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好乡村建设专题讲座中共宿州市委党校宿州市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
2012年10月付文学美好乡村建设专题讲座中共宿州市委党校付文学1乡村建设培训2主要内容一、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二、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三、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四、美好乡村建设的保障措施主要内容一、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3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一)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战略举措一、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4
亳州:魏武广场亳州:魏武广场5淮北:新城区新貌
淮北:新城区新貌
6宿州:三角洲公园宿州:三角洲公园7乡村建设培训8乡村建设培训9乡村建设培训10乡村建设培训11统筹城乡统筹城乡12“三化同步”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13乡村建设培训14
(二)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创造性落实中央部署、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有力抓手
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不高:
——产业支撑不强——规划滞后——人居环境较差——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处在起步阶段——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二)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创造性落实中15
(三)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任务
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张宝顺
(三)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打造“三个强16经济强省经济强省17文化强省
宿州:闵子骞的“孝”文化强省宿州:闵子骞的“孝”18亳州:李绅《悯农》亳州:李绅《悯农》19生态强省生态强省20
(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21二、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一)22
(二)主要目标
1、生态宜居村庄美
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农民住房实用美观,中心村道路、电力、供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自然生态保护良好,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二)主要目标23
2、兴业富民生活美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产业水平大幅提升,农民就业创业空间不断拓展,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兴业富民生活美现代农业产24
3、文明和谐乡风生活美
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基本健全,乡村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农民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社会保持和谐稳定。3、文明和谐乡风生活美村25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三)基本原则262、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建设美好乡村,科学规划是龙头。2、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建设美好乡村,科273、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
既要促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和辐射,又要注意保持乡村特色。3、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既要促进基础28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沿淮淮北地区,农村人口规模较大,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应深入推进“三化同步”,积极稳妥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大力整治农村环境。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沿淮淮北地区29三、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一)实施村庄建设工程
要把中心村规划建设作为龙头工程,着力引导人口集聚。——张宝顺三、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一)实施村庄建设工程301、修编村庄布点规划
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完善基本乡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
1、修编村庄布点规划31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保留乡村特色,改善人居环境。
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保322、重点建设中心村
(1)建设模式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建设模式。美好乡村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4种模式。其中,中心村一般宜采用改造提升或拆迁新建模式。
中心村:并优先选择乡镇政府驻地村、特色产业村、交通干道沿线村、重点景区周边村、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城市规划区外的远郊村进行规划建设。保留的自然村一般宜采用旧村整治或特色保护模式。2、重点建设中心村33
——改造提升型村庄
主要指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对外交通条件,已有一定的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配套,周边用地能满足改扩建需求的村庄。规划在原有规模基础上进行改扩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庄环境,引导周边散落的居民点向村庄集中,有序推进改造提升。
——改造提升型村庄主要指具有较好的经济基34——拆迁新建型村庄
主要指因城镇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整治项目、采煤塌陷区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等)和村庄安全需要,必须进行整体拆迁的村庄。新建村庄应做到选址安全、布局合理,并按新型社区标准进行建设。其中,规划将被纳入城镇建设用地的村庄,应按城镇标准建设新社区。
——拆迁新建型村庄主要指因城镇建设、重35——旧村整治型村庄
主要指配套设施不完善但近期需要保留的村庄,规划重点是有步骤地开展危旧房改造,改善村庄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旧村整治型村庄主要指配套设施不完善但36
——特色保护型村庄
主要指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和自然景观等,需要保护的村庄。规划在保持村庄基础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美化村庄环境。
——特色保护型村庄主要指具有特殊人文37
(2)建设路径
皖北片区,包括亳州市、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该片区美好乡村建设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舒适人居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按照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强村庄整合和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建设路径38
(3)建设要求
——总体原则。在村庄建设和整治中,要坚持不破坏自然环境、不破坏自然水系、不破坏村庄肌理、不破坏传统风貌,做到尊重自然、注重安全、远近结合、因地制宜。
