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摩托车线束的设计及在整车上的布置_第1页
浅谈摩托车线束的设计及在整车上的布置_第2页
浅谈摩托车线束的设计及在整车上的布置_第3页
浅谈摩托车线束的设计及在整车上的布置_第4页
浅谈摩托车线束的设计及在整车上的布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摩托车线束的设计及在整车上的布置发电机,控制器,用电器。1。发电机点火线圈——CID点火器——高压包——火花塞2。发电机发电线圈——调压式整流器——电瓶和全车用电器。3。闪光器——转向开关——转向灯

4。电瓶——启动继电器——启动马达

摩托车线束是摩托车上的网络神经,线束设计的是否合理,质量足否可靠,直接关系到车辆和人身的安全,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目前,摩托车产业发展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摩托车主机厂都在努力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所以,只有掌握详细的线束参数,使线束设计更系统化、标准化,减少设计的随意性,才能使线束寿命与整车一致,减少质量过剩,从而达到降低整车成本的目的。

摩托车线束是摩托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摩托车电路。目前,不管是高档的、经济型或普通型摩托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导线、插件和外部包裹保护物组成。下面笔者按摩托车线束设计的先后顺序进行介绍。

1整车电路设计

1.1电路分配设计

摩托车电路一般分为点火电起动回路,如图1所示;照明回路,如图2所示;信号回路,如图3所示;具有电喷系统的摩托车还有燃油喷射控制回路。

1.2熔断器的选择

熔断器分快熔式和慢熔式,快熔式熔断器的主要部件是细锡线,其中片式或管式熔断器结构简单、可靠性和耐振性好、易检测,所以被广泛采用;慢熔式熔断器实际上是锡合金片,这种结构的熔断器一般串接到感性负载的电路中,如电机电路中采用快熔电阻型负载与电感型负载,要尽量避开使用同一个熔断器。

摩托车电路中一般采用快熔式熔断器。一般情况,根据电器件的最大连续工作电流来计算,并确定熔断器容量,按经验公式:

C=I÷80%(或70%)

式中:C----熔断器额定容量,A

I----电路最大工作电流,A

1.3继电器的选取设计

继电器分为电流式和电压式2种,一般根据用电器的功率和开关的承载能力来决定是否选用继电器。在摩托车上常用的继电器设备一般有前照灯、油泵、转向灯(闪光器)等,额定电压一般为12V,选用继电器时要参考的技术要求有:可靠性好,性能稳定,质量轻,体积小,寿命长,对周围元器件影响小,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及成本低。

1.4搭铁分配设计原则

电喷摩托车,发动机ECU对整车性能影响大,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干扰,所以搭铁点一定要单设。其他电器件可根据具体布置情况相互组合共用搭铁点,原则是就近搭铁,避免搭铁线过长,造成不必要的电压降。蓄电池负极线、发动机搭铁线等,因导线截面较大,一定要控制好线长和走向,减小电压降;为增加安全性,发动机、车身一般要单独连到蓄电池负极搭铁。

搭铁方式:一是通过孔式接头搭铁,此法一定要在接头的尾部烤上热缩管绝缘;二是通过内部短接的护套直接搭铁。

2线束三维布局走向设计

根据电器件的类型和在摩托车上的位置,在数字化样机上模拟仿真不同区域的线束走向、直径,考虑线束过孔的密封和保护,模拟线束的固定孔位和固定方式等,制作出三维线束在整车上的走向,这样,可方便地绘制线束二维图纸,及后期指导布线工艺的编制,指导车间生产。图4为CATIA制作的三维布线图。

3接插件的选取设计

b)端子材质(铜件):接插件用的铜主要是黄铜和青铜(黄铜的硬度比青铜的硬度稍低),其中黄铜占的比例较大;另外,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镀层。

接插件是线束的核心部件,接插件的性能直接决定线束的整体性能,并对全车的电器稳定性、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

3.1接插件的选取设计原则

接插件选取要保证与电器件良好接触,使接触电阻降为最低,提高可靠性,优先选用双弹簧式压紧结构的接插件;根据导线的截面积和通过电流的大小,合理选择接插件;和发动机工作有关的对接插件,一是距地面相对较低,二是温度较高,一般要选择防水耐高温性插件;同一条线束中相邻位置处若用同一种护套,其颜色一定要有区别;对于一些在整车上实在无法遮挡的、外露的插件,应优先选用黑色或深色的护套;为减少线束对接用护套的种类和数量,优先选用混合型件,使装配固定方便;蓄电池接头材料为镀锡铜、镀锌铜或铅锑合金。

3.2接插件原材料(材质)性能分析

a)护套材质(塑料件):常用的材质主要有PA6、PA66、ABS、PBT、pp等,它们的具体性能差异如表1所示。设计插件时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材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塑料中添加阻燃或增强材料,以达到增强或阻燃的目的,如添加玻璃纤维增强等。

