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_第1页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_第2页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_第3页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_第4页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第一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平衡:人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重心稳定的能力。协调:人体产生平滑、准确和有良好控制的运动能力。第二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平衡功能评定第三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基本概念平衡: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平衡就是维持人体重心在支持面上方的能力。平衡反应:一种自发反应,当身体重心发生变化时,即可诱发这种反应,以试图恢复重心在原来的支撑点内或调整到自身稳定状态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第四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5

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第五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6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映的时间俯卧位—6个月;仰卧位—7个月;坐位—7~8个月;蹲起—9~

12个月;站立位—12~

21个月第六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7特殊平衡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支撑点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的伸展支持身体、防止摔倒;跨步及跳跃反应:当外力使身体偏离支撑点或在意外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力的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立新平衡的过程。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第七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8平衡反应的表现方式第一种方式:支撑点发生变化,身体向外力方向弯曲、伸展;第二种方式:支撑点发生变化,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肢体外展;第三种方式:从前向后推,出现足趾屈曲、屈髋、躯干屈曲、上肢前平抬、头与肩前倾;第四种方式:从后向前推,出现足趾屈曲、足跟抬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后摆、肩后伸、头后仰第八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9平衡功能评定定义:依照特定的方法或程序对人体的平衡功能进行定量和(或)定性的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三级分法

②量表评定法—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平衡量表、lindmark评定法;

③定量姿势图法—静态姿势图、动态姿势图。第九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0平衡功能分级三级分法,又称Bobath法:

1、一级平衡:为静态平衡,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在睁眼和闭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如坐位和站位时平衡。

2、二级平衡:为自我动态平衡,指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

3、三级平衡:为他人动态平衡,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质心发生改变时,迅速调整质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行走。第十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1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重心的高低:重心位置低,平衡好;支撑面的大小:支撑面大,平衡好;稳定角:稳定角大,平衡好;摩擦力:摩擦力小时,支撑面越大,平衡越好前庭功能肌力、肌张力、视觉和本体感觉。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2评定目的了解评定对象是否有平衡障碍;确定平衡障碍的程度、类型;分析引起平衡障碍的原因;依据评定结果协助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跌倒风险的预测。对平衡障碍治疗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帮助研制平衡障碍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3适应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脑肿瘤、脑瘫、小脑疾患、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前庭功能损害:眩晕症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或损伤第十三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4禁忌症严重的心肺疾患;下肢骨折未愈合;不能负重站立;发热、急性炎症;不能主动配合者。第十四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5评定方法平衡反应评定;静态姿势稳定性评定;动态姿势稳定性评定;站立和步态评定;Berg平衡量表;静态姿势图;动态姿势图。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6坐位平衡反应检测体位:患者坐在椅上。诱发刺激:拉或使患者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保护性反应(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应,其他部位没有)。阳性反应:头、胸调正,抬高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平衡反应),较低的一侧肢体出现护性反应。第十六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7跪位平衡反应检测体位:患者跪位。诱发刺激:拉或使患者向一侧倾斜。

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保护性反应。(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应,但其他部位没有)。

阳性反应:头、胸调正,抬高的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平衡反应),较低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8迈步反应检测体位:患者站立位,检查者双手握住病人上臂。诱发刺激:使患者向前、后、左、右方向活动。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不能跨步维持平衡。阳性反应:头、胸调正,向前、后、左、右跨步以维持平衡。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19静态姿势稳定性评定平衡评定:坐位平衡,睁眼、闭眼站位平衡;双脚前后站立:睁眼;闭眼;站立在泡沫塑料垫上:睁眼;闭眼;单脚站立:睁眼、闭眼、单脚站立转头、单脚站在泡沫塑料上。第十九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0动态姿势稳定性评定睁眼/闭眼行走25步,记录跌到次数;睁眼/闭眼在泡沫垫上行走25步,记录跌到次数;在阶梯训练器上,每只脚上下阶梯10次。站立和步态评定

