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生活》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一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第20页共20页专题一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一、再研考纲要求最新考点考查重点关注热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是什么(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结合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和2015年“两会”的相关内容,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1)根据中外哲学家的著名论断、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或以漫画形式,说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哲学派别。(2)结合“现代迷信”在一些地方的泛滥说明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3)结合党和政府关于建设和谐文化和科学发展的相关论述,分析说明和谐文化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都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4)结合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2)马哲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究世界的本质(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4)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哲学的物质概念。(2)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通过人类对太空探索的事例分析论证世界的物质性,进一步坚定唯物主义的正确性。(2)结合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等事例说明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3)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我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认识和利用规律使然。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4)意识的能动作用(5)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的能动作用。(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党和国家采取的抑制房价和稳定物价的措施。(2)结合“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及理想、信念等分析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3)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分析我国探月工程二期。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的含义和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真理。(3)认识过程。(1)结合我国航天事业及深海探测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以及实践的特征。(2)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3)结合科学的新发现及对宇宙认识的加深,说明认识发展的过程。二、高考前瞻预测1.本专题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从命题内容上看,高考试题多聚焦哲学的基本派别、按客观规律办事、意识的作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及其认识的过程。从命题形式上看,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等知识点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其他考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非选择题的考查一般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素材,选取典型观点或事例,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在2015年备考中要注意:(1)结合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名言警句或典故漫画,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并认识唯物主义的基本派别。(2)结合近几年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及人类抗灾自救的生产实践,考察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分析人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结合党和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及不同地区、行业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说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4)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类重大发明和文化繁荣,认识意识的作用。(5)结合人类实践活动,特别是重大科技活动,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具体活动,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明确人类认识和追求真理的过程。3.关于教材:把握一个核心: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明确两个重点:唯物论与认识论。理解三对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区分四对概念: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真正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与静止、真理与谬误。理解五个概念:物质、运动、意识、实践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三、再建知识体系四、高频考点突破(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命题报告】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中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即两者谁为第一性、谁先谁后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切不可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方面;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二者的辩证关系问题;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特征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主干串讲】(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及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本义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同点基本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局限性或科学性局限性:①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②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③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科学性: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局限性:①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同;②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③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科学性:以近代实验科学提供的新知识、新成果为基础,与当时最发达的自然科学相结合,摆脱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缺陷科学性: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同点三者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不同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感觉、经验、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相同点根本观点一致,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3.【典型例题训练】(1)(2013·天津文综)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中科学家通过实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取得了新的进展,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材料没有涉及哲学的产生、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C、D两项不符合题意。(2)[2013·江苏卷]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C本题以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为视角,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对于转基因食品,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主要是受到各自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②③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①不选。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④错误。4.【变式训练】(3)[2013·杭州模拟]当前,经济建设中要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准确判断形势,精心管理通胀预期,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哲学角度分析,这是在处理()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④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A.①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③④A[解析]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宏观调控,这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①符合题意。准确判断形势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③入选。④是对①③的总结,入选。材料没有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排除②。本题选A项。(4)(石景山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公孙龙有一篇谈论石头属性的哲学论文《坚白论》。在文中他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化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的观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公孙龙“离坚白”,见离不见合,见异不见同,割裂了二者的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坚与白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独立于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是客观唯心主义。故选A。(5)[2013·泰州一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从这个角度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理论来源关系的表述最科学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故选D项。(二)唯物论1.【命题报告】高考对唯物论部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不排除出主观题的可能性。考生在答主观题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基本答法,而忘了一些题型当中的必要答法。如考查环保问题时,我们就要注意答自然界的物质性。另外,在选择题中我们必须注意经常出现的错误说法,如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前后的一致性,如果后面是促进作用,前面一般要有“正确的意识”,即给“意识”加上必要的性质限定。