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8878论苏轼乐府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114400一苏轼乐府诗的分类 118819二苏轼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25478(一)怀古伤今 313870(二)讽喻政治 431793(三)寓景闲情 420487(四)理想情怀 517943(五)祭神祈福 69630三艺术特色 716020参考文献 9论苏轼乐府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摘要:本文以苏轼乐府诗为切入点,探索苏轼乐府诗的思想内容、对其进行分类概述,并总结其创作特点,以填补苏轼诗歌研究的缺口。苏轼乐府诗相对于同时期的文人,比如王安石、欧阳修等人来说并不多,仅有19首传世。其中古题乐府仅有7首,其余12首为自创的新题。按照其内容来分,可分为怀古伤今、讽喻政治、寓景闲情、理想情怀、祭神祈福五大类。其乐府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以文为诗、多运用诗序,在乐府诗体方面,以七言为主。苏轼的诗歌包罗万象,开古今之所未有之境界,独具风味。关键词:苏轼乐府诗思想内容特点历代以来,苏轼的诗歌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专著、论文浩如烟海。乐府诗作为诗歌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极受研究者的欢迎,然而鲜有人专门研究苏轼乐府诗。大部分提到苏轼乐府诗的都是研究两宋乐府诗、或是乐府诗的演变。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苏轼乐府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填补苏轼诗歌研究的缺口。一苏轼乐府诗的分类相对于单独成卷的《东坡乐府》而言,苏轼的乐府诗数量极少。根据《苏东坡全集》及《苏轼诗集》,共找出19首乐府诗。参照《乐府诗集》,苏东坡的古题乐府有7首,为《襄阳古乐府·襄阳乐》、《阳关词》三首、《续丽人行》、《竹枝歌》、《竹枝词》,其余为作者自创的新题,新题乐府有《薄薄酒》两首、《太白词》五首、《河复》、《吴中田妇叹》、《荔枝叹》、《襄阳古乐府·野鹰来》、《襄阳古乐府·上堵吟》。《续丽人行》续的是杜甫的《丽人行》,依《乐府诗集》来看属于杂曲歌辞。《乐府广题》曰:“《刘向别录》云:‘昔有丽人善雅歌,后因以名曲。’”郭茂倩《乐府诗集》,第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六十八卷,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76页《古今乐录》曰:“《襄阳乐》者,宋随王诞之所作也。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为雍州刺史,夜闻诸女歌谣,因而作之,所以歌和中有‘襄阳来夜乐’之语也。”郭茂倩《乐府诗集》,第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四十八卷,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03页新题乐府诗中的《太白词》与《河复》可归为祭祀乐歌。《宋史》中谈到:“自开宝、皇祐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公观陵庙,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饰,曾入祀典。”《宋史·礼志八》,第八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561页可见,地方性的祭祀是受到官方认可的。《太白词》作于陕西,“岐下频年大旱,祷于太白山辄应,故作迎送神词”,苏轼任凤翔府通判期间遭遇连年大旱,他多次赴太白山求雨,并且诏封太白山神为明应公,重修山神庙,《宋史·礼志八》,第八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561页《阳关词》、《竹枝词》、《竹枝歌》都属于近代曲辞。《乐府诗集》中有言:“《渭城》一曰《阳关》,王维之所作也……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八十卷,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39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八十卷,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39页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八十一卷,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40页《野鹰来》、《上堵吟》、《薄薄酒》、《吴中田妇叹》、《荔枝叹》可归为新乐府辞。它们都是诗人自制的新题,“即事名篇,无复倚旁”且都讽刺时事。《野鹰来》借物抒情,讽刺北宋统治者;《上堵吟》呼吁统治者以古为鉴,关心民生;《薄薄酒》讽刺追名逐利之人,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鄙夷之情;《吴中田妇叹》讽刺了王安石新政的青苗法的弊端,展现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荔枝叹》表达了作者对佞臣的不满以及对暴政下人民的同情。