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锡市
五里湖“净水渔业”技术示范项目承担单位:无锡市农林局技术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市
五里湖“净水渔业”技术示范项目承担单位:无锡1项目由来
“五里湖保水渔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锡发改农[2006]第15号),由无锡市农林局承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协作。
项目由来“五里湖保水渔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无锡市2项目的重大意义
依据无锡市“打太湖牌,建山水城”的城市发展战略,蠡湖地区已于2002年起实施了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环境治理综合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拟在“城中湖”——五里湖,实施“净水渔业”项目达到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建立有机水产品的种质产业基地,实现五里湖水体多功能的服务价值,维持稳定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项目的重大意义依据无锡市“打太湖牌,建山水城”的城市发展3五里湖简介
湖泊概况
五里湖又名蠡湖,是太湖伸入无锡市的内湖,位于市区西南郊,属浅水型湖泊。湖泊大体呈葫芦状,东西长约6.0km,南北宽0.3-1.8km,面积约8.6km2,湖底高程0.5-1.5m。五里湖沿线支流众多,主要河道有骂蠡港、曹王泾、板桥港、长广溪等,连通的河道上目前均建有控制水闸。
水文特征
五里湖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2.3毫米,无锡站的多年平均水位为3.06米,历史最高水位为4.88米,最低水位为1.92米,五十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4.53米;湖泊正常蓄水位为3.30米左右,平均水深1.60米,相应库容约为1500万立方米。
水质评价
水质综合评价为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湖泊营养程度综合评价为富营养。
生态与资源特征
五里湖现有浮游动物有8种,浮游植物有36种,以颤藻、直链藻、萼花臂尾轮虫、水蚤等为主;底栖动物有3种,分别为摇蚊比幼虫、双翅目幼虫和颤蚓。湖区原渔业生产主要通过放养鱼种而捕捞商品鱼,放养的主要为鲢、鳙鱼种。此外,五里湖是许多鸟类的生活场所。
“十五”期间的环境综合整治
从上世纪60年代起,由于忽视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污水直接入湖外、大面积围湖造田,围网养殖等渔业无序开发,使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五里湖水质综合评价为劣Ⅴ类、重富营养型湖泊。2002年起,在市政府领导下,对五里湖进行了有序的环境整治,使蠡湖水质开始逐步改善。
五里湖简介湖泊概况水文特征水质评价生态与资源4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简介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水体中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水域生态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
链接
2002年,蠡湖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拉开序幕,主要对西五里湖有序实施了退渔还湖、生态清淤、动力调水、拦污截污、生态修复和湖岸整治工程,使五里湖水面6.4平方公里增加到8.6平方公里,水质开始逐步改善。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简介水体富营养化链接5生态清淤和退渔还湖工程蠡湖清淤总面积5.7平方公里,平均清淤厚度0.5米,累计清淤248万立方米
清塘还湖2437亩鱼池,挖运土石方225.52万方,退渔、退地还湖工程面积3282亩,五里湖面积由6.4平方公里扩大为8.6平方公里,水体流动和自净能力提高,污染负荷减少。生态清淤和退渔还湖工程蠡湖清淤总面积5.7平方公里,平均清淤6生态修复工程与国家科技部联合开发研究适合五里湖污染底泥疏浚与生态重建的成套技术(863工程),主要是通过放养能吸收富营养物质的动植物,降低太湖水的富营养度。
2005年西五里湖大水体生态重建与系统稳定化示范工程启动,种植美人蕉、水竹、鸢尾、空心菜、黑麦草、菖蒲、睡莲等31万多株,种植黑藻、马眼子菜、微齿眼子草、孤尾草、金鱼草等500多万株,种植人工水草500多立方米。生态修复工程与国家科技部联合开发研究适合五里湖污染底7梅梁湖调水泵站调水示意图梅梁湖五里湖梅梁湖调水泵站已于二00四年四月底试运行。调水流量可达50立方米/秒。动力换水和污水截流结合蠡湖地区的骨干路网建设,铺设截污管网。梅梁湖调水泵站调水示意图梅梁湖五里湖梅梁湖调水泵站已8污水处理无锡市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0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近60万吨。另有10多座污水处理厂在建。污水处理无锡市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0座,9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地建设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地建设10西五里湖
生态重建2005年9月19~26日对2.87km2区的监测显示ABFEDCA区B区C区D区E区F区水生植物覆盖度(%)75472582.58075生物多样性0.74~1.212.0~2.132.66~2.179指数H′0.92~1.411.29~2.272.33~2.86
一般/贫乏贫乏/一般较丰富较丰富较丰富较丰富西五里湖
