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二数上同步教案_第1页
人二数上同步教案_第2页
人二数上同步教案_第3页
人二数上同步教案_第4页
人二数上同步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eq\a\vs4\al()(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eq\a\vs4\al()(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eq\o(\s\up7(,一长度单位)(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一、长度单位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教材分析】例1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使学生初步体会测量就是用“单位量”。教材首先呈现古人用度量巨石的宽度、用拃量布的长度以及用脚长量竹竿的长度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测长度必须要用长度单位,同时了解到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某部分作为长度单位。【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充分利用课本和生活中丰富的教学测量标准,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课桌的长,再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深刻体会到,要想知道物体的长度,必须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3.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厘米和米,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难点:建立1厘米和1米的直观表象。【教学准备】课件、硬币、曲别针、三角形等【教学流程】eq\x(情境导入)→eq\x(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eq\x(探究新知)→eq\x(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长度单位的作用)↓↓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1.出示例1主题图课件。师:同学们,这幅情境图中都有什么?生1:大石头。生2:地毯。生3:长方形布。生4:竹竿。……师:同学们观察得不错。那你们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如果有的同学不知道怎么办,教师可让他们继续观察情境图)生1:把两臂伸直测量。生2:用拃去测量。生3:用脚去测量。生4:就是用身体的一部分去测量。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生1:大石头有2个两臂伸直的长度。生2:长方形布有5拃长。生3:竹竿有4个脚长。师:什么东西最长?生:……(因为测量用的标准不同,所以无法判断谁最长)师:同学们,两臂伸直的长度,一拃的长度,一只脚的长度,这三者的长度不一样,也就无法判断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的长度谁最长,对吗?生:对。师: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也知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统一长度单位。【探究新知】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数学课本的宽)。(1)选定标准。①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量数学课本的宽有多长,也就是它的这条边有多长(手势比划),那么我们可以找些什么物品作为量的标准呢?②学生自主选定物品作标准。如硬币、曲别针、等边三角形纸片、正方体小方块等。(2)学生测量操作。(学生分小组用自己选定的物品作标准量数学教科书的宽,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交流。(①用什么物品作标准;②量得的结果)(4)学生思考讨论。①我们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为什么量得的结果却不相同呢?②为什么有的人量得的结果又是相同的呢?(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得的结果就不同;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得的结果就相同)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1)师:我们再用我们手中的物品作标准来量一量其他的长度,比如说文具盒的长度、课桌的长度,好吗?(2)学生测量操作。(学生分小组测量自己选定的物品,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交流。(①量的什么物品;②量得的结果)3.比较、思考。(1)教师质疑:我们进行了两次测量,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次测量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疑问?(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疑惑)(2)教师归纳:同学们,你们的比较与思考都非常有意义,正是因为用了不同的物品作标准,也就是用了不同的长度单位(出示课题: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才使得我们量得的结果各不相同,与事实不符、长短颠倒。所以,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选择相同的物品作标准,也就是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3)揭示并补充完整课题:统一长度单位。4.(1)师:我们现在明白了,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应该选择统一的长度单位。(2)教师提问:那么你认为选择什么物品作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自己的感受得出用正方体小方块比较合适)(3)组织学生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①用正方体小方块量文具盒的长。②用正方体小方块量数学课本的宽。(4)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通过交流得出文具盒的长大约都是24个小方块长,数学课本的宽大约都是15个小方块的长)(5)教师归纳:文具盒大约有24个小方块长,课本的宽要短一些,大约是15个小方块的长,这样的结果才是符合事实的。可见,统一长度单位是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巩固应用】1.量一量下面图中蔬菜的长度。(1)课件演示蔬菜由零乱到整齐。(2)教师提问:它们的长短还会不会混乱呢?我们可以用什么作统一的长度单位来测量呢?(3)学生在练习本上填写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长。(4)集体订正。2.估一估文具的长度。(1)用课件展示零乱的文具。(2)教师提问:①估一估,这些文具大约有几个小方块长?②你打算怎样估呢?(3)学生在练习本上填写每种文具大约有几个小正方块长。(4)集体订正。【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统一长度单位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数学课本的宽)。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文具盒、课桌的长)。3.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应该选择相同的物品作标准,也就是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教材分析】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就是这样的工具。尺子上有若干长度单位。为了便于交流,尺子的长度单位是统一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而且它最方便让学生感知,所以教材选择将“厘米”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长度单位。例3教学用厘米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具体方法的指导,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从而领会为什么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厘米和用厘米测量。在认识厘米时,教师让学生拿出尺子,帮助学生认识尺子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然后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掌握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教学中,通过指、认、量、说、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经历了认识厘米、建立长度单位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充分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并通过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实践,积极创新。