以上内容可见以下表格:古题乐府新题乐府杂曲歌辞《续丽人行》清商曲辞《襄阳古乐府·襄阳乐》祭祀乐歌《太白词》五首《河复》近代曲辞《阳关词》三首《竹枝词》《竹枝歌》新乐府辞《野鹰来》《上堵吟》《薄薄酒》两首《吴中田妇叹》《荔枝叹》二苏轼乐府诗的思想内容宋代乐府诗的创作颇受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影响,将“因事立题”、“即事名篇”的特质继承并发扬光大,可以说,宋代文人创作乐府诗时真可谓是万事皆可入题。因而,宋代乐府诗的题材被大大地扩展了,其中苏轼更是功不可没。苏轼一生浮浮沉沉,曾名动京师,也曾身陷囹圄,然生性旷达,于不平之时,处偏僻之地亦能发现生活乐趣和人生哲理。在苏轼笔下,上到天地大道,下到雪泥鸿爪,大到庙宇政治,小到邻里琐事,一切的一切,他都能写入诗中,并且翻出新意,无愧于北宋诗坛第一大家之名。苏轼的乐府诗大多都是写他行走途中的所见所闻,按照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怀古伤今、讽喻政治、寓景闲情、理想情怀、祭神祈福五大类。怀古伤今《襄阳古乐府》三首、《竹枝歌》、都属于怀古诗。《襄阳古乐府》三首中《野鹰来》和《上堵吟》皆是凭吊古迹之作,借古讽今。而《襄阳乐》为怀襄阳史之作,亦有伤今之意。《竹枝歌》伤悼楚地四件往事,以开阔的视角抒发历史的悲凉。此处以《襄阳古乐府·上堵吟》、《竹枝歌》为例。宋仁宗嘉祐五年元月,苏轼在襄阳写下著名的《襄阳古乐府》三首,《上堵吟》便是其中一首:台上有客吟秋风,悲声萧散飘入宫。台边游女来窃听,欲学声同意不同。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两稚子。白马为塞凤为关,山川无人空且闲。我悲亦何苦,江永冬更深,鳊鱼冷难捕。悠悠江上听歌人,不知我意从悲辛。苏轼:《苏东坡全集》,第十四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773页首句中的“客”指的是蜀将孟达,他在观风台上悲吟,他在悲叹金城城池失落于刘封、申耽两人之手。昔日的白马要塞,凤林雄关,如今“山川无人空且闲”,只是一处遗迹。“我亦悲何苦”,诗人也在悲叹,悲叹寒冬人们无法捕捞鳊鱼。然而听歌人无人知其在悲什么,正如同当年台边游女“欲学声同意不同”。前面六句作者在怀古,感叹金城失守,暗喻当今朝廷要以古为鉴。后七句,作者从眼前遗迹转向现实社会,一是感叹世事无常,当年要塞雄关,如今也是空闲无人,二是忧虑百姓的衣食问题。两次不同时间,不同人物的悲吟似是跨越时空,交相呼应,引发人们深思。再看《竹枝歌》:“竹枝歌”本楚声,幽怨恻恒,若有所深悲者。岂亦往者之所见,有足怨者欤?夫伤二妃而哀屈原,思怀王而怜项羽,此亦楚人之意相传而然者。且其山川风俗鄙野勤苦之态,固已见于前人之作,与今子由之诗。故特缘楚人畴昔之意,为一篇九章,以补其所未道者。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位。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忠直。吁嗟忠直死无人,可惜怀王西入秦。秦关已闭无归日,章华不复见车轮。君王去时萧鼓咽,父老送君车轴折。千里逃归迷故乡,南公哀痛弹长铗。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欢呼。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富贵荣华岂足多,至今唯有家嵯峨。故国凄凉人事改,楚乡千古为悲歌。苏轼:《苏东坡全集》,第十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546页《竹枝》一类的诗歌在宋代十分流行,以至于“万州溪西花柳多,四邻相应竹枝歌”陆游《三峡歌九首》其八,《剑南诗稿校注》第四册,钱仲联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71页但《竹枝歌》一类的诗歌多是描写风土人情,比如刘禹锡《竹枝》其二:“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八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79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八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41页罗旻:《宋代乐府诗研究》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讽喻政治苏轼在是诗人,更是一名有着政治理想抱负的文学家。他关心天下百姓,也关心国家大事,在仕途跌宕起伏之中,他写下数首社会政治诗。多是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讽刺无为官员之作。在乐府诗中的社会政治诗有《吴中田妇叹》、《荔枝叹》。先看《吴中田妇叹》: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苏轼:《苏东坡全集》,第十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580页此诗前八句为一段,写天灾对农民的戕害:一是今年稻谷成熟得晚,二是大雨让人们无法及时收割稻谷,农具也都发了霉,更心痛的是“忍见黄穗卧青泥”。农夫们只能搭个棚睡在田埂上,趁着天晴时“获稻随车归”。寥寥数笔将洪涝灾害如同画卷般展现在读者眼前,灾情之严重已是让百姓痛心,然而人祸更让百姓难以承受。