生态重建2005年9月19~211水质污染程度综合评价图例高锰酸盐指数Ⅱ类Ⅲ类化学需氧量Ⅱ类Ⅲ类Ⅳ类氨氮Ⅱ类Ⅲ类总磷Ⅳ类Ⅴ类总氮Ⅲ类Ⅴ类劣Ⅴ类水质类别Ⅳ类Ⅴ类劣Ⅴ类综合污染指数数值5.66.19.38.98.67.99.34.97.6西五里湖东五里湖(2005-9月)水质污染程度综合评价图例数值5.66.12前期基础工作小结
综合治理(主要在西五里湖)是通过外源性的水质调控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2005年7月-12月,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对五里湖水环境进行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
溶解氧为Ⅱ类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为Ⅲ类氨氮Ⅴ类、总磷Ⅳ类,总氮劣Ⅴ类
西五里湖在“十五”期间,已作了大量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较好基础,水质在变清。前期基础工作小结综合治理(主要在西五里湖)13
五里湖水质中氮、磷含量举高不下,非外源性方法可治理的。
东五里湖除已禁止养鱼外,尚未开展系统的生态修复工作。以内源性的“以渔治水、以渔养水和以渔净水”是去除氮、磷的较好方法,已被实践证明。
西五里湖的生态修复以种植、移栽水生植物为主,其效益尚需3~5年后才能显示。对五里湖特殊的生态环境,需运用生物内源性手段(即渔业行为)调控水质中的氮、磷含量,达到外源性手段所不能及的目的。五里湖水质中氮、磷含量举高不下,非外源性方法可治理的。东14“净水渔业”的理念
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水体特定的环境条件,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通过选择适当的鱼、虾、贝类进行人工放养,修复该水域被破坏的水生动物群落组成,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障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既保护水环境,又能充分利用水体的渔产力的一种渔业生产方式。
“鱼水情”的理解鱼儿离不开水;反之,水中有鱼是好水,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链接“净水渔业”的理念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水体特定的15“净水渔业”的依据水体自净能力鱼类和其他许多水生生物都是天然水域中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通过食物网络关系与物能流动,转化氮、磷等营养性物质,是水体生物自净的基础。
生产实践和围隔实验累次表明,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鲢、鳙鱼)和底栖动物(河蚬、蚌等)对水体中浮游生物有控制效应,可抑制蓝藻的生长,让水中的氮、磷通过营养级的转化,最终以鱼产量的形式得到固定,当捕捞出水体时就移出了氮和磷。这是生物控藻技术之一。链接“净水渔业”的依据水体自净能力生产实践和围隔16滤食性鱼、贝类的生物控藻理论示意图(非经典)滤食性鱼、贝类的生物控藻理论示意图(非经典)17凶猛鱼类控藻理论示意图(经典)凶猛鱼类控藻理论示意图(经典)18国内的成功案例武汉东湖(32km2)
从20世纪70年代到1984年,夏天东湖的水表面都覆盖着难看又难闻的蓝藻水华。但1985年起蓝藻水华消失,至今未出现过。原因探索鲢、鳙鱼对浮游动植物的高强度摄食力使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和蓝藻生物量明显下降。链接鱼种放养密度:46~50g/m3鲢、鳙鱼种放养量与规格鱼产量(kg/hm2)国内的成功案例武汉东湖(32km2)链接鱼种放养密度:46~19杭州千岛湖1998年西北湖区和中心湖区曾发生过“水华”。1999年起,在西北湖区发展了300亩培育2龄鲢、鳙鱼种的网箱养殖;在中心湖区建成21.7万亩网围养殖区,连续三年投放2160吨的鲢、鳙鱼种并禁捕,达到了“水华”消失。现该区为鲢、鳙鱼轮放轮捕区。链接鲢、鳙鱼年捕2000吨(4龄以上鱼),年放约500吨2龄鱼种。杭州千岛湖1998年西北湖区和中心湖区曾发生过“水华”。20五里湖实施“净水渔业”的方案
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
鱼、虾、贝类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鱼、虾、贝类在生态修复中作用跟踪研究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实时监测与评价。五里湖水产品质量的检测与评价
主要内容1、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五里湖实施“净水渔业”的方案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现状调21
净水渔业品种研究鱼、虾、贝类的增殖与移植增殖效果研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研究
现有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分析建立遗传资源保护和遗传多样性的科学评价体系五里湖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动态跟踪监测4、科学管理研究与示范
2、净水渔业增殖技术研究与示范3、五里湖生物多样性及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水生生物的捕捞技术与管理
