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成语总结_第1页
高中成语总结_第2页
高中成语总结_第3页
高中成语总结_第4页
高中成语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语复习第一期1.差强人意:【解释】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褒)【出自】《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2.道貌岸然:【解释】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现在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贬)【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3.揠苗助长:【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贬)【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4.美轮美奂:【解释】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褒)【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5.瓜田李下:【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6.巧舌如簧:【解释】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贬)【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7.无疾而终:【解释】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即事情的发展最终走入末路,没有任何结果。【出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8.百战不殆:【解释】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褒)【出自】《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9.稗(bài)官野史:【解释】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出自】《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10.相濡以沫:【解释】水干涸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11.与日俱增:【解释】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用于人心里感情)【出自】宋·吕祖谦《吕东莱集·为梁参政作乞解罢政事表二首》:“涉冬浸剧,与日俱增。”12.敝帚(zhǒu)自珍:【解释】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出自】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13.筚(bì)路蓝缕:【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4.汗牛充栋:【解释】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褒)【出自】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15.忍俊不禁:【解释】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出自】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16.茹毛饮血:【解释】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出自】《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17.寸草春晖:【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8.厝(cuò)火积薪:【解释】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贬)【出自】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19.大放厥词:【解释】厥:其他的;词: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贬)【出自】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20.大腹便便:【解释】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贬,形容官僚)【出自】《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21.醍醐灌顶:【解释】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出自】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22.振振有词:【解释】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贬)【出自】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23.踟蹰不前:【解释】踟蹰,徘徊不决,犹豫不决。迟疑不决,不敢前进。【出自】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陌上桑古辞》:“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24.重蹈覆辙:【解释】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贬,用于劝说等)【出自】《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25.竭泽而渔:【解释】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贬)【出自】《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26.名噪一时:【解释】噪:群鸣。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国师阅文偶误》:“娄上王辰玉、松江董元宰入都,名噪一时。”27.车水马龙:【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28.曾几何时:【解释】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出自】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29.海市蜃楼:【解释】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贬)【出自】《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30.骇人听闻:【解释】: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贬)【出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31.含英咀(jǔ)华:【解释】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出自】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32.沆(hàng)瀣(xiè)一气:【解释】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贬)【出自】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33.炙手可热:【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贬)【出自】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34.罪不容诛:【解释】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贬)【出自】《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35.居心叵测:【解释】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推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贬)【出自】清·洪楝园《县嶴猿·归神》:“都是这一个狗才设计骗将出来,以为自己富贵之地,是以吾阁部为奇货,居心叵测,天理不容。”36.举案齐眉:【解释】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37.开诚布公:【解释】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38.开门揖盗:【解释】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39.无独有偶:【解释】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出自】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先生与这位老夫子,可称无独有偶。”40.惨淡经营:【解释】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出自】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41.间(jiān)不容发(fà):【解释】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出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42.剑拔弩张:【解释】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出自】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43.络绎不绝:【解释】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褒)【出自】《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44.买椟还珠:,【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45.莫衷一是:【解释】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出自】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46.漠不关心:【解释】漠:冷漠,冷淡。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问:“到底人家的马,漠不关心,并不当心喂草喂料。47.蚍(pí)蜉(fú)撼树:【解释】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贬)【出自】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48.胼(pián)手胝(zhī)足:【解释】胼、胝:老茧。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出自】《荀子·子道》:“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49.同仇敌忾:【解释】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褒)【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50.投笔从戎:【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褒)【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成语复习第二期1.自怨自艾(yì):【解释】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出自】《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2.纵横捭(bǎi)阖(hé):【解释】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出自】汉·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3.左右逢源:【解释】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出自】《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4.擢(zhuó)发(fà)难数:【解释】擢:拔。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贬)【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5.偃旗息鼓:【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6.虚与委(wēi)蛇(yí):【解释】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贬)【出自】《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7.眼花缭乱:【解释】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8.洋洋大观:【解释】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出自】《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9.相形见绌(chù):【解释】相形见绌: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意思是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谭绍闻……见娄朴;同窗共砚;今日相形见绌。难说心中不鼓动么?”10.相得益彰:【解释】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11.相辅相成:【解释】辅,辅助,帮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出自】出自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两者之说始得无蔽。”12.宵衣旰(gàn)食:【解释】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出自】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13.莞尔一笑:【解释】莞尔:微笑时美好的样子。大多形容女性微笑的样子。【出自】《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杀鸡焉用牛刀!”14.万籁俱寂:【解释】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15.枉费心机:【解释】枉:白白地,徒然。白费心思。(贬)【出自】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机。”16.望其项背:【解释】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出自】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17.投鼠忌器:【解释】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出自】《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18.吐哺握发(fà):【解释】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19.屈指可数:【解释】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出自】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20.曲终奏雅:【解释】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褒)【出自】《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21.曲(qū)突徙薪:【解释】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出自】《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22.鸠占鹊巢:【解释】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出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23.破釜沉舟:【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24.迫不及待:【解释】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25.弃甲曳兵:【解释】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贬)【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6.其貌不扬:【解释】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贬)【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杜预注:“颜貌不显扬。”27.安步当车:【解释】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28.安之若素:【解释】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出自】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29.