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下列犯罪分子中,应当认定为主犯的是
A.教唆犯
B.实行犯
C.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D.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
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教唆犯,要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到的作用认定是否主犯,实践中教唆犯多为主犯,但并不绝对,故A项错误。关于首要分子,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1)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定是主犯;(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3)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聚众犯罪中有不是共犯的情况)。
2.最早规定治外法权内容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
C.《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D.《虎门条约》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治外法权就是指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最早确立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中,并在随后签订的《虎门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得以扩充,故选B项。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依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依法被关押的罪犯在脱逃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属于
A.牵连犯
B.吸收犯
C.数罪并罚
D.想象竞合犯
答案:A
本题解析:
牵连犯,指实施某个犯罪,作为该犯罪的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的情况。牵连犯的特征:(1)有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2)有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3)触犯了两个以上不同罪名。(4)所触犯的两个以上罪名之间有牵连关系,即一罪或数罪是他罪的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脱逃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的,是牵连犯(手段和目的的牵连),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A选项正确。
5.根据宪法规定,以下关于派出机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行政公署是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B.区公所是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C.村委会是乡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D.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答案:C
本题解析: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分别设若干派出机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行政公署,简称“行署”;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区公所;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街道办事处。派出机关受派出的人民政府委托,代表派出的人民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授权,派出机关也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行政管理。
6.下列情形中,侵犯了公民宪法权利的是()。
A.公民甲因精神病发作而未被选举委员会列入选民名单
B.某报报道了副市长乙因嫖娼而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的新闻
C.公安机关就某刑事案件要求电信部门提供公民丙的通讯记录
D.某高校毕业生丁因身高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某分行的招聘条件而未被录用
答案:D
本题解析:
选举法规定“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其实精神病人享有选举权,只是由于无法行使而不列入选民名单,所以A项是合法的,不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所以B项是公民正常行使监督权的表现,不选;宪法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C项公安机关的行为是合法的,未侵犯公民宪法权利,不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项明显违反了该原则,侵犯了该毕业生平等就业的权利。
7.在法律中对于有关问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即出现了法律漏洞时,应采用()。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实质推理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当法律规定本身可能有抵触时或法律对有关问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需要运用的是实质推理。实质推理是指司法机关对法律的精神进行解释。
8.社会主义法治在形式上的要求是()。
A.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B.社会主义民主
C.依法治国
D.司法公正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社会主义法治在形式上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9.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代理的是
A.代为书写遗嘱
B.代拟发言稿
C.代买办公用品
D.代为主持会议
答案:C
本题解析: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ABD三项均不属于民事代理的范畴。
10.2007年5月,甲向乙借款10万元。同年10月,乙要求甲在2008年10月1日前还款,甲同意。后甲未按期还款。2008年11月1日,甲请求乙将还款期延长1年,乙未同意。因甲迟迟未还款,乙拟提起诉讼。本案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是()。
A.2008年10月1日
B.2008年10月2日
C.2008年11月1目
D.2008年11月2日
答案:D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19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①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②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③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④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最高法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规定,义务人作出请求延期履行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195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民法典》第201条规定,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甲请求乙将还款期延长1年,诉讼时效中断,故应从2008年11月2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11.有权对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作出的判例实施核定的机关是()。
A.立法院
B.司法院
C.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D.国民大会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判例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法律渊源之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体系的一个重要层次就是由最高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做成的判例和司法院大法官会议作出的解释例和决议。最高法院作出的判例,须报司法院核定,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故选B项。立法院是有名无实的“牌位”机关,排除A项。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是实权领导机关和控制立法权的机关,但并不过问司法事宜,排除C项。国民大会是国民党形式上的立法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排除D项。
12.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公民肖像权的是