4导线的选取设计

4.1导线类型的选择

线束设计时,选用的导线类型要重点考虑线束所处的环境和功能,如发动机周围环境温度高,腐蚀性气体和液体也很多,一定要选用耐高温、耐油、耐振动和耐摩擦的导线;弱信号传感器要用屏蔽导线,如轮速传感器等;转向器周围的导线对耐弯曲性要求较高等。摩托车线束常用的导线通常使用多股绞合铜导线,绝缘皮为PVC绝缘材料;线束用导线要具有耐温、耐油、耐磨、防水、防腐蚀、抗氧化和阻燃等特性。常用的导线种类有日标(AVSS等)、国标(QVR)、德标(FLRY)、美标等儿大系列,AVSS(AVS)导线的特点是薄皮绝缘,柔韧性较好;QVR的特点是绝缘皮厚,比较柔软,延展性好;德标导线绝缘皮更薄,柔韧性好;美标导线绝缘皮一般为热塑性或热固性弹性体,还有经过辐照工艺加工的,需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选取适当类型的导线。

4.2计算选取导线的截面积

根据电器件功率的大小计算流通导线的电流,长时间工作的电气设备可选择实际载流量60%的导线,短时间工作的用电设备可选用实际载流量60%~100%之间的导线。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温度、导线的走向、接插件的数量(即电压降的大小)等,可适当改变导线的截面积。导线截面积的计算,可采用下边的2个经验公式:

I=P/Us·A=I·ρ·L/Ud

I=AX10+8/2

式中:I----电流,A

P----功率,W

Us----系统电压,V

A----导线截面积,m2mm

Ud----允许最大电压降损失,V

ρ----铜电阻率,()"m

L----导线长度,m

允许流通电流与导线截面积关系经验理论值(比按上面公式计算值偏大)如表2所示。

5全车线束密封件(橡胶件)的设计

线束过锐边或过孔时,如线束传过前立管处动机附近、车体上≤90°的拐角处,及车体件相对密集处,常用橡胶件过渡,以起到耐磨、防水和密封等作用,常用材质一般为天然橡胶、氯丁胶、硅橡胶和三元乙丙

等。

天然橡胶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耐曲挠性,较高的撕裂强度和良好的耐寒性,缺点是耐老化性不大好,不耐油和臭氧,易燃胶的特性:耐臭氧、耐热老化、耐油等性能较好,具有难燃性和自熄性,但耐低温性不好。硅橡胶的特性耐热性、耐寒性和耐侯性较好,但不耐油。三元乙丙的特性:耐侯性、耐臭氧、耐热、耐腐蚀性及耐酸碱等均较好,而且拥有高强度和高伸缩率,缺点是粘接性较差,弹性没天然橡胶好,耐油性差。这几种材质相比而言,三元乙丙的综合性能较好,所以现在摩托车线束用橡胶件一般选用三元乙丙材料。

6全车线束包扎设计

6.1线束包扎设计

线束外包扎能起到耐磨、阻燃、防腐蚀、防干扰、降低噪声和美化外观的作用,一般根据工作环境和空间大小制定以下包扎设计方案。发动机线束工作环境恶劣,需全用高阻燃性、防水及机械强度高的波纹管包扎;前立管处主干分支也用阻燃性好的波纹管包扎,部分分支用PVC管包扎;其余部位可用胶带全缠或花缠。

6.2包扎用原材料的性能分析

a)波纹管:波纹管在线束包扎中一般占到60%左右,甚至更多,主要特点是耐磨性较好,高温区耐高温性、阻燃性、耐热性均很好。波纹管的耐温在-40~150℃间,其材质一般有PP和PA2种,PA材质在阻燃、耐磨方面优于PP材质,但PP材质在抗弯曲疲劳性方面强于队材质。

b)PVC管:PVC管的功用和波纹管差不多,其柔软性和抗弯曲变形性较好,PVC管一般为闭口,所以主要用于线束拐弯的分支处,以便使导线圆滑过渡;PVC管的耐热温度不高,一般在80℃以下。

c)胶带:胶带在线束中起捆扎、耐磨、绝缘、阻燃、降噪和作标记等作用,在包扎材料中一般占到30%左右,线束用胶带一般有PVC胶带、气绒布胶带和布基胶带3种。PVC胶带耐磨性、阻燃性较好,耐温在80℃左右,降噪性不好,价格较便宜;绒布胶带和布基胶带材料为PET,绒布胶带的包扎性和降噪性最好,耐温在105℃左右,布基胶带耐磨性最好,耐温最高150℃左右,绒布胶带和布基胶带共有的缺点是阻燃性不好,价格昂贵。

7线束布置基本要求汇总

线束应沿着车身的边、槽、梁等部位走线,以避免线束承受压力;在线束过锐边或过孔时应注意保护;布线时尽量避开或远离热源;确保与运动件之间留有安全距离;车身外部接插件应注意防尘防水;接插件尽量避免垂直布置,以防尘、防水;线束布置应避开燃油管路;线束的布置应便于安装和维修。如接插件应布置在手可以触及的位置,或简单拆卸一些车身件后,可以触及接插件;对于只能用1只手插拔的接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