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1第77页,共77页第五专题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是就其起着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的。把改革称为革命,还可以从它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改革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三)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多次强调不改革不行,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机制,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机制,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和体制必须创新。改革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规律,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新理论。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二)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三)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和判断它的成败与是非得失?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也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其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国内环境也非常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竟相发声。在这种情况下,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越发重要。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始终正确认识、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大问题。胡锦涛指出,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实践证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二)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加快发展是稳定与改革的目标所在。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社会主义的强大,优越性的体现,关键在发展。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改革、发展、稳定三位一体,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三)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的经验和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有: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一)改革与开放紧密相连对外开放和改革一起成为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与改革紧密联系,这不仅体现在决策的产生过程,而且体现于决策的实践过程。改革的许多措施都是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提出的,直接参照了世界上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而提出的;许多开放的决策又都是在改革的背景下实施的。开放为改革提供了借鉴,打开了思路;改革又为开放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可以说,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新时期的改革;没有改革方针的贯彻,也没有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二)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1956年以后,就成为毛泽东提出要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历史性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毛泽东从指导思想的高度上谈到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就是要把戏台上的那个架子放下来。”“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并明确提出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三)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的两个判断:“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对长远发展目标清醒判断的结果。第四,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四)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1.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2.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地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3.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展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服务业等。(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当时不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的对外开放的设想未能全面实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经济区→内地中心城市→沿边和沿线地带,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开放模式,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面履行承诺的同时,加快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步伐。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引进外资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在对外开放中,要始终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正确看待对外开放所带来的风险,并注意防范和化解风险。(二)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对开放型经济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内产业提升、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第六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建国初期我国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后,参照苏联模式,我国逐步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国营经济为主体,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1.客观原因第一,我国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也是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的客观需要。第二,“苏联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示范效应。第三,当时的经济、科技与社会条件能使计划经济体制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第四,战争年代根据地经济建设实践的惯性作用。2.主观原因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理论认识上有局限:将经济手段作为区分社会型态的标准。(1)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基本上是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的,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短期内高速增长。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改善人民生活。2.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一体制使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所有制形式单一;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抑制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3.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比较单一。4.企业缺乏自主权,企业及职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体制探索及其局限性1.探索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毛泽东“新经济政策”。2.局限性认识的禁区没有突破,这些措施最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而且,由于“左”的思想的发展,这种探索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前进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1.第一阶段1979—198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实施“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并得到党的十二大肯定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2.第二阶段1982—1987年,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并实施“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其标志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想。3.第三阶段1987-1992年,十三大到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基础,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分别看作姓“社”、姓“资”),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关键看哪种手段更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到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会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意义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对社会主义传统理论和经济体制的一场深刻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它肯定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它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思想资源。(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一方面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社会主义的,又是市场经济的。(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各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部分,决定着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其一般特征有: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政府)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根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过程主要有:1956年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非公有制经济形态基本为零,几近绝迹,无所谓地位与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肯定“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公有制为主体的依据)。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确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依据)。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选择标准)。(3)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2.非公有制经济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为社会主义服务。3.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划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2)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必要性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第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第三,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3)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内涵。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平等的所有制。要区分所谓“新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区别。2.外延。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改革开放前,对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局限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党的十五大作出了新的概括:“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主要有股份公司、跨所有制所组成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它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党的十五大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作了明确的界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三,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5)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所有制实现形式,是指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方式,它体现为所有者为实现其所有权利益而采取的特定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以妥善处理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互关系。2.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公有制强调的是所有权归属,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公有制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方式。对于所有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实现形式。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公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定实现形式。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组织形式,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经营方式。(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2)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但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不能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与它的性质混为一谈。认识深化:党的十五大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明确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对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5年2月,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最完整、系统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第一,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三,能够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第四,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5)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创造良好环境、加以积极扶持,另一方面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1)分配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最终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共同发挥作用,促进生产力发展。(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1.按劳分配的含义按劳分配是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2.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社会劳动;公有制单位劳动才能作为分配尺度;获得个人消费品的量,取决于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3.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所有制基础:公有制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则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而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直接依据: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目的:调动劳动者积极性。(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体现1.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的主体分配原则。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2.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收入来源。(4)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意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二,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第三,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第四,也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实现。(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分配方式上的多样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生产要素包括两大类:物质要素(土地及厂房、设备、原材料等)、人的劳动(人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要素归不同所有者所有,其物质基础是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这里,对财富的生产有用,被排他性的占有,是两个必要条件。(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种类型: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主要是个体劳动者收入和被雇佣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用劳动者。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凭借资本、货币等获得利润、利息、租金等。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4)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生产要素,应该取得相应的收入。只有承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才能鼓励生产要素有效、合理地使用,从而缓解生产要素的紧张程度,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同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总之,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意义重大: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首先,社会主义必须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其次,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那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再次,部分先富,有其客观必然性,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最后,先富的前提是劳动致富、守法致富。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先富是一个大局,内地要服从这个大局。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候,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也是一个大局,沿海地区要服从这个大局。