湖区生态调控管理技术研究净水渔业品种研究现有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分析4、科学管理研22技术路线五里湖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评估和制定净水渔业技术规划种质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主体渔业生物种质遗传性研究实施增殖、移植技术“水-鱼-草-土”之物流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群落稳定性分析生态效应分析以渔修复与保护水环境示范技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监测增殖效果跟踪监测水环境与净水渔业生物适应性净水渔业生物筛选鱼虾贝类增殖、移植品种确定技术路线五里湖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评估和制定净水渔业23关键技术生态评估与养殖容量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制定净水渔业生物品种确定物种遗传性与种质的保护技术科学管理关键技术生态评估与养殖容量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24项目的
任务分工环境监测由农业部长江下游环境监测站承担。生物多样性放流由无锡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承担。物种种质保护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世界鱼类中心遗传分中心”承担。渔政管理
由无锡市农林局渔政处承担。项目承担单位:无锡市农林局技术依托单位: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项目组制定计划、组织分工、监督实施、数据汇总与分析、汇报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调整进程、年度小结与项目总结。项目的
任务分工环境监测由农业部长江下游环境25项目时间与目标
项目实施期限预期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参数
完成东五里湖本底调查和净水渔业技术规范制定。五里湖水质质量明显改善,氮、磷总量消减8%~10%。实现渔业增殖量年10%以上,其中有机水产品占50%以上。项目完成后,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1个等级(其中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每年提升1%)。
2006年-2010年项目时间与目标项目实施期限预期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参数完26分年度计划2006年
7月起,开展五里湖现有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每月1次(包括水、种、饵);半年生态评估与净水水生生物筛选、确定;建立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分子工具,并检测五里湖生物多样性现状。2007年1-6月,继续上年本底调查;全年生态评估;7月起实施常规动态监测,每季度一次;制定2007-2010年净水渔业技术规划,通过专家论证;人工放养净水的鱼、虾、贝苗种3~5种;全湖禁捕,提出科学管理措施。2008年五里湖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常规监测,年底评估;继续增加放养品种2~4种;设置人工模拟的、观赏性的鱼巢等增殖措施;增殖、移植种类的生长和品质检测;完善管理制度。2009年五里湖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水产品质量评价;“以渔净水”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生态效益;确定净水生物品种的较佳起捕规格,分析增殖效果,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五里湖净水品种的种质资源,保护技术和生物多样性修复生态的经验;2010年项目验收、鉴定。分年度计划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7谢谢!请各位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五里湖“净水渔业”技术示范》课题组2006年6月特别感谢:无锡市蠡湖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谢谢!请各位领导、专家《五里湖“净水渔业”技术示范》28无锡市
五里湖“净水渔业”技术示范项目承担单位:无锡市农林局技术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市
五里湖“净水渔业”技术示范项目承担单位:无锡29项目由来
“五里湖保水渔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锡发改农[2006]第15号),由无锡市农林局承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协作。
项目由来“五里湖保水渔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无锡市30项目的重大意义
依据无锡市“打太湖牌,建山水城”的城市发展战略,蠡湖地区已于2002年起实施了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环境治理综合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拟在“城中湖”——五里湖,实施“净水渔业”项目达到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建立有机水产品的种质产业基地,实现五里湖水体多功能的服务价值,维持稳定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项目的重大意义依据无锡市“打太湖牌,建山水城”的城市发展31五里湖简介
湖泊概况
五里湖又名蠡湖,是太湖伸入无锡市的内湖,位于市区西南郊,属浅水型湖泊。湖泊大体呈葫芦状,东西长约6.0km,南北宽0.3-1.8km,面积约8.6km2,湖底高程0.5-1.5m。五里湖沿线支流众多,主要河道有骂蠡港、曹王泾、板桥港、长广溪等,连通的河道上目前均建有控制水闸。
水文特征
五里湖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2.3毫米,无锡站的多年平均水位为3.06米,历史最高水位为4.88米,最低水位为1.92米,五十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4.53米;湖泊正常蓄水位为3.30米左右,平均水深1.60米,相应库容约为1500万立方米。
