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切诊------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切诊又分为:脉诊按诊
一
脉诊概念: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不同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目的要求
1、掌握诊脉的部位和方法;2、掌握常见病脉的脉象与临床意义;3、熟悉脉诊的原理,脉象的生理变异;4、熟悉相兼脉概念与主病规律;5、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概念、方法。
切诊(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1、心脏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主血,其充在脉”、“心藏脉、脉舍神。”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
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脉以胃气为本。”肺—(至数、流利度等)脾胃—从容徐和软滑(形、数、流利度等)肝--(形、流利度等)肾--(力度等)
切诊1、三部九候诊法
见于《素问》、最古老诊脉方法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三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用意是何处脉象有变化,便可提示相当部位、经络、脏腑发生病变的可能,而不是用一处或几处脉象来测知全身情况。三部九候诊法具体部位及临床意义
三部九候相应经脉和穴位所属动脉临床意义上部天地人足少阳太阳穴足阳明巨髎穴手少阳耳门穴颞浅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候头角候口齿候耳目中部天地人手太阴太渊、经渠手阳明合谷手少阴神门桡动脉拇主动脉尺动脉候肺候胸候心下部天地人足厥阴五里、太冲足少阴太溪足太阴萁门、足阳明冲阳背动脉胫后动脉跟支股动脉或足背动脉候肝候肾候脾2.人迎寸口诊法即通过诊人迎(颈总动脉)、寸口两部脉象并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诊法,较之遍诊法简单。3.仲景三部诊法诊寸口脉——候脏腑诊趺阳脉——候胃气诊太蹊脉——候肾气多运用于寸口无脉或危重病人4.寸口诊法【含义】寸口——手腕部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桡动脉),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诊法——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独取寸口脉诊全身疾病之理
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故在寸口可以观察胃气的强弱。脏腑气血皆通过百脉朝会于肺,所以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能反映于寸口脉象。寸口部位表浅,易于感知。3、寸口分候脏腑
寸——心寸——肺左手关——肝右手关——脾尺——肾(阴)尺——肾(阳)(二)体位病人的体位是正坐或仰卧腕关节下垫一松软的脉枕平臂无论正坐或仰卧位,前臂应自然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三)指法选指布指运指(三)指法交叉取脉:即医生以左手诊病人右手的脉,右手诊左手的脉。
指目触脉:三指微曲弓形,使指端齐平,与体表呈45度。(三)指法
中指定关:即先用中指在高骨内侧下方定关位,再以食指在关前定寸位,以无名指在关后定尺位。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
疏密适当,高大者宜疏,矮小者宜密,
一指(拇指或食指)定关法,小儿用拇指定关法。1、举:轻取2、按:重取3、寻:中取循法、推法、总按、单按。重手取之曰“按”(即用较重的力触按至筋骨),称为“按法”,又称“沉取”、“重取”。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即用不轻不重的触按至肌肉),称为“寻法”,又称“中取”。
调节适当指力、左右推寻,细细体察总按切诊23
“单按”——
一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次、形、势等变化特征。错误的诊脉手法切诊(四)调息(平息)
即调息切脉,以息计数,一呼一吸,名为一息,正常情况下,一息脉跳四次
(正常人呼吸是每分钟16~18次,每次呼吸脉动4次,间或5次,正常人的脉搏次数为每分钟72~80次)。须调匀呼吸,全神贯注。(五)候五十动
其本意是指每次切脉的时间,不应少于脉来五十至,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实际不得少于一分钟,必要时可延长。两手以3分钟为宜。
第二节正常脉象
平、常脉——正常人的脉象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一、平脉形态特征
三部有脉,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相当于70-80次/分),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不同,而有相应正常变化
平脉特点
脉的特点是有胃、神、根。有胃气: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有神:柔和有力,脉律整齐。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胃、神、根是从不同侧面强调了正常脉象所必备的条件,三者相互补充而不能截然分开,其临床意义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标志之一。平脉反映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健旺,阴阳平衡,精神安和的生理状态,是健康的象征。(一)个体因素影响1.性别:性别不同,体质有差异,脉象亦不同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而略快,妇女婚后妊娠,脉常见滑数而冲和。2.年龄: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120次/分五、六岁幼儿90-110次/分年龄渐长则脉象渐和缓。