【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找一找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逐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2.让学生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难点:让学生建立对1厘米的表象。【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教学流程】eq\x(情境导入)→eq\x(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eq\x(探究新知)→eq\x(认识厘米,会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不同颜色的缰绳,你觉得哪根长一点呢?师:哪位同学能想出办法,有根据的说出哪根长点,哪根短点?(引出尺子)师:非常好,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我们的祖先啊,就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那么,到底怎样用尺子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尺量的方法,然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探究新知】1.教学例2。(1)出示例2主题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0”表示起点,就像我们赛跑时都要从起点开始跑,那我们用尺子量物体长度时,也要从“0”开始量。尺子上还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对应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所以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而且这些数字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尺子长些,数字就多些;尺子短些,数字就少些。(2)认识、感受1厘米。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食指、田字格、图钉的宽度吗?请你们把自己的食指、田字格、图钉放在尺子上,你发现了什么呢?(引出1厘米)师:请同学们找找,自己尺子上,还有哪些是1厘米的长度。生:从刻度2到3,或者3到4……都是1厘米。师:这说明了什么呢?尺子上每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cm”表示。师:我们大家现在一起用手比划一下,看看1厘米有多长。互相看一下,记住了吗?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学生同桌两人互相比划给对方看,加强感知,增强记忆。(3)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3厘米又有多长呢?师:同学们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厘米的长度吗?学生在直尺上找出3厘米,同桌两人互相交流。2.教学例3。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师:你能量出下面纸条的长度吗?生:把纸条放在尺子上就可以量出来。师:随便放尺子上量吗?生:不是。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纸条的长度。(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做法。测量时,直尺上“0”与物体一端对齐,另一端落在直尺上的位置数字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巩固应用】1.师: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可是它断了一节,没有刻度“0”,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那么这把尺子能不能用来量物体的长度啊?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想办法?(1)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测量物体的方法。(2)指名学生到讲台前用这把尺子测量一件物体的长度。(比如:铅笔盒)(3)方法:把尺子上的刻度“3”与铅笔盒的一端对齐。然后看铅笔盒的另一端落在尺子上的什么位置,这个位置上的数字是几,就用这个数字减去数字“3”,就可以计算出铅笔盒的长度。2.其他测量长度的工具(课件展示)。卷尺、米尺、皮尺。3.其他的长度单位。尺、寸、英寸、米、公里、码、里、海里。【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认识厘米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测量物体长度从“0”开始。厘米可以用“cm”表示。2.认识、感受1厘米(1)食指的宽度约是1厘米。(2)直尺上从刻度0到1,2到3,……都是1厘米。3.用厘米量测量时,从直尺上的“0”开始,然后看另一端,得出所量物体的长度。第3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教材分析】例4引入米尺和米。从用厘米尺量黑板的长引入,其目的在于体现测量时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到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之后,通过观察米尺、比画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米的认识,逐步形成1米的实际表象。例5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米尺,找出长度计量的基本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测量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练习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巩固测量的方法。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长度单位概念的理解。【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难点: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课件、米尺等【教学流程】eq\x(复习导入)→eq\x(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eq\x(探究新知)→eq\x(认识1米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并说说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的实际长度。3.测量黑板,引入新课。教师请一名学生拿着厘米尺到讲台前,告诉大家他的尺的长度,再量出黑板的长度,看看量了几次。这名学生在黑板前用20厘米的尺,一次一次地依次量,下面的学生一边看,一边与同桌交流看法。学生量完后,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那么用什么工具测量合适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探究新知】1.认识、感受米。师:(教师拿出米尺)同学们,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板书“1米”,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米可以用“m”表示)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师:1米到底有多长呢?同桌两人,一人伸直双臂,一人用米尺量,发现伸直的两臂的长度大约是1米。师:你们能用手中的米尺再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是1米吗?学生用米尺测量。发现从地面到讲台桌面的高度也是1米。师:大家仔细观察,看看1米有多长,你能比划一下吗?师:好,现在,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先想想1米有多长,然后,说说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呢?2.课件播放生活中一些大约是1米的物体,让学生感知一下。3.认识米和厘米间的进率。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厘米,今天我们又学习了米,那么米和厘米是什么关系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是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如图)。板书:1米=100厘米(学生齐读两遍)用直尺来量米尺,发现1米=100厘米。【巩固应用】教材第4页做一做。【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米和用米量1.认识感受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2.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第4课时线段的认识和画法【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教材分析】“认识线段”这部分内容是教学量长度的基础,更是以后学习面积和体积的重要知识准备。教材在讲解认识线段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并通过让学生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使学生了解到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从而得到线段的特征有哪些。