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5《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统计学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基础课学时:56学时,3.5学分适用对象:农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草业科学等本科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

统计学是论述收集、分析并解释数字信息的科学,生物统计学则是一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学数据资料的一般统计学。统计方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正确的统计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先开课程的重点是讲述没有量纲或单位抽象的数量规律,为生物学科应用这些规律打基础。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生物信息搜集、处理、分析,从而提炼新的生物信息的过程。教学重点是通过生物现象的数量观察、对比、归纳和分析,揭示那些困惑费解的生物学问题,从偶然性的剖析中,发现事物的必然性,指导生物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本课程的难点是概念较多、理论抽象、系统严密、实践性强、公式复杂、符号繁多、计算量大,因此,教学安排上除精讲48学时外,有针对性的安排上机操作8学时。三、与其他课程关系生物统计学与数学有密切关系,现代统计学用到了较多的数学知识,研究理论生物统计学的人需要有较深的数学功底,应用统计方法的人也应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统计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几乎生物学科所有的门类都要研究和分析数据,掌握生物学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知识有利于对统计分析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分析。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基本要求:理解什么是统计?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关系,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内涵;统计方法能解决生物学科中哪些问题,了解生物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重点: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及统计学以及它们间的关系。难点: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应用的场合。1.统计与统计学2.生物统计学的任务3.生物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数据收集及预处理的内容和方法,掌握不同类型分布图的制作及应用;掌握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及分布形状的统计特征数计算及应用。重点: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及分布形状的统计数计算难点:数据的计量尺度,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及分布形状的统计特征数应用第一节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几个常用的统计术语数据收集和预处理第二节数据整理和显示1.数据的整理2.数据的显示第三节

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1.集中趋势的测度2.离散程度的测度3.偏态和峭度的测度第二章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8学时)基本要求:了解随机事件、统计概率及其运算,领会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理解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抽样分布的概念、基本性质,掌握这些理论分布的概率计算。重点: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概率计算,统计数的抽样分布难点: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概率计算,统计数的抽样分布规律第一节

概率基础(复习)事件概率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第二节几种常见的离散型概率分布二项分布另外几种离散型概率分布第三节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分布的性质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第四节

抽样分布随机抽样和无偏估计从一个正态总体中抽取的样本统计量的分布从两个正态总体中抽取的样本统计量的分布第三章统计推断(6学时)基本要求:理解统计假设测验、参数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一尾测验与两尾测验的区别以及统计假设测验两类错误的概念;掌握两类错误降低概率的措施;掌握平均数、百分数假设测验的方法。重点:平均数、百分数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的方法,降低两类错误概率的措施难点:两类错误的含义及错误发生的概率计算第一节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步骤统计假设测验的几何意义两尾测验和一尾测验两类错误的概念和概率第二节平均数的假设测验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假设测验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假设测验第三节百分数资料的假设测验1.样本百分数的假设测验2.两个样本百分数的假设测验第四节

参数的区间估计1.参数区间估计的原理2.举例说明常见参数的区间估计方法第四章拟合优度检验(5学时)基本要求:掌握拟优合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掌握对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检验;掌握独立性测验方法;了解齐性检验方法。重点:拟优合度检验的基本原理、步骤难点:各种类型次数资料的理论期望值的计算、联合性检验方法第一节

拟合优度检验的一般原理1.概念2.一般程序第二节

拟合优度检验对二项分布的检验对正态分布的检验第三节独立性测验1.2×2表、2×c表和r×c表的独立性测验方法和步骤2.2×2表精确检验法。第四节齐性检验1.联合性检验方法和步骤2.概率的混合第五章单因素方差分析(6学时)基本要求: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方法;理解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基本假定和数据转换方法。重点: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线性模型和期望均方,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及字母法表示难点:线性模型、期望均方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方差分析的一般概念处理效应与模型等重复和不等重复时的平方和计算第二节

