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狼城岗镇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e6da49c50a4d56465125bc7ab8f8f/c11e6da49c50a4d56465125bc7ab8f8f1.gif)
![河南省郑州市狼城岗镇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e6da49c50a4d56465125bc7ab8f8f/c11e6da49c50a4d56465125bc7ab8f8f2.gif)
![河南省郑州市狼城岗镇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e6da49c50a4d56465125bc7ab8f8f/c11e6da49c50a4d56465125bc7ab8f8f3.gif)
![河南省郑州市狼城岗镇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e6da49c50a4d56465125bc7ab8f8f/c11e6da49c50a4d56465125bc7ab8f8f4.gif)
![河南省郑州市狼城岗镇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e6da49c50a4d56465125bc7ab8f8f/c11e6da49c50a4d56465125bc7ab8f8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狼城岗镇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苏格拉底(右下图),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圣。公元前339年,雅典五百人陪审团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其服毒自尽。苏格拉底之死本质上反映了苏格拉底之死A.雅典民主制度已走向衰落
B.苏格拉底为自己的信仰而殉道
C.苏格拉底为证实神谕而得罪了雅典执政者和文化名人D.苏格拉底维护雅典法律的权威
参考答案:A2.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是A.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B.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C.努力构筑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等,此题没有难度。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判断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的重要特点,即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出战争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国际组织活动;C选项错误,西非并不是中国的邻国。3.1987年,美国《时代》以美日关系问题作杂志封面(tradewars意为贸易战,下图);1991年日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A.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不复存在B.日本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C.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两极格局仍将长期存在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日本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希望凭借经济大国的地位发挥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企图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故选C项。4.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考答案:C5.“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此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A.麻纺织业
B.丝织业
C.棉纺织业
D.造纸业参考答案:B6.徜徉在中国电影群星璀璨的艺术长廊里,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①《长征》②《八月一日》③《甲午风云》④《建党伟业》A.③②①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参考答案:B7.日军为巩固和扩大占领区,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实行“以华制华”
②实行殖民统治
③进行经济掠夺
④推行奴化教育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参考答案:A8.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是①造成了祖国分裂至今
②日本帝国主义乘机侵略中国③国共双方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内战
④导致了三年多的内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D9.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的学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参考答案:B10.下列各项,按照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排列,正确的是①三公九卿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①④②③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设置是在秦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朝,军机处的设立在清朝,三省六部制确立于在隋朝,按照时间排序是①④②③,故选D项。11.中央电视台欲制作一个“纪念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的节目,地点最好选在哪个地方
A.贵州遵义
B.陕西延安
C.陕西洛阳
D.甘肃会宁
参考答案:D12.下列事件中为我国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的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基本完成参考答案:D13.歌曲可以反映国人的情结。成龙和刘媛媛合唱的《国家》有这样一句歌词:“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反映了“国与家”血脉相连的情结。中国人有“家国一体政治观念”是由于(
)A.皇帝制度的影响
B.宗法制度的影响
C.郡县制度的影响
D.分封制度的影参考答案:B14.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出外打工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参考答案:B15.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参考答案:A16.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A.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B.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C.保持原有的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考答案:C17.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参考答案:考点:C9:斯大林模式;CD: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业化建设和斯大林模式以及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答:从题干中的时间看,当时美国正经历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中,当时的苏联正在进行一五计划的建设.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济危机之下,苏联没有影响,特别是苏联通过五年计划在工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引起美国人的关注,故B项符合;由于苏联被外国资本主义封锁,所以受到经济危机打击基本上没有,故A排除;C项与题意不符;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的公有制经济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要求,故D排除.故选B.18.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
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各国推行税制改革C、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贵族争夺土地参考答案:C19.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举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参考答案:D20.18世纪,英国等欧洲列强已经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商业利益。英国城市中的市民都分沾了国家发展的利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于是,第一拨工业化生产出现。据材料,这一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广阔的海外市场B.市民生活需求C.原手工作坊的技术积累D.优越的政治制度参考答案:B“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指的是都不足以应付市民的生活需求,所以这一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市民”生活需求,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市民生活需求而根本就未涉及到海外市场、技术积累、政治制度等选项的信息,所以选项A、C、D均是不符合题意,均必须直接排除;故本题选B。21.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D.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参考答案:D22.“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不久前做出的断言。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策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D.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建立起市场经济参考答案:考点:GB:改革开放.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解答:由“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可知,该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由“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可知,这一变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政策有关,故B项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故排除A.十一届三中全会涉及的是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其它方针,与世界和平关系不大,故排除C.D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故选B.23.在进行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暴行研究性学习中,下列最有力的证据是A.战争亲历者的控诉材料B.文学著作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和当时的新闻照片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屠杀现场遗迹和当时的新闻照片是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可信度最高,是最有力的证据。