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冰心相关资料_第1页
《纸船》冰心相关资料_第2页
《纸船》冰心相关资料_第3页
《纸船》冰心相关资料_第4页
《纸船》冰心相关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冰心《纸船》的意象美作者:三槐堂冰心的《纸船》创作于1923年,8月17日,刚刚从燕京大学毕业的冰心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6天后,冰心在继续驶往大洋彼岸的邮轮上创作了这首诗: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这首诗的主体意象就是诗题——纸船,分三小节,第一小节是叠纸船;第二小节是抛纸船;第三小节是梦纸船。第一小节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把它叠成很小的船儿,然后抛到海里,“从不肯妄弃”、“留着——留着”、“一只一只”,看似平淡的叙述表述的是心的虔诚,也为下文感情的喷发蓄势。对于“纸船”,从“留”到“叠”再到“抛”,这一系列的连续动作无比细腻的表达出了一位离家的游子对于母亲的思念,这一切的思念都化在“纸船”上,或许只有富有童心和爱心的年青的冰心才有如此丰富而细腻的情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下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冰心叠纸船还是一种富有童心的女子行为,到第二节纸船的到处飘零已经有了诗人身世、处境的的艺术写照了。“天风”和“海浪”肆虐着小而轻的纸船,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已经远离故土、远离母亲的冰心那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此时的“纸船”不再是思念的承载物,而且还是诗人自己漂泊的代言人了。接下来的诗句把诗人这种复杂的感情推向了高潮。诗人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第三节变化了叙述角度,写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了一只很小的白船,继而喃喃地告慰母亲“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承接虽有跳跃,但仍显自然,且想象瑰丽奇特。这时的纸船已经富含了诗人的情感因素:纸船是诗人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如果把《纸船》看着是一首抒情乐曲,“叠纸船”是舒缓的开篇,“抛纸船”是跌宕的展示篇,“梦纸船”则是情感的高潮和戛然而止的无穷意蕴。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当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崇拜者的冰心,其《纸船》的创意显然是来自泰戈尔的同样题目的散文《纸船》: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我投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浮泛去。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这篇《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篇。泰戈尔的“纸船”承载的是一个孤寂儿童渴望被人了解的心思和梦幻般的希望。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丽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诗人把天上的小朵白云联想成鼓着风的白帆并下到河里比赛,想象美丽奇幻且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子夜的星光下,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的浮泛前去。同样的纸船,因为诗人灌注了奇特的想象,让纸船一直流淌到今天,还将绵延不绝……《纸船》(潘樟芳老师诗歌教学展示课)1、巧用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2、以亲切的态度笑对学生,很受学生喜欢。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教态,不是做作能装出来的,是教师修养的自然流露。3、用故事导入环节,师动情的语言有了用场、起了效果。4、“学生用一句话谈感受”环节,有一位学生竟用诗谈,很了不起。(可惜没记下原话)5、师的串讲得体、生动,除了师自身的高水平外,有意识准备也起了大作用。6、媒体资料怎样为我所用,值得注重。7、媒体展读可能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学生会觉得媒体展读如此好,自己都不敢开口了。8、学生读的时间太少。9、“个性化阅读”的另一招:离开“课文背景”、“作者背景”解读文章。(探讨)10、课堂剧:(1)、课堂是剧场;(2)、学生是演员:(3)、教师是讲解员;(4)、与课文剧的区别?11、师提示学生从作者冰心的角度思考(有什么启示),好。12、师指导“读法(技)”到位,但学生“感悟读(入情入境)”不理想,诗要读出感情。13、师把自己读诗的感受展露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好。14、课堂语言设计优美,展示优美。