公主磕头。董宣至死不磕头:“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刘秀只得苦笑称董宣是“强项令”。三、生活处处有学问“强项令”董宣17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通吃中国人什么都可以吃:吃饭、吃菜、吃酒、吃醋、吃香、吃亏、吃官司、吃回扣、吃白食、吃豆腐、吃不开、吃不透、口吃、黑吃黑、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等。文坛前辈夏衍先生还发现“搞”字含义丰富——中国人什么都可以搞:搞卫生、搞运动、搞阴谋、搞花样、搞名堂、搞政治、搞业务、搞科技、搞军事、搞工业、搞农业、搞教育、搞油水、搞上去、搞下来、搞腐败、搞女人、搞来搞去、搞什么名堂等。

一个爱生吃活蛇的人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通吃中国人什么都可以吃:一个爱生吃活蛇的18第二节说字一、从“万俟”说起第二节说字一、从“万俟”说起19

一、从“万俟”说起

万俟,是一个复姓,读音:mòqí。万俟源于鲜卑族。万俟卨(MòQíXiè)(1083—1157),南宋初奸臣。卨是“契”的古字。开封市原阳县人。南宋时依附秦桧,任监察御史。高宗绍兴十一年(1133年)秉承桧意弹劾岳飞,诬陷岳飞,致使岳飞父子和张宪等被害。杭州岳飞墓前跪着奸臣万俟卨、张俊雕像

一、从“万俟”说起

万俟,是一个复姓,读音:mòqí。万20二、多音字和多义字页,张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头,头部。念作“斜”,XIE。跟头部有关的字词都是“页”字偏旁:颜面、颧骨、下颔、额头、面颊;颟顸(糊涂)、无颜、颜行(先锋)。北大裘锡圭教授的《裘锡圭自选集》举过颜行的例子:“管子《轻重甲篇》曰:‘士争前战为颜行。’”说的是士兵争先抢着走在前面。二、多音字和多义字页,张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头,头部。念作“21二、多音字和多义字稽,稽查;还有一个意思,稽首,念作“起”,QI。轻者拱手跪拜;重者头手着地。拜谢时,左手按右手在地上,额头于手后磕地。项羽赐酒给樊哙。“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樊哙是江苏沛县人,与刘邦同乡。死于河南舞阳——樊哙墓。二、多音字和多义字稽,稽查;还有一个意思,稽首,念作“起”,22《史记·项羽本纪》记鸿门宴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项王按剑而跽(直身跪地)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音胜,同车的警卫)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器)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结果项羽放跑了刘邦。《史记·项羽本纪》记鸿门宴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23罗等于网罗,一种姓氏,姓罗的人。罗,另外一个意思是捕鸟的网和捕鸟的人。罗姓人家其实指的就是早先以捕鸟为生的人,遂以职业为姓。张,古代的一种职业,弓箭制造者。后以职业为姓。

罗等于网罗,一种姓氏,姓罗的人。24存不等于有存,多数人理解为“有”、“保留”之意,所以把唐初四杰之一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存”字,习惯理解为“有”的意思。其实这里是“思念”之意。因为“存”字原本由一棵小树苗和一个孩子组成,故能引发人的思念、怀想。也正因为心中思念、怀想知己,再遥远的距离也只当就在街坊、邻里之间。存不等于有存,多数人理解为“有”、“保留”之意,所以把唐初四25“打”的含义打,小篆的“打”字由一只手和一枚钉子组成。指的是钉钉子包含四个动作,也就是包含四层意思:一、举,举起钉子;二、挥,挥动锤子;三、敲击钉子;四、钉子进入墙、板或其它。从而引申出诸多词汇:如打酒,打酱油,无论打酒还是打酱油,都必须举起舀勺将酒或酱油灌入瓶子。又如打的、打毛衣,如果人不进入出租车怎么载人?毛衣针不进入毛线,如何织得成毛衣?再如和群众打成一片,如果你不进入到群众中去,你又如何和群众打成一片?“打”的含义打,小篆的“打”字由一只手和一枚钉子组成。指的是26三、福州方言特色福州方言褪环,非脱环。有人会读不会写:“裂罅”;“老官”(公公);“颁罅罅”错写成“掰罅罅”;下人(闽南漳泉人);潭鱼则;(台加立刀旁)头罪;偷躲斋;上堂;转厝;汉码野悬。骂人话:半死;犬母货;病疳;鸭雄声;头插鸡牢;骂小孩“木咸仔”(原意小棺材);骂女人乱交,媾仔。三、福州方言特色福州方言褪环,非脱环。有人会读不会写:“裂罅27四、汉字从无到有人,长大了,把手伸开来,就是加一横,变成大,说明成“大人”了。人再大也大不过天,所以就在大字上加一横,变成“天”。人又定要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就把天字捅破了,变成“夫”。在甲骨文里,女字是一个跪着的女子形象,还有一只手(又)伸向女子的头发。说明人类祖先是实行抢婚制度的。跪着的女子象形“羊”字,大羊为“美”。四、汉字从无到有人,长大了,把手伸开来,就是加一横,变成大,28五、以讹传讹