睁眼在短距离的直线上行走,然后闭眼行走第二十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1Berg平衡量表由KatherineBerg于1989年首先报道,包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转身一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14个项目,测试一般可在20分钟内完成。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2Berg平衡量表评定指南测评者按照以下说明示范每个项目和(或)给予受试者以指导。如果某个项目测试双侧或测试1次不成功需要再次测试,则记分时记录此项目的最低得分。大多数项目中,受试者在要求的位置上需保持一定时间。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时间或距离,或需要监护,或需要外界支持或测评者的帮助,则按照评定标准给予相应的分数。受试者要意识到完成每项任务时必须保持平衡。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3测评工具:秒表或带有秒针的手表1块、直尺或带有5、12、25cm刻度的测量尺1把。测试所需的椅子要高度适中。在进行第12项任务时要用到一个台阶或一只高度与台阶相当的小凳子。评分标准:berg平衡量表包含14个评定项目,根据患者完成动作的质量,将每个评定项目分为0-4五个等级予以记分。结果分析:0-20,平衡功能差,患者需乘坐轮椅;21-40,有一定平衡能力,但有跌倒的危险,可在辅助下行走;41-56,平衡功能良好,可独立行走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4静态姿势图基本原理:是定量评定静态站立的平衡功能;静态平衡仪:由压力传感器、计算机及软件组成。测试方法:站于传感器平台、双眼平视前方3米远的目标,分别测试双脚分开站立时睁眼、闭眼、站立姿势的平衡情况;每项测试30s。临床应用:姿势控制功能障碍、监测平衡功能疾病的的发展、确定康复治疗的疗效、早期发现由药物治疗引起的姿势稳定性丧失。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5动态姿势图基本原理

平衡调节主要依赖躯体感觉、视觉和前庭觉三种感觉,采取如下方法可评估平衡控制中感觉的作用。1.改变受试者的支持状态、视觉状态,干扰受试者的躯体感觉、视觉,使机体仅依靠前庭觉来调节平衡。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62.增加参照背景的同步运动,即参照摆动,使参照背景与支撑状态同时改变,进一步干扰受试者的视觉。通过测评不同状态下受试者的平衡调节能力(记录摔倒次数以及在30-秒试验时增加摆动),区分引起平衡障碍的感觉因素。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7平衡调节依靠视觉、躯体感觉1、睁眼,支持面稳定,视野稳定。结果分析:受试者调节平衡依靠视觉和躯体感觉,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受试者躯体感觉、视觉有障碍。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8利用躯体感觉调节平衡2、闭眼,支持面稳定。结果分析:受试者只能利用躯体感觉调节平衡,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受试者躯体感觉有障碍。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29依靠躯体感觉调节平衡3、睁眼,支持面稳定,视野摆动。结果分析:受试者主要依靠躯体感觉调节平衡,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受试者躯体感觉有障碍。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0主要依靠视觉调节平衡4、睁眼,支持面摆动,视野稳定。结果分析:受试者只能依靠视觉调节平衡,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受试者视觉有障碍。第三十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1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衡5、闭眼,支持面摆动结果分析:受试者只能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衡,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受试者前庭觉有障碍。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2依靠前庭觉调节平衡6、睁眼,支持面摆动,视野摆动。结果分析:受试者接受了来自躯体和视感觉的不准确信息,注意依靠前庭觉维持平衡,若此时有失衡表现,提示前庭功能有障碍。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协调运动功能评定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4定义协调: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它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协调运动主要表现为产生平滑的、准确的、有控制的运动,同时伴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5共济失调协调运动的产生需要有功能完整的深感觉、前庭、小脑和锥体外系的参与,其中小脑对协调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当大脑皮层发出随意运动的命令时,小脑便产生了制动作用。当大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此种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6协调功能评定的目的明确有无协调功能障碍;评估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一种作业或功能活动的能力;帮助了解协调障碍的程度、类型及引起协调功能障碍的原因;为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依据;对训练疗效进行评估;协助研制协调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7协调功能评定的内容在协调功能评定时,应依次检测以下内容:①完成动作的时间是否正常;②运动是否精确、直接、容易反向做;③加快速度是否影响运动质量;④进行活动时有无身体无关的运动;⑤不看自己运动时是否影响运动的质量;⑥受试者是否很快感到疲劳。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8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根据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的病变部位分为:

小脑性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39小脑性共济失调

症状以四肢与躯干失调为主,受试者对运动的速度、距离、力量不能准确估计而发生辨距不良、动作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较宽、步态不规则、稳定性差,即蹒跚步态。辩距不良:运动的距离、速度、力量和范围的判断力不好,达不到目标或超过目标。姿势性震颤:患者站立位时身体前后摇晃,坐位时如手脚合拢,躯干与头颅则出现摇晃。意向性震颤:患者随意运动时,手脚越接近目标,震颤越明显;轮替运动障碍:完成快速交替运动有可困难;运动分律:所完成的活动不是平滑的一个活动,而是一连串运动成分。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0基底节共济失调

此类病变的受试者主要是肌张力发生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震颤、肌张力过高或低下、随意运动减少或不自主运动增多震颤:是一种最明显易见的过度运动症;运动不能:不能启动一个运动;偏身舞蹈症:为一种突然发生的反射性的、痉挛性的、有力的、大范围的、没有目的的一侧或一个肢体的鞭打样运动。手足徐动:为一种间歇性的、缓慢的、不规则的手足扭转运动。肌张力障碍:躯干及接近躯干的四肢部分肌肉不断痉挛。第四十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1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此类受试者不能辩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行走时动作粗大,迈步不知远近,落地不知深浅,抬足过高,跨步宽大,踏地加重,而且需要视觉补偿,总看着地走路,闭目或在暗处步行时易跌倒;闭眼或房间太黑,患者站立时身体摇晃、易跌倒异常步态:二脚分开较宽、摇摆不定、步距不等、高抬腿、落地有声、走路看脚;辩距不良: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2协调评定的目的明确有无协调功能障碍,评估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一种作业或功能活动的能力;帮助了解协调障碍的程度、类型及引起协调功能障碍的原因;为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依据;对训练疗效进行评估;协助研制协调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3协调功能分级I级:正常完成。II级:轻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较正常速度和技巧稍有差异。III级:中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动作慢、笨拙、明显不稳定。IV级:重度残损,仅能启动动作,不能完成V级:不能完成活动。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4协调功能评定准备环境:安静、温暖、光线充足、有一定活动空间;评定工具:患者充分休息;说明评定方法。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5协调功能评定前需知完成每项活动的技巧水平;有无附加运动;受累肢体数目;不协调运动的分布;可增加或减少不协调运动的体位或情况。完成一次活动所需时间。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6评定方法的选择

协调试验分平衡性与非平衡性协调试验两类:非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不在直立位时静止和运动成分。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在直立位时的姿势、平衡以及静和动的成分。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7着重评定5方面的能力①交替和交互运动;②协调运动;③精细运动;④固定或维持肢体;⑤维持平衡和姿势。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8非平衡性协调试验⑴指鼻试验⑵拍手试验⑶指指试验⑷交替指鼻和指指⑸对指试验⑹团抓⑺轮替试验⑻反弹试验⑼手拍腿⑽用足拍打⑾指和过指⑿足跟至膝⒀足趾触检查者手指⒁跟膝胫试验⒂画圆圈⒃固定或位置保持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49平衡性协调试验⑴站立⑵两足并拢站立⑶前后足站立⑷单脚站立⑸站立,上肢位置变动⑹站立,突然打破平衡⑺站立,躯干位置改变⑻站立位,躯干两侧侧屈⑼行走,将一侧足跟直接置于对侧足趾前⑽沿地板上所画直线行走⑾侧向、后退走⑿原地踏步⒀变化步行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