A.在寻人启示上刊登公民照片
B.在通缉令中使用逃犯照片
C.在法制宣传片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D.未经同意在照像馆橱窗中陈列他人照片
答案:D
本题解析:
肖像权是自然人对客观再现自己形象所享有的权利,即自然人自行决定是否再现、展示、何时展示自己形象的权利。A、B、C三项中的情形均属于合理使用公民肖像,不属于侵害肖像权,故D项正确。
13.甲立有遗嘱,其内容为自己死后遗产全部由独生子乙继承。在一次车祸中甲乙同时遇难,甲当场死亡,乙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乙的儿子丙依甲的遗嘱集继承了甲的全部遗产。丙继承甲遗产的方式是()
A.代位继承
B.转继承
C.第一顺序法定继承
D.第二顺序法定继承
答案:B
本题解析:
代位继承是法定继承的一种特殊情况,是指在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下,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该先死亡的子女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的法律制度。转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未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也死亡的。其应得的遗产份额转由他的继承人继承的法律制度。
14.关于禁止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犯信用卡诈骗罪被宣告缓刑,法院可以同时宣告禁止其使用信用卡
B.乙被判处管制,同时被禁止接触被害人,禁止令的期限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C.丙因放火罪被判5年有期徒刑,在执行3年后被假释,法院裁定假释时,可以对甲宣告禁止令
D.丁在公共厕所猥亵儿童被判处缓刑,法院可以同时宣告禁止其进入公共厕所
答案:A
本题解析:
实施证券犯罪、贷款犯罪、票据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金融犯罪的,可以禁止从事证券交易、申领贷款、使用票据或者申领、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活动,A选项正确。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执行之日起计算,B选项错误。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罪犯,才能适用禁止令,禁止令的目的是促进犯罪分子改造,防止再犯罪,但不能影响罪犯的正常生活,CD选项错误。
15.开发商甲与公民乙签订房屋预售买卖合同,并办理了该房屋的预告登记。不久,开发商甲又以更高的价格将该房屋预售给公民丙。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只能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B.甲与丙之间签订的房屋预售买卖合同无效
C.甲与乙之间签订的房屋预售买卖合同具有物权的效力
D.甲与丙之间签订的房屋预售买卖合同具有物权的效力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嘲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可见,只要进行了预告登记,甲与乙之问签订的合同便会产生物权效力,故选C项。A项和D项错在:申请预告登记后,因预告登记具有物权的排他效力,故另一方任何违背预告登记内容的处分(如出售、设定抵押等)均为无效。既然开发商再行出售行为无效,乙自然可不必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B项错在:物权法明确区分了物权效力和债权效力,因此,物权的变动和债权合同无关,因此,开发商甲与丙之间签订的合同还是有效的。
16.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特点()
A.依宪治国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党的领导
答案:B
本题解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党的领导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特点,坚持依宪治国是根本途径二
17.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是()。
A.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B.法定最低刑为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C.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照本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是可以不予追究,换言之,仍然保留着追究的可能性。在理解该条的规定时,还要注意和刑法规定的保护管辖原则加以区分。保护管辖中规定的是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其区别有三:(1)前者为法定最高刑,后者为法定最低刑;(2)前者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后者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3)前者为可以不予追究,后者为可以追究。
18.2003年7月,洪某在高考中以两分之差未能进入重点大学录取范围。洪某在高中学习阶段,曾荣获“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按当年高考政策,获“市优秀学生干部”的考生可以享受加10分的奖励。市教委在整理审核学生档案时,将洪某的“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改为不享受此奖励的“市三好学生”称号,致洪某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市教委侵犯了洪某的()。
A.名誉权
B.荣誉权
C.姓名权
D.信用权
答案:B
本题解析:
荣誉权是民事主体对荣誉所享有的获得、保持、利用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名誉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维护其名誉,享有其名誉所带来的利益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非法侵害,如干涉、盗用、假冒的权利。信用权是指特定主体支配其信用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荣誉是对公民某一方面的正面褒奖,而名誉则是对于公民综合性的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而且荣誉多由特定机构评定授予,名誉则不然,所以洪某获得的“市优秀学生干部”是其荣誉,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剥夺,市教委未经法定程序擅自改变了洪某的荣誉称号,侵犯了洪某的荣誉权。
19.下列关于法律规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A.法律规则可分为公理性规则和政策性规则。公理性规则由法律原理构成,而政策性规则则是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制定
B.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该规则属于命令性规则
C.我国律师法规定:法律援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该规则属于委任性规则
D.我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该规则属于准用性规则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法律规则没有公理性规则和政策性规则之分,此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对原则的划分,故A项错误。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B项中的规则不是命令性规则而是禁止性规则,即规定人们消极义务的规则。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可见,C项中的规则属于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D项中规则不符合准用性规则的定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清末修律的主要主持者是()。
A.康有为
B.伍廷芳
C.沈家本
D.袁世凯
答案:C
本题解析:
沈家本和伍廷芳是清末变法修律的修律大臣,其中沈家本是主要主持者。
21.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是()。
A.受害人因过错造成损害
B.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
C.受害人因重大过失造成损害
D.受害人故意或因重大过失造成损害
答案:B
本题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7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根据法条规定可知,本题答案为B。侵权责任一章中,关于具体的侵权责任,要熟读法条,理解责任原则,以及免责事由。
22.下列选项中,属于侵害肖像权的是
A.甲殴打耿某致其面部受伤
B.乙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己故著名运动员蒋某的相片
C.丙整容成知名歌星商某的外形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
D.丁将偶然在辛某博客上看到的辛某自画像用于某杂志封面
答案:D
本题解析:
肖像权的内容包括肖像制作权,肖像使用权,肖像利益维护权几个方面。本题中A项甲打伤耿某的行为侵害的是耿某的健康权。B项中的行为侵犯的是已故的死者的权益,但该权益并不是肖像权,肖像权作为人身权的一种其主体必须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C项中的行为可能涉及侵犯其他权利的内容,但是以他人形象模仿他人侵犯的并不是他人的肖像权。D项中的将他人的自画像作为杂志封面的行为显然已经侵犯了他人的肖像使用权,未经本人允许是不得将他人肖像用于营利目的的用途。故本题答案为D项。判断是否侵害肖像权的核心在于是否存在着获得利益的目的。
