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教师教案_第1页
地球上的大气教师教案_第2页
地球上的大气教师教案_第3页
地球上的大气教师教案_第4页
地球上的大气教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专题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等压线分布图、等温线分布图、气压带和风带图等为切入点,侧重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海陆分布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气候的形成;天气系统的判断和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特点、成因。复习时,应着重提高运用背景材料、气候资料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5年高考考查方向预测:1.以某一地理问题为中心,逐步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近地风、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2.结合等压线分布图,考查冷锋、暖锋、气旋与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判断及其影响。3.要关注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异常天气、气候变化的成因,并能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教案一:知识纲要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5)大气逆辐射。2、热力环流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空气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作用在大气上的力力的方向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一个力作用时,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水平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二个力平衡时,平等于等压线,(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三个力共同作用时,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2.2气压带和风带1、大气环流及意义2、三圈环流1)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形成单圈环流2)假设地表均匀,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三圈环流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赤道低压带中纬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高压带低纬东风带(1)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低气压带低气压带23026/23026/66034/66034/0023026/23026/66034/66034/00高气压带冬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夏至日太阳位置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容量)2)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南半球则呈块状分布。3)(了解)亚洲大陆太平洋北美大陆大西洋一月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高压冰岛低压七月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低压亚速尔高压4)季风环流4、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干湿季交替热带季风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雨季集中热带沙漠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温夏热夏雨地中海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高和西风带交替冬温雨夏干热温带温带季风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寒冷干燥夏炎热多雨温带海洋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温带大陆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亚热带亚寒带大陆北极圈附近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冬寒长暖短寒

带苔原带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山高原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温随高而降2.3常见的天气系统分类符号气流运动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冷气团主动运动阴天、下雨、大风温度、湿度下降,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暖锋暖气团主动运动连续性降水温度、湿度上升,气压上升,天气转晴低低压(气旋)低上升阴雨大风睛高压(反气旋)高高下降晴朗无云晴2.4:全球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3)适应气候变化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二:重点知识网略反气旋冷热不均热力环流高气压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水平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圈环流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低气压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气旋地球分转“带”变成“块”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季节移动冬夏海陆气压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三:重点难点讲解重点难点一: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其中冷热不均引起气压的变化为本讲的难点之一)。△注意点:①海拔相同则气温越高,气压越低②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③等压面凸起处气压高,等压面低下处气压低。重点难点二: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因素=1\*GB3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及水平梯度力概念见课本59页。=2\*GB3②若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一个力作用下,风向必然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这是空气质点运动的初始状态。但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最终平行于等压线。这种风仅在高空平直等压线的状况下存在。例如,在“大气环流”部分我们将学到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向两极流动过程中逐渐偏转成西风并在南、北纬300附近上空聚积下沉,并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③近地面的风在上述两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见下图角α).图中可见:摩擦力永远和风的吹向相反,而地转偏向力在风的右侧900.所以二者的合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达到平衡时,风是斜穿等压线吹的。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α越大;反之,夹角愈小;摩擦力为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4\*GB3④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言,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重点难点三:(也是难点之一)气旋及天气系统:①气旋与反气旋:气旋是指在闭合等压线分布图上,与低压相伴出现的大型空气旋涡。在北半球,气旋内近地面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低压中心辐合上升;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辐合上升。气旋按其形成的地理位置,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如台风)。气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见下图)。反气旋是指在闭合等压线分布图上,与高气压相伴而出现的空气旋涡。在北半球,反气旋内近地面的气流呈顺时针方向由高压中心向四周辐散;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向四周辐射。反气旋中心控制的地区,中心空气下沉,天气晴朗。注意:气旋、反气旋的不同位置盛吹不同风向的风。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学会判断低压槽、高压脊、鞍部,比较不同等压线密度下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同一图中,等压线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和梯度力大,风力大;反之,风力小。)。重点难点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热带高气压被大陆的热低压切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热带高气压被大陆的热低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被大陆的冷高压切断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美低压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北美高压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冰岛低压(大西洋)7月1月大陆大陆海洋海洋季风环流的形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从而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以东亚最典型,以我国为例:冬季,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阿留低压之间存在很大的气压梯度,形成势力强大、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即冬季风;夏季,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简称副高)势力增强,与亚洲低压之间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形成温暖湿润的东南风,即夏季风。值得强调的是:南亚是世界著名的热带风季风气候区,它的形成虽然与海陆热力性质有关,但主要是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而形成。