按部就班:【解释】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出自】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30.案牍劳形:【解释】案牍:公文。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出自】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1.按图索骥:【解释】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贬)【出自】《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32.黯然失色:【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出自】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33.暗渡陈仓:【解释】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34.嗷嗷待哺:【解释】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出自】《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35.鲍鱼之肆:【解释】鲍:咸鱼;肆:店铺。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出自】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36.杯盘狼藉:【解释】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狠藉。”37.义愤填膺:【解释】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褒)【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自己办了个长电奏,力请宣战。”38.卑躬屈膝:【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出自】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39.便(biàn)宜(yì)行事:【解释】便宜:方便,适宜。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40.别出心裁:【解释】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出自】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41.别无长物:【解释】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42.秉烛夜游:【解释】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也形容珍惜光阴。【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43.病入膏肓:【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44.秉笔直书:【解释】指写文章不隐瞒、不夸大,真实地反映情况。【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45.不齿于人:【解释】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能列于人类。指被人看不起。(贬)【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46.不绝如缕:【解释】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出自】《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47.不刊之论:【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48.不可理喻:【解释】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49.不矜不伐:【解释】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出自】《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50.不胫而走:【解释】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出自】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成语复习第三期1.珠联璧合:【解释】: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褒)【出自】:《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2.捉襟见肘:【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贬)【出自】:《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3.锱铢必较:【解释】: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出自】:《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4.削足适履:【解释】: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贬)【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5.运筹帷幄:【解释】: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褒)【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6.载歌载舞:【解释】: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出自】《乐府诗集·北齐南郊乐歌·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7.再接再厉:【解释】: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出自】: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8.真知灼见:【解释】: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9.一蹴而就:【解释】: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贬)【出自】: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10.一视同仁:【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出自】: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11.一张一弛:【解释】: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出自】:《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12.颐指气使:【解释】: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出自】:《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13.一枕黄粱:【解释】: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贬)【出自】: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14.豪门贵胄:【解释】:指权们贵族的子孙。【出自】:梁启超《新罗马·党狱》:“况且你们那豪门贵胄做官读书的上等人物,个个都做了我家吮痈舐痔一呼百诺的孝顺孙儿。”15.挟山超海:【解释】: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16.心广体胖:【解释】: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褒)【出自】:《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17.胸无城府:【解释】: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出自】:《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18.休戚相关:【解释】: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褒)【出自】:《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19.文以载道:【解释】: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出自】: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20.稳操胜券:【解释】:稳:有把握;操:掌握;胜券: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出自】:《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胜之数,以治必用之民。”21.无耻之尤:【解释】: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贬)【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至于替魏忠贤建立生祠,更被人们认为是‘无耻之尤’”22.无功受禄:【解释】: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贬)【出自】:《诗·魏风·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23.无妄之灾:【解释】:无妄:意想不到的。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贬)【出自】:《周易·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24.夙兴夜寐:【解释】: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出自】:《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5.所向披靡:【解释】: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26.岁月蹉跎:【解释】: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出自】:明·张凤翼《灌园记·君后授衣》:“倘我不能报复而死,埋没了龙家的豹韬,枉蹉跎岁月一死鸿毛。”27.贪赃枉法:【解释】:赃:赃物;枉:歪曲,破坏。贪污受贿,违犯法纪。【出自】: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28.韬光养晦:【解释】: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29.退避三舍:【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中性词,有褒有贬)【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30.囤积居奇:【解释】:囤、居:积聚;奇:稀少的物品。把稀少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贬)【出处】巴金《谈<憩园>》:“头脑灵敏点的或者更贪心的老爷们还要干点囤积居奇的生意。”31.唾手可得:【解释】: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出自】:《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32.蛙鸣蝉噪:【解释】: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众口喧闹或拙劣的议论或文章。【出自】:宋·苏轼《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蛙鸣青草泊,蝉噪垂杨浦。”33.玩世不恭:【解释】:玩世: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赞》:“依隐玩世,诡时不逢。”34.纨绔子弟:【解释】:纨裤:细绢裤。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出自】:《汉书·叙传上》:“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裤之间,非其好也。”《宋史·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35.人心惟危:【解释】: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出自】:《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危。”36.厉兵秣(mò)马:【解释】: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37.励精图治:【解释】: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出自】:《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38.生死攸关:【解释】: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出自】:《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39.力挽狂澜:【解释】: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出自】: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40.沥胆披肝:【解释】: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出自】: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41.揆(kuí)情度理:【解释】:揆:估量揣测;度:猜想。按照情和理估量,推测。【出自】:《淮南子·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42.岿(kuī)然不动:【解释】: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象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出自】:《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43.困兽犹斗:【解释】: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贬)【出自】:《左传·定公四年》:“困兽犹斗,况人呼?”44.滥竽充数:【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45.兰薰桂馥:【解释】:薰、馥:香气。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出自】: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46.不稂(láng)不莠:【解释】: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出自】:《诗经·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47.浪迹江湖:【解释】:浪迹:到处流浪;江湖:泛指各地。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出自】: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十三:“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48.老骥伏枥:【解释】: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49.老牛舐犊:【解释】: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出自】:《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50.老生常谈:【解释】: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出自】:《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成语复习第四期1.白璧微瑕: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2.白驹过隙: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3.百废待兴:废:被废置的事情;待:等待;兴:兴办。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4.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5.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6.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7.背井离乡: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8.笔大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9.不分轩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10.不即不离:即:靠近;离:疏远。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本是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也用来表示差不离、不离谱。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