23.下列属于刑法的任务的是
A.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或者约束
B.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
C.向国民展示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
D.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刑罚权的非法侵害
答案:B
本题解析:
我国刑法的任务包含两方面内容:(1)惩罚任务,即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2)保护人民、社会和国家,也就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B选项所说的是刑法的惩罚任务,应当选。注意区别于刑法的机能,即刑法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刑法具有三种机能:(1)规制机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或者约束的机能。其方式是对犯罪规定刑罚,向国民展示该行为为法律所不容许;或者要求国民不要实施类似行为,从而避免犯罪;(2)保护机能,即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法益的机能;(3)保障机能,即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刑罚权的非法侵害并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规定之外的刑罚处罚的功能。
24.下列人员,不得假释的有
A.甲是累犯
B.乙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C.丙因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
D.丁因放火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抢劫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执行13年有期徒刑
答案:A
本题解析: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选项正确。《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注意与不得适用假释的对象相区分。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但可以假释。B选项错误。强奸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才不得假释,而丙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仍然可以假释。C选项错误。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指的是因前述一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不得假释,如数罪中每一罪都未到10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至10年以上的,仍可以假释。D选项错误。
25.甲将自己的一辆私人“宝马”牌轿车卖给乙,则该买卖合同自()生效。
A.乙在占有该汽车时
B.甲、乙在办理完汽车登记过户手续之时
C.甲将汽车交付给乙时
D.甲、乙在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之时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买卖合同为诺成合同,自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并生效,故D项正确。虽然汽车属于动产,但须办理登记(而不是交付或者占有)才能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法律后果,但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并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
26.下列关于矿产资源和水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矿产资源一律属于国家所有
B.关系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一般矿产资源可以由集体所有
C.除了依法由集体所有的矿产资源以外,矿产资源一律属于国家所有
D.水流属于国有或者农村集体所有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9条第1款的规定,矿藏、水流都属于国家所有,故选A项。
27.下列行为中构成侵占罪(不考虑数额)的是
A.甲进入一家刚开门的游戏厅玩耍,拿走放在游戏机上的手机
B.乙在出租车后座上发现一个钱包,趁司机不注意揣进兜里
C.丙在银行柜台取钱,柜员操作失误多给了1万元。丙回家后发现,银行联系时拒不承认
D.丁知道邻居肖某的小孩被绑架,便偷偷跟踪肖某,见肖某将一塑料口袋塞人某桥洞下,等待肖某离开后,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
答案:C
本题解析:
AB选项,属于相对封闭的场所,即使是遗忘物,也应知道遗忘物属于场所的管理者代为保管,所以不属于遗忘在公共场合的财物。侵占罪是将他人所有、自己占有的财物变成自己所有的行为,其犯罪目的必须产生在自己占有之后(遗忘在公共场合的财物除外),D选项错误。
28.在《法经》中列在篇首的是()
A.杂法
B.盗法
C.捕法
D.具法
答案:B
本题解析:
《法经》在篇目结构上共有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将《盗法》和《贼法》列在法典之首。
29.甲、乙双方约定:若至今年8月30日甲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有富余,则租给乙公司两台,租期4个月。这一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称为()。
A.附延缓期限的行为
B.附否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
C.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
D.附肯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题干中,“至今年8月30日甲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有富余”是未来不可确定的事实,故为条件而非期限。由于约定的是,若条件成立,则租赁关系生效,故该条件为延缓条件。而该条件是以甲公司的建筑设备有剩余为内容,为肯定条件。故此题中的民事法律行为是附肯定延缓条件的行为。
30.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宋朝首次创立了刺配刑
B.宋朝首次规定了“六赃”犯罪
C.宋朝首次创立了凌迟刑
D.宋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刑部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B项错在:唐朝首次创立了“六赃”犯罪,而不是宋朝。c项错在:凌迟刑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而不是宋朝。D项错在:宋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而不是刑部。
31.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A.违法者的行为
B.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C.一般人
D.他人的行为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法的指引作用,指法的规范作用的首先体现,即对每个人本人行为的指引。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个别指引和规范性指引。
32.下列关于社团法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社团法人指的是社会团体法人
B.社团法人在设立程序上采取准则主义
C.社团法人一般须依当事人单方法律行为设立
D.社团法人一般须依股东大会的决议设立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社团法人不同于社会团体法人,二者有交叉,如有限责任公司,属于社团法人,但不属于社会团体法人;如基金会,属于社会团体法人,但不属于社团法人;又如法学会,既属于社团法人,又属于社会团体法人,故A项错误。社团法人在设立程序上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社团法人依据不同的设立原则,不能一概认定为都采取准则主义,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采取严格准则主义,而中国法学会的设立则采取行政许可主义,故B项错误。社团法人一般须依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方能设立,故C项错误。社团法人一般须依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设立,这不同于财团法人,财团法人一般可依单方法律行为设立,故选D项。
33.朱某承包了镇办拉丝厂,该厂电线是镇供电站专门拉的一条单线,为此电站站长经常以查电为由来厂里吃饭,每次朱某都十分客气。某日,站长的弟弟王某突然拉来一卡车西瓜,要求朱某买下。朱某声称已经给工人发过降温费,而且也用不了这么多西瓜,当场表示拒绝。但是当晚厂里的电就被停掉,电站站长告知朱某线路需要检修。第二天,王某再次将西瓜拉来,并说只要朱某买下西瓜,电就可以通上。朱某无奈,只得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买下全部西瓜。当晚电也真的就来了。事后朱某越想越生气但不知如何是好。问:(1)王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胁迫?(2)朱某应怎样救济自己遭到损害的合法权益?