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至赤道以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受亚洲低压的吸引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给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带来大量暖湿气团和降水。【真题剖析定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的》第十七次缔的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如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5-7题。7.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将就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2012四川卷)图3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读图回答8-9题8.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9.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2012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第4题。=1\*GB3①=4\*GB3④=3\*GB3③=2\*GB3②P400N大西洋图例等压线风向与风速湖泊图3800W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出现了气旋活动,③地位于气旋东侧低压槽处,易形成暖锋,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天气系统的判读。2.根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第2题表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º50′S,31º2′E海拔5m)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23.524.523.522.019.016.516.517.019.020.021.522.5降雨量(mm)11812811391593626396385121124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2012全国新课标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因(10分)【答案】(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解析】(1)根据经纬网可知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纬度地区,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同时沿海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因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气候干旱。(2011·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小时。据此完成(1)~(3)题。(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3)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大气垂直运动状况。首先读图,图中甲乙丙三地近地面气温大致相等,高空气温甲地小于乙地,乙地和丙地相差不大,因此垂直运动即对流运动最旺盛的是甲地;受自西向东气流的影响,丙地比乙地稳定。故图中三地甲地对流最旺盛,丙地最稳定。第(2)题,本题考查计算能力和天气变化。根据计算,正午前后,高空冷气流运动到乙地上空,此时乙地近地面和高空气温差增大,垂直运动显著,出现强对流天气。受冷空气影响,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分别由乙地指向甲地和丙地,甲地为东北风,丙地出现西北风。第(3)题,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地形判断,该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为丘陵地形,且该地分布有湖泊,由此判断该区域可能位于东南丘陵地区。【答案】(1)D(2)B(3)D(2011·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气温判断、风向判断、天气系统判断以及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第(1)题,考查气温判断。受纬度和地形地势以及云量的影响,银川气温低于成都。第(2)题,考查风向和天气系统的判断。根据图中等压线判断气压梯度力方向为自北向南,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相对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偏转为东北风(偏北风)。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吹偏北风,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锋面。第(3)题,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受地形和气候影响,强降雨天气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如果遭遇泥石流,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答案】(1)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2)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核心考点突破】【核心考点归纳1】热力环流和降水的形成2.分析影响某地昼夜温差的因素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③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3.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等温线分布特点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同一纬度温差大海陆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广,且海陆相间分布)南半球等温线平直同一纬度温差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较广阔,下垫面单一)同纬度地带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和谷地气温高地形起伏寒流经过气温低;暖流经过气温高洋流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基本与纬线平行。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冬季风(大气环流)夏季等温线稀疏,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但白昼长,南方相反)4.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2)气温的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山谷>山峰;低纬度>高纬度;晴天>阴天。(3)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最低值并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最弱的月份,而是有所滞后。二、降水的类型与降水的世界分布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2.降水的主要类型降水类型空气上升原因降水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上升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赤道附近地区,夏季的中纬度大陆地区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时受地形阻挡上升降水强度较大,历时较长山地迎风坡锋面雨冷暖空气相遇,暖湿空气被抬升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中纬度地区台风雨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强度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低纬度大陆东部3.降水的世界分布降水分布所在的气压带或风带位置大气运动状况降水特点赤道多雨带赤道低气压带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左右,这里气温高,海洋面积辽阔,蒸发旺盛,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多对流雨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以下沉气流为主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500毫米,这里气温高,蒸发能力很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世界上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这里温带多雨带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年降水量为500~1000毫米,这里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锋面雨和气旋雨,大陆东岸还受到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极地少雨带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在极地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全年盛行下沉气流,年降水量不超过300毫米,是全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带。但是由于低温,蒸发量少于降水量,这里仍属于湿润地区【突破归纳】一、气温高低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1)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支出(由于地面和大气反射、散射和辐射而射向宇宙空间的热能)状况。(2)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3)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4)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2.分析方法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强弱。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面反射率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二、降水多少的分析低气压带控制——多上升气流——多雨。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少雨。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如西风带)——多雨;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如信风、极地东风)——少雨。气流从海洋吹来——多雨;气流从大陆吹来——少雨。暖湿气流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暖流经过——多雨;寒流经过——少雨。干旱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变式精练】1.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各地的气压值()A.