比如“牛”和“鱼”。“牛”字本来应该是“鱼”字,“牛”字横过来就是象形的鱼骨架,不就是“鱼”字吗?而“鱼”字头上长角,中间一个田字,下面四个点,表明牛的四只脚踩在田里面在耕田,不就是“牛”字吗?比如“矮”和“射”。“矮”字本来应该是“射”字,由寸,身两个字组成,一寸的身高不就是“矮”字吗?而“射”字本来应该是“矮”字,“矮”字是一个人手里拿一根矢,“矢”就是箭,“委”是放弃的意思,把手里的箭放出去不就是“射”字吗?五、以讹传讹比如“牛”和“鱼”。“牛”字本来应该是“鱼”字29五、以讹传讹

比如“出”与“重”。“出”字本来应该是“重”字,“出”字由两个山重叠,不是很“重”吗?而“重”字由千、里组成,真的是出远门了,不是“出”字吗?还有“炊”与“烟”。“炊”字由欠、火组成,欠火可不就生“烟”?而“烟”字由因、火组成,因火方成“炊”啊。又比如“方”和“圆”字,方根本不方正,像“元”的同胞兄弟。而圆字方方正正,不识字的人还以为是方字。还有“错”和“对”字,人们通常都认为对比错重要、正确。其实不然。从先人造这两个字就能看出。五、以讹传讹比如“出”与“重”。“出”字本来应该是“重”字30五、以讹传讹错,由金与昔组成,指金子一样宝贵的过去。对,由又(手)与寸(小东西)组成。指的是手中的小东西。小东西显然不如金子值钱。在人生旅途中,错误显然比正确更能体现价值。因为总是正确的人容易跌大跟斗。总是犯错误的人,会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走向正确。五、以讹传讹错,由金与昔组成,指金子一样宝贵的过去。31第三节说词词汇量掌握越多越有助于写作。但如果你不能正确理解词的含义,你就不能正确应用,写出来错别字连篇。青睐,和“青眼有加”这个成语相同意思。就是偏爱的意思。很多人错误地写作“亲睐”。青眼乃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所长。尊重之人,他报以青眼(正眼);他讨厌的人则报以白眼(斜眼)。睐,斜视。青睐,就是正看、斜看都满意。第三节说词词汇量掌握越多越有助于写作。但如果你不能正确理32一、容易写错的词粗粝,指粮食很粗糙的意思,但是绝对不能写作“粗砺”。家具,很多人喜欢错误地写作“傢俱”,更从广东人那里学来“傢俬”,更是大错特错。棘手,很多人错误地写作“辣手”。而棘手和辣手意思很不一样。棘手形容事情难办;辣手形容手段毒辣,如辣手摧花,有这个成语。一、容易写错的词粗粝,指粮食很粗糙的意思,但是绝对不能写作“33一、容易写错的词贸然,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冒然”。脉搏,很多人错误地写作“脉博”。松弛,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松驰”。重叠,很多人错误地写作“重迭”。沉湎,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沉缅”。平添,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凭添”。发轫,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发韧”。宣泄,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渲泄”。寒暄,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寒喧”。针砭,很多人错误地写作“针贬”。砝码,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法码”。一、容易写错的词贸然,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冒然”。34一、容易写错的词将“服帖”错写成“伏贴”;将“装潢”错写成“装璜”;将“游弋”错写成“游戈”;将“部署”错写成“布署”;将“缘分”错写成“缘份”;将“震慑”错写成“震摄”;将“逡巡”错写成“梭巡”;将“惊蛰”错写成“惊蜇”;将“蜂蜇”(音遮)错写成“蜂蛰”(音折)。满好,很多人错误地写作“蛮好”。这与江浙人、上海人把“满”念作“蛮”有关,起误导作用。美满才是好,野蛮如何好得起来?一、容易写错的词将“服帖”错写成“伏贴”;35第四节说词组词组多数就是成语,因为说的人多了,约定俗成就变作成语了。两个词以上为词组,如“新社会”;“打扫卫生”;“整顿纪律”;“轰轰烈烈”;“亦步亦趋”;“分崩离析”等。第四节说词组词组多数就是成语,因为说的人多了,约定俗成就变36一、容易读错的成语心宽体胖,很多人错误地把“胖”念作“胖”,其实这里应该念作“旁”(páng)。“胖”,此处意为“广”,“心宽体胖”指心情舒畅,身体健康的意思。大雨滂沱,很多人错误地把“滂”念作“旁”,其实这里应该念作“乓”(pāng)。“大雨滂沱”,形容雨大而多的样子。一、容易读错的成语心宽体胖,很多人错误地把“胖”念作“胖”,37一、容易读错的成语方兴未艾,方:正在;兴:起始;艾:停止,完结。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自怨自艾(音Yì),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专指悔恨自己。一、容易读错的成语38一、容易读错的成语汉朝司马迁在《史记·张丞相列传》里记载:周昌,沛县(今属江苏)人,与刘邦是一个县的老乡。官至御史大夫,封汾阴侯。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但他口吃,说起话来很费劲。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有一个宠妃叫戚姬,戚姬生了个儿子叫如意。刘邦就想废掉原来的太子,立如意为太子。于是上早朝时,刘邦就说了这件事。不料,众臣皆反对。周昌也出来说话,明确表示反对无故废太子。周昌本来说话就有点口吃,表达意思很吃力,最后说急了,他脱下官帽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在这里,期是“必”、“决定”的意思。周昌这一结巴,反而把满朝文武百官都逗笑了,刘邦也跟着笑了,于是这件事暂且被搁在一边。一、容易读错的成语汉朝司马迁在《史记·张丞相列传》里记载:39一、容易读错的成语“艾艾”来自三国时魏将邓艾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言语》里记载:“邓艾口吃,语称艾艾。”邓艾,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邓艾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阿斗投降。邓艾被胜利冲昏了头,他竟擅自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因此招司马昭的疑忌而被杀。不过在此前,他与司马昭的关系挺好。邓艾有口吃的毛病,说话时称自己是:“艾……艾……”。有一次他在洛阳参加司马昭的聚会,交谈时,他又开始“艾……艾……”。司马昭就跟他开玩笑:“你老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期期艾艾”的成语就这么产生了。一、容易读错的成语“艾艾”来自三国时魏将邓艾的故事。南朝宋·40一、容易读错的成语虚与委蛇(音xūyǔwēiyí)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明代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志》,里面有这么一个典故。说是齐桓公在一个大泽边打猎时碰鬼了,回来后一蹶不振,长卧不起,他的丞相管仲到处寻找高人,希望能知道他的主人遇到的是一个什么鬼。结果有一个荷笠悬鹑的人说他知道。荷笠悬鹑是什么意思?