动手画线段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进一步巩固了线段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线段之前,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的长短,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要使他们对线段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所以教材用直观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比较严格的定义到高年级再予以介绍。【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基本特征,构建线段模型。2.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并会画线段(限整厘米)。3.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难点:画线段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各种弯的、直的物品若干【教学流程】eq\x(情境导入)→eq\x(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eq\x(探究新知)→eq\x(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量法和画法)↓↓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结果。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板书:拉直;一端对齐。直直的师: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探究新知】教学例61.感知线段的直。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学生汇报。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师:请大家互相检查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3.从实例理解线段。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5页例6,拉紧一条线叫线段吗?教师在讲台演示,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线照着操作,指名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给同学们看,感知什么是线段。师:同学们知道线段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实际投影展示:(1)线段是直的。(2)线段有两个端点。(3)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师:大家说得很好,请同学们看看:课本第5页上的黑板边、课桌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吗?还有哪些东西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同桌互相交流)小结:我们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4.量线段和估线段。师:线段可以度量吗?让学生量一量课本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学生通过用尺子度量,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过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差,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5.画线段。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学生操作后汇报。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边画边说。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小组讨论,试画。小组派代表汇报。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巩固应用】1.教材第5页做一做。2.用卷尺量一量跳远距离。【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线段的认识和画法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长度画线段: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教材分析】例8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初步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进而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从呈现形式来说,教材仍然以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反思与回顾三个步骤呈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其中,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特别突出了判断(估测)的方法,即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测,既有方法上的引领,又有测量思想的渗透。回顾与反思环节,则是以学生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这两个环节中,都突出了用长度表象解决问题,使学生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学情分析】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认识了“厘米”和“米”,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虽然旗杆、课桌、小鸟、篮球场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并不一定都清楚它们的长度,也就是说我们应高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及借助参照物的方法,恰当选择长度单位。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判断方法。难点:学会借助参照物进行判断。【教学准备】课件、橡皮、杯子、直尺等【教学流程】eq\x(复习导入)→eq\x(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eq\x(探究新知)→eq\x(会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eq\x(巩固应用)→eq\x(通过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复习导入】1.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5厘米、1米各有多长。2.播放课件: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的动画片。师:在长颈鹿和小羊比本领时,为什么长颈鹿赢了?生:因为长颈鹿长得高。师: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是5厘米还是5米?由此引入新课。【探究新知】1.想一想。课件出示高大的长颈鹿图片。师: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生:在动物园里见过。师: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相比,谁高?生:长颈鹿比我高。2.议一议。提出问题:长颈鹿高5厘米还是5米?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手势比划感知5厘米和5米有多长,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向全班汇报作准备。3.说一说。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生1:我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5厘米就是5个1厘米,也就是用大拇指的宽量5次的长度,这跟我的中指的长度差不多,长颈鹿不可能那么矮,所以我觉得长颈鹿有5米高。生2:我尺子上从0到5的长度就是5厘米。这太短了,还没有长颈鹿的耳朵长,所以我觉得长颈鹿不可能是5厘米,只能是5米高。生3:我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1米,还没有长颈鹿的脖子长,我觉得长颈鹿有好几个1米,应该是5米高。生4:我的身高1米多,还没有长颈鹿的脚高,所以长颈鹿应该是5米高,而不可能是5厘米高。生5:4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长颈鹿一样高,所以长颈鹿是5米高。……【巩固应用】1.教材第7页做一做。2.选择合适的长度,在括号里画“√”。(1)eq\a\vs4\al(黑板长:①3厘米(),②3米())(2)eq\a\vs4\al(橡皮长:①2厘米(),②2米())(3)eq\a\vs4\al(大树高:①10厘米(),②10米())学生自己辨别以上物体的长度,教师及时反馈。【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高)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橡皮长2厘米长颈鹿高5米大树高10米,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教材分析】在教学加法计算之前,教材安排了一幅“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图中给出了二年级4个班的人数和每个班带队老师的人数。