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最后定稿)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最后定稿)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最后定稿)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最后定稿)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最后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5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单位暨南大学所属学校暨南大学(国务院侨办主管)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港澳台侨留学生双语课程)课程层次(本/专)本科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文化素质教育类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负责人 蒋述卓申报日期 2006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六年三月填写要求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名蒋述卓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1.19.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位博士职务校党委书记传在院系暨大党委办公室E-mailjsz@通信地址(邮编)广州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党委办公室(邮编510632)研究方向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等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领导和指导港澳台侨留本科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公共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建设和教改(按照暨南大学的相关政策规定,历届校党委书记亲自抓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内的“两课”课程建设)。承担的课程包括:1、校教务处开设的石牌六校本科公共选修基础理论课程;2、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扩展课程:《中国山水与中国文化》、《佛教与中国文化》、《转型期中国文化的趋向与新世纪文化展望》等专题讲座;3、给EMBA学生主讲《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等专题讲座;4、给研究生主讲《当代文化个案研究》课程。

教学研究课题:1、主持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计划项目”《大学潜在课程与人才成长问题的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为C235,年限2001-2004年,经费0.8万元。2、主持国家教委专项任务项目:《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人格培养》年限1997-2000年,经费1.5万元。3、作为第二主持人参加国务院侨办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跨文化教学方法研究》,年限2006-2008年,经费1.0万元。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深化改革》,载《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5期。2、《华侨高校境外与海外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载《高教探索》2003年第2期。3、《论大学潜在课程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合作)载《东南大学学报》2004第1期。4、《文化自觉与人才成长》,载《暨南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5、《“两课”改革问题探索》,载《广州教育学院、广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获得的教学表彰和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1999年荣获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优秀奖。(证书)1999年9月荣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广东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称号”。(证书)1999年荣获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等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证书)5、1995年荣获暨南大学1995年度“十佳授课教师”称号。(证书)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主持的学术研究项目:1、主持200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文化诗学:文学批评的跨文化视野与现代化进程》,项目批准号:01BZW007,经费5.2万元,2003年完成。2、主持广东省“十五”社科规划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东文化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经费2万元,2004年12月完成。3、主持广东省高教厅“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项目《文化诗学:文学批评的东方视野》,经费42000元,2002年12月30日完成。4、主持广东省科委研究项目《广州市天河区文化产业规划及对策》,经费5.0万元,2004年完成。发表的学术论文有:1、《文学与文化关系漫议》,《中外文化与文论》第7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2、《21世纪文艺学发展与中国现代人格建设》,文载《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与李自红合作,第1作者);又载《光明日报》2001年1月10日。3、《新人文精神与21世纪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文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4、《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思想方法》,文载《新千年文谭》,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5、《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研究的进程与前景》,文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获得的学术表彰和奖励:1、论文《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独立获奖,颁奖时间2005年5月。

(证书)2、论文《试论原始宗教的产生》,获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颁发的“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独立获奖,颁奖时间2001年7月。(证书)3、论文《城市文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拓展》,获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2001年广东省文艺评论文章评奖”二等奖于,独立获奖,颁奖时间2001年10月。(证书)4、专著《中国山水文化》(合著),获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著作成果二等奖,获奖排序二,颁奖时间1998年2月。(证书)5、论文《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化论的融合》,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颁发的“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独立获奖,颁奖时间1999年9月。(证书)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主讲教师情况⑴2⑴-1基本信息姓名龚红月性别女出生年月1956.11.9.最终学历研究生(同等学力)职称教授电话(020)85620630、88339003学位学士职务传真所在院系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E-mailpywghy@通信地址

(邮编)广州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社科部(510632)研究方向中国文化行为研究2⑴-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本科公共课252259(港澳台侨学生)中国哲学史本科基础课2150中国文化哲学本科基础课2150管理心理学基础本科基础课25912组织行为学本科基础课2396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名称学生类别形式学生总人数中国文化哲学本科课程设计组织行为学本科指导毕业论文11人组织行为学研究生指导毕业论文2人主持及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来源完成时间经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跨文化教学方法研究(主持人)国务院侨办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08年1.0万元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主持人)暨南大学CAI项目2004年0.3万元中国传统文化精品课程(第二主持)参加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5年2.0万元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资源库(第二主持)参加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6年4.0万教学研究论文或专著:1、《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及其行为调整》(论文,独立完成),文载《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进展(论文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龚红月任第二副总编(总编:龚建华,第一副总编王培林):《教学方法全书》,香港中华百科出版公司2004年版,国际书号:ISBN988-97771-3-4。