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是第二手史料,可信度不如第一手史料,排除。24.商鞅变法规定: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规定体现的经济政策A、海禁政策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土地国有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提示的信息“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可知,对商业采取的是抑制的措施,故体现的就是重农抑商,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B项是在明清时期,与商鞅变法无关,故排除。D项不符合商鞅变法的内容,故排除。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25.如图是“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构架,辞退俾斯麦的是()A.帝国皇帝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帝国内阁参考答案:考点:6H: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德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①国家元首是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②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权力小,国会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只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解答: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内容,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制度的中轴,权力极大;德皇的权力凌驾于帝国宰相之上;议会并无实权;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议会无行政监督权.故能辞退俾斯麦的是帝国皇帝.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6.清朝旧制规定:“凡帝王有失国之寸土地者,不得立圣德神功碑。”下列清朝皇帝最早可能无此碑的是(
)A.嘉庆 B.同治
C.道光
D.咸丰参考答案:C27.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年)就中国近况谈到:“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文中的“起义”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信息“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可以判断出A、B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由材料信息“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可以判断出D项说法错误,北伐战争时期我国收回汉口英租界,可以排除;C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C。
28.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下列表述符合以上论断的是A.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C.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D.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突出强调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中的原则和制度源自于古代罗马法,说明罗马法对近代欧美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的影响29.属于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的有:①废除债务奴隶制②十将军委员会③陶片放逐法④发放观剧津贴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参考答案:D30.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其中“不同的方法”是指
A.发布《四月提纲》
B.两个政权并存C.宣布退出一战
D.建立苏维埃政权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苏州吴县木渎镇经济的发展折射出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明清时期,木渎“四乡多织夏布(麻布),村妇以绩(搓线或绳)穄(一种草本作物)为业”……“朝市每集虹桥”。——《木渎小志》材料二清朝徐扬所作《盛世滋生图》中的木渎镇状元桥(局部)(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木渎镇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材料三
光绪年间,大麻商葛氏永宁庄、元益庄均告关闭。——《木渎麻市变迁》,载《吴县文史资料》(第9辑)洋商大量来华设丝厂,(木渎)“乡民多业蚕桑,比户缫丝,近来有欧人悉买新茧,于是各处多设茧行”。——《木渎小志》(2)从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木渎经济的发展主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6分)材料四
粮食业是全镇商业的“龙头”,当时镇上有粮店51家。粮食业从民国初年的几家发展到抗战前的11家,碾米厂亦由民初3家发展到后来为17家。其中东和美、西和美、吴同德、昌记、潘正宜、裕泰、吴泰号、协泰号等粮食油饼酒酱商号,全年营业额达160万元。——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编印:《吴县》,第10篇《工商》(3)分析材料四后指出,与材料三相比,木渎经济发展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参考答案:(1)特点:以纺织麻布、搓麻(草)绳为主(2分),商业市镇繁荣。(2分)(2)变化:“麻市”萧条,店铺关闭;缫丝业和茧行兴起。(2分)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廉价工业品输入中国,木渎麻业一落千丈;(1分)洋商大量来华设丝厂,带来缫丝业和茧行兴起。(1分)作用:导致木渎传统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动。(2分)(答“推动木渎商品经济发展”也可给1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ks5u(3)变化:以粮食业为龙头(1分),带动碾米厂、粮食油饼酒酱商号的快速发展。(2分)32.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楼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筒车、曲辕犁
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
明清《农政全书》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概括本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材料三:(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试分析其初步发展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导致该现象出现原因又是什么?参考答案:考点:2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2N:宋朝的商业发展;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商业以及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宋代商业发展的状况及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解答:(1)从表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的“内容”一栏信息中,进行分类总结,大致可总结为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水利、农业经验总结(农业著作)等方面的表现.(2)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意思是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其初步发展的原因、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答案:(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2)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理解: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3)初步发展:①列强侵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②清政府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③实业救国浪潮的推动.短暂春天:①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辛亥革命的推动;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共同原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③政府鼓励兴办实业.)33.(12分)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材料二:“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苏联《文学报》评论材料三: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进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历史风云网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两位人物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状况如何?(4分)(2)结合史实,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评价?(4分)(3)材料三中,1986年苏联“无法继续前进”的根本原因何在?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4分)参考答案:(1)作用: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境地,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状况:实际GDP平均为负增长,横向比较低于世界水平,纵向比较也是苏联经济史上的“低谷”,苏联经济已陷入危机边缘。(2)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赫鲁晓夫改革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时代的局限和个人品质的缺陷使他只能“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班老师的心得(2篇)
- 2025年中学体育教师工作总结(二篇)
- 2025年二手摩托车协议(2篇)
- 2025年乡健康教育季度工作总结模版(二篇)
- 2025年人事行政专员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样本(三篇)
- 2025年中专实习小结(三篇)
- 2025年情侣恋爱条约合同模板
- 2025年主题乐园承包经营合同
- 2025年中外来料加工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跟团游合同协议
- 2023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铝合金门窗设计说明
- 常见食物的嘌呤含量表汇总
- 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SB/T 10752-2012马铃薯雪花全粉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秦晖社会主义思想史课件
- 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课件
- 机动车登记证书英文证书模板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20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