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脉搏--较弱:儿童脉象--较软老人脉--弦硬3.体质: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肌肉薄——脉常浮肥胖的人,皮下脂肪厚——脉常沉运动员——脉多缓而有力六脉沉细等同+无病象——六阴脉六脉洪大等同+无病象——六阳脉4.脉位变异斜飞脉——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反关脉——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二)外部因素影响1.情志:如喜则伤心——脉缓怒则伤肝——脉急惊则气乱——脉动2.劳逸:剧烈运动和远行——脉多急疾,入睡——脉多迟缓,脑力劳动之人,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3.饮食:饭后,酒后——脉多数而有力饥饿——脉象稍缓而无力4.季节:平脉相应四时气候春弦,夏洪,秋浮,冬沉5.昼夜:昼——浮而有力;夜——沉而无力6.地理环境:第三节病理脉象
《内经》:脉象21种最早脉学专书《脉经》:24种脉象宋.崔嘉彦《脉诀》:增补革、牢二脉,《濒湖脉学》:27种,李士材《诊家正眼》:增加疾脉,故近代多从28种脉论述。《景岳全书》16种最少。(一)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象特点:搏动在皮下较浅的部位,即皮下浅层。形容“浮如水漂木”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夹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浮如木在水中浮
临床意义:主表证是机体祛邪向外的表现;或虚阳外越。脉理: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久病内伤,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则浮而无力。邪盛而正气不虚时——浮而有力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浮而无力外感风寒,寒主收引,血脉拘急——浮紧外感风热,热则血流薄疾——浮数
相类脉散脉芤脉革脉1.散脉
脉象特征:浮大散漫无根,中取似无,沉取不应,节律不齐,脉力不均。故曰“散似杨花无定踪”。浮而无根之脉——“散似杨花无定踪”
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
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不必医散脉无拘散漫然临床意义: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尤其是心、肾之气将绝的危重病证。脉理:气血虚衰→精气欲竭→阴不敛阳→阳气离散→脉气不能内敛→涣散不收→无力鼓动于脉
→浮大无根+至数不匀。2.芤脉
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脉象特点:浮大而软,按之上下或两旁实而中间空。芤脉位偏浮、形大、脉势+中空。芤形浮大轻如葱,边实须知内已空
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阴络下流红中空旁实乃为芤,浮大而迟虚脉呼
芤更带弦名曰革,芤为失血革血虚
临床意义:主失血,伤阴(急症)。---在血崩、大咯血、外伤性大出血或严重吐泻时均可出现。脉理: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或津液大伤,血液不得充养,无以充脉;阴血不能维系阳气,阳气浮散所致。--急3.革脉
脉象特征: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脉象特点:
浮取感觉脉管搏动的范围较大且较硬,有搏指感,
重按则乏力,豁然而空。如按鼓皮外急中空。临床意义: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病证。脉理:精血耗伤→脉管不充→正气不固→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浮大搏指+外急中空+如按鼓皮→有刚无柔。无胃气的真脏脉,多属危候。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虚或梦遗
革脉、芤脉共同点——按之豁然中空感革脉——浮弦而硬,如按鼓皮芤脉——浮虚而软,如按葱管(二)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脉象特点: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近筋骨处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沉帮筋骨自调匀
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不明显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明显跳动
临床意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亦可见于正常脉(六阴脉)。
1.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气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气于外→脉沉而有力,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2.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脉沉而无力,各脏腑的虚证脉理相类脉伏脉牢脉1.伏脉
脉象特征: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暂伏而不显脉位较沉脉更深,脉隐伏于筋下,附于骨上,轻取、中取、重取均不见,诊查时需指力直接按至骨上,然后推动筋肉,才能触到脉象搏动,甚则伏而不见。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才动隐然深
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
临床意义:伏脉主邪闭,厥证和痛极。脉理:伏+有力——气闭、热闭、寒闭、痛闭、痰闭→实邪内伏→气血阻滞→脉气不得宣通,→脉管潜伏不显+必伏而有力→多见于暴病。伏+无力——气血虚损,阳气欲绝,→不能鼓脉于体表所致危重病证的伏脉与无脉症区别两手脉潜伏+太溪、趺阳脉不见——险证血管病变造成的无脉症往往发生在肢体的某一局部,出现相应肢体无脉,但其他部位脉象正常。