3、《未来人材的素质结构与大学的知识素质教育》(论文,独立完成),文载暨南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编《面向新世纪的暨南创新教育(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龚红月、李付安、陈列、李群芳:《我校对侨生和港澳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及实践》,文载《暨南学报》1996年第3期(增刊)。获得的教学表彰和奖励:1、2001年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广东省政府奖);(证书)2、1997年获暨南大学“先进工作者奖”。(证书)2⑴-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研究课题:1、主持暨南大学科研项目《中国文化行为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完成时间2006年,经费2.0万元。发表的学术论文:1、著作《中国传统文化新论》,龚红月任主编、主要撰稿人,香港中华百科出版社2005年版。2、论文《从文化行为看中美文化关系》,载《当代亚太》(核心期刊),2001年第6期。3、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序”和“变”》,载《学术研究》(核心期刊),2002年第8期。4、论文《民营企业员工标准化行为建立的途径》,龚红月为第一作者,载《企业活力》(核心期刊)2005年第4期。5、论文《中国女性文化行为的定位》,载《中国妇运》2003年第5期。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⑵2⑵-1基本信息姓名余惠芬性别女出生年月1954.10.27最终学历本科职称副教授电话(020)85226565学位学士职务国际交流

合作处处长传真(020)85226565所在院系国际交流合作处E-mailhfygj@通信地址(邮编)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邮编:510632)研究方向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2⑵-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全英授课)本科/研究生选修课3266(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全英授课)本科公共课24约400(侨生留学生)商务英语EMBA生公共课2260英语精读研究生公共课4280综合英语本科公共课85约200教学研究课题:1.作为核心组成员参加国务院侨办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跨文化教学方法研究》,年限2006-2008年,经费1.0万元。2、作为核心组成员参加“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完成时间2005年。(暨大纪宗安副校长主持)3、主持暨南大学教改项目:《加强型基础英语教学初探--适应全英专业课教学的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完成时间2003年。4、主持暨南大学教改项目:《非英语专业全英语教学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完成时间2006年。5、主持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全英语授课),完成时间2004年。6、作为第二作者参加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加强型基础英语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完成时间2004年。教学研究论文:

1、论文:《适应非英语专业全英语教学的大学英语教改实践及意义》,文载《高教探索》2005年第2期,第一作者。2、论文:《为适应全英教学的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文载《暨南高教研究》2003年第1期,第一作者。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主持的《加强型基础英语教学初探--适应全英专业课教学的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获“暨南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一等奖”(暨南大学教改项目,2002-2003年)。(证书)2⑵-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研究课题:

主持暨南大学2003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华南地区高校全英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

《对比——在英语课堂教授文化的有效方法》,文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⑶2⑶-1基本信息姓名程京武性别女出生年月1963.11.12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话88235691学位硕士职务社会科学部副主任传真(020)85220210所在院系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E-mailtchjw@通信地址(邮编)广州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研究方向多元文化研究2⑶-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本科公共课251500(港澳台侨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生公共课24900主持的教学课题:1、作为核心组成员参加国务院侨办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跨文化教学方法研究》,年限2006-2008年,经费1.0万元。2、主持暨南大学党建研究课题《侨校“两课”教育的特殊性及其教育思路研究》,年限2004-2006年,经费0.3万元。教学研究论文:1、论文《教育国际化与教师素质现代化》,文载《师道》2001年第12期(独立)。2、论文《“罗森塔尔效应”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文载《暨南高教研究》2003年第1期(独立)。

2⑶-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发表的学术论文

1.《学习型社会与高等教育互动发展的思考》,文载《高教探索》2003是第2期。2.《论全球化进程中民族精神的培育》,文载《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3.《当代留学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影响》,文载《暨南学报》2002年第1期。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⑷2⑷-1基本信息姓名马明达性别男出生年月1943年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话学位硕士职务传真所在院系暨南大学历史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广州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民族史2⑷-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扩展课程:《中国文化专题》《敦煌学概论》《清代学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史料学概论》2⑷-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题项目:1、主持澳门体育局研究项目:《澳门体育》,完成时间2005年经费35万澳币。2、主持中山市档案局研究项目:《中山市明清档案汇编》,完成时间2006年,经费5万。发表的学术论文:1、专著:《武学探真》,台湾逸文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6月版。2、论文:《广州伊斯兰》,文载《岭南宗教历史文化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3、论文:《明代宦官与佛教寺院》,文载《暨南学报》2004年第9期。4、论文:《元代墨工考》,文载《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5、论文:《元代笔工考》,文载《元史与民族史研究集刊》2003年第1期。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龚红月女1956.11.9教授历史学主讲教师、课程主要设计者、多媒体课件设计和主要制作者余惠芬女1954.10.27副教授外国语言学主讲教师(英语)、多媒体课件(英语)设计和主要制作者程京武女1963.11.12教授历史学主讲教师