15、送给学生一句话: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16、这首诗易懂,学生读至能背诵即可。17、叶丽慧点评:(1)、语言精美;(2)、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3)、师亲切、自然;(4)、建议个体朗读的时间多一点;(5)、建议学生自评的时间多一点。18、彭红教研员点评:(1)、语言优美、精炼,诗一般的语言;(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好;(3)、对主题的把握,准;(4)、课外延伸,好;(5)不足,结尾过于仓促。胡明道《纸船》(东方雪整理)[这个贴子最后由东方雪在2006/04/0702:08pm第1次编辑]据《与会指南》适当补充并点评。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质疑,层层解读,体会作者思念母亲、呼唤母亲的深沉感情,丰富内心对“母爱”的情感体验。2、通过个性化的评点及独特的想象,品味、探究诗歌朴实含蓄的语言及淳厚、深情的意境。整体策略:1、在自主质疑、个性解读中积累知识,归纳方法。2、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合作分享,习得能力。3、在朗读涵咏中陶冶渐染,在与作品发生精神联系中,发展生命。教学过程:1、创设文化情境,打破认知平衡,拨动质疑琴弦,激发阅读期待。通过课前谈话,教师了解到一学生的哥哥出国留学的事实。课上,教师让这学生说说自己对哥哥留学的态度、感情。并出示1923年约克逊油轮的图片,说出一番动人的话:“船上,一个女孩也是要留学,但是,她并不快乐。她一边叠着纸船,一边流泪。”她为什么流泪呢?(这个环节概括起来,就是比照加叙述,引出课题。预设效果是引发阅读期待,但是,从现场看,这种期待并不强烈。在后面环节教师让学生读玩文章,提出疑问可以看到,学生只关心“她为什么流泪”。这种激发兴趣的方式没有问题,但是内容设计上还不是贴近学生心理。)2、自主散读作品,初识作品梗概。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要读大声,读清楚。学生开始自由朗读。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齐读,读得不很流畅。教师点出断句问题。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原有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断句。在把握诗歌内容上,教师问了一问题:这首小诗写了什么?学生答案:叠纸船、抛纸船、求纸船。教师将关键动词分写在课题前,并对“叠”字正形,提示学生“叠上三又像叠罗汉”,不能写错。教师再调查学生,前面学生自己提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了。(这个环节主要是两读,概括内容。学生对“概括”与“复述”的概念不清楚,教师有意识在进行暗示。后面胡老师在自己讲座中说她的预设是“收纸船”(大意),而学生说到了“求纸船”,她认为也没问题,就不按预设行事了。)3、进行选择评品,碰撞交流分享。教师说出有关鉴赏的名句,教育学生透过语言的表面,识得深意,要求学生对诗歌作评点。写在书上。学生陆续说出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按照哪一句写出什么内容这种方式来说的。“表示想念”“思念”等。一学生说到纸船象征对母亲的思念,教师重复强调“象征”这关键词。教师让学生评价谁写得好。一男生说座位前面的同学写得好。老师问:你认识不认识她?(晕)学生回答:不认识。(狂晕!)教师出示投影:评点赏析时,你可以——选词早句写评点,词句赏析不离篇。点悟内涵评写技,明白晓畅用语简。教师让学生把这话齐读一遍。(这块对诗歌评点方法的指导似乎慢了一拍,应该在学生动笔前出示这个的,到这环节结束才出来,有总结的味道了。方法也就不实用了。)4、开掘读前经验,激发想象再造,咂摸生命体验,体认文本情感。学生讨论解决课前的两个问题:为什么叠船,为什么哭。(我好晕。这两个问题早就解决了,怎么还要说这两问题。教师把这个看作是一个环节,然后让学生满把握这一轮的收获,用朗读表现出来。我觉得应该在生命体验后,有了学生自己的体会,再来朗读比较合适。)5、进行心灵对话,促成情感升华。教师谈话:中央10台经常用美文美诗制作MTV,“你也能创作MTV”。分工:每一小组制作一两个画面,说明附在哪一句后面,看看谁的想象更丰富、更合情、更合理。学生讨论,但是没动手画。学生发言,有说一个小女孩深情看着未叠完的纸船的,有说蚊帐里一位中年妇女拿着扇子轻轻为一位小女孩摇着的,有说小女孩边流泪,边抛纸船的,有说妈妈睡梦中,女儿乘着小白船回来了的,还有说小女孩回忆母亲给自己送热茶的等等。教师调查:现在你是否更深刻理解为什么悲哀了呢?并作示范朗诵。教师嗓子不适,咳嗽了几声。教师设计一个叫“QQ连线”的活动,模仿“冰心奶奶,你使我想起了……”“冰心奶奶,你让我懂得了……”什么来说话。学生有说想起奶奶每天放学在校门口接自己,有说自己发母亲的照料,有说母亲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我上学期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啊!)做早饭,有说想起远方的亲人的。教师顺水推舟:那就带着感情去读吧。(结果读的感情还是没出来,估计是我坐得比较远,且不停地受到短信骚扰)6、课下深度拓展,进行问题探究。教师谈话:母亲图画(投影),田世国(投影)让学生思考:“水”如何往上流——今天我们怎么感恩?要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下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2.