(3)建设要求39——选址布局。新建村庄的选址,应遵循“科学安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顺应自然、体现特色、保护文化、传承文明”的原则,便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尊重群众意愿,提倡相对集中。
乡村居民点和乡村住房选址,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保护区核心区域。——选址布局。新建村庄的选址,应遵循40村庄布局要按照融入自然、彰显特色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空间,保持绿色山野空间和自然景观,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俗及传统村落布局模式,结合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因素,形成地域性的乡村风貌。村庄布局要按照融入自然、彰显特色的原则,保41——建筑风貌。
一般要求。乡村住房建筑设计应针对乡村生产生活特点,体现“经济、适用、安全”,避免照搬城市住宅设计方法。建筑外观应充分考虑地方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体现多样性。建筑立面力求高低错落,进退变化,层次丰富,与周边环境相呼应,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乡村住房一般不宜超过三层,对于人均宅基地较少或建设用地较局促的乡村居民点,可结合实际确定建筑层数。公共配套建筑外观应尽量体现地方特色,使之成为村落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风貌。42
平面布局应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面积、通风、采光和朝向等要求。平面设计应提供灵活、可变的功能设计方案,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区域,为农户经营“农家乐”或“乡村酒店”预留条件。
平面布局应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满43
建筑风格。强化皖北、皖中、沿江、皖西、皖南片区的建筑风格特色。
皖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采用中原地区风格。建筑形式敦实、厚重、质朴、方整、规则,前后庭院开敞,围合度较高。墙体色彩深厚;屋顶坡度平缓,以偏青冷色调为主,部分区域可考虑红色。
建筑风格。强化皖北、皖中、沿江、皖西、皖44
皖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风格。保护型村庄应注重保护以祠堂为中心、布局紧凑的村落格局和传统建筑,做到修旧如旧。新建村庄应在保持粉墙黛瓦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尽量采用传统徽派建筑元素,注重与整体地理人文环境相融合。
皖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风格。保45(二)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要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建设生态家园。——张宝顺(二)实施环境整治工程要把乡46整治生活、生产、生态环境
中心村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11项公共服务包括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便民超市、农贸市场、公共服务中心(村“两委”及科技、就业、警务等便民服务场所)。4项基础设施即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
整治生活、生产、生态环境中心村配置“147
环境美化。乡村环境应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风光,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
村口景观。景观营造应自然、亲切、宜人,通过小品配置、植物造景、活动场地与建筑空间建设等,突出景观效果,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性风貌。
水体景观。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质环境。河道坡岸尽量随岸线自然走向,采用自然斜坡形式。滨水驳岸以生态驳岸形式为主,采用硬质驳岸的不宜过长,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滨水绿化以亲水型植物为主,丰富河岸景观环境美化。乡村环境应合理利用地形,48
绿化景观。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为绿化重点。道路两侧绿化以种植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宅院周边绿化景观应品种适应、尺度适宜。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应做到见缝插绿。绿化景观材料以本地品种、乡土材料为主,不宜采用维护成本高的绿化树种。注重保护古树名木。
村庄活动空间。结合乡村居民生产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适当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设施。注重营造和谐宜居的邻里交往空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村庄,合理设置游客休闲设施。
绿化景观。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49
庭院环境。庭院环境应注重对围墙、绿篱等围合构筑物和庭院出入口的美化处理,不宜采用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植物配植采用乔、灌、草结合方式。鼓励村民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
庭院环境。庭院环境应注重对围墙、绿篱50道路交通。道路选线应顺应地形,尽量利用原有乡村道路,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等不良工程地质条件,按交通需求合理确定道路宽度。主要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或其他硬质材料,次要道路路面采用石板、碎石、鹅卵石等乡土材料,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巷路面应采用传统建筑材料。结合邻里交往和休闲健身需求,合理布置村庄步行道。机耕道、巷、梯、坎、径、埂与主次道路连接处,应设置简易警示柱。
道路交通。道路选线应顺应地形,尽量利用原有51
给水。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应优先采用管网延伸供水。不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且具备水源条件的大、中型村庄,应采用独立集中供水。小型村庄和相邻村庄可结合实际采用区域集中供水,散户宜采用简易独立供水。选择水源时必须开展水资源勘查,保证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对村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实施保护。
给水。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应优先采52排水。在确保既有农田排灌水系不受影响及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雨水排放宜采用明沟方式,特殊区段(如人口密集区段等)可用管道或暗沟。
生产生活污水应由管沟收集,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新建村庄应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
排水。在确保既有农田排灌水系不受影响及防53燃料。在城镇供气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应同步敷设天然气管网。不具备生活供气条件的村庄,应优先推广使用新型燃具、灶具,倡导使用沼气、秸秆、农作物残弃物等燃料,鼓励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探索秸秆发酵沼气、大中型畜禽粪便处理沼气等集中供气试点和推广工作。
燃料。在城镇供气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应同步敷54环卫。按照“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逐步实现村庄垃圾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乡村地区医疗废弃物、突发性死亡畜禽、病害农作物等特别废弃物,应预留专门场地进行收集处理。中心村及旅游型村庄应设置水冲式公共厕所。
环卫。按照“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55
