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TPP战略对中国的影响_第1页
美国TPP战略对中国的影响_第2页
美国TPP战略对中国的影响_第3页
美国TPP战略对中国的影响_第4页
美国TPP战略对中国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TPP战略对中国的影响TPP,全称为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它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StrategicEconomicPartnershipAgreement,P4)。2005年5月28日,文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四国协议发起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签订并生效的经贸协议,成员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税减免,即成员国90%的货物关税立刻免除,所有产品关税将在12年内免除。协议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成员参与,非APEC成员也可以参与。该协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自由贸易区。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澳大利亚和秘鲁同意加入。美国借助TPP的已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自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开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截止至今,TPP谈判成员国以美国为首,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文莱、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先后加入,而中国没有在被邀请之列。克主持下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为TPP谈判拟定的知识产权章节来看,美国输出自身规则的目的也很明显。西方媒体在今年初披露的该章节条款表明,美国正试图将自身知识产权立法输出到尽可能多的国家,例如,美国就要求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越南等国接受自身数字千年版权法案规定。有分析人士批评说,USTR的建议限制了各国制定版权法的权力。此外,美国的劳动工资标准和环保标准也高于多数TPP谈判方和其他亚太地区新兴市场国家的标准,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通过TPP谈判制定相关新标准,有助于美国和区域内国家的竞争,以摆脱长期逆差的局面。如果我们不为亚洲确立游戏规则,那中国就会一场没有中国的关于中国的谈判目前,TPP其他8个成员国作为整体,是美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2010年,美国与现有TP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为2000亿美元。根据IMF的数据,2010年TPP9个成员国的GDP总量达到16.9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27.2%;如果算上刚刚申请加入的日本,TPP的GDP总量将达22.3万亿美元,占世界的35.5%,TPP也将因此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将整合亚太的两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亦即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重叠的主要成员国,将发展成为涵盖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WTO)。TPP成员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共有11个。除P4外,其他协定(生效时间)包括:澳大利亚-智利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3月6日)、澳大利亚-新西兰更紧密经济关系协定(1983年1月1日)、澳大利业-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2003年7月28日)、澳大利亚-美国自由贸易协定(2005年1月l日)、美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2004年1月1日)、美国-秘鲁贸易促进协定(2009年2月1日)、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2004年1月1日)、秘鲁-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8月1日)、智利-秘鲁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3月1日)、新西兰-新加坡更紧密经济关系协定(2001年1月1日)。此外,美国还与越南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2001年12月10日)。TPP谈判采取闭门磋商的方式进行,谈判结束前不对外公布技术文本。据媒体报道,谈判共涉及以下议题:农业、劳工、环境、政府采购、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原产地标准、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SPS)、透明度、文本整合等。美国主导编辑通过TPP全面介入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美国对TPP俱乐部的主导,不仅体现在由它起草游戏规则,而且还体现在它限定其他成员讨价划价的范围和幅度。创始会员如此,未来任何新加入者将面对更加被动的处境。第一,阻止亚洲形成统一的贸易集团,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亚洲是美国战略利益的核心区域之一,除了在政治、军事上占据主导地位。美国还要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以便巩固其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就区域经济合作而言,阻止亚洲形成统一的贸易集团是美国贸易政策的重要目标。美国学者认为亚洲形成一个将美国排除在外的贸易集团对美国不利。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可能使美国公司的年出口至少损失250亿美元,或者约20万个高薪岗位。