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接触式手势识别促进创新型电子产品设计
过去的十年间,人机交互技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大增强了用户界面与智能化设计。这些变化中的大多数聚焦于高精度、低功耗的电容式触摸屏,特别在手机市场更是如此。随着人机界面技术和设计的进步,红外线接近感应器正逐渐成为新一代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用户界面的创新点。
传统的红外线接近感应系统由老式光电探测器和光电断路器组成,它们各自基于是否移动或中断而触发。这些接近感应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自动门控制和卫生间冲洗系统,然而这些应用也受感应器尺寸、功耗和可配置性的限制。更先进的主动式接近感应器为消费类电子和工业产品带来耳目一新的特性和增强体验。新一代红外线感应器产品面世,如SiliconLabsSi114x系列产品,不仅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并且也可以驱动多个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从而可实现高级的多维手势输入功能。
从单-LED到多-LED的系统演进
单-LED驱动器的接近感应器已用于触摸屏手机多年了,在接近感应器市场的份额也最大,但它们的使用并非没有问题。例如,虽然接近感应器常用于手机通话过程中关闭触摸屏,消除了脸颊的意外接触,但如果进行网络搜索会发现许多最终用户对他们手机中接近感应器的表现并不满意。意外的通话静音、启动电话会议和电话挂断,这些频繁出现的事故都是由接近感应器操作失误而引起的。
为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接近感应系统故障却如此频繁呢?答案在于感应器的设计和配置,以及伴随的机械原理。许多红外线接近感应器只不过是:基于接收的信号来输出原始数据的最基本的感应器。这些感应器没有内置的智能来帮助区分系统噪声和实际信号,而且他们很难在高红外线含量的环境(例如日光或有白炽光的室内)下运作。此外,尽管工业设计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但这些接近感应器不适于在非常暗的覆盖物下运行,覆盖物限制了外部可见光和红外光线到达感应器的能量。
最新一代的接近感应器,如SiliconLabs的Si114x系列产品,克服了传统接近感应器运行的相关缺点。Si114x感应器的高级架构如图1所示,具有多个高灵敏度光电二极管和一个高精度模拟数字转换器(ADC),能比其他感应器花更少的时间(25.6ms)测量打开的红外线LED。较短的LED打开时间使传感器能对周围环境中的红外线强度进行测定和补偿,更好的在实际的接近测量中做出识别。
更快的测量同时也降低了总体系统功率。红外线LED是接近系统中的耗电大户。最大限度的减少LED开启时间,能够有效降低整体系统功耗。15级动态可调整的LED驱动设置,使得LED驱动强度可根据周围红外线条件进行调整,因而节省了能量,并获得更高能效的设计,LED不需要再设定为最大的耗电配置。高灵敏度的光电二极管也使得感应器可运行于较暗的玻璃后面,这样电子设备隐藏在操作界面之后,使得工业设计变得更加整洁和更具时尚感。
图1:能够实现多维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界面的Si114x接近感应器
三-LED系统带来更多创新设计
虽然单-LED感应系统正在推动着今天的市场,但未来正向多-LED接近感应器系统演进,从而帮助产生独特的创新型用户界面。双-LED红外线系统能够实现滑动和选择手势功能,可使用在诸如电子书籍翻页、家用音响设备音量控制和平板电脑屏幕滚动中。三-LED接近感应系统能够用于非接触式用户界面导航,例如图标或图片选择、地图放大和缩小,甚至游戏控制。其他更令人兴奋的双-LED和三-LED应用仅仅受限于设计人员的创意。正如电容式触摸屏开启了用户界面新纪元一样,非接触式手势识别技术也将改变最终用户与电子产品的交互方式。双-LED和三-LED红外线接近感应解决方案,非常适合作为这些系统的非接触式手势识别解决方案。
非接触式的好处:健康、安全和便利
如果接触式按键和触摸屏工作正常,为什么要替换它们呢?其实,红外线系统不会取代现有的系统,而是增强用户使用体验。增强的集成度和小型化正在改变客户使用电子产品的方式。现如今人们随身携带着智能手机、个人媒体播放器、电子书和平板电脑,“计算机”不再仅仅使用于用户家中或办公桌面。
咖啡馆、餐厅、健身房、巴士站、飞机候车厅,甚至卫生间正在成为新一代嵌入式电子产品的使用环境。在这些不同的操作环境中,用户的手有时会被占用、变脏、出汗或沾有食物—所有这些条件不利于触摸屏操作。如果客户是在健身房阅读电子图书,希望在跑步机上一边跑步一边翻页,这将更容易通过非接触式手势识别来翻页,而不是物理接触触摸屏或按下一个小按钮。
无需看到即可控制设备有很多好处。例如,一个非接触式界面,可以让汽车司机使用非接触式挥手实现安全的启动/结束通话或调整音量,而不需要找到复杂仪表上的调整按钮。并非所有的设备需要带触摸屏的复杂图形显示,非接触式用户界面能够提供新颖和差异化的操作方式。
多-LED感应系统可以基于用户是否接近系统而改变系统操作。机顶盒或HVAC控制面板显示器可以保持关闭,直到系统检测到一定距离内的用户才打开,这能有效降低功耗。电视也可以基于手势输入打开或关闭、公共场所的小型视频广告牌可以基于用户的靠近或远离而改变显示内容,可以使用手势输入与潜在客户交流,这是一种比采用触摸屏更卫生的方法。这种“环境感知”电子产品能够使终端产品更加智能,同时也更加省电。
融合多-LED接近感应器和主机MCU(例如SiliconLabs的电容式触摸感应微控制器)的设计,打开了灵活使用电容式触摸和红外线非接触式技术实现用户界面的大门。主机触摸感应MCU提供必要的计算能力去解释红外线感应器的输出,帮助调整非接触式手势的时序和灵敏度。MCU还可以用于感应器的实时配置,基于环境光强度优化低功耗操作。图2是一个非接触式应用示例,包括接近感应器和电容式触摸感应MCU。图2:基于接近感应器和触摸感应MCU的非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 5 词组和关键句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Unit 2 Hobbies Further Study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第五课 锦上添花-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2.3世界大家庭-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 2025年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Unit 7 Happy Birthday!Period I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高考生物备考教学设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 第五章 第2节《城镇与乡村》 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人教(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 2024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
- 2025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蒙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精神科医疗质控课件
- 护理三基三严习题+参考答案
- 椎间孔镜的手术配合
-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饮食文化
- 员工互评表(含指标)
- 美国电话区号一览表
- 【MOOC】英语口语进阶-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时间规划局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