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试验基本常识主讲人:王海彦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混凝土试验基本常识主讲人:王海彦1混凝土试验基本常识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第二讲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标准第三讲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四讲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混凝土试验基本常识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2混凝土组成:水泥细骨料(砂)粗骨料(卵石或碎石)水(拌合)外加剂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砼)。混凝土组成:31.1细骨料——砂子1.2粗骨料——石子1.3混凝土用水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1.1细骨料——砂子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4混凝土各组分的作用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整体。其结构如图1。混凝土各组分的作用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第二讲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标准第二讲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标准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式中:f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μfc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式中:f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9495式中: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σo——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Δfcu,i——第i组三个试件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式中: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徐变可消除钢筋混凝土内的应力集中,使应力较均匀的重新分布,对大体积混凝土能消除一部分由于温度变形所产生的破坏应力。但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徐变将使混凝土的预加应力受到损失。徐变可消除钢筋混凝土内的应力集中,使应力较均匀的重新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
混凝土的抗冻性可用快冻法进行测试,冻融循环到达以下3种情况之一时即可停止试验:1)达到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2)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到60%以下;3)试件的质量损失率达5%。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相对动弹性模量应按下式计算:P=fn/f0×100式中:
P——经N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fn——经N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横向基频(Hz);f0——冻融循环试验前混凝土试件横向基频初始值(Hz)。混凝土的抗冻性可用快冻法进行测试,冻融循环到达以124
(2)质量损失率应按下式计算:ΔWn
=(W0−Wn)/W0×100式中:△W——经N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质量损失率(%),精确至0.1;W0——冻融循环试验前混凝土试件的质量(g);Wn——经N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质量(g)。以三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三个试验结果中出现负值,取负值为0值,仍取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当三个值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1%时,剔除此值,取其余两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时,则取中间值作为测定值。(2)质量损失率应按下式计算:125
(3)抗冻耐久性系数按下式计算:Kn=P×N/300式中:
Kn——经N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抗冻耐久性系数(%);N——混凝土试件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P——经N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4)混凝土抗冻等级应按下列方法确定当相对动弹性模量P下降至初始值的60%或者质量损失率达5%时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作为混凝土抗冻等级,用符号F表示。(3)抗冻耐久性系数按下式计算:126127抗水渗透试验(1)渗水高度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硬化后混凝土在恒定水压力和恒定时间下的平均渗水高度和相对渗透系数表示的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2)逐级加压法
本方法适用于通过逐级施加水压力来测定以抗渗等级来表示的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抗水渗透试验128(1)渗水高度法
平均渗水高度:以10个测点处渗水高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渗水高度。然后计算6个试件的渗水高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平均渗水高度。平均渗水高度应按照下式进行计算。(1)渗水高度法129130以一组六个试件渗透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渗透系数的试验结果。6个试件渗透系数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不大于6个试件渗透系数平均值的30%时,取6个试件的平均渗透系数为试验结果,否则去掉渗透系数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各一个,取中间四个的平均渗透系数为试验结果。以一组六个试件渗透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渗透系数的试验131(2)逐级加压法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每组6个试件中3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抗渗等级应按下式计算:若水压力加至规定数值或者设计指标,在8h内,6个试件中表面渗水的试件少于2个,则试件的抗渗等级大于规定值或者满足设计要求。(2)逐级加压法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每组6132133134135第三讲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三讲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第四讲高性能和高强混凝土第四讲高性能和高强混凝土170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171高性能混凝土
1990年5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与美国混凝土协会(ACI)首先提出高性能混凝土这个名词,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同时具有某些性能的均质混凝土,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与优质原材料,配制成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并具有韧性和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特别适合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格环境下的建筑物。
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
1990年5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172高强混凝土
一般认为,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即为高强混凝土。由于这类混凝土有别于C60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其原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更为严格,而且受压破坏表现出更大脆性,因而在结构计算和构造方法上与普通混凝土也有所差别。通常还将强度大于C6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一般认为,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173
