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家、黄老之学与君王南面之术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法家的地位自其创始以来就非常尴尬,商鞅变法成功,秦国被讥为虎狼之秦;秦朝二世而亡,账被记在法家头上并从此使法家思想被雪藏;历来权谋心术都在皇家心照不宣,对外却一致尊奉儒学,汉宣帝就告诫太子:“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书·元帝记》。从来没有那个学派,被骂的时间与被运用的时间几乎一样长。而在源头上,这样一个学派却常常与道家联系起来,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文中,第一次以政论思想分诸家学派,明确辨析了法家与道德家(道家)的关系,“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汉书·元帝记》关键词:法;术;势;无为而治;因循很多人谈到法家,就以为这是古代的法治思想,其实不然。在理清法家概念与范畴之后,笔者以为有必要质疑法家学派是否真实存在。与儒道墨三家相比,单看法家并无一以贯之的学术主张,正如胡适所言,中国古代只有法理学和法治学说而无法家,所谓法家不过是后人没有历史眼光,把一切讲法治的书统称为“法家”,其实是错的。但法家之名沿用久了,故现在也用此名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279页。从后人评论、分类的角度看,首开滥觞的是庄子,《庄子·天下》:“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此时庄子仍然把他们归类于道家。《荀子·非十二子》中,荀子也将田骈、慎到归纳为一类,也未冠以法家之名。“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是慎到、田骈也。”一直到司马谈、刘歆,才以政论的角度划分诸子,《汉书·艺文志》所转引《七略》原文,第一次提出认为诸子九流十家乃是出于王官,是“六经之支与流裔”。其中对法家的源流认定为,“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诸子出于王官的认识第一次在汉书里提出,但这一点也在后世被广泛争论。章太炎、胡适“信古”、“疑古”之争与傅斯年后来提出的诸子之学源于职业,也在辨析诸子之学的范畴与起源,然而,法家恰恰是以发政治议论为代表的家派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279页韩非子的历史观是诸子中最积极的,反对所谓的“法先王”,尤其反对儒家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他站在人是自利的角度,“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礼记·中庸》《韩非子·奸劫弑民》一、法所谓的法,指的就是君王手上的赏罚权柄。对大臣,以赏罚来引导他们的行为,“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韩非子·二柄》;对百姓,以明文规定的法条约束他们的行为,“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韩非子·定法》。这一点韩非承袭于商鞅的“信赏必罚”主张。在此基础上,韩非提出了法应集于一人之手,也就是由统治者《韩非子·二柄》《韩非子·定法》二、术术,在传统语境里和道相差仿佛,作为法家治理天下的原则,其主旨便是如何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同样也分治民和驭官两方面:对百姓,除了用严刑峻法规范他们的行为外,韩非主张思想控制,“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是以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讼”《韩非子·问辩》,使百姓只知耕战而不问其余;而对于官员,一手择人,一手监察,也就是“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韩非认为,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要让臣子《韩非子·问辩》《韩非子·定法》三、势所谓势,简言之就是权威。一般以为慎到言“势”,传于韩非,实际上,当时各家都在强调,儒家就有孟子主张“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认为“隆一而治,二而乱”《荀子·致士》,反对权威分裂。然而韩非所强调的是统治者必须亲自掌控国家权力机关的控制权,而不是假手儒家的圣人。韩非认为儒家的仁政是会败坏社会统治基础的,当然也不是单纯使用暴力,“仁、暴者皆亡国者也”,而是借助国家统治权获得强制力以推行上述的“法”与“术”,他指出,“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致士》《韩非子·功名》通过韩非的思想,我们发现他谋求的核心是维护君主的统治权。以势为前提,以法为核心,以术为手段统治天下。当然,正如全文已经指出的,韩非的思想只能算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如管仲及其学派在《管子》中的思想就没有在韩非子中体现,而慎到、申不害的学说多以散佚,只能以最完整的韩非的思想来论法家。然而法家毕竟显赫一时,还能有相对完整的治国理念实践并流传下来,而对于黄老之学,古籍中记载的也就只余一鳞半爪了。
讲完法家治国之道,再来看看黄老之术的实践。汉初之时,用黄老之术,留下了“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淮记》《史记·平淮记》一、从经济的角度看,“汉初实为中国商人第一次获得自由发展之安定时期也”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99页,经济上两大政策,“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不再征收关税减少了地区间的物流成本,资源型产业的开放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这与弗里德曼对西德战后经济的分析一样,“这是自由市场创造的奇迹...取消了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几个月之内经济就活跃起来了”弗里德曼:《自由选择》,机械工业出版社,第57页,属于典型的谷底效应加自由经济结合的产物,在这种时候是最能发挥奇效的,不同的是,汉初之年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经济思想,是属于无权可用,中央控制力极度薄弱的原因,而最终导致的恶果也是商人集团把持国民经济,与官场勾结,同时使得地方诸侯势力庞大,酿成了七王之乱的惨祸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99页弗里德曼:《自由选择》,机械工业出版社,第57页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浙江大学出版社,48~49页二、在刑治方面,汉初虽有约法三章的佳话,但是汉书记载,“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汉书·刑法志》《汉书·刑法志》三、从吏治角度上看,有一佳话就是“萧规曹随”。