2.牢脉
脉象特征: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弦长实大脉牢坚,牢位常居沉伏间
革脉芤弦自浮起,革虚牢实要详看
牢—深居于内,坚固牢实。脉象特点——脉位沉长,脉势实大而弦。轻取中取均不应,沉取始得,+搏动有力,势大形长,→沉、弦、大、实、长五种脉象的复合脉。临床意义:阴寒内盛,疝气癥瘕之实证。
脉理:因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所致。(三)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脉象特点——脉管搏动频率小于正常脉率
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脉来三至号为迟
临床意义:主寒证
邪热结聚的里实证脉理:寒凝气滞或阳气亏虚→心动迟缓→气血凝滞→脉流不畅→脉来迟慢然而热结,而气机不通,脉亦见迟。阴寒内盛+正气不衰=实寒证——迟+有力心阳不振→无力鼓动气血=虚寒证——迟+无力
有力——寒积无力——虚寒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阳明腑实证:邪热亢盛+糟粕相搏→结为燥屎→阻塞肠道→
腑气不通→气血运行受阻→经隧阻滞→
脉道不利→迟+有力。所以临证当脉症合参。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症痂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
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1.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之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缓和。2.正常人入睡后,脉率亦可见迟脉。生理性迟脉:相类脉缓脉18.缓脉
脉象特征:1.正常人:平缓脉,脉来和缓,一息四至(60~70次/分),应指均匀,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现;2.病脉:脉来倦怠无力,驰纵不鼓。脉象特点:脉搏的跳动不疾不徐,从容和缓,稍慢于正常脉而快于迟脉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贴轻风
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临床意义:主湿病,脾胃虚弱。亦见正常人。
脉理:有病之人脉转和缓,是正气恢复之征。生理性缓脉见脉来从容不迫,应指均匀,和缓有神,是神气充沛的正常脉象。
(四)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脉象特点:脉率较正常为快,脉搏在90~130次/分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数比平人多一至
临床意义——多见于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亦可见于里虚证。脉理分析——邪热亢盛,或阴虚内热,均可使血流加速而见数脉。相类脉疾脉1.疾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140~160次/分)。脉象特点:其脉率比数脉更快。临床意义: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脉理:疾而按之坚——阳亢无制,真阴垂危之候临床上高热,脉疾有力——热盛阳极之证。伤寒、温病在热极
疾+虚弱无力——元阳将脱之征。
(五)虚脉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松软。是无力脉象的总称。脉象特点:
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
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脉搏搏动力量软弱三部九候均无力脉管的紧张度减弱脉管内充盈度不足状态临床意义: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脉理:
气不足以运其血→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脉道空虚(六)实脉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均有力,其势来去皆盛,有力脉的总称。脉象特点:脉搏搏动力量强,三部九候均有力量,脉管宽大。
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
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
实脉浮沉有力强,紧如弹索转无常
须知牢脉帮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
临床意义:实脉主实证。或见常人。
脉理:邪气亢盛+正气不虚→正邪相搏→气血壅盛→脉道坚满,脉管内充盈度较高→脉管呈紧张度状态→应指有力。久病见实脉——孤阳外脱,预后不良正常人见实脉+和缓之象——六阳脉两手六脉同等洪大+无病者——六阳脉两手六脉同等沉细+无病者——六阴脉(七)洪脉脉象特征: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主要表现脉搏显现的形态、部位和气势。
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
脉管内血流量增加+充实有力,
来势具有浮、大、强的特点。
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
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
来盛:脉来如波涛高大陡峻,汹涌盛满,充实有力。去衰:脉去如落下之波涛,较来时势缓力弱,其脉势较正常脉为甚。临床意义:主阳明气分热盛。
脉理:外感热病中期,即阳明气分热盛证。邪热炽盛充斥内外+正气不衰奋起抗邪→邪正相争剧烈→气盛血涌→脉管扩张→脉大+充实有力。相类脉大脉长脉1.大脉
脉象特征:脉体宽大,但无脉来汹涌之势。大脉的出现——提示病情加重。《内经》“大则病进”脉大+数实——邪实;脉大+无力——正虚。大脉——见于健康人,寸口三部皆大——体魄健壮之征象。2.长脉
脉象特征:首尾端直,超过本位。脉象特点:脉搏的搏动范围显示较长,超过寸关尺三部。
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