多重比较最小显著差数法Duncan检验多重比较结果表示方法第三节

方差分析基本假定与数据转换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方差分析的数据转换第六章两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两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理解多因素试验线性模型和不同变异来源期望均方构成,了解缺失数据的估计原理及方差分析方法。重点:主效、交互作用,交叉分组有重复观察值和没重复观察值的方差分析难点: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的区分及期望分量构成第一节两因素方差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模型类型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第二节

固定模型无重复观察值两因素实验有重复观察值两因素实验第三节

随机模型线性统计模型期望均方和统计量F的确定统计参数构成第四节

混合模型线性统计模型期望均方和统计量F的确定第五节

两个以上因素的方差分析平方和与自由度分解的一般规律期望均方和统计量F的确定第六节

缺失数据的估计缺失一个数据的弥补方法缺失二个数据的估计缺失数据的方差分析第七章

一元回归与简单相关分析(9学时)基本要求:理解回归与相关的概念,以及回归和相关分析的种类;掌握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掌握一元相关分析方法。重点:回归系数、相关系数、决定系数的含义、计算方法、显著检验以及应用,线性化的方法难点:最小二乘法、失拟误差、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第一节

回归与相关的概念函数关系与统计关系自变数与依变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散点图一元正态线性回归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标准误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的检验回归系数和回归截距的显著性检验两个回归方程的比较一元回归的方差分析点估计与区间估计一元回归分析意义第四节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曲线类型与特点线性化的方法和曲线拟合状况的检验第五节线性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相关系数的假设测验一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的注意事项第八章实验设计(4学时)基本要求: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实验方案的制定方法,了解单因素和两因素实验设计方法重点:实验设计原则难点: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特点及应用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重复2.随机排列3.局部控制第二节

实验方案的制定(自学)实验计划书的编制实验方法确定田间规划第三节单因素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化设计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套设计(自学)拉丁方设计(自学)第四节两因素实验设计交叉分组实验设计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裂区实验设计(自学)正交设计(自学)第十章

多元线性回归及复相关分析(选学)基本要求: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复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计算,了解最优回归方程选择方法重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计算难点:多元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计算及显著性检验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正规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实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第二节复相关分析复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逐步回归分析1.最优回归方程的选择2.逐步回归的计算方法实验一Excel在描述统计中的应用(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资料搜集整理的意义,更好地掌握次数分布表、图的制作方法、各种特征数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利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图表制作及特征数的计算重点:频数分布表、图的制作、各种特征数计算难点:frequency等函数的使用EXCEL中的数据整理工具利用EXCEL进行数据描述实验二Excel在统计推断中的应用(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显著性测验的意义和基本原理,掌握利用EXCEL进行统计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的方法。重点:EXCEL中与假设测验有关的粘贴函数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假设测验操作方法难点:TINV、TDIST含义和使用1.利用函数进行样本平均数、平均数差数、方差、方差比的假设测验2.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假设测验实验三Excel在方差分析中的应用(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方差分析的意义和基本原理,熟悉方差分析的步骤,能够独立地利用EXCEL中的函数对交叉分组资料进行方差分析。重点:SUMSQ、DEVSQ、FINV等常用于方差分析的函数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方差分析难点:SUMSQ进行平方和的计算技巧利用EXCEL中的函数进行单向分组和交叉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单向分组和交叉分组资料的的方差分析实验四Excel在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中的应用(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回归与相关分析的意义,掌握利用EXCEL计算一元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方法和显著性检验方法。重点:回归系数、回归截距和相关系数计算难点:利用EXCEL粘贴函数计算回归和相关统计数利用图表向导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利用EXCEL粘贴函数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杜荣骞主编《生物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松岗主编《实用生物统计》北京大学出版社。本教研组自编《生物统计学上机实习指导书》参考书:盖钧镒主编:《试验统计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王文中编《EXCEL在统计分析中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杜荣骞《生物统计学题解及练习》高等教育出版社。AnIntroductionToBiostatisticsGLOVER&MITCHELL清华大学出版社等。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StatisticsTheStudyofStabilityinVariation.7.IntroductoryStatistics/introbook/sbk00.htm