创设了一种现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体会学习两位数加法的实际意义。由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开始,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学生一年级就已经会口算了,所以教材直接提出了口算要求,复习口算加法的计算方法,为理解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作好准备。【学情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写竖式的算理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正确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初学笔算的同学往往出现先口算出结果,再去写竖式的现象,要让学生们通过多练习,培养他们先用竖式计算,再把结果写上去的习惯。【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能力。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竖式计算的算理和书写格式。【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等【教学流程】eq\x(复习导入)→eq\x(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eq\x(探究新知)→eq\x(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复习导入】口算。40+3=50+7=3+90=7+80=30+7=可采用抢答、听算等形式进行。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探究新知】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1.(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班级二(1)班二(2)班二(3)班二(4)班带队老师人数(人)35323734每班2人(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地板书例1的问题。2.学习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1)学生列出算式:35+2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学生数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试一试。学生独立尝试。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也就是37根。生3:我是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算出来的。……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3.学习竖式。师生拿出计数器,一边操作一边提问:算35+2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师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右侧写2。你们认为“2”应对着35的3还是5呢?(通过计数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不困难)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议一议。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的方便,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上5+2=7,7应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4.变式训练。(1)二(2)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2)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巩固应用】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说说是怎样对位的。2.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可让学生试着用语言描述题意,知道“”是合起来的意思,进一步领会加法的意义,巩固竖式计算的格式。【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eq\x(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35+2=37(人),竖式:十位个位,\a\vs4\al(35,+2,,,,37),\b\lc\\rc\}(\a\vs4\al\co1(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教材分析】例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重点解决竖式对位问题,并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学情分析】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旧知识,采用让学生充分进行动手操作——摆小棍的方法。尝试通过小棍的不同摆放位置,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哪种摆法既能看出两个加数各是多少,又很容易知道和是多少,从而体会出摆小棍与竖式写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悟出为什么要这样写竖式和为什么要让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充分发挥小棍在教学中的作用,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2.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难点: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等【教学流程】eq\x(复习导入)→eq\x(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eq\x(探究新知)→eq\x(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复习导入】1.27+2=45+4=37+1=56+3=2.能说出口算的方法吗?【探究新知】1.出示第11页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师:因为到博物馆很远,我们给同学们准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该哪两个班乘坐一辆车呢?如果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合乘一辆车,让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合乘一辆车,行吗?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请列出算式。(板书:35+32)3.师: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学生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等学生有大部分完成后,指名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生1:口算法。生2:摆小棒法。先摆3捆零5根再摆3捆零2根,最后合计6捆零7根。(学生边说边演示)生3: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3个珠子,个位上加2个珠子,十位上的6个珠子与个位上7个珠子合起来表示的数是67。(学生边说边演示)生4:……学生在说算法时教师适时板书,用纸条写好。十位和捆数用一种颜色,个位和根数用一种颜色。然后再出示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种算法。注意课件制作时在相同数位对齐时重点闪烁。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口算和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算出了35+32的结果,真棒!现在我们可用竖式计算一下:(1)媒体展现,感知竖式。(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a.根据屏幕展现及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b.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c.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学生合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3)小组汇报合成新知。(4)归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同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读、理解重点词语。自己写一写,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得更好,指导书写。【巩固应用】1.35+23=43+26=指名表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然后集体订正。2.当医生诊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5+32=67(名)个位:5+2=7表示5个一加2个一是7个一。