马明达男1943教授历史学顾问吴金平男1966.3.19教授历史学主讲教师(英语)邓永忠男1969.4.20副教授外国语言学主讲教师(英语)史怀刚男1978.01.24讲师哲学主讲教师刘钢

男1961.6.30教授哲学主讲教师

柏元海男1965.1.20副教授哲学主讲教师

黄颖黔男1965.10.8副教授自然哲学扩展课程主讲教师及多媒体课件制作赵海霞女1976.8.4高级实验师教育技术学多媒体网络技术指导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学历结构:博士、硕士和学士之比为3:4:2★年龄结构:60岁以上、50-59岁和40-49岁三个年龄段的老师之比为1:3:5。★学缘结构:本课题组所有老师均从不同学校取得各级学位,学位取得没有“学缘”关系。★师资配置情况:主讲教师与学生比例约为1:150。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来源作者时间经费中国传统文化广东省级精品课程广东省教育厅蒋述卓

(主持)2006年10万元中国传统文化暨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蒋述卓

(主持)2005年2.0万元大学潜在课程与人才成长问题的研究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计划项目”蒋述卓

(主持)2001-

2004年0.8万元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人格培养国家教委专项任

项目蒋述卓

(主持)1997-

2000年1.5万元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跨文化教学方法研究国务院侨办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龚红月

(主持)2008年1.0万元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余惠芬

(核心组成员)2005年

1.0万元对港澳台侨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龚红月

(主持)1995年0.3万元侨校“两课”教育的特殊性及其教育思路研究暨南大学党建研究课题程京武

(主持)2004-

2006年0.3万元论判断力培养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刘钢

(主持)

2004-

2006年

0.3万元加强型基础英语教学初探--适应全英专业课教学的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暨南大学教改项目余惠芬

(主持)2003年0.8万元非英语专业全英语教学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暨南大学教改项目余惠芬

(主持)2006年0.5万元

教学研究项目:

项目来源作者时间经费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资源库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黄颖黔

(主持)2006年4.0万元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龚红月

(主持)2004年0.3万元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全英语授课)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余惠芬

(主持)2004年0.3万元加强型基础英语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暨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余惠芬

(第二作者)2004年0.2万元

教学研究论文:

篇名作者中文刊名期刊1大学理念与现代化蒋述卓暨南学报1999/062二十一世纪文艺学发展与中国现代人格建设蒋述卓文艺理论研究2001/013华侨高校境外与海外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探索蒋述卓高教探索2003/024论大学潜在课程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蒋述卓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5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深化改革蒋述卓中国大学教学2003/056文化自觉与人才成长蒋述卓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

067“两课”改革问题探索蒋述卓《广州教育学院、广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8我校对侨生和港澳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及实践龚红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9对比——在英语课堂教授文化的有效方法余惠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10适应非英语专业全英教学的大学英语教改实践及意义余惠芬高教探索2005/0211学习型社会与高等教育互动发展的思考程京武高教探索2003/0212暨南大学的STS教育黄颖黔高等教育研究1999/04

教学研究成果:

★探讨针对外招生教育和教学的行为互动方法,提出适合暨南大学教育结构且实践性较强的MT(multivariate:多项变数)及中外比较教学法,将外招生的心理需求、行为调适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达最佳教学效果。(见“教学案例”:“中印欧解决矛盾的方法比较”)★完成了从知识教学到方法教学的发展过程。通过专题讨论和传授思维方法,将过去仅仅向学生灌输历史和文化知识,改为向学生传授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行为和现象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了提高教学的信息量,也是为了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这是符合教师“授业传道解惑”的要求的。(见①电子教案:“运筹和博弈”;②学生评价。)★根据“罗森塔尔教学法”效应,提出针对外招生的“教学情境法”,通过设立隐性情境和情感情境,达到学生的思想共鸣,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接受主题教育,这对他们的态度转移很有益处。(见龚红月论文《教学情境探讨》、程京武论文《“罗森塔尔效应”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完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项目研究(校级,2003年立项;主持人:龚红月)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全英语授课)项目研究(校级,2004年立项;主持人:余惠芬)。该项目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证实其演示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学习效度。(见中英文教学课件)★完成《对港澳台侨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教学项目研究(校级;1995年立项;主持人:龚红月)。该项目的研究和应用,使本课程的社会影响作用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更趋明显。(见龚红月等论文《我校对侨生和港澳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及实践》)

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暨南大学专为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一般称“外招生”或“境外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属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每年平均为800-950名左右的本科学生授课,每学期40课时,师生比例是1:150(以主讲教师计)。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教学工作相当繁重,因此,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已做的工作有:

☆提出任课教师必须遵从的“四德”标准,培养教师本身的质素。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们明白,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水平,与其从学生工作做起,不如从提高教师素质做起。尤其是全科面对外招生的课,有时感觉上起来非常艰苦,这就需要各位教师有很高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此,我们提出作为教师的“四德”标准:师德、师学(教学方法)、师识(博观约取的能力)和师才(智慧和胸怀)。教师素质教育在本课程组中取得的成效是很明显的。

☆任课教师的知识搭配和师资年龄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本课课程组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好,队伍结构稳定。主讲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主要成员大多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名(3名正在申报中);博士3名,硕士4名,其中一名正在修读在职博士研究生。此外,由于本课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的,因此,需要讲授者具有较为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功底,这是本课注意这三类学科教师的知识搭配的重要原因所在。长期以来,我们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文化-哲学-历史的知识结构外,更注意保持教师队伍老中青三结合。如果学校有编制,将再引进青年教师,以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本课师资配置大致是6:3,其中,6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主讲教师,3名扩展课程的主讲老师。

☆为了提高本课的师资水平,我们很早就拟定了教师培养计划,包括定期外出学习(如参加中国文化书院的函授教育、到其他院校深造、参加各类研讨会等)、鼓励教师读硕读博、编写教材、互相听课等等,使中青年教师很快掌握教学规律,缩短了从被动教学到自主教学的发展过程。

☆任课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组内有活跃的研讨风气。本课程教师团队负责人蒋述卓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研究,近年来着重研究侨校境外与海外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转化为教育实践,以此来指导港澳台侨学生及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并对课程教师团队进行管理;在近期修改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新论》的过程中,蒋教授投入大量精力,对教材的主题思想设计和内容设计进行规划和指导,使教材修改得以顺利完成,并在香港出版发行;为了建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整体结构,蒋教授特意为本课开出数门扩展课程和讲座,而这些课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主讲教师龚红月副教授从1985年开始讲授本课,并组织设计本课的教学大纲和理论、教育体系,使本课体系既有别于其他院校,自成一格,又适应以港澳台侨学生为主的境外学生的心理需求,附合侨校教育的总体原则。

主讲教师余惠芬副教授曾在美国康斯威星大学自编教材,讲授两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2001年我校率先在国内成立了全英教学的国际学院后,由于当时尚无现成的全英教材,余老师组织起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国外教授中国文化经历或胜任全英语授课的资深教师,分工合作,自编讲义,边编边讲,不仅保证了该门必修课的正常开出,受到了学生的好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目前,作为这一面向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使用全英语讲授课程的设计者和主讲教师,余老师正在和同事们一道,编写《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全英版教材,该书将于今年10月正式出版。

总体来说,本课教师团队的每位老师都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对新知识、新思想、新能力的掌握上有着明显优势。由于本课的授课对象全部是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课程主讲教师们经常对教学方法和外招生心理、习俗等进行研讨,逐渐掌握了外招生教学教育的规律,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获得学生的好评,有学生评价本课是“很有口碑的、很有魅力的课程”;也有学生说,过去听的课只是在告诉我们“这是什么”,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却是通过对中国文化的高度概括,让我们学会一种自己去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这样的课,过去从没有听过。任课教师在繁忙的授课之余,积极参与各级教学项目和课题研究,写下不少有关教学法研究的论文和专著。

由于具备较为成熟的建设条件和结构,2005年本课被评为暨南大学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本课程是暨南大学依据中央“24号文件”于1985首创,是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必修的公共文化素质理论教育课,充分体现中国侨校教育理念,在国内独树一帜。港澳台侨留学生与内地生思政公共课程分流的原因。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各大学均为学生开设了政治“两课”,20世纪80年代的“两课”是以“中国共产党党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为主,辅以“政治经济学”等课程。暨大作为侨校,港澳台侨学生人数众多,80年代中期即已形成一个跨文化群落。考虑到他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态度均与中国内地学生不同,为了尊重他们的习惯、文化和价值观等等,让他们得以在内地安心学习,暨大决定依照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指示精神,对内地学生(称“内招生”)和港澳台侨学生(称“外招生”)的政治课程进行分流教学:内招生主要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外招生则主要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现在则依国际惯例,称为“通识”教育。经过二十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感到,分流教学是跨文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弘扬暨大“爱国爱校”的传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落实素质教育方面,有莫大的好处。尤其是现在,暨大外招生新生人数已超过内招生,目前,外招生人数已占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的45%,分流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表现出来。

课程发展大致经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都以弘扬爱国主义作为重点目标,但每阶段的具体定位又各有侧重:

探索期(20世纪90年代以前):探索学生的学习心理、探索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案,思考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等等。这一时期,适逢中国出现文化讨论热,这为本课结体的构思提供契机。但由于思考还未成熟,这时期的教学比较被动,所讲内容与历史课毫无二致。教学定位:认识中国,认识自己。