美国通过TPP谈判,可以避免自身被排除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之外,从而可以获得现实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战略利益。第二,全面介入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确保其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2010年1月1日,有19亿人口和6万亿美元GDP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名义上是东盟主导整个东亚一体化进程,但是,中国的影响力始终是美国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地位的提升,美国在亚洲的经贸影响力相应衰落,如果任由亚洲形成将美国排除在外诸多优惠贸易协议,那么美国出口企业和整体经济将会因此受到损害(MyronBrilliant,2009)。美国通过TPP谈判可以对中国东盟FTA起到制衡作用,削弱中国经济在该区域的影响力,确保其东亚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第三,重塑并主导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稀释中、日等国的区域影响力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10+1”、“10+3”、“10+6”(东亚峰会,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贸合作机制。美国在该区域的贸易份额持续减少,有可能被排除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之外。在此背景下,美国认识到亚太区域对其国内经济的增长、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大国地位的巩固具有基础性作用。美国不想再当旁观者,要采取切实的行动成为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领导者,与太平洋对岸的政府、企业和公众进行沟通、交流与融合。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打开新的市场空间,确保美国企业能够自由和公平地进入这些最具活力的出口市场。因此,美国调动一切行政、经济和外交资源全面主导TPP谈判,打破亚太原有的区域经济整合节奏。通过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介入,进一步稀释中、日等大国的区域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开创并主导21世纪贸易协议的新标准第一,TPP将打破传统FTA模式,达成无例外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一般FTA谈判都涉及很多例外,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例外,而TPP协议在这方面比较激进,试图打破传统FTA模式,创立新的FTA模式,制定高标准的贸易协议,使其成为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典范。其实,FTA模式的创新问题,在美国贸易政策中已经有所反映。例如,2008年12月,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院的贸易政策研究小组,给当选总统和第111届国会递交了一份贸易政策建议《ANewTradePolicyfortheUnitedStates》,在谈到美国的FTA战略时,指出可以与中国、巴西甚至印度开展对话,但是不能按照传统的FTA模式去谈判,应该专注于基础服务业、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谈判。而此次美国高调参与TPP谈判,目的就是与TPP成员达成新型的自由贸易协议。该协议将无一例外地涵盖所有产品和服务。规则透明度是TPP谈判的优先关注点。亚太经济体之间规则和标准的差异为贸易和投资带来了很大障碍。增加规则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能够确保贸易商、投资者和消费者获得TPP协议带来的潜在好处。第二,贸易协议新标准将更加关注工人和环境问题。原有的贸易协议标准已经在国内引起强烈的政治冲突。由于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严重,很多民主党议员将责任归咎于过去的自由贸易协议。面对国内的反对声音,奥巴马表示,与先前的协议相比,TPP协议将对美国的工人和环境提供更强大的保护。跨太平洋伙伴协议谈判目的之一就是开创21世纪贸易协议的新标准:更加关注工人、中小企业、农民和环境。第三,高举自由和公平贸易旗帜,意在维护美国出口利益。奥巴马政府将履行贸易协议承诺。柯克作为贸易代表,负责清除不利于美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敦促贸易伙伴遵守劳工和环境标准,制裁伤害美国企业权益的行为。执行贸易协议,确保美国企业拥有自由和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美国签署的贸易协议有利于美国的就业和企业,能够更好地保护工人权益和环境。第四,在贸易协议中推行美国的全球价值观。通过TPP谈判,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在与政府、企业和公众沟通、交流与融合的同时,推行美国的全球价值观。为“五年出口倍增计划”提供战略保障美国提出出口五年内翻番,意味着出口年增幅要在15%以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是奥巴马“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四大战略支柱之一。通过TPP谈判将美国未来出口战略的重心锁定在亚太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有19.3亿人口和5.7万亿美元的GDP,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GDP年增速高达8%(见表1)。广阔的市场前景为美国出口倍增计划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对美国FTA战略进行调整和重新布局布什政府出于战略或策略的考虑,搁置了区域贸易协议谈判进程。奥巴马政府改变了这种做法,认为履行与哥伦比亚、韩国的贸易协议,能够为美国带来30万的就业岗位。国会应该尽快批准这三个自由贸易协议。而且,开始全力推进TPP谈判进程,试图通过设立新型的区域贸易协议,使美国企业快捷、便利、无障碍地进入亚太地区,扩大出口、增加国内就业,拉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进而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日本参与TPP谈判,目的是摆脱的经济低迷状态。