读懂诗意、读出诗情、读出画面、读写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激情师: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华山下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时,自己却累花了眼苦驼了背。一天儿子爱上了一位居住在深山里的姑娘,却不知她是一只千年狐精。一日,两人在湖边散步,姑娘饿了,竟提出要他把他母亲的心捧来给她吃,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口答应了。儿子跑来,拿起刀,就将睡梦中母亲滚烫的心挖了出来,然后飞奔回去。不料在跨过小沟时,竟被杂草绊了一跤,将心摔出老远老远。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儿呀,快起来。摔疼了吗?”说话的是母亲那颗血淋淋的心。如果说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那么下面的报道却是真实的: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同学们,不知你在听到这些故事和报道时,你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你联想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或一句诗加以表达。生:母爱是最伟大的。(生含泪)生:让我联想到了一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班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声齐背)(评点:由真情故事导入,营造课堂氛围,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师:是啊,母爱如春光,沐浴着孩子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世上没有一个母亲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可是作为孩子的你,是否知道母亲的生日呢?(两三个学生举手。)师:有没有说过:妈妈,我爱你!(无一人举手。)看来我们同学们平时把对母亲的爱是深藏在心里。不过我觉得,我们同时还要学会沟通与交流。相信在这节课后,大家定会有所触动并有所行动。今天,我们就随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冰心,借助《纸船》与母亲倾情对话。请大家翻开书的131面,放声朗读《纸船》。(评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自然引入诗歌殿堂。)二、美教美读──入情1.读懂诗意(生初读课文。)师: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什么?生:这是一个游子对母亲的思念。师:从哪里看出的?请再读。生:结尾“1923年8月27日太平洋舟中”,表明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善于结合写作背景来体味诗人的情感。那么诗人是用什么具体意象来抒写对母亲浓浓的思念的呢?生:纸船。(评点:关注文本,关注学生,读懂诗意是基础。)2.读出诗情师: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浓缩在纸船里,同时还蕴藏在字里行间里。还有哪些词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请默读。生:“从来不肯”“总是”“仍是”“总希望”这些词语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执著思念。生:“至爱”“含着泪”“爱和悲哀”这些词语更是直接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师:你认为怎样朗读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诗人的这种感情呢?两人为一组互读,结合例句来谈谈你的体会。(生互读。)生:要注意重音。师:你能否结合例句给大家作一个示范?生: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生:他读出了重音。但我觉得读时语速还应再慢些、舒缓些,这样就能更充分地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师:想不想试试,体会一下?生: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响起掌声)师:诗歌,读准了节奏就读懂了诗意。要读出诗情,你觉得还应注意什么?生:还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感情,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进入诗的意境,读得深情、低沉。(评点: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朗读体验代替了教师的架空分析;诗歌以读为本。)师:是啊,入情才能入境。吟诗,就是要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象,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来朗读诗歌。那么如果请你配上背景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乐曲或怎样的旋律?生:舒缓、低沉的,如《二泉映月》。