答案:
本题解析:
(1)王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胁迫。本案中,王某连同其站长哥哥以停电为要挟,迫使朱某买下他不想买的西瓜,而且朱某买下西瓜的行为与王某哥哥停电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因此,王某的行为已完全构成胁迫。(2)朱某可以要求法院撤销该合同。《民法典》第150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朱某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合同,使合同失去效力,并将西瓜拉回。如果西瓜有腐烂,损失由王某自己承担。
34.下列哪一项是法治的首要条件
A.法律至上
B.权利平等
C.权力制约
D.正当程序
答案:A
本题解析:
法律至上原则是指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的法治原则,它是法治中最基本的重要原则,法律至上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本标志,也是法治的首要条件。
35.赠与合同是()。
A.双务合同
B.有偿合同
C.互易合同
D.诺成性合同
答案:D
本题解析:
【详解】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民法典》的规定表明赠与合同是一种诺成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受赠人表示接受该赠与时成立和生效。但由于赠与是一种不要求对价的无偿合同,故《民法典》又规定了赠与人的撤销权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选项A不正确。赠与合同中仅赠与人负有将其财产所有权转移于受赠人的义务,而受赠人不负担任何义务;即使在附义务的赠与当中,受赠人履行所附的义务也并非赠与人履行的义务的对价,即不是向赠与人为给付的履行行为。因此,赠与合同为单务合同,赠与人并不享有双务合同当事人所享有的同时履行抗辩权。选项B不正确。赠与合同的受赠人取得赠与标的物不需要付任何代价,因此,赠与合同是无偿合同。选项C不正确。互易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双方相互交换金钱以外的财产权的协议,又称以物易物合同、以货换货合同等。赠与合同只有一方当事人转移财产所有权,所以并非互易合同。
36.某选区选举地方人民代表,代表名额2人,第一次投票结果,候选人按得票多少排序为甲、乙、丙、丁,其中仅甲获得过半数选票。对此情况的下列处理意见哪一项符合法律的规定()
A.宣布甲、乙当选
B.宣布甲当选,同时以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C.宣布甲当选,同时以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D.宣布无人当选,以甲、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37.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等价有偿原则的是()。
A.遗赠扶养协议
B.离婚协议
C.监护协议
D.赠与合同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等价有偿原则不适用于有关身份关系,如离婚、收养、监护等协议,也不适用于部分财产法律关系,如赠与合同.但等价有偿原则适用于遗赠抚养协议,因为遗赠扶养协议既受民法典调整,也受继承法调整。
38.甲趁夜深入静时窜人村民乙家中盗取现金一万元,刚要离开,被惊醒的乙发觉,甲为了逃避抓捕将乙打伤,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故意伤害罪
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
答案:A
本题解析:
甲实施盗窃行为,为了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属于《刑法》第269条规定的从盗窃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况。
39.根据法律效力的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任意性规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的法律规则。强行性规则的法律效力要强于任意性规则。
40.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国可以把法律分为()。
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B.宪法、法律、行政法、决定等
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法律文件等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
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各种表现形式,也称为法律形式,主要是根据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法律类别。我国成文法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其中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法的渊源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
41.在某通讯公司施工铺设电缆时,当地人甲乘无人看守之际,切断电缆100余米(价值3000余元),并将其中的铜芯取出卖钱。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毁坏财物罪
B.盗窃罪
C.非法经营罪
D.故意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据《刑法》第124条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但是,本罪的构成要求犯罪对象必须是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而本题中所盗取的电缆还没有投入使用,故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问题,因而不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但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是毫无疑问的。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是()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5年宪法
D.1978年宪法
答案:B
本题解析: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
43.下列情形中,属于故意杀人罪实行行为的是
A.甲为谋杀刘某而持刀潜入刘某家中隐藏、守候
B.乙为谋杀孙某购买一支手枪,以便杀孙某时使用
C.丙为谋杀赵某而在赵某饮用的茶水中投放毒药
D.丁为谋杀李某而花10万元雇佣杀手
答案:C
本题解析:
所谓实行行为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行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行为。由此可见在本题中,ABD的行为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预备行为。向饮用的茶水中投放毒药属于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故答案为C。而潜入刘某家中守候、购买手枪等属于为实行犯罪制造条件、准备工具的行为,是预备行为。是否着手实施对于判断一种行为是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既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4.1946-1949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时期。
A.形成
B.发展
C.曲折
D.完善和崩溃
答案:D
本题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7-1936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1937-1945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946-1949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完善和崩溃时期。
45.紧急避险保护的合法权益与牺牲的合法权益的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
C.后者大于前者
D.前者大于或者等于后者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必须大于所牺牲的利益。因为紧急避险在本质上是转嫁风险的行为,与正当防卫是对不法侵害人的防卫不同,因此需要对紧急避险的条件加以严格限制。故选A项。
46.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有()。
A.犯罪嫌疑人甲主动向司法机关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
B.乙故意重伤他人,被家人扭送到司法机关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C.丙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讯中又主动供述其他盗窃罪行
D.丁贪污公款,在贪污行为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答案:D