后面八句写的是苛政对百姓的毒害,稻谷价格低贱,赋税却很高,人民只能卖牛来保证赋税。官府为了安抚西夏,只要钱财,逼的百姓走投无路,直感叹“不如却作河伯妇”!东坡用平易易懂的语言通过描写吴中田妇的悲惨境遇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现实,尖锐的笔锋直指王安石之青苗法的弊端,真实动人。字里行间让读者能切身体会到作者对农民的深刻同情和对朝廷官员无为的愤恨和无奈。《荔枝叹》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全诗讽刺了汉唐时进贡荔枝之事。古时进贡荔枝,“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上位者是为了口腹之欲,而奸邪之臣为了讨好统治者,造成百姓的无数苦难,飞扬的尘土都是染着鲜血。对此,作者并不是冷静地回顾历史,而是含着满腔激愤将矛头指向李林甫等奸佞小人“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作者满心忧虑,只愿风调雨顺,百谷丰登,百姓能够不饥不寒。“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由古到今,作者就眼前朝廷局势加以议论,直接点出奸佞小人之名,痛斥奸臣,充满着愤懑。作者将胸中不平之气付诸于笔下,一挥而就,整首诗叙议结合,酣畅淋漓,极具现实意义。寓景闲情山川草木向来是诗人笔下的常客,苏轼亦有众多写景之作。这在他为数不多的乐府中描绘自然景物的诗作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阳关词·中秋月》、《阳关词·答李公择》、《竹枝词》可归于这一类。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也会融入自身的思想感情,因而大部分写景诗歌都是情景结合的。比如《阳关词·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苏东坡全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924页中秋佳节,应是团团圆圆,在袅袅桂花香中赏月,但以这么一个美好的“中秋月”为名的小词却是隐隐的哀伤,只因这是一首别诗。诗人与胞弟分别在即,心中不舍,难免感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相似的情感可在东坡另一首与胞弟分离之作——《水调歌头》中感受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此事古难全。”明月总是暂满还亏,良辰美景总是稍纵即逝,人间总有悲欢离合。诗人在《中秋月》中也表达了这种无奈,只是诗人一方面含着离愁感慨此夜美景不长在,另一方面也暗暗表达出身如浮萍的无奈。全诗并无一字是“月”,首句更是从云写起,却是将视野放宽,让读者有一种眼前“如积水空明”之感。云气散开后,清寒的月色便“溢”出来了,银河辽远,水声自然不为人所闻。一个“转”字化动为静,也传神地写出月之圆,玉盘点出中秋月的玉洁冰清,短短两句便营造出一种空远的氛围,同时也有着一种物我合一的超然之美。理想情怀抒发理想情怀的诗作有《薄薄酒》两首、《阳关词·赠张继愿》这三首。《薄薄酒》两首生动地向读者展现出苏轼不慕名利、超然的生活理趣,抒发了视功名为粪土的情怀。《阳关词·赠张继愿》则是抒发了作者一腔爱国情怀。此处以《薄薄酒》为例: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不择酒而醉。常云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其言虽俚而近乎达,故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既又以为未也,复自和一篇,聊以发览者之一噱云耳。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襦玉押万人祖送归北诏,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夷齐盗蹠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薄薄酒,饮两种;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苏轼:《苏东坡全集》,第十四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793页第一首开头,连用三个对比,薄酒胜茶汤,粗布胜无裳,丑妻胜空房,表达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哲理。紧接着,作者境界更上一层,讽刺了那些追名逐利的“经纶世务者”。他觉得天寒地冻时,当官上朝,两只靴子都结满了霜,不如学习陶渊明“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王公贵族死后虽是金缕玉衣,万人送葬,却还是葬在幽暗的墓穴之中,不如身穿乱麻,晒着太阳的田夫。因而,作者发出感叹“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一切都是虚的,身份地位,功名利禄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是一样的,“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第二首对功名利禄的嘲讽更上一层楼,甚至在结尾处推翻上一首的结论,认为达者自达,酒并不居功,世界的的是非忧乐皆是虚妄,多是人们庸人自扰罢了。