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分清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和形式以及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2.【主干串讲】(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③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3)规律与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①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非强加的)、本质的(非现象的)、必然的(非偶然的)、稳定的(非多变的)联系。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第一、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第二、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第三、方法论: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ⅱ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反对错误倾向: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机械唯物主义。)(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②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应用关系内容阐述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要增强认识活动的目的性,积极主动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一是要重视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二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6)全面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含义(是什么?):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为什么?)哲学依据: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ⅱ.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ⅲ.现实依据(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③(怎么办?)具体要求: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ⅱ.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ⅲ.反对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注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除了三点具体要求外,还必须从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需要具体材料具体分析)3.【典型例题训练】(6)[2013·天津卷]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解析]C漫画中的人物生搬硬套成语“亡羊补牢”的借鉴意义去修补左边的羊圈,却忽视了正在从右边羊圈缺口走出的羊,C项符合题意。漫画没有体现出要尊重客观规律,A项不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漫画中的人物修补羊圈,已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是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D不符合题意,漫画中人物的错误不在于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在于生搬硬套。(7)[2013·江苏卷]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解析]A本题以“江南style”为视角,考查意识的本质。音乐中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体现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正确。B、C、D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4.【变式训练】(8)[2012·福建卷]图(a)、图(b)蕴涵的哲理有()①图(a)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②图(b)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③图(a)、图(b)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④图(a)、图(b)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C[解析]本题采用经济图示考查哲学原理,主要考查了规律、联系、发展等知识。图(a)是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图示,供求关系变化,价格也发生相应变化;图(b)是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图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环境污染逐渐加重,达到峰值后会逐渐减轻。这些体现了④。把握这些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故①正确。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故②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③与题意无关。(9)[2012·重庆卷]明朝《医有百药》言: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说明()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C.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A项说法错误,观念决定行为的表述,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项明显表述错误。D项表述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题干未体现。“改恶从善,是药饵也”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命题报告】高考对认识论知识的考查,多数集中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真理的考查上,既有选择题,又有主观题。在复习中,考生要形成关于“认识论”的知识框架: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完善、发展真理,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审题时要注意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要注意真理的属性与认识的属性的不同。2.【主干串讲】(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含义和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认识指导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①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真理的特点ⅰ.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因为: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注意: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即真理只有一个。方法论要求:严格划清一定条件下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ⅱ.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方法论要求:把握真理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反对不顾条件和范围的主观随意性。ⅲ.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方法论要求:随着过程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反对因循守旧和激进盲动。③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ⅰ.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认识的反复性,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第二、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ⅱ.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原因如下:第一、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第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第三、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ⅲ.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ⅳ.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典型例题训练】(10)[2013·大纲全国卷]毛泽东说:“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真实和可靠②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好主意”的前提条件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冥思苦索无助于“好办法”“好主意”的产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解析]本题考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践决定认识等知识,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毛泽东的这一论断,体现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同时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在二者都正确的前提下,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④与材料强调的内容不符。(11)[2013·四川卷]观察下图。下列对漫画蕴含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①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②真理如果超出其适用条件就会变成谬误③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④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本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漫画。漫画中的人提出疑问:同一双鞋小张穿着舒服,我穿着为什么不合脚?这是因为真理具有条件性,超出这个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故②正确。世界上没有一双鞋任何人穿着都合脚,这是因为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故④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与时俱进,故①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正确的价值选择有其客观评价标准,即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变式训练】(12)[2013·大连一模]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已按计划完成改造和实验试航工作,正式交付海军,这是我军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9月26日,“辽宁号”交付海军后继续进行相关科研实验和军事训练。我国航母继续进行相关科研实验和军事训练再一次证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B.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地位。通过海试可以获得正确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项正确,A项错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是多样的,B项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知识拓展】正确区分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来源是唯一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②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两条,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就知识的整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13)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这说明()①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③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B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的发展也要随时改变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正确;规律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其本身不会发展,②错误;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说法错误;题干中观察实验获取数据说明了④。