在从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上摔下来之后,日本试图通过加入TPP来分享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果实。中国没有被邀请参与TPP谈判。中国外交人上对此表示警惕,认为“美国牢牢掌握着亚太地区的主导权,这一谈判将成为日美再度接近的契机”。中国国内还担心,如果日本经济因为TPP而得到复苏,那么中国在经济实力和对美关系方面将会处于弱势。日本加入TPP谈判刺激了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此前一度停滞的亚洲地区经济合作谈判开始出现启动迹象。随着TPP谈判取得进展,2011年8月,东亚峰会(10+6)经贸部长非正式会议对中日提出的加快“东亚自贸区”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联合提案表示了欢迎。11中旬召开的东亚峰会将正式作出相关决定。亚洲各国暂时搁置了在“东盟+3”和“东盟+6”问题上的意见对立,努力推进地区经济合作。世贸组织多哈谈判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而陷入僵局,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框架趋于复杂化。不过各国都不希望被排除在圈外。产生影响其一,作为亚太自贸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TPP协议将帮助美国为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准备一个替代方案。其二,TPP协议是想用亚太主义替代东亚主义,帮助美国主导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二战之后全球性的政治、军事和多边经济体系都是在美国领导下搭建起来的,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洲和欧洲区域一体化实践也都多在美国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取得进展。唯独在东亚地区,以东盟为中心、以中日韩为支撑、以双边FTA为具体形式的区域经济整合,置美国于事外。特别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区域一体化更是后来居上,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以天下为己任的美国不可能容忍在“太平洋[-0.62%资金研报]中间划一条线”将自己与东亚隔绝开来(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语)。自我标榜为“太平洋总统”的奥巴马率领美国重返亚洲,当然不仅仅只是军事和政治意义上的,重获经济上的主导权更是其中之要义。于是,宽广的太平洋不再是美国与东亚之间的屏障,反而成了双边联系的桥梁。其三,TPP协议将帮助美国分享东亚经济奇迹红利,变“亚洲的世纪”为“美国的世纪”。2011年11月10日,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以“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为题发表演讲,强调21世纪仍然是美国的世纪。中国举措编辑中国的对策中国在任何情况下丝毫不可能改变TPP投资条款的基本内容,哪怕是作为谈判国也概莫能外。因为美国的这套投资规则和制度已经在北美进行了试验,大多数TPP谈判国已经接受或者最终也只能屈从。投资规则及投资争端解决制度只是20多个TPP谈判议题中的一个部分,中国若要加入TPP俱乐部,势必要在包括投资在内的所有领域对美全面妥协让步。在加入TPP俱乐部的问题上,中国并没有什么选择余地:要么全盘接受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要么被拒之门外。参与和影响TPP游戏规则的制定,只是一厢情愿。入世10年中,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量从2001年的12.65万亿美元提升至2010年的30.39万亿美元,是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1万亿元人民币,飙升至2010年近40万亿。原本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摇身跃居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既不是TPP成员,也未透露出加入的意愿。“中国要想加入TPP确实需要先修改贸易政策、管制措施等,让其他9个成员国接纳中国。”巴菲尔德坦言这并不容易,“但这就像WTO一样,只有通过艰辛的谈判,才能加入,而后在WTO内部发表自己的意见,影响WTO的决策。”将TPP当作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契机TPP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借此可以提升与亚太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创造出一个适合21世纪经济发展趋势的高标准区域经济合作平台。该平台涉及的经济体将占据全球一半的GDP和40%的贸易份额。这是一次巨大的机遇,中国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在亚太区域整合中发挥与自身实力相对称的作用。TPP是高标准的贸易协议,包括所有货物、服务和农产品贸易,可以作为推动APEC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有可能成为亚太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一趋势,中国应该提前有所觉察和准备。对美国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保持谨慎美国作为世界的“领袖”担心被排除在东亚区域一体化之外,因此积极与新加坡和韩国签署FTA,与泰国和马来西亚积极进行FTA谈判。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进程中需要主导力量的出现,美国以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试图主导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主导权的问题上,中国无法直接与之抗衡。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打开亚太市场,为中国出口企业开创更加便利的国际市场环境。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参与TPP谈判亚太区域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和区域贸易协议,各个协议具有不同的优惠待遇和原产地规则,“意大利面条碗”现象日益显现出来(就像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根根地绞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本来是促进自由贸易的FTA协议,反而成了进一步贸易自由化的障碍。