从这组诗中可以看出苏轼期超然物外的旷达心胸和对处世理念的抒发。他从薄薄酒起兴,对比层层递进,将其处世哲理和对世界的思考融入诗中,以戏谑的笔触,民歌复沓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让读者在赞叹作者超然洒脱之时,理解作者的人生理念。祭神祈福《太白词》五首和《河复》便是祭祀类诗歌。此类诗歌在内容上多是祈求一方平安或是在自然灾害后感谢神灵的保佑。例如《太白词》五首:岐下频年大旱,祷于太白山辄应,故作迎送神词,一篇五章。雷阗阗,山昼晦。风振野,神将驾。载云罕,从玉虬。旱既甚,蹙往救,道阻修兮。旌旗翻,疑有无。日惨变,神在涂。飞赤篆,许阊阖。走阴传,行羽檄,万灵集兮。风为幄,云为盖。满堂烂,神既至。纷醉饱,锡以雨。百川溢,施沟渠,歌且舞兮。骑裔裔,车班班。鼓萧悲,神欲还。轰振凯,隐林谷。执妖厉,归献馘,千里肃兮。神之来,怅何晚。山重複,路幽远。神之去,飘莫追。德未报,民之思,永万祀兮。苏轼:《苏东坡全集》,第十四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777页《太白词》五首作于苏轼任陕西凤翔府通判之时,凤翔府连年大旱,他曾多次参与郡县太白山祈雨活动。全篇以准备求雨(迎神)—求雨时—求雨成功—送神的顺序来写。第一首众人准备祈雨时的气象和人们的心态。殷殷雷鸣,山峦阴晦,狂风阵阵,短短九个字便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渲染出来。但古时之人将这些异象归结为“神将驾”。百姓随着队伍,跟随者如云的旗帜,希望山神能够解救大旱,然“道阻修兮”。第二首写迎神求雨之时的场景,云雨幻,日光惨淡,神正在行进的途中,巫师们在那里装神弄鬼,期望万灵聚集。第三首写降雨前的活动和祈雨成功后人们的欢欣鼓舞。第四首写送神的情形,送神队伍声势浩大,送神之时鼓瑟齐鸣,悲壮而神圣。最后一首写迎神后作者对山神的感谢、爱戴和尊敬。整篇《太白词》展现了苏轼爱民思想和有神论的世界观,“晓岚谓仿汉《郊祀》诸歌之作”苏轼:《苏轼诗集》,苏轼:《苏轼诗集》,孔凡礼点校,第一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2页除却以上五类,苏轼乐府诗中还有一首著名是题画诗《续丽人行》:李仲谋家有周昉画背面欠伸内人,极精,戏作此诗。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画工欲画无穷意,背立东风初破睡。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杜陵饥客眠长寒,赛驴破帽随金鞍。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支背后看。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苏轼:《苏东坡全集》,第十一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615页这是一首戏作的诗,因为周昉的画与杜甫的诗毫无关系,但苏轼却硬将两者相牵合。作者以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在深宫之中“背面伤春啼”的美丽女子。表面看是一首游戏之作,但深究的话,不难发现,作者写出了古时深宫女子毫无自由,蹉跎年华的悲哀。三艺术特色首先,创作风格方面,以现实性为主。苏轼继承并发扬了元白新乐府运动的精神,“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白居易:《白氏长庆集》,第四十五卷,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103页萧涤非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有言:“所谓新乐府者,‘因意命题,无所依傍’……杜甫开其端,白居易总其成,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汉之‘缘事而发’者盖异代同风。实为乐府之写实主义时期。”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例如白居易的《西凉伎》讽刺边关将士手握重兵却无收复失地之意,李白的《战城南》揭露了不义之战的罪恶。苏轼所作的乐府诗,无论是新题乐府还是古题乐府,大多继承了新乐府的此种精神,带有强烈的现实性。在新题乐府中《吴中田妇叹》因叹农民的悲惨遭遇而作,《荔枝叹》因讽刺权奸而作,《上堵吟》为痛心百姓的饥寒交迫而作,等等。而在苏轼的白居易:《白氏长庆集》,第四十五卷,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103页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林语堂《苏东坡传》,《原序》,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其次,在诗歌形式方面,有着以文为诗及诗序的运用的特点。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提及:“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赵翼:《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可以看出,苏东坡在以文为诗方面成就之巨大。苏轼大胆地将本应该运用于散文的词语、句法,甚至是一些平民化的口语、俗语运用在诗歌创作上面,这个大胆地创新性尝试,在他乐府诗创作上可见一斑。