《试验设计与分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学时:32学时,2学分适用对象:农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草业科学等本科专业先修课程:生物统计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等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试验设计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领域中一个分支学科。正确设计试验方案并对所获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是每个研究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尤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科技发展的今天,如何花费最小的代价取得所关心的信息,学习、掌握与应用本课程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求先开课生物统计学要系统介绍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方差分析以及线性回归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重点讲授各种试验设计方法的要点及特点,相应的统计分析应用条件、方法、步骤及结果解释;模拟研究、田间研究的试验方法,调查数据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的难点是阐述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实现误差的最小化和无偏估计,如何进行环境设计和处理设计。三、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较其他统计学更侧重统计模型及其在有关专业课中较为深入应用,强调试验设计、调查设计方法。课程中例题涉及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病理和昆虫、果树蔬菜、食品加工等多方面,是为上述这些课程打基础,同时也为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和撰写的毕业论文提供设计和分析方法。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试验设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及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了解合理制定试验方案原则,理解试验数据误差的产生及控制途径。重点:试验方案、试验误差、精确度与准确度难点:试验效应、互作、试验误差的规律性和层次性试验设计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试验方案试验因素与水平试验指标与效应制定试验方案的要点试验误差及其控制途径试验数据的误差和精确性试验误差来源随机误差的规律性随机误差的层次性随机误差的控制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的发展试验设计学科的历史和发展科学研究中不同阶段的试验设计第二章: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及分析(8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单因素及多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掌握单因素及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及结果分析,了解双向随机区组设计及结果分析;掌握单因素及两因素拉丁方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了解希腊拉丁方、多重正交拉丁方设计。重点:各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的方法。难点: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及混合模型含义,各模型期望均方分量和系数的构成。完全随机设计及分析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及统计分析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及统计分析随机区组设计及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特点、方法及结果统计分析双向随机区组设计特点及结果统计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相对效率拉丁方设计及分析拉丁方设计特点、方法及结果统计分析正交拉丁方设计希腊拉丁方设计多重正交拉丁方设计第四节完全随机和随机区组设计的协方差分析因果关系资料相关关系资料第三章: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及分析(1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平衡不完全区组、二裂式裂区试验设计;了解再裂区及条区设计;了解因子设计和正交设计表头形式及设计特点;掌握2k因子设计及正交设计方法和结果分析,了解均匀设计。重点:单因素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二裂式裂区设计、23因子设计及正交设计难点: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参数构成,裂区试验分析,因子设计及正交设计表头设计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及分析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参数及条件平衡不完全区组的设计方法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实例裂区设计及分析二裂式裂区设计及结果分析再裂式裂区设计及结果分析条区设计及结果分析因子设计及分析1.因子设计的原理和作用22因子试验及分析3.23因子试验及分析混杂设计及分析混杂设计的原理和作用23因子试验的完全混杂设计及分析正交设计及分析正交表和正交设计的特点正交设计的步骤及结果分析正交表的形式与表头设计水平数不等的正交试验第四章:回归设计及分析(6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及一次回归正交设计的回归系数计算与检验;了解回归转设计的条件、方法及统计分析。重点:回归试验设计的编码水平确定,回归系数计算与检验难点:编码水平确定,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回归正交设计及分析回归正交设计方法及特点回归试验设计的编码水平和实施水平一次回归正交设计的回归系数计算与检验回归旋转设计及分析回归旋转设计的基本思想一次旋转设计方案及统计分析二次旋转设计方案及统计分析设计中的其他编码尺度回归最优设计及分析(自学)均匀设计及分析均匀设计的特点均匀设计与均匀设计表均匀设计分析格子设计及分析(自学)第五章:模拟研究方法(1.5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模拟试验研究的特点、种类,掌握土培试验、营养液培养和砂砾培养的方法。重点:土培、营养液、砂砾培养等模拟研究方法难点:模拟培养的关键技术模拟研究的特点、种类及发展概况盆钵模拟研究方法植物短期培养模拟研究方法控制模拟条件的其他生物研究方法土培试验的技术土壤的准备盆钵的选择和准备营养液培养配制营养混合液的原则与依据常用营养液的种类营养液的配制溶液培养的准备、播种与管理砂砾培养砂砾培养的准备装盆和播种控制模拟条件的生物研究方法流动培养及更换培养试验灭菌培养试验幼苗法第六章:田间研究方法(1.5学时)基本要求:了解田间试验的特点,掌握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田间实施技巧和方法。重点: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难点:空白试验、试验地土壤误差的控制田间试验的特点和要求田间试验的误差与土壤差异田间试验的误差试验地土壤差异田间试验设计的原则试验设计的原则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田间研究的实施试验地的选择和准备试验的布置田间管理与观察收获和考种大田示范试验技术大田示范试验的意义和特点大田示范试验技术数据分析第七章:调查设计(1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的特点,掌握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及分层抽样等方法,掌握调查数据的误差控制。重点: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及分层抽样等抽样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难点:样本容量及抽样误差计算调查研究的特点调查的基本原则与内容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调查方法观察指标调查表和问卷的设计调查方式调查的组织计划常用的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调查的质量控制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试验设计与分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袁志发等高等教育出版社试验统计方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盖钧镒中国农业出版社主要参考书:回归分析与试验设计徐中儒中国农业出版社试验设计与分析杨德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试验统计莫惠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农业试验统计方法范濂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DesignandanalysisofexperimentsDeanA&VossNewYorkFundamentalconceptsinthedesignofexperiments5thedi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Inc.NewYork