本题解析: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前者称为一般自首,后者称为特殊自首。关于自动投案的认定,以下几种也可以认为是自动投案:(1)向基层组织、所在单位负责人投案的;(2)罪行尚未被发觉,因为形迹可疑被询问的主动供述事实的;(3)通缉追捕过程中自首的;(4)代为投案或者电话、电报投案的,只要其后犯罪分子如实供述罪行的;(5)并非主动,但在亲友规劝下自首的;(6)查证属实确实是在投案途中被捕获的。对于特殊自首,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主体特殊,必须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罪行特殊,必须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如果供述不同种罪行的按自首处理,如果是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理。本题中,A项中甲揭发的是他人的犯罪行为,可能成为立功,但不是自首。B选项,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亲友采用捆绑等手段送到司法机关,或者在亲友带领侦查人员前来抓捕时无拒捕行为的,不能认为是“自动投案”,不是自首。B选项是家人扭送到司法机关,即被亲友采用强制手段送到司法机关,不成立自首。C项中丙的行为虽然是在被抓获之后如实供述了尚未被发现的罪行,但并不是其他罪行而是同种罪行,不能成立特别自首。D项中,丁在其贪污行为被发觉之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构成了一般自首的条件
47.甲公司用伪造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向商业银行借款50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后因经济不景气,导致该笔款项无法归还。甲公司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违约
B.构成贷款诈骗罪
C.构成骗取贷款罪
D.构成合同诈骗罪
答案:C
本题解析:
甲公司采用欺骗的手段取得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侵犯了银行的财产和金融管理秩序,已经触犯刑法,甲既要承担民事违约责任,又要承担刑事责任,二者并不冲突。A选项说法错误。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第一,甲公司为了经营需要骗取银行贷款,具有归还的意思,不能认定为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第二,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综上,B选项说法错误。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一般认为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100万元以上,给银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上的,可以构成本罪。甲公司的行为完全符合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C选项说法正确。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甲公司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此不成立合同诈骗罪。D选项说法错误。另外,需注意,法硕考试认为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贷款的,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48.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国民法》债编内容的是()。
A.商行为
B.商业登记
C.公司
D.保险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分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其中,债编内容包括债之通则、各种之债。由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故将公司、海商、票据、保险、商业登记等实行单行立法(“民商合一”的意思就是在民法典之外,对于商事法律采取单行立法,如日本和我国目前的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民商分立”的意思是在民法典之外另行编纂商法典,如目前德国等国家采取的就是这种民事立法体例)。但需要注意,由于当时的民法学家认为,商行为和商法总则就是债的内容,故将商行为和商法总则列入民法债编之债通则中,故商行为属于民法债编内容,选A项。该题难度较大。
49.实施玩忽职守行为,放纵他人犯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
A.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B.数罪并罚
C.择一重罪处罚
D.玩忽职守罪从重处罚
答案:A
本题解析:
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受贿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渎职犯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实施渎职行为,放纵他人犯罪或者帮助他人逃避刑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渎职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与他人共谋,利用其职务行为帮助他人实施其他犯罪行为,同时构成渎职犯罪和共谋实施的其他犯罪共犯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与他人共谋,既利用其职务行为帮助他人实施其他犯罪,又以非职务行为与他人共同实施该其他犯罪行为,同时构成渎职犯罪和其他犯罪的共犯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定罪处罚。
50.甲将自己的汽车借给乙使用。某日,乙酒后驾驶该车撞伤丙。丙的损害应由()。
A.甲全部赔偿
B.乙全部赔偿
C.甲、乙连带赔偿
D.甲、乙按份赔偿
答案:B
本题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49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本题中,机动车所有人甲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所以由机动车使用人乙来承担。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下列有关法的强制性与国家强制力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的强制性是国家强制力的一种表现
B.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外在力量渊源,对法来说不可或缺
C.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外在力量渊源,对法来说可有可无
D.法本身只有国家强制性而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法有强制性是因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强制力的存在,但法本身只有国家强制性而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外在力量渊源,是法的最终保障。
2.在中国近代史上,在审级制度上采取四级三审制的政权有()。
A.清末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南京临时政府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在中国近代史上,在审级制度上采取四级三审制的政权有两个,即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三级三审制,而南京临时政府则没有确立审级制度。
3.清朝中央政府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规,其中包括()
A.《回疆则例》
B.《蒙古律例》
C.《理藩院则例》
D.《钦定西藏章程》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清王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巩固辽阔的疆域,加强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司法管辖,清政府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各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如《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苗汉杂居章程》《湘苗事宜》《西宁青海番夷成例》(又称《西宁番子治罪条例》或《番例条款》)《钦定西藏章程》《西藏禁约十二事》《台湾善后事宜》,等等、故选项A、B、C、D全选。
4.甲是某市国有博物馆的馆长。某日,市政府领导带某国博物馆代表团来参观。甲将本馆收藏的一件唐朝时期的战刀赠送给了市政府,同时,将一件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赠送给了该外国博物馆代表团。另外,他还将一件本馆的珍贵文物据为已有。甲的行为构成了()。
A.盗窃珍贵文物罪
B.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
C.私赠文物藏品罪
D.贪污罪
答案:B、D
本题解析:
【详解】
刑法规定,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是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构成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也就是说,构成私赠文物藏品罪要求将文物藏品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5.下列有关清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A.清朝入关后制定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集解》
