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B 期末考试押题_第1页
医学遗传学B 期末考试押题_第2页
医学遗传学B 期末考试押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义突变:碱基置换使基因编码区的某一密码子发生改变,但改变前后的密码子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实质上并不发生突变效应。.错义突变:碱基置换导致改变后的密码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结果使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产生异常的蛋白质。3•无义突变:碱基置换使原来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导致多肽链合成提前终止。4•终止密码子突变:碱基置换使原有的终止密码子变为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导致多肽链继续延长,形成过长的异常多肽链。.移码突变:在基因编码区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碱基对(但不是3的整倍数),使突变位点以后的翻译阅读框发生移位,导致突变位点以后编码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发生改变,直至终止密码子出现,形成异常的多肽链。.遗传平衡定律:在一定条件下,群体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成立条件为:群体很大;群体中的个体随机婚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选择;无大规模的个体迁移。.近婚系数:也称近交系数,是指近亲婚配后子女从婚配双方得到祖先同一等位基因的频率。即有亲缘关系的两个人从共同祖先得到同一基因,婚后可将该基因传给他们的子女,此时子女得到的这一对基因不但纯合,而且在遗传上等同。子女得到这样一对基因的概率称为近婚系数或近交系数。.遗传负荷:是指在一个群体中,由于致死或有害基因的存在使群体适合度降低的现象,主要源于突变负荷与别离负荷,一般用群体中每个个体平均带有的有害基因数量表示。.遗传漂变:理想群体应该很大,但是对于小群体,由于机遇,可以使某些基因在群体中丧失,另一些基因固定,造成基因频率改变,这种基因频率在小群体中的随机波动叫随机遗传漂变,简称遗传漂变。它是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之一。.Carter效应:某一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存在性别差异时,说明不同性别的阈值不同,发病率高的性别其阈值低,一旦患病,其子女的发病风险低,尤其是与其性别相反的后代;相反,发病率低的性别其阈值高,一旦患病,其子女的发病风险高,尤其是与其性别相反的后代。.“二次打击假说”:在遗传性、家族性肿瘤中,第一次“打击”(第一次基因突变)发生在亲代的生殖细胞中,第二次“打击”(第二次基因突变)发生在子代的体细胞中。而在散发性肿瘤中,二次打击(抑癌基因的二次基因突变)均发生在子代的体细胞中。.简述Lyon假说的要点。在哺乳动物中,雌性和雄性个体X染色体的数目不同,这类动物需要以一种方式来解决X染色体剂量的差异。在雌性哺乳动物中,两条X染色体有一条往往是失活的,称为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这一过程由X失活中心控制,是一种反义转录调控模式。Lyon假说的要点如下:①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内仅一条X染色体是有活性的,另一条X染色体在遗传上是失活的,在间期细胞核中螺旋化而呈异固缩状态的X染色质。②失活发生在胚胎早期(人胚第16天),在此以前所有细胞中的X染色体都是具有活性的。③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异固缩的X染色体可以来自父亲也可以来自母亲。但是,一旦某一特定的细胞内的一个X染色体失活,那么由此细胞而增殖的所有子代细胞那么总是保持同样的失活特点,即假设原来是父源的X染色体失活,那么其子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也是父源的。因此,失随机的,但是恒定的。.简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①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男女发病时机均等;②系谱中可看到连续传递现象,即连续几代都有患者;③患者双亲中必有一方为患者,但绝大多数为Am患者同胞中约1/2患病;④患者(Aa)的子女中,约有1/2将患病,即每生育一次都有1/2的风险生出该病患儿;⑤双亲都无病时,子女一般不患病(基因突变除外)。.试述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及形成机制。苯内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苯丙酮酸而得名。