电气。村庄供电线路宜采用架空线方式,沿道路架设,特殊地段可结合地形合理确定路径。低压架空线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变压器及电气装置应满足相关安全要求。
电气。村庄供电线路宜采用架空线方式,沿道56
通信。中心村应设置有线电视节点,按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有线电视网方式组网。中心村实现光纤到村,村村通电话。
通信。中心村应设置有线电视节点,按光纤57
防灾减灾。应采取主动防灾方式,规划建设生命线工程及重要基础设施。大中型村庄道路应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并在较为开阔的安全地带设置避难场所。集中供水的村庄应布设消防栓等设施,不具备集中供水条件的,可利用既有水系或建设人工消防水池满足消防要求。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村庄防洪应达到当地和流域防洪标准,易涝地段应规划建设排涝设施。
防灾减灾。应采取主动防灾方式,规划建设生命58(三)实施兴业富民工程要把兴业富民作为根本目标,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美好乡村,产业是基础,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甚至会成为新一轮空心村。——张宝顺(三)实施兴业富民工程要把兴业富民作为根59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生产。淮北平原地区粮食生产集聚区,包括阜阳市、亳州市、淮南市、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规划形成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生产为主导,以中药材种植和桑果种植为特色,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配套的农业生产集聚区。
白术育苗基地
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生产。淮北平原地区粮食生60
1、发展特色产业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到2016年,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乡镇)比例达到50%以上。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业,形成特色旅游小城镇、乡村休闲度假区、旅游特色村、星级农家乐互动协调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1、发展特色产业61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大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创建力度。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向,重点支持对农民就业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62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和城镇集聚,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633、发展农村服务业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和连锁店建设,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直采配送等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模式。面向农村居民生活需要,积极发展通讯、文化、餐饮、旅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和服务,让农村居民安全、便利消费。3、发展农村服务业适应农村64
4、扶持农民就业创业
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工程,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农民职业技能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和落实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提升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管理水平,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4、扶持农民就业创业65
5、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制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政策,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支持引导各地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经营集体资金,探索以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现代公司组织,探索推进村企一体化建设。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可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资产为全体村民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民主管理、收益共享。5、壮大村级集体经济66(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671、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在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数量不减少、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以单个或多个自然村为单元,对田水路林村矿实行综合治理,采取集中连片整治的方法,整村推进,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依据土地整治规划,设置建新拆旧项目区,对村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出的农村建设用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规划继续作为建设用地的优先用于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经批准调剂给城镇使用的,其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全部用于美好乡村建设。1、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确保耕地682、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按照因地制宜、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要求,以提高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为目标,大力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建设,力争到2016年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3000万亩。2、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93、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应缴纳而留给地方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耕地占用税全额用于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探索建立土地出让金纯收益城乡统筹使用和分享机制。3、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70(五)实施管理创新工程