B.清朝制定的“例”中,最重要的例是“条例”
C.清朝对于以文字锻炼成狱的,一般以“谋大逆”论处
D.清朝的死刑有斩立决和绞立决之分
答案:C、D
本题解析:
【精解】A项错在:清朝入关后制定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集解附例》,而不是《大清律集解》。B项错在:清朝的例中,以“则例”最为重要,而不是“条例”。
6.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有()。
A.法决定政策的效力
B.政策指导法律的制定
C.法促进政策的实施
D.政策指导法律的实施
答案:B、C、D
本题解析:
法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只能是指导与促进的关系而不可能是决定性的关系,因为决定性的因素是经济基础,但是二者之间相互的影响非常巨大。执政党政策是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法是执政党政策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执政党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法的实现;不能将二者割裂、对立起来。
7.《民法典》第249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出租人因此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收回的租赁物的价值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费用的,承租人可以要求部分返还。在该法律规则中,假定条件是()。
A.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的
B.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的
C.出租人因承租人无力支付剩余租金,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
D.承租人收回的租赁物的价值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费用的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假定条件是指法律规则适用的条件,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行为的时间和场合、行为的主体确定、范围和对象问题。
8.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脱逃罪的主体的有
A.依法假释的罪犯
B.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C.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D.依法被关押的被告人
答案:C、D
本题解析:
《刑法》第316条第1款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AB选项中的犯罪分子都没有被关押,因此不能成为脱逃罪的主体。AB选项不选。CD选项属于脱逃罪的主体,应当选。
9.目前,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以下哪些形式()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三资经济”
D.国有经济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目前,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三资经济”。国有经济是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不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10.下列情形中,可以成立单位犯罪的有()。
A.甲设立公司,主要从事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活动以牟利
B.乙与公司股东商议后,以公司名义走私香烟,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
C.丙为使其公司承建工程,向国有投资公司主管人员支付巨额回扣
D.丙以公司名义吸收公众存款,并将违法所得用来购买豪华别墅
答案:B、C
本题解析: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1999年最高院颁布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以下情况不成立单位犯罪:①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②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A项,甲设立公司后,主要从事为他人虚开发票的犯罪活动,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B项,乙以公司的名义走私香烟,得到股东的一致认可,体现了公司的共同意志,所得收益也归公司所有,成立单位犯罪。
C项,丙向国有投资公司主管人员行贿,是为了使其公司承建工程,为了公司的利益,且以公司的名义实施犯罪行为,成立单位犯罪。
D项,丁以公司名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但是将违法所得用于购买豪华别墅,私自处分了违法所得,对丁的行为应以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不成立单位犯罪。
11.根据刑法规定,适用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有()。
A.中止犯
B.教唆未遂的教唆犯
C.犯罪以后自首的
D.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
答案:B、C、D
本题解析:
[详解]
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判处比没有该情节的类似犯罪相对较轻的刑种或刑期。减轻处罚,是指必须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刑罚。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选C。对于立功犯应分别依照以下不同情况予以从宽处罚:(1)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选D。按照《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选B。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联邦制国家的有()。
A.德国
B.加拿大
C.美国
D.意大利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世界上典型的联邦制国家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德国、瑞士等,故选A、B、C项。意大利属于单一制国家,故排除D项。
13.以廷尉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朝代有()。
A.秦朝
B.汉朝
C.曹魏
D.西晋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秦、汉、三国两晋直至北齐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直以廷尉命名,故备选项都应选,北齐将廷尉改为大理寺后,才结束廷尉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历史。
14.关于执政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A.两者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B.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属性保证执政党政策的实现
C.执政党的政策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D.执政党的政策比法律更具有确定性和规范性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从执政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看,A明显正确,D明显错误。法律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是实现执政党政策的最有效的手段。国家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属性保证执政党政策的实现;国家法律以国家强制的属性保证执政党政策的实现;国家法律以国家规范的属性保证执政党政策的实现。可见B正确,C与二者关系无关。
15.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
A.无夫奸和亲属相奸是否处以重刑
B.是否从西方引进正当防卫制度
C.子孙违反教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D.干名犯义条款是否予以废除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备选项都属于正确答案。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除了备选项列出的四个焦点外,还有一个就是关于“留存养亲”制度。
16.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为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
A.简单共犯
B.复杂共犯
C.一般共犯
D.犯罪集团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共同犯罪可以做不同的分类。根据是否有分工,可以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根据是否有预谋,可以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根据是否有组织性,可以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的共同犯罪。根据一个人是否能够完成犯罪,可以分为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故选A、B项。