甲>乙>丁>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2)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是()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B.甲地多为晴朗天气C.乙地盛行下沉气流D.乙地温度低于甲地(3)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第(1)题,结合气压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各点与等压面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第(2)题,甲、乙两地分别受高、低气压控制,甲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乙地相反。第(3)题,四地间由于受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其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1)A(2)B(3)D【核心考点归纳2】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主要特征1.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干冷副极地低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2.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若来自海洋上湿润)三、季风环流1.季风的形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又称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影响,大气由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在南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北季风,如下图。7月份,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又称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此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高压中心(亚速尔高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北太平洋的高压中心吹向亚洲大陆,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南季风。对于南亚地区来说,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如下图。【突破归纳】一、图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立体图(以北半球为例)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三、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受控气压带与风带大气运动状况降水多少与类型赤道多雨带赤道低气压带上升为主多对流雨为主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为主少、大陆东岸例外温带多雨带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多锋面气旋活动多、锋面雨与气旋雨极地少雨带极地高气压带下沉为主少【典题探究】2.下图为“世界某年某月的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图中甲地是一片缓和起伏的大草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示季节,并阐述理由。(2)指出图中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和此时冰岛的主导风向。(3)某月份,干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交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结合气压场分布特点,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并盛行偏南风。第(3)题,干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交汇于甲地,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南半球低压(或者赤道低压带南移)。(2)(冰岛)低压。东南风(或偏南风)。(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辐合【核心考点归纳3】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复习关键是把握锋面活动的特征。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主要区别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势均力敌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锋前锋后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锋面力度较大较小小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锋后为主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小中大图示锋图简图天气图雨区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二、气压系统气旋(低气压)反气旋(高气压)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气流形式(北半球)风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顺时针辐散: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逆时针辐散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运动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晴朗干燥天气实例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三、锋面气旋和近地面天气系统图的识读锋与气旋活动联系在一起,就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分布(活动)在中高纬地区。在近地面天气系统中,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就是锋面气旋系统,它的识读方法如下:1.无论是气旋还是反气旋,都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风从高气压区斜穿等压线吹向低气压区。2.锋面只形成于气旋中,因为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低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高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地方的连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3.锋面气旋前方、后方的确定是看气流的前进方向,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4.锋面气旋中冷锋和暖锋的判定:以上图为例,首先确定冷暖气团,在一个低压系统中,两个锋面将低压区分为两部分,其中北半部分纬度较高,为冷气团控制,南半部分纬度较低,为暖气团控制。然后再根据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推理出锋面B、D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故为冷锋;锋面A、E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故为暖锋。5.锋面气旋中雨区的确定: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突破归纳】一、图解锋面系统1.冷锋2.暖锋二、主要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气温变化坐标图8.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A.山东半岛B.长江三角洲C.云贵高原D.台湾岛(2).下列城市中,月平均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合上图所示季节的是:A.巴黎——3℃,35mm B.旧金山——14℃,51mmC.莫斯科——20℃,75mm D.孟买——28℃,6mm【核心考点归纳4】气候气候成因分析:形成气候的因子主要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具体分析气候的成因主要从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个方面去考虑。但某种气候的形成并不一定全受五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注意判断主导因素是什么。1.纬度——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2.海陆位置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1)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纬度范围。(2)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分析时抓住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气流运动方向和天气状况的联系这一关键。(3)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多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4)气团:掌握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性质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归纳如下:①单一气压带、风带、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②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赤道气团(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的影响。【突破归纳】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1.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气温月份6、7、8三个月,北半球北半球12、1、2三个月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气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最热月均温<5℃寒带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年降水量700~1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热带明显的干湿两季热带草原气候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最多月可达600mm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夏季降水多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都不多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利用自然景观判断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区发育的典型景观不同。3.根据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