荷就是背着锄头,笠就是戴着斗笠,悬鹑就是穿着破烂衣裳。真是人不可貌相,就是这样一个人,对着桓公侃侃而谈。桓公曰:“然而有鬼否?”对曰:“有之。水有‘罔象’(传说中的一种水怪),丘有‘峷’((shēn,传说中的兽名),山有‘夔’(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野有‘彷徨’,泽有‘委蛇’。”桓公曰:“汝试言委蛇之状。”对曰:“夫委蛇者,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轰车之声,闻则捧其首而立。此不轻见,见之者必霸天下。”桓公辗然而笑,不觉起立曰:“此正寡人所见也!”于是顿觉精神开爽,不知病之何往矣。一、容易读错的成语虚与委蛇(音xūyǔwēiyí)41一、容易读错的成语形同陌路:指曾经熟悉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交往。通常指至交、至爱分手。这个成语多数人不会读错,也理解陌路,意指陌生的路人。但往往不知阡陌具体为何意?阡:田间南北方向的小路。陌: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一、容易读错的成语形同陌路:指曾经熟悉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42二、容易写错的成语将“优哉游哉”错写成“悠哉悠哉”;将“好高骛远”错写成“好高鹜远”;将“伶牙俐齿”错写成“伶牙利齿”。备受鼓舞,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倍受鼓舞”。备,指的是无所不至——到处都受鼓舞。白头偕老,很多人错误地写作“白头携老”。偕是“一同”的意思,不是携带。矫揉造作,很多人错写作“矫柔造作”。矫是把直的弄弯了,揉是把弯的弄直了,和柔字没有关系。二、容易写错的成语将“优哉游哉”错写成“悠哉悠哉”;将“好高43二、容易写错的成语拈花惹草,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沾花惹草”。这大概是很多人错把拈字读作沾字的缘故。趋之若鹜,很多人错误地写作“趋之若骛”。鹜,指的是野鸭,鸭子;骛,指的是野马,马。跑得像鸭子一样乱糟糟的,怎么变成跑得像马一样迅疾?竭泽而渔,很多人错误地写作“竭泽而鱼”。一个是动词,渔,抓鱼——把水舀干了抓鱼;一个是名词,鱼,没有抓鱼的意思。欢度春节,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欢渡春节”。度是度过,不是渡过,过年又不是过河,你加水干什么?二、容易写错的成语拈花惹草,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沾花惹草”。这44二、容易写错的成语出其不意,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出奇不意”。饮鸩止渴,很多人错误地写作“饮鸠只渴”。鸩是传说中的一种鸟,它的羽毛有毒,用它的羽毛泡出来的酒毒性很大。所以鸩泛指毒酒。而斑鸠的羽毛是不会有毒的。戛然而止,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嘎然而止”。戛然,鸟鸣嘹亮,突止。二、容易写错的成语出其不意,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出奇不意”。45二、容易写错的词组声誉鹊起,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声誉雀起”。食不果腹,很多人错误地写作“食不裹腹”。一诺千金,很多人错误地写作“一诺千斤”。不能自已,很多人错误地写作“不能自己”。迫不及待,很多人错误地写作“迫不急待”。额手称庆,很多人错误地写作“额首称庆”。美轮美奂,很多人错误地写作“美伦美奂”。只用来形容建筑物高达华美,不能用来形容灯光、图画,更不能用来形容人了。二、容易写错的词组声誉鹊起,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声誉雀起”。46三、画蛇添足与生搬硬套还有一种错误是画蛇添足。悬殊很大,悬殊已经包含了相差很大的意思;凯旋而归,凯旋已经包含了胜利归来的意思,所以只要“凯旋”即可;最后终因,终字已经包含最后的意思,所以只要“终因”即可;“约身高一米七左右”,要么去掉“约”字,要么去掉“左右”两字。三、画蛇添足与生搬硬套还有一种错误是画蛇添足。悬殊很大,悬殊47三、画蛇添足与生搬硬套有人把很多成语生搬硬套而不自知。耳濡目染,听先烈的事迹介绍,只有耳濡,没有着目染。如果你看见了烈士,说明你也不在人间了。如火如荼,人们喜欢写成“红旗招展,如火如荼”。红旗可以如火,却不能如荼。因为荼是茅草开的白花。又如炙手可热,比喻一个人气盛权大,不能说成“炙手可热的题材”。三、画蛇添足与生搬硬套有人把很多成语生搬硬套而不自知。48三、画蛇添足与生搬硬套有时候,我们很多人不会写错字词,但未必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比如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现常表示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含贬义。有人说江青与林彪沆瀣一气三、画蛇添足与生搬硬套有时候,我们很多人不会写错字词,但未必49三、画蛇添足与生搬硬套典故出自唐僖宗李儇(xuān)当政期间,在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考试,有个叫崔瀣(xiè)的考生很有才华。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名叫崔沆(hàng),他批阅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觉得好,就把他录取了。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崔瀣自然也不例外。崔沆作为座主,见崔瀣这位与自己同姓的门生,显得格外高兴。也真是巧合,“沆"瀣”二字合起来是一个词,表示夜间的水气、雾露。于是,爱凑趣的人就把二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如夜间的水气连在一起。后来传走样了,成了同类之间走后门,就变成贬义词了。三、画蛇添足与生搬硬套典故出自唐僖宗李儇(xuān)当政期间50第五节说句子如果说字、词、词组是组成文章的基本成分,那么句子就是组成文章的重要成分。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跟有没有好句子有着直接关系。语文老师总是爱在同学的作文的好句子下画上直线或者波浪纹。第五节说句子如果说字、词、词组是组成文章的基本成分,那么句51一、格言警句“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一、格言警句“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52一、格言警句“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东隅,指东角,日出之处,形容早晨;桑榆,指夕阳照在桑树榆树的末梢,形容晚景。有“桑榆暮景”的成语形容老年。后来东隅指的是青年,桑榆指的是老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范仲淹)“从来人品恭能寿,自古文章正乃奇。”(闽西土楼振成楼对联)一、格言警句“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53一、格言警句还有现、当代人的经典名句也很多。也值得我们借鉴与仿效。