17.下列关于明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A.《明大诰》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
B.明朝首创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方式
C.明朝首创奸党罪,并使凌迟刑正式入律
D.明朝在刑法适用原则上采取法律溯及既往原则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了《明大诰》,并称:有大诰者依《大明律》减一等处刑,无大诰者依《大明律》加一等处刑,结果讲读大诰之风盛行,造成“人人讲大诰,户户读大诰”,这使得《明大诰》成为中国法制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故选A项。明神宗万历年间将律、例合编,称为《大明律集解附例》,从而首创律例合编体例,故B项正确。明太祖朱元璋首创奸党罪,并将残酷的凌迟刑写进《大明律》,故C项正确。明朝在刑法适用原则上采取从重从新原则,即法律溯及既往原则,故D项正确。
18.法律要素包括以下哪些部分
A.法律规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事实
D.法律原则
答案:A、B、D
本题解析:
法律要素由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三部分构成。法律事实是法律概念中的一种,但其不能代表法律概念成为法律的构成要素。
19.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格式条款的有()。
A.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所提供的条款含有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内容
B.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采取合理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内容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D.内容不够具体确定的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格式条款应当作如下限制:(1)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守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问的权利和义务,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2)格式条款具有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等情形的,该条款无效。(3)对格式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此外,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格式条款也应当认定为无效。故选A项和C项。
20.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实行()。
A.总统制
B.联邦制
C.三权分立
D.共和制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美国是民主共和制、总统制、联邦制并实行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故备选项应全选。
21.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享有向全国人大提案权的主体包括()。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9条的规定,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故选A、B、D项。
22.下列人员中能够成为妨害公务罪对象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D.依法履行职责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根据《刑法》第277条的规定,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妨害公务罪侵犯的对象包括: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人员,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能成为妨害公务罪的对象。
23.属于法定分类的共同犯罪人的有()。
A.组织犯
B.帮助犯
C.教唆犯
D.胁从犯
答案:C、D
本题解析:
【精解】所谓法定分类是指刑法规定的分类方法。我国刑法以作用分类法为主结合分工分类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故选c、D项。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是理论中的分类。
24.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为()。
A.先占
B.征收
C.购买
D.善意取得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包括先占、征收、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善意取得、生产等。购买属于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
25.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中应当认定为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遗嘱的行为
B.无权代理人实施的表见代理行为
C.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
D.代理人违反代理规则而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主要包括三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出其认知能力范围的合同行为、无权代理行为和无权处分行为,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非合行为,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结婚、收养、立遗嘱和设立遗赠等行为,则应当认定为无效。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属于无效代理。
26.唐律中区分强盗、窃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坐赃(“六赃”)的依据是()
A.故意或者过失的程度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行为
答案:B、D
本题解析:
唐律根据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不同来对六赃进行区分。
27.属于单一制的国家有()。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单一制国家如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荷兰、韩国等;联邦制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德国、瑞士等;邦联制国家如1789年的北美联盟、1815年~1848年的瑞士同盟、1815年~1866年的德意志同盟、1968年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以及目前的塞内加尔一冈比亚邦联,故选A、B项。
28.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有()。
A.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
B.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
C.基于数个同一的故意,多次实施犯罪行为,且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
D.以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且刑法无特别规定的犯罪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属于继续犯;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基于数个同一的故意,多次实施犯罪行为,且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属于连续犯;以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且刑法无特别规定的犯罪,为牵连犯。根据我国的刑法理论,继续犯、想象竞合犯、连续犯、牵连犯在罪数形态上均属于一罪而非数罪,因而均不适用数罪并罚。
29.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干部的素质
B.帮助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增加经济来源
C.搞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制度建设