形成期(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前期的思考和实践至此已基本成熟,对学生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个时期是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最为复杂多变的时期,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的思想最为多向化、最不稳定的阶段,更是我们坚定地按照国家侨务、外交方面的有关政策的指导和指引,进行多方面探索和探讨,从而形成有效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的时期。这时期的主要成果是编写了本课的教材——《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新论》,教学体系也搭建起来。教学定位:侧重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成熟期(90年代下半期至2005年):多次对教学体系进行修改,以致形成现在的独具特色的系统。这段时期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日益取得丰盛成果,国家的外交、侨务政策更为睿智与高瞻远瞩,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些都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使我们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已经不是单纯地进行简单地对比与比较,而是怎样在当前国际大背景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的精神,从而提高该课程实践意义的全方位研究。教学定位:侧重于探索暨南大学对外招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及实践。创新期(2005年——):10年前,我们提到的中国文化的“和”的精神,时至今日,恰巧与国家提到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相吻合,这更使我们对“和”文化的实践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也更感到对中国文化“和”的精神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此外,作为暨大专门从事境外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教育经验积累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体会到,要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就必须在研究中建立方法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经过二十年的建设,虽已日臻成熟,但随着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现在这部分学生已占暨大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的45%,这样一来,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加强对高校境外学生的素质结构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跨文化教育方法体系,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这也是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必须进行教改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设想,这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进行教改的重点,应放在建立高校教学和教育的跨文化方法体系上面。尽管我们已经积累了“和”的各种方法,可以运用到跨文化方法体系上,但要完善这个体系,尚需假以时日,步步进行,但在近期的教改中,我们可以先做一些初步的工作。请见“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栏。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也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从这个角度出发,暨大提出自己的办学宗旨,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并将“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发展战略上,暨大很明确地提出,要弘扬“爱国爱校”的传统,贯彻“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争取早日把暨南大学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直接落实“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方针的课程,在课程设计和定位上就应体现“爱国爱校”的传统。出于这一考虑,我们将本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定位在:让每一位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课的全英课程,因授课对象有众多的非华裔留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定位则更改为: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课程的内容也以知识构成为主。)在教学中体现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为此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确立了三个重点: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我们抓住一个中心,即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特点——“和”,作为本课的总纲,通过分讲传统文化发展的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各个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结构和整体性精神,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2、认识中华民族的特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认识元素,扩充他们的方法库。身为中国人,许多人对自己民族的特征并不十分了解,更不要说来自境外的青年学生了。因此,学生对了解本民族、进而了解自己充满浓厚的兴趣。我们通过剖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中国人,正确认识世界中的中国。3、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素质。这是把现代中国与历史中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联系起来的关键点,是学生至为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校开设的本课不同于其他同类课的地方。在课堂的讲授中,我们着重引导学生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现代化”?让学生认识“现代化”本身是个发展中的概念,不能以某个区域的文化作为永恒的衡量标准。要保持世界文化的进化,就要赋予世界文化多元性、对比性、互补性和多种选择性。因此,只要是在历史演进中证实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民族和国家,都潜藏着现代化的因素,都有走向现代化的可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提出三条系统思路:现代科学方法的历史支点,现代人际关系系统论的导源,平衡经济发展的理性杠杆。为了体现暨大的“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特色,贯彻“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寻找和研究可以提高学生人才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跨文化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将适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的教学方法定位在:通过中外比较和建立传统与现代的沟通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传授给他们。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本课程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简表模块顺序内容教学目标学时扩展课程第一模块:导言·中国历史的分期;·本课的学习意义;·问题与挑战。了解文化及传统的含义、构成;明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4《转型期中国文化的趋向与新世纪文化展望》第二模块:地理基础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典型的大河文明;·多元文化融合;·专题讨论。找到人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成中的“和”的规律,指导社会实践。4第三模块:社会基础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典籍文化的社会基础;·雅文化的社会基础;·俗文化的社会基础;·专题讨论。