十位:3+3=6表示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第3课时进位加【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感受“满十进一”,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材这样编排,一方面突出了进位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又将在前面不进位加法中学习的对位、从个位加起和进位等贯穿起来,为后面总结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直接呈现计算法则的做法,采用合作探讨、交流等方法由大家共同从前面的实际计算中总结出计算方法。【学情分析】学生是刚满7岁的小朋友,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相对较短,而数学课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所教学的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本身是很枯燥乏味的,不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难点: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教学流程】eq\x(情境导入)→eq\x(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eq\x(探究新知)→eq\x(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课件出示课本第11页情境图,并提出问题“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师:能直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吗?生:不能,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二(1)班和二(3)班共有多少人,只有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才知道能不能合乘一辆车。师:你们能计算吗?学生齐答:能!师:小组内试一试。【探究新知】小组1:我们组列式是35+37,是从35数45、55、65,然后再66、67、68、69、70、71、72,一个一个数出来,最后是72。小组2:我们是30+30=60,5+7=12,60+12=72。师:同学们想了不少办法,是不是摆一摆小棒,看一看该如何算比较好?(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算法,也可以向其他同学质疑)组织交流:小组上台展示并解释。(边摆边说)小组1(学生代表):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捆?多少个单根?生:6捆,12根。生:还可以把12根捆成1捆和2根。小组随即把12根捆成1捆和2根。生:是72根,因为有7捆和2根。师:大家看到这种摆法非常好,一看就知道是几根,但是我们总不能摆着小棒计算每一个算式,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别的简便方法?生:可以列竖式做!师:你会列吗?生:我会!(少部分学生举起手来)师:用竖式试一试看怎么算?生:个位上5加7得12,个位写2。然后在十位上记下一个1,再算十位上3加3得6,再加上记下的1是7。师:你为什么要记下这个1呢?生:进位呀!师:什么时候进位?怎么进位?生:满十就要进位,从个位向十位进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以课件完整地出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回答二(1)班和二(3)班不能合乘一辆车的道理。练习课本第14页“做一做”,引导学生想出计算步骤并计算,以巩固竖式计算“进位加”。教师小结,并板书同学们讨论的结果。笔算加法应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巩固应用】1.练习二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强调两点:(1)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2)十位上的数相加时别忘了加进上的1。2.练习二第5题,先让学生回顾进位加法应注意的问题,再说说它们分别错在哪里。【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进位加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5+37=72(名)个位:5+7=12,它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在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1。十位:3+3+1=7表示7个十。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3.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了加进上的1。

第4课时不退位减【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教材分析】情境图展示了一些学生正在看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场景。金牌榜上呈现了前5名的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这些金牌数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减法计算提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例1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教材在这里直接通过直观图配合笔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及算法。【学情分析】引导学生讨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说说口算思路,特别是要让他们明确口算时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为列竖式正确对位做好准备。列出竖式以后,让学生仔细回忆笔算两位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启发学生将加法的计算顺序迁移过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的计算。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竖式中数位要对齐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eq\x(情境导入)→eq\x(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eq\x(探究新知)→eq\x(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是在哪里举办的吗?(北京)是啊,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经过运动员们的奋力拼搏,我国共夺得了21枚金牌,是获得金牌最多的国家。(课件出示课本第17页“奥运金牌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并思考:1.画面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汇报。2.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引出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3.应怎样列式呢?引导学生列出36-23=4.观察所列算式,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不退位减【探究新知】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怎样算36-23=2.指名说怎样算的?鼓励算法的多样性。3.动手操作:用圆片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出36。师:十位上的3个圆片表示多少?个位上的6个圆片表示多少?4.教师演示课件,请学生注意观察,口述过程,强调从个位的6个中去掉3个,从十位的3个中去掉2个。学生也可用计数器拨、用小棒摆。5.学生观察后思考:如何列竖式笔算?小组讨论。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列出竖式:问: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要对齐。师:对了,数位对齐后我们才能去减。个位:6-3=3写在对着个位上6和3的横线下。十位:3-2=1写在对着十位上3和2的横线下。7.师:同学们,刚刚老师在算36-23=13时你们注意了没有,老师是先算哪儿?再算哪儿?引导学生归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巩固应用】1.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全班集体订正。2.课本第20页练习三第1题在书上完成,第2题板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不退位减36-23=13十个个位:6个一减3个一得3个一十位:3个十减2个十得1个十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减起。最后别忘了在横线后面写上得数。第5课时退位减【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教材分析】教材是分两个板块呈现的:第一个板块,利用北京和美国所得金牌枚数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算式51-36的计算,为了突破退位减的教学难点,教材首先利用“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产生学习“怎样减”的愿望;然后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何退位,学会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的方法。