“四时可爱惟春色,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国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不要问国家能给我什么,而要问我能给国家什么?”(美国约翰·肯尼迪)“我唯一的遗憾,就是只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我的祖国。”(美国内森•黑尔)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间谍内森·黑尔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被英军俘获,他在英勇就义前留下的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一、格言警句还有现、当代人的经典名句也很多。也值得我们借鉴与54二、优秀诗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二、优秀诗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55二、优秀诗词“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打走黄鹂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丘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南宋·岳飞)二、优秀诗词“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56二、优秀诗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唐·李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二、优秀诗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57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楔子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楔子58楔子既然语文教学要从文字抓起,就先来说说文字。上古时代的人类祖先,在尚未发明文字之前,已懂得利用结绳的方式来记事。正所谓:“大事做大结、小事结小结。”

后来,人类祖先发明了文字,用来记录语言符号,这谁都懂。但是,文和字开始是不一样的,却不是什么人都懂。唐朝张怀作的《文字论》曰:“文字者,总而为言。若分而为义,则文者祖父,字者子孙。”

楔子既然语文教学要从文字抓起,就先来说说文字。59一、文与字说的是没有文,就没有字。东汉许慎认为“文”是“字”的父母,“字”是“文”的孩子。与唐朝张怀作说的是同一个意思。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个书名认为,“文”只能“说”,而“字”则可“解”。那么何谓文字?许慎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统而泛指文字。譬如:山、水、日、月、且、也等独体字为文;明、岭、钱、钟、概、权等合体字为字。一、文与字说的是没有文,就没有字。东汉许慎认为“文”是“字”60一、文与字譬如“文”字,在甲骨文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这是原意。就像“好”字,原意为“女子貌美”。“字”,从“子”,在“宀”下,原意为女人在家生孩子。三国魏时张揖编的《广雅》曰:“字,生也。”表示“字”像生孩子一样源源不断造出来。《广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收字18150个。《说文解字》是我国早期最权威的文字工具书,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异体字)1163个。一、文与字譬如“文”字,在甲骨文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61一、文与字东,繁体字“東”:是初升的太阳照在树中间。简体字去除了“東”字原意。钱,繁体字“錢”:金子是宝贵的,必须用一个“戈”抢夺,用两个“戈”保卫。概,本义是木尺:量米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大概”一词由此而来。非,相背展开的双翅形,表示违背,不合。想入非非,比喻违背事物规矩做事做不到。有专家指原意为做不到的男女之事,缺乏出处。一、文与字东,繁体字“東”:是初升的太阳照在树中间。简体字62一、文与字权,繁体字“木雚”:左边是“木”,象征印章;右上边是“草”字头,代表百姓;中间是两个“口”字,代表众口;下面是“佳”字,老百姓都说好的权力才认可。如今简写成“权”,随便一只手抓住印章便把令来行,缺乏监督。一、文与字权,繁体字“木雚”:左边是“木”,象征印章;63一、文与字“且”,原意为男性生殖器。《诗经·褰(qiān,套裤)