《试验设计与分析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分析实践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学时:32学时,1学分适用对象:农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草业科学等本科专业先修课程:生物统计学、试验设计与分析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试验设计与分析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领域中一个分支学科,是农学类、生物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设置试验设计与分析实践教学目的是介绍如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如Excel、SAS)快速、高效、准确地完成数据分析。最好是在学习了生物统计学或与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同时或之后选修本课程。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借助于Microsoft电子表格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解决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所涉及到数据分析内容,其教学重点放在统计分析的粘贴函数和数据分析工具库的使用上。SAS(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是世界当今较为流行的统计软件之一,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编写和实现系统内常用的描述统计、类别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变异数分析、线性模型和多变量的分析等程序。三、与其他课程关系将试验设计与分析教学介绍的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四、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实验一完全区组试验设计统计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了解Excel的基本操作,掌握利用Excel分析各种单因素完全区组试验设计资料的方法重点:Average、sumsq、devsq、finv、tinv等粘贴函数使用、分析工具库中的方差分析难点:各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的统计方法完全随机等重复完全随机不等重复系统分组设计试验随机完全区组拉丁方试验交叉设计无重复观察值两因素等重复三因素等重复实验二平衡不完全区组和裂区试验设计的统计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利用Excel分析平衡不完全区组和裂区试验资料的方法重点:Average、sumsq、devsq、finv、tinv等粘贴函数使用难点:平衡不完全区组和裂区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平衡不完全区组二裂式裂区设计再裂式裂区设计条区设计实验三因子试验设计和混杂试验设计统计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利用Excel分析因子试验设计和混杂试验资料的方法重点:因子表的制作、混杂试验结果整理难点:因子试验设计和混杂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2k设计方差分析设置重复不设置重复2k因子混杂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完全混杂部分混杂实验四正交试验设计统计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利用Excel分析各种正交试验设计资料的方法重点:直观分析、方差分析难点:各种正交试验设计误差项的构成无互作正交试验设计有互作正交试验设计设置重复正交试验设计拟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实验五回归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的统计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利用Excel分析一次回归正交和二次回归组合试验资料的方法,均匀设计的资料分析重点:有零水平试验的误差项剖分、F检验难点:F检验测验项的确定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均匀设计实验六协方差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利用Excel分析回归模型、相关模型双变数资料协方差分析的方法重点:COVAR、SUMPRODUCT等粘贴函数使用难点:回归模型和相关模型资料协方差分析方法回归模型资料相关模型资料实验七StatisticsAnalysisSystem软件基本操作(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SAS软件基本操作,掌握means、freq、chart等过程命令的使用;掌握利用SAS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方法重点:means、freq、chart、plan、Anova、glm等过程命令使用,难点:灵活使用means、freq、chart、plan、Anova、glm等过程命令基本操作利用SAS软件描述样本数据3试验设计完全随机3.2随机区组3.3拉丁方3.4套设计3.5裂区设计4结果分析4.1完全随机4.2随机区组4.3拉丁方4.4裂区试验实验八SPSS软件基本操作(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SPSS软件基本操作,农业科学研究中常用试验设计分析方法。重点:数据录入,难点:数据分析结果的解释基本操作完全随机随机区组拉丁方裂区试验协方差分析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材:自编《试验设计与分析实践上机操作指导书》主要参考书:1.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唐五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SAS基础教程http:/3.SAS系统应用开发指南(上、下)彭昭英北京希望出版社,20004.SPSSFORWINDOWS统计分析(第2版)卢纹岱,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张文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张文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应用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应用统计学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学时:48学时,3学分适用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区域发展等本科专业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等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应用统计学是一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区域化发展、事业管理等学科中有关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是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人类迈进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面对日益增多的信息需求量和处理量,学习和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统计方法十分重要。在学本课程前应具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初步知识,已修完部分管理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特征数的描述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以及在事业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掌握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的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来探索数据内在规律,这必然要涉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如何深入浅出、灵活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程教学的难点。三、与其他课程关系应用统计学是在管理类学科研究过程中,逐渐与数学的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应用统计学以数学的概率论为基础,也涉及排列、组合、矩阵、微积分等知识。但应用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课,一般不过多讨论数学原理,主要偏重于统计原理的介绍和具体分析方法的应用。所以应用统计学又与管理类的其他学科关系十分密切,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才能对统计分析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分析。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绪论(10.5学时)基本要求:理解什么是统计?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关系,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内涵;统计方法能解决农业学科管理及区域发展中哪些问题,了解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重点: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及统计学以及它们间的关系。难点: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应用的场合。1.统计与统计学2.统计学的任务3.