比如“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支背后看”(《续丽人行》),“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薄薄酒》),“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吴中田妇叹》)等,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散文化和民歌性质的色彩,一些如“不许”、“要钱”、“不要米”、“不如”等在诗歌中都是罕见的词语,但是苏轼却将其肆意化入乐府诗中,挥洒自如,赵翼:《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叶燮:《原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诗序源于《毛诗》大小序的传统,初唐时诗序并不多见,“自杜甫以后至宋代题序的数量逐渐增多,据统计,杜甫有六首,白居易有三十一首,苏轼则有一百一十八首之多”。黄小珠:《论诗歌长题和题序在唐宋间的变化——以杜甫、白居易、苏轼为例》《江海学刊》,2014.6白居易有《新乐府五十篇》,仿《毛诗》大小序,有总序,而每篇的诗序则是仿《毛诗》小序。例如白居易《缚戎人》小序为“达穷民之情也”,可见,唐代乐府诗的诗序数量不多而且短小。苏轼喜欢用题序,在他的乐府诗中也不例外,黄小珠:《论诗歌长题和题序在唐宋间的变化——以杜甫、白居易、苏轼为例》《江海学刊》,2014.6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不择酒而醉。常云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其言虽俚而近乎达,故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既又以为未也,复自和一篇,聊以发览者之一噱云耳。苏轼:《苏东坡全集》,第十四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793页这些诗序或长或短,有点还是日记体,但都交代了作诗的前因后果。像《薄薄酒》的题序,先说明了“薄薄酒”的由来——是赵明叔常说的话,然后点出作诗的原因“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最后还说明了第二首的由来是“既又以为未也,复自和一篇”。题序的存在一方面是的诗歌内容更具针对性,方便读者理解作品,另一方面也为后人研究诗作或其他提供了可靠的历史材料,例如《河复》的题序: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乃作《河复》诗,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盖守土者之志也。苏轼:《苏东坡全集》,第十一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2月,第606页作者将事件的详细事件和过程写入诗序,这不仅让读者充分了解诗歌的起承转合,使得他们更理解诗歌内容,而且为后人研究其诗作、研究徐州历史或其他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可见,苏轼的某些诗歌足可当成史料来读。最后,在诗歌体式方面,苏轼乐府诗以七言为主。在苏轼的乐府诗中,以含七言的杂言最多,有7首,其次为不含七言的杂言5首,再次是七言绝句4首,七言长律3首。七言有着与其他诗歌不同的特点:“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数学试卷附答案
- 高一化学巩固练习:气体摩尔体积基础
- 2024届云南省大理州丽江怒江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课时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 2024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蚜第3课东海之大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4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项脊轩志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四选修部分第2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重在运用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规范答题6人口类综合题学案新人教版
- 垃圾分类督导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五上.-出入相补法-割补法求图形面积
- 第10章 时间敏感网络TSN
- 三晶8000B系列变频器说明书
- 幽默动感年会互动PPT演示模板
- 麒麟小学创建五好关工委工作实施方案
- 地化录井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李斌
- GB/T 23315-2009粘扣带
- GB/T 10228-2015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2休闲食品市场营销策划案1
- 全国高校第三轮学科评估按大学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