要把管理创新工程作为基本保障,着力营造和谐环境。——张宝顺(五)实施管理创新工程要把管理创新工程711、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结合村庄撤并,探索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组织设置模式。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加强农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建设,依法保障农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1、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结722、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引导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站、金融服务网点等向中心村布点,加快健全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建设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相结合,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有条件的可配备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2、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公共财733、提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的保护,发掘、保护、开发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传承弘扬具有安徽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
3、提培育乡村文明新风74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村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体育健身路径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75四、美好乡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多元投入力度
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改为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由省政府统筹安排,从每年2.65亿元增加到10亿元,2013年开始连续投入5年,并逐年增加,主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支持中心村规划建设;根据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异,省里实行有差别的以奖代补政策。
四、美好乡村建设的保障措施(一)加大多76
各市、县(市、区)都要设立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原则上每年每个市不少于5000万元,每个县(市、区)不少于1000万元,主要用于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治理。
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投资、捐助、认建等多种方式参与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各市、县(市、区)都要设立美好乡村建设77(二)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省每年安排到市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确保有不少于5%用于美好乡村建设。省下达的增减挂钩指标要优先安排被拆迁农户安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农村预留不少于10%的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指标。对于各地符合村庄规划但没有建设用地指标的,允许借贷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实行先建后补。(二)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78
探索建立建设用地指标市场交易平台,允许建设用地指标有偿调剂使用。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将耕地、山林、水面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将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通过招商引资、作价入股等形式,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土地、住房确权登记,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探索建立建设用地指标市场交易平台,79(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的做法。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加大选派选聘力度,逐步做到一村一名选派干部或大学生村官。
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选拔村干部,选拔一些长期在村任职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入乡镇党政班子。(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80
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不断提高乡村干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能力和本领。
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村级组织运转、村干部报酬、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大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和扩大“阳光村务工程”成果,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不断提高81(四)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省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省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省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规划建设、资金整合、产业发展、土地整治、公共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和乡风文明建设等6个指导组。各指导组及相关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四)健全工作推进机制82
市、县(市、区)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美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将美好乡村建设纳入各级党政干部综合考核,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作为拨付以奖代补资金的主要依据。建立各级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村结对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市、县(市、区)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83
84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85美好乡村建设专题讲座中共宿州市委党校宿州市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
2012年10月付文学美好乡村建设专题讲座中共宿州市委党校付文学86乡村建设培训87主要内容一、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二、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三、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四、美好乡村建设的保障措施主要内容一、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88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一)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战略举措一、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89
亳州:魏武广场亳州:魏武广场90淮北:新城区新貌
淮北:新城区新貌
91宿州:三角洲公园宿州:三角洲公园92乡村建设培训93乡村建设培训94乡村建设培训95乡村建设培训96统筹城乡统筹城乡97“三化同步”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98乡村建设培训99
(二)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创造性落实中央部署、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有力抓手
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不高:
——产业支撑不强——规划滞后——人居环境较差——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处在起步阶段——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二)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创造性落实中100
(三)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任务
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张宝顺
(三)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打造“三个强101经济强省经济强省102文化强省
宿州:闵子骞的“孝”文化强省宿州:闵子骞的“孝”103亳州:李绅《悯农》亳州:李绅《悯农》104生态强省生态强省105
(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106二、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一)107
(二)主要目标
1、生态宜居村庄美
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农民住房实用美观,中心村道路、电力、供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自然生态保护良好,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二)主要目标108
2、兴业富民生活美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产业水平大幅提升,农民就业创业空间不断拓展,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兴业富民生活美现代农业产109
3、文明和谐乡风生活美
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基本健全,乡村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农民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社会保持和谐稳定。3、文明和谐乡风生活美村110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三)基本原则1112、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建设美好乡村,科学规划是龙头。2、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建设美好乡村,科1123、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
既要促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和辐射,又要注意保持乡村特色。3、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既要促进基础113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沿淮淮北地区,农村人口规模较大,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应深入推进“三化同步”,积极稳妥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大力整治农村环境。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沿淮淮北地区114三、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一)实施村庄建设工程
要把中心村规划建设作为龙头工程,着力引导人口集聚。——张宝顺三、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一)实施村庄建设工程1151、修编村庄布点规划
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完善基本乡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
1、修编村庄布点规划116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保留乡村特色,改善人居环境。
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保1172、重点建设中心村
(1)建设模式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建设模式。美好乡村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4种模式。其中,中心村一般宜采用改造提升或拆迁新建模式。
中心村:并优先选择乡镇政府驻地村、特色产业村、交通干道沿线村、重点景区周边村、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城市规划区外的远郊村进行规划建设。保留的自然村一般宜采用旧村整治或特色保护模式。2、重点建设中心村118
——改造提升型村庄
主要指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对外交通条件,已有一定的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配套,周边用地能满足改扩建需求的村庄。规划在原有规模基础上进行改扩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庄环境,引导周边散落的居民点向村庄集中,有序推进改造提升。
——改造提升型村庄主要指具有较好的经济基119——拆迁新建型村庄
主要指因城镇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整治项目、采煤塌陷区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等)和村庄安全需要,必须进行整体拆迁的村庄。新建村庄应做到选址安全、布局合理,并按新型社区标准进行建设。其中,规划将被纳入城镇建设用地的村庄,应按城镇标准建设新社区。
——拆迁新建型村庄主要指因城镇建设、重120——旧村整治型村庄
主要指配套设施不完善但近期需要保留的村庄,规划重点是有步骤地开展危旧房改造,改善村庄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旧村整治型村庄主要指配套设施不完善但121
——特色保护型村庄
主要指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和自然景观等,需要保护的村庄。规划在保持村庄基础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美化村庄环境。
——特色保护型村庄主要指具有特殊人文122
(2)建设路径
皖北片区,包括亳州市、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该片区美好乡村建设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舒适人居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按照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强村庄整合和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建设路径123
(3)建设要求
——总体原则。在村庄建设和整治中,要坚持不破坏自然环境、不破坏自然水系、不破坏村庄肌理、不破坏传统风貌,做到尊重自然、注重安全、远近结合、因地制宜。
(3)建设要求124——选址布局。新建村庄的选址,应遵循“科学安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顺应自然、体现特色、保护文化、传承文明”的原则,便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尊重群众意愿,提倡相对集中。
乡村居民点和乡村住房选址,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保护区核心区域。——选址布局。新建村庄的选址,应遵循125村庄布局要按照融入自然、彰显特色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空间,保持绿色山野空间和自然景观,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俗及传统村落布局模式,结合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因素,形成地域性的乡村风貌。村庄布局要按照融入自然、彰显特色的原则,保126——建筑风貌。
一般要求。乡村住房建筑设计应针对乡村生产生活特点,体现“经济、适用、安全”,避免照搬城市住宅设计方法。建筑外观应充分考虑地方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体现多样性。建筑立面力求高低错落,进退变化,层次丰富,与周边环境相呼应,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乡村住房一般不宜超过三层,对于人均宅基地较少或建设用地较局促的乡村居民点,可结合实际确定建筑层数。公共配套建筑外观应尽量体现地方特色,使之成为村落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风貌。127