学会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区分传统的精华和劣质成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6《中国文化专题》第四模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中国传统经验思维;·中国传统管理思维;·中国传统兵法思维。认识中国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提出,铺垫道路。8《中西科技比较》第五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儒家的人文主义;·道家的自然观;·庄子的齐物论;·儒道互补的系统论;·南禅宗的心性论深刻认识“和”的精神,掌握提高道德修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认识世界、解决宏观问题的方法;深入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实质。10《佛教与中国文化》第六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表现·虚实相生,异质同构;·慷慨任气,磊落使材;·学悟一体,不滞耳目。了解文化精神的实践意义和途径,并以此推而广之,领悟中国文化诸要素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社会价值4《中国山水与中国文化》●本课程知识模块及其顺序的详细说明第一模块:导言了解文化的含义、构成,以及传统的精神和对现实的影响;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明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问题一: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分期。问题二:学习本课的意义;一、认识你自己二、学史使人智三、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1、文化、文化传统2、传统有优劣之分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问题三: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第二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基础及其影响。了解人及其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对中国文明产生的源头和形成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能够正确地分析中国辽阔疆域形成的原因和多元文化融合及实质。通过上述认识,引导学生明白:“和”作为一种有序的系统,并非人类的主观愿望,在客观对象中,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在民族文化生成中,“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找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到人类社会中。一、典型的大河文明二、多元文化融合㈠华夏文化形成㈡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㈢中国与亚洲邻国的文化交流㈣中西文化交流专题:环境与文化系统之间信息传播的几种途径(证明中国文化不是封闭型文化。第三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学会用整体辩证(“和”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古代的社会和政治结构及其历史影响;从正确区分社会传统的精华和劣质成分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独特的社会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二、早熟的官僚体制促进传统典籍文化的发展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和对自然的反思辅助雅文化成长四、小生产者经济成为俗文化发展的土壤专题:为什么中国小农经济会长期存在,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何影响?(证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有其社会经济因素)第四模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影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三大特征:直觉和悟性—经验思维、整体和辩证—管理思维以及运筹和博弈—兵法思维。本课从分析传统的思维方式入手,帮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特征产生的人文环境,为以“和”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提出,铺垫道路。问题一:什么是思维?问题二:民族思维方式如何形成?问题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其影响一、直觉和悟性——认识世界的基础二、整体和辩证——治国和管理文化的基本点㈠带有生命发展色彩的过程性思维方式专题:过程性思维方式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三个结果㈡注重空间关系的结构性思维方式专题:中欧文化差异的思维特点㈢带有普遍联系特点的“月令图式”思维方式㈣缺乏严密论证的非知性思维三、比类和运筹——商战和兵战谋略㈠“取象比类”和“合理外推”㈡运筹和博弈第五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通过本主题,帮助学生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和”的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掌握提高道德修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掌握认识世界、解决宏观问题的方法;学会深入地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实质。这一主题的内容主要有: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在人文关系中的指导作用);道家的自然观(对“和”的认识);庄子的齐物论(对“和”的分析);古老的系统观及其现代意义(“和”的结构和方法)。一、儒家的人文主义㈠中欧人文主义的异同专题:传统解决矛盾的方法(中印欧比较)㈡人性论㈢社会论㈣道德观二、道家的自然观——对宇宙的认识㈠“道”(总规律)㈡自然观(规律的本质专题:自然观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表现㈢天道观——中国古代本体论三、庄子的齐物论四、儒道互补的系统观㈠古代现代系统论的异同㈡中国古代系统观中的几种关系㈢古代系统观的实践意义五、南禅宗的心性论(扩展课程内容)第六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艺术中的表现。艺术是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通过分析文化精神在艺术中的功能作用,了解文化精神的实践意义和途径,并以此推而广之,领悟中国文化诸要素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社会价值,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内容和形式(善和美——“和”文化的突出表现)所抱持的辩证态度。(此模块的内容,部分属扩展课程)一、虚实相生异质同构㈠虚在艺术上的功能和表现㈡传统艺术的心物对应二、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材㈠意境和气韵㈡追求变化㈢飞动之美三、学悟一体不滞于耳目●以上知识模块在教学中的对应学时:课程总学时是40节时,除了考试、复习和实验占去6节时外,余下时间全部用来讲课、讨论和观看影视资料。此外,由于本课程已经建立课程群体系,我们会按照形势和学校要求,在学生修读必修课本课之外,额外安排专家讲座和答疑,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扩展课程:《中国山水与中国文化》(蒋述卓教授)、《佛教与中国文化》(蒋述卓教授)、《转型期中国文化的趋向与新世纪文化展望》(蒋述卓教授)、《中国文化专题》(马明达教授)、《中国美术史》(马明达教授)、《中西科技比较》(黄颖黔副教授)等。各教学主题的定位和学时分配:第一主题是导言,对全课程做一总体描述,定义文化和传统的相关概念,从历史科学的角度来厘清一些不准确的观念。(4节时)第二主题和第三主题,即地理环境背景和社会背景部分主要担负两个任务:一是帮助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其沿革有一个整体认识(通识教育);二是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趋势,并对其作为现代社会的历史基础做出一个合理公正的评价。(10节时)第四主题和第五主题,即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部分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课时基本上采用相互独立却又以某种内部规律作为连结点的专题形式,以此突破时间限制,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外招生较少接触该部分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会尽力予以详尽解释。(18节时,部分为扩展课程)第六主题,即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本部分内容是在讲完第四、五主题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尽管占时不多,但只要能做到融会贯通,该主题的教学同样会获得很好的效果。(4节时、部分为扩展课程)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程的重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其表现。

