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七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c29c85066a3fb0ffba9a64825bfbb59/bc29c85066a3fb0ffba9a64825bfbb591.gif)
![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七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c29c85066a3fb0ffba9a64825bfbb59/bc29c85066a3fb0ffba9a64825bfbb592.gif)
![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七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c29c85066a3fb0ffba9a64825bfbb59/bc29c85066a3fb0ffba9a64825bfbb593.gif)
![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七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c29c85066a3fb0ffba9a64825bfbb59/bc29c85066a3fb0ffba9a64825bfbb594.gif)
![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七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c29c85066a3fb0ffba9a64825bfbb59/bc29c85066a3fb0ffba9a64825bfbb5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七篇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尝试翻开食物的包装或外壳,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2、尝一尝各种食品,感受食品的不同特征,
3、知道膨化食品不能多吃。
活动重难点:探索食品不同的开启方式。
活动准备:糖、饼干、薯条、虾条、花生、八宝粥、牛奶、布偶小猪等
活动过程:
1、组织孩子做好:出示布偶小猪谈话导入
师〕手持布偶小猪:小朋友们,认识我吗?哪你们去过超市吗?超市里有什么东西?〔幼儿分别答复〕我也开了一个超市,想不想去看一看我的超市里有什么,今天我邀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去参观我的超市。
2、参观超市
师:我们看看小猪的超市里有哪些东西?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请你们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食物,坐到小凳子上。提问:你选的是那种食品,在家吃过吗?它们是什么味道的?我们怎么做就能吃到这些食品?〔翻开包装袋〕幼儿互相讨论、观察怎样翻开包装?
3、幼儿试着翻开包装袋
提问个别孩子:你用什么方法翻开的?幼儿演示一下,让其他孩子看到。
教师小结:有的包装袋上有锯齿,顺着锯齿撕开或者用剪刀把它剪开,有的食物吃的时候必须要把外壳剥掉才能吃,还有的用拧的方法,掀的方法才能吃到好吃的东西。原来翻开不同的东西要用不同的方法。
4、品尝食物:孩子们你吃的食品是什么味道的?什么形状的呢?请把你的食物也分给其他小朋友品尝一下什么的味道?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5、你们喜欢吃这些食物吗?老师也非常喜欢吃,最喜欢吃的就是虾条,
可是这些虾条属于膨化食品,做的时候经过高温、加压、放上了膨化剂,里面还有铅,把原有的营养给破坏了,吃多了膨化食品会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小朋友,影响我们长高、发胖,所以膨化食品不要吃的太多。
教师小结:那些食品是膨化食品:薯条、虾条、玉米花、雪米饼等。
6、分享食物:孩子们,我们吃到了各种味道的食物,还有其他小朋友没有吃到小猪超市的食物,带着这些食物去跟其他小伙伴分享食物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篇2
一、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都已有交朋友的意识了。他们和朋友分享食物、玩具,到朋友家做客等热乎得很,但是真正怎样做客的一些礼仪还不是很了解。因此,结合小班数活动内容“认识3以内的数〞,预设了本活动,旨在让孩子在做客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二、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3以内的数数活动,初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体验去朋友家做客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家的场景:物品按数量1、2、3一组分散放于三个柜中。1——3数字宝宝图片〔粘于椅子上〕
2、水果一篮
3、歌曲:看朋友、找朋友
四、活动过程
1、带礼物去看朋友
交代:今天去看朋友,但要带什么礼物去呢?
模仿开汽车,边唱歌:看朋友,到数字宝宝家。
敲门,进去,和数字宝宝打招呼。
个别提问:你在和谁打招呼?
2、送礼物
〔1〕思考:应该怎么送礼物,数字宝宝才快乐?
要求:你送的水果个数要正好是数字宝宝表示的意思。
幼儿选择礼物给数宝宝
讨论:老师送的礼物对吗?互相检查。
〔2〕参观数字宝宝的家。你觉得数字宝宝的家怎样?〔东西摆放〕有几个柜子?看看柜里的东西,你发现什么?