(14)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②对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就意味着接近了真理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从谬误到真理的转化是有条件的,②忽略了二者转化的条件,排除;①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五、再破知识误区1.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方法论影响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剖析哲学的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4.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剖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5.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并不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6.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剖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7.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8.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剖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9.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剖析规律是客观的,物质的,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10.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前提,不能超越)11.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剖析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12.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认为改变)13.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不能直接创造,通过实践)14.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15.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16.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剖析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17.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剖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18.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剖析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19.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剖析实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活动。不能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2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剖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有实践和间接经验。21.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剖析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2.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它只提供一般意义上的方法论指导,而不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23.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人的认识总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24.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具体科学)25.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26.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形式的差异性)27.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取决于意识与客观现实是否符合)28.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29.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也需要尊重客观规律)30.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是可知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客观世界)31.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认识并不能直接创造世界,必须通过实践)32.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33.认识是主体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不是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34.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35.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正确的主观认识)36.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认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不可能获得全部真理)六、再练高考真题1.[2012·江苏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故①②应选。题干讨论的是历史观,而不是自然观,③不选。题干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客观性,而不是上升性,④不选。2.[2012·江苏卷]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抓住题干中的“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像闪光一样短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类似,都否认了相对静止,故选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A、C不选。“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不选。3.[2013·大纲全国卷]2013·“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这首《画竹诗》形象地描述了他画竹从“冗繁”到“清瘦”、从忠实描摹到表现竹子独特精神的艺术升华过程。这表明艺术创作()①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②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③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同样的规律与特点④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本题考查意识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艺术创作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①正确。郑板桥从忠实描摹到表现竹子的独特精神,表明艺术创作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②正确。③本身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本题考查意识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①观点错误,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认为意识决定存在,是唯心主义观点。莫言作品的艺术风格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体现了②。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多种因素,③观点太绝对。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④正确。5.[2011·全国新课标]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说明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人脑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胜生理基础。如果没有人脑或者该区域出现故障,人的思维活动就不可能正常进行。③④正确,①②说法本身错误。6.[2011·江苏]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唯意志主意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解析:B。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属于主观,所以,都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因此,A、C、D三项说法错误。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因此,B项正确。7.[2013·安徽卷]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特征等知识。针对家庭经营中存在的难题,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体现了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①④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谬误和真理,②不选。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题干的设问角度是认识,③错误。故正确答案选B。8.[2013·四川卷]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C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柳宗元这句诗的意思是太依赖书籍会造成误解,经历世事后才会渐渐明白是非,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次,逐项分析,①的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即认识是实践的开始,实践是认识的完成,这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好相反,故错误。②的意思是学习到了实践就终止了,实践了也就明白了,强调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符合题意。③的意思是知而不行,则认识不深,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符合题意。④的意思是不出门也能知天下的事情,不望窗外也能明了自然的法则这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9.[2013·天津卷]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a)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b)《烤肉串》和图(c)《厨师扇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a)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图(a)图(b)图(c)[解析]B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对于壁画中古人右手所持工具到底是菜刀还是古扇,正确的解释只有一个,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无关。七、洞悉热点经济转型明导向,科技发展循规律【背景材料】2013年7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李克强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多年未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增多。应对这一局面,需要智慧和勇气,用新视角和新思路,正确认识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把握好、运用好宏观政策,统筹施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1.