本课程的难点有:

1、属于学术研究方面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比较和横向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力种类和技术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和其所面临的挑战、面临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与现代社会的一致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行为、组织行为和教育行为的启示作用;等等。

解决的办法:

①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对上述学术问题进行专项研究。近期正在研究的难点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行为、组织行为的启示作用。

②可将上述学术问题转变成“热点”问题,通过专题讨论、布置作业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2、属于课时分配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大学问,如何在40学时里面将这样一门大学问全部讲完?这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解决的办法:20年来,我们做了多种尝试,先是像讲历史课那样,以断代史的方法来讲述各时期的文化成果。后来,又采取分讲专门史(文学史、宗教史、艺术史等等)的办法进行教学。结果,发现两种方法根本不可行,一方面是课时不允许这样做,另一方面,讲课实际上是在做知识堆砌,无法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也很难将爱国主义的主题灌输给学生,更难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的精神。

经过反复摸索,我们找到了目前来说是比较好的方法:

①重点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等,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可以马上抓住中国文化的主流和特点。在此过程中,将中国文化各个要素(文学、艺术、宗教等)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举例等等插入学生要掌握的内容里面,以便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面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②建立课程群体系,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纲领性课程,再分设《中国文化专题》(马明达教授)、《中西科技比较》(黄颖黔副教授)、《中国山水与中国文化》(蒋述卓教授)、《佛教与中国文化》(蒋述卓教授)、《转型期中国文化的趋向与新世纪文化展望》(蒋述卓教授)等课程作为支持性课程或讲座。在学生修读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同时,可任由他们按照兴趣、时间安排等等自由选修这些课程或讲座。

3、属于课程扩展方面的:由于本课程属公共课,学生来自各个院系,既要在40个课时里面讲完全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又要安排学生实践学习,这在时间上更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容易引起公共课与专业课在课时分配上的冲突和矛盾。

解决的办法:通过各种办法,与各院系协调解决。

4、属于师资培养方面的:由于本课程的思路、设计和方法比较新颖,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文化研究通常离不开大量的资料和经验积累,因此,保证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和成熟的研究、教学环境是很重要的。但由于本课程属于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应用型学科不同,在当前务实且近乎浮躁的社会风气面前,要寻找和培养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能够以课程研究为己任、耐得住学术寂寞、沉心于学术研究的青年教师已变得难乎其难,这应是本课程最大的难题!