交换数字宝宝朋友,把水果放好。
3、回赠礼物
1.2.3数字中你还有哪个数字宝宝没打过招呼,带上数字宝宝去选它送给你的礼物。
个别介绍,互相检查。
4、听音游戏
听到几下声音,就请几宝宝出来。带着数宝宝跳一个快乐的“找朋友〞舞。
5、和数字宝宝再见,开汽车回。
小班社会教案: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幼儿园小班教案篇3
一、活动要求
1、了解小波幼儿园的生活,知道大家在一起很快乐。
2、愿意寻找躲藏的小波,学着仔细观察每幅画面。
二、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相关音乐《我上幼儿园》
三、活动过程
认识小波——阅读故事
〔一〕认识小波
——猜猜小波背着包会去哪儿呢?
〔二〕阅读故事
1、阅读第一页、第二页〔重点:学着向熊老师问好〕
2、尝试让幼儿连续阅读第三页—第六页〔重点:寻找躲藏的小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你们小波在幼儿园里都做了些什么呀?〔了解幼儿默读的情况〕
3、重点图片观察理解
——找找小波在哪儿,我们请他出来一起玩,好吗?
——你怎么知道小波在桌子底下呢?
——猜猜小波的盘子会是什么呢?
——小波睡不着,怎么办呢
4、结合情景,完整倾听故事
5、阅读第七幅〔重点感受幼儿园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教案篇4
1、培养幼儿喜欢参加排序游戏,感受规律排序活动的乐趣。
2、在材料的帮助下初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
3、稳固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1、中号衣服红、黄、蓝:不分色,一人一件
2、制作一件爸爸的大衣服,衣服扣子按红、黄、蓝顺序排列。
3、每人一张作业卡。衣服袜子假设干
4、订书机〔展示作品用〕
一、开始局部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每个小朋友衣服穿的干干净净,小脸洗的白白的,可精神了。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洗衣歌》: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来忙~~~~~
1、刚刚我们唱的什么歌?〔洗衣歌〕
2、小朋友的衣服谁洗的?〔奶奶,妈妈〕
3、他们辛苦吗?〔辛苦〕小朋友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衣服,不能爬地上,不能跪地上,弄脏了自己的衣服。
4、妈妈是怎么洗的?搓,摆,拧干〔创编动作一起做〕,
5、最后要挂起来晒干。衣服喜欢晒太阳,能把水晒干,还能晒死衣服上的坏细菌,让我们不生病。
刚刚小朋友帮妈妈搓衣服,摆衣服,拧干,今天呀,老师要请小朋友帮妈妈晒衣服。
二、认识颜色,找规律
〔1〕、师:老师把妈妈洗的衣服带到我们小班了,先来看看妈妈洗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1、出示红、黄、蓝衣服,请幼儿认识。
2、师:晒衣服前,先得帮衣服按颜色分分类,老师说颜色,你们来放。红衣服放红篮子,黄衣服放黄篮子,蓝衣服放蓝色篮子。〔师先示范,后请所有幼儿操作〕
小结:小朋友的小眼睛看的清,小手放的准,太棒了,给自己鼓鼓掌。
〔2〕、找规律师:衣服分好类,该晒太阳了。我们先仔细看看妈妈是怎么晒的。
出示图片:〔蓝天、白云、太阳、草地、挂好的衣服〕请幼儿观察,根据颜色特征,发现规律。
提问:
1、图片上有什么
2、妈妈一共晒了几件衣服?有什么颜色的?
3、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妈妈最聪明了,她是按照一件红,一件黄、一件蓝的规律晒衣服的,真好看。给妈妈鼓鼓掌。
4、凉衣绳上还有两个位置,如果请你来挂的话,该挂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到台前操作。〔真是妈妈的好帮手,让老师抱抱你。〕
〔3〕、稳固规律师:哎呀,还要一件大衣服没有挂,妈妈忘了吗?我们看看怎么回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哦,原来妈妈给爸爸洗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洗掉了一些扣子,我们帮妈妈补扣子吧。仔细看看该补什么颜色的扣子?