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统计数据的搜集(11.5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数据的计量尺度与数据的类型,了解统计调查方式,了解数据的搜集方法,掌握调查方案的设计,了解数据误差及数据的质量要求重点:数据的计量尺度、数据的类型、数据误差、数据质量评判难点:不同数据类型的区别、调查方案的设计数据的计量与类型数据的计量尺度数据的类型和分析方法统计指标及其类型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调查方案设计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涉及调查项目和调查表方案设计中的其他内容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数据的误差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1.5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品质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整理与显示方法,掌握Excel作频率分布表和图重点:品质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整理、显示的方法难点: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审核与筛选数据的排序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定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定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据的分组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的图示频数的类型统计表统计表的构成统计表的设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2.5学时)基本要求:掌握集中趋势各特征数值的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掌握集中趋势各特征数值的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掌握偏态与峰度计算方法,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并进行分析重点:众数、中位数、分位数、算术平均数,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及标准差、离散系数等统计数计算难点:描述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与峰度等统计数应用集中趋势的测度一、定类数据:众数二、定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三、定距和定比数据:均值四、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比较离散程度的测度定类数据:异众比率定序数据:四分位差定距和定比数据:方差及标准差相对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偏态与峰度的测度(自学)偏态及其测度峰度及其测度概率与概率分布(5学时)基本要求: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事件的关系和运算,理解概率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理解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掌握各种分布的概率计算重点: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难点: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含义概率基础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概率的性质与运算法则用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抽样与参数估计(56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抽样和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和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重点: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原理、各种总体参数区间估计的方法、样本容量确定难点:中心极限定理、参数区间估计原理和方法抽样与抽样分布总体、个体和样本关于抽样方法样本均值的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样本方差的分布两个样本方差比的分布T统计量的分布总体均数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两个总体均值及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估计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估计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区间估计正态总体方差及两个正态总体方差比的区间估计正态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总体方差比的区间估计习题用Excel求置信区间假设检验(6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步骤,能对实际问题作假设检验,利用置信区间进行假设测验重点:假设检验概念、小概率原理、假设检验的步骤、各类总体参数的假设测验难点:两类错误含义及概率计算假设检验的一般问题假设检验的概念假设检验的步骤假设检验中的小概率原理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两侧检验和单侧检验一个正态总体的参数检验总体方差已知的均值检验总体方差未知的均值检验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的参数检验两个总体参数之差的抽样分布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假设检验中相关样本的利用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检验假设检验中的其他问题用置信区间进行检验假设检验的P值如何建立假设习题用Excel进行假设测验方差分析(45学时)基本要求:理解方差分析原理,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及应用,掌握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及应用重点:单因素、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难点:方差分析原理、平均数间多重比较及结果表示方差分析的基本问题方差分析的内容方差分析的原理F分布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其他问题双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类型数据结构离差平方和的分解应用实例习题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列联分析(3学时)基本要求:掌握一致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列联表的相关性重点:列联表含义、期望值计算、各类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含义难点:2检验、期望值计算列联表列联表的构造列联表的分布2分布与2检验2统计量2分布自由度的确定2检验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φ相关系数列联相关系数列联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习题用Excel进行一致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6学时)基本要求:掌握相关系数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用,掌握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和参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方法,掌握回归的显著性检验,了解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重点:相关系数计算及显著性测验,回归系数、回归截距计算及显著性测验难点:参数最小二乘法估计原理、相关系数、回归系数显著性测验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变量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及其计算一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β0,β1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预测及应用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指数函数幂函数双曲函数对数函数S形曲线习题用Excel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3学时)基本要求:掌握时间序列对比分析的方法,掌握长期趋势分析的方法,掌握季节变动分析的方法,掌握循环波动分析的方法重点:时间序列对比分析、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分析、季节变动和循环波动分析原理难点:时间序列对比分析、长期趋势分析、季节变动分析和循环波动分析概念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时间序列及其分类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长期趋势分析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与模型线性趋势非线性趋势趋势线的选择季节变动分析季节变动及其测定目的季节变动的分析原理与方法季节变动的调整循环波动分析循环波动及其分析目的循环波动的分析方法习题用Excel进行季节变动分析统计指数(自学3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加权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掌握加权