生:我觉得《回家》好,因为这首曲子正好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师:我这里有三首乐曲,《二泉映月》《回家》《病中吟》。请你选择其中一首来配乐朗诵,表现诗的情感。生:我也选择《回家》来配乐朗诵。(生的朗读获得了全场掌声。)(评点:伴着舒缓的音乐,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让人沉浸于浓浓的诗情之中。)3.读出画意师:听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听时,请你发挥想象,结合自身经历,以第一人称将当时的情景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出来。生:天风吹卷,海浪涛涛,一如我那波澜起伏的心。我此去远涉重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我只有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啊纸船,你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你能漂入我母亲的梦中吗?(掌声)(评点:师生同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激发想象,创造性地再现诗歌的画面。语文是美好的。对话,使得语文阅读更神奇更美妙!你用心灵去阅读,就能走进文章的境界中去,就能读出文章的情趣和韵味,就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并逐步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真正的阅读就应该是读者用心灵与作者、文章进行富有诗意的一种个性化的对话过程。)4.读写创新师:大家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让我不由地又想起了冰心的一个小故事!冰心小时曾问她的母亲:“你为什么那么爱我?”母亲回答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道理就这么简单,就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所以,父母就得为我们操心劳苦!我是母亲的女儿,又是女儿的母亲,读了这首诗后我也禁不住写了几句诗来表达我对“母爱”的感受。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其实能寄托“母爱”的又何止“纸船”“乳汁”“枕头”“毛衣”“雨伞”呢?请你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试着写一两句诗。上学后,母爱,,。(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开始讨论。)(评点:师生同写,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阅读既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又是教师与学生间平等的对话。)生: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深夜里,母爱渗在被子里,盖着它,暖烘烘。(全场掌声。)生:饥饿时,母爱浸在饭菜里,嚼着它,美滋滋。干渴时,母爱冲在牛奶里,啜着它,热呼呼。上学后,母爱聚在唠叨里,品着它,爱切切。(雷鸣般的掌声。)生:求学时,母爱藏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调皮时,母爱藏在巴掌里,挨着它,热辣辣。(一阵笑声,长时间的掌声)生:上学后,母爱嵌在灯光下,看着它,心酸酸。离家后,母爱镶在相框里,望着它,泪潸潸。(很多老师和同学感动得双眼湿润。长时间的掌声。)师:这就是诗啊!是啊,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会发现母爱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母爱,每人的体验皆不同。(评点:任何文章,没有阅读者的阅读,只是一个没完成的文章。正如易卜生的一句话:不仅作家在创作,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像诗人。富有诗意的个性化对话,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三、自由选读──怡情师:刚才我们读了诗、品了诗、讲了诗、还写了诗。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下面请大家自由分组合作学习,自由选择你最喜欢的或最适合你的学习方式来自读“母爱”主题的诗歌,可选择自己平时积累或搜集到的诗歌,也可在老师提供的诗歌中去选读。读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诗人的感情。讲可以讲一讲对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描述诗中的画面,或者讲述自己的故事。问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请求帮助解答。写喜欢写的同学,可以仿照诗人的写法写一、二句表达母爱的小诗。唱喜欢唱歌的同学,可唱一首与诗人感情相类似的歌。(《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幅画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做心灵手巧的你也可折一只纸船、一只千纸鹤送给母亲,写上你最想说的话。