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红烛》上课课件4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轻重、情感。2.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3.通过散文化语言描述画面,展现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感。语言建构与运用: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轻重、情感。2语言建构与运用: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诵读技巧。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闻一多三美的主张,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了解反讽手法。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语言建构与运用: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31、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2、把握诗歌的意象,了解反讽手法。3、感知《红烛》体现的“三美”。1、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4[知识链接]1、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现代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知识链接]1、现代诗5希望胡适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蝴蝶胡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叫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希望胡适蝴蝶胡适叫我如何不想他6新诗特点时期特点代表诗人代表作内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诗的“尝试”胡适等胡适《尝试集》等废除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20年代新诗的奠基与开创郭沫若等郭沫若《女神》等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30年代新诗的规范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戴望舒《雨巷》等二三十年代大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形态和精神风貌,时代的一面镜子40年代新诗的成熟与深化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三四十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和中国社会变迁与民族情绪的“吹号者”新诗特点时期特点代表诗人代表作内容新2、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2、新月派8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9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3、为何以“红烛”为题?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人们要多耕耘、付出,才有收获与丰收。注意情感的表达、节奏停顿、重音轻音、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等。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红烛》用了象征手法,沉郁顿挫、满腔激情的风格。“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10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读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诗猜人下面这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读一诗一文一烟斗,诗猜人下面这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历史背景
《红烛》写于1925年。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1925年,写作背景: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红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历史背景
《红烛》写于1925年。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16写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作背景写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
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1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歌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体裁特点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体裁特点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歌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三问: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1925年,写作背景: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红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第一节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一个“吐”字,逼真地摹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那颗赤子之心,是如此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第一节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26第二节第2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和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并非“一误再误”,“红烛啊!不误,不误!”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第二节第2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27第三节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第三节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28第四节第4节含义比较深刻,应作为教读的重点。
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价值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尸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犹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四节第4节含义比较深刻,应作为教读的重点。
这一节是29第五到七节第5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第五到七节第5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首先揭示30第五到七节古代诗词中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做“烛泪”。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人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对此毫无敬意,相反却“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第五到七节古代诗词中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做“烛泪”。诗31第五到七节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第五到七节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32(“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那颗赤子之心,是如此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1925年,写作背景: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2、把握诗歌的意象,了解反讽手法。烧沸/世人的血——(“血”字拉长音)”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第八九节第8、第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第八九节第8、第9两节的呼唤,一33全诗总结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境界,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全诗总结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34第八九小节深情呼唤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第八九小节深情呼唤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诗歌主题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诗歌主题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思考1、“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两个“灵魂”的含义一样吗?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莫问收获,但问耕耘。3、为何以“红烛”为题?4、《沁园春长沙》《站在地球上放号》《红烛》《致云雀》在诗歌艺术风格上有何异同?结合作品说明。5、结合本单元的诗歌,谈谈“意象——形象——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思考1、“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两371、“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两个“灵魂”的含义一样吗?
1、(形式与内容)不一样。第一个灵魂,用了比喻,是蜡烛的灵魂与思想,是指蜡烛的牺牲、奉献精神。第二个灵魂,是指世人的平庸思想,意思是要拯救灵魂,拯救人类,打破束缚与无形的监狱。1、“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两个“38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重要词语解释,形式与内容)用比喻、拟人手法,表现牺牲自己脂膏,奉献自己,给人类以幸福与快乐。用了拟人手法,“灰心流泪”是指牺牲自己,是为了给世界“创造光明”;奉献自己的果,是为了幸福他人、世界光明的原因。用了比喻的手法,耕耘是过程,有了耕耘、努力、付出,自然就有收获、硕果。人们要多耕耘、付出,才有收获与丰收。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393、为何以“红烛”为题?
(形式与内容)用比喻的手法,通过对话,写了蜡烛的燃烧,蜡烛的伤心流泪,进而喻指人类要有燃烧自己,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拯救灵魂、给别人与世界带来光明快乐的精神。红烛不是光写蜡烛,是在写人,有精神,有思想,有境界,耕耘自然有收获。
3、为何以“红烛”为题?