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利用指数体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实际中常用的几种价格指数重点:加权综合指数、加权平均指数、价格指数、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难点:各类统计指数计算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指数的性质指数的分类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加权指数权数的确定加权综合指数加权平均指数指数体系总量指数与指数体系指数体系的分析与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的构建几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指数实验一Excel在描述统计中的应用(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资料搜集整理的意义,更好地掌握次数分布表、图的制作方法、各种特征数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利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图表制作及特征数的计算重点:频数分布表、图的制作、各种特征数计算难点:frequency等函数的使用EXCEL中的数据整理工具利用EXCEL进行数据描述实验二Excel在统计推断中的应用(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显著性测验的意义和基本原理,掌握利用EXCEL进行统计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的方法。重点:EXCEL中与假设测验有关的粘贴函数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假设测验操作方法难点:TINV、TDIST含义和使用1.利用函数进行样本平均数、平均数差数、方差、方差比的假设测验2.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假设测验实验三Excel在方差分析中的应用(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方差分析的意义和基本原理,熟悉方差分析的步骤,能够独立地利用EXCEL中的函数对交叉分组资料进行方差分析。重点:SUMSQ、DEVSQ、FINV等常用于方差分析的函数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方差分析难点:SUMSQ进行平方和的计算技巧利用EXCEL中的函数进行单向分组和交叉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单向分组和交叉分组资料的的方差分析实验四Excel在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中的应用(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回归与相关分析的意义,掌握利用EXCEL计算一元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方法和显著性检验方法。重点:回归系数、回归截距和相关系数计算难点:利用EXCEL粘贴函数计算回归和相关统计数利用图表向导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利用EXCEL粘贴函数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五、教材和参考书教材:贾俊平编著统计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主要参考书:1.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袁卫等编著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3.何晓群编著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60学时适用对象:农学类、植物保护类等专科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中,所需的田间试验设计、实施和试验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类、植物保护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高等数学、概率论初步等课程的基础上,介绍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讲解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设计实施和试验资料统计分析方法,既涉及一些严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又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这些理论和方法,既是进一步学习遗传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必备的基础,又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从样本试验数据最基本的描述统计开始,逐渐引入到统计理论分布,进而介绍这些统计理论在农业科学试验中的应用。课程的重点是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方法,但也注意到实验室的应用。由于课程内容中涉及到一些严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教学难点表现为概念较多、公式复杂、符号繁多、计算量大;本课程的另一特点是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所以教学又一难点是实践性强,需要学习者有较好的专业背景知识。三、与其他课程关系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数学方法与试验方法交叉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所以本课程除了与数学有密切关系,与农学、生物学、植物保护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有紧密联系;考虑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业务规格等特点,不要求有很深的数学基础,更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能简明准确的解释统计分析出的结果。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本学科研究对象、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本课程学习的特点与要求。重点:本学科研究对象、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的基本作用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学习的特点与要求第一章试验数据收集、整理与特征数(4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数等常用统计术语的概念和试验资料的分类;掌握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的制作方法;掌握平均数和变异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重点: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制作、平均数、变异数难点:平均数、变异数应用第一节数据的收集及预处理几个常用的统计术语数据收集的途径数据的检查与核对第二节数据的整理和显示试验资料的分类次数数分布表次数分布图第三节平均数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几何平均数第四节变异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二章概率和概率分布(7学时)基本要求:了解随机事件、统计概率及其运算,理解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理解正态分布和二项分布的概念、基本性质和概率计算;掌握抽样分布的概念以及统计数的抽样分布。重点: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中心极限定理难点:总体分布的概念和参数、抽样分布与总体分布的关系第一节概率基础知识事件的概念事件之间的关系概率的概念概率的计算法则概率分布第二节二项分布二项总体和二项分布的概念二项分布概率的计算二项分布的形状和参数第三节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分布的性质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第四节抽样分布随机抽样和无偏估计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样本平均数差数的抽样分布t分布第三章统计推断(8学时)基本要求:理解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一尾测验与两尾测验的区别;理解t分布的定义、参数和性质;掌握平均数、百分数假设测验的方法;掌握参数区间估计的原理和方法。重点:平均数、百分数假设测验的方法,各类参数区间估计方法难点: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一尾测验与两尾测验的区别,数区间估计的原理第一节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步骤两尾测验和一尾测验假设测验的两类错误第二节单个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单个平均数的假设测验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第三节两个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成组数据的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成对数据的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第四节百分数的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样本百分数的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两个样本百分数的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第四章卡平方(2)测验(4学时)