D.拓宽基层群众自治的途径和形式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途径有:第一,尊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关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治权和法律地位,避免将其当作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第二,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干部的素质。第三,帮助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增加经济来源。第四,搞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制度建设,规范自治组织的行为。第五,拓宽基层群众自治的途径和形式。
30.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是()。
A.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B.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
C.防卫行为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及其亲属实施
D.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2)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3)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4)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5)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C项中认为对不法侵害人的亲属也可以防卫是错误的。故选A、B、D项。
31.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必备条款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这些必备条款包括()。
A.标的
B.质量
C.数量
D.当事人名称或姓名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民法典解释(二)》第1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2.民法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有()。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国民法典
C.德国民法典
D.中国民法典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A项查士丁尼法典是整个民法法系的渊源,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项法国民法典是近代民法典的典范。C项德国民法典是现代民法典的杰出代表。D项中国民法典称不上是民法典,且内容很不完善,不能说有代表性。
33.以都察院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D
本题解析:
【精解】明太祖朱元璋将前朝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使得都察院成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清朝沿用,故选C项和D项。宋朝和元朝都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34.下列诸债属于法定之债的是()。
A.无因管理之债
B.侵权行为之债
C.单方允诺之债
D.合同之债
答案:A、B
本题解析:
【详解】
法定之债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因某一法律事实的发生,在特定当事人之间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包括侵权损害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单方允诺之债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所以不是法定之债。合同之债是典型的约定之债。
35.不适用代理的情形有()。
A.代为主持节目
B.代为传递信件
C.代为立遗嘱
D.代为照顾小孩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不属于代理的情形诸如代为主持节目、代为传递信件、代为立遗嘱、代为照顾小孩、结婚登记、解除婚姻关系、行纪、居间和传达等。
36.关于抢夺罪的正确说法包括
A.犯罪对象只能是动产
B.如果被害人有所觉察,行为人将其财物夺走的,不构成抢夺罪
C.抢夺财物犯罪不可能对被害人造成伤害
D.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
答案:A、D
本题解析:
抢夺罪的客观行为方式决定了其犯罪对象只能是动产,而不可能是不动产:该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行为人在实施抢夺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例如在抢夺的过程中造成用力过猛,造成他人摔伤。是否构成抢夺罪和被害人是否察觉是没有关系的。该因素不影响抢夺罪的定罪。
37.下列政府行为中,属于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A.某县政府以年龄、性别和身高为标准发布公务员招录公告
B.某市制定地方性规章,限制不具有当地户籍的人员在当地就业
C.赵某发布微博,批评县政府征收基本农田建设开发区,当地警方以侮辱诽谤罪将其刑拘
D.钱某出版纪实小说,反映拆迁过程中的腐败问题,当地警方以非法经营罪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A、B选项侵犯了公民的平等权;c、D选项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
38.关于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
B.有的案例属于规范性司法解释的一种
C.是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
D.是一种解释例,而不是造法例
答案:B、D
本题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需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批准,但一般是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而不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因此A选项不正确,法律解释不属于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因此C选项不正确。
39.汉代对选拔任用官吏有身份的限制,以下哪些人不得为官()
A.商人子弟
B.赘婿
C.因贪赃被免官者
D.宗室子弟
答案:A、B、C
本题解析:
根据汉代法律,商人子弟、赘婿、因贪赃被免官者不得为官,宗室子弟不得任公位高官。
40.按照唐朝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自首减免刑罚原则的犯罪包括()。
A.私习天文
B.强盗
C.谋杀
D.损坏官印文书
答案:B、C
本题解析:
唐律规定谋反等重罪以及诸如伤害、强奸、损坏官文书、官印、私渡法律、私习天文等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都不能适用“自首原罪”的原则。谋杀为预谋阶段。对于后果不可挽回的犯罪行为,是不能适用自首原则的。
41.以下哪些国家采用普通法院模式来进行违宪审查()
A.日本
B.加拿大
C.墨西哥
D.阿根廷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最早由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目前有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采用此种模式。
42.国务院制定的《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条例。”该规定的宪法依据包括()
A.国家鼓励、指导和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C.国家鼓励、支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粘拉伸缠绕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耐用型防毒半面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抵押汽车贷款还款计划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物业管理劳务委托合同
- 科技与商业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创新
- 二零二五年度草原草原资源保护个人承包协议
- 2025年度酒店会议室用餐服务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锂电池研发风险投资合同样本
- 2025年度简易拆除工程施工安全培训与教育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包含旅游度假权分割的普通离婚协议
-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美版)
- JT∕T 795-2023 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
- 2024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天津在津居住情况承诺书
- 2022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二次函数性质综合题
- 男生青春期生理教育
-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四章语法课件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读与大单元设计思路
- 压疮护理质控反馈
-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