请你立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分析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示:(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推动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出口、投资、消费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单纯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4)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结合材料,分析人大加强基层调研的政治意义。提示:(1)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加强基层调研,能够倾听民意,反映民情,正确表达人民诉求。(2)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决定权和监督权。人大加强基层调研,有利于推动民生立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更好地维护民生。(3)人大加强基层调研,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调动人民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4)“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加强基层调研,有利于督促“一府两院”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维护人民的利益。3.请你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政府如何做好抗灾救灾工作。提示:(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作出合理安排。(2)人可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抗灾救灾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对规律的认识,创造条件,限制规律发生破坏性作用的程度和范围。(3)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抗灾救灾应该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以高昂的精神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振奋精神。(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做好抗灾救灾工作要立足现在,着眼长远。调控房价保民生【热点播报】材料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针对不同阶段房地产市场的不同情况,我国灵活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先后采取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刺激住房消费、“五项措施”“国八条”“国十条”、限购令、征收房产税、建设公租房等措施,运用多种手段,增加供应,遏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调控要点:(1)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消费性贷款的禁止用于购买住房。(2)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我国将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到全国。(3)部分城市限购房套数: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4)囤地捂盘房企将停发股票债券不给贷款:对有违法违规记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暂停其发行股票、公司债券和新购置土地,各商业银行停止对其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和贷款展期。材料二:2013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是新政府首次对房地产行业正面表态。这表明房地产政策由此前以行政抑制为导向的政策调控方式将正式、全面转向长期制度建设。长效机制建设不是简单打压或放松,而是一整套制度设计,至少应包括以房产税调节高端需求、以土地制度改革和首套房贷款优惠支持中端需求、以保障房覆盖低端需求、以拓展融资途径等给予金融配套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组合。【命题透视】1.我国对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认识论依据有哪些?提示:(1)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我国通过制定房地产政策调整房地产市场,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国的房地产政策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并指导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协调发展。(4)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我国针对不同阶段房地产市场的不同情况,灵活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是一个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2.我国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和变化过程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提示:(1)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注重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2)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3)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竖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八、再做错题1.[2012·乌鲁木齐诊断]“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C[解析]“四个字是‘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体现了①。这四个字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正确。题中不是研究哲学的产生和作用,②③与题意不符合。2.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这提醒我们()①改造自然应当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②改造自然必须认识、尊重和保护自然③要重视意识对人们改造自然的决定作用④要看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具有相对性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 D.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材料信息警示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④与题意无关。3.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十八大又提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其理论依据是世界的物质性原理,B正确。A不符合题意,C、D是辩证法的内容。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说明()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B.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C.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D.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发展解析:选C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尊重规律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A错误。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错误;材料强调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C正确,B不符合题意。5.截至2012年8月23日,已经有6个台风登陆我国,目前又有两个台风“天秤”和“布拉万”向我国沿海靠近。回顾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呈现出明显的频发多发、密集登陆、威力强大等特点。气象专家指出,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强热带气旋(风速超过32.6米/秒)。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强热带气旋称为飓风,也就是说在中国、菲律宾、日本一带叫台风,在美国一带则称飓风。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新事物在力量上强于旧事物解析:选B本题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材料从台风的形成说明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应选。A、C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6.(北京西城区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原料、人工等成本大幅攀升,很多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是成本推动型的,还有些是周期性的。这种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做法符合()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要求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要求D.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要求A通过实际调查,得出结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体现。选A。7.(北京四中2013届高三期中)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艺术家创作艺术讲究意境,体现了()A.主观和客观总是能具体历史的统一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点D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说明创作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故选D。8.(海淀区2013届高三期中)世界各种的航母命名都很讲究,有的依据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有的依据军方要人的名字……我国航母的命名则以省市等名称作为主要依据。这说明()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A对航母的不同命名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9.(济南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期中)2012年以来,全国新闻界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作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这说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C.深入群众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D.主观与客观应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昌平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某科研小组通过研究猪笼草的叶子,发现该叶子几乎无摩擦,虫子停在上面便会瞬间滑倒,沦为这种植物的盘中餐。由此他们想到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通过反复试验,复制这种叶子的分子结构,研发了一种超滑材料。人类追求的自净窗户和“完全不粘锅”的理想将成为现实。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看,下面排序与材料顺序一致的是()A.①认识是实践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③认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④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C.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认识是实践的来源说法错误;B③、C②认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不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表现,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的体现,故不符合题意。11.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解析:A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说明真理具有条件性,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项正确;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B项错误;C项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并非在任何历史条件范围内都适用,D项错误。1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本题考查真理和认识的特性。