最后为了让学生获得退位减法竖式计算的正确写法,教材完整的写出了51-36的竖式写法。第二个板块,教材直接出示算式50-24,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里只是通过提示“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50-24的退位问题。教材这样安排强化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与总结,变化了对计算法则规定的文字表述,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方法形成过程的理解。【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懂得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减,知道相邻数位的十进制关系,以及1个十是10个一、10个一是1个十的相互转化关系。具备了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了动脑思考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内心情感体验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流程】eq\x(复习导入)→eq\x(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eq\x(探究新知)→eq\x(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复习导入】15-7=10-6=14-7=18-9=32-4=50-6=31-2=47-8=说一说,15-7和47-8、50-6在计算过程中,像这样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在我国举行了什么盛会吗?生:奥运会。师:今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届奥运会各国所得金牌的情况吧。出示课件:奥运金牌榜,看小天使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探究新知】1.学习例2。中国获金牌51枚,美国36枚,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也就是求51比36多多少,应该用减法计算:51-36=(1)小组讨论,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怎么办?小组合作动手用小棒摆一摆。(引导学生用小棒实际摆一摆,摆小棒时,重点突出一捆变成10根和1根合在一起是11根,再算11根减6根的操作过程,退位后十位上是几减几)(2)全班交流。①51-36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也就是十个一,凑成11-6得5。这时十位上5个十就剩下4个十了,再用40减去30得10,10加5得15。②51-36个位不够减,就用51-6得45,再用45-30得15。(3)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办法解答了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的难题,真棒!哪一个小组的方法最简便?生:用竖式计算。师:板书竖式。想一想,做退位减法的时候,应该从什么减起?(个位)从十位减起方便吗?(引导学生讨论“减法为什么要从个位减起”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2.学习例3。50-24(1)被减数个位上是0,个位的0减4不够减,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该怎样做。(个位的0减4不够减,十位退1,个位10-4)(2)做下面的题目,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①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3)练习。课本第19页做一做。【巩固应用】课本第21页,练习三第7题。教师指导练习并校对。【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退位减例251-36=15例350-24=26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

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教材分析】例4的第(1)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在编排上继续体现了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思想。教材呈现了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例4的第(2)题也是用文字呈现的“二年级卫生评比”的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减法计算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由于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析、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的过程,教材在本例题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灵活运用画图的策略尝试解决问题。【学情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获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难点:领悟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扑克牌、圆片等【教学流程】eq\x(情境导入)→eq\x(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eq\x(探究新知)→eq\x(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方法)↓↓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翻牌游戏,我们分成男、女生队来进行比赛,哪队翻到的牌的数大,哪队就赢。要求:在翻牌后,用“谁比谁大几,谁比谁小几”说一说。【探究新知】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课件出示学校二年级卫生评比情况,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和三班的小红旗数被遮住了。只知道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红旗,动手摆一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摆法。选代表进行交流汇报。生:先摆出一班的12面红旗,也就是12个圆片。再摆二班的,当二班摆到12个时,还要再摆3个,也就是15个。师:对照刚才摆圆片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二班要摆多少面小红旗?学生列式计算口答:12+3=15(面)根据算式,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结:要求出二班应得多少面小旗,只要把与一班摆的同样多的圆片数加上比一班多的3个,就可以求出摆的个数。所以当遇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时要用加法计算。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1)出示问题: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师:本题中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生:知道一班得了12面红旗,三班比一班少4面;要求三班得了几面红旗。(2)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红旗,动手摆一摆,先同桌摆,再指名学生上台摆。师:从哪里看出三班比一班少摆了4个?生:先摆12个,再去掉4个就可以了。(3)列式:学生口答:12-4=8(面)小结:要求三班摆多少个圆片,就是从一班摆的圆片中去掉比一班少的4个,也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几,用减法计算。师:刚才我们帮二班和三班同学算出他们分别得了几面小红旗,想一想,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师追问:为什么前面是12+3,而这里是12-4?【巩固应用】1.拍手游戏。(1)老师拍手10下,学生比老师多拍4下,学生拍了多少下?(2)老师拍手10下,学生比老师少拍4下,学生拍了多少下?拍完后,学生列算式解答。2.课本第24页做一做。(1)学生看图,完整地口述题意。(2)学生独立解答,并说说解决的方法。【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一班:○○○○○○○○○○○○二班:○○○○○○○○○○○○○○○12+3=15(面)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算。三班比一班少得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一班:○○○○○○○○○○○○三班:○○○○○○○○12-4=8(面)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算。第7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学生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已经学过,这里着重教学需要用竖式计算的连加、连减。教材通过摘南瓜的情境引出连加(例1),再通过运南瓜的情境引出连减(例2)。这两道例题是有关联的,例1中连加的和就是例2连减中的第一个被减数。