平面布局应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面积、通风、采光和朝向等要求。平面设计应提供灵活、可变的功能设计方案,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区域,为农户经营“农家乐”或“乡村酒店”预留条件。
平面布局应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满128
建筑风格。强化皖北、皖中、沿江、皖西、皖南片区的建筑风格特色。
皖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采用中原地区风格。建筑形式敦实、厚重、质朴、方整、规则,前后庭院开敞,围合度较高。墙体色彩深厚;屋顶坡度平缓,以偏青冷色调为主,部分区域可考虑红色。
建筑风格。强化皖北、皖中、沿江、皖西、皖129
皖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风格。保护型村庄应注重保护以祠堂为中心、布局紧凑的村落格局和传统建筑,做到修旧如旧。新建村庄应在保持粉墙黛瓦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尽量采用传统徽派建筑元素,注重与整体地理人文环境相融合。
皖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风格。保130(二)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要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建设生态家园。——张宝顺(二)实施环境整治工程要把乡131整治生活、生产、生态环境
中心村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11项公共服务包括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便民超市、农贸市场、公共服务中心(村“两委”及科技、就业、警务等便民服务场所)。4项基础设施即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
整治生活、生产、生态环境中心村配置“1132
环境美化。乡村环境应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风光,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
村口景观。景观营造应自然、亲切、宜人,通过小品配置、植物造景、活动场地与建筑空间建设等,突出景观效果,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性风貌。
水体景观。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质环境。河道坡岸尽量随岸线自然走向,采用自然斜坡形式。滨水驳岸以生态驳岸形式为主,采用硬质驳岸的不宜过长,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滨水绿化以亲水型植物为主,丰富河岸景观环境美化。乡村环境应合理利用地形,133
绿化景观。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为绿化重点。道路两侧绿化以种植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宅院周边绿化景观应品种适应、尺度适宜。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应做到见缝插绿。绿化景观材料以本地品种、乡土材料为主,不宜采用维护成本高的绿化树种。注重保护古树名木。
村庄活动空间。结合乡村居民生产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适当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设施。注重营造和谐宜居的邻里交往空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村庄,合理设置游客休闲设施。
绿化景观。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134
庭院环境。庭院环境应注重对围墙、绿篱等围合构筑物和庭院出入口的美化处理,不宜采用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植物配植采用乔、灌、草结合方式。鼓励村民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
庭院环境。庭院环境应注重对围墙、绿篱135道路交通。道路选线应顺应地形,尽量利用原有乡村道路,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等不良工程地质条件,按交通需求合理确定道路宽度。主要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或其他硬质材料,次要道路路面采用石板、碎石、鹅卵石等乡土材料,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巷路面应采用传统建筑材料。结合邻里交往和休闲健身需求,合理布置村庄步行道。机耕道、巷、梯、坎、径、埂与主次道路连接处,应设置简易警示柱。
道路交通。道路选线应顺应地形,尽量利用原有136
给水。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应优先采用管网延伸供水。不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且具备水源条件的大、中型村庄,应采用独立集中供水。小型村庄和相邻村庄可结合实际采用区域集中供水,散户宜采用简易独立供水。选择水源时必须开展水资源勘查,保证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对村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实施保护。
给水。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应优先采137排水。在确保既有农田排灌水系不受影响及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雨水排放宜采用明沟方式,特殊区段(如人口密集区段等)可用管道或暗沟。
生产生活污水应由管沟收集,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新建村庄应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
排水。在确保既有农田排灌水系不受影响及防138燃料。在城镇供气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应同步敷设天然气管网。不具备生活供气条件的村庄,应优先推广使用新型燃具、灶具,倡导使用沼气、秸秆、农作物残弃物等燃料,鼓励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探索秸秆发酵沼气、大中型畜禽粪便处理沼气等集中供气试点和推广工作。
燃料。在城镇供气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应同步敷139环卫。按照“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逐步实现村庄垃圾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乡村地区医疗废弃物、突发性死亡畜禽、病害农作物等特别废弃物,应预留专门场地进行收集处理。中心村及旅游型村庄应设置水冲式公共厕所。
环卫。按照“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140
电气。村庄供电线路宜采用架空线方式,沿道路架设,特殊地段可结合地形合理确定路径。低压架空线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变压器及电气装置应满足相关安全要求。
电气。村庄供电线路宜采用架空线方式,沿道141
通信。中心村应设置有线电视节点,按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有线电视网方式组网。中心村实现光纤到村,村村通电话。
通信。中心村应设置有线电视节点,按光纤142
防灾减灾。应采取主动防灾方式,规划建设生命线工程及重要基础设施。大中型村庄道路应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并在较为开阔的安全地带设置避难场所。集中供水的村庄应布设消防栓等设施,不具备集中供水条件的,可利用既有水系或建设人工消防水池满足消防要求。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村庄防洪应达到当地和流域防洪标准,易涝地段应规划建设排涝设施。
防灾减灾。应采取主动防灾方式,规划建设生命143(三)实施兴业富民工程要把兴业富民作为根本目标,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美好乡村,产业是基础,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甚至会成为新一轮空心村。——张宝顺(三)实施兴业富民工程要把兴业富民作为根144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生产。淮北平原地区粮食生产集聚区,包括阜阳市、亳州市、淮南市、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规划形成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生产为主导,以中药材种植和桑果种植为特色,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配套的农业生产集聚区。