基本要求:理解卡平方(2)的定义、分布函数及其性质;掌握卡平方测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掌握不同类型次数资料的适合性测验和独立性测验的方法。重点:各种遗传分离比例的适合性测验、两个或两个以上变数间的独立性测验难点:卡平方测验的基本原理第一节2的概念与2测验2的概念2分布2测验的步骤2测验的连续性矫正第二节适合性测验两类理论比例的测验三类及三类以上理论比例的测验第三节独立性测验2×2表的独立性测验2×c表的独立性测验r×c表的独立性测验第四节方差的同质性测验单个样本方差的假设测验两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测验多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测验第五章田间试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学时)基本要求:掌握田间试验的基本概念,了解田间试验的任务、特点与要求;了解试验误差的来源和种类,掌握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控制试验误差的方法;掌握试验方案制订的要点和常用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了解田间试验实施的步骤和要求。重点:试验设计基本原则、试验误差、试验精确度和准确度、控制误差的小区技术难点:在各类试验中试验设计基本原则的含义及灵活应用第一节田间试验的基本概念试验方案2.试验因素3.水平4.试验指标5.效应6.互作7.实验误差第二节田间试验的误差及其控制途径1.田间试验的意义和特点2.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3.田间试验的误差来源4.田间试验误差的控制途径5.试验地的选择6.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第三节田间试验设计的种类及其特点试验的种类田间试验设计的原则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第四节田间试验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