通过谈判将亚太区域贸易协议整合成统一的TPP,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区域内FTA的复杂和重叠。中国前期可以密切跟踪研究TPP谈判议题和进程,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格局,权衡自身综合利益以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参与到TPP谈判中来。可以采取列席或者观察员的方式参与协商,待到时机成熟可以全面参与。如果WTO多哈回合谈判继续停止、TPP谈判进展十分顺利、中国台湾要求与其他经济体进行FTA谈判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可以果断加入TPP谈判,推动TPP成为亚太自由贸易区。不过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美国并没有明确提出要中国参与,可见其具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加快与东亚经济体实质性区域经贸合作进程当前中国正在逐步履行WTO的承诺,多哈回合的谈判进程短期内不是中国的最优先关注点。中国仍然需要将更多精力用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领域。虽然东亚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并不大,但是其政治和安全影响力却很大,涉及美国与中国和日本争夺该地区的领导权。中国需要加快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巩固中国与东盟、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贸合作关系,在主要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中国希望与日本和韩国签署FTA,韩国态度比较积极,日本的反应比较冷漠。为此,中国可以先重点巩固与东盟和韩国的经贸关系,引导日本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并以此为突破口,加快与东亚经济体实质性区域经贸合作进程。制定应对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贸易壁垒的预案美国希望通过TPP谈判,将其打造成一个21世纪贸易协议的标准模式。其实质是想继续主导新时期全球贸易规则,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成本增大的情况下,转而依靠区域贸易协议,将其主张的多边贸易议题先行纳入到区域贸易协议谈判中来。可以预见,无论是在多边还是区域层面,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议题的谈判将会加快。中国应该制定自己的谈判预案,制定切实的应对措施。未来中国企业将会面临来自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的冲击。中国应该在国际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制定中发挥作用,体现自身利益,否则将会陷入被动局面。在产业层面上做好准备:发展绿色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美国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多哈回合无法满足美国对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问题的关注,那么美国将会借助TPP来推行这些标准。加之美国国内已经开始实行绿色制造业计划,有可能出台针对中国的绿色环境贸易措施。中国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发展绿色制造业。TPP协议达成将促使服务业的自由化进程将加快。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贸易政策委员会举行的TPP谈判征求意见会议上,美国服务业联合会(CoalitionofServiceIn-dustries,CSI)提出服务业应该是TPP谈判的重点。因为美国服务业占据GDP的80%,吸纳了80%的就业人口。在TPP谈判中美国应该重点关注快递服务、金融服务、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电讯服务、视听服务、知识产权和能源服务等服务部门的市场准人、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问题。中国应该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大国博弈提供坚实的国内产业支撑。与美国进行新兴战略性产业合作美国曾经并且仍然拥有生产效率最高的制造业,曾经制定过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措施。正在制定激励清洁能源设备制造业的措施。这是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新兴行业。中国可以借助美国发展绿色制造业的契机,在技术层面进行合作,减少贸易摩擦。为清洁能源工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可以在以下领域进行产业合作:风力发电、太阳能等能够产生能源的技术;电池、职能电网等能够储存和输送新能源的技术;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碳捕获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等。八、对中国台湾加入TPP的问题早作应对预案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两个层面。市场一体化包括货物、服务、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以及人员流动等。制度一体化包括政府之间的制度合作与政策协调。签署FTA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和贸易的目的,而且还包括地区安全和区域平衡的战略考虑。东亚区域一体化为中国提供了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机会,客观上也起到了缩小台湾在国际上进行政治经济操作的空间(Lampton,2008)0KawaiandWiWaraja(2008)通过GTAP模型计算发现,中国台湾被排除在东亚区域一体化之外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从政治和战略层面来看,中国台湾将FTA作为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重要途径,特别积极主动的要求参与TPP谈判。考虑到中国台湾是APEC成员,从法理和舆论上无法阻止其加入TPP。