(形式与内容)用比喻的手法,通过对404、《沁园春长沙》《站在地球上放号》《红烛》《致云雀》在诗歌艺术风格上有何异同?结合作品说明。同:都展示了青春的激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异:《沁园春
长沙》则是慷慨激昂的风格。通过眼前的景物与回忆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展示伟人主宰世界的伟大抱负。《站在地球上放号》风格是雄奇奔放。通过夸张与排比等形式展现诗人要打破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抱负。《红烛》用了象征手法,沉郁顿挫、满腔激情的风格。从蜡炬成灰变换新的内涵,倡导人们做敢于牺牲、创造光明、给人间带来光明的精神。《致云雀》用了象征手法,云雀象征浪漫主义风格明显。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4、《沁园春长沙》《站在地球上放号》《红烛》《致云雀》在诗歌41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异:《沁园春
长沙》则是慷慨激昂的风格。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轻重、情感。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如“红烛——自我牺牲、创造光明的形象——满腔热情的歌颂”;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那颗赤子之心,是如此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5、结合本单元的诗歌,谈谈“意象——形象——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红烛——自我牺牲、创造光明的形象——满腔热情的歌颂”;“云雀——快乐向上的形象——歌颂青春与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42吟注意情感的表达、节奏停顿、重音轻音、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等。诵要领吟注意情感的表达、节奏停顿、重音轻音、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等。红烛啊!(语调深沉,饱满,上扬)不误,不误!(两个相同的句式读出区别,后一个要更强调)吟诵要领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断在“要”字后面,“烧”与“光”为重音)这正是/自然的方法。(“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既制了,便烧着!(坚定而有力,“烧”字重音)烧吧!烧吧!(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烧沸/世人的血——(“血”字拉长音)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读出决绝果敢的语气)红烛啊!(语调深沉,饱满,上扬)不误,不误!(两个相同的句式吟诵比拼吟诵比拼统编版《红烛》上课课件4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轻重、情感。2.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3.通过散文化语言描述画面,展现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感。语言建构与运用: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轻重、情感。47语言建构与运用: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诵读技巧。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闻一多三美的主张,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了解反讽手法。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语言建构与运用: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481、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2、把握诗歌的意象,了解反讽手法。3、感知《红烛》体现的“三美”。1、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49[知识链接]1、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现代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知识链接]1、现代诗50希望胡适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蝴蝶胡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叫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希望胡适蝴蝶胡适叫我如何不想他51新诗特点时期特点代表诗人代表作内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诗的“尝试”胡适等胡适《尝试集》等废除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20年代新诗的奠基与开创郭沫若等郭沫若《女神》等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30年代新诗的规范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戴望舒《雨巷》等二三十年代大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形态和精神风貌,时代的一面镜子40年代新诗的成熟与深化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三四十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和中国社会变迁与民族情绪的“吹号者”新诗特点时期特点代表诗人代表作内容新2、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2、新月派53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54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3、为何以“红烛”为题?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人们要多耕耘、付出,才有收获与丰收。注意情感的表达、节奏停顿、重音轻音、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等。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红烛》用了象征手法,沉郁顿挫、满腔激情的风格。“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55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读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诗猜人下面这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读一诗一文一烟斗,诗猜人下面这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历史背景
《红烛》写于1925年。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1925年,写作背景: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红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历史背景
《红烛》写于1925年。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61写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作背景写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
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6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歌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体裁特点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体裁特点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歌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三问: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1925年,写作背景: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红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第一节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一个“吐”字,逼真地摹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那颗赤子之心,是如此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第一节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71第二节第2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和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并非“一误再误”,“红烛啊!不误,不误!”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第二节第2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72第三节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第三节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73第四节第4节含义比较深刻,应作为教读的重点。
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价值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尸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犹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四节第4节含义比较深刻,应作为教读的重点。
这一节是74第五到七节第5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第五到七节第5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首先揭示75第五到七节古代诗词中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做“烛泪”。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人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对此毫无敬意,相反却“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第五到七节古代诗词中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做“烛泪”。诗76第五到七节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第五到七节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77(“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那颗赤子之心,是如此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1925年,写作背景: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2、把握诗歌的意象,了解反讽手法。烧沸/世人的血——(“血”字拉长音)”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第八九节第8、第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第八九节第8、第9两节的呼唤,一78全诗总结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境界,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全诗总结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79第八九小节深情呼唤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第八九小节深情呼唤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诗歌主题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诗歌主题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思考1、“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两个“灵魂”的含义一样吗?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莫问收获,但问耕耘。3、为何以“红烛”为题?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剂型改进探索
- 职业培训专项经费审计方案
- 医疗行业员工培训效果反馈方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湿式磁选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陶瓷混合轴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钛氟酸钾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高效粉末脱脂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生无纸笔学习反馈机制方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仔猪颗粒状配合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气压缓冲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坐井观天 (5)
-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6.1昆虫的美食-(14张)ppt
- 起重机设计手册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完整版
- 定量装车控制系统方案书
- 到货验收单(共1页)
- 吉林市基准地价(2009年)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 破产管理人报酬计算器
- 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 秦腔传统剧《草坡面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