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第13册美术教案_第1页
浙美版第13册美术教案_第2页
浙美版第13册美术教案_第3页
浙美版第13册美术教案_第4页
浙美版第13册美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3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走进美术(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教学设想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教学程序与策略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5.雕塑。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走进美术(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教学设想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进行小组发言,说说雕塑艺术的调查情况。1.由贴近学生的广告导入(如播一则麦当劳的电视广告),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在上学路上、在商场购物时,不知不觉地可获得许多信息。由学生归纳出标志、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作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2.展示一组视觉传达设计的图片,通过识别,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3.通过学生对学习用品的选择,引导学生认识工业设计以及范围(包括家具、服装、纺织品和交通工具等设计)。设计是指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造型、色彩、表面肌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符合实用和审美需要的产品。4.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上介绍的艺术设计种类,还有哪些设计类别?5.一组综合所有艺术设计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分别属于哪类设计,以明确各自的特点,加深理解。教学程序与策略6.回到前面的电视广告,引出现代媒体设计。7.复习两节课的内容,总结你认为美术应包括哪些种类。美术: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8.布置课后内容: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徒手画校园(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教学设想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各种记号笔、彩色笔、画纸(教师)印刷的西藏地图、范作教学过程1.导入。(1)从学校去就近一个书店的路线,分别要求学生用语言或画图的方式进行表达。通过对比,得出徒手勾勒的线路图能更准确有效地进行表达。(2)出示《藏地牛皮书》中的手绘地图设问:“从这张地图中你又能读取什么信息呢?”(3)将它和印刷的西藏区域地图进行比较,由学生讲述它们的异同之处,引出课题“徒手画”。(4)用教材中《建筑设计示意图》、《速写》和常见的建筑画、风景画进行对比,让学生相互讨论,认识到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强调徒手画的交流表达的功能。2.深入分析。(1)以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埃及旅行笔记中的插图为例,让学生展开讨论:语言文字与画图在表达或记录时各具哪些优缺点?体会徒手绘制的插图对文字记录的图解功能。教学程序与策略②记录动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图。③科学家讲解深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示意图。3.概括小结。师生共同概括徒手画的特点:徒手画就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它易画易懂,工具比较简便,在许多场合中,徒手画都能在人们记录、说明、交流、表达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合作学习。(1)让学生以徒手画的形式告诉同伴家到学校的路线。(2)让学生用徒手画的形式告诉同伴一天的作息表。(3)(游戏)猜成语,用手绘线条的形式“画”成语,如“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等等,同学之间相互猜(引导学生从“怎么画”转变到“画什么”上来)。5.评价反馈。学生评述:用几句话讲讲这节课的认识与收获。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徒手画校园(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教学设想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勾线笔、画纸(教师)课件(不同节奏、旋律的音乐)、范作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线条是徒手画中最基本的元素,而线条的变化是非常丰富的。(2)教师和学生一起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应和着音乐的节奏与韵律画出千变万化的线。(3)引导学生体验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等不同的线条所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与联想:直线是平和舒缓的,曲线是流畅舒展的,折线是紧张匆忙的。领悟线的变化:长短、刚柔、曲直、粗细、疏密、虚实、浓淡等等。在不同的音乐背景中理解线条的不同美感。2.用线表现不同的云:层云、积云、高层雨云。3.随堂欣赏。欣赏画家画树的作品,不同的线带来不同的感受:画家凡·高用扭曲的线表现向上伸长的树,有强烈的动感;画家伊莱思·布鲁斯特用线意象化地表现了一片树林。4.小练习。(1)用各种线条和花纹组成一幅和谐“相处”的图形,要求线条流畅,有疏有密,变化丰富,画面整洁。教学程序与策略(2)凭记忆画一棵校园里的树。5.徒手画中的形。(1)出示树木图片与教材中《树木的外轮廓形》,通过分析、描摹,使学生认识到树木的外轮廓形可以概括为一些基本形,如圆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发现:徒手画抓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基本形去概括。(2)举例搭积木,讲解如何利用基本形描绘建筑物。(3)风景也可用几何形来概括。(4)教师动笔演示徒手画从基本形渐变到具体形(如汽车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5)人物形体与动态用基本形迅速勾勒,注意让学生再次体会徒手画简单明了的特点。6.练习:用徒手画的形式画一画自己的文具。7.评价:由学生自我评价,谈谈对不同美感线条的运用。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徒手画校园(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教学设想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三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常规的学习用具(教师)拍摄一段不同角度的校园风貌的录像、对写生地点的预先估计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校园风貌录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欣赏自己的校园,旁白:“学校是哺育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地方,是大家学习的场所、活动的空间……”在用徒手画的形式来描绘校园时,首先要学习“空间深度”的表现。