而且,中国台湾已经将主要的精力和资源放在了参与FTA谈判的理论研究、政策博弈和国际舆论宣传方面,试图采取系统性的方案,解决自身参与包括TPP在内的区域贸易协议谈判问题。大陆可以主张FTA是主权国之间的协议,台湾无权单独与其他经济体进行双边FTA谈判。台湾可以借鉴香港和澳门的模式,参与CEPA谈判(台湾不接受)。短期内比较现实的选择是要求两岸先签署并履行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在此框架内共同协商参与TPP谈判以及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问题。长远来看,可以将ECFA发展成为两岸共同市场,以两岸共同市场的名义与其他经济体签署FTA,也就是说其他经济体要想与台湾谈FTA,必须与两岸共同市场谈,不能单独与台湾进行FTA谈判。这样一来既发挥了FTA的经济功能,又可以避免台湾以FTA之名进行国际政治操作的可能,从而实现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TPP构建危机后全球信用体系以及中国的危机[6]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世界信用体系造成了颠覆性的破坏,货币问题是国家金融信用问题,债务问题也是国家信用问题,社会保障泛滥还是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问题,在危机后原有的世界信用体系难以维持,美国急需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的危机后信用体系。对此,笔者认为TPP更关键的战略意图就是建立危机后新的全球信用体系。美国希望TPP成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借此可以提升与亚太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创造出一个美国主导的适合21世纪经济发展趋势的高标准区域经济合作平台。该平台涉及的经济体将占据全球一半的GDP和40%的贸易份额,即便是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TPP国家的GDP也占到全球GDP的1/3。从表面上看,美国主导TPP的目的之一,是将亚洲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纳入到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来,从而制衡中、日、韩等区域大国的经济影响力。但是,考虑到日韩与美国之间的紧密政治关系,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此次主要是针对中国,意在削弱中国的区域经济影响力。笔者认为,针对中国只是美国的战术目标之一,美国积极推进TPP的根本战略目标,就是在摆脱危机的过程中,保持和扩大自己的资源版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新构建危机后的信用体系,达到在危机后重新瓜分世界资源和财富的目的,继续持保持美国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从TPP的金融开放等协议,可以看到TPP建立的是一个以美元为主导的核心金融系统,以此来保障未来美元信用不发生坍塌,未来这些国家的金融资本将在TPP的框架下深度整合,从而互相绑定力量大增,这也是TPP协议对于金融等领域开放的规定比一般的国际贸易协议走得更远的原因。以前世界各国对于自己的金融均视为核心利益,对外的开放都是有限的。因此TPP整合各国的金融就成了关键问题。有人认为,TPP出台就是为了遏制中国,但问题来了:如果美国成功遏制了中国,中国经济垮了,中国哪里有那么多钱进口美国产品?失去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美国制造业的出口又在哪里?美国能够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前提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有足够的购买力来进口美国的商品。所以,美国当前的战略是绝不是放手中国崛起,也不是搞垮中国,而是抑制中国的崛起,保持“世界工厂”的低端制造业地位,继续为西方打工。因此TPP的作用更关键的在于要把中国出口的产品价格压制在低位,压低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美国就要降低对于中国世界工厂的依赖,即便是中国的出口产品利润很低,但是如果形成对于中国制造的依赖,中国产品的利润提升是迟早的事情。更进一步的是,中国企业的利润可能很低,但是在中国的工资处于上涨周期,如此一来,进出口博弈的不只是企业的利润和收入,更大的部分是本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本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也是重要的部分,在创造的价值分配里面,中国的工资增长才是关键,涨出来的工资在国际贸易当中是要西方买单的。因此美国建立TPP,是在高端制造业上与日韩结盟压制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附加值的提高;在低端上扶持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以他们的低人力成本压低中国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而澳大利亚、智利、加拿大等国拥有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最需要的金属矿产资源。石油紧缺是世界各国都类似的,有色金属和铁矿石等的紧缺却是中国特色,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必然的结果。综上,美国主导的TPP在资源上对于中国的控制也是有特色的,这些因素通过TPP整合,是要在整体上控制中国的根本信用,也就是中国产业的劳动力收入水平和金融能力,把中国控制到“血汗工厂”的水平,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美国主导TPP,在亚太区域上看是针对中国,放到全球上来看也是对付德国和俄罗斯的手段。俄罗斯有丰富的资源,德国有过人的制造业。在欧洲衰落以后,欧洲留下的经济空间是要被人填补的,从当前趋势来看,这个空间的得利者很可能是德国;而金融危机以来大宗商品的暴涨使俄罗斯成为得利者。因此,美国强势主导TPP的野心,不仅仅在亚太遏制中国,而是在世界范围内,遏制所有最强的对手,建立危机后全球的信用新秩序。在TPP中关于环境的约定也是重要的方面。环境保护已是全球性的重要课题,环境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信用体系,甚至有人提出以碳交易为背景建立碳本位,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在这个议题里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欧洲人,其集大成者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