高性能混凝土可以认为是在高强混凝土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也可说是高强混凝土的进一步完善。由于近些年来,在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中,不仅加入了超塑化剂,往往也掺人了一些活性磨细矿物掺合料,与高性能混凝土的组分材料相似。因此,至今国内外有些学者仍然将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在概念上有所混淆。在欧洲一些国家常常把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并提(HPC/HSC)。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区别高性能混凝土可以认为是在174
高强混凝土仅仅是以强度的大小来表征或确定其何谓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与超高强混凝土,而且其强度指标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有所变化和提高。而高性能混凝土则由于其技术物性的多元化,诸如良好的工作性(施工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物理力学性能等等而难以用定量的性能指标给该混凝土一个定义。高强混凝土仅仅是以强度的大小来表征175美国教授P.K.Mehta早在1990年就提出:“把高强混凝土假定为高性能混凝土,严格地说,这种假定是错误的。”
我国已故的吴中伟院士也在1996年提出:“有人认为混凝土高强度必然是高耐久性,这是不全面的,因为高强混凝土会带来一些不利于耐久性的因素……高性能混凝土还应包括中等强度混凝土,如C30混凝土。”1999年又提出:“单纯的高强度不一定具有高性能。如果强调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在C50以上,大量处于严酷环境中的海工、水工建筑对混凝土强度要求并不高(C30左右),但对耐久性要求却很高,而高性能混凝土恰能满足此要求。美国教授P.K.Mehta早在1990年176
因此,混凝土的技术进步不能以高强为目标,而应是高性能,单纯以高抗压强度来表征混凝土的高性能是不确切的。而高性能混凝土应根据工程建筑的要求来确定,包括不同强率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如普通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因此,混凝土的技术进步不能以高强为目标,177高性能混凝土是21世纪的混凝土,是近期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丰富的技术内容,其核心是保证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是21世纪的混凝土,是近期混凝178实现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途径
采用低水胶比使用较少用水量和胶凝材用量掺入高效减水剂
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和料合理的养生方法实现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途径采用低水胶比179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低水胶比并掺有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合料和高效减水剂,从而使混凝土具有综合的优异的技术特性,但由此也产生了两个值得重视的性能缺陷:(1)自干燥引起的自收缩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发现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存在早期收缩开裂的问题。其原因是由于在低水灰比或水胶比并掺入较多的具有相当活性的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中会产生自干燥从而引起混凝土的自收缩,使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损伤而产生微裂缝。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存在的问题配制高性180此外,较大量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的掺入,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自收缩,特别是硅灰的掺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硅灰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而增加了化学减缩。在水泥水化初期生成较高含量的凝胶孔的孔结构体系的水泥石也会产生高度的自干燥而引起较严重的自收缩。再者,由于硅灰的表面积较大、活性强,会导致灰与搅拌水很快结合,加速了水泥石中孔隙空间的缺水与内部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了自干燥。此外,较大量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的掺入,也会181此外,较大量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的掺入,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自收缩,特别是硅灰的掺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硅灰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而增加了化学减缩。在水泥水化初期生成较高含量的凝胶孔的孔结构体系的水泥石也会产生高度的自干燥而引起较严重的自收缩。再者,由于硅灰的表面积较大、活性强,会导致灰与搅拌水很快结合,加速了水泥石中孔隙空间的缺水与内部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了自干燥。此外,较大量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的掺入,也会182
(2)脆性脆性可以描述为混凝土无法防止的不稳定裂缝的扩展与增长。众多的试验已表明,混凝土的强度愈高,其应力——应变曲线过峰值后的下降段曲线愈陡斜,这意味着该混凝土的脆性愈大。因此,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而高强的高性能混凝土也同样呈较大的脆性。在高强度混凝土中的脆性破坏,其裂缝往往贯穿粗集料。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能提高集料与硬性水泥浆体的粘结,即改善了界面过渡区,也使脆性有所增大。中等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虽然脆性比高强混凝土有所降低,但是其脆性仍然是个问题。(2)脆性183混凝土脆性的增大会给工程结构特别是有抗震要求的工程结构带来很大的危害。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纤维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混凝土脆性的增大会给工程结构特别是有抗震要求184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1)所使用的水泥必须为绿色水泥;砂石料的开采应该以十分有序且不过分破坏环境为前提。(2)最大限度地节约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水泥生产中的“副产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气体,以保护环境。(3)更多地掺加经过加工处理的工业废渣,如磨细矿渣、优质粉煤灰、硅灰和稻壳灰等作为活性掺合料,以节约水泥,保护环境,并改善混凝土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85(4)大量应用以工业废液,尤其是黑色纸浆废液为原料改性制造的减水剂,以及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其它复合外加剂,帮助其它工业消化处理难以处治的液体排放物
。(5)集中搅拌混凝土和大力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消除现场搅拌混凝土所产生的废料、粉层和废水,并加强对废料和废水的循环使用。(4)大量应用以工业废液,尤其是黑色纸浆废液186(6)发挥HPC的优势,通过提高强度,减小结构截面积或结构体积,减少混凝土用量,从而节约水泥、砂、石的用量;通过改善施工性能来提高浇注密实性能,降低噪音;通过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结构物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节约维修和重建费用,减少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使用。