请幼儿观察扣子排序的规律,再请各别幼儿将扣子补齐。
小结:我们检查检查!全都补对了,我们把爸爸大衣服也挂起来吧。
三、分组排序师
老师星期天的时候也洗了很多的衣服和袜子,还没晒呢,小衣服和小袜子们都想出去晒太阳,你们快来帮帮助吧。
出示大作业卡: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作业卡,卡上有一个凉衣绳,请小朋友认真的按照红、黄、蓝的规律帮老师晒衣服或者晒袜子。。
1、老师先示范喜欢晒衣服的做左边,喜欢晒袜子的坐右边。勤劳的孩子们,开始劳动吧
2、分发材料,请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挂衣服A、把幼儿作品用订书机挂在绳上展示,先请幼儿自由欣赏评价。
B、提问:你的作品在哪?你最喜欢拿一副?有没衣服晒错的?怎么改正?
四、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帮妈妈晒衣服,你还能帮妈妈干什么?〔扫地,~~~~~〕会这么多呀!妈妈每天照顾我们很辛苦,我们一定要乖乖的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多干活,干活多了,吃的多就长的高,有力气!我们唱首歌送个我们的妈妈吧!《我的好妈妈》
真好听,我们和小衣服一起去外面晒晒太阳吧!
教学反思:
在幼儿自己操作时,幼儿们都能准确找出衣服。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幼儿也能积极的配合老师,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活动结束,幼儿很开心。
幼儿园小班教案篇5
本课通过学生亲历活动,指导学生探究空气是否是流动的,空气流动的常见原因,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空气流动的路径,并了解风的成因,以到达课程标准中制定的以下目标:重证据研究科学,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开展带来的好处;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在学习这课以前,学生已经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途径有了初步的实际操作经验,在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中,对空气的其他问题也产生好奇,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就为继续研究“空气会流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根底。
根据学生的经验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第一环节,从前一课空气占据空间的问题引入本课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是否会流动,让学生伴随着教师的引导,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玩玩学学,潜移默化地开展认知、培养技能、陶冶情感;第二环节,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看、多想、多问,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时机,放手让孩子们去做和学;第三环节,进一步合作探究空气流动的路径和风的形成,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表达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优势,再现国外和中国古代空气研究的成果,让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有理由地对空气具有流动性做出假设,并能自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现象;
●能借助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并能描述。
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流动的及流动的常见原因;
●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了解风的成因;
●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认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悠久历史。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空气要占据空间,大家是不是都对研究关于空气的问题感兴趣?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空气。先请小朋友观察,我握着气球的手一松,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生观察后发言。
3提问:气球为什么瘪了?刚刚气球里面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4学生思考后解释,空气流到别的地方去了。
5所有的空气都会流动吗?
探究强调动手做(handson),但更强调动脑筋(mindson)。毕竟,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这包括强调学生在观察中的思考,对探究结果的猜想(假设),为后续探究制定方案,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处理,在与同伴的对话和交流中相互质疑和评价,反思自己的预设,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最终得出结论和报告,并向其他人展示或陈述,等等。这一切,都是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才能完成的。尤其是随着年级的不断提高,对动脑的强调会越来越多。
二、探究空气是否会流动
1请小朋友利用我们桌上的材料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空气是会流动的。
2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选取需要的材料。
3分组实验验证。
4教师巡视,并对需要帮助的小组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醒学生做热风车实验时,可使用材料袋里的铝片做风车,如果用普通纸张要注意离火苗远一点,以免烤焦或点燃。用手感受热空气时也要注意距离,以免灼伤手,还应在烛火周围不同位置获取感受。
5小组汇报讨论:做了怎样的实验?怎么做的?实验中发生了什么现象?空气流动的原因通常是什么?在热风车的实验中,把手放在烛火周围的不同位置,会有什么感觉?它还能告诉我们什么?