依据材料可知,科学家的新发现从一个侧面说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②③正确;①说法存在问题,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不能说是循环的过程;④明显说法错误。13.(2014届广东高三六校联考)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经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诸葛亮”和“事后诸葛亮”需要()①成为精神力量,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②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14.“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列宁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①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②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③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④聪明的唯物论来源于聪明的唯心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5.《解放军日报》曾载文指出,如果没有一定的哲学素养,是不可能具有很强的战略思维能力的。增强哲学素养需要在学习实践中加深感悟,首先是要学习哲学,尤其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②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③锻炼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④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题中所列各观点正确,均符合题意,故应选D项。16.(2014届广东揭阳一中)针对当前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出台“营改增”、暂免征收小微企业22项收费等“放水养鱼”的政策。“放水养鱼”的政策是为了()A.体现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C.尊重客观规律,反对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D.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政策的发展性17.(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2014届高三联合考试)央视在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你幸福吗?”最近成为热门话题。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吃饱后,有人感到很幸福,有人觉得很平常、不幸福。从哲学上看()①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一致的标准②幸福是人们主观感受的产物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意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8.中国哲学家冯友兰说:“宇宙间若没有鸟或蜂蚁,不过是没有鸟或蜂蚁。但宇宙间若没有人,则宇宙间即没有解,没有觉,至少是没有较高程度的觉解……我们可以说,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下列表述与此段话意思相近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物是观念的集合C.我思故我在D.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19.(2014届广东珠海)马克思说:“劳动终结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这主要体现了实践具有()A.能动性B.主动创造性C.客观物质性D.社会历史性20.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的讲座后,一些听众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差别。”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 B.客观规律性C.能动性 D.普遍有效性答案:A解析:实践不具有客观规律性和普遍有效性,B、D不选;实践高于理论认识,主要是因为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即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选A。C不符合题意。21.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卡莱尔说“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下对上述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①书本知识是作者主观努力的结果②书本知识于读者可能是间接经验,于作者却可能是直接经验,是读者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③书本知识来源于实践④陆游的观点否定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知识作为主观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①观点错误,③观点正确;莎士比亚、卡莱尔均谈到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即谈到了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观点②正确;陆游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否认间接经验的重要性,④观点错误。九、课外演练(一)选择题1.有人认为,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下列各项与这一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B.美是绝对理念的显现C.未有此物,先有此理D.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2.(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右边漫画表明()A.存在决定思维B.世界统一于物质性C.思维反作用于存在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次,范缜与和尚辩论,和尚们认为,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来世还可以再投胎做人;范缜则认为,人有了身体才能够有精神,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什么来生。他们的辩论体现了()A.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4、(烟台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没有物就没有影,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物的关系。这种观点()A.是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正确概括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5.(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做判断的方式一致的是()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②事物理念的影子③世界是不可认识的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6.(临沂市201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当前,“明察秋毫”级别的成像能力早已不足挂齿,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对化学键直接成像的水平。去年,美国研究者利用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拍到了化学反应中旧共价键断裂、新共价键形成的全过程。科学家在结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又可更进一步,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分子结构图旁,终于可以为化学键配上货真价实的“素颜照”。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发展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③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7.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提出过许多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思想的是()①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②竭泽而渔,焚薮而田③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④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天津市五区县2014届第一学期期末)王维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似乎用笔。”下列关于中国画创意理解正确的是()①意在境先,境中有意,意中有魂②意是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③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对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④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妙悟”,是画家本人的修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天津和平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在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位居榜首。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从哲学的角度看()①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②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③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④正能量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10.(2013-2014学年连云港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相互制约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宿迁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俄罗斯“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2.(宿迁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以色彩鲜艳的线条和色块将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进行艺术组合,勾勒出英文“NANJING”字样。反映意识活动()A.是对事物虚幻的反映B.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C.具有主动创造性D.具有目的性13.(淄博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自古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岂沙苗寨把树当做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村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由树来庇佑。苗寨里的人无论出生或去世,都会种一棵树表示纪念。在“人本是树”的生命哲学的引导下,村民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更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环保设施运营维护合同
- 2024年度教育培训服务合同(编程技能)3篇
- 浙江省金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解析版)-A4
- 2024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同(电缆电线项目)3篇
- 2024年度艺人演出合同补充协议
- 2024年度设备维修合同标的及维修范围
- 专题20 动名词(五年真题+八省模拟+写作升格)【含答案解析】
- 专题13 介词用法(五年真题+八省模拟+写作升格)【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外包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房地产买卖合同:住宅小区购房与付款方式
- 药品颗粒剂生产工艺风险评估报告
- 卡锁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方桩征求意见稿(36-52)
- 隧道监控量测考试试题
-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分析
- 毕业设计工程造价预算书
- 2023年中国机械设备产业的国产化大趋势
- 河南大学课件模板
-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大纲
- 农村自建房工程预算表
- 建设养牛场成本预算
- 制衣厂转让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