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尺度自能量
临床意义:阳证、热证、实证,或见常人。脉理:阳亢、热盛、痰火内蕴+正气不衰→使气血壅盛→脉搏搏动长→超过尺寸→
生理性:正常人——脉长+和缓气血旺盛+精气盛满→脉气充盈有余→搏击之之势过于本位。“长则气治”“长则气治”——气血充实,气机条畅如循长竿(八)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脉象特点:脉道狭小,指下寻之往来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落明显。
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
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又主湿病。脉理:脉体细小软弱无力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虚→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湿邪粘滞阻遏脉道→气血运行不利→细脉结合舌象来判断细脉的主证12相类脉濡脉弱脉微脉短脉1.濡脉
脉象特征:浮细无力+软。脉象特点:位浮、形细、势软。脉管搏动部位在浅层,形细而软,如絮浮水,轻取即得,重按不显。孺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绵力不禁
病后产中犹有药,平人若见是无根
浮而柔细知为濡,沉细而柔作弱持
微则浮微如欲绝,细来沉细近于微
临床意义——多见于虚证或湿困。脉理分析——精血不充则细弱无力,阴虚,阳气不潜则脉浮但软;湿遏阳气,亦可见濡脉。2.弱脉
脉象特征:沉细无力+软。脉象特点:位沉、形细、势软。
由于脉管细小不充盈,其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处,指下感到细+无力。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临床意义:主气血不足,阳虚气弱。脉理:血虚→脉道不充→脉细阳气虚→脉搏乏力→脉位深沉+软弱无力病后正虚——脉弱为顺新病邪实——脉弱为逆3.微脉
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脉象特点:脉形极细小+脉势极软弱,→轻取不见,重按起落不明显→似有似无。
微脉轻微瞥瞥乎,按之欲绝有如无
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粗临床意义:主气血大虚,阳气衰微。脉理:营血大虚→脉管失充→脉细阳衰气微→无力鼓动→微脉临床上以心肾阳气衰微较多见。久病脉微——正气将绝新病脉微——阳气暴脱4.短脉
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常只显于关部,而在寸尺两部不显。脉象特点:脉搏搏动范围短小,脉体不如平脉之长,多在关部及寸部应指较明显,而尺部常不能触及。
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
短涩而浮秋喜见,三春为贼有邪干
《医碥·四诊》云:歉于三指之中为短。意义:短脉主气病。短而有力为气郁,短而无力为气损脉理:气郁血瘀、痰滞食积,阻遏脉道,脉气不畅而脉短;气虚不足,无力鼓动脉行,故脉短而有力。(九)滑脉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
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
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脉理:实邪壅盛于内,气实血涌→脉来往甚为流利,应指圆滑。生理性滑脉:妇女妊娠——气血充盛而调和正常人常见青壮年——脉滑+冲和营卫充实之象相类脉动脉1.动脉
脉象特征:脉形如豆,厥厥动摇,
滑数有力。关部尤为明显,且动摇不定。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
其原本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
临床意义:动脉主痛,惊恐。脉理:惊则气乱、痛则气结→阴阳不和→气血阻滞阴阳相搏→气血运行逆乱→脉行躁动不安→脉道随气血冲动→滑数有力+脉体较短。(十)涩脉
脉象特征:脉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匀。
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
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
参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
微似秒芒微软甚,浮沉不别有无间
脉象特征——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匀(理解:形细,流畅度低,脉形、脉律、脉力不匀)。临床意义——多见于气滞、血瘀、痰食内停和精伤、血少。脉理分析——精血衰少,脉失濡润,故脉气往来不利,见脉涩无力;气滞血瘀,痰食胶固,脉道不畅,血行受阻,见涩而无力。涩脉(十一)弦脉
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较硬脉形端直而似长、脉势较强、脉道较硬“从中直过”、“挺然于指下”
——
切脉时挺然指下、直起直落弦硬程度随病情轻重而不同:轻则——按琴弦重则——按弓弦甚者——如循刀刃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理解:脉体紧张度增高,端直而长,无弹性,直起直落)。临床意义——多见于肝胆病(弦)、疼痛(弦紧)、痰饮(弦滑)等,或为胃气衰败者(坚搏)。亦见于老年健康者(弦硬)。脉理分析——寒热、痰饮、情志、疼痛皆可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脉气束而不伸,故脉来强硬弦劲。弦脉补充:临床上用“弦脉”来描述脉象的两种概念。1、指标准的弦脉:如琴弦状,主气滞等。2、指脉管粗硬:多用于描述老年人的脉管硬化,高血压病时出现的一种现象。属于生理性退化的一种征象。但这种弦象不能解释为气滞,它是因为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所致的肝阳上亢征象。
朱丹溪:“脉无水而不软也”。
相类脉紧脉1.紧脉
脉象特征: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其脉势紧张有力,坚搏抗指,脉管的紧张度、力度均比弦脉更加绷急有力,且有旋转绞动或左右弹指的感觉,但脉体较弦脉柔软。