(2)教师指出:用徒手画的形式来表现空间最常用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鸟瞰法,另一种是透视法。(3)出示分别用鸟瞰法和透视法画成的两张同一地点的建筑图进行对比,由学生讨论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用处。鸟瞰法有一种近似于高空俯视的效果,更多的是表明方位,而透视法相对比较直观。2.深入学习。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简明方法。(1)出示图例:同样大小的两个球,从透视角度看,就是“近处大远处小”。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透视现象?教学程序与策略(2)出示图例《观察透视的模拟图》并在图片上用红笔添加透视线,加以对照,由学生自主发现焦点。(3)让学生在其他绘画作品中指出焦点的位置,印证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焦点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理解教材中的图解,由学生自己得出视点、视平线、视线等因素对透视图的影响。(4)出示不同视线拍到的两张教学楼照片并进行比较,以印证先前的结论。3.欣赏教材中多幅风景徒手画,并指出其绘画工具的多样选择性,钢笔、木炭条、彩色笔均可以。4.练习。(1)用徒手画的形式画出校园的平面示意图。(2)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3)用透视法创作的同学可以在校园内写生,教师事先安排好写生地点。作业要求:注意取景,主次有别,详略得当。5.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布置本单元的总结展览。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板报设计(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设想重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板报。难点:设计出来的板报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颜料、铅笔、尺(教师)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1)师生讨论:大家所熟悉的报纸的内容、排版、栏目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等。点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2)要完成一幅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点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字体、刊头和标题的设计、编排等知识。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出示课件,结合书本的范例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提示: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色彩、位置安排等内容)。(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1)提问:怎样进行板报美术字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事项?(2)学生结合书本的范例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进行述说,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最后教师讲评。(3)字体的设计。教学程序与策略①字体的选用和设计是版面构成的基础,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宋体、楷体、黑体、隶书体四种。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②教师示范书写美术字的步骤。③随着电脑技术的运用,出现了许多新设计的字体(出示各种字体的图片、应用实例)。(4)刊头设计与标题编排。①刊头与标题在板报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的位置、字体、大小、形状、方向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版面的视觉效果。②刊头和标题的内容要和板报的主题思想一致,可以采用纯文字或文字与装饰纹样相结合构成的形式。③出示多种图片,开拓学生视野。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1)提出作业的主题:以“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为内容,设计一个板报刊头,要求具有个性、活泼、色彩明快、简洁。(2)提供创作的建议:注重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相结合,独立思考,结合板报刊头设计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欣赏评述,教师小结。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大胆、自由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造型与色彩的表现是否和谐统一等。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找一找相关的图片资料(如各种报纸、黑板报刊头图库),欣赏这些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板报设计(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设想重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板报。难点:设计出来的板报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颜料、铅笔、尺、剪刀、胶水(教师)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启发思维。(1)出示课件:学生优秀板报设计作业。学生讨论:为什么好?表现在哪里?它的位置安排如何?色彩处理怎么样?还有哪些你认为成功的地方?教师总结。(2)借鉴优秀板报设计作业的经验,布置学生思考:怎样进行板报设计,使你的作品有与众不同的创意?作品的编排怎样才能疏密得当,受到大家的喜爱?2.传授方法,激发创意。本节课作业主题:以“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为内容,设计一个板报。要求能充分利用各种相关资料,采用剪、贴、画的办法进行制作。(1)版面编排的方法。①以图为主的版面编排:图片是板报中常用的编排元素。在编排时要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图片,同时要有形状、大小、位置、疏密的变化。②图文并茂的版面编排:图文穿插是最常用的编排方式。可以在大片的文字中插入作为题图的单张图片,也可以用配合文章教学程序与策略内容的多张图片来穿插。注意:编排多张图片时,要注意主次、大小、疏密关系。(2)板报设计的一般过程。①根据主题,收集有关文字、图片。②根据内容,设计一种版面样式。③选择字体、字号等,进行整体编排。3.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在本节课充分利用手边的资料完成版面的编排及刊头标题的设计,完成铅笔稿。(2)注意:尊重自己的喜好,独立思考,结合板报设计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4.作业欣赏,深入体会。(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2)小结本节课内容。5.提供课题,开拓思维。布置课后作业:可找一找图片资料,欣赏这些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思考自己的板报设计铅笔稿有什么不足之处,希望在下次作业时可以改进。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板报设计(3)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设想重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板报。