解决的方法: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还应得到社会的支持,由社会各界共同解决。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教材――《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新论》:主要教材采用龚红月为主编、主创、主笔的著作《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新论》(参编:王培林、杨俊华、何君宜、何宇清;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2000年第2版)或以上著作的修改版《中国传统文化新论》(香港中华百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本教材的编写缘起:从1985年本课初设之时起,我们就已经自己着手编撰教材,当时的教材都是油印的,在教学过程中反复修改。如是,经历了多年时间,至1992年,国内一些著名大学开始编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受到这种风气的启发,我们也打算在原有的油印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和深化,将我们多年的研究心得和在教学中得到的体悟写出来,也算是我们代表暨大与学界进行一次交流和对话,这成为本书写作的缘起。●本教材的特点:由于是给港澳台侨学生阅读的教材,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就很注意在观点、语言等上面与国际社会接轨。又考虑到本书的教材性质,学生很难在一个学期里通读一本面面俱到的大部头文化史专著,因此,我们只能将本书定位在: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各要素特点,引出对传统的特征及结构的基本见解。为了不使全书各章节内容离散,我们将中国文化的“和”的精神视为中国传统的系统论,用以为贯串全书的主线,并创新性地采用系统的方法来写作本书,因此,本书显得与其他同类书很不相同,其特点就在于全书有史有论,资料详实,但又不是一般性的历史著述,其中,概论的色彩会更浓厚一些。●本教材的社会地位:本教材的撰著者在当年都是青年教师,不是名人,但当年我们都充满热情,抱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决心不遗余力,即便呕心沥血,也要编出一本好书来。我们编写这本教材,并不是为了功利,更不是为了出书而写书,而是想用我们的教学成果报效社会,并与社会交流,以充实我们的知识库。因此,我们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遍查资料,精心钻研,对每一个材料和观点都进行严格查对和论证,即便是引书和引论部分,我们也是严格按照学术要求,详细注释,以杜剽窃之疑。正因为这样,本书编成发表后,在社会上曾一度引起较大的反响,1995年的广州日报有作者撰文,称本书是“近年来南粤社会难得一见的好书”(可惜当年的社会评价材料已经全部亡佚,没有保留下来)。出书五年内,已经多次重印,第一次印刷3000本,第二次印刷8000本,第三次印刷8000本……,每次都很快售罄。本书也因其社会影响和写作水平而获得广东省青年社会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中草堂杯第三届广东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年)。(荣誉证书)近年来,本教材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较高的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熊月之研究员评价说:本课程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为境外学生度身定制之特点,较传统的教科书有所突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本既适应境外学生,也适应内地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好书。”(见熊月之院长的评语原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黄振位研究员也说:“课程所用的自编教材《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提出中国传统“和”文化这样一个主题,辅以大量翔实史料,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各种传统文化现象进行深层评析,其中不乏新知灼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见黄振位教授的评语原件)全英授课的教材则采用余惠芬老师主编的全英版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该书不仅可作为面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所有具有一定英语阅读能力的有兴趣者均可将其作为自学读物;对于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也不失为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讲义: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并通过PPt.(POWERPOINT课件制作技术)将讲义的主要内容和纲要打印出来,并放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网站上,以备学生做参考资料。(参见网上“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讲义”)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环境主要是拥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多媒体教室。教室有统一、方便的多媒体课室管理系统,教学设备齐全,每台教师机和学生机都可以上网,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为学生基于网络资源所进行的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网络环境。另外,学生展示多媒体作品,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讨论、协商以及实践汇报,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校有先进的校园网络,供广大师生上网。本课程建立的网上资源均挂在校园网上,便于学生上网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和制作多媒体作品搜寻资料。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齐全,图书馆、教学大楼、计算中心、科学馆、学生宿舍,都装有宽带网,每个学生都可以向学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申请IP地址,上网学习,查询资料等。本课程建立的三个教学网站都实行开放式教学,利用论坛讨论问题。资源共享,任何时候都可以点击进入网站。全课程在多媒体课室内完成,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条件,使课堂讲授更生动更易为学生接受。(见龚红月老师、余惠芬老师正在多媒体课室内讲课的图片)由于本课早在几年前多媒体教学尚不太普及的情况下,就开始制作电脑课件,目前,课件制作技术已较为成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利用PPt.技术编制课程提纲、定义和基本内容,预设动画。利用超级链接将主板书与副板书联结在一起,使视觉画面更加生动和更加饱满。2、插入大量来自网上或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和自己制作的图表、地图、古代书法绘画等,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自己制作图片是本课件最大的特点,因为其可以贴近讲课内容,虽然在制作过程中会花费大量时间,但这比单纯插入外来图片更附合教学课件的发展要求。目前,大量图片已经汇总上网,涵盖人文艺术、人文建筑、人物、人文历史、精彩文物共500余张图片,见“图片库”。全课程制作出总数据量达40MB、动画文件70份、切入VCD内容的PPt.文件;加入VCD影片和近200张的投影胶片(大部分已转变为PPt.页面)。为使学生不感枯燥、雷同,制作页面时,每章节都采用不同的背景,每张画面都精心设计,尽量在字体色彩、字形和画面的结体上变换手法,或者加入动画、图片作为装饰,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见中文、英文教学课件)对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中国哲学”这些较为抽象的课程内容,采用形象设计的手法,借助三维动画、“自选图形”、“标注”、“文本框”、“艺术字”等技术的散点设计,使页面更加形象,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利用电脑音效和声响,增强画面的立体效果。随课程切入有关VCD、DVD内容,如《三十六计古今谈》、《黄帝内经》、《周易》等,并将部分放入网络资源“视频库”,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欣赏。总而言之,本课件制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课件制作及其认真,创作观念尽量新颖,页面效果务求丰富,制作技术不断更新,反复修改不厌其烦。为此,有学生评价本课件是他们所见过的“最漂亮的教学课件”。除了课件以外,我们还通过建立网站,将属于本课的教材、教学课件(双语)、网络课程、图片库、习题库、“视频库”、学生习作、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相关网站链接和主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五彩缤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师生答疑与交流等等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学习。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本课是公共必修课,课堂规模都很大,一个课堂学生人数50-130不等,有的老师一周上课甚至多达7个班,14个课时。这样大的教学规模,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保证每个学生学而有成。为此,我们的做法是:教学方法:1、寻找适应外招生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暨大全日制本科生中,港澳台留学生(外招生)占了45%,他们大多受境外环境影响,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国内迥然不同。因此,我们的教学就要在不同的价值观的冲突和磨合中发挥影响和引导作用,这需要我们对外招生的思想、习俗、情感等等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适合外招生教学的方法。本学科的教学有别于其他同类课程,即不仅仅是介绍儒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