裳》:“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李敖这样解释:“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不想本姑娘,本姑娘不愁没别人想,你神气什么小子,鸡巴啦!”

于是衍生出苟且,姑且,且战且退等词和词组。孔丘,传说是其爹妈在坟包苟且生出的,故名丘。一、文与字“且”,原意为男性生殖器。《诗经·褰(qiān,64一、文与字“也”,原意为女性生殖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曰:“也,女阴也。”古人曰:“书中自有颜如玉。”因为“之乎者也”,“也”字连篇,足见使用频率之高。成语“空空如也”由此而来。“也”后来引申为副词使用。当老师的,一定要掌握文字的来龙去脉,即原意和引申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一、文与字“也”,原意为女性生殖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曰65一、文与字再譬如“安全”二字,都是会意字。“安”,从“女”在“宀”下,女人在家,表示没有危险。无危为安。“全”,从入,从王(玉)。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说文解字》曰:“全,完也。”无损为全。“安全”一词由此而来。

一、文与字再譬如“安全”二字,都是会意字。“安”,从“女”在66二、名与字现代人介绍自己,通常是把自己的名和字当作一回事介绍。但是在古代,名和字有很明显的区分。古人出生三个月后,确定这个小孩能活下来,才由父亲正式取名。不分男女。待到男子20岁,弱冠之年,正式取字;女子则到15岁,及笄(ji)之年,就可以取字。比如诸葛亮字孔明;张飞字翼德;朱熹字元晦;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二、名与字现代人介绍自己,通常是把自己的名和字当作一回事介绍67二、名与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4),原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后居北京。《水浒传》作者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亦号耐庵。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一说浙江钱塘或江苏兴化人。《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原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今太原人)。一说浙江钱塘或江西吉安人。《致橡树》作者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生于福建龙海石码,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厦门鼓浪屿。其父龚诗模,字祖泽,号箴斋。二、名与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4),原68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第一节从十个成语说起语文教学从文字抓起第一节从十个成语说起69第一节从十个成语说起我们在写文章时,会发现使用成语笔墨最精炼。往往一个四字成语,如果用几十个字、几百个字、甚至几千个字都解释不清、归纳不了。成语是中国人长期使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一共有4000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但也有三个字,如“莫须有”;或四个字以上的,如“风马牛不相及”。“莫须有”是秦桧害死无辜的岳飞后,在韩世忠质问岳飞何罪之有时说的:“其事莫须有。”(“我认为那个事就是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莫须,摸寻之意。第一节从十个成语说起我们在写文章时,会发现使用成语笔墨最精70一、成语大师朱熹文章写作使用成语笔墨最精炼,理学大师朱熹似乎深谙此道,一生创造了几十个成语,都收入《汉语成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也有收入。如:风月无边融会贯通履薄临深物极必反阿谀奉承从容就义大惊小怪添枝加叶后生可畏洪水猛兽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福建武夷山“武夷书院”前的朱熹塑像一、成语大师朱熹文章写作使用成语笔墨最精炼,理学大师朱熹似乎71《观书有感》《春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研究朱熹的专家、浙大束景南教授考证,半亩方塘应在福建省尤溪县。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观书有感》《春日》半亩方塘一鉴开,胜日寻芳泗水滨,72二、十个成语十个成语概括人的一生:呱呱坠地——莘莘学子——脱颖而出——一见钟情——床笫之欢——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养家餬口——含饴弄孙——耄耋之年(或寿终正寝)2009年9月14日,106岁长沙老人李莲英娴熟地穿针引线。2009年9月28日印尼41岁母亲产下世界最重8.7公斤的男婴二、十个成语十个成语概括人的一生:2009年9月14日,173三、生活处处有学问“强项令”董宣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派69岁的董宣任洛阳令。董宣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家仗势杀人的恶奴给杀了。湖阳公主就去告状。刘秀明知董宣没错,可碍于面子就要董宣给公主认错。董宣拒不认错,刘秀就要两个太监按住董宣的头“强使顿之”——给公主磕头。董宣至死不磕头:“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刘秀只得苦笑称董宣是“强项令”。三、生活处处有学问“强项令”董宣74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通吃中国人什么都可以吃:吃饭、吃菜、吃酒、吃醋、吃香、吃亏、吃官司、吃回扣、吃白食、吃豆腐、吃不开、吃不透、口吃、黑吃黑、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等。文坛前辈夏衍先生还发现“搞”字含义丰富——中国人什么都可以搞:搞卫生、搞运动、搞阴谋、搞花样、搞名堂、搞政治、搞业务、搞科技、搞军事、搞工业、搞农业、搞教育、搞油水、搞上去、搞下来、搞腐败、搞女人、搞来搞去、搞什么名堂等。