水质评价
水质综合评价为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湖泊营养程度综合评价为富营养。
生态与资源特征
五里湖现有浮游动物有8种,浮游植物有36种,以颤藻、直链藻、萼花臂尾轮虫、水蚤等为主;底栖动物有3种,分别为摇蚊比幼虫、双翅目幼虫和颤蚓。湖区原渔业生产主要通过放养鱼种而捕捞商品鱼,放养的主要为鲢、鳙鱼种。此外,五里湖是许多鸟类的生活场所。
“十五”期间的环境综合整治
从上世纪60年代起,由于忽视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污水直接入湖外、大面积围湖造田,围网养殖等渔业无序开发,使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五里湖水质综合评价为劣Ⅴ类、重富营养型湖泊。2002年起,在市政府领导下,对五里湖进行了有序的环境整治,使蠡湖水质开始逐步改善。
五里湖简介湖泊概况水文特征水质评价生态与资源32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简介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水体中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水域生态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
链接
2002年,蠡湖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拉开序幕,主要对西五里湖有序实施了退渔还湖、生态清淤、动力调水、拦污截污、生态修复和湖岸整治工程,使五里湖水面6.4平方公里增加到8.6平方公里,水质开始逐步改善。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简介水体富营养化链接33生态清淤和退渔还湖工程蠡湖清淤总面积5.7平方公里,平均清淤厚度0.5米,累计清淤248万立方米
清塘还湖2437亩鱼池,挖运土石方225.52万方,退渔、退地还湖工程面积3282亩,五里湖面积由6.4平方公里扩大为8.6平方公里,水体流动和自净能力提高,污染负荷减少。生态清淤和退渔还湖工程蠡湖清淤总面积5.7平方公里,平均清淤34生态修复工程与国家科技部联合开发研究适合五里湖污染底泥疏浚与生态重建的成套技术(863工程),主要是通过放养能吸收富营养物质的动植物,降低太湖水的富营养度。
2005年西五里湖大水体生态重建与系统稳定化示范工程启动,种植美人蕉、水竹、鸢尾、空心菜、黑麦草、菖蒲、睡莲等31万多株,种植黑藻、马眼子菜、微齿眼子草、孤尾草、金鱼草等500多万株,种植人工水草500多立方米。生态修复工程与国家科技部联合开发研究适合五里湖污染底35梅梁湖调水泵站调水示意图梅梁湖五里湖梅梁湖调水泵站已于二00四年四月底试运行。调水流量可达50立方米/秒。动力换水和污水截流结合蠡湖地区的骨干路网建设,铺设截污管网。梅梁湖调水泵站调水示意图梅梁湖五里湖梅梁湖调水泵站已36污水处理无锡市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0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近60万吨。另有10多座污水处理厂在建。污水处理无锡市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0座,37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地建设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地建设38西五里湖
生态重建2005年9月19~26日对2.87km2区的监测显示ABFEDCA区B区C区D区E区F区水生植物覆盖度(%)75472582.58075生物多样性0.74~1.212.0~2.132.66~2.179指数H′0.92~1.411.29~2.272.33~2.86
一般/贫乏贫乏/一般较丰富较丰富较丰富较丰富西五里湖
生态重建2005年9月19~239水质污染程度综合评价图例高锰酸盐指数Ⅱ类Ⅲ类化学需氧量Ⅱ类Ⅲ类Ⅳ类氨氮Ⅱ类Ⅲ类总磷Ⅳ类Ⅴ类总氮Ⅲ类Ⅴ类劣Ⅴ类水质类别Ⅳ类Ⅴ类劣Ⅴ类综合污染指数数值5.66.19.38.98.67.99.34.97.6西五里湖东五里湖(2005-9月)水质污染程度综合评价图例数值5.66.40前期基础工作小结
综合治理(主要在西五里湖)是通过外源性的水质调控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2005年7月-12月,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对五里湖水环境进行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
溶解氧为Ⅱ类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为Ⅲ类氨氮Ⅴ类、总磷Ⅳ类,总氮劣Ⅴ类
西五里湖在“十五”期间,已作了大量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较好基础,水质在变清。前期基础工作小结综合治理(主要在西五里湖)41
五里湖水质中氮、磷含量举高不下,非外源性方法可治理的。
东五里湖除已禁止养鱼外,尚未开展系统的生态修复工作。以内源性的“以渔治水、以渔养水和以渔净水”是去除氮、磷的较好方法,已被实践证明。
西五里湖的生态修复以种植、移栽水生植物为主,其效益尚需3~5年后才能显示。对五里湖特殊的生态环境,需运用生物内源性手段(即渔业行为)调控水质中的氮、磷含量,达到外源性手段所不能及的目的。五里湖水质中氮、磷含量举高不下,非外源性方法可治理的。东42“净水渔业”的理念
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水体特定的环境条件,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通过选择适当的鱼、虾、贝类进行人工放养,修复该水域被破坏的水生动物群落组成,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障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既保护水环境,又能充分利用水体的渔产力的一种渔业生产方式。