难点:设计出来的板报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三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颜料、铅笔、尺、剪刀、胶水(教师)学生优秀作业以及上节课学生完成的铅笔稿教学过程1.讲评分析,启发思维。(1)讲评学生完成的铅笔稿,师生共同探讨可以改进的方面。(2)借鉴学生优秀板报设计作业的经验,思考:怎样进行板报的色彩设计,使作品色彩的表现和谐统一?2.传授方法,激发创意。(1)本节课作业主题:以“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为板报内容,进行色彩的设计。要求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又不失个性。(2)教师讲解色彩配置的方法。①运用对比色协调或类似色、同类色配置法。②色彩和图形一样由所放置内容的性质决定,必须研究其个性特点,才能使作品形式新颖,具有独特的诱人魅力。要求色调明快、和谐。③内容决定色彩的依据,即:你所设计的板报以哪一部分人群为主要阅读对象。如以儿童为主的,色彩应以鲜艳的对比色调为主,以符合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并用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给成人阅读的,则以大方、明快的色彩为主。教学程序与策略④几种常见的色彩配置方法:调和色配置法是一种色相性质相近的色彩配置法,分同种色和同类色两种配置方法,如绿和粉绿的配置。对比色配置法是指性质不同的色彩配置法,如红与绿、青蓝与黄橙色等的配置。运用对比色配置,效果强烈、醒目、鲜艳。注意:本节课的作业阅读对象以学生为主。(3)利用课件,尝试进行色彩搭配练习,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提高。3.布置作业展示自我。(1)要求学生在本节课利用几种常见的色彩配置方法,完成色彩的搭配。(2)注意:尊重自己的喜好,独立思考,结合色彩搭配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色彩搭配明亮和谐,尽量做到与众不同。4.作业欣赏,深入体会。(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2)小结本节课内容。5.提供课题,开拓思维。布置课后作业:选一个主题,找一找图片资料,进行板报设计,希望在今天学习的基础上改进提高。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鸟语花香(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学习,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2.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竹子的画法、梅花的画法及花鸟的表现技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竹子、梅花及鸟类。3.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想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及相关诗词,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荷花、竹子、梅花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和鸟的画法。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教学过程1.收集资料,评述讨论相关问题,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知识。(1)了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学生收集有关中国花鸟画的知识或课前收集各种资料,并加以评述。(2)出示西方静物油画,并与中国花鸟画进行对比,讨论花鸟画的特点。2.引导欣赏中国花鸟画作品,体验中国画的人文精神。(1)欣赏宋代花鸟画《出水芙蓉》,学生分组讨论荷花的象征意义。请学生读一下周敦颐的《爱莲说》,教师分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让学生思考古人为什么喜欢画荷花,感受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人文特点。(2)欣赏宋代崔白的花鸟画作品《寒雀图》。(3)介绍清代诗人马曰璐的诗《杭州半山看桃》:“山光焰焰映明霞,燕子低飞掠酒家。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再欣赏海派画家王震的《桃花飞燕》,对比、欣赏、感受中国花鸟画的诗情画意。教学程序与策略(4)欣赏并评述近现代画家潘天寿的《雁荡山花》。3.感受体验中国画,学生在宣纸上尝试各种笔墨效果。(1)让学生大胆画出各种笔墨效果,也可随机画出有一定具体形象的物体。(2)评述自己的作品。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内展示,师生共同分享创作的喜悦。(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中国画工具作画的感受。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鸟语花香(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学习,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2.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竹子的画法、梅花的画法及花鸟的表现技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竹子、梅花及鸟类。3.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想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及相关诗词,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荷花、竹子、梅花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和鸟的画法。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二课时课前准备收集的有关竹子的诗词、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教学过程1.了解竹子的特点。出示有关竹子的录像或图片,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及竹子的造型特点。2.引导欣赏有关竹子的绘画和诗词。(1)展示、欣赏美术史上优秀的画竹的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有关竹子的诗词。(2)教师介绍郑板桥与竹子的逸闻趣事以及诗、画作品,指出竹子的象征意义。(3)出示有关画竹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3.了解中国画中表现竹子的方法。教学程序与策略4.分组讨论竹子的画法。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竹干、竹叶)的过程。5.尝试画竹。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材料尝试画竹。6.展示评价。学生互评作品。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鸟语花香(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学习,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2.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竹子的画法、梅花的画法及花鸟的表现技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竹子、梅花及鸟类。3.