一个爱生吃活蛇的人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通吃中国人什么都可以吃:一个爱生吃活蛇的75第二节说字一、从“万俟”说起第二节说字一、从“万俟”说起76

一、从“万俟”说起

万俟,是一个复姓,读音:mòqí。万俟源于鲜卑族。万俟卨(MòQíXiè)(1083—1157),南宋初奸臣。卨是“契”的古字。开封市原阳县人。南宋时依附秦桧,任监察御史。高宗绍兴十一年(1133年)秉承桧意弹劾岳飞,诬陷岳飞,致使岳飞父子和张宪等被害。杭州岳飞墓前跪着奸臣万俟卨、张俊雕像

一、从“万俟”说起

万俟,是一个复姓,读音:mòqí。万77二、多音字和多义字页,张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头,头部。念作“斜”,XIE。跟头部有关的字词都是“页”字偏旁:颜面、颧骨、下颔、额头、面颊;颟顸(糊涂)、无颜、颜行(先锋)。北大裘锡圭教授的《裘锡圭自选集》举过颜行的例子:“管子《轻重甲篇》曰:‘士争前战为颜行。’”说的是士兵争先抢着走在前面。二、多音字和多义字页,张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头,头部。念作“78二、多音字和多义字稽,稽查;还有一个意思,稽首,念作“起”,QI。轻者拱手跪拜;重者头手着地。拜谢时,左手按右手在地上,额头于手后磕地。项羽赐酒给樊哙。“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樊哙是江苏沛县人,与刘邦同乡。死于河南舞阳——樊哙墓。二、多音字和多义字稽,稽查;还有一个意思,稽首,念作“起”,79《史记·项羽本纪》记鸿门宴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项王按剑而跽(直身跪地)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音胜,同车的警卫)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器)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结果项羽放跑了刘邦。《史记·项羽本纪》记鸿门宴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80罗等于网罗,一种姓氏,姓罗的人。罗,另外一个意思是捕鸟的网和捕鸟的人。罗姓人家其实指的就是早先以捕鸟为生的人,遂以职业为姓。张,古代的一种职业,弓箭制造者。后以职业为姓。

罗等于网罗,一种姓氏,姓罗的人。81存不等于有存,多数人理解为“有”、“保留”之意,所以把唐初四杰之一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存”字,习惯理解为“有”的意思。其实这里是“思念”之意。因为“存”字原本由一棵小树苗和一个孩子组成,故能引发人的思念、怀想。也正因为心中思念、怀想知己,再遥远的距离也只当就在街坊、邻里之间。存不等于有存,多数人理解为“有”、“保留”之意,所以把唐初四82“打”的含义打,小篆的“打”字由一只手和一枚钉子组成。指的是钉钉子包含四个动作,也就是包含四层意思:一、举,举起钉子;二、挥,挥动锤子;三、敲击钉子;四、钉子进入墙、板或其它。从而引申出诸多词汇:如打酒,打酱油,无论打酒还是打酱油,都必须举起舀勺将酒或酱油灌入瓶子。又如打的、打毛衣,如果人不进入出租车怎么载人?毛衣针不进入毛线,如何织得成毛衣?再如和群众打成一片,如果你不进入到群众中去,你又如何和群众打成一片?“打”的含义打,小篆的“打”字由一只手和一枚钉子组成。指的是83三、福州方言特色福州方言褪环,非脱环。有人会读不会写:“裂罅”;“老官”(公公);“颁罅罅”错写成“掰罅罅”;下人(闽南漳泉人);潭鱼则;(台加立刀旁)头罪;偷躲斋;上堂;转厝;汉码野悬。骂人话:半死;犬母货;病疳;鸭雄声;头插鸡牢;骂小孩“木咸仔”(原意小棺材);骂女人乱交,媾仔。三、福州方言特色福州方言褪环,非脱环。有人会读不会写:“裂罅84四、汉字从无到有人,长大了,把手伸开来,就是加一横,变成大,说明成“大人”了。人再大也大不过天,所以就在大字上加一横,变成“天”。人又定要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就把天字捅破了,变成“夫”。在甲骨文里,女字是一个跪着的女子形象,还有一只手(又)伸向女子的头发。说明人类祖先是实行抢婚制度的。跪着的女子象形“羊”字,大羊为“美”。四、汉字从无到有人,长大了,把手伸开来,就是加一横,变成大,85五、以讹传讹