临床意义——多见于实寒证、疼痛和食积。脉理分析——寒主收引,痛则不通,食积于中,皆可致气机失和,脉道受阻而致脉道绷急弹指。
举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
总是寒邪来作寇,内为腹痛外身疼
《诊家正眼》云:“紧脉有力,左右弹人,如绞转索,如切紧绳。”(十二)结脉
脉象特征: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脉经》:“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诊家正眼》称结脉是:“迟滞中时见一止。”特点:脉来迟缓,脉律不齐,有不规律歇止。临床意义——多见于阴寒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脉理分析——气血痰食,滞而不散,或寒邪过盛,心阳受阻,均可致脉气不通,故见迟缓中止。相类脉代脉促脉1.代脉
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动而中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看
病者得之犹可疗,平人却与寿相关
数而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
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途
特点:脉律不齐,表现为有规律的歇止,歇止时间较长,脉势较软弱。临床意义——见于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等病证。脉理分析——脏气衰微,或突然惊恐,或跌仆损伤,气滞血瘀,均可致脉气不续,而致脉有歇止。2.促脉
脉象特征: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
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
特点:脉率较快且有不规则的歇止。临床意义——多见于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亦见于脏器衰竭。脉理分析——阳邪亢盛,热迫血行故脉急数,热灼阴津则津血衰少,心气受损,致急行之血气不相接续,或气滞、血瘀、痰饮、食积阻滞,脉气接续不及亦可产生间歇。两者均为邪气内扰,脏气失常所致,故其脉来促而有力。如因脏气衰败,阴掖亏耗,真元衰惫,致气血运行不相顺接而见脉促者,其脉必促而无力,多是虚脱之象。(四)脉象鉴别1.比类法(参考相类脉比较)见以下脉类比较
一、相类脉比较
1、脉位类:浮--浮、芤、革、散、濡、洪、虚;
沉--沉、伏、牢、弱。
2、脉率类:
迟--迟、缓、涩、结;数--数、疾、促、动。切诊附:相类脉比较
脉位浅显,轻按即得为浮脉;浮大中空,有边无中为芤脉;浮大无力为虚脉;浮而细软为濡脉;浮大有力为洪脉;浮而弦中空为革脉;浮而散乱,按之无力为散脉。附:相类脉比较脉位深沉,重按始得为沉脉;沉而紧贴于骨为伏脉;沉而弦长实大为牢脉;沉而软小为弱脉。附:相类脉比较
数脉、促脉、疾脉、动脉四者的共同点是:脉率均有快于正常脉象的感觉。不同的是:数脉一息五至以上;疾脉一息七至以上;促脉数而时止;动脉滑数而短。附:相类脉比较迟脉、缓脉、涩脉、结脉四者脉率均小于一息五至。但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一息四至(稍快于迟);涩脉脉势艰难,往来不利;结脉脉缓而有中止。2、相似脉鉴别与比较一、相类脉比较
3、虚脉类:--虚、细、微、代、短脉;
4、实脉类:--实、滑、弦、紧、长;
切诊附:相类脉比较虚脉、细脉、微脉、代脉、短脉五者,均以应指无力为特点。但虚脉搏之无力按之空豁;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贵在言其形;微脉极软极细,贵在言其力;代脉歇止而有规则,其律、形、力均不一致。
附:相类脉比较实脉、滑脉、弦脉、紧脉、长脉五者,均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的共同特点。实脉三部举按长大有力;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弦脉端直以长,应指紧张;紧脉绷急有力,左右弹指;长脉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四)脉象鉴别1.比类法(参考相类脉比较)2.对举法对举法就是把两种相反的脉象对比而加以鉴别的方法。(1)浮脉与沉脉:是脉位浅深相反的两种脉象。(2)迟脉和数脉:是脉率慢快相反的两种脉象。(3)虚脉与实脉:是脉搏气势相反的两种脉象。(4)滑脉与涩脉:是脉搏流利度相反的两种脉象。(5)洪脉与细脉:是脉体大小和气势强弱相反的两种脉象。(6)长脉与短脉:是脉位长短相反的两种脉象。(7)弦脉与紧脉:是因脉管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机械机械工程设计与模拟化仿真考核试卷
- 煤制液体燃料的生产设备选型与优化考核试卷
- 皮革保养店客户投诉处理与风险防范考核试卷
- 泡沫塑料的耐磨擦性能考核试卷
- 畜牧机械牧场养殖场养殖设备维护保养实操考核试卷
- 健身器材行业标准化建设考核试卷
- 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中药行业2025年3月月报:内需韧性凸显看好品牌OTC
- 2025标准个人借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云南省景东县二中2025届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试题模拟试卷(一)
-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第六讲课件
- 筏板基础计算书
- 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练专题06 函数与导数常见经典压轴小题归类(26大核心考点)(讲义)(解析版)
- 高速公路改到封闭施工方案
- 防尘天幕施工方案
- 胸椎骨折的护理课件
- 机械CAD、CAM-形考任务一-国开-参考资料
- 公路工程道路保通施工安全专项方案(3篇)
- 省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通知书
- 第9课《美丽的颜色》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人工智能训练师(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题库-上(单选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