在汉初的时候,相权一支独大,但是曹参继任的时候,“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参曰:‘...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史记·曹相国世家》《史记·曹相国世家》可是,这里的无为而治至少混淆了两个概念:第一种“无为”是指整个政府没有大动作,听任民间自由发展,也就是现代视角中以重农主义为前提的自由放任主义,所谓的“守夜人政府”,在上文分析的经济方面就是一个典例,但是关键点仍然在于政府放宽管制,可是,考虑到当时的严刑峻法,此处有疑。第二种“无为”是针对于确定的人而非整个社会,就是萧规曹随中展现出的特点,以前人的行为、传统规范来做事,考虑到“汉承秦制”,“萧规曹随”,萧何承袭了秦朝的法律,而刘邦也承袭了秦朝的国家结构,这个说法也有其可信度。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就已经提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他以当时人的视角总结道,道家提倡无为,却又说无不为,虽然这话很难理解,但是很容易实行,无非是以虚无为根本,用因循来实践。道出了黄老之学的根本—因循。从这个角度再看上文的分析,政治制度以承袭为主的第二种无为才应当是道家因循之道的体现,而当时经济的快速恢复,也可以看做是无权可用、谷底效应的成果。再往前追溯,在《道德经》一书中也可以找到很多与“无为”相关的语录,如“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道德经》通行本四十八章,五十七章,这里的无为更接近一种形而上的主张,只是一种基本的方法论而已,而非一种实际的政策主张。这在先秦诸子中是一个特例,其他学派都是有具体行为方向与目标导向的,道家没有,只有顺势而为的一种方法论,而与现实一结合,提炼出实际的指导思想的时候,就可概括为“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道德经》通行本四十八章,五十七章王弼:《老子微旨略例》在《道德经》中,还有解读无为的另一种方式,“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实这也与前文并不矛盾,对统治阶级而言,统治的方法是因循,即顺势而动,不强行改革,以传统为主,对百姓是...愚民,充实百姓的筋骨而是他们思想单一,更利于因循无为的政策的推行。
所以我们从历史倒逼学理的过程中,总结出黄老之术的核心即因循无为,但是这仍然是以历史的逻辑线总结出的,而在历史上,法家晚于道家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以为这并不能简单得出道家在法家启发下进行改良的结论,相反,笔者以为更能说明法家出于道家。首先,道家的治国理念先于法家,道德经的成书年限至今仍有争议,但从《韩非子》一书中有的《解老》、《喻老》二文可见,道德经的主旨思想在韩非之前已经成型,至少因循无为的思想已经存在,因循的核心是继承前人的传统,是为能够无为而治建立基础,那么无为是所有人都能垂拱而治吗?并非如此,《庄子·外篇·在宥》就在文末讲道,“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君臣异道的观点在此时就已经成型,也就是说,道家是认可统治者或执政者以天道,无为之道行事的,而对于人臣,则是由为而非无为,于是就会有一个清晰的问题出现,再有这样的先例传统的情况下,自然可以因循,但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呢?怎么样让君上能够南面而治,商鞅所推崇的法就呼之欲出了。另外,既然君臣异道,怎么让臣子恪守本分,申不害的帝王心术,慎到的权势说就应运而生,所以在最早的《庄子·天下》中,“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会将这些人归为一类,因为他们确确实实属于提倡无为而治的人。此外,《道德经》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思想主张,也由此开了历代法家愚民政策的先河,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其后的独尊儒术再到之后清代的文字狱,思想控制这一条主线就在历代专制统治中被一脉相承下来。而在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同时,在开始对思想进行控制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忘了“王霸道杂之”,其目的并不是真的推崇儒学,不过为了服务于专制时期的中央集权,此时就已经完全落入了法家形而下的具体操作手段。但是探究其本质,核心仍然是因循,不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托行业的会计工作总结
- 水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处理合同范本3篇
- 口腔科三基本习题及答案
- 2024年矿产资源开发土地转让及地质环境补偿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有机农产品种植供应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变压器研发、生产及安装合作合同2篇
- 2025版英文离婚协议书实战指南3篇
- 商标转让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打桩工程风险评估合同规范范本2篇
- DB43∕T 1591-2019 锂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 征信合规知识线上测试题库征信知识竞赛题库(题目+答案)
- 贵州省贵阳市2021-2022学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总结
- 2017英语专业八级改错真题及答案持续更新部分详解文字答案校对版
- 室内蒸汽供热系统
- 小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设计
- 《干部廉政档案》2022年最新模板
- 高支模方案(专家论证定稿)
- 城投集团年度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美术课教案《线造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