1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2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3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4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而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生自由选读,情绪格外饱满。)(评点:始终以学生为本,通过自由选读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达到怡情目的。)生:我们这一组选择的是朗读、创作、折叠千纸鹤等学习方式。先由我给大家朗读第四首诗。(生朗读。)然后请我们这一组的小诗人来朗诵她自己写的一首诗。生:(朗诵)母亲啊,母亲,我是禾苗,你是雨露,没有你,我怎得到滋润?母亲啊,母亲,我是河流,你是堤坝,没有你,我将流向何方?(全场掌声)师:不愧为我班的小诗人,与母亲的对话令人感动。那位同学的千纸鹤上面写的是什么?能告诉我们吗?生:妈妈,我爱你!妈妈,我想回家。(男生哽咽)师:情郁于中,发之于外。还有许多小组有不少的话想对母亲说,好!(评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首诗激起了该校住读生的强烈共鸣,与母亲倾情对话。)生:我们这一组除了朗读、写诗外,还有画画、折叠纸船。下面就是我们集体写的一首诗:爱是什么春天说,爱是一滴甘露晶莹,在绿叶的清晨。小草说,爱是宽厚的沃土,思恋在上面发芽生长。风筝说,爱是延伸到蓝天的云间,那凝望的一双双眼睛。小孩说,爱就是两个字,那就是母亲啊。(长时间的掌声)(评点:学生不可低估!透过画、透过纸船、透过诗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对母亲的真挚情感。)师:是啊,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亲,就是爱的化身。生:我们这组还唱了《妈妈教给我一只歌》。同时我们也写了一首诗:母亲如果我是一棵草,您便是一片土;如果我是一滴水,您便是一片云;如果我是一片叶,您便是一棵树。白云因蓝天的衬托而美丽,动物因自然的呵护而生存,而我,因有您的爱而前进。(评点:一旦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便点燃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自己的心灵,与诗人、与文本、与学习伙伴展开富有诗意的对话,进入诗与我交融的诗化境界,便能自由地在诗人创造的的艺术世界和精神宇宙里翱翔!)四、课后阅读──动情师: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妈妈,我爱你!让我们将手中的千纸鹤、纸飞机载着对母亲的爱放飞吧!生(齐说):妈妈,我爱你!(同学们纷纷把千纸鹤、纸飞机、爱心、纸船等投向讲台以及听课的老师们。)(评点:诗传情。激情—入情—怡情—动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情绪饱满!)纸船》教学实录及名师点评(一)编者按:这是一节诵读教学课教学实录,执教教师崂山十一中刘俊波老师。此课参加2007年中央教科所举行的全国语文个性化大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由齐鲁名师赵春凤老师指导并与课后作了点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推荐给您,希望能对您新学期的教学有所启发!师:同学们,今天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位用爱心创造奇迹的人。请大家齐读这段文字。(多媒体显示)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她的诗文的魅力是那娓娓道来的温婉的调子,是水一样的柔情,是金子般的童心。在许多人的眼里,她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冰心(屏幕显示冰心23岁照片)将近一个世纪,她用爱心之笔划出了一道最美丽的人生图线。这是她23岁时的照片,当年她远涉重洋,赴美留学,在太平洋的游轮上写下了《纸船》这首诗。今天,让我们跟随她的纸船,悄悄的驶进她心灵的港湾。(板书课题、作者)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多媒体显示,指生读):1、读懂诗意读出诗情2、品味感悟读出画面3、模仿创造读写创新师:咱们开始第一项任务的学习。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诗,读完后说一说,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生自由朗读)生1:我读出了游子对母亲的爱与思念。(师板书:爱思念)生2:我感到这是作者对母亲深情的呼唤。师: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冰心对母亲的爱与思念,那么你们认为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呢?生1:我认为应该用一种比较哀伤的语调、舒缓的读。生2:还要进入角色,想象自己就是冰心。生3:还要注意停顿,读出重音。师:看来你们是训练有素啊。谁愿意来朗读这首诗?(一生读)师:想让谁评价,主动权给你了。(一生评价)生:他读得正确流畅,比较有感情,但应该读得再慢一点,声音再低沉一点。师:你是一个很善于倾听的孩子。老师忍不住也想读一读,给老师个机会,好吗?生(高兴的):好师:听的时候注意节奏、重音和情感的把握。