比如“牛”和“鱼”。“牛”字本来应该是“鱼”字,“牛”字横过来就是象形的鱼骨架,不就是“鱼”字吗?而“鱼”字头上长角,中间一个田字,下面四个点,表明牛的四只脚踩在田里面在耕田,不就是“牛”字吗?比如“矮”和“射”。“矮”字本来应该是“射”字,由寸,身两个字组成,一寸的身高不就是“矮”字吗?而“射”字本来应该是“矮”字,“矮”字是一个人手里拿一根矢,“矢”就是箭,“委”是放弃的意思,把手里的箭放出去不就是“射”字吗?五、以讹传讹比如“牛”和“鱼”。“牛”字本来应该是“鱼”字86五、以讹传讹

比如“出”与“重”。“出”字本来应该是“重”字,“出”字由两个山重叠,不是很“重”吗?而“重”字由千、里组成,真的是出远门了,不是“出”字吗?还有“炊”与“烟”。“炊”字由欠、火组成,欠火可不就生“烟”?而“烟”字由因、火组成,因火方成“炊”啊。又比如“方”和“圆”字,方根本不方正,像“元”的同胞兄弟。而圆字方方正正,不识字的人还以为是方字。还有“错”和“对”字,人们通常都认为对比错重要、正确。其实不然。从先人造这两个字就能看出。五、以讹传讹比如“出”与“重”。“出”字本来应该是“重”字87五、以讹传讹错,由金与昔组成,指金子一样宝贵的过去。对,由又(手)与寸(小东西)组成。指的是手中的小东西。小东西显然不如金子值钱。在人生旅途中,错误显然比正确更能体现价值。因为总是正确的人容易跌大跟斗。总是犯错误的人,会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走向正确。五、以讹传讹错,由金与昔组成,指金子一样宝贵的过去。88第三节说词词汇量掌握越多越有助于写作。但如果你不能正确理解词的含义,你就不能正确应用,写出来错别字连篇。青睐,和“青眼有加”这个成语相同意思。就是偏爱的意思。很多人错误地写作“亲睐”。青眼乃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所长。尊重之人,他报以青眼(正眼);他讨厌的人则报以白眼(斜眼)。睐,斜视。青睐,就是正看、斜看都满意。第三节说词词汇量掌握越多越有助于写作。但如果你不能正确理89一、容易写错的词粗粝,指粮食很粗糙的意思,但是绝对不能写作“粗砺”。家具,很多人喜欢错误地写作“傢俱”,更从广东人那里学来“傢俬”,更是大错特错。棘手,很多人错误地写作“辣手”。而棘手和辣手意思很不一样。棘手形容事情难办;辣手形容手段毒辣,如辣手摧花,有这个成语。一、容易写错的词粗粝,指粮食很粗糙的意思,但是绝对不能写作“90一、容易写错的词贸然,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冒然”。脉搏,很多人错误地写作“脉博”。松弛,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松驰”。重叠,很多人错误地写作“重迭”。沉湎,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沉缅”。平添,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凭添”。发轫,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发韧”。宣泄,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渲泄”。寒暄,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寒喧”。针砭,很多人错误地写作“针贬”。砝码,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法码”。一、容易写错的词贸然,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冒然”。91一、容易写错的词将“服帖”错写成“伏贴”;将“装潢”错写成“装璜”;将“游弋”错写成“游戈”;将“部署”错写成“布署”;将“缘分”错写成“缘份”;将“震慑”错写成“震摄”;将“逡巡”错写成“梭巡”;将“惊蛰”错写成“惊蜇”;将“蜂蜇”(音遮)错写成“蜂蛰”(音折)。满好,很多人错误地写作“蛮好”。这与江浙人、上海人把“满”念作“蛮”有关,起误导作用。美满才是好,野蛮如何好得起来?一、容易写错的词将“服帖”错写成“伏贴”;92第四节说词组词组多数就是成语,因为说的人多了,约定俗成就变作成语了。两个词以上为词组,如“新社会”;“打扫卫生”;“整顿纪律”;“轰轰烈烈”;“亦步亦趋”;“分崩离析”等。第四节说词组词组多数就是成语,因为说的人多了,约定俗成就变93一、容易读错的成语心宽体胖,很多人错误地把“胖”念作“胖”,其实这里应该念作“旁”(páng)。“胖”,此处意为“广”,“心宽体胖”指心情舒畅,身体健康的意思。大雨滂沱,很多人错误地把“滂”念作“旁”,其实这里应该念作“乓”(pāng)。“大雨滂沱”,形容雨大而多的样子。一、容易读错的成语心宽体胖,很多人错误地把“胖”念作“胖”,94一、容易读错的成语方兴未艾,方:正在;兴:起始;艾:停止,完结。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自怨自艾(音Yì),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专指悔恨自己。一、容易读错的成语95一、容易读错的成语汉朝司马迁在《史记·张丞相列传》里记载:周昌,沛县(今属江苏)人,与刘邦是一个县的老乡。官至御史大夫,封汾阴侯。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但他口吃,说起话来很费劲。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有一个宠妃叫戚姬,戚姬生了个儿子叫如意。刘邦就想废掉原来的太子,立如意为太子。于是上早朝时,刘邦就说了这件事。不料,众臣皆反对。周昌也出来说话,明确表示反对无故废太子。