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洋人的膝盖 二_第1页
林则徐与洋人的膝盖 二_第2页
林则徐与洋人的膝盖 二_第3页
林则徐与洋人的膝盖 二_第4页
林则徐与洋人的膝盖 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则徐与洋人的膝盖二林则徐的多面性,我记得最早是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纲》中提出的: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芦笛写了一篇文章,《真实的林则徐,真实的中国》。不过他这篇“真实”写得不算很出色,不像他其他的文章给我启发很大。主要是因为他花了不少功夫揭出的“真实”,其实我们很多年前就已经视之为常识了。关于林则徐对西方无知的那一面,多少年来有一个最为常见的说法:有人说西洋人的膝盖不能打弯,所以打仗的时候我们只要拿钩镰枪往他们腿上一扫,他们就全倒下爬不起来了。这个例子通常被用来说明林则徐在开眼看世界之前,对于西方与他的同时代人一样的愚昧无知。我手边没有林则徐的文集,网上也找不到可靠的数字史料,所以就是大致查了一下这一说法的出处。一般来说,这个离奇的故事应该是出自1839年他与两广总督邓廷桢联名给道光帝写的一道奏折。原文如次:“夷兵除枪炮外,击刺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一年以后,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期间,浙江定海被英军攻陷的时候,林则徐再次给道光皇帝上书,重申他的这个观点:“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钩镰枪一说,不知在哪里可以看到。也有说林则徐身边的谋士建议的不是钩镰枪,而是竹竿。不过这并不是重点。我觉得应该关注林则徐奏疏中的“裹缠”两个字。林则徐只说英军浑身裹缠,导致身体僵硬,一旦倒下就不容易爬起来,以致影响其近身技击的能力。他未尝说过英国人膝盖不能打弯,或者像在有些版本里说的,洋人没有膝盖。远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个中国人与西方人交往的短暂高潮。清朝的宫廷里,也不是没有像南怀仁、郎世宁这样的西洋客卿。正像那个俗话说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路吗?林则徐会相信洋人膝盖不能打弯这种鬼话?署名雷颐的一篇文章对此作出一种猜测:之所以会有“英夷”腿不能屈竟至“一仆不能复起”之说,盖源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使马戛而尼来华,以向乾隆祝寿为名想行通商之实,终因不愿行跪拜之礼而不欢而散之事……(中国人对此认为)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些“英夷”不是“不愿”向中国皇帝下跪,而是因为他们膝盖压根就不会弯曲,所以“不能”下跪。半个世纪以来,此说流传甚广,林则徐也明显受此影响。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马戛尔尼当年到底下跪了没有,本身是一段有争议的历史。据当时马戛尔尼使团的秘书温德的日记说:“当皇帝陛下经过时,有人通知我们走出帐篷,让我们在中国官员和鞑靼王公对面排好队伍。我们按当地的方式施了礼,也就是说,跪地、叩头九下。”(这段文字也是稀见史料,我无书可以查证,至于另外一种说法说《清史稿?高宗纯皇帝本纪》也曾记载马戛尔尼等本来不想下跪,结果一见到皇帝就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经查《清史稿》原文,并没有这一段。)不但如此,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的时候,到底是三跪九叩还是遵循英国礼节单膝下跪,也是一个颇具争议性质的情节。换句话来说,西方当时也是等级社会,向君主下跪也不是啥了不起的大事,马戛尔尼与中国官员争执的是下跪的方式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下跪的问题。此外,马戛尔尼不肯下跪只是一个个例。早在马戛尔尼来华以前,荷兰使团已经来过中国寻求与中国通商的可能,荷兰人没有英国人那么桀骜不驯,大清皇帝要他们跪,他们就老老实实地跪了。对于精明的“海上马车夫”来说,几个响头换来巨大的商业利益,绝对是一笔超值的买卖。林则徐当然知道洋人也有膝盖,洋人的膝盖也能打弯。毕竟英国人不是火星人那么稀罕。我们别总是厚今薄古地低估林文忠公的智商。另外一种误读是把“裹缠”两字解读为英军腿上的绑腿。林则徐认为洋人士兵因为脚上有绑腿而无法弯曲膝盖。从林1840的那份奏疏来看,林说的是英国人“浑身裹缠”,显然他不单单是着眼在绑腿上。并且,从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士兵的装备来看,绑腿才是清兵的常态,因为绑腿主要是适应了前机械化时代靠11路车行军的需要。如果说因为绑腿而导致膝盖无法弯曲,显然违背了我们的常识。前引雷颐的文章写到:林则徐毕竟识见过人,认为“英夷”腿不能弯曲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因其“浑身裹缠”、“腿足裹缠”。从上述我的分析来看,这句话基本也是属于扯淡。在鸦片战争及之前的时代,林则徐对付英国人的思路,正如蒋廷黻所说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以中国的冷兵器对付英军的热兵器,唯一制胜的可能就是把对方骗到岸上,发挥清军近身格斗厮杀的特长。林则徐后来谪戍伊犁,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纲》)清军一时间还不能适应“不见面而接仗”的远距离作战模式,这是林则徐设计其对英作战战术的基本出发点,难道不也是出乎理性的思考吗?他在1839年的奏疏中的表述“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似乎更加贴近实际的情况。至于1840年他进一步说洋人“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确实有点过甚其词,不过,联系到1840年战争已经爆发的背景,这种措辞或许也有让皇帝宽心、为皇帝壮胆的考虑在内。从历史事实来看,林则徐的“诱敌上岸——近身格斗”战术确实是一种空想。在热兵器时代里,枪炮才是主角,不管在船上还是在陆地上,大刀长矛弓箭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这样的例证可以找出很多,除了曾格林沁蒙古骑兵全军覆灭那个著名的例子,我看到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出自《清史稿?华尔列传》:同治元年,贼又犯松江富林、塘桥,众数万,直偪城下。华尔以五百人御之,被围,乃分其众为数圆阵,阵五重,人四乡,最内者平立,以次递俯,枪皆外指。华尔居中吹角,一响众应,三发,死贼数百。逐北辰山,再被创,力疾与战,贼始退。遂会诸军捣敌营,杀守门者,争先入毁之。是役也,以寡敌众,称奇捷。这个事情发生在1862年,同治元年,美国人华尔组织的洋枪队500人对太平军数万人。结果冷兵器为主的太平军惨败。林则徐的战术模式中,唯一取胜的是1841年的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这个事情似乎印证了林则徐说的“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一奇迹发生的前提是1841年5月30日战斗发生这天的暴雨天气,英军“火药尽湿,枪无所施”。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