白术育苗基地
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生产。淮北平原地区粮食生145
1、发展特色产业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到2016年,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乡镇)比例达到50%以上。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业,形成特色旅游小城镇、乡村休闲度假区、旅游特色村、星级农家乐互动协调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1、发展特色产业146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大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创建力度。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向,重点支持对农民就业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147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和城镇集聚,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1483、发展农村服务业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和连锁店建设,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直采配送等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模式。面向农村居民生活需要,积极发展通讯、文化、餐饮、旅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和服务,让农村居民安全、便利消费。3、发展农村服务业适应农村149
4、扶持农民就业创业
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工程,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农民职业技能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和落实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提升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管理水平,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4、扶持农民就业创业150
5、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制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政策,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支持引导各地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经营集体资金,探索以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现代公司组织,探索推进村企一体化建设。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可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资产为全体村民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民主管理、收益共享。5、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51(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1521、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在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数量不减少、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以单个或多个自然村为单元,对田水路林村矿实行综合治理,采取集中连片整治的方法,整村推进,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依据土地整治规划,设置建新拆旧项目区,对村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出的农村建设用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规划继续作为建设用地的优先用于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经批准调剂给城镇使用的,其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全部用于美好乡村建设。1、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确保耕地1532、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按照因地制宜、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要求,以提高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为目标,大力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建设,力争到2016年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3000万亩。2、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543、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应缴纳而留给地方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耕地占用税全额用于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探索建立土地出让金纯收益城乡统筹使用和分享机制。3、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155(五)实施管理创新工程
要把管理创新工程作为基本保障,着力营造和谐环境。——张宝顺(五)实施管理创新工程要把管理创新工程1561、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结合村庄撤并,探索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组织设置模式。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加强农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建设,依法保障农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1、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结1572、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引导小学、幼儿园、卫生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 畜牧业对农村社会教育发展的支持考核试卷
- 危险品仓储的运输安全管理与监控考核试卷
- DB11T 451-2017 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供应站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 DB11∕T 1817-2021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铺装层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幼儿园安全卫生宣传材料
- 广东省湛江市十校联考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员工职业发展培训总结报告
- 团队冲突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工学院《空间设计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学年高中主题班会燃激情之烈火拓青春之华章 课件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健康伴我行课件
- 市政管道开槽施工-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
- 居住建筑户型分析
- 机电一体化职业生涯
- 中国电信新疆公司竞聘考试试题
- 妇科护理进修汇报
- 新团员团课培训课件
- 学校篮球教练外聘协议书
- 工作流程改进汇报
- 浙教版六年级劳动项目三-任务二《创意班规巧设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