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教材在例1连加的教学中先安排用两个竖式分步计算,再根据两个竖式的联系给出连加竖式的两种简便写法,并在第二种简便写法中提示如何使竖式计算简便。在例2的教学中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说明连加、连减分步计算时,每一步可以根据计算数据的特点选择口算或笔算;二是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学情分析】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情境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运算的算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连加、连减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竖式的写法。难点:进位和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题目的正确计算。【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教学流程】eq\x(复习导入)→eq\x(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eq\x(探究新知)→eq\x(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10+10+20=6+4+5=30+2+7=22+8+30=60-20-10=15-7-8=23-7-4=17-10-2=(它们的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到右进行的)【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出示课本第27页情境图,夏天的时候,农民伯伯的南瓜成熟了,二(1)班同学们帮助农民伯伯收南瓜。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他们劳动这么辛苦,我们也来帮帮忙吧!算一算,他们一共帮农民伯伯收了多少个大南瓜?2.学习例1。(1)出示表格,一共摘了多少个?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8个34个22个要求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用加法计算。28+34+22=(2)小组讨论,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从左到右)28+34+22=84(个)先算再算(3)怎样算能更简便一些呢?(两个竖式中都有62,可以把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教学例1时教完简便写法后,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4)学生独立完成第28页上方“做一做”(可以写成两个竖式,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集体订正。3.学习例2。(教学例2,先让学生进行口算。讲解在什么情况下用笔算,在什么情况下用口算)(1)出示第27页情境图,农民伯伯把同学们摘的南瓜送到市场上去卖,农民伯伯用三轮车,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这时还剩多少个呢?算式是:84-40-26(2)小组讨论,连减式题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到右)84-40-26=18(个)简便算法(3)能够更简便吗?(84减40,是两位数减整十数,可以口算,可以直接用44减26)(4)看小红说还可以这样想。先算运走的40+26=66(个)再算剩下的84-66=18(个)(5)课堂小结。同学们的计算都很准确,还有的同学会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小红更不错,她先算运走的,把40+26口算,省掉了一个竖式,你们真是会开动脑筋的好学生。【巩固应用】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4题。【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连加、连减例128+34+22=84(个)简便写法例284-40-26=18(个)简便写法第8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教材分析】例3是通过公共汽车上、下人的情境引出加减混合计算(不含括号的)。这类加减混合式题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所以教材让学生通过类推来掌握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例4是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这类加减混合式题由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所以当口算有困难时只能分步写两个竖式计算。为了强调这点,教材完整地呈现了第一个竖式,让学生补充完成第二个竖式,并通过小精灵明明引导学生思考竖式是否有简便写法。【学情分析】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学生在进行竖式计算第二步时,因为看不见数字,计算往往容易产生错误。开始为了防止学生忘记口算的得数,可以让学生把得数写出来,再继续计算。但主要要加强听算练习,使学生在不看见数字的情况下,照样能正确计算出结果。【教学目标】1.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通过情境图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难点:计算中的进位和退位的区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eq\x(复习导入)→eq\x(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eq\x(探究新知)→eq\x(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复习导入】1.师:昨天,我们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下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解决呢?2.复习。(1)车上原来有54人,从前门上了16人,后门又上了10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2)车上有80人,前门下了4人,后门下了9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3.师: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仅有连加、连减的问题,更多的是既有加又有减的问题,也就是加减混合问题。(出示课题)【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出示情境图:车上原来有67人,现在有25人下车,还有28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想一想:现在既有人下车,又有人上车,那现在车上到底有多少人呢?同学们想想,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板书:67-25+28)(3)比一比:同学们看看这个算式,它和我们前面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这个算式既有加,又有减)(4)归纳:这个算式是加减混合。那么加减混合的算式又该怎样进行计算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商量商量,并自己试着算一算。(学生先两人一组讨论,然后独立尝试计算)(5)汇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计算过程。方法1:67-25+28=______(人)方法2:67-25+28=______(人)(6)小结:看来,我们在计算加减混合时,也可以像计算连加、连减一样,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这种写法很方便。而且哪一步能口算就直接口算,不用写出竖式。2.教学例4。(1)出示例4算式:72-(47+16)(2)让学生先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3)让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这个算式有括号怎么算?与上节课学习的连减有什么联系)(4)汇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计算过程。方法1:72-(47+16)=9方法2:72-(47+16)=9(5)小结:加减混合计算有括号时,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也可以把连减的计算方法倒过来用,把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加,变为第一个数连续减去这两个数。【巩固应用】1.课本第28页做一做。(1)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2.课本第29页第5题。(1)先算一算,然后把算得的结果填在括号里。(2)汇报结果。3.口算:课本第30页第8题。【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加减混合例3:67-25+28=70(人)简便写法例4:72-(47+16)=9简便写法归纳总结:1.加减混合计算,从左往右依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应用把这两个数相加再相减的逆运算。

