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士大夫与梅文化_第1页
宋朝士大夫与梅文化_第2页
宋朝士大夫与梅文化_第3页
宋朝士大夫与梅文化_第4页
宋朝士大夫与梅文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朝士大夫与梅文化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历史学(文化遗产方向)姓名:王雅楠学号:201151070124二中国文人对梅花的注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咏梅诗是陆凯的《赠范蔚宗诗》。在唐朝,咏梅诗渐多,但是内涵还不丰富。唐人挚爱牡丹,而宋人则偏爱梅花,宋朝,是梅花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表现在赋梅诗渐多,且梅花文化涵义扩展并定性,梅花开始入画,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宋朝是梅花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是最有创造性的一个时期。宋人在梅花欣赏上达到了极端痴迷的程度,关于梅花的一些著名的典故、著名的诗篇、绘画,多起源于宋朝。宋朝人对梅花的喜爱对后世影响深远。梅花欣赏至北宋林和靖是为一大变,可以说直到北宋梅花才终于碰到了知音,林和靖一生为梅所动,以“梅妻鹤子”自诩,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十四字清绝出世,艳冠古今,咏梅的,无人出其右。后来苏轼对林和靖的咏梅诗大加赞赏而在北宋诗界引发了一场唱、和、评梅花的诗高潮。宋朝迄今已逾千年,多少家国遗恨化作尘烟消散,但宋朝的梅花却至今开得灼灼如火,让我们想躲都躲不开。宋之前的历朝历代也有写梅花的诗文,但独有宋朝的梅花,会开得那样灿烂,那样密集,那样深入人心。一个动荡不安渐显衰象的国家,怎么独独是梅花开得那样热烈?宋爱梅,蔚然成风,看似雅然,却有它的不得已。民众审美情趣的变化,折射的是历史的变化——唐的辉煌与宋的孱弱。唐朝国力昌盛,国富民强,从骨子里就透出富贵的风韵来;宋朝却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开国初期就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武力威胁,又因为重内轻外和重文抑武的国家政策,军事积弱,国力日渐衰微,南渡以后,国势更是江河日下,风雨飘摇。积弱的社会状况,使长期生活在内忧外患中敏感的文化人,对顶风傲雪,孤高自洁的梅花有日趋浓烈的钦佩感,把它视为抒怀咏志的最佳对象。陆游走在沈园里慨叹:“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他写“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以梅花的劲节自比;陈亮写“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则以梅花的清高自比;辛弃疾喟叹“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更以梅花冰肌玉骨的仪态自诩。如果说生活在南宋中前期的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人,他们以梅花的标格比拟自己,意在表现无论多么艰难的境况下也不放弃自己抗金救国的爱国之志的话,那么到了南宋末年,宋亡已成定局的情势下,大多正直文人的咏梅之作,则是表明他们学梅花洁身自好,宁当亡宋遗民也不愿委身事元的悲苦无奈的心态。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士大夫都是爱梅成痴之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南宋以来,遂以咏梅为一大公案,江湖诗人无论爱梅与否,无不借梅以自重,凡别号及斋馆之名,多带梅字,以求附与雅人。”文人士大夫对梅花推崇至此,究其原因,莫过于梅花自身特性与历史发展变化的契合。文人士大夫之爱梅,首先是从咏梅诗开始,而咏梅最重要的一点是开花时序。梅花开时,有两点很有特色,一是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二是开在冰天雪地里。有人称梅花“自知春”,“每岁天子将颁春历,辄先以消息吐白人间,世以其知春候,故名之”。梅花在冬季开花的特征,则成了古代文人士大夫自喻的最为重要的依据。古人从梅花冬天发花的特征比附于人,演变出许多道德性的理论。对于梅花的高贵品德,明朝姚涞《梅花记》谓梅花“今古同赏,或谓其风韵独胜;或谓其神形具清;或谓其标格秀雅;或谓其节操凝固”,并给梅花归结出五善:“梅氏者,有五善焉,博于济物,仁也;不挠于时,义也;生不相陵,礼也;审于择友,智也;出不衍其期,信也。”梅花的形状适合题咏和绘画,故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文人士大夫注意到梅花的形态,是从林和靖开始的,宋朝杨东山《梅花说》云:“‘疏影横斜水清浅’一句,此为梅写真之句也,梅之形体也。”自此之后,诗人咏梅花形体遂成高潮,且范围不断扩大。《潜确类书》称:“梅有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这是对梅花形体特征的很好地总结,从中可以看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偏好。梅花最具形体特征的是古梅,梅以横斜疏瘦为贵,但其中不乏画者多以直条作画。梅画梅诗多有不同,而文人士大夫的目的却很一致,都是为了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清雅心态。梅花多有白色、黄色、红色等几种不同颜色,而文人士大夫对其歌咏主要集中在白、红两种颜色。对白色的赋咏,主要是与白雪搭配,这在咏梅诗中很普遍,如“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有人认为咏梅咏白色多于咏红色,却不尽然,《埤雅》曰:“天下之美有不得而兼者,桂花优于香,桃花优于色,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红。”对于梅花色彩不够艳丽多感惋惜。而红梅则兼具色与味两方面特征,红梅在梅花诗、画中很多时候单列一类,正是文人士大夫喜爱红梅的写照。古人爱梅,香也是原因之一。宋人自林和靖的“暗香”之后,多以“暗香”指代梅花。咏梅香的诗也有很多,除“暗香”,也有“天香”、“国香”,如苏轼有“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此处苏轼所用唐程修咏牡丹谓之天香的典故,唐爱牡丹,天香为牡丹,宋爱梅,则天香为梅花,由此,宋人对梅花的喜爱,可见一斑。梅花这一开便是千年,傲骨清寒,身姿卓绝,就那么孤高地立在千百年来无数士人的心中。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