致病原因为肝脏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PAH基因定位于12q23.2,当基因发生突变时,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人体摄入的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造成血中的苯丙氨酸浓度高于正常人。典型的临床表现为:①尿液和汗液有特殊的“鼠尿味”:过量的苯丙氨酸使旁路代谢活泼,在苯丙氨酸转氨酶的作用下生成苯丙酮酸,进而产生苯乳酸、苯乙酸。二者均从尿液和汗液中排出,所以患儿尿液及周身有一种异常臭味。②不同程度的白化现象:过量的苯丙氨酸还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以致黑色素生成减少,使患者皮肤、毛发和眼睛色素减少,色泽较浅,全身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白化现象;③质智力低下:Y-氨基丁酸(GABA)和5-羟色胺(5-HT)是脑发育的重要物质。患者体内大量的苯内氨酸及苯丙氨酸异常代谢产物一方面能抑制脑组织的谷氨酸代谢,影响丫-氨基丁酸的生成,从而损害脑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还可影响色氨酸的代谢,造成5-羟色胺的生成量减少,而影响脑功能,最终使患儿智力低下。.试述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种类和形成原因。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根底是染色体发生断裂及断裂后的异常重接。假设染色体断裂后没有重接或没有在原位重接,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染色体结构畸变,这个过程称为染色体重排。根据染色体结构畸变是否造成遗传物质的缺失或重复,将染色体结构畸变分为平衡的染色体结构畸变和不平衡的染色体结构畸变。(1)缺失:染色体某处发生断裂后,产生的无着丝粒片段丧失所形成的一种不平衡的结构畸变。①末端缺失:长臂或短臂发生断裂后,断裂点远端无着丝粒片段丧失。②中间缺失:染色体长臂或短臂内发生两次断裂,中间片段丧失,近、远侧端重接。(2)倒位:一条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两断裂点中间片段旋转180。后发生重接。是一种平衡的结构畸变。①臂内倒位:染色体长臂或短臂内发生两次断裂,中间片段旋转180。后重接。②臂间倒位:染色体长臂和短臂各发生一次断裂,中间片段旋转180。后重接。(3)易位:包括相互易位和罗伯逊易位。①相互易位: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一次断裂,相互交换片段后重接,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是一种平衡的染色体结构畸变。②罗伯逊易位:由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3-15和21-22号染色体)的长臂通过着丝粒融合产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易位,常伴染色体短臂丧失。由于短臂编码rRNA基因,其丧失通常不引起明显的表型效应,故认为是一种平衡的染色体结构畸变。(4)双着丝粒染色体: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一次断裂后,两个具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的两臂断端相连接形成,无着丝粒片段丧失,一般将双着丝粒染色体记为一条染色体。是一种不平衡的染色体结构畸变。(5)插入:一条染色体的臂内发生两次断裂,两断裂点中间片段转移到同一条或另一条染色体的某一断裂处重接。是一种不平衡的结构畸变。(6)环状染色体:一条染色体的长、短臂同时各发生一次断裂后,含有着丝粒片段的长、短臂的断端连接,其余局部丧失。是一种不平衡的染色体结构畸变。(7)等臂染色体:一条衍生染色体的两臂在形态和遗传组成上完全相同,可能源于细胞分裂后期时着丝粒分裂异常,发生错误的横裂,得到的染色体只由长臂或只由短臂组成,它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子细胞中。等臂染色体是同时带有整臂缺失和整臂重复的染色体。.什么是多基因遗传?它有哪些特点?控制某些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遗传根底不是一对基因,而是假设干对基因,每对基因之间没有显性与隐性的区别,而呈共显性。每一对基因对该遗传性状形成的作用都是微小的,称为微效基因,但是假设干对基因的作用可以积累起来,形成一个明显的表型效应,称为加性效应。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的性状或疾病,个体之间只有量的差异,而无质的不同,称为数量性状;单基因遗传的性状或疾病,常表现为有或无的变异,称为质量性状。多基因性状或遗传病的形成除受微效基因影响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特点如下:①两个极端变异的个体杂交后,子代都是中间类型,但也有一定范围的变异,这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②两个中间类型的子1代个体杂交后,子2代大局部仍是中间类型,但是其变异范围比子1代更为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