第9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教材分析】例5是教学用加、减法计算解决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教材是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问题,教材以美术兴趣小组为背景,一次提出了两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并在审题时就让学生明确“要解决两个问题”。【学情分析】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学生还不习惯于连贯地思考,会感到一定的困难。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连贯地思考,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作准备,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能正确运用加减法计算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培养应用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eq\x(复习导入)→eq\x(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eq\x(探究新知)→eq\x(掌握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eq\x(巩固应用)→eq\x(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复习导入】1.算一算。12+30-23=56-42-8=56+43-90=23+65-10=98-76-14=63-48+26=63+17-28=63-28+17=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能用简便方法做的就交流简便方法。2.利用第一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2)什么情况下可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回答,叙述不完整或回答错误,师生共同反馈纠正。【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境图吗?生:是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画画。师:请你仔细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生1: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14名女生。生2:男生比女生少5人。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男生有多少人?生2: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师:你会列式解决这些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算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列的算式。男生人数:14-5=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14+9=23(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同学们列式很正确,计算得也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例5中的两个问题,以及与两个问题相关的信息。2.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尝试列式计算,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必要的提示:(1)能一步计算出男生有多少人吗?(2)能一步计算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吗?如果不能一步算出,需要先算出什么?3.请学生结合刚才的组内交流,第一次检查修正自己列的算式。4.请学生代表汇报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而不要只说“几加几”。投影展示问题答案。男生的人数是:14-5=9(人)美术小组一共有多少人:9+14=23(人)或14-5+14=23(人)5.师生评议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男生的人数由题目中的条件“男生比女生少5人,女生有14人”直接列式求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由两种方法得出。第一种是利用求出的男生人数加女生的人数得出,第二种是列加减混合算式得出。鼓励学生放开思路,多向思维,在解题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6.请学生结合刚才的汇报和评议,第二次检查修正自己列的算式。7.归纳总结: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知道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再利用已知条件解决要求的问题。【巩固应用】1.教材32页做一做。这道题的数量关系与例题相仿,要求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后完成。2.教材练习六第1、2题。(1)请学生先独立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2)请学生说一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3)学生列式解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已知条件:女生有14人,男生比女生少5人要求问题:(1)男生有多少人?(2)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列式解答:(1)14-5=9(人)(2)9+14=23(人)或14-5+14=23(人)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学情分析】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因此,复习笔算时,教师注意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卡等【教学流程】eq\x(情境导入)→eq\x(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eq\x(复习整理)→eq\x(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eq\x(巩固应用)→eq\x(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eq\x(课堂小结)→eq\x(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非常喜欢。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经常去游泳。(出示游泳池情境图)看!他们游得多快活呀!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学生汇报:39人。师:太正确了!你能说一下是怎么算出来的吗?学生高兴地说: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游泳池内还有41-18=23个人,又下去16个人,那么现在游泳池内还有23+16=39人。师:太棒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哪些知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行整理和复习。看谁不仅会算,而且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复习整理】1.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师:情境图中,同学们在干什么?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师:根据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吗?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整理得最全面。(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4)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对学生予以肯定。(5)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来进行复习。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整理得结果。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连加连减: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可以分步笔算,也可以两步连在一起用简便写法算。加减混合:分带括号和不带括号两种情况:如果不带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如果带有括号,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加减混合的应用:先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关键词语和要解答的问题,再根据关键词语选择合适的列式方法,最后利用已知条件得出答案。最后不要忘记写答语。对学生的整理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独自思考加减法、连加、连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1)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根据例2的计算方法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七第2题。【巩固应用】1.完成教材第36页第1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