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自主学习: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种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必要性(意义)?4)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何意义?
自主学习: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种分配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所有制形式人与人的关系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定决定1,我国分配制度制定依据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所有制形式人与人的关系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的经济制度决定决定
分配制度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注重各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重要原因: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客观由我国社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地位:基本原则公有制经济中(集体经济、国有经济,非公经济中的集体成分与国有成分)适用范围:分配尺度:以劳动为尺度(质量与数量的统一)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一般以货币的形式来实现)分配形式:工资、奖金、津贴。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不属按劳分配。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地案例分析:某国企车间因业绩突出获奖金5000元,三位技工都各自在打这笔奖金的主意。最爱偷懒的小李想平时自己干得最少,如果按人头平均分配,自己最划算。常超额完成任务的小张想自己一直没为车间少出力,这次奖金一定少不了我的。
123如果你是这个车间主管,该如何来分配这笔奖金?
高级技工老王资格最老、级别最高,他正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他想最好这次能满足他的需要。案例分析:某国企车间因业绩突出获奖金5000元,最爱偷懒的小按劳分配VS
按需分配按劳分配VS
平均分配
根据社会成员需求,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即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
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献大小、效率高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等等,实行大平均,大锅饭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资资料不是极大丰富,难以做到按需分配。平均主义必然养“懒汉”,导致人人都不努力工作,它会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普遍的贫穷按劳分配VS按需分配按劳分配VS平均--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的资料归集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无法对劳动进行剥削)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在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不可按需分配。)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我国目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差别,劳动是一种谋生手段,不能平均分配),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4)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按劳分配否定了剥削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平等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平等分配强调社会地位的平等,不存在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4)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讲练结合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A.劳动的性质和特点B.生产力发展水平C.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劳分配C.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D.按生产要素分配CB讲练结合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2.在社会主2.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
极性,是因为()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
质量直接联系B.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它消除了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A
2.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A讲练结合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决定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是()A.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B.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况D.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根本任务C4.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这必然要求在分配领域要()A.承认按劳分配B.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劳动力价格分配D.按劳分配B讲练结合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1)主要指按要素参与分配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主要指按要素参与分配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①含义个体经济相适应的的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又是投资者。人教版经济生活新课标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经营后的税后利润、债权人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股票交易收入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租金,转让金。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而取得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取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劳分配;(公有经济内)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经济内)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合法的合法的按劳分配;(公有经济内)按资本要素分配;比较按劳分配、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生产资料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生产资料公有生产资料自己所有生产资料是别人的比较按劳分配、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个体劳(2)健全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的原因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强调自由竞争,高效配置资源)现实意义A.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B.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2)健全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的原因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发展社判断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3.铃木(董事长)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5.小王老家的土地租给一商人,租金一年4000元()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8.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元()资本土地信息劳动
管理资本资本讲练结合按劳分配
巩固练习5.《人民日报》载文说,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求建成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而且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和方式,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同市场经济形成有机统一。下列符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有()大学教师通过购买股票而获利商品经营者靠走私而获利房屋所有者通过房屋出租而获利科技人员依靠科技入股而获利A.③④B.①③④C.④D.①④B巩固练习5.《人民日报》载文说,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求建成开放6.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
或个人提供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一定
的收入,这种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C6.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C6.退休职工老张有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被某民营企业以年薪12万元聘用为该企业的业务主管。老张的12万元收入属于()
A.个人劳动所得
B.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管理要素分配
D.民营企业的福利分配
C6.退休职工老张有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被某民营企业以年薪17.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法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7.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法劳动小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按要素参与分配)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的地位及意义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重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含义为什么直接原因现实意义要素小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单项选择题:1.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A.经营风险收入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B
练习单项选择题:B练习2.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
极性,是因为()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
质量直接联系B.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它消除了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A
2.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A3.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
或个人提供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一定
的收入,这种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C3.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C5.以下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B.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
原则C.按劳分配的对象是社会总产品D.按劳分配的标准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A5.以下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A1.中国人只要看到土地,就会想种点什么。而牛叉的是,这花花草草庄稼蔬菜还就听中国人的话,怎么种怎么活。
2.中国人对蔬菜的热爱,本质上是对土地和家乡的热爱。本诗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采摘野菜的同时,又保卫祖国、眷恋家乡的士兵。
3.本题运用说明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不能。极大的一词表程度,说明绘画的题材范围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删去之后其程度就会减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4.开篇写湘君眺望洞庭,盼望湘夫人飘然而降,却始终不见,因而心中充满愁思。续写沅湘秋景,秋风扬波拂叶,画面壮阔而凄清。5.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心理,尤其动人。凄清、冷落的景色,衬托出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并为全诗定下了哀怨不已的感情基调。6.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7.文学本身就是将自己生命的感动凝固成文字,去唤醒那沉睡的情感,饥渴的灵魂,也许已是跨越千年,但那人间的真情却亘古不变,故事仿佛就在昨日一般亲切,光芒没有丝毫的暗淡减损。8.只要我们用心去聆听,用情去触摸,你终会感受到生命的鲜活,人性的光辉,智慧的温暖。9.能准确、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会丰富的内涵,体会诗作蕴涵的思想感情。1.中国人只要看到土地,就会想种点什么。而牛叉的是,这花花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自主学习: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种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必要性(意义)?4)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何意义?