周昌本来说话就有点口吃,表达意思很吃力,最后说急了,他脱下官帽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在这里,期是“必”、“决定”的意思。周昌这一结巴,反而把满朝文武百官都逗笑了,刘邦也跟着笑了,于是这件事暂且被搁在一边。一、容易读错的成语汉朝司马迁在《史记·张丞相列传》里记载:96一、容易读错的成语“艾艾”来自三国时魏将邓艾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言语》里记载:“邓艾口吃,语称艾艾。”邓艾,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邓艾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阿斗投降。邓艾被胜利冲昏了头,他竟擅自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因此招司马昭的疑忌而被杀。不过在此前,他与司马昭的关系挺好。邓艾有口吃的毛病,说话时称自己是:“艾……艾……”。有一次他在洛阳参加司马昭的聚会,交谈时,他又开始“艾……艾……”。司马昭就跟他开玩笑:“你老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期期艾艾”的成语就这么产生了。一、容易读错的成语“艾艾”来自三国时魏将邓艾的故事。南朝宋·97一、容易读错的成语虚与委蛇(音xūyǔwēiyí)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明代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志》,里面有这么一个典故。说是齐桓公在一个大泽边打猎时碰鬼了,回来后一蹶不振,长卧不起,他的丞相管仲到处寻找高人,希望能知道他的主人遇到的是一个什么鬼。结果有一个荷笠悬鹑的人说他知道。荷笠悬鹑是什么意思?荷就是背着锄头,笠就是戴着斗笠,悬鹑就是穿着破烂衣裳。真是人不可貌相,就是这样一个人,对着桓公侃侃而谈。桓公曰:“然而有鬼否?”对曰:“有之。水有‘罔象’(传说中的一种水怪),丘有‘峷’((shēn,传说中的兽名),山有‘夔’(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野有‘彷徨’,泽有‘委蛇’。”桓公曰:“汝试言委蛇之状。”对曰:“夫委蛇者,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轰车之声,闻则捧其首而立。此不轻见,见之者必霸天下。”桓公辗然而笑,不觉起立曰:“此正寡人所见也!”于是顿觉精神开爽,不知病之何往矣。一、容易读错的成语虚与委蛇(音xūyǔwēiyí)98一、容易读错的成语形同陌路:指曾经熟悉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交往。通常指至交、至爱分手。这个成语多数人不会读错,也理解陌路,意指陌生的路人。但往往不知阡陌具体为何意?阡:田间南北方向的小路。陌: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一、容易读错的成语形同陌路:指曾经熟悉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99二、容易写错的成语将“优哉游哉”错写成“悠哉悠哉”;将“好高骛远”错写成“好高鹜远”;将“伶牙俐齿”错写成“伶牙利齿”。备受鼓舞,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倍受鼓舞”。备,指的是无所不至——到处都受鼓舞。白头偕老,很多人错误地写作“白头携老”。偕是“一同”的意思,不是携带。矫揉造作,很多人错写作“矫柔造作”。矫是把直的弄弯了,揉是把弯的弄直了,和柔字没有关系。二、容易写错的成语将“优哉游哉”错写成“悠哉悠哉”;将“好高100二、容易写错的成语拈花惹草,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沾花惹草”。这大概是很多人错把拈字读作沾字的缘故。趋之若鹜,很多人错误地写作“趋之若骛”。鹜,指的是野鸭,鸭子;骛,指的是野马,马。跑得像鸭子一样乱糟糟的,怎么变成跑得像马一样迅疾?竭泽而渔,很多人错误地写作“竭泽而鱼”。一个是动词,渔,抓鱼——把水舀干了抓鱼;一个是名词,鱼,没有抓鱼的意思。欢度春节,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欢渡春节”。度是度过,不是渡过,过年又不是过河,你加水干什么?二、容易写错的成语拈花惹草,很多人错误地写作“沾花惹草”。这101二、容易写错的成语出其不意,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出奇不意”。饮鸩止渴,很多人错误地写作“饮鸠只渴”。鸩是传说中的一种鸟,它的羽毛有毒,用它的羽毛泡出来的酒毒性很大。所以鸩泛指毒酒。而斑鸠的羽毛是不会有毒的。戛然而止,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嘎然而止”。戛然,鸟鸣嘹亮,突止。二、容易写错的成语出其不意,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出奇不意”。102二、容易写错的词组声誉鹊起,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声誉雀起”。食不果腹,很多人错误地写作“食不裹腹”。一诺千金,很多人错误地写作“一诺千斤”。不能自已,很多人错误地写作“不能自己”。迫不及待,很多人错误地写作“迫不急待”。额手称庆,很多人错误地写作“额首称庆”。美轮美奂,很多人错误地写作“美伦美奂”。只用来形容建筑物高达华美,不能用来形容灯光、图画,更不能用来形容人了。二、容易写错的词组声誉鹊起,很多人错误地写作“声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