6把我们刚刚讨论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身姿、语言语调,尤其是说话的具体内容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思想的火花、创新的灵感。例如:“这点子真妙!〞“你干得好极了!〞“试试看,也许我们能成功!〞等等。积极暗示有利于促进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强化学生原有的学习行为并引出新的学习目标。
三、引导学生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1播放课件,观看热气球表演和孔明灯。
2想一想:热气球和孔明灯为什么能上升?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3小组讨论。
4谈话:能否利用老师给你的.材料来设计实验证实你们的想法呢?那我们就来亲自试试,好吗?
5翻开课本做第6页上的实验。
6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空气流动的路径和风的形成
1想像: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室里和倒扣在水槽里的杯子中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空气看不见,怎样才能知道它流动的路径呢?
2出示实验器材,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同时提出观察记录要求。
4分析讨论现象,明确是冷热的不同形成了空气的这种流动。
5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些什么?
6讨论:风是怎么形成的?
以探究为中心的学习指导策略不太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关注学生是否通过一次次学习过程逐步地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形成了探究的能力,这些探究的方法能否在新的时空条件下推陈出新,这些探究的能力是否能够迁移到对新问题的解决之中去。因此,应用探究为中心的学习指导策略的教师,往往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作出预测或假设,然后想方设法搜集证据,得出探究结论,而且还要把各自的探究结论用文字、图表、实物模型等各种形式公诸于众,一方面接受检验和质疑,一方面推进新一轮的探究。
教学片断赏析
研究热空气为什么上升的教学环节
师:预测一下,当我点燃纸袋下面的蜡烛,纸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纸袋可能会大一点。
生:时间长了纸袋或许要变焦。
生:纸袋里面的空气会变热,另一只纸袋里的空气是冷的。
师:那么,原来平衡的木条可能会变化吗?
生:可能会不平衡了。
师:什么理由?
生:蜡烛在下面加热,那个纸袋里的空气就热了,热气会把纸袋顶上去的。
生:可能不会变化。
师:就是说纸袋里的空气变热后可能引起纸袋的不平衡了,是吗?
师:如果不平衡,原因有几个?
生:只有空气的冷热引起的,因为其他条件都没有改变。
许多研究证实,儿童自发的探究中存在许多错误的推理过程和概念。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有时效,我们不能放任。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给予恰到好处的扶持与点拨。即使在讨论时也应该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要提醒同学,帮助他们抓住事物变化的特点和内在联系,找出引起变化的关键。
幼儿园小班教案篇6
1、观察、认识西瓜的外形特征。
2、知道西瓜是夏季水果,并喜欢吃西瓜。
1、课件:图片-习惯。
2、课件:图片-西瓜切面。
3、西瓜〔供幼儿品尝〕。
1、谈话引出西瓜。
〔1〕师:小朋友,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吃些什么来防暑降温呢?
〔让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讲述。〕
〔2〕师:西瓜就是一种很好的夏季水果,有哪些小朋友喜欢吃西瓜举起小手让老师看看。
2、观察、认识西瓜。
〔1〕西瓜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西瓜
〔2〕请幼儿观察、讲述西瓜的外形。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西瓜是椭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猜想后,出示图片。
3、引导幼儿了解无籽西瓜
〔1〕出示图片:有籽西瓜,无籽西瓜的切面。
请幼儿观察后说出,两个西瓜有什么不同。
〔有籽,无籽〕
〔2〕师:无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时候不需要吐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属与金属材料》课件
- 《压力容器零部》课件
- 《焦虑抑郁概述》课件
- 《预防医学基础》课件
- 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培训资料心身性疾病
- 品质管理讲座之品质意识培训
- 2025年湖南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下载
- 汽车销售半年总结模板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古诗词大会比赛》精美课件
- 新员工服务技巧培训模板
- 2025届河北衡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直肠癌课件完整版本
- 医学教材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课件文
- 食材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家禽用马立克疫苗行业运营模式与前景动态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英语小升初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专业目录
- 2024信息技术数字孪生能力成熟度模型
- 202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