(师配乐范读,老师的范读很能打动学生,引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师:请大家再读这首诗(学生饱含感情的朗读)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语调和节奏把握得也很好。其实要想真正读出诗的韵味,还需要深入品读文字被后的滋味。下面,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首诗。(屏幕显示:含英咀华——读一读品一品)怎样品读呢?老师先举一个例子:“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老师读到“总希望”这个词的时候,一下子就有了感觉,强烈的感受到了诗人的一种寄托,一种诚挚的思念之情。(直接体验法)还有一些词,读着很平淡,一下子感觉不出它的好来,怎么办呢?我就用比较揣摩法。比如“有一只”初读时没有感觉,我就试着把它换成“每一只”,通过比较就品出一些味道来了。我从中体会到了纸船很脆弱,很孤独。又感受到了诗人的要求很少很少,但表达的思念却很浓很浓。下面请大家试着运用这两种方法,到诗歌中细细搜寻,在空白处写下你阅读的感受。(学生宁静的自主探寻,思考,批注)师:哪个小组首先交流?这是交流和共享的时刻,请大家各抒己见。生1:“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我从“不灰心”这个词感受到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很执著。尽管纸船有令人心碎的结果,但并不灰心,她坚信母女之间的亲情是风吹浪打不能拆开,万水千山不能阻隔的。师:你能把这种执著的思念通过你的声音传达出来吗?生:能(有感情的读)师:从你的声音里,我听出了一种真实的内心激动。好,继续交流。生2:我从“抛”字感受到船非常高,不然她为什么不用“放”呢?我又感受到这个抛的情景是很动人的,纸船从船上抛下,散向大海,在空中飘荡……师:运用了比较揣摩法,体味了“抛”字的情味,非常好。进一步想一想。诗人抛出的仅仅是纸船吗?生3:不是,抛出去的还有对母亲的思念。生4:还有深深的惆怅和孤独。生5:我认为这是她发泄自己情绪的一种体现。师:请把你们的理解融化到朗读中去。(生读)生6:我最喜欢最后一句中的“至爱”和“求”字,这两个词更是直接的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师:你能解释一下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生6:“至爱”是“非常爱”、“极其爱”的意思,“求”在这里应该是“祈求”“恳求”的意思,写出了思念之情的浓烈,写出了思念之苦。师:你掌握了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请同学们将这两个词标示一下,在这两句诗里,还有哪些词含义丰富,意味深长?生7:还有“万水千山”,它表现了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悠长。生8:我从“含着泪”、“悲哀”中体会到了诗人思念母亲的痛苦、惆怅。师:从你的发言中,老师发现你不仅是用眼睛看书,更是用心灵在品读。请你读出这种感情。(生读)师指导朗读:“含着泪”需要强调,但根据诗歌意境来看,要轻读,这就是重音轻读。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读出它的韵味。师:刚才我们一起品味了词语,感受了诗歌的感情。学习诗歌不但要入情,还要入境。请同学们放飞想象,运用第一人称,创造性的描述你头脑中的画面。 生1:海浪滔滔,天风吹卷,如我那波澜起伏的心。我孤独的倚着凉凉的栏杆,望着苍茫的大海,不由得想起了年迈的母亲,不觉泪水模糊了双眼。飒飒的海风不停的向我扑来,扑向我这颗哀愁无助的心。我奋力的将一只只用思念和泪水折成的纸船抛在这无边无际之中,只希望有一只能把我的心意传达。风儿、浪儿,求求你们,就让我那心之船顺利的到达母亲的身边吧;大海呀,求您了,让船儿带我的悲哀远去吧!师:多么诚挚的心愿啊!远方的妈妈一定会感受到你那拳拳赤子之心的。生2:“哗、哗……”海浪无情的拍打着舱壁。我形容憔悴,眼含热泪,小心翼翼的折叠着一只只纸船。把我的心、我的情、我的思念全折叠进白船儿,又怕这些纸船太小太小,无以承载我的哀愁。船在行,泪在飞,心却归。母亲啊,此去远涉重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您的怀抱?纸船啊,纸船,你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你能流入母亲的梦中吗?师:谢谢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这么美妙的诗的意境。生3:海风无情的呼啸着,海浪怒吼着,翻卷着雪白的浪花,一只孤独的海鸟擦着水面缓缓飞行。除了水声和鸟儿凄厉的鸣叫声,别的我什么也听不见。望着茫茫的大海,思乡的心绪不断翻涌,此刻远方的母亲一定也在惦记着我,母亲站在窗前,拄着拐杖,翘首凝望,老泪纵横,两手微微颤抖着,嘴里念叨着女儿的名字。残酷的海风与海浪啊,我求你,求你平静一会儿吧,哪怕只一会儿。我求你们,让我的心之船顺利到达母亲的身边。师:你的想象力很奇特,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一幅立体可感的画面。同学们刚才真切的描述,充分的证明你们已经“读进去”了,能够入情入境的感悟诗歌了!除了欣赏外,哪位同学还发现了问题?生1:我想问问冰心奶奶,为什么最后一句中不直接用“我的爱和悲哀”,而要用“她的爱和悲哀”呢?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涉及到了人称的变换。哪位同学能帮他解答?生2:为的是和倒数第二句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相呼应。生3:人称一变,我似乎听到了作者动情的呼喊,就好像看到作者正伏在母亲的胸前痛哭。