自主学习: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种分配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所有制形式人与人的关系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定决定1,我国分配制度制定依据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所有制形式人与人的关系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的经济制度决定决定
分配制度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注重各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重要原因: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客观由我国社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地位:基本原则公有制经济中(集体经济、国有经济,非公经济中的集体成分与国有成分)适用范围:分配尺度:以劳动为尺度(质量与数量的统一)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一般以货币的形式来实现)分配形式:工资、奖金、津贴。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不属按劳分配。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地案例分析:某国企车间因业绩突出获奖金5000元,三位技工都各自在打这笔奖金的主意。最爱偷懒的小李想平时自己干得最少,如果按人头平均分配,自己最划算。常超额完成任务的小张想自己一直没为车间少出力,这次奖金一定少不了我的。
123如果你是这个车间主管,该如何来分配这笔奖金?
高级技工老王资格最老、级别最高,他正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他想最好这次能满足他的需要。案例分析:某国企车间因业绩突出获奖金5000元,最爱偷懒的小按劳分配VS
按需分配按劳分配VS
平均分配
根据社会成员需求,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即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
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献大小、效率高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等等,实行大平均,大锅饭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资资料不是极大丰富,难以做到按需分配。平均主义必然养“懒汉”,导致人人都不努力工作,它会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普遍的贫穷按劳分配VS按需分配按劳分配VS平均--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的资料归集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无法对劳动进行剥削)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在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不可按需分配。)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我国目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差别,劳动是一种谋生手段,不能平均分配),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4)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按劳分配否定了剥削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平等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平等分配强调社会地位的平等,不存在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4)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讲练结合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A.劳动的性质和特点B.生产力发展水平C.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劳分配C.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D.按生产要素分配CB讲练结合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2.在社会主2.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
极性,是因为()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
质量直接联系B.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它消除了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A
2.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A讲练结合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决定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是()A.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B.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况D.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根本任务C4.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这必然要求在分配领域要()A.承认按劳分配B.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劳动力价格分配D.按劳分配B讲练结合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1)主要指按要素参与分配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主要指按要素参与分配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①含义个体经济相适应的的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又是投资者。人教版经济生活新课标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经营后的税后利润、债权人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股票交易收入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租金,转让金。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而取得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取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劳分配;(公有经济内)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经济内)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合法的合法的按劳分配;(公有经济内)按资本要素分配;比较按劳分配、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生产资料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生产资料公有生产资料自己所有生产资料是别人的比较按劳分配、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个体劳(2)健全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的原因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强调自由竞争,高效配置资源)现实意义A.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B.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2)健全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的原因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发展社判断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3.铃木(董事长)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5.小王老家的土地租给一商人,租金一年4000元()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8.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元()资本土地信息劳动
管理资本资本讲练结合按劳分配
巩固练习5.《人民日报》载文说,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求建成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而且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和方式,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同市场经济形成有机统一。下列符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有()大学教师通过购买股票而获利商品经营者靠走私而获利房屋所有者通过房屋出租而获利科技人员依靠科技入股而获利A.③④B.①③④C.④D.①④B巩固练习5.《人民日报》载文说,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求建成开放6.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
或个人提供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一定
的收入,这种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C6.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C6.退休职工老张有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被某民营企业以年薪12万元聘用为该企业的业务主管。老张的12万元收入属于()
A.个人劳动所得
B.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管理要素分配
D.民营企业的福利分配
C6.退休职工老张有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被某民营企业以年薪17.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法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7.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法劳动小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按要素参与分配)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的地位及意义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重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锁式砝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信息资源管理考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属四眼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车载式液压升降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组胚五年制实验课件男性生殖系统学习资料
- 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能力的创新路径与实施策略
- 强化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稳定的策略与实施路径
- 供热管网及设施升级改造方案解析
- 2025年木制图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车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参考
- 初中英语被动语态的教案教学设计
- Web应用漏洞挖掘与修复-全面剖析
- 杭州市市属事业单位统一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山西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中国肝病诊疗管理规范
-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PC钢棒分析报告
- 第十八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知识科普竞赛题库(附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