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1)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33;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攀升,1988年达到0.38,1994年达到0.434,1997年为0.4577。根据最近做的一些研究,比较了2004-2005年的一些调研,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从发展趋势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贫富差距从0.33上升到0.5,速度确实快了一点。如果任其发展,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2)对贫富差距问题要有科学认识任何收入分配公平都是一种动态的相对公平,不可能是一种静态的绝对公平。要实行一种绝对的公平,就必然要抹杀劳动者之间、行业部门之间的事实差异。不问效率高低,不分贡献大小,一律实行无差别的平均分配,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一方面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真正做到“鞭打慢牛,鼓励和保护先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如果收入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违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对收入差距问题,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树立一种“合理差距论”的公平观,承认差距存在的客观事实,保持一定的合理差距是有利的,反对“差距有害论”和“差距有益论”两个极端。(3)努力构建新型分配公平准则国民收入的分配要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由于两次分配过程所起的作用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因此必须有不同的收入分配标准。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初次分配解决效率问题,再次分配解决公平问题,实际上目前许多分配不公问题产生于初次分配领域。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两极分化问题。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保护合理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社会保障的内涵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2.社会保障的类型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3.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5.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一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二是统筹兼顾,逐步完善原则。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公平与效率、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1.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新变化,快的问题基本解决了: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过剩;经济运行,由大起大落转变为快速平稳;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第二位;外贸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二十七位上升到第三位;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2.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的需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民有更高的消费需求;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要辩证地把握“好”与“快”的关系强调经济发展的“好”,不是不要“快”,而是为了实现持续、长久和稳定的“快”。倡导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强调GDP的增长率,转为更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必要的,但这种“快”必须是在“好”的基础上的体现,是要实现国民经济保持高质量的快速发展。(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提出的历史背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第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二,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第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第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2)创新型国家的含义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着眼点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4)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这一指导方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注重提高国家集成创新能力,要继续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5)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基础,但发展方式的许多问题属于经济的外部性范畴,不能仅仅用资源配置效率来衡量,还要用发展的协调性、公正性、可持续性来衡量,不仅要靠完善市场体制来解决,还需要在完善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进程中来实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工业化一般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郑重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要达到五个目标: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资源、净化环境、提高人力资本。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所谓“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要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都得到了发展,但是出现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严重问题。农村的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仍然非常落后,与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等重大措施。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五)统筹区域发展(1)统筹区域发展的必要性由于受历史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2)不同历史时期处理这个问题的方针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1.毛泽东的平衡发展战略2.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思想3.江泽民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总揽中华民族发展的全局,着眼于实现第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他号召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2l世纪的艰苦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4.胡锦涛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这标志着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全面形成。(3)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具体来看:其一,注重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缩小生活水平差距。其二,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要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二)人民民主专政(1)国体、政体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2)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3)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及其关系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人民实行民主方面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方面的互相结合,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只有绝大多数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才能对极少数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只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才能充分保障绝大多数人民的民主权利。(4)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一、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二、作用、职能相同。都是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三、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5)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在我国现阶段,要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第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第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首先,必须看到,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还有各种违法犯罪、国际敌对势力,所以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其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定要立足于我们党对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科学分析。再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同健全法制相结合,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治国。(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此后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民主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其监督并对其负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由他们选举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决策原则。(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全面、直接反映我们国家的本质,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第二,这个制度决定国家的其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三,这个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是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最好政治组织形式”。(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职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基础、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主要有四项: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这也是中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体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5)西方的“三权分立”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这种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和个人独裁是一种进步,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党派、各利益集团的利益矛盾,有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但它使国家权力难以完全集中,常常造成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乏效率和稳定的政策。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比,具有自身的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国家政权的民主性,保证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有利于实现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也体现了“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原则;既有利于中央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我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也有必要的分工,但不同于“三权分立”,我国的三权之中立法权居于首位,行政和司法均从属于它。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能搞西方“三权分立”那一套。“三权分立”不适用于我国:中国不存在“三权分立”的统治基础,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中国不存在“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中国需要统一的国家权力来保证现代化建设。(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除中国共产党外,中国大陆目前还有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都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他们的政治纲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但这种领导又不是简单的包办,而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的)。(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一党执政或多党联合执政,执政的法理依据是竞选。执政党与非执政党的关系是反对党关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4)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并担任领导职务。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5)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国家多党制的本质区别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也有别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第一,两者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第二,两者所反映的阶级关系和所代表的利益不同。第三,两者的政党关系不同。第四,两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是一种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为一体的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国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第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心理需求。(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3级。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它们在行使同级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拥有自治权。宪法和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主要包括: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力;四是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力和自由。此外,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4)实行这一制度的作用(优越性)即五个有利于: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各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涵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要包括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广大城乡群众通过基层自治制度,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成为我国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民主实践,有利于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和民主素质的提高。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行村民自治,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在城市基层实现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目前,以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正在全国展开。职工代表大会,是保证职工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2)深刻认识发展基层民主的重大意义(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因)第一,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第二,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几代领导人治国思想的演化:毛泽东:执政方式有一个从法治到不断革命的转变过程。邓小平:提出民主法律化、制度化任务。江泽民:1996年2月提出了“依法治国”思想。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进一步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2)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正确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要把握三点: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的依据(所依之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3)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4)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治,决不是社会主义的法治,而只能是官僚主义和独裁专断;不要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只能是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状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法律化。(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可用16字概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轻巧叠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抛光滚筒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遥控欧式车库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湖北名校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河南省邓州市花洲实验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六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余江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数学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元月调研模拟物理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含答案
- 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 音频有听力原文)
- 地铁列车驾驶员劳动合同协议书
- 酒店厨房燃气事故应急预案
-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广大附中、铁一中学等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物理(含解析)
- 大班数学课件《简单的统计》
- 大班社会《感恩》
- 小学一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教学课件
- 2018年陕西省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春季高考单招文理科语文数学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米家扫地机器人一二级维修指南v03_W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