(7)对大量拆除废弃的混凝土进行循环利用,发展再生混凝土。(6)发挥HPC的优势,通过提高强度,减小187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自己。12月-2212月-22Thursday,December29,202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4:07:1414:07:1414:0712/29/20222:07:14PM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全,常把弓弦绷。12月-2214:07:1414:07Dec-2229-Dec-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14:07:1414:07:1414:07Thursday,December29,2022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12月-2212月-2214:07:1414:07:14December29,2022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2年12月29日2:07下午12月-2212月-22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9十二月20222:07:14下午14:07:1412月-22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己专业起来。十二月222:07下午12月-2214:07December29,2022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2/12/2914:07:1414:07:1429December2022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2:07:14下午2:07下午14:07:1412月-22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12月-2212月-2214:0714:07:1414:07:14Dec-22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串机缘。事件和决定,这些机缘、事件和决定在它们实现的当时是取决于我们的意志的。2022/12/2914:07:14Thursday,December29,2022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亲密,破坏友谊。12月-222022/12/2914:07:1412月-22谢谢大家!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自己。12月-188混凝土试验基本常识主讲人:王海彦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混凝土试验基本常识主讲人:王海彦189混凝土试验基本常识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第二讲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标准第三讲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四讲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混凝土试验基本常识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190混凝土组成:水泥细骨料(砂)粗骨料(卵石或碎石)水(拌合)外加剂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砼)。混凝土组成:1911.1细骨料——砂子1.2粗骨料——石子1.3混凝土用水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1.1细骨料——砂子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192混凝土各组分的作用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整体。其结构如图1。混凝土各组分的作用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第二讲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标准第二讲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标准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式中:f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μfc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式中:f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282283式中: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σo——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Δfcu,i——第i组三个试件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式中: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徐变可消除钢筋混凝土内的应力集中,使应力较均匀的重新分布,对大体积混凝土能消除一部分由于温度变形所产生的破坏应力。但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徐变将使混凝土的预加应力受到损失。徐变可消除钢筋混凝土内的应力集中,使应力较均匀的重新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
混凝土的抗冻性可用快冻法进行测试,冻融循环到达以下3种情况之一时即可停止试验:1)达到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2)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到60%以下;3)试件的质量损失率达5%。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相对动弹性模量应按下式计算:P=fn/f0×100式中:
P——经N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fn——经N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横向基频(Hz);f0——冻融循环试验前混凝土试件横向基频初始值(Hz)。混凝土的抗冻性可用快冻法进行测试,冻融循环到达以312
(2)质量损失率应按下式计算:ΔWn
=(W0−Wn)/W0×100式中:△W——经N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质量损失率(%),精确至0.1;W0——冻融循环试验前混凝土试件的质量(g);Wn——经N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质量(g)。以三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三个试验结果中出现负值,取负值为0值,仍取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当三个值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1%时,剔除此值,取其余两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时,则取中间值作为测定值。(2)质量损失率应按下式计算:313
(3)抗冻耐久性系数按下式计算:Kn=P×N/300式中:
Kn——经N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抗冻耐久性系数(%);N——混凝土试件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P——经N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4)混凝土抗冻等级应按下列方法确定当相对动弹性模量P下降至初始值的60%或者质量损失率达5%时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作为混凝土抗冻等级,用符号F表示。(3)抗冻耐久性系数按下式计算:314315抗水渗透试验(1)渗水高度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硬化后混凝土在恒定水压力和恒定时间下的平均渗水高度和相对渗透系数表示的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2)逐级加压法
本方法适用于通过逐级施加水压力来测定以抗渗等级来表示的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抗水渗透试验316(1)渗水高度法
平均渗水高度:以10个测点处渗水高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渗水高度。然后计算6个试件的渗水高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平均渗水高度。平均渗水高度应按照下式进行计算。(1)渗水高度法317318以一组六个试件渗透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渗透系数的试验结果。6个试件渗透系数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不大于6个试件渗透系数平均值的30%时,取6个试件的平均渗透系数为试验结果,否则去掉渗透系数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各一个,取中间四个的平均渗透系数为试验结果。以一组六个试件渗透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渗透系数的试验319(2)逐级加压法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每组6个试件中3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抗渗等级应按下式计算:若水压力加至规定数值或者设计指标,在8h内,6个试件中表面渗水的试件少于2个,则试件的抗渗等级大于规定值或者满足设计要求。(2)逐级加压法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每组6320321322323第三讲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三讲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355356357第四讲高性能和高强混凝土第四讲高性能和高强混凝土358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359高性能混凝土
1990年5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与美国混凝土协会(ACI)首先提出高性能混凝土这个名词,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同时具有某些性能的均质混凝土,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与优质原材料,配制成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并具有韧性和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特别适合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格环境下的建筑物。