师:是啊,人称一变,情感的距离就缩短了。我们读一读感受一下(生动情朗读)生4:作者为什么要借小小的纸船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生5:因为诗人当时在太平洋上,眼前是茫茫的大海,无法与母亲通信,容易想到用纸船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生6:我同意他的说法。只是想补充一点,老师在介绍冰心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晰的一句是:“在许多人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我认为借纸船表达感情恰恰体现了诗人纯真的童心。师:你是一个很会学习、很会思考的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不但懂得了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理解了诗人的创作风格。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深刻的理解,化身为冰心,面对苍茫的大海读出内心的感动。(多媒体显示:美读吟诵——抑扬顿挫吟出感情)师:谁愿意有感情的来吟诵这首诗?(一生自告奋勇,配乐诵读)(生的朗读获得了全场掌声)师:好的诗歌就应该这样用心去感悟,用真情去演绎。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所以才懂得了这份爱。生命是需要一切人托起的,现在请大家借助手中的笔来抒写心中的情与爱。生各自仿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写的充满情感的文字。我想请同学到前面来,深情的朗诵你写的诗,请举手示意.(4名学生交流,背景音乐响起)生1:母亲啊,母亲/我是禾苗,你是雨露/没有你,我怎得到滋润?母亲啊,母亲/我是河流,你是堤坝,/没有你,我将流向何方?师:多么诗意的表达!如果说得慢一点,大家就更能领略你的诗味了。生2:父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颗流星/不要惊讶它无端出现这是你的儿子充满祈祷的泪光/万载千秋,求它给你带来平安和幸福。生3: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支流泪的红烛,/不要因它无端入梦而惊讶,这是海外游子的思乡泪,/万水千山,它也要点燃心中爱的火花。生4:饥饿时,母爱浸在饭菜里,嚼着它,美滋滋;干渴时,母爱冲在牛奶里,啜着它,热乎乎;上学后,母爱聚在唠叨里,品着它,爱切切;离家后,母爱镶在相框里,望着它,泪潸潸。(长时间的掌声)师:好诗就是这样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同学们,你们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老师感动于你们小小年纪就有一颗感受爱的真诚热烈的心灵。老师在研读课文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也写了一首诗,想与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母亲,我最想送你一束鲜花,只因为它代表着健康。多日以来,我不能忘怀你生病的那段日子,手术单上颤动的双手,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无助;手术室门口无言的徘徊,让我第一次品尝了等待的煎熬。母亲,如果可以女儿甘愿为您承受一切病痛的折磨,母亲,如果可以女儿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延续您的生命。母亲,我最想送你一束鲜花,只因为它凝聚着女儿所有的祝福。我也想把这束鲜花送给普天下所有的父母,愿他们永远健康幸福!(学生眼里含着热泪,情不自禁的鼓掌)师:冰心奶奶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让我们用爱心共同营造充满爱的世界。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把你写的诗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让我们的父母与我们一起感受这份情,这份爱。下课。(刘俊波)板书设计:让“真情”在课堂荡漾——评刘俊波老师执教的《纸船》赵春凤听完刘俊波老师的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什么打动了我?是荡漾在师生间的那份真情。凡是听过这节课的老师,无一不流下感动的泪。感动之余,我想说:“这课堂,怎一个‘情’字了得?”一、以情动人,得益于“三个到位”。如果单说刘俊波的课是以情动人的话,未免有些简单,我觉得这节课能让“真情”在课堂荡漾,应该得益于“三个到位”。1、情景创设到位。学生的情不是凭空而起的,第一次情感高峰的出现我觉得是得益于“情景的创设”。开课伊始,老师引领大家“来认识一位用爱心创造奇迹的人”,看她的23岁的照片,说她远涉重洋时的思念之苦,这一切为走进冰心,走进她的《纸船》,走进诗的情感世界,打下了丰厚的“底子”。学生初读诗文便能够进入诗情,这是原因之一。2、示范朗读到位。当学生对诗的情感基本把握之后,老师及时加入朗诵者队伍中,动情的范读把诗的情感展示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又一次产生了超越自我,进一步走进文本的欲望。这也是情感课堂,真情进一步荡漾开去的又一原因。3、典型引领到位。在学生想凭自己的感觉浅读时,老师把自己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