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精品教学资料请加微信:2777464395更多精品教学资料请加微信:2777464395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解析:材料中体现了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因此并没有打破工商食官政策,故A项错误;政治等级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体现出国家管理制度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对市场进行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C2.(韩)宣子有(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乞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恃此质哲,故能相保以至于今。”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商品经济非常繁荣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官府无法控制商业D.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但材料没有涉及,与材料中“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不符,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与材料中“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我无强贾,毋或乞夺”相符,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但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中“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并非指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理解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B3.(2017·黄冈质检)《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58—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B.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C.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D.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解析:“去本就末,不循古道”指的是弃农经商的现象。材料没有反映出政府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变化,故A项错误;“州郡吏民及诸营兵”说明了人员的广泛性,证明人们的商业意识浓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政治滋生腐败,故C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吴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没有体现三国,故D项错误。答案:B4.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两则材料表明()A.“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B.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C.草市的发展经历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解析:从材料中“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知草市的发展不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故A项错误;草市出现于隋唐时期,“开始”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从唐代州县以下不得设市到宋代草市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可知草市经历了由违法到合法的过程,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了草市是宋代基层税收单位,没有体现出草市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故D项错误。答案:C5.(2017·晋中质检)《东京梦华录》记载:“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B.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C.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解析:根据所学,东汉都城洛阳,与材料“东京”“开封”等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东京梦华录》”“东京”“开封”等信息可知为北宋,根据“救火家事……每遇有遗火去处……领军级扑灭”可知,论述对象为消防,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不劳百姓”,论述了消防的积极意义,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南宋都城为临安(今杭州),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6.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A.有注重其“防伪”功能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解析:根据题目中对“交子”的“交”的解释,可知其有“防伪”功能,故A项正确;关于北宋“交子”对古代经济的作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源于封建政权的推动力,题目中并未提到,均不符合题意,故B、C、D三项错误。答案:A7.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中说:“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B.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C.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D.帝国时代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解析:徽商的大量财富并非用于扩大再生产,商品经济发展规模受到限制,表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不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而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促使自己缙绅化”“提倡程朱理学”等可以看出徽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反映出封建专制体制对商品经济发展的阻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帝国时代商业资本是有可能转化成产业资本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8.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解析:从“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可知政府贩卖商品,是与商贾争利,体现了抑商政策,故C项正确。答案:C9.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家族宗法观念进一步加强B.读书风气日益盛行C.传统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D.抑商政策发生转变解析:材料未提及宗法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耕读之外……悉从便业”不能体现读书风气日盛,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耕读之外……悉从便业”体现人们对商人观念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宗族规矩而非国家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C10.《明史·舆服志》记载:“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通‘只’)衣绢、布。正德元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这一政策旨在()A.保障小农经济的发展B.维护社会等级制度C.完善市场管理制度D.严格限制商人服饰解析:根据材料“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通‘只’)衣绢、布”,结合所学可知,指“重农抑商”政策,为了维护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答案:A11.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材料主要体现了()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解析:材料中“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说明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故A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实行海禁政策原因,故B项错误;海禁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有条件的限制,故C项错误;明朝商品经济是繁荣的,故D项错误。答案:A12.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种做法()A.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C.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D.使专制统治开始受到了挑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的规模虽然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但是这一点不是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待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实质上是以行政命令干预经济,但是这种说法同样没有体现出题干设问中的限制角度,故B项错误;当时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国内资本主义萌芽也已经有所发展,清朝的这种做法阻断了中国商品经济与世界先进经济因素的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领域的专制统治,不可能体现出对专制统治挑战的现象,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期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富人阶层普遍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而“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当时的社会排名是“士农工商”,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亚当·斯密分析中国明朝经济发展情况时说,当时的“财富已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极限”。为改变困局,尤其为了改善朝廷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包括嘉靖新政、隆万新政和张居正改革等。但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无法回应新经济急需政策“松绑”的诉求。——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1)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因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从经济角度给出合理建议。(15分)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可概括出,传统礼制被打破;由“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可概括出,知识分子、商人阶层崛起;由“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可概括出,消费观由朴素变为追求享受。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当时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等角度加以分析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明穆宗下令开关……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可分析得出,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由“‘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可分析得出,固守“重本抑末”政策,商人经商所得的利润既没有进入生产领域,以扩大再投资,致使需求端长期乏力,又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导致通货紧缩;由“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可分析得出,实行财政税收改革,推动明朝经济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财税领域,无法解决深层次经济问题。第二小问,依据第一小问对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的说明,从改革政府经济政策和财税体制、促进消费、扩大需求、抑制通货紧缩等方面提出建议。答案:(1)现象:传统礼制被打破;知识分子、商人阶层崛起;消费观由朴素变为追求享受。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变革影响。(2)措施: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固守“重本抑末”政策;实行财政税收改革。分析:对外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由于实行“重本抑末”政策,商人经商所得的利润既没有进入生产领域,以扩大再投资,致使需求端长期乏力,又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导致通货紧缩;经济改革推动明朝经济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财税领域,无法解决深层次经济问题。建议:废除重农抑商政策;进行适当的财税改革,以刺激消费;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松绑”(改善宏观调控政策);实行“供给侧”改革,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解决通货紧缩。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滨下武志教授在其著作《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中认为,7世纪至13世纪的亚洲存在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这一经济圈在亚洲的人、财、物流动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朝贡体制的根本在于“它是国内基本统治关系即地方分权在对外关系上的延续和应用”。但是,“与统治关系相比,朝贡贸易体制的根本点是靠贸易关系在支撑,实际上是更加多面的、多层次的、具有包容异质因素作用的一种体制”。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关于朝贡贸易的观点予以说明。(要求:归纳材料中的任一种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予以说明。做到史论结合,观点明确)解析:首先需要提炼观点,其次用史实说明,如观点一据材料“7世纪至13世纪的亚洲存在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亚洲经济圈’”可知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经济圈”的形成,据材料“这一经济圈在亚洲的人、财、物流动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朝贡体制的根本在于‘它是国内基本统治关系即地方分权在对外关系上的延续和应用’。但是,‘与统治关系相比,朝贡贸易体制的根本点是靠贸易关系在支撑,实际上是更加多面的、多层次的、具有包容异质因素作用的一种体制’”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7世纪至13世纪是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油胶水:UV胶水项目建议书
- 消防宣传活动总结15篇
- 车间维修过程管理信息系统测试计划
- 2025年贵金属压延加工材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基因工程亚单元疫苗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防雾涂料合作协议书
- 教育心理学指导下的教学方案设计
- 教育技术如何重塑商业未来
-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25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心理辅导与教育心理学的融合实践
- 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 新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册分章节)含答案
- 沙迪克操作手册
- 《肌肉力量训练》课件
- 小学升初中入学测试宁外入学试卷2
- 桶装水领用表
- 营运客车等级划分及评定重点标准
- 检验科危化品安全数据表完整
- 小学五年级英语学情分析
- 最新交管b2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三角形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