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想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及相关诗词,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荷花、竹子、梅花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和鸟的画法。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教学程序与策略第三课时课前准备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收集的有关咏梅的诗词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出示关于梅花的录像或摄影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2.引导欣赏梅花诗词与绘画作品。(1)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并加以解释。(2)展示优秀的梅花绘画作品,如王冕的《墨梅图》,并请学生谈谈感受。(3)展示关山月的作品《俏不争春》,让学生比较与古人作品的区别。教学程序与策略3.示范画梅花。出示有画梅花步骤的教学录像,或教师示范梅花画法步骤,让学生了解梅花不同形态的表现方法以及枝干的表现方法。4.尝试体验。学生尝试画梅花。5.评价与展示。让学生的作品贴在墙上,同学之间互评。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鸟语花香(4)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学习,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2.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竹子的画法、梅花的画法及花鸟的表现技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竹子、梅花及鸟类。3.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想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及相关诗词,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荷花、竹子、梅花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和鸟的画法。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教学程序与策略第四课时课前准备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收集的中国画中描绘鸟的作品与西洋画描绘同类鸟的作品各一幅教学过程1.介绍收集的资料。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中国画中描绘鸟的作品、西洋画中描绘鸟的作品。2.对比讨论。学生进行对比讨论:画家的视角有何不同?表现方法有何不同?3.引导欣赏。欣赏画家李苦禅的《老鹰》,了解鹰的象征意义。4.分析麻雀的画法。(1)请学生说说麻雀的主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有黑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2)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分析麻雀形态特点。(提示: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教学程序与策略枣形加一个蛋形组成。麻雀的形体结构可分为:身子、翅膀、尾巴、爪子。)5.尝试体验感受。(1)请学生思考怎样画鸟,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来画画看,并让其他学生点评。(2)学生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6.师生评价。展示学生作品,相互点评,教师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齐白石课时教学目标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教学设想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教学程序与策略课前准备(学生)中国画作画工具(教师)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2)教师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分析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教师提问:作者是谁?说说你对这幅作品的印象。师生讨论: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齐白石的作品巧妙在哪里?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师生讨论上述问题。(2)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艺术忠于现实,绘画重抒情达意。(3)讲解齐白石的生平:出生穷苦,自学成才。(4)出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作品以及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教学程序与策略(5)师生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加强对齐白石作品的理解,深刻理解大师人格与艺术的魅力。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请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中国画绘画知识,想一想、说一说如何进行《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评价。(2)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造型语言的表现是否统一等。5.提供课题,研究拓展。请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有关齐白石的资料及作品,进一步理解他的艺术风格。教后反思录课时授课计划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毕加索课时教学目标1.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教学设想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讨论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教学程序与策略课前准备(学生)绘画工具(教师)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1)教师出示《格尔尼卡》,提出问题:作者是谁?作品名称是什么?你看见了什么?(2)请学生认真“读画”,用自己的语言把见到的画面内容如实地简单描述出来(不要求想象发挥)。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1)教师提问:作品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你想从哪些方面着手深入了解作品?(提示:可从材料、构图、色彩、线条、肌理等方面入手。)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懂得艺术家在使用线条、色彩时,都与创作的主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前卫运动。它对后来的各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立体主义者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在平面的画面上画出具有三度乃至四度空间的立体的自然形态。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时间”、“空间”等基本概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