“鱼水情”的理解鱼儿离不开水;反之,水中有鱼是好水,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链接“净水渔业”的理念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水体特定的43“净水渔业”的依据水体自净能力鱼类和其他许多水生生物都是天然水域中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通过食物网络关系与物能流动,转化氮、磷等营养性物质,是水体生物自净的基础。
生产实践和围隔实验累次表明,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鲢、鳙鱼)和底栖动物(河蚬、蚌等)对水体中浮游生物有控制效应,可抑制蓝藻的生长,让水中的氮、磷通过营养级的转化,最终以鱼产量的形式得到固定,当捕捞出水体时就移出了氮和磷。这是生物控藻技术之一。链接“净水渔业”的依据水体自净能力生产实践和围隔44滤食性鱼、贝类的生物控藻理论示意图(非经典)滤食性鱼、贝类的生物控藻理论示意图(非经典)45凶猛鱼类控藻理论示意图(经典)凶猛鱼类控藻理论示意图(经典)46国内的成功案例武汉东湖(32km2)
从20世纪70年代到1984年,夏天东湖的水表面都覆盖着难看又难闻的蓝藻水华。但1985年起蓝藻水华消失,至今未出现过。原因探索鲢、鳙鱼对浮游动植物的高强度摄食力使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和蓝藻生物量明显下降。链接鱼种放养密度:46~50g/m3鲢、鳙鱼种放养量与规格鱼产量(kg/hm2)国内的成功案例武汉东湖(32km2)链接鱼种放养密度:46~47杭州千岛湖1998年西北湖区和中心湖区曾发生过“水华”。1999年起,在西北湖区发展了300亩培育2龄鲢、鳙鱼种的网箱养殖;在中心湖区建成21.7万亩网围养殖区,连续三年投放2160吨的鲢、鳙鱼种并禁捕,达到了“水华”消失。现该区为鲢、鳙鱼轮放轮捕区。链接鲢、鳙鱼年捕2000吨(4龄以上鱼),年放约500吨2龄鱼种。杭州千岛湖1998年西北湖区和中心湖区曾发生过“水华”。48五里湖实施“净水渔业”的方案
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
鱼、虾、贝类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鱼、虾、贝类在生态修复中作用跟踪研究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实时监测与评价。五里湖水产品质量的检测与评价
主要内容1、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五里湖实施“净水渔业”的方案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现状调49
净水渔业品种研究鱼、虾、贝类的增殖与移植增殖效果研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研究
现有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分析建立遗传资源保护和遗传多样性的科学评价体系五里湖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动态跟踪监测4、科学管理研究与示范
2、净水渔业增殖技术研究与示范3、五里湖生物多样性及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水生生物的捕捞技术与管理
湖区生态调控管理技术研究净水渔业品种研究现有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分析4、科学管理研50技术路线五里湖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评估和制定净水渔业技术规划种质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主体渔业生物种质遗传性研究实施增殖、移植技术“水-鱼-草-土”之物流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群落稳定性分析生态效应分析以渔修复与保护水环境示范技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监测增殖效果跟踪监测水环境与净水渔业生物适应性净水渔业生物筛选鱼虾贝类增殖、移植品种确定技术路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股权质押登记与评估服务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合同编制与管理指南
- 2025矿山承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投资退出债权债务清算与股权激励实施合同
- 二零二五年科技担保合同标的属性与技术创新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工程承包协议书
- 2025年度电动车销售与品牌推广计划合同
- 2025年造价工程师考试造价工程师建筑工程造价编制模拟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客房设施设备安全检查与维护合同
-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中学)2025年夏季预测试卷
- 家具企业劳动合同协议
- DB64-T 2131-2025 建筑施工非常规高处吊篮施工规程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
- 慢性心功能不全护理个案分析
- 消化内镜病检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DB37T 5118-2018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2024全新税法培训课件
- 国企应聘报名登记表
- 烟草合同范本
- 上交所金桥数据中心用户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