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
1990年5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360高强混凝土
一般认为,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即为高强混凝土。由于这类混凝土有别于C60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其原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更为严格,而且受压破坏表现出更大脆性,因而在结构计算和构造方法上与普通混凝土也有所差别。通常还将强度大于C6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一般认为,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361
高性能混凝土可以认为是在高强混凝土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也可说是高强混凝土的进一步完善。由于近些年来,在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中,不仅加入了超塑化剂,往往也掺人了一些活性磨细矿物掺合料,与高性能混凝土的组分材料相似。因此,至今国内外有些学者仍然将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在概念上有所混淆。在欧洲一些国家常常把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并提(HPC/HSC)。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的区别高性能混凝土可以认为是在362
高强混凝土仅仅是以强度的大小来表征或确定其何谓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与超高强混凝土,而且其强度指标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有所变化和提高。而高性能混凝土则由于其技术物性的多元化,诸如良好的工作性(施工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物理力学性能等等而难以用定量的性能指标给该混凝土一个定义。高强混凝土仅仅是以强度的大小来表征363美国教授P.K.Mehta早在1990年就提出:“把高强混凝土假定为高性能混凝土,严格地说,这种假定是错误的。”
我国已故的吴中伟院士也在1996年提出:“有人认为混凝土高强度必然是高耐久性,这是不全面的,因为高强混凝土会带来一些不利于耐久性的因素……高性能混凝土还应包括中等强度混凝土,如C30混凝土。”1999年又提出:“单纯的高强度不一定具有高性能。如果强调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在C50以上,大量处于严酷环境中的海工、水工建筑对混凝土强度要求并不高(C30左右),但对耐久性要求却很高,而高性能混凝土恰能满足此要求。美国教授P.K.Mehta早在1990年364
因此,混凝土的技术进步不能以高强为目标,而应是高性能,单纯以高抗压强度来表征混凝土的高性能是不确切的。而高性能混凝土应根据工程建筑的要求来确定,包括不同强率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如普通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因此,混凝土的技术进步不能以高强为目标,365高性能混凝土是21世纪的混凝土,是近期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丰富的技术内容,其核心是保证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是21世纪的混凝土,是近期混凝366实现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途径
采用低水胶比使用较少用水量和胶凝材用量掺入高效减水剂
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和料合理的养生方法实现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途径采用低水胶比367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低水胶比并掺有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合料和高效减水剂,从而使混凝土具有综合的优异的技术特性,但由此也产生了两个值得重视的性能缺陷:(1)自干燥引起的自收缩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发现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存在早期收缩开裂的问题。其原因是由于在低水灰比或水胶比并掺入较多的具有相当活性的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中会产生自干燥从而引起混凝土的自收缩,使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损伤而产生微裂缝。高性能与高强混凝土存在的问题配制高性368此外,较大量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的掺入,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自收缩,特别是硅灰的掺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硅灰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而增加了化学减缩。在水泥水化初期生成较高含量的凝胶孔的孔结构体系的水泥石也会产生高度的自干燥而引起较严重的自收缩。再者,由于硅灰的表面积较大、活性强,会导致灰与搅拌水很快结合,加速了水泥石中孔隙空间的缺水与内部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了自干燥。此外,较大量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的掺入,也会369此外,较大量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的掺入,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自收缩,特别是硅灰的掺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硅灰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而增加了化学减缩。在水泥水化初期生成较高含量的凝胶孔的孔结构体系的水泥石也会产生高度的自干燥而引起较严重的自收缩。再者,由于硅灰的表面积较大、活性强,会导致灰与搅拌水很快结合,加速了水泥石中孔隙空间的缺水与内部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了自干燥。此外,较大量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的掺入,也会370
(2)脆性脆性可以描述为混凝土无法防止的不稳定裂缝的扩展与增长。众多的试验已表明,混凝土的强度愈高,其应力——应变曲线过峰值后的下降段曲线愈陡斜,这意味着该混凝土的脆性愈大。因此,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而高强的高性能混凝土也同样呈较大的脆性。在高强度混凝土中的脆性破坏,其裂缝往往贯穿粗集料。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能提高集料与硬性水泥浆体的粘结,即改善了界面过渡区,也使脆性有所增大。中等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虽然脆性比高强混凝土有所降低,但是其脆性仍然是个问题。(2)脆性371混凝土脆性的增大会给工程结构特别是有抗震要求的工程结构带来很大的危害。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纤维是一种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浦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注射成型技术考核试卷
- 纸浆改性技术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分析考核试卷
- 磷肥产业环保责任与绿色生产考核试卷
- 小学三年级上册口算练习500题
- 液体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2
-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Excel统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巴中学市平昌县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毕业设计(论文)-辣椒采摘装置结构设计
- 煤矿反“三违”课件
- (高清版)DB35∕T 2230-2024 山岭公路隧道绿色施工信息化监测技术规程
- 新疆地区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4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4年)
- 图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医学课件
- 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培训课件